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礼仪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01:58: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师德礼仪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师德礼仪总结

高职教师职业礼仪修养提升策略

一、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的内涵

教师职业礼仪,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的职业礼仪规范。高职教师职业礼仪主要体现为师德、师资、师表和师爱。“师德”,即教师的行业职业道德,它是高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业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师资”,即高职“双师型”教师资质。作为高职教师,既要能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学活动,又要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表”,即教师心灵、语言、行为和仪表的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展现真、善、美,对学生说话和气礼貌,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幽默感,行为举止优雅得体,着装端庄大方,风度高雅俊美。“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情感,是教师以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与学生在密切相处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学生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现状调研

笔者设计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礼仪修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主要涉及到教师对职业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职业形象礼仪、课堂执教礼仪、师生交流沟通礼仪和校园礼仪等情况。调查问卷于2013年5月在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中施测。其中,教师问卷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98.7%。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1.调查结果

(1)教师对职业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60%的教师表示,了解教师职业礼仪知识。40%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在教师了解职业礼仪知识的途径中,“通过书籍学习”的占了45%。其次是“上课或培训学习”,占28.3%。居第三位的是“听讲座”。25%的教师则表示,从来没有学过相关知识。(2)教师职业形象礼仪。26.7%的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不太自信,30%的教师由于不知何为失礼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过失礼行为。29.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或指导时穿戴得体,仪容整洁,很符合教师形象。31.9%的学生认为,实习教师上课或指导时站有站相,一言一行都很符合教师礼仪规范。(3)课堂执教礼仪。约60%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够做到总是或经常会借助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经常互动。61.5%的学生表示,绝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能做到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手势等进行示范操作及指导学生。58.4%的教师表示,善于表扬和批评学生。81.1%的学生表示,赞同教师表扬或批评的方式方法。46.3%的学生认为,绝大部分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关爱和关注每一位学生。50.3%的学生认为,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68.6%的学生认为,教师完全或基本上能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4)师生交流沟通礼仪。30.4%的学生认为,班主任与自己经常接触和沟通。23%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很少或从不与自己接触和沟通。12.8%的学生认为,在交流沟通时,师生之间很平等。23.6%的学生认为,不太平等或不平等。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占13.9%,满意的占66.9%。当被问及“您能正确叫出正在教授(或管理)班级的学生的名字吗?”这一问题时,有56.7%的教师表示,能正确地称呼出正在教授(或管理)班级所有学生或绝大部分学生的名字。(5)校园礼仪。91.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公众场合注重个人形象。其中,非常注重的占17.6%。有8.4%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注重个人形象。绝大部分教师都习惯向领导和同事使用敬语,但31.8%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才向自己说敬语。18.9%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般不向自己说敬语。当被问及“校园内‘仪表端庄、仪态文雅、彬彬有礼、文明和谐’的礼仪氛围是否浓厚”时,有23.3%的教师和38.8%学生认为浓厚。

查看全文

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组织策略

[摘要]印象管理研究多用于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多是从个人角度出发采取获得性、保护性策略。文章试从组织管理角度出发,提出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的组织策略。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的受众是大学生,高校采取措施促使教师积极进行印象构建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同时,建设师德师风体系。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高校组织教师进行印象管理的原因,总结高校组织在教师印象管理方面的不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目前有关教师印象管理方面的措施不健全,迫切需要高校组织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促使高校教师印象管理行为符合组织公民行为。

[关键词]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组织策略

新时代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显然高校教师的印象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引发了政府以及各高校的思考。教育部发文,在制度层面对高校教师行为进行了约束,要求高校教师做到行为端正、教学严谨、科研认真、真正地体现“为人师表”,做到以身作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五条规定,要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第二条规定各高校做好宣传解读;鼓励高校教师时刻自省、自重、自励、自警,维护教师职业形象[1]。《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意见》第三条提出,高校要设定专门机构,负责对高校教师失德行为进行查处,对相关方面做实质性监督。从上述文件看,我国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上了制度规章层面,国家越来越注重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高校组织应积极采取相应组织策略提高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的动机,监督高校教师印象管理过程,有效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修养,弘扬师德。

一、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研究分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于1959年提出印象管理,其内涵是行动者通过信息调控,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3]。教师印象管理是印象管理理论的扩展,教师的印象管理分为内部和外部印象管理,内部管理是高校教师的自我能力、品性的修养,以高校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自我修养以及高校教师对自身的管理为主。外部管理也称“印象整饰”,主要通过高校教师的外显行为,如外部服饰、语言谈吐、形象气质等展示出来[4]。高校教师印象管理主要是指其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通过印象构建的过程,最终达到控制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的目的,满足学生对其自身的社会角色期望。国内外印象管理研究数据表明,在印象管理研究主体方面,从组织角度进行印象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大都以个体为中心;在研究内容方面,有关高校教师运用印象管理策略的研究较为缺乏,印象管理策略多用于企业员工积极性、面试、中小学教师印象管理的研究。本文试从组织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策略,促使高校教师印象管理行为满足高校组织公民行为。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印象管理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中小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年终报告

一学期来,我校德育工作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小学德育纲要》,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

的主要目标.把德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加强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在几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树立师表良好形象

1,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注重率先垂范,讲党性,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敬业尽职,成为全体师生树立楷模.一年中,在"好班

子"建设活动中我校取得了显著成绩.

