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05:0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适合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2011新学年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书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幼儿园上学期教研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2011幼儿园上学期教研工作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特校视障教育研究论文
一、研究背景
新时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包括视障学生在内的各类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不断深入。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视障学校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盲校生源发生巨大变化。一直以来,盲校主要招收有视力障碍的学生,其中既包括有一定参与视力的学生也有全盲的学生。因此,各地盲校针对生源现状开发了一些卓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视障教育型态。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包括视力障碍儿童在内的出生率得到了显著控制。据教育部近5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在校视力残疾学生人数总体上呈显著的递减趋势,分别为2012年的4.09万人、2013年的4.01万人、2014年的3.41万人、2015年的3.67万人、2016年的3.61万人。[1]纯粹的低视力残余视力较好的学生更多地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而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视障学生往往是基本没有残余视力的低视生,或者更多的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全盲学生;同时,视障之外兼有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多重障碍学生成为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生源。生源的变化给视障教育带来的问题是结构性的、根本性的,倒逼视障教育学校和视障教育研究者必须尽快研究、落实更适合当前生源现状的教育教学结构体系,完善视障教育保障机制,提升视障教育质量。盲校课程教学亟须顺应时展趋势尽快实现变革。目前,很多一线盲校仍在沿用旧版的盲校教材,很多教学内容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例如,教材中还有“煤油灯”这样的内容,很多盲生对此一无所知,教学很难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当前社会中的一些最新、最流行的生活化的内容,如,微信朋友圈、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却只是在很少的学校的部分教师中进行个别性的尝试,在教材开发、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却难有系统性全局性的变革。即使部分地区盲校开发了多种多样的校本教材,但其适应性和科学性如何,仍未得到全面的研究和验证。2016年底国家颁布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下一阶段我国盲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配套的盲校教材还在研制之中,盲校课程的改革与优化仍是当前视障教育发展最迫切的问题。盲校教师的专业性仍亟待提高。视障教育的专业性非常强,对视障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从业教师不光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盲文知识和应用能力,对现行盲文和双拼盲文的优劣要有深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能从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出发适当选择,更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规律,掌握学生残疾类型、原因、程度、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2]对学生的视障程度、致盲原因等要充分了解,还要懂得并能够开展障碍评估、了解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合理利用资源制作教辅具、根据每一名视障学生的不同实际能力制订个别化学习计划等多类型、高要求、专业性强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盲校中,教师多由普校转岗而来,特殊教育专科毕业的学生,特别是视障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视障教育的占所有视障教育教师的比例仍偏低。对于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也多为理论性、短期性的片段式培训,而专题性、系统性的常态化培训目前非常少见。面对视障教育亦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视障教育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在不断凸显。鉴于此,笔者尝试对现阶段我国视障教育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能为提升我国视障教育研究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构建。本文选择2011年至2016年正式发行的期刊中有关视障教育的论文进行量化分析,以“视障教育”“盲教育”“盲童”“盲校”“低视力”等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依据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和中文摘要等5项基本信息剔除重复项,共检索得到论文529篇,涉及87种期刊。对所得数据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对样本进行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两个维度的分析。研究方法维度包括分析法、实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和其他方法等9大类。其中,将以量化分析为主的调查法、统计法和实验法确定为实证研究法,其他方法则为以思辨为主的定性研究法。通过对近5年视障教育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这一维度的分析,全面了解当前视障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现状。同时,对近5年视障教育研究论文进行研究领域维度的分析,深度了解当前视障教育研究内涵范畴。研究领域界定为:宏观策略类、基础理论类和微观应用类等三类。宏观策略类主要针对视障教育宏观层面的发展策略,如,国家关于视障教育的方针政策、有视障教育有关的特殊教育、普通教育重要政策等。基础理论类主要针对视障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研究,如,关于盲校课程的理论研究、对相关教育理论与视障教育的相关性研究等。微观应用类主要针对视障教育发展中微观层面的应用问题,如,教学法、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学校特色发展经验等。(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研究方法使用频数的降序排列,近5年视障教育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依次为分析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历史法、统计法、比较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其中,分析法最为常见,达432次,占81.66%;其次是调查法,占7.56%。按照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方法分类,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所占比例为91.68%,采用量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所占比例为8.32%。[3]根据研究领域的数量降序排列,2011年至2016年视障教育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频数最高的是微观应用类(72.98%),其次是基础理论类(21.36%),宏观策略类研究所占比例最小(5.66%)。(三)研究特点分析。1.实证研究不足,科研形式单一。采取量性研究的方法体系,开展实证研究,这是一种符合科学研究标准体系的系统化工程。这种方法下,通过翔实的数据和足够的实例,能够充分地发掘浅层表象下隐藏的问题,提供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结论。统计显示,采用量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所占比例仅为8.32%,尚不足1/10。也就是说,目前针对视障教育开展的研究论文中,极少有取严格的量性研究的方法体系,而更多的论文主要是经验性的质性研究,多从印象、感受出发,缺乏科学性。在这些量性研究中,主要研究者均集中于各高校,一线特校教师开展量性研究的屈指可数。2.研究视野狭窄,缺乏跨学科整合。