视觉艺术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4:00: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视觉艺术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视觉艺术理论

视觉艺术美学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社会因素,即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所属的种族等因素;其二为心理因素,即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结构的发生和转变对于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的制约性因素。视觉艺术风格的转变本质上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对这种转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于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发展规律的理解,推进艺术创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关键词:视觉艺术风格视觉艺术形式心理形式视觉范式

一、视觉艺术风格与视觉艺术形式的涵义

“视觉艺术风格”与“视觉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的两个基本概念。在深入研究视觉艺术的形成和转换的基本原因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有一个了解。

“视觉艺术形式”涵义源于哲学“形式”概念。形式(form)是一事物的构成和组织方式,也是事物的结构和关系。西方哲学史上和艺术史上对于“形式”的经典划分最早是由柏拉图做出的,柏拉图将形式分为内形式和外形式两种:内形式即理式、共相,而外形式则是内形式所对应的外界,即殊相、现实。视觉形式是指目之所见的形式,即外形式,也就是可见、可感的形式。从构成因素上讲,视觉形式是一系列由点、线和色彩、肌理、笔触等构成的空间关系。视觉形式的对于视觉艺术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视觉形式,视觉艺术可以作为直观的表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与视觉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风格”一词更倾向于气质性和精神性的表现。视觉艺术的“风格”(style),是视觉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具有独特性的精神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制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更为内在和深刻的、从而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特定时代或民族的艺术家的个人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实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或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上摆脱了各种模式化教条的束缚,从而形式具有特定个性和较为成熟稳固的创作倾向的反映,它是艺术家或艺术创作趋于或达到成熟的基本标志。[1](P228-229)而从艺术创作本体上讲,艺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表现了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风格的变化也预示着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变化,意味着人类一种感觉领域的消退和另一种感觉领域的打开。艺术风格在与世界的构成关系中一般展现为抽象的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这种抽象风格通过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各种工艺品等艺术风格而得以具体化。

查看全文

网络境域视觉艺术管理论文

前言

在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最热门的沟通方式无疑是新媒体所创造的互动沟通方式。回顾人类进化的过程,一直想要解决的就是沟通与交流的问题,人类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进行沟通、传递信息。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生存的过程中,为了表述某种事件、某种情感,常常以绘画来阐释,这正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沟通的方式。及至今天,当我们伫足在穴洞壁画前,无不为古人归纳视觉符号和形式美感的才情而触动。人类的聪明才智永远都是无止境的,当文字、纸张、印刷术等被发明时,利用文字符号进行沟通就必然扩大了空间范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文字,那些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使用的文字符号正是人类对视觉美感、意念传达的狂热追求。只是到了最近几个世纪,由于无限电的发明,广播、电视与人造卫星的出现,使人类能够迅速得到全球各地的信息,其实这无疑是人类语言符号对其最强有力的推动。

"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历史"。1人类通过自身五种不同的感觉与外界沟通,但从久远的原始艺术开始,视觉艺术就一直占据着艺术的主流。其实透过不同感觉所得到的不同信息之间会互相影响,为了增加沟通的效果,用不同形式的视觉符号与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从而也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有趣味,生活也变得越变得越来越美好。

在计算机科技发展之后,科学家们也常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动画这些视觉符号表现枯燥无味的科学数据,使科学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通俗有趣了。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再到二十一世纪所谓多媒体传播时代,受众运用电脑储存与再取信息的技术,将各种信息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动画和录像等用美的原则与形式结合成不同的多媒体系统,随时随地与不同时候、不同地点的人互通信息,使我们的视觉符号变得也越来越有秩序,信息传达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今天,许多信息是靠不同形态的信息媒体透过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当前最热门的信息系统首推互联网,它是一种交互式的媒体、是一种通讯的方法,是一种吸收新知识的工具,若从结构的层面来观察,互联网是一群网络的集合,是在网络上结合多种信息符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递信息的方式。在这种信息传达的领域中,视觉艺术也有了更新的形式。它使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地域及文化的阻隔,使信息传达的范围、速度与效率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而视觉符号是一种依赖受众者观看来传达信息的产物,是应用性传播与艺术的结合,在网络境域这种特定条件下,受众者变为消费信息的主动方,信息的可选性不再受制于传播信息的一方,那对其视觉美感进行研究也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视觉符号始终以其独特的可视性语言追求自身审美价值的实现,并争取与社会、大众心灵沟通融合,力图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对网络境域中的视觉艺术符号进行研究,其本质是对一种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研究。由于是建基于传统之上,因此,对这种结合体的研究,把握网络境域特色、认识传统视觉符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网络及审美的表征入手,打破直接从视觉语言符号--文字、图形与色彩、形式等入手的传统模式的做法,而是深层次的将符号本身纳入"形",将审美纳入"道"进行剖析。由于本人学识的限制,有些观点尚属个人看法,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难免粗陋,恳请各位良师益友批评指正。

