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3:06: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时间管理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学校校长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规划、控制、科学安排与高效利用的过程。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可以提高乡村学校校长的工作效率。乡村学校校长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缺少明确的时间管理制度、缺乏高效的时间管理意识、工作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乡村学校校长要努力学习时间管理知识与技能,采取强化时间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时间管理机制、加强各项工作的分工协调等策略,以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关键词】乡村学校校长;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时间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高效的时间管理带来宝贵的管理价值。教育是人类社会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以时间为单位的活动,获得较大的教育成果需要合理规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教育的价值。乡村学校校长作为教育管理者和学校教育的引领者,更应该注意增强时间管理意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时间管理的含义
时间管理指个体为有效利用时间进行的计划和控制活动,也即是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目标是要使人们从被动地、自然地使用时间转到系统地、集中地、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分配使用时间,从而进行高效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时间管理本质上是时间管理主体对时间的合理规划活动,时间管理主体不能忽视时间的流动性,只能选择在时间流动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和运用时间。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提高时间管理效率需要加强对时间的合理分配,如在工作、学习、交际等方面的时间需要合理规划。乡村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负责整个学校教育工作和行政工作的统筹、指导,要精通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校长的职责内容较多,大致可分四类,即行政职责、辅导职责、指导职责、研究和实验职责。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培养、选拔、任用在不断改革。乡村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学校校长的培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乡村学校校长要掌握更加全面的能力,尤其要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促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乡村学校校长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小学班主任时间管理现状分析
1小学班主任时间管理问题成因
1.1班主任的时间管理能力低。第一,空有目标无计划。班主任通常在工作中只会对某一项工作设置一个大概的目标和简略的计划,例如这一周想要班级获得流动红旗,首先要从班级的纪律、班级的卫生等几方面开始抓起。第二,班主任的“时间拖延症”。学校除了平常的教育教学任务,还有各家特有的农忙时节,本来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田地里的一些农活,导致大多数班主任喜欢把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到了学期末就手忙脚乱,天天加班。第三,缺乏对时间安排的反思和总结。班主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反思班级工作和教学等问题,很少会将反思放在时间管理的问题上,没有意识到时间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1.2学校没有开展时间管理培训。在调查中发现,班主任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以及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当中,用在教研的时间是极少的,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活动基本没有开展过。首要原因是学校的不重视,学校培训经费不充裕;其次是班主任自身的不重视,日常事务已经在疲于应付,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制作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校没有为班主任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没有开展有效的时间管理培训,因此班主任的时间管理效率低下。
2提升小学班主任时间管理能力的建议
2.1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观念。林崇德将时间管理界定为:“个体为有效利用时间资源进行的计划和控制活动。”只有树立合理的时间管理观念,班主任才会着手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首先,要确立时间资源意识。在物理学中时间是无限的,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时间却是有限的。其次,要养成时间管理的意识。在学校的工作时间中应该计划与规划好应做的事情,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杂事和家庭农活中把握好时间平衡点,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渐养成时间管理的意识。2.2养成良好的时间支配使用的习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老师是患有“拖延症”的。拖延是导致制定好的计划不能完成的因素之一。在执行规定好的计划中,最需要行动作为支撑。因此,班主任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是今日事今日毕,形成良好的习惯,拒绝拖延。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强化原理,对自己进行激励。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的管理者和领航员,更要克服不良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2.3学校应加强班主任时间管理能力的培训。优化时间结构,为班主任提供继续学习或专业培训的机会。由调研得知,班主任每周都需要花部分时间参加学校的各项会议,这些会议时间一般都在1~2小时左右。学校可以优化时间结构,将部分时间移出来让班主任学习。首先,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为班主任传播专业的时间管理知识。由于教师资源流动性大,有经验的班主任或是领导者调动性大,因此他们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专家教授以及名班主任们通过分享,为班主任传送专业的时间管理经验,让班主任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通过类似的活动,班主任学习到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再者,学校可以构建优秀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建优秀班主任学习共同体,与其他班主任形成学习型的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讨论交流,并可以将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得出的可行性方法记录下来,形成资料库。有了优秀团队的指引和帮助,个体就有了方向和后盾。有了学习共同体之后,各班班主任可以共同设置学习计划。例如一周内规定某一个时间点对自己的时间规划安排进行反思,大家共同总结不足、共同进步。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时间评估意识得到强化,从而可以提升时间评估能力。与此同时,优秀班主任学习共同体也可以不定期地展开线上的交流会活动。2.4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班主任时间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对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制定一个上限标准,以此来控制现存的状态。第二,应尽量减少流于形式、无意义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工作时间的稳定对班主任自身管理时间也会带来一定的益处。时间管理是一门学问,唯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细小繁琐,因此学会有效地利用与管理时间,对班主任是否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有重大影响。同时应帮助班主任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新翠.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超负荷与有效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
