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计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00:16: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团活动计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理性思考
1高校体育社团的特点分析
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团具备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这四种性质。高校体育社团在秉承体育社团的一般特征时,更是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校内其它类型社团注重培养会员的社交、组织能力等,而体育社团在提高社员社交能力、运动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这是其他类型体育社团所不具备的特性。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具有一定安全隐患,且活动开展方式多种多样,所以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与其他类型的社团又有不同之处。现今高校体育社团蓬勃发展,然而体育社团活动的管理建设愈发满足不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其自身管理建设方面出现了滞后性,导致体育社团在高校中所具有的自身功能与价值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
2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理论阐述
高校体育社团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自发组织的一种非盈利性体育组织,其最终目的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实现高校体育社团价值的最大化,因而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应围绕社团活动的开展而设定,以使社团所涉及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所以,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应落实到实处,以社团会员为本,以社团可持续化发展为基本点,明确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五大方面的管理要求。其一,计划是指高校体育社团在秉承章程或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就实制定出社团发展总体规划和详实具体的分活动计划。其二,关于组织,个人认为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团的组织结构,清晰并完善社团的职能部门,形成稳定合理的内部关系;二是社团的活动组织,主要表现为开展方式、次数、场地器材、社团会员及工作人员的安排等。其三“,指挥”在宏观的层面上讲是高校相关领导对于该校体育社团发展的整体把控及规划,充当一个掌舵人的角色;在微观的层面上讲是一个社团的直接负责人或社团干部,以自身能力及可调动的种种资源来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分配。其四,“协调”是指在整个活动策划实施过程中,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统筹与调动,使得社团活动效果达到最优化。其五,社团的控制主要是指对于社团的管理监控,具体主要体现为经费保障、活动效果等多方面的调控。
3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以会员为本”的理念
学生心灵美与行为美教育途径研究
【摘要】合唱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合唱艺术教育提高了有力的保证。广大音乐教师在探究农村中学合唱社团活动的开展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途径引导学生在合唱艺术教育中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在社团组织的活动中,音乐教师通过渗透合唱艺术文化内涵及审美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灵美与行为美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合唱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心灵美与行为美;途径
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与行为美等教育功效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合唱社团的组建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农村合唱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增添了无限生机,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为学生的愉快学习与健康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在合唱社团活动中通过积极创设育人情境,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音乐合唱中感受美的节奏、韵律、歌词、情感。合唱以奇妙的音乐语言抚慰着学生的心灵,引导着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真善美、心灵美、行为美的教育。
一、搭建合唱社团平台,塑造学生心灵美
在音乐社团活动中,教师通过转变合唱教育理念,丰富合唱活动方法,构建多元合唱模式,创设游戏合唱课堂,体验合唱情感艺术等培养方式,有效地组织开展“红歌合唱节”“祖国在我心中专题演唱会”“合唱音乐讲座”“校园合唱艺术节”“合唱比赛”等多种形成的合唱社团活动,促进合唱社团活动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实践证明,音乐与教育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密切联系。音乐合唱社团活动的教育作用在于通过合唱的表达和欣赏,引导学生感悟美和创造美,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灵美,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合唱社团平台的搭建,为帮助学生心理减压、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记忆、提升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创建了突破口。如引导学生通过听大合唱《田园交响曲》感受大自然的可爱,欣赏大合唱《维也纳圆舞曲》感悟生活的美好,演唱大合唱《春江花月夜》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在奋进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演唱中,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进而转变为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审美素养,最终实现通过音乐合唱社团塑造学生心灵美的教育作用。
二、开展合唱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行为美
高校体育社团发展路径
摘要:在高校体育社团数量上急剧增长的同时,当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管理不到位、社团活动的开展状况不稳定、资金缺乏、缺乏专业的指导、场地器材缺乏、社团的活动范围较小、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体育社团明确校企合作方向,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体育社团企业管理方式,驱动社团活动的全面开展,丰富高校体育社团的资源。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校企合作