查看全文

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视觉艺术教育在早期以技术手段为载体被纳入高等教育领域,视觉艺术教育极大的促进了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日渐提升,加之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推动视觉文化的发展,各高等院校对艺术类考生不断扩招,生源越来越多,而学校在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学科的发展上并不完善,导致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科目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教学理念越来越落伍。对此,本文简述了视觉艺术教育的概念;指出了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存问题;阐述新兴媒体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旨在借助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更进一步推动视觉艺术教育一个新的发展空间[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等视觉艺术教育也不能始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数字新媒体技术能让人们在视觉观念和方法认知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对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诞生为应用学科的更快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推力,新媒体具有实时交互、即时延展、学科融合的优势,而新媒体的诞生和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促使视觉艺术成为了一个交互系统,视觉艺术的概念被刷新;可以说,唯有建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艺术教育,才可以真正做到传播、融合与实时交互信息。而新旧媒体的互补和结合,又为新时代的视觉艺术教育带来了更好的传播和发展的空间。当前高等视觉艺术教育中还存在视觉艺术教育不够先进、教学缺乏互动、教学实训没有落实、学业和就业脱节的问题,因此学校针对高等视觉艺术教育要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在课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到促进视觉艺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下面主要分析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视觉艺术教育的概念

(一)视觉艺术教育包括了传统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艺术学科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电影、摄影、艺术史、文艺评论等科目,应用学科包括图形设计、插图艺术、电脑艺术、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影视表演、装潢设计、环境设计等科目。在传统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学院的建立无疑是让传统艺术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如闻名全国的中央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而综合性大学则是整合了传统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在很多年前艺术教育界就已经有了技术和艺术结合发展的概念,其中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纯艺术时期、艺术和技术结合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期。现如今为了跟上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脚步,高等视觉艺术教育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学科和应用学科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在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同时,还兼具应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3]。(二)视觉艺术教育融入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传统媒体中,视觉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大多都是二维的,视觉艺术教育的信息传递基本上全部由纸达成,信息交流的途径也只有通过信件交流或电话交流等。而新媒体在传统媒体具备的功能基础之上,同时还拥有实时交互、即时延展和学科融合的新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将是多样化、灵活化的,师生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实时交流,也能够更方便的同社会信息发展接轨。

二、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存问题

查看全文

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策略的思考

摘要:从视觉艺术的概念、“走出去”战略的提出谈起,探讨分析了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的方法、策略,探讨了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可持续化发展的方法。主张采用校、政、企合作方式推进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强调将视觉艺术与数字媒体结合起来、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教育方法“走出去”,以促进学生创作国际一流的设计作品,使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数字媒体;中外合作

办学视觉艺术是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供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语言。其艺术形式既包括二维的平面作品、三维的雕塑、建筑艺术、环境艺术等静态、固体艺术,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等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视觉艺术是眼睛看的到、或用手摸的到的艺术,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走出去”战略研究是针对我国的国情设定的方针政策。最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后该战略渗透、融入到不同的专业文化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视觉艺术“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校教育”成为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1校、政、企联合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视觉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民间、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民间艺术走出去。可以采用学校、政府、企业、个人联合的方式,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走出去。政府要加大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从体制、观念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充分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潜力,提高高等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熟悉、了解、并能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视觉艺术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比如: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藁城宫灯是中国民间艺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它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现代化规模,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然后,也有许多特色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在日益消失。如随着机械化发展,农村玉米、小麦都采用联合收割方式,玉米皮、小麦秸被机器打碎、破坏,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民间视觉艺术草编艺术的传承。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该类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更多百姓愿意收集这些生态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政府通过与高校、农村地区的群众合作,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校方可以和政府一道深入民间艺术浓厚的区域进行考察、学习、实践,来加强学生对民间视觉艺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情,促进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走向世界。教育单位可以放开学校教师的用人条件,聘请民间艺人走入学校,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视觉艺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开设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与实际应用对接的专业课程。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专家请进校园,为视觉艺术注入新血液。另外,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向市场,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视觉艺术学生直观的、从三维角度来理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教育通过实战课题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而促进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教育