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教学受到生源综合水平影响,常用的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效果并不理想。自我管理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有一定欠缺,给学生的自我成长、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为方向,对高职管理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自我管理;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也为后续管理学科的学习起着基础平台作用。几乎所有高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都开设管理学课程,高职院校同样也是普遍在大一开设了该课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知识面窄、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不足、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底层分数的考生往往就读于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这些特征在民办高职大学生身上表现更加明显,这也给管理学等理论体系化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现在很多高校的管理学比较偏重于知识讲解与传授,缺乏对学生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采用普通的理论讲授法是没有听众的,也达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授课中采用较多,但是受学生能力、案例选择、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效果也不太理想。很多学生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案例认为是空洞的,没有兴趣和吸引力。着这样的学习状况下,管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自我管理简述
1.自我管理是管理的基础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内涵思索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指现代项目管理中所要使用的各种理论、方法和工具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的总称。包括项目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集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组织管理和决策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开展的计划和界定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所需完成的工作,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控制和变更项目范围的管理工作。开展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有两个:①在项目开始之初很好地界定一个项目的范围;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控制项目的范围,最终通过项目范围管理确保一个项目的成功。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对象有两个:①项目产出物范围的管理;②项目工作范围的管理。这一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起始和项目的界定、项目范围的规划、项目范围的界定、项目范围的确认、项目范围变更的控制与项目范围实施的监督与控制。
项目时间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项目按既定的时间得以完成而开展的一项专门的项目管理工作。项目时间管理既包括对项目时点性指标的管理(即进度管理),也包括对项目时期性指标的管理(即工期管理)。开展项目时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做好项目进度的计划与安排和项目工期的监督与控制等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成功。这一项目专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活动的分解与界定、项目各项活动的排序、项目活动的时间估算、项目时间计划的编制、项目时间的监督与控制以及项目时间的变更控制等。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管理中为确保项目在成本和价值方面的成功而开展的一种项目的专项管理工作。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项目成本管理应该既包括对项目花费的管理,也包括对项目价值的管理。因为根据价值工程关于V(项目价值)=F(项目功能)/C(项目成本)的原理,项目成本管理应该涉及V和C两方面管理,它是一种关于项目价值最大化的专项管理。所以开展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科学正确地确定项目成本和价值,及时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成本与价值,从而在成本和价值上确保项目的成功。这一项目专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资源规划、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成本监控和项目成本变更与索赔。
项目质量管理是在项目管理中为确保项目产出物的品质和项目工作的质量所开展的一种项目专项管理的工作。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项目质量管理就是一种关于项目产出物的具体功能好坏方面的管理。因为根据价值工程关于V=F/C的原理,项目质量管理就是对于F方面的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既包括在既定项目成本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项目功能最大化的问题,又包括如何通过少量增加项目成本而实现项目功能大大增加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项目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项目成本的问题。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独特性等特性,在开展项目质量管理中人们必须通过对项目工作质量的管理实现对项目产出物质量的有效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产出物和项目根本任务质量的计划与确定、项目根本任务和产出物质量的保障、项目根本任务和产出物质量的控制以及项目产出物质量的变更控制等。
项目集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各种项目工作能够很好地协调与配合而开展的一种整体性、综合性和集成性的项目管理工作。这种项目集成管理与一般的项目管理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基于项目管理工作各个要素的严格配置关系的一种项目系统管理。它既包括对项目质量、范围、成本时间各种项目要素的集成管理,也包括对项目采购、项目沟通、项目风险和项目人力资源等项目工作的集成管理。开展项目集成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综合、协调与集成去管理好项目各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全面成功,而不仅仅是项目的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成功。这一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集成计划的编制、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和项目总体变更的管理与控制。
项目时间管理在项目的作用