查看全文

2007德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查看全文

小学学校工作计划范文

(一)做好《*市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学习与试用工作。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坚持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

1、学校开展培训,学习如何使用《*市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在教研组内继续学习研讨《*市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在实践中理解,加深对《方案》的认识,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1)教研组内共同学习讨论《方案》,通过与旧评价方案的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2)以《方案》为导向和评价的参照,进行组内集体备课活动,发挥《方案》引导、激励和调控的作用。

3)教师在10周内进行组内研讨课,之后整理一篇教案及该课的教学反思。

查看全文

乡教办德育工作情况总结

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乡情学校实际以抓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师德建设和班主任培训为重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特总结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为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魅力,理解德育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其做法如下:

1、教办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乡德育工作,各校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机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各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标本兼治,内外并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3、加强对学校班主任管理,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各校通过学习有关教育法规文件,整顿班主任工作作风,在学校班级活动中树立班主任形象。

查看全文

教育局礼仪教育情况报告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现就今后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学校德育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淡薄,是非观、荣辱观不强,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中小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突出“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的培养目标,着力规范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文明习惯,从无形之德到有形之礼,抓住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确保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气质优雅、素质全面、个性突出的中小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二、加强领导,切实保证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的全过程,要注重课时安排、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管理和培训等各环节。学校要成立校长、业务校长、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的工作机构,构建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好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同时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于2011年12月底都要形成各自的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并组织文明礼仪教育优秀课程评选并结集出版,评选文明礼仪教育示范课,组织观摩公开课。二是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首先将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学校课程,每学年小学安排8课时,中学安排10课时,这是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的具体贯彻措施。各学校要强化课程意识,充分认识文明礼仪教育课的刚性要求,将文明礼仪教育课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表,确保文明礼仪教育规定的课时。在单独上好文明礼仪教育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渗透教育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以及语文、历史、艺术、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普及礼仪知识。其次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载体。结合每年的“优秀学生”评选活动,各校要围绕“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真要就“优秀学生”评选标准,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家长推荐等方式,将文明礼仪教育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开展“礼仪模范教师”评选活动。对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中,学习推广成绩显著、榜样示范贡献突出、活动有影响的模范教师,学校要及时推荐总结。

查看全文

教办德育工作总结

****年**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乡情学校实际以抓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师德建设和班主任培训为重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特总结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为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魅力,理解德育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其做法如下:

1、教办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乡德育工作,各校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机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各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标本兼治,内外并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3、加强对学校班主任管理,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各校通过学习有关教育法规文件,整顿班主任工作作风,在学校班级活动中树立班主任形象。

查看全文

乡教办德育工作汇报

xxxx年xx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乡情学校实际以抓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师德建设和班主任培训为重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特总结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为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魅力,理解德育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其做法如下:

1、教办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乡德育工作,各校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机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各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标本兼治,内外并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3、加强对学校班主任管理,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各校通过学习有关教育法规文件,整顿班主任工作作风,在学校班级活动中树立班主任形象。

查看全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礼仪教育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育对象祖国的未来,是可塑性极强的幼儿,所以她们除了要具备从事教育工作应有的教育和保育技能外,还要注重礼仪,掌握与周围同事、领导、家长愉快交往交流的规范与法则,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研究的经验,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礼仪教育应重视教师言传身教、制定礼仪制度、学科教育渗透礼仪教育几方面。

关键词:学前教育;礼仪教育;礼仪课程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个人礼仪是一个人仪容、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育对象祖国的未来,是可塑性极强的幼儿,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引领者,我国儿童教育专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都装在计算机里,指导孩子的行为。”幼儿教师要用文明的语言,规范的举止影响受教育者。因此,对学前教育的学生开展礼仪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研究的经验,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礼仪教育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言传身教润如无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的礼仪习惯除了来源与家庭与社会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都有很大的向师性,经常会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得体的着装、仪态,幽默的谈吐,积极向上的形象气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方面,所以,我们作为未来教师的教师,应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礼貌待人,文明处事,率先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耳濡目染,必定对她的礼仪教育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人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师生之间也是一样,师生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穿着优雅职业但不过于沉闷严肃的服装,面对家长的问题应面带微笑、礼貌回应,即便遇到分歧或麻烦也应该做到耐心解释,处处体现一种遇事不慌、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形象,这对于绝大部分是女生的学前教育学生来说一定是一个好的示范。

二、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