查看全文

灯光视觉艺术在公共艺术的运用

摘要:公共艺术是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进阶的代表。灯光视觉艺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式与表达方式。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公共艺术概念的基础上,对公共艺术中灯光视觉艺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灯光视觉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公共艺术向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优化公共艺术在公共文化传递以及历史文化传承中的职能发挥。

关键词:灯光视觉艺术;公共艺术;科学与艺术

科学技术与艺术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两大重要支柱,艺术通常将技术作为媒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视觉图像语言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情况下,对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公共艺术。灯光视觉艺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得公共艺术的表达视角以及表达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特别是在近几年的艺术发展进程中,公共艺术对于新艺术的利用与吸收均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基于此,对灯光视觉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公共艺术概念

顾名思义,公共艺术就是公共的艺术,非个人的艺术,换言之,艺术设计是以为公共服务为目的,而非因私人而设置。[1]因此,公共艺术的范围极为广泛,处在公共领域之内的一切均属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主要倾向于自身价值取向的传达以及内涵的传递。而不同的承载空间中,公共艺术所蕴含的内涵及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以城市公共艺术为例,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而城市公共艺术表达的不仅是城市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具有传达大众文化的职责。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公共艺术构建了城市的整体形象。由此可知,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公共文化的传递,同时经过不断的孕育、发展,还能够起到传递文化个性、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2公共艺术中灯光视觉艺术的具体应用

查看全文

视觉艺术教育与文化自信思考

摘要:面对现代科技文明、现代传播媒介生成的当下视觉文化环境,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给世界政治、经贸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就中国视觉艺术教育现状提出两个问题:一、中国视觉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二、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实践的核心点是什么?由此,本文在中西跨文化比较的镜像中提炼对中国视觉文化基本特征的描述;分析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学改革的核心点;解读“新时代”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愿景与路径。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中国特点;诗画素养;跨文化理解力

一、看,现代文明中最敏感的文化行为

数字影像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对当代人生活内容、方式的改变正持续加速,这一新趋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现代文明“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1]由此,“美术教育”的内涵正在被时代生活建构为“视觉艺术教育”。美术,总是视觉的,所谓“视觉艺术”则强调了视觉审美活动内容与审美体验范围的扩张态势与新变化,即其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美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博物馆、画廊展厅、艺术品和艺术家工作室的有限范围,现代视觉审美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信息交流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城市时尚、乡村环境等领域成为核心体验,典型例子是今人对生活衣着、消费行为、日常用品的价值判断,对都市、乡村环境的建设与评价,往往首先突出的是审美态度、文化意蕴。可以说“审美”,成为社会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重要价值体现。思想家们将今天这种有别于其他文明时代的“泛审美”现象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或人类文明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在这一审美泛化、视觉主导的文明语境中,“看”和看的行为,与特定社会与人的价值观、文化传统与现展境遇,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追求发生了更加紧密、更加敏感的表征关系。现代符号学、比较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与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这一点。如20世纪以来,我们对民间美术的“看”,就经历了“与旧文人趣味对立的民间生命活力”(五四时期);“革命文艺宣传借鉴的大众喜闻乐见形式”(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的寻根之镜”(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本土符号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及世纪之交人类学“非遗”视野中的民族生活记忆……概言之,看,是现代文明中最具文化意义生产能量的敏感领域;视觉艺术教育,是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培育的最基础也是最前沿的领域。是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代新人的最具开拓性前景的工作领域。

