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概念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0:54: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视觉概念设计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范畴与形式

在新媒体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充分满足不同类型艺术设计者的多元诉求。在新的艺术设计环境下,通过发挥多媒体平台的应用优势,通过引入创新思维、灵活运用数字化思维,全面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优势。本文将结合《视觉传达与媒体应用》一书,分析新媒体视域下视觉传达的内涵,探索新媒体视域下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范畴与形式,以期为当前促进新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机融合提供有效参考。由王洪亮等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2月出版的《视觉传达与媒体应用》一书,主要以视觉传达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印刷媒体的视觉传达、户外媒体的视觉传达、影视媒体的视觉传达、展示空间媒体的视觉传达、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和新媒体的视觉传达等多个角度对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应用进行全面论述,提出了视觉传达与媒体的关系、视觉传达与媒体的社会文化环境、户外媒体视觉传达的优势与局限、户外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影视媒体视觉传达的优势与局限、影视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展示空间媒体艺术设计的范畴以及功能和特征、展示空间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网络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新媒体的历史与发展和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与形式等观点,为当前利用视觉传达设计,全面优化广告的展现形式提供了重要铺垫。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详细,内容丰富

该书研究理论基础详细,论述内容丰富全面,通过对视觉传达与媒体的概念、觉传达与媒体的关系和视觉传达与媒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内容进行解读,使读者对视觉传达与媒体应用的理论内涵形成完善认识。该书重视理论定义的清晰界定,通过对户外媒体的概念、影视媒体的概念、展示空间媒体的概念和新媒体的概念等主要理论概念进行清晰论述,为该书后续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通过汇聚当代大众需求,通过发挥多元化、融合性优势,汇聚审美价值与多元功能,合理渗透、融入新媒体艺术设计意识,大力发展平面视觉创意,全面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水平。视觉传达设计是重要的生活塑造方式,通过将生活美学进行生动、合理表达,直接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是社会伦理的生动践行与表达,其中,设计伦理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底线,也是将设计美学与消费者诉求有机融合的重要实践。在新媒体环境下,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点,通过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与空间,全面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力。

二、框架完整,论述严谨

该书论述框架完整,整体语言及观点表达严谨,通过对报纸媒体、杂志媒体等印刷媒体的视觉传达的特征及要求进行论述,结合户外媒体视觉传达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了户外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结合影视媒体视觉传达的优势与局限,论述了影视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另外,该书论述观点严谨,通过对展示空间媒体艺术设计的范畴以及功能和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展示空间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随着新媒体发展应用不断成熟,视觉传达设计范畴不断拓宽,通过依托新媒体平台,将多元技术与设计方式进行整合,在优化视觉传达设计流程、优化设计效果的同时,也为大众呈现更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官效果。通过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将时代特色与传统文化、多元审美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活动,极大拓宽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空间,充分满足了大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三、聚焦实践,实用性强

查看全文

创作独立性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在对视觉传达设计师各个创作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非数字化创作时期及数字化创作时期出发,将个人创作的完全独立时期、合作创作时期和主导创作时期进行比较,得出了创作独立性不是一个单纯的线性发展的历史,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事件。文章最后讲述了关于认识创作独立性对于我们规划未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师变化创作独立合作主控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书籍设计者维岑斯创造了“视觉传达设计师”这个名称,形容“使印刷传达有结构和视觉形式的个人活动”①行为。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视觉传达设计师工作方式的独立性。从传达设计开始的一个人独立工作的创作方式,到现在由自己决定创作概念并同他人合作的创作方式,设计师们的创作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正视这种变化,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创作独立性所处的状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一独立创作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1.1非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在数字化设计高度发展以前,每一个设计师在设计创作时,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包干。他们通过一个人去探索主题的计划性,掌握用颜料绘画不容许有失误的技术能力,进行个人创作,直至完成作品。他们这种独立创作状态和现在处于学习阶段的视觉传达者的创作状态极其相似。正如我们所知,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并不长,很多的设计师现在依然从事着设计工作。例如:日本的田中一光、福田繁雄、户田正寿、南部俊安,波兰的WieslawWalkuski等。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不难发现,虽然不是在同样的时间、地点进行创作,但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即扎实的手绘功底,以及从他们独特的个人视角诠释的设计作品。正如户田正寿所说:“多少年前,在设计创作时,我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包干的。”②他们所处的正是非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师的一种普遍状态,即在创作概念、制作过程上拥有主控性的独立创作状态。相对与他们,数字化时代的创作者的独立性就有了些限制,但仍有这样的一部分人群拥有创作独立性,视觉传达学习者、独立创作的设计师占拥有创意独立性人群的绝大部分。

查看全文

创意产业环境下环境设计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概念设计是创新设计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文章论述了概念设计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所在,并提出了基于概念设计下环境设计的创新模式:通过概念的提出、转化、实施三个步骤,设计师在理性分析和感性的灵感闪现中确立设计主题,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并且用视觉语言替换文字语言,对视觉图像和空间进行处理,形成独特的空间设计语言;与现有的材料、技术进行整合,完成环境空间建构。

关键词:创意产业;设计创新;概念设计

中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东拼西凑和学习借鉴的艰难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素质设计师队伍的不断成长,曾经的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需求,以设计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成为当代设计界的主旋律。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环境下,环境设计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向创新思维要效益,在设计与教学中,探讨环境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1创意产业背景下,创新产生价值