摘要: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终将成为项目。但互联网经济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和不确定,在此背景下,项目管理成为热门话题。项目实施的好坏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将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中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分为九大项目。其中笔者认为项目时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一项,据此针对某服装公司展开项目时间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的关系以及项目时间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的 论述。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又称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一项项目需提前预估完成各项活动所需的时间,据此制定进度计划。对于各项活动完成的时间需要我们严格把控、清楚明确该劳动的必要时间,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及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某项目的完成需提前进行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制定进度计划、进程中需进行进度控制。项目实施中需要各种资源,如:人力、设备、材料、能源及各种设备。为保证项目按计划工期完成,通常采取增加资源、技术创新、提高劳动效率等措施来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使得总工期缩短。因此说明项目时间管理与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集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范围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项目时间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
1.1项目时间管理与项目沟通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是一项十分紧要的内容,它决定着项目的效率和时效。如果想让项目顺利进行,那么项目相关人员就需要进行及时沟通,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企业部门组成越复杂,沟通往往也就变得更加困难,沟通能力差会导致信息偏差,严重的会耽误项目完成进度。只有进行合理的交流沟通,项目才可顺利完成,也是其余项目管理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项目执行过程中所有环节都离不开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加快项目完成进度,因此需要将项目沟通管理工作进行加强,才可使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并使客户的需求得以满足。
电力施工企业科技管理论文
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保障民生的关键来源。因此,电力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要做好电力行业的经营,首先要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当前,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系统化发展思路的崛起,电力施工企业也开始致力于针对全过程制定系统地科技项目管理体系。这不仅可以保障电力施工企业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承接项目,还有利于促进电力施工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本文将就电力施工企业的特点,探讨一些创新的项目管理理念。这将对电力施工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电力施工企业的特点及项目管理创新发展现状
电力施工企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现场,因此,其主要工作特点是:工作环境差、工程进度受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大、工作过程危险性高。电力施工企业,是电力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电力市场规范的逐渐建立,以及电力市场要求的逐步提高,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着多方的市场竞争压力。再加上,当前,我国电力需求正在趋于饱和,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电力施工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方面,要紧随电力市场的发展,确保符合电力行业的各项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在竞标和项目管理上做出创新。一部分先起步的电力施工企业已经开始着力于对电力施工项目进行系统化创新管理。这些系统化管理可以归纳为如下六点:(一)转换机制,采用新观念。电力施工企业开始通过一些培训和教育,培养广大企业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引导广大企业职工以系统的理念完成工作,确保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技术、成本、资源等多个要素的协调性和组织性。(二)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并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电力施工企业,作为承包项目,其项目特点具有分散性、杂乱性,因此,要做好系统化的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就要在电力施工企业建立适宜的项目管理组织构架,构架中应包含项目规划调整、项目进度跟踪、项目资源分配、项目质量监督、项目安全保障等职能。同时,电力施工企业还要根据既定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对内部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以保证项目的各个职能协调运作,达成最终的项目目标。(三)创建“竞争-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为保证电力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进行和收工,电力施工企业还应在项目管理体系中建立“竞争-激励-监督-约束”机制。第一,竞争机制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企业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第二,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忠实度,还可以避免人员流失,这可以保证企业以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质量发展。第三,监督机制可以用于对企业项目质量和项目成本的管控。项目质量是企业的形象代表,因此,项目进行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监督机制;项目成本是企业的经济指标,做好对项目成本的监督工作,才能保证项目的经济价值。第四,约束机制主要用于项目团队的管理和项目各项事务的协调。电力企业施工项目具有人员结构复杂、工作任务繁杂、难以统筹协调的特点。因此,建立约束机制,督促人员按时、保质完成任务,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组,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四)强化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质量是企业的形象代表,成本是企业的生存指标,因此,在电力施工企业中,要严格做好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要求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团队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求;成本管理要求项目团队在执行任务时,及时上报财务信息,确保成本管理的时效性。(五)强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已经覆盖了各行各业,尽管电力施工企业项目多为现场工作项目,但计算机仍有助于项目的整体管控。计算机不仅可以帮助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便于项目的整体管控和监督工作,还方便现场人员查询资料,解决临时遇到的问题,缩短工期。(六)重视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是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的重中之重,只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制度,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市场。