二、比较视野中的中国视觉文化特点与现代性实践

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命题,在全球交流的视野中考察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首先必须讨论的问题是: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用比较文化学和镜像理论方法,对中西视觉文化进行镜像比较进而把握中国特点,这里提出一对概念来概括:呈现•差异(西)/托寄•交流(中)。呈现,以“形式”(form)为核心的视觉呈现,是西方视觉文化的基本特点。从古希腊神庙建筑、雕刻经典至文艺复兴三杰和西方美术学院规范的建立,建构了西方视觉文化的古典法则,这一视觉美法则生成的文化哲学动力,是力求形式地呈现美的最高理念,并将这种理念理性化、知识化地落实为西方传统美术学院的教育模式与形式规范。其后,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直至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艺术个性的风格化表达、生命本能的形式化表现,生成了西方视觉文化走出古典形态的新追求——差异。与传统、与他人的形式差异性、陌生化表达,成为现代艺术创造的首要特征。在20世纪,形式美学与现代主义艺术将这种个体精神张扬的视觉呈现实践为抽象艺术对世界本源的探索,消解了形象与自然的联系,走向了视觉经验的所谓“非人化”[2]。至二战后,现成品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概念艺术等,又让视觉艺术承担了对文化观念、社会习俗、身份与性别、语言与政治的无限度批判与解构的功能,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在这些以艺术名义践行的视觉表达中擦平了界限。西方视觉文化的历史与特点,鲜明体现出在主体/客体、个体/社会、当下/传统、语用/法则等二元关系中,更强调个体性、当下性和艺术话语的差异化、解构化表达的文化“前卫”特点。到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所谓“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这个概念指的是历史上首次形成的一种‘无所不包的工业化状态’,机械化、标准化、过分专业化以及劳动的集约化等,过去只在工业部门中的商品生产领域起决定作用,而现在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商品流通、娱乐消遣都采用了工业化的组织管理”[3]。如果说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前卫艺术的特征是抛弃古典美的传统和艺术语言模式,以个性的、本能的形式创造表达了对新生存境遇的焦虑感,那么20世纪下半叶的后现代艺术,又是在资本全球化、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中,展现出一种紧随消费文化追求时尚与视觉刺激、放弃深度与个性的平面化符号拼贴特点。这一特点形塑了以现代资本大都市、现代大众传媒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视觉文化的基本形态,并经由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科学文献,解读为是人类世界现代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后发的现代国家的榜样与模板。与此同时,法兰克福学派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让-鲍德里亚对当代“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等,则又集中揭示了这一产生自西方的现代视觉文化的种种现代性病症。如让-鲍德里亚指出,西方视觉文化从现代媒体和现代消费文化的结合中走入了一个“超真实”阶段,数字高像素画质、无处不在的广告形象,将现实世界变成媒介终端里的“超真实”世界,阻隔了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而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媒介霸权。“从今以后,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真实的东西——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以及经济的——都将带上超真实主义(hyperrealism)的类象特征”[4]。以“形式•差异”概括西方视觉文化的基本特点,也同时揭示了西方现代视觉文化的内在悖论:当追求无限形式个性表达的“差异”与现代传媒相遇、与消费文化结亲,艺术的形式创造却淹没在了由消费符号组成的“形式类象”的海洋之中。告别精神维度的“符号拼贴”成为“后现代主义目前最显著的特点或手法”。[5]在这一西方镜像下看中国:中国视觉文化的古典传统特点是将诗情与画意融合,在千年文明史中建构了以“成教化,助人伦”为价值理想,以“托寄•交流”的人文精神气质和人生的审美化追求,而区别于西方的“呈现•差异”。所谓“托寄”,是儒道互补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乘物以游心”。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将个体的审美情怀托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寄于对人文历史的纵深体验和怀古抚今的感悟。中国视觉文化没有将“形式”作为世界本质的、静态的载体,而是主张现世审美生活体验的“文质彬彬”、审美情感升华的“得道忘言”,努力将个体的审美情愫融入历史和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大节奏,“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叶燮《原诗•内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交流”,是高度重视情感的艺术写意表达获得审美“知音”的可遇而不可求,将其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精神生活体验,却不是将个性艺术表达与传统、与他人的形式“差异”、“陌生化”视作通过艺术走向主体性、自由意志之途。