环境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设计师必须丢弃单调的功能主义设计观,逐渐认识到产品和服务包含象征性意义和非功能性价值。借用经济学家JosephAloisSchumpeter对于创新给出的概念:“创新”(Innovation)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JosephAloisSchumpeter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所淘汰。同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创新”赋予环境空间前所未有的生趣和意境,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承担起艺术“改变生活”的承诺,这种设计将是顺应时代的创新性设计,被大众所接受从而付诸实施,否则将被设计市场所淘汰。在创意产业语境下,产品的设计创新具有特殊性。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创新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通过新颖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开发新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在创意产业语境下,设计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非实质性品质的创新。产品的价值(价格)更多依赖于它们无可测量的非实质性品质,而不是依赖其具有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这些非实质性品质,如风格、新颖性、商标声誉、匮乏性或“独占度”——能授予产品一种与艺术匹配的地位[1]。其中产品的风格、新颖性以及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的发掘,正是设计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设计创新带来产品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创造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设计品质的优劣与市场受欢迎程度,关键在于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满足了“基本需要”后,还有“爱、友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和“尊重需要”,社会现在还能继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渐增加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人们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设计创新就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要为目的。针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的设计,处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端,难以调动大众潜在的购买欲望。例如,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用餐活动的餐厅,只注重饭菜品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更高层次的需要,就要诗意地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塑造新颖的餐厅空间情境,让顾客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增加顾客的认可度,这样才有可能带来高附加值,提升餐厅的经济效益。

2概念设计是设计创新的有效方法

查看全文

平面广告设计视觉隐喻作用及技巧

一、引言

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当今社会充斥着商业、科教、公益等各种形式的广告。与视频、声音、文本等其它媒体形式不同,平面广告具有直观、稳定、即时、便捷、廉价等优点,在产品包装、建筑墙体、杂志、网络站点等众多渠道广泛采用。事实上,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进入到一个视觉冲击异常密集的社会,随时随地都感受着各类宣传图片带来的信息轰炸。然而,大量相互模仿且缺乏创意的平面广告在丰富人们视觉感受的同时,逐渐造成了严重的审美疲惫,使人们对广告信息的接纳产生惰性,从而难以主观地予以关注,更无法从客观层面正确、深入地理解它们想要传递的信息,最终使这些广告形同虚设,难以真正实现既定的宣传效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图像对人们的影响往往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主观意识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互为激励的社会效用。在概念层面上,基于人们的认知范围、风俗习惯、教育背景等不同因素,图片中展现的对象、标志、色彩、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通常能够以联想的方式在主观印象中形成某种潜在的抽象观念,从而在逻辑上映射为内心深处的符号印记[1]。作为符号学领域的重要分支,视觉符号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建以来[2],便被广告设计充分利用,借以传达宣传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视觉符号学不仅需要对可观测符号及其象征意义进行专门研究,也常常反过来面向符号的挖掘和延伸创造具有复杂意义的视觉表达,而视觉隐喻无疑是这种创新过程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关注重点、研究方向、观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视觉隐喻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人们对它的认知却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不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例如,贝特曼将其定义为一种双重元素的融合表达,这种表达能够创造出基础元素所不具有的引申含义,并由此提升出某种全新的概念[3]。谢晓彤则认为视觉隐喻是通过特定关联的图像来表达具有抽象意义的思维和想法[4]。基于这样一种类似的观点,我们发现视觉隐喻所展现出来的普适性特征在于其能够将看似无关的具体事物相互映射,利用它们在意识深处的潜在交集,构建起富有戏剧性的概念表达模式,从而使信息的传递更加生动、形象。鉴于视觉隐喻具有普通图像所不具备的高度抽象能力,在平面广告设计领域,它不但能够有效填补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鸿沟,传达饱含情感内涵的主观情绪,也有利于对难以描述的禁忌性概念进行准确表达,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大量使用。事实上,平面广告可视为一门具有特定语境和语法的艺术语言,目的在于可以生动、直观地向受众传输想要表达的既定信息,使其关注并认同相关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告图片中常伴随不同程度的文字信息,但宣传中的图像、图标、色彩、排版乃至灯光等元素不应该被简单视为对文本内容的额外补充,这不仅是因为多种要素的组合越发能够传递充分的信息,更是因为视觉隐喻对其知识内涵进行了提炼和升华。正如一些研究人员指出的,视觉隐喻往往比其它信息表达形式更为有效,但这取决于其意思表达是否明确,且能够被及时感知,从而可以在传达更多信息的同时,确保广告内涵被更多的受众所接纳[5]。一旦平面广告在瞬间捕获到宣传对象的注意力,其内在的视觉隐喻将体现出异常强大的说服效果,这种信息交付方式之所以特别有效,在于通常非预期的视觉效果更能够引起观察者的兴趣,让人不自觉地唤起意识深处的联想记忆,并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下加工、处理获取的信息。因此,利用人类的感知系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影响的惯性,通过隐喻营造出的冲击性视觉感官不但具有吸引力方面的优势,还能够充分带动人们情绪上的共鸣。鉴于此,有效运用符号化的视觉隐喻工具来创造寓意深刻、形象生动、逻辑清晰的平面广告,对社会、教育、市场营销等层面的产学研用实体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考虑到平面广告中视觉隐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宣传效果,本文拟从视觉符号学的角度,面向如何促成视觉隐喻的形成、如何用其丰富广告的创造性策略以及如何使视觉隐喻在宣传过程中更具说服力等问题,从设计要求、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就平面广告中视觉隐喻的有效使用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通过一系列具体实例的直观分析,总结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经验。