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全国各高校的积极响应下,高校体育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高校体育社团在发展的同时,管理不到位、活动资金和场地器材缺乏、活动范围封闭、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成效,进而影响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因此,在全国各层面推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找出一条具有建设意义的联合发展道路,对于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1.1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高校体育社团由校团委领导下的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管理。高校社联对体育社团的管理主要分两种。对于较大型成熟的体育社团社联通常会有更多的监管。社联会深入这些体育社团进行管理,从社团干部的任命到社团活动开展,以及这些体育社团的经费的支持和管理较多。但对大部分体育社团,社联的管理较为松散。通常这些体育社团成立后,社联对社团活动开展状况仅做单方面的信息接收,即在体育社团的大型活动对社联汇报申请批复,而经常性开展日常活动不向社联详细汇报,只在学期或年度做总结性的汇报。这样社联不能实时监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状况,对社团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了解把控。[1][2]社联对这部分体育社团的管理有些任由其自生自灭的味道。因此大部分社团发展受限。大多数高校体育社团的社团章程是在社团成立时制定,许多制定章程的目的是为了向社联提交社团成立申请材料。大多数社团成立后对社团章程的修改和补充较少。一方面是社团管理层基本每年更换一次,老社团干部换届之后,较多或忙于学业或忙于实习或忙于找工作。因此工作移交后就较少参与社团活动,社团的传承容易出现断层,新任社团干部难以获取社团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也就较少的总结提高。另一方面社团干部水平有限,缺乏管理经验和用发展的眼光规划社团发展,没有意识到社团的章程是需要随着社团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因此使社团发展容易受到阻碍。[3]
学生会文学社工作部署
如何其芳在《街》中所说:“理想,爱,美,幸福,以及那些可以使我们悲哀时十分温柔,快乐时流出眼泪的东西,都是在书籍中容易找到的,而在真实的人间却比任何珍贵的物品还要稀罕。”
理想,爱,美,幸福。我们苦苦的寻觅,到今天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寻觅的一个终点。我们会会发现在文学遨游的现实中,找到他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文学社将给我们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在把文字的理想和现实结合的平台。
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将确定今年5月至9月文学社的工作计划。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校刊征稿工作。文学社将分阶段进行征稿工作,阶段分为:5月,6月,暑假,9月、在5,6,9三个月份中各班的通讯员需推荐优秀稿件5篇以上,暑假阶段推荐10篇以上。对稿件的要求是,文体,字数不限,内容可多样,但要积极向上。稿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文学社的邮箱。文学社将以同学为主体,参考语文老师的意见对稿件做到每稿必复。
二:社团活动。自本周起,文学社将开始进行以同学为主体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工作由文学社社团活动小组负责。我们的活动内容将以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探究社员感兴趣的文学现象为主,也可以有内容多样的活动。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由同学自己组织,每次活动有一名至多名发起人。文学社社员和各班的通讯员均可发起活动,如有兴趣组织文学社活动的可以把计划交给社长或社团管理组。之后由社团活动组负责确定时间地点。文学社社团活动,社员必须参与,各班通讯员根据时间安排号召大家参与。下周将由社长组织一次文学社社团活动,希望大家届时参与。
三:社刊编辑。文学社作为一个社团组织,除了为潞河所有师生编辑校刊《潞园》外,我们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在这份社刊中我们将主要刊登文学社社员和各班通讯员的文章,和文学社内的人和事的记录。
高职院校社团建设规律实践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的主阵地,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以Y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工作为例,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以期对促进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大规律;社团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的进步和智能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校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如何提高高校思想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面对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列举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措施,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开展特色化服务的有效手段;在繁荣高校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明和谐、拓宽思政工作渠道、拓展学生发展方向和丰富专业学习方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近年来Y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以“大型活动精品化、中性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品牌活动普及化”为活动思想,开展了大量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学生社团活动,对促进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建立健全
社团运行制度学院坚持并根据上级团组织的工作要求,提升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程度,院团委指导学生社团联合会完善了社团活动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会议制度、学生社团考评和奖惩制度等。为了实现学生社团的招新工作向组织化、科学化、规模化方向改进,还集中修订了《Y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共青团Y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工作考核实施办法》,拟定了《社团挂靠管理办法(试行)》《共青团Y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选聘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通知》等规章制度。使学生社团联合会走向更加规范化、服务化的道路,引导同学们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锻炼自我。学院团委积极探索“团教”协同的有效路径,与学院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教务、教学部门加强部协同,将“思想成长”类的社团活动成果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计算学分,推动实施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制度建设。通过建设学院“校院”二级团校,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质量,实施“两善一新”学生干部质量工程,加强对学院社联、社团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及综合工作能力,让社团干部在实践工作中“学、思、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强国一代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二、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鼓励支持专业
中学体育社团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
摘要:体育社团是中学实现教育改革的活动之一,能够推动学生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文章通过对大量有关中学体育社团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了中学体育社团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制约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优化路径,希望为中学体育社团的长久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社团;发展困境;优化路径