儒家文化的“诗言志”、“以意逆志”,借审美意象而思想交流,践行“修、齐、治、平”,“兴、观、群、怨”的人生价值理想与社会教化担当;道家智慧的“心斋、坐忘”,“法天贵真”、“大巧若拙”托自然审美意象于生命个体心悟之旅,塑造了中国视觉文化重“心性”、尚“内观”的审美文化情怀。由此,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表达理想,总是将主体的情感通过托寄于自然景物、历史回声而完成审美体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子罕》》。这种总是将个体艺术表达与前人经典相联系,将情感的深度体悟与宏观的历史反思和当下的生活激情相融汇的艺术情怀,正可谓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述而》)的生命价值担当和“百年枉作千年调”(徐渭《六如居士全集•卷二》)的艺术生命托寄与追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艺术审美精英化品质,也使其通过视觉审美的“托寄•交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建构为阶层区隔的文化符号,如神/逸、雅/俗、宫廷/民间、文人/画工……其也颉颃于现代民主、平等的社会文明。如此,在20世纪初推动中国文化现代性变革的“”、“新文化运动”,就采取了引西方的“德先生”、“赛先生”为武器而变革旧文化的实践。进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引领下,伟大思想家、革命家提出了“艺术为人民”的现代中国审美文化建设的新道路。在改造旧文化、开拓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实践进程中,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托寄•交流”特点发生了现代性的内涵变革:托寄,由传统的个体心性修养,升华为对民族国家现代复兴之梦的审美追慕;交流,由审美意趣的个体知音默契,提升为“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需要”的文艺服务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现实主义创作实践。从“新文化运动”起步,经“延安”、“新中国”、“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建设的中国现代审美文化,在今天又恰逢21世纪人类世界第四次产业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大机遇。这一新历史机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为前三次工业革命起步与发展主力的西方世界及其文化价值观,在这一次新产业革命中将不再是一家独大傲视全球,中国及其他非西方国家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不可忽视的突出作用和贡献的强劲推动力,将借新的科技媒介和产业新形态的出现而以新的文化气质参与再建人类现代文明的新格局。在本文讨论问题的视域中,新时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关怀建构了中国现代视觉文化建设的问题意识。具体来说,与西方建立在主体/客体、感性/理性、抽象/再现、生活/艺术等二元对立关系中的视觉文化演变逻辑比较,中国视觉文化中“以意逆志”、“乘物游心”的人文传统;侧重在言/意、形/神、象/境的二元融合中求美善统一、心物相通,进而抵达境生象外之审美化境……这种东方文化哲学精神及其现代性实践,将给人类世界的现代视觉文化带来新的精神生产动力和话语实践活力。这一愿景可概括为3点:1.中国儒家文化精神不将视觉化的“形式”看作是对世界本源、生命本能的个体经验凝结与形式自律呈现,而看作是语言个体与世界交流关系的审美经验中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雍也》),“圣者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宗炳《画山水序》),“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艺术语言运用依托个体感性又超越个体局限而践行究天人之际的大情怀托寄。2.在人与图像符号的关系中,以老子哲学“事大于人”[6]的时空意识,道家哲思养育的审美胸襟,开启不执于“形物”而力求“见境”的审美直觉,阻击现代“消费意识形态”在人与客观世界间建立的“象征交换”符号系统,以“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惟恐是画,是谓能画”(龚贤《龚贤山水册》)的艺术生命体验,保持艺术个体感悟与人文理想托寄的创造活力与语言实践张力。3.以“艺术为人民”的中国现代审美文化道路建设,超越建立在晚期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消费文化主宰一切的西方现代视觉文化形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引发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机遇,发展以让广大人民有获得感为方向的市场规律与国家体制合力建设的中国特色审美文化新形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用中国道路贡献与人类现代文明。在此,在直面人类现代文明引发的诸多问题中,中国视觉文化传统及其现代社会主义审美文化道路建设在当下所生成的新视角,既是中国视觉艺术教育的现代实践的基础动力,也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上从中国哲学文化出发对人类现代性范式的再更新、再建设的使命担当。