二、视觉隐喻的创建规则

(一)视觉隐喻的创建应该与社会环境密切关联。平面广告中使用视觉隐喻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受众接纳并认同其蕴含的深层次信息。然而,如果这种知识表达无法被观察者理解,就难以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导致因放弃解读而被忽略或遗忘。从本质上看,视觉隐喻并非对象元素的简单叠加,最终效果依赖于图像的展现形式,尤其需要充分体现不同对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果观察者能够用熟悉的方式对视觉隐喻表达的概念进行感知,则可以很轻易地建立起受众和宣传内容之间的纽带,使人们在一种自然的交互情景中体会到广告的内在价值。同时,这种互动氛围的营建不能脱离真实的场景和既定的人群,否则可能因为隐喻的错误使用而造成误解或观察者情绪上的排斥。例如,在危险的交通路段投放有关车祸现场的平面广告,目的虽然是提醒人们谨慎驾驶,但在东方文化的语义背景下可能引起驾乘人员的反感。为构建观察者熟悉的语境和易接纳的宣传方式,视觉隐喻需要在直观性和丰富性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最重要的一点是有针对性地对受众的知识背景、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群体特征进行准确定位和识别。从观测者的角度出发,更有利于找到能够与宣传内容类比的隐喻构造元素,避免因比喻不恰当或过于复杂而导致观测者被不准确的信息所误导和淹没。为便于理解,表达隐喻的图像应尽量简单,但出于逻辑关联与正确表达等目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引入足够多的细节,从而便于观察者快速反应。通常,广告设计者为追求准确的刻画,在平面图案中引入受众不熟知的大量细节,这往往导致观察者因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而难以解读[6]。因此,视觉隐喻的构建切忌脱离宣传对象的日常体验和发展教育水平,设计者应避免对细节过于敏感而导致类比效果变得脆弱,反倒丢失概念迁移的有效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确保隐喻的目标受众熟悉并容易理解其指向的引申含义,对平面广告设计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图1中竖起大拇指的手势符号在美国等西方文化背景中代表是的“进展顺利的意思”,在中国、日本等儒家文化圈中则更多地隐含有“棒”或“赞”的意义。相反,如果考虑到孟加拉国的风俗习惯,这个标志却意味着人格上的侮辱。因此,与“like”一词的词义相结合,这张图片更容易被东亚国家的人们理解,但是将“喜欢”用英文词汇表达并不能被所有受众解读,从而可能导致语义联想功能的丢失。(二)视觉隐喻的创建应该遵循科学的思维规律。除了在视觉隐喻中应当使用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文化符号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用于外观、功能、特点、价值等宣传对象不同属性之间的连接。这种方法可以基于融合的思想来具体实现。首先,针对宣传想要达到的目标,需定义出一个反映广告信息全貌的主题。随后,构建出与宣传主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符号列表,其表现形式既可采用概念、对象名称这种高效的记录方法,亦可选用简图、标记等更加直观的描述工具。接下来,基于这些符号进行联想,罗列出与之对应或相关的具体事物,并选择出最适合用上述符号进行刻画的对象,将它们以绘画的形式融合。最后,选择少量足以反映广告主题的融合符号加以组合,使这种组合能够体现出不同符号间的逻辑映射关系,从而实现拟传达信息的艺术抽象,以视觉隐喻的形式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广告的深刻内涵。可见,上述视觉隐喻的构造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宣传内容特征、概念的提取。这种过程不但能够有效挖掘并描绘出宣传主题的潜在价值,而且有利于在设计过程中规避因风俗禁忌、文化差异等带来的风险。例如,在富含铁元素的深海鱼产品广告中,可以用磁铁将大海中一条银鳕鱼吸起的画面来表达。如果把一个健壮的男人怀抱婴儿的图片用于健身器材的宣传,则能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反映“运动—健康—守护”的逻辑主题。类似的,保险公司可以将风险及防范的概念展现为雨中伞对一老一小的保护,从而巧妙地避免人们对不祥事物的忌讳。