视障教育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宏观策略、基础理论和微观应用3大类,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均主要集中于视障教育内部,对与视障教育关联度紧密的视力科学、视障医学矫治、心理学、社会性等,缺乏深度整合。对于在盲校教育教学中如何跳出视障教育的狭小范围,融入普通教育乃至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内容,目前只是偶有涉及,还没有成为主流。基于盲校生源的变化,这边问题更加凸显:传统的视障教育对象,其智商、心理、行为方面均与普通人群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随着障碍程度的加深、多重重度障碍学生的入学,跨学科研究变成必不可少的一环。3.研究多为单兵作战,跨区域、跨校合作不足。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情况来看,视障教育的体量最小,基本模式为“区县办培智教育、市办聋教育、省办盲教育”。截至201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盲校仅26所,另有一些大市级综合性特校开设了视障教育班。[4]这是当前医学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盲校数量并不多的情况下(很多地区没有单独设置的盲校,而是将盲教育作为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部分),相互之间的交流就更加重要。分散在各地的盲校,在历经多年植根当地、深挖资源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如,南京盲校与南京市中医药大学多年合作,在盲人推拿按摩职业教育方面卓有成效;[5]青岛盲校抓住国家首批设立盲人高中的契机,不断深挖高中课程建设,在盲人大学入学方面成绩卓著。[6]因此,跨区域、跨学校的合作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各地特色优势,提升我国视障教育整体水平。但就现有视障教育研究看,当前国内跨区域、跨学校开展的研讨活动较多,但就如何跨校、跨区域开展专业合作,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创新管理等方面协作开展研究,则鲜见成果,研究视角聚焦不足。4.研究多为立足本土本地,对国际先进经验和发展潮流关注不够。国际上特殊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在视障教育领域,美国、英国等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于国际视障教育的经验介绍和问题探讨,有助于我国内地盲校汲取经验,规避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然而在笔者的统计中发现,在近几年的视障教育研究论文中,涉及国际比较研究的论文只有不到10篇,所占比例不足1%。如此低的比例,既反映了我国视障教育与国际视障教育研究潮流的脱节,体现了我国视障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区域局限性,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提升视障教育研究、发展质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三、未来展望
(一)重视师资培养,提高从业教师专业水准。对于特殊教育发展来说,师资问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主题。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素质水平整体不高,既有师范院校培养体系的问题,也有在职教师流通的问题,也有职后培养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相对于普通教育教师,相对于国外特殊教育从业教师,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而如前所述,特殊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中视障教育的要求更是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努力加强师资培养,提高从业教师专业水准。作为政府而言,应着力构建更加合理的支持保障体系,从视障教育发展实际和要求出发,提供更加合理的资源和资金保障,鼓励、维持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视障教育领域。作为师范院校,应重视视障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着力开发适合视障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一线视障教育学校培养更多适用、好用人才。作为一线特校,要重视视障教育教师的专业培养,既要注重理论培训,更要从视障教育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指导,提升实操水平。作为一线教师,更要紧抓时展机遇,加强自我学习修养,提高从事视障教育的专业水平。(二)加强垂直指导,构建高校+学校的联动发展模式。从目前论文统计情况看,高校与一线学校合作研究已经出现了不少。但是仍很不够。作为高校,有着很多一线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资源,如,专家资源、科研储备、国家项目支持等等。而一线学校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学生、课堂都是鲜活的,每天、每时每刻都会有新鲜的教育教学现象发生。因此,高校和一线学校联姻,是今后视障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此外,目前一些高校还承担了国培、省培任务,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承担了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职前师资培训以及职后专业素养培养,2001年学院成为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国培和省培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数量客观的特殊教育教师。南京市依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建立随班就读工作学术委员会,由特教学院专家担任委员会专家成员及办公室主任等,在专业上、业务上开展垂直指导协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落实。这一模式,可以为高校+视障教育学校联动协作提供成熟的框架体系和未来发展的有益思考。(三)打通区域藩篱,创建特校跨区域合作科研平台。由于当前一些机制体制上的问题,目前视障教育跨校跨区域的合作研究仍存在多要依靠国家某个项目来落实推进的问题。特校跨区域合作还停留在初步阶段,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因此,如何打通区域藩篱,创建特校跨区域合作科研平台,是今后需要研究者着力解决的问题。要突破这一难题,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引领,通过建立全国视障教育专门研究机构、组建全国视障教育学校共同体等,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人员流动,在保留各地各校特色的同时,将全国视障学校变成一个教学、教研发展共同体,同时设立更多专项项目,以项目引领推动各地各校加强专业协作;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挥全国性专业学术媒体的功能。如,《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通过构建“现代特殊教育理事会”,着力打造专业发展与交流平台,开展专题研讨、邀请专家专题讲课、深入一线学校观摩交流等,为广大一线学校教师提供了“走出去”参加多形式、高频次、高质量的跨区域学术交流的更多机会,这为打造跨区域、跨学校视障教育合作教科研平台提供了现实模板。(四)紧跟世界潮流,加强特殊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本土观照。我国视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不能自我放逐于世界视障教育发展的潮流。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在视力残疾人法律、视力残疾人融合教育、盲文音乐转换软件、自闭症教育、视力残疾人就业、视力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国参考借鉴的地方。因此,一方面我国要积极参与到这些国际视障教育发展重要事件当中,如四年一届的国际视障教育大会,是对当下视障教育研究和发展现状的“年度总结”,我国盲校和视障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将国际视障教育最新的发展动态、最新发展理论、最新的应用技术与我国现有发展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将其中适合我国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本土化观照和转型,借活水养活鱼,保持我国视障教育发展的蓬勃活力。发展不能“等靠要”。面对问题,积极行动,从多方面着手,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视障教育才能更快更好发展,视障儿童少年才能得到更好发展,我国教育体系才会真正实现高位均衡,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社会公正。
幼儿园上学期教研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新学年幼儿园教研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讨论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性;思考