查看全文

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论文

一、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

从视觉文化角度来看,特别是由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图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快餐化的社会文化景观,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当代传媒处于变革的前沿,它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快感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查看全文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探讨论文

摘要: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一般被把握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完形理论”,把视知觉完形形式的生成归于视知觉的完形倾向之下。实际上,在阿恩海姆文本中有一个“完形”形式的生成机制在起作用,也就是任何视知觉形式的达成,都是在其自主作用下进行的;那么所有创造出来的形式,也都呈现为动力式样。同时,在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下,意义、表现等在形式创造中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也都得以产生。因此,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更多地将格式塔发展为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从而使我们对之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关键词: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视觉动力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被认为是现代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美学流派之一。虽然在阿恩海姆以前,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已经开始把格式塔心理学的许多基本原理运用于艺术研究,但使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大放异彩的却是阿恩海姆,他被公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无论从中国,还是国外来看,可以说阿恩海姆对视知觉形式的研究,已经成了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

一、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介绍、评述,主要是把他当作格式塔心理学的形式理论在艺术领域的阐释者来对待的,而没有注意到其美学思想已经将视觉完形形式理论“动力化”了,因此,对其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国内的一般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大都建立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和《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1969)这两部著作上。在对《艺术与视知觉》(1954)的理解上,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而没有对视知觉形式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对《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这部著作也只是关注视觉与思维的问题,而没有从视知觉形式动力之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审视。尽管国内有的学者对阿恩海姆“张力”理论给予了充分关注,但没有发现他在1974年再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已用“动力”代替了“张力”的核心概念的情况。因此,国内学者一般在论述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时,大都谈的是他的“张力论”,而不是“动力论”。

美国天普大学教授IanVerstegen在“Arnheim,GestaltandArt”一书中,对知觉动力理论在绘画、哑剧、音乐以及诗歌等艺术门类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探讨,但没有从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这个角度对阿恩海姆艺术理论进行研究。

查看全文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论文

摘要: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一般被把握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完形理论”,把视知觉完形形式的生成归于视知觉的完形倾向之下。实际上,在阿恩海姆文本中有一个“完形”形式的生成机制在起作用,也就是任何视知觉形式的达成,都是在其自主作用下进行的;那么所有创造出来的形式,也都呈现为动力式样。同时,在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下,意义、表现等在形式创造中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也都得以产生。因此,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更多地将格式塔发展为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从而使我们对之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关键词: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视觉动力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被认为是现代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美学流派之一。虽然在阿恩海姆以前,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已经开始把格式塔心理学的许多基本原理运用于艺术研究,但使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大放异彩的却是阿恩海姆,他被公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无论从中国,还是国外来看,可以说阿恩海姆对视知觉形式的研究,已经成了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

一、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介绍、评述,主要是把他当作格式塔心理学的形式理论在艺术领域的阐释者来对待的,而没有注意到其美学思想已经将视觉完形形式理论“动力化”了,因此,对其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国内的一般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大都建立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和《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1969)这两部著作上。在对《艺术与视知觉》(1954)的理解上,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而没有对视知觉形式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对《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这部著作也只是关注视觉与思维的问题,而没有从视知觉形式动力之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审视。尽管国内有的学者对阿恩海姆“张力”理论给予了充分关注,但没有发现他在1974年再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已用“动力”代替了“张力”的核心概念的情况。因此,国内学者一般在论述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时,大都谈的是他的“张力论”,而不是“动力论”。

美国天普大学教授IanVerstegen在“Arnheim,GestaltandArt”一书中,对知觉动力理论在绘画、哑剧、音乐以及诗歌等艺术门类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探讨,但没有从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这个角度对阿恩海姆艺术理论进行研究。

查看全文

符号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综述

摘要:符号学(semiotics)在其中主要涉及到将人们在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上感知到的对象以点、线、面、体、光、色的方式进行拟造、组合加以运用,然后再在对象视觉中通过转换再生的思维过程。在广义上,我们可以将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图象,以及艺术作品本身都理解为符号。

关键词:视觉艺术;符号;转换;再生

著名符号学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说:“人是符号(sign)的动物。”1人类籍由符号来表达内心世界,传递信息。将日常所思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包括声音、视觉、肢体行为将一个整合的概念传达给对方。符号学(Semiotics)是一种关于符号和运用符号,包括观看符号的理论。符号学并不是一种历史性的学科,而是一种阐释性的学科,但它能够在历史的探索中被加以有效地整合。符号学集中关注构成和表征的问题,将“文本”看作是产生意义的符号的特定合成。这是一种不带霸权和强制要求的有限度的视角。2

艺术的起源不论从模仿说、巫术说、劳动说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人类符号化的开始。原始人用肢体捕捉动物的动作,用声音模仿动物的鸣叫,用矿物质将动物的形态描绘在崖壁上,手舞足蹈用简单的语言交流,于是就有了最初的舞蹈符号、音乐符号、美术符号、语言符号。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符号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微妙化,同时也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运用。

视觉艺术作为一门研究经由肉眼产生联想的人文科学,符号学(semiotics)在其中主要涉及到将人们在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上感知到的对象以点、线、面、体、光、色的方式进行拟造、组合加以运用,然后再在对象视觉中通过转换再生的思维过程。在广义上,我们可以将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图象,以及艺术作品本身都理解为符号。作为一套工具,符号学提供一系列我发现可以深入细致分析艺术作品的有用思想和观念。当这些思想和观念可能由心理分析、叙述和修饰理论引发产生时,它们就产生与传统艺术史并不发生矛盾的洞察力。事实上,这些思想和观念常常能够使学生在运用主体间的可使用的方法上更为精确,并使阐释更具有系统性。3

一、视觉艺术符号的分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