三、平面广告中视觉隐喻的说服技巧

(一)视觉隐喻的基本劝说模式。在牛津词典中,说服被定义为“试图影响一个人的信仰、态度、意图、动机或行为”[7]。作为一门形式更加直观、内容更为丰富的语言艺术,视觉隐喻往往能够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当其价值内涵折射出受众所关切的利益需求,必然能引起关注并得到普遍认同。为了让平面广告更具有说服力,有必要通过逻辑、情感、信任等表达形式使视觉隐喻与人们的价值倾向保持一致。逻辑劝说。逻辑劝说通常将研究结果、数据、事实等客观因素作为提高宣传可信度的证据。由于这些内容难以用清晰、简洁的方式表达,需要巧妙地设计,以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并让它们易于分析和处理。同时,在广告泛滥的信息社会,大多数人会潜意识地过滤掉难以理解的内容,使宣传产品所蕴含的逻辑链因无法通过受众的思维瓶颈而达到预期效果。为克服这种巨大的挑战,设计者可以采用视觉隐喻,将难以表达的说明性数据进行类比和抽象,规避掉观察者思维逻辑中的主要障碍,让知识性概念的表达更简单明了。例如,为展现奶粉营养均衡的特点,可以用星行拓扑在产品周围罗列出DHA、烟酸、肌醇等物质成分所对应的健康功能符号,用类似于大脑、肠道、头发等相关图标,让这种奶粉对宝宝带来的好处表现得更为明显。情感劝说。与逻辑劝说相比,情感吸引通常是隐喻设计的首选。这是因为逻辑说服需要观察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进行活跃的思考,但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大脑并不能够理性处理同时涌入的多方面信息,此时逻辑性的概念表达将变得不合时宜[8]。事实上,在视觉隐喻中适当传达出一种或多种情感因素,可以更轻易地带动观察者的快乐、希望、兴奋、乐趣、爱情、自信、仁慈等内在情绪,一旦这些心灵反应被触发,便有可能带动受众自发思考,从而在潜意识上对所宣传的价值予以认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在蓝天白云下奔跑的环境宣传海报,这种和谐的视觉体验不仅能够带来心情的愉悦,也会让人们隐约感受到对美好未来所肩负的责任,进而产生对环境破坏的反思。信任劝说。自广告产生以来,权威认证、机构代言、名人效应等方式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宣传。例如,洁牙品牌广告中可能会出现一位身穿白大褂、牙齿亮白的医生形象,暗示着该产品的配方科学、有效,经过了专业人士的亲身试用并得到认可。这种宣传之所以有效,主要在于人们获取陌生专业知识的途径往往依赖于他人经验,这种条件下知识的准确性无疑取决于信息提供者的可信程度,有影响力的机构或人员更具说服力[9]。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基于信任的宣传方式不应被滥用,因为一旦代言者的信誉受到置疑,极有可能面临严重的负面影响。(二)劝说手段使用中应规避的问题。像其他信息传播方式一样,视觉隐喻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在广告中过度使用隐喻策略可能会招致难以预期的结果,最终降低乃至破坏宣传方式的有效性。尽管创新意味着平面广告中视觉隐喻的设计不可能有严格、细致的规范,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应当回避的问题。避免采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如果广告中繁复地使用层递、分承、回文、跳脱等修辞手法,必然需要观察者具有更高的认知能力,并花费更多的思维精力去解读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受众抓住了隐喻表达的实质,却更容易忘记品牌或宣传概念本身。因此,视觉隐喻的设计应更多地采用观察者熟悉的简单表达,以防止广告中的关键信息被忽略或过分解读。避免使用无关的视觉元素。尽管必要的细节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平面广告中各元素的内在关联,但有时为了让图片层次更加丰富,设计者倾向于在其中加入提升视觉效果的各种素材。但是,如果新加入的元素与宣传主题毫无关联,反倒会分散观察者的注意力,从而对广告的既定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尽量减少随附文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含文字说明的视觉图像更贴近于人的认知模式[10],也就意味着它容易激发人们的关注和联想。由于图片比文字更有利于保留信息的整体性,因此视觉隐喻中概念的融合表达相应地更具说服力。然而,图片可以承载多种解释,可能导致观察者被错误引导。即使无法找到足以准确表达宣传价值的图像元素,附加文字的使用也应当尽量简单,能够对混淆概念加以区分即可。(三)具有说服力的隐喻创作综合技巧。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为使平面广告更加具有说服力,视觉隐喻的设计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宣传主题、构建方法及目标受众进行综合考虑。整体而言,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的技巧。明确宣传的价值目标。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让受众乐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接纳某种概念。只有对传递的价值正确定位并拟定预期的宣传效果,才可能在设计之初找到准确的目标导向,从而避免盲目定义广告主题或错误选用构建方法。为确保目标的设定没有偏差,应反复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我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的接收者是谁?目标受众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他们普遍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和信仰?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关注和认可?寻找有说服力的隐喻方法。宣传者都希望自己所传达的价值令人信服并难以忘记。为了使广告脱颖而出,视觉隐喻往往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成功的手段。然而,创新不可能凭空产生,除设计者的个人经验外,也需要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因此,有必要遵循隐喻设计的逻辑规律,不断学习和总结前人的成功案例,发掘符合时代和环境需要的视觉隐喻手法。为确保设计方法与既定目标一致,不妨尝试着回答:我想表达的概念是什么?哪些元素和符号最能体现宣传的主体思想?这些元素、符号间的关系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更加能够带动目标群体的情感认同并获取他们的信任?广告中所选用的基本素材有哪些?它们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设计者便能够有规律性地逐步实现整个创作方案,这便是隐喻设计科学性的体现。了解受众的群体特征。尽管平面广告的展现形式丰富多彩,但只有在观察者注意、理解并接纳之后才能够体现其真正价值。因此,有必要针对既定的群体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感情、文化、宗教背景以及习惯的生活方式,才能够对宣传主题、隐喻方法、设计元素、表达形式等准确定位。在整个广告创作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所采用的设计方法能够广泛吸引目标受众吗?这些广告元素是否为人们所熟悉?他们有能力抓住隐喻所表达的内涵吗?广告中所涉及的题材是否避开了所有人的禁忌?我所传达的信息能否引起群体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种设计技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激励的微妙关系,通过不断平衡,平面广告中视觉隐喻的创造才能够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一步步走向成功。

查看全文

书籍装帧艺术的动态设计特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书籍装帧装帧艺术动态设计

论文摘要:把握书籍的当代形态,要求设计者把书籍看作是“一种紧凑连贯的活动或事件”的整体。因此,我们应该确立三维视觉概念的、立体的、动态的书籍装帧设计观,以使书籍装帧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精美的书令人赏心悦目,甚至会吸引你把书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玩赏。这是一种什么魅力在吸引你?是一种怎样的神秘内心体验?或是因色彩浓重,强烈绚烂;或是因风格隽永清丽、飘逸古雅;或是因构思巧妙,堪留百代之奇;或是因考究精致,有巧夺天工之妙。人们在为精美的书籍感叹不已时,往往更多的是注意书籍装帧的美给我们以直接感受的愉悦,并不深思这构成装帧美的一种潜在力量,而这种潜在力量实际上存在于缤纷满目、风格各异的精美的书籍之中.成为所有精品图书的一个共性,这就是书籍装帧的整体美。这种潜在力量——整体美,从审美主体来讲,来源于主体视觉活动的整体性特征;从客体来说,它又取决于书籍作为审美对象的客观整体性。