摘要: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在德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因此,新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下面,本人谈一谈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德育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进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论文还是过去的老一套,那是适应不了时展的。
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推进德育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德育教学方式。在讲授德育课时,要正面教学为主,同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技术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摄取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例如,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考试作弊,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人际关系虚假。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利用课堂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幸运成为教师
在二十五年前,在我的父亲的撺掇下,选择了老师这一富有荣誉而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而今的我,已成长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绽放人生的光彩,收获着为师者的幸福。
我永远记得1984年的那个夏天,那个让我实现了由学生向先生跨越的美丽季节!当时我还是一个年龄不满二十的大姑娘,带着憧憬,满怀希望,背起简单的行囊,回到我的母校,走进了乡村的初中课堂。在那里,我感受了初为人师的困惑,也品尝出传道授业的艰辛,还体验到了乡村教师的清苦。但是,还是在那里,我编织着自己五彩的梦想,探寻教书育人的真谛,诠释为人之师的涵义,把自己有限的智慧和无限的情爱注入了钟爱的事业和可爱的孩子,收获着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人生季节,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人生故事。
我幸运,我是一名老师。
从教以来,我努力实践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追求课堂教学的美好境界,因此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我一直追求师生平等的和谐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健康向上的生命个体放在首位。于是,我时常摸索出一些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亲切的“谈话法”,巧妙的“点拨法”,“示例引导法”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我善于吸收先进的教研成果,向教育界的先贤学习,向教学能手讨教,真正让学生有所获,让自己的教法行之有效,做到教学相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多次参加了荆州市余映潮老师主持的“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设计”的课题实验,并主讲了示范课《傻二哥》(获优秀教研成果奖),还写了《整体把握局部裁剪》《浅谈提问的坡度》等实验论文,先在荆州市教育年会上作交流,后登载在《中小学继续教育》上。1991和1992年先后两次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在湖北省历次作文大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有多人次获省市级奖,所任学科的学生整体水平良好,时常在同级同类学科中领先,深受学生家长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好评。XX年,我被评定为“荆州市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同年当选荆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我参与了武汉蔡甸区“读式”模式实验,写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等论文,后入选《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近年来,我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尝试多种课型的教法,有单元综合课,诗歌联读课,作文训练课,专题复习课等。XX年,我和学校语文组成员一道试验了“洋思模式”,两年来,我们反复摸索,多方实践“一课一练”,本人几次讲授公开课作示范引导,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其中由我设计的“诗歌联读课”《行路难(其一)》,在全县援教活动中用多媒体作了展示,教学效果良好,我又一次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和同事的赞誉。
幼儿园多元智能课程建设论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拓宽了园本课程建设的视角。本研究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园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环境、课程评价。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园课程建设园本课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发现我园的园本课程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在学习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园决定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有课程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深人改革。
一、措施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园制定了综合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了区域活动系统操作模式,创建了多元、丰富、开放的教育环境,建构了一套幼儿发展评价量表和评价方案,并创建了课程资源中心。下面主要就区域活动和评价体系进行介绍:
(一)提供多样化的区域活动
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毕业论文的教学不应只是集中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上,而应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开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从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真正把这一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心理、知识、技能、选题和材料四个方面,对构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来看,令人难以乐观。如何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论文质量,减少并杜绝抄袭、剽窃现象,是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就很难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的真正落实。
结合几年来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践,我们对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如何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做法。我们认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上,而应该把这项工作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克服目前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平时的积累和准备;二是写前的辅导和引导;三是写中的指导和反馈;四是写后的监控和管理。这四个环节构成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整的教学模式,本文仅集中探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一篇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研究的总结和成果的表达,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古人写诗崇尚“功夫在诗外”,写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论文的“诗外功夫”,包括论文写作本身之外的更多的东西!其中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没有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对最后能不能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是大不一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平时的积累与准备比论文写作本身更重要。所以,谈论文的写作,应该首先着眼于平时的积累与准备。
一、使学生及早建立毕业论文的概念,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