二、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和九项知识点简述
基于当前电力施工企业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发展现状,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期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将项目分为五大过程组,分别为: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工。同时,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还整理、归纳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会使用到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九项,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五大过程组可以用于系统化的项目管理跟进,九项基本知识点可以用于项目管理中的具体事务管理。因此,这是一项更加完善化、体系化的项目管理系统。
三、基于全过程电力施工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讨论
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
摘要:笔者从参与过的项目管理实践入手,以自身的视角,解读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从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管理的演进,着重分析项目管理的优势、劣势和所面临的困扰,归纳了项目管理的得与失;从探索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为切入点,为深入地、更好地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项目管理;最佳实践;项目管理体系
1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
1.1分享波音公司的一则项目管理实践
1981年7月的波音正面临艰难的抉择,一直游说联邦航空管理局制造两个而不是三个驾驶舱的宽体飞机的提案最终被许可,此时距离新飞机767按期出厂仅剩13个月,问题是最初3个驾驶舱的设计,已有一定数量的飞机正处于生产的关键阶段,交货期是严肃的,座舱模型必须转换且可能会因此造成重大的拖延,如何进行才是最佳途径呢?1981年8月,成立专门任务组决定最佳修改方案,小组直接向总经理报告。任务组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1)通过对项目进度、成本等多方面的权衡评估,决定将前30架处于较早生产阶段的飞机改装,后续飞机按新设计执行。(2)第一时间告知用户变化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以及为用户带来的优势,并得到用户认可。(3)论证改装方案,最终确定改装在飞机撤离生产线后进行而不是生产过程中进行,首要解决下线飞机停机安排,并建立进度计划和独立生产程序。通过波音有效的项目管理实践,1982年8月,第一架包括310万个零件的767飞机按计划出厂,只有少数几架推迟1个月出厂。
1.2公司的一则项目管理实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价值探析
【摘要】本文以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为例,探析了专业竞赛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中的功能价值。研究发现,专业竞赛可以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实验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对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专业竞赛在专业建设中的价值,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推动专业竞赛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竞赛;专业建设;价值
一、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概况
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面向全国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竞赛项目,大赛创办于2016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四届。大赛旨在通过高校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技能实践运用,展示高等院校管理类相关专业教学成果;通过大赛期间培训、练习、参赛互动和交流,以及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升各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大赛,激发高校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锻炼学生战略思维、团队精神和市场意识,为学生走向社会和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比赛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方案设计、模拟竞争对抗、演示与答辩。其中,方案设计模块要求各参赛团队基于案例背景,使用软件提供的各种辅助文档和工具,模拟咨询公司帮助客户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设计整套人力资源体系方案;模拟竞争对抗模块要求各参赛团队使用已完成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在模拟市场中竞争对抗,模拟竞争对抗模块的评分受到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管理、培训与开发等的影响;演示与答辩模块要求各参赛队伍以PPT演讲、小品、辩论等形式展现团队在前两个模块中的思路和策略,并回答评委问题。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生团队从2017年的第二届开始连续参加三届,并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一等奖。
二、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中的价值分析
(一)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不仅仅检验着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专业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水平,展现出各参赛院校师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熟练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同时大赛也会像杠杆一样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形成了社会保障类、人力资源管理类、研究方法类三大课程群。人力资源类课程群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劳动关系等课程。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训课程略显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课程也不够完善。参加大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后,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完善。首先,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然而,受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现有的课程体系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程占比较小。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认识到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体系,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类课程。其次,进一步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类的课程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包含六大模块,仅靠一门课程的学习无法深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需要将六大模块分别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参加此次比赛,更加认识到六大模块的重要性,因此,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增设了薪酬管理、人员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等课程。