一、美在整体的文化背景

我国先秦思想家苟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苟子·劝学篇》)极为强调美的整体性。孔子说“《韶》尽美业,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虽然包含了伦理内容,但“尽”字显然也表达了全部、整体的含义。

西方美学自古希腊始,各时期的美学家也都洞见了整体美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力图以科学的方法给以解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在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体。”中世纪时,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更明确指出:“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断言:“美不在部分而在整体。”

查看全文

装饰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广告设计可以被理解为所有图像和类型的表达,包括摄影。装饰在广告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作品中独特的视觉魅力。装饰艺术设计在广告图形元素中的广告特征是增加视觉注意力的重要材料。装饰设计可能会不自觉地影响广告设计中的广告效果。广告中的装饰性设计经常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人们对阅读的兴趣。装饰图案在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印象比普通文字更好。合理使用装饰元素,为广告设计增添光彩。

关键词:装饰艺术;广告设计思维;体现

一、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原则

(一)原创性原则。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包含原创性的原创性原则。作者不首先模仿摹仿的形式和内容,而是作者的内在价值,明确了独特的个性、艺术性或科学性,如原装饰设计,日用品,原创装饰画,原创装饰艺术等。怀疑和否定。固有的生活氛围中固有的古典界面。它带来了一些被忽视的经验和预设新的可能性。装饰设计的原始思维是一种新的存在。它可以通过、维护和发展。这是新古典装饰设计的原型,并得到双方的认可。社会价值,装饰设计思维的独创性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也不是对存在的另一种解释。装饰设计的原始思维并不是一个突破性的表达,也不是先锋概念的夸张和变化。装饰设计的最初理念是转换和间断。装饰设计的原始思想不是模仿和剽窃。模仿和剽窃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经验,只有通过经验。装饰设计的初衷是对传统的挑战。装饰设计的原始理念是传统和悬念传统。装饰设计思维的最初目标是创造一种新的传统。想想创意设计,不要反对。装饰设计的最初理念是继承和更新传统。(二)关联性原则。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也包含了相关性原则。它主要指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必须与产品,消费者,竞争对手和目标相关联。为了实现装饰艺术设计与产品创意思维的联系,必须在理解和分析产品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表达技巧。创意艺术设计与创意思维与消费者的关系是装饰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的关键。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是寻求差异,以及创造性思维与装饰设计之间的关系。隐喻艺术的艺术设计意味着装饰艺术的创作维度必须随着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装饰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相关性原则是人们无法回避的罪疚感。当然,聪明的人经常知道如何将颓废变成魔力,使它成为他们心中最美的装饰。(三)震撼性原则。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原理令人震惊和激烈。地震工作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和表现力。宏大的场景和创造性的创意设计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四)亲和性原则。在装饰艺术设计中,创新思维的亲和性原则通常是指你愿意接触的艺术装饰的吸引力。最早的概念是关于化学亲和力,它指的是原子和其他特征之间的联系,但现在越来越多地用于设计领域。换言之,有些人对装饰、装饰设计都不太友好,通常具有亲和力。(五)沟通性原理。装饰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和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思想体现在艺术装饰作品的交流,消费者与企业的沟通功能以及沟通中。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在追求消费者对公司的愿望。(六)可执行性原则。为了实现创造性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原则,在设计阶段的创造性思维中应充分考虑创造性思维。装饰艺术,创新艺术的范围和装饰要确定。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可执行和可操作的。(七)美与感性原则。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美学原理体现了装饰艺术设计思维的美感。它体现了作品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可以带给人们艺术享受。

二、装饰艺术中的广告设计思想装

饰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是装饰艺术设计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装饰艺术,设计艺术或创意艺术智慧。这是一种装饰图案,是由概念工具和心理技能的发展或人类心理现象的发展而产生的。创意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灵感和直觉。装饰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收集,积累,选择和再创造的复杂过程。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创意思维产品通常被认为是原创的。装饰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传统的叛逆。这是一种非传统的哲学。它是伟大智慧和勇气的代名词。装饰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的创意概念。通过装饰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包括物质和精神利益,创造更大的效率。装饰元素是广告设计中视觉艺术设计的象征形象之一。它在视觉传达过程中直接准确地表达媒体形象。它在传播信息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广告设计中,装饰性符号的使用会影响广告设计的形式。这也是由于装饰符号的存在。广告设计信息传播更加艺术化,生动化和色彩化。在跑道上,设计师用黑色和黄色条纹勾勒出角落,提醒司机交通事故。这是因为当人们看到黄色和黑色条纹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恐惧和警觉。这种感觉不仅具有装饰图案的视觉属性的色彩,而且还可能导致老虎身上的黑色条纹和黄色条纹。蜜蜂是危险的。对于像联想这样的动物来说,这种装饰元素的恐惧和警觉是人类对老虎或蜜蜂生活中的经验和警觉的共同恐惧的延续。因此,大多数人对装饰性符号都很敏感,装饰性符号是广告设计思想的主体。在广告设计中,目的是传达信息。在二维空间中,字体位置的布局,尺寸和关系也非常重要。装饰字体应该是广告设计的元素之一。装饰字体是广告设计中高度统一的视觉效果和内容形式。广告设计中的装饰性文字的表现力始终是设计师的创意材料。中国重视书画的同源性。文本本身具有装饰性的美,达到了艺术境界。这幅画的人物创作始于古代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其文本结构仍然符合装饰设计的美学原则。世界的语言只是图像和符号。因此,从文本中很容易找到装饰设计的元素。装饰文字是汉字发展几千年的基础。在总结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例如,当人们看到红色时,他们通常与血液相关,这会让人感到焦虑。相反,红色也是一种快乐的颜色。通常它也可以用在重要的节日上,比如春节,这样人们可以有愉快和愉快的心情。有五个元素:绿色,白色,红色,黑色和黄色。北面是水,有黑色。因此,人们用黑色象征“深刻”。黑色与夜晚相似。所以它也象征着“神秘庄严”的意义。人们常说,“黑、白”反映了黑色的另一面。白色经常给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绿色提醒人们绿色,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紫色常常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公众获取和传播广告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作品中的装饰元素的形式是否能吸引消费者并唤起他们的同情。对于静态的装饰性符号和装饰性文字,广告设计中使用的装饰元素的数量小而精致。在大多数广告中,装饰元素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或两个高品质的装饰画是生动的,突出的主题突出,高达十;这两款装饰设计元素的视觉冲击力相对较弱,画面氛围清晰而异常。广告设计中的装饰元素的区域因素也是广告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亮点。大面积的装饰性设计元素通常用于渲染大气,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是大型户外广告海报更生动地捕捉到读者阅读的视觉,实现广告信息的即时传播。

查看全文

平面设计多元化转变

〔摘要〕平面设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孕育不同的概念。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平面设计由理念到载体与形式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平面设计又会是以怎样的趋势发展,它与艺术、新媒体等多种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值得视觉艺术设计师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计师;艺术;新媒体

平面设计是一门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达的方式以达到传播的效果的学科。学者CurrieNick先生曾形象比喻平面设计史:平面设计的历史,是从古老的拉斯考克山洞开始,横跨到现代银座的炫目霓虹。而当代平面设计从工业时代,跨越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平面设计已经跨越了载体、媒介、传播方式等各个方面,其内涵与定义已远不同于往日。

一、当代平面设计的转变

1.应运时代的转变。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商品的复制化生产,一种在当下存在的复制技术及其所产生的产品和图像,已涵盖人类社会的种种层面。其中安迪•沃霍尔对当时美国的产品以及广告平面设计,加之自己的波普艺术观念,引领了一个“群化”平面设计时代。他的丝网印刷广告,完美地切合了消费主义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本质就是“时代”,也是当时大多数经历经济萧条的民众的物质以及精神世界。正因如此,安迪•沃霍尔在其自传中说道:爱没有席卷美国,但是波普艺术做到了[1]。然而,在当代社会中,人们沉于对电子媒介的依赖中,欠缺日常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因而陷入一种沟通盲聋状态的危险[2]。进入如今的工业信息化时代,对于地球生态自然的重新评估,消费社会的自省,加之便捷的互联网的连接,人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用于电脑、手机等新媒介上。因此,平面设计渐渐由仅限于平面载体、印刷等方式,转变成了数字化传播。2.形式的转变,平面设计与多种材料与技术交汇。现代的平面设计顺应转变,融入更多的科技手段,充实其传达方式,处处都能看到其呈现载体的变化。甚至平面设计从二维逐渐走向了三维形态,从种种案例看来,无一不拒绝纯粹的平面作为视觉传达的形式——平面设计已走入概念化的时代。尤其在当代跨学科成为一种趋势之时,多种艺术形式、材料与平面设计也往往相互交汇,如:日本公立刈田医院视觉指示系统,突出的特点是特大号的字体,以便老人能够清楚地认出各种标志,又害怕用柴粘性材料会磨损字体,于是在地上的白色油毡潜入红色的油毡符号。日本梅田医院指示标识系统,采用了白色棉布,固定在支架上,帮助医院自然地传达出其“洁净,温馨”的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技术与平面设计的结合。新媒体艺术种类很多,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新媒体艺术一般包括:万维网艺术、网络艺术、运用数字化媒体创作的实验性电影、录像艺术、数字摄影、声光装置、计算机游戏、多媒体艺术、远程信息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机器人艺术、交互电视/电影、生物技术艺术等[3]。如艺术瑞士Swatch集团在NicolasG.Hayek中心的标识系统。其将平面化显示的时间,与时间概念,通过新媒体手段,运用光声结合的艺术效果,凸显了其新潮、科技感的设计理念。3.设计理念的更迭,设计师与用户审美的改变。学者贡布里希曾指出:世界上本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4]。对于最早是艺术的一个分支的平面设计而言,观念大同小异,所有的视觉传达作品,往往都是产自于设计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当代设计师们往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耳濡目染,在学习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技法上锻炼以外,更多的是对于各种学科的交叉了解。当代设计师习惯用新的媒介、设计语言来做设计,往往除了设计本身以外,也是一种自我个性的表达与张扬,更是将艺术、哲学、观念具象化。当代设计师通过其自身思想审美的转变,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更多的灵魂、理念、哲思,早已将平面设计脱离了单纯的丧失灵魂的产品营销手段、肤浅的产品外衣,而是真正地主宰了视觉传达的传播效益。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准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生活,这一举动必然大幅度提升我国国民的审美水平,普通的缺乏设计感的泛滥的平面作品,已满足不了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此同时,在物质商品产量过剩的今天,媒体技术发达,好的平面设计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与多种艺术的融合更是被渴求。诚如跨界合作式的展览,改变艺术与设计在观者心中的古板定义,徐冰的《天书》作品,通过艺术化平面符号语言,结合中国传统的书法与当代的视觉传达观念创造出跨学科的展览,让不同国籍的观众在对同一件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也达到一种良好的传播效果。当然不同的审美也孕育了多种多样的设计理念,如交互式视觉传达,一改传统的平面设计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将设计师与观者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化成互动,使观者成为参与者,在时空、语境的差异下,也能明白设计师所传达的理念。