(二)重视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实务操作较强的专业,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需积极建设相关实验室,引进相关的教学软件,以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能够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务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1]。通过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和实习基地开发对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2012年开始建设实验室,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配套了社会保险综合实训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软件、劳动法综合实训案例库、SPSS数据分析软件。2017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首次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后,参赛师生将参赛交流过程中的感悟和兄弟院校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向学院作了汇报。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又增加了新的软件,包括绩效管理深度实训软件、薪酬管理深度实训软件、招聘管理深度实训软件、人才测评深度实训软件、培训管理深度实训测评软件、社会救助实训软件、社保基金实训软件、保险综合业务实训软件、资料可视化分析系统、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等,这些软件定期都会进行更新。(三)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指导学生中不仅承担着“教练”的角色,还承担着“领导者”“协调者”的多重角色,因此,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团队进行指导、沟通、协调和管理。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不仅包含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一般由两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在年龄和专业方面互补;同时形成了“传帮带”、以老带新的机制。教师的指导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竞赛,教师主动学习和实践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果教师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降低,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以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为契机,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改革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将部分课程搬进实验室,采用“练中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对抗、实训演练的过程中,增强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对理论消化与掌握。(五)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肩负的使命。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熟练掌握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在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明显地得到了提升。首先,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想要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涉及到非常细致的专业知识,如薪酬管理、招聘设定、绩效评价、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还有SWOT分析,五力模型管理学知识,学生通过比赛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其次,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以竞赛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激发和提升了他们的专业创新能力。该竞赛的模拟对抗环节,实际上就是模拟经营一个公司,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战略、变化策略,无形中训练和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最后,专业竞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学生在团队协作、责任感、抗压能力及时间管理方面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高职教师信息知识管理研究
1高职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认为是高职教师与知识应用系统的交互,从简单的知识传播者发展到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者和研究者。信息化环境或者说信息技术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职教师自我实现,其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提高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事实上,知识管理对以知识作为工作对象的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工具,而且是他们提升高职教师社会角色地位、实现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个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存储、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分享,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效率。首先,借助信息技术,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极大的拓展,同时获取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在信息技术之前由于知识传播技术的局限,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亲身实践、阅读书籍,知识获取的途径比较单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知识传播的渠道,因而也拓展了知识获取的途径。互联网上独立的网页超过了1万亿个,同时每天新增数十亿个网页。目前中国知网服务的读者超过4000万,中心网站及镜像站点年文献下载量突破30亿次,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3]。“一切用数字说话”,中国知网数字搜索让大家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研究变得简单而明白,互联网作为一个主要的知识获取渠道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信息技术也使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不给出任何线索要求在一个图书馆里找一句话,那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有了全文检索之类的技术,这样的要求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来存储知识,使个人知识管理的开展更为有效。在信息技术之前我们通过个人笔记、书摘卡之类的工具来保存知识,也有用剪报、资料复印的方法来搜集资料,但是这种存储知识的方法不便于知识的管理。这种用实物的方式来存储知识,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管理起来就显得非常麻烦,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用各种电脑中的存储系统来存储这些知识则显得非常便利,也便于知识管理的后续开展。同时使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存储知识,使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立体化,因而也使知识传播更加有效。再次,通过信息技术便于知识的共享。从知识的社会性特征来看,知识从根本上是一个群体集体协商的结果,知识的确认必须得到相关群体的认可,因此知识共享是知识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使知识得到方便的共享,数字化的文件只要复制一份就可以共享,而不必劳驾复印件乃至人工誊写。通过网络平台的发表,全世界上网的人都能得到分享,而且这种分享是即时的。最后,信息技术也能够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对一个高职教师来说知识的利用则更加关键,因为高职教师的工作带有个性化特征,遇到的教学情境各不相同。为了有效利用知识,必须能够在情景中快速反应,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这种反应的速度。这是因为,通过信息技术使个人知识变得有序,这是提高个体反应速度的内部条件;其次信息技术提供的搜索技术能够快速地定位相关知识,因此也能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