二、当代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

查看全文

Basketry艺术视效语言表达

Basketry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作为名词解释为编织品,作为动名词主要是为编织技法,指通过使用编织技法在使用多种材料的结合编起来的一种物品,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在Basketry解释上都是经常使用。所以结合起来就是使用编织技法的编织品为Basketry。Basketry艺术中所体现的视觉要素主要包括为Basketry艺术整体造型以及色彩搭配和在使用过程中材料所给人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因素,能被人直接看到感触到的我们都是可以称为Basketry艺术中的视觉要素。

Basketry艺术中视觉特征主要是分为图像中分析抽取底层视觉特征(例如图像的颜色、形状、纹理、空间关系等)来衡量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实现图像的相似匹配和检索。利用Basketry艺术中图像领域的专业知识并针对具体视觉元素进行分析出其使用特点,Basketry艺术中图形多数是编织出来的图形,现代艺术的发展使得技法也为多元化。Basketry艺术的发展是结合世界的,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怎样将这些文化所蕴含在Basketry中,其实除了在材料的使用上能凸显一个本土的特色,更多的就是强调带有人文文化的图形被使用在Basketry中,如一些文字图案元素的使用,这样不仅仅是在展示Basketry艺术作品,更多是在强调人文关怀。不同的时代根据不同的审美人的心理和需求,相继的产生各种各样的Basketry作品,例如在追崇着并且喜爱各个民族喜欢的动物形形象,各地的审美性,例如对鸟禽动物较为崇拜的地区在使用上也都会将这些元素使用进去。

同时在具备审美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像下,随着技术的提升,Basketry不在仅仅是为了去制作单纯实用功能品,而是融合是实用的功能化的处理,将整个造型融合到设计中,也许有些具有装饰其功能的作用实质上也是很美感相结合的。例如我们所见到的简单的筐体,有些边缘处的一些花边纹饰的设计其实也是为了防止装入筐子的东西容易渗出的一种功能性的作用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Basketry艺术中所考虑的实用性的功能越来越少,因为作为实用性的功能可以慢慢的将用其他相应的工业产品所代替,Basketry所传承下来更多的是美观和造型的感,并随着一种艺术视觉审美的需求以及现代艺术大门类的一个发展,不在是受约束,在制作Basketry艺术品的时候可以考虑更多的是想法和思维方式,材料的使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只局限在竹编,而出现更多的是现代的产物,但是本身也是在追求一种自然方式的美感。因为这是一种自然和现代结合的美感视觉描述的一种很好方式。那么在Basketry艺术中视觉语言的图案造型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去进行体现这还要从很多具体的实例的作品来进行阐述,如果要用文字先做概述的话,可以将这个视觉语言的表现归结为两个方面的,一个二维图形上的使用即我们平时所提到的平面图形的概念这个在早期的Basketry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图形的规律的使用感,通过用平面图案的组排列方式,使之产生基本的视觉美观,这也是最早所提到的平面视觉在Basketry艺术中的应用但是随着发展进而之产生的三维的图案,将整个Basketry作品直接使用造型感所使用,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现代设计中的仿生设计,这样使人们更加具有直观感受。除了在造型图案上让观赏者有很大收获外,色彩上的应用也是在不断的对应着发展,以往历史上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是材料的原来的色彩,但是当工业革命产生后我们想要使用什么样的颜色都是可以经过技术去达到,所以这也就使得在视觉上的色彩古朴而具有自然美感,现代作品来说更加的具有装饰其味道,可以自由地去选择怎样的搭配和组合。

时代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对于Basketry艺术其实都没有一个很明显的界限,不管是综合的去分析这种视觉感受还好,还是我们真是去接触,其实都是一家之言,因为艺术的东西本来就是属于感性的,每个人对于这种感受和所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在这里所要表达的一个结论就是关于Basketry艺术语言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一些词语来进行概括,多元化的发展,实用性的产物,以及现代的一种装饰品。其实这些表达方式都是仅仅单纯从表面上去分析,艺术家们还是在不断进行艺术创作,就算是我们看起来不是那么起眼的Basketry作品来说,还是指代其他的艺术品,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的社会来说,我们更加注重是它所产生的经济的价值,继而相继都成为了艺术品或者是装饰品的概述。现在的我们在不断的缺失美感,虽然现代作品越看越美,而且视觉效果上越来越强但是那份传统和文化确是渐渐的在消失,我们是否应该进行反思,作为设计师来说,我们所包含的一种社会概念是否应该融入文化和修养,将审美感不断提升的时候不要夹杂太多的经济概念,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更好或者是更加合适的办法就是将二者的结合,能够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导着人们的审美心理的发展,在思考的同时笔者觉得设计的综合点也是可以提炼出来,一个综合发展潮流,我们所使用或者是考虑到的设计元素能否更加具有内容性,而不是去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打破了自然本身的设计定律,为人所设计,结合美感的时候也考虑到人的实用性,就是达到二者的统一。

查看全文

环境设计设计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环境设计教学课程改革已成为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项目课程改革”已成为主流。这种以实际项目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项目教学模式,被很多院校所接受。本文结合环境设计课程在“项目教学”模式下与“设计思维”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专业知识与“设计思维”

环境设计它是根据设计的目的,选择特定的语言和形式,而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是设计的思维主导着设计的整个过程,即所谓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认识指导实践。设计思维不仅要求设计师有较高的审美敏感度和扎实的形象表达技能,心手协调,而且要求设计师能对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做出思考和研究,通晓与设计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不断地激发直觉和创造力,提高设计的文化品味。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逐渐认识了设计对象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各种联系,逐渐熟悉设计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设计思维形式,艺术设计的最大价值也正体现在设计思维于艺术的运用。因此,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运用对于艺术设计中的水平和层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思维就成了影响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设计思维能力来源于设计者专业知识。因此,当下“项目教学”的思考视角不应仅停留在对设计实践的形态描述和经验总结的层次上,更不能仅仅将设计当作某一现实利益的实现手段。在“项目教学”设计中由于项目条件的影响,学生反而更易受到工艺、风格、技术和成本等现实因素的制约,难以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因而很难形成具有典型创意思维精髓特征的设计作品。为完成项目,教师有时需要把教学体系的学科知识打乱,从中挑出与设计任务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对一些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让学生把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极易产生混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其结果,相当部分学生在项目设计时不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理性分析,通常讲不清楚为什么。这种情况反映了“是什么”和“怎样做”的基本命题,“是什么”解决一个好的设计具备的专业因素;“怎样做”解决了这些专业因素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被体现和完成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好这个基本命题才是“项目教学”的终极目标。设计思维是一门以设计思维的本质特征、基本形态、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探讨和研究设计思维的方法以及设计思维潜力开发等问题的科学。无论是建筑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工业造型设计师等设计思维的本质特征共通性,只是专业知识不同而已,他们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项目教学”模式下“设计思维”的培养与拓展在此意义层面上显得更为重要。

二、项目任务与“设计思维”

从理论上讲,设计概念构思的产生应该不受任何限制,受限制的设计构思往往达不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虽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环境条件和使用功能限定的现实。但设计概念构思在此时是核心的东西。我们知道,理性思维是一种线形空间模型的思路推导过程,一个概念通过立论可以成立,经过收集不同信息反馈于该点,通过客观的外部研究过程得出阶段性结论,然后进入下一点,如此循序渐进直至最后的结果。感性思维则是一种树形空间模型的形象类比过程,一个题目产生若干概念(三个以上甚至更多),三种概念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形态,每一种都有发展的希望,在其中选取符合需要的一种,再发展出三个以上新的概念,如此举一反三地逐渐深化,直至最后产生满意的结果。设计思维中这两条重要线索“推理”与“想象”。它们分别代表着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推理,是一种具有强烈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它的目标直指最后的结论。它与诸如“逻辑”“问题———解决”、“概念”形成等心理学概念相联系。与之相对“,想象”则更具有一种发散的、充满个人色彩、无单一确定目标的特征。在设计中“,推理”模式的思维过程明显地需要更关注外在条件的影响,而“想象”模式的思维过程则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内心活动,甚至可以暂时不与客观世界相联系。所以,概念的创意中,创意是主要矛盾,限定是次要矛盾。在设计过程的这个阶段,首先应该考虑的主要是概念的发展。在概念确立的前提下,再来看限定的制约条件,这样的思维过程比较符合环境空间限定的规律。如果一开始就拘泥于“设计项目”限定的条件,可能永远也创造不出有新意的作品。但种种“概念”都不能完全决定设计的最终效果与成败,因为决定设计的优劣效果,除了功能等内容之外,主要表现为视觉因素,而视觉形式的创造是“图解思考”模式的思维过程。

三“、设计思维”与“图解思考”

查看全文

3D视觉因素在平面设计的运用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使人们更倾向于便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而最直观的就是眼睛看到的信息,这为平面设计这一靠视觉来传递信息的表现模式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3D视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之中,并且将在未来平面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3D视觉元素这一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对这一元素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为3D视觉因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平面设计;平面空间;3D视觉元素

空间,这一概念一直以来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另外也是哲学家和艺术家不断倾洒心血的对象。艺术家们将材料、线条以及各种物体的形态和色彩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排列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并把这种关系称为空间关系,这种形态称为空间。在对空间的不断研究中,人们一直在不懈探索空间的本质,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就建筑来说,我国的古代宫殿和埃及的金字塔都是成功的典范。人们在空间中生存,并且作为人类接触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空间中的平面是人们利用较为广泛的重要元素。因此,如何通过平面的表达方式来取得立体的视觉效果,使人们能在平面中得到立体的视觉感受,是平面设计中立体视觉效果发挥作用的重点内容。

1平面设计中的3D视觉元素概念

在人类的漫长发展史中,科学技术是制约我们表达三维空间的重要因素,因此,只能运用二维的方式来表达三维的物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运用,人们可以运用平面透视和投影的方式来更好表达三维物体,这就是平面设计的内容。从字面意思来看,平面设计就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设计活动,它主要包含了平面中各个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它的排列内容是版面的排版和平面中包含的文字以及图片的排列,它的设计内容是版面、文字和图片,其目的就是传递信息,并且首先刺激人们的视觉,继而影响整体感受。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不仅仅是表达信息的需要,而且更加注重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平面设计。3D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英文简称。人们眼睛看到的景象,都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存在。在空间中存在的物体,都具有形状、颜色、材质等外观特点,并且还可能具有非常复杂多变的内部结构和特点。虽然人们的视网膜是二维的,但视网膜具有的特殊能力可以将人双眼看到的东西经过信息加工成为立体的影像。这种特殊能力就是视觉差,它可以将眼睛看到的景象根据物体的远近不同、大小不一经过大脑的加工之后形成视觉差别,从而形成立体的影像。因此,三维立体空间是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根源。3D视觉元素并不是一种立体的视觉元素,它是发生在二维平面中的,其实就是利用色彩的明度和亮度以及冷暖关系等手法形成一种能在人们眼睛中形成一种远近关系,从而营造出立体的感觉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目前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以后也将在平面设计中发挥作用。

23D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