2高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桌面工具应用
目前,专业或非专业的知识管理工具很多,高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搭配。例如,可以用ICQ、MSN来加强联系;用OneNote+MindManager来管理灵感、记录笔记;用Outlook来管理联系人、工作计划、工作进度等。但是由于这些工具缺乏统一管理,容易造成知识管理工作的混乱和无序,而且无法发挥多种工具的协同优势。因此,需要一个集成化程度高的知识管理工具,以满足大部分知识管理需要的软件系统来帮助高职教师实施知识管理,如个人知识王、myBase、iN-ota等。这些工具往往都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它们以个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为基本任务,帮助个人实现生活、学习、工作等相关信息和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信息的有效管理。这些工具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块:日程管理、博客(Blog)阅读器、文档管理、通讯录管理、多页Internet浏览器等,它在获取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方面有特长[4]。这类桌面工具的整合应用关键在于建立个人的知识分类与个人知识库,同时围绕这个核心开展时间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等。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包括以下内容:通讯管理(传真、书信、电子邮件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个人备忘录、事物提醒、待办事宜)、人际交往资源(如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联系人的通讯录等)、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链接)、文件档案管理等。这些知识资源往往都有些对应的工具来支持,其中文件档案的管理在知识管理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而对这一类知识的分类是我们知识管理里面的重点。对知识的分类,应根据自身需求,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则进行操作。知识的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但是也不用太拘泥于严谨的分类方法,只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知识库的最佳分类方法。利用工具建设个人知识库是利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核心工作,知识库的管理方式是以上述知识分类为基础的。知识库中的文件命名应该简单明了、见名知义,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为原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地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要建立文件安全、资源删除与更新、交流与共享的规则。这样可以方便信息资源的分类存储、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能够快速而方便地访问知识库对个人知识库来说至关重要。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持续不断对个人知识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般而言,个人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增添新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2)协作学习以交流和共享知识(3)进一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准则。(4)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资源。(5)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结构[5]。
3高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工具应用
桌面工具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对高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来说非常实用,但是单纯的桌面工具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对封闭,在知识获取与交流方面不是特别有利。作为一种流行趋势,网络工具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也将大行其道。从网络工具的整合来看,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采用同一公司的相关产品;另一种则是根据个人知识管理的需要采用各方面的专用平台。由于知识管理思想的影响,知名IT公司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其本身只是作为一个集成的界面,包括Gmail、文件、日历、Reader、Talk都可以分别对应知识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如Gmail可以作为联系人管理、文件作为个人知识库、日历是时间管理、Reader是RSS订阅、Tailk是即时通讯,这些功能都可以集成到iGoogle。个人知识管理的每一个方面现在也都有相关的专业平台,如专用的博客平台,Wiki平台、交友平台,乃至网络存储平台等。这些平台如果能够整合也将是一个很好的个人知识管理途经。目前出现的基于Firefox浏览器Flock实际上就是出于这么一种思路,可以把这些平台通过一个中介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强大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信息技术对个人知识管理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效率,但是从技术体系来看,如果不要那么在意桌面客户端与网络平台的非此即彼式的划分,那么毫无疑问这两者的结合将是很好的选择。
医院管理培训需求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现任职的304名医院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政管理人员92人(高层8人,中层54人,基层30人;层级划分标准为:院领导、院长助理属高层行政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正、副职负责人属中层行政管理人员;部门普通工作人员属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136人,护理管理人员76人。
1.2研究方法
1.2.1需求分析方法。应用Goldstein分析模型,从组织、任务及人员3方面进行系统化地培训需求分析;应用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培训需求=理想状态-现实状态)确定医院管理系统和岗位胜任力的培训需求[1]。1.2.2调查工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调查对象一般资料、个人培训需求、医院管理系统运行状况评价和管理岗位胜任力评价4部分组成。共发放问卷304份,回收问卷295份,剔除填写不全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8%。1.3统计与分析1.3.1评价标准量化与需求程度分级。将医院管理系统运行状况和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标准依据Likert五分度量法分为5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优(5分)、良(4分)、中(3分)、低(2分)、差(1分)[2]。4分以上界定为较理想状态,3~4分界定为一般状态,3分以下界定为不理想状态。本研究理想状态值取自理想状态的中间值,即4.5分;医院管理系统运行状况的现实状态值取自285份调查问卷管理系统评价部分项目的赋分均值;各类管理岗位胜任力现实状态值取自其相应岗位胜任力评价部分项目的自我评价(50%)与他评(50%)的赋分均值;差距值=理想状态值-现实状态值;根据差距值将培训需求分为3个等级:轻度需求(差距值<0.5)、中度需求(差距值为0.5~1.0)和重度需求(差距值>1.0)。1.3.2统计学分析。对各类管理人员的问卷分类编码,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