一、中学体育社团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一)中学体育社团的概念。众多学者对体育社团概念的研究都存在不一样的界定,每个人的理解都存在差异。此外,中学体育社团只是体育社团分类中的一部分。张华宇(2016)认为中学体育社团是指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由学校宣传和组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通过自愿报名参加的集体活动[1]。通过对多位学者观点的梳理,笔者认为中学体育社团是拥有共同体育爱好的中学生,以锻炼为目而自觉组织起来的,参与体育运动的集体。(二)中学体育社团的特点。中学体育社团与课堂体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学体育社团拥有时间的业余性,开展的机动性,参加的自愿性,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丰硕性等特征。此外,中学体育社团还拥有其最突出的特点,体育社团在多数学校中充当校运动队的角色,社团成员也就成为代表学校的体育运动员。开展中学体育设社团可以满足体育训练队和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竞赛任务。因此,中学体育社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并成为发展体育文化的和校际交流的助推器。(三)中学体育社团的功能。刘润芝(2013)指出中学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教育功能[2]。郑成海(2015)研究发现体育社团能够推动阳光体育的发展,培养团队意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3]。闻洋等(2004)研究指出体育社团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及校际体育交流[4]。刘艳秋(2016)在研究中指出:体育社团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也可以使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加强,还可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5]。综合以上多位专家学者对中学体育社团功能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学体育社团拥有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健身功能。主要分为三个主体方面:基于学校方面来讲,中学开设体育社团,不仅对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和优良学风培育有促进作用,还能渲染学校的体育气氛。基于学生方面来讲,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还能极大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生间的交流能力。基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可以在体育社团开展的过程中,充分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挖掘学生的运动天赋,为我国的体育强国建设筛选优质的体育人才,同时,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对自身水平进行提高,使学校的体育师资构成进一步优化。
二、中学体育社团管理机制
学校拥有一整套完善且长效的中学体育社团管理机制,是保证各项体育社团顺利开展社团活动的基础。同时,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鼓励、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是构建体育社团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据此,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落实责任,根据自身实际来制定活动开展计划,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及时有效地解决中学体育社团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和问题。学校应当将体育社团开展的活动内容纳入日常学校教学管理中,制订活动开展要求手册,规定社团开展的时长和场地,并安排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建立社团管理领导机构,监督、检查并记录中学体育社团开展实施情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等方式进行社团活动满意度评价,实时处理好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体育社团调查与研究
1前言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成为一个特定的体育人群,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作为未来知识经济的主流,大学生体育行为合理规范与否,将对未来人们体育行为的走向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无疑是新的社会背景时期对大学生提出的重要要求。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体育社团,它的作用在于为大学生身体锻炼提供相应的组织保证与环境条件,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全面促进了素质教育并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5个大同大学体育类社团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为更好地了解我校体育社团的现状,为更好的规范大同大学体育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愉悦大学生的课业文化生活,增强大学生体育社团未来发展,而且又能促进大同大学的体育文化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必要条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同大学的5个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调查和走访了相关体育社团,完成第一手资料的归纳与总结,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2研究方法
高校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主体力量,它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尤为关键。本文将从社团职能作用、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社会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此强化社团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团管理和运行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团建设;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主体力量,它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尤为关键。本文将从社团职能作用、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社会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此强化社团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团管理和运行模式。
一、社团的职能作用
(一)社团对学生意识形态发展影响较大。高校社团作为学生思想得到提高的重要阵地,它对学生素质发展作用显著,一个优秀的社团,其人员将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对社团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通过加入社团,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成员将更加具备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社会各项内容将促使学生思想意识发生改变,并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二)社团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与发展。社团是由各个专业的学生申请加入的,并最终通过面试确定好社团成员。学生通过加入该社团,能够从本质上充分认清社团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社团的交流,学生能够彼此认识对方专业,加强自身专业修为,对此学生能够从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知识结构。(三)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提升营造了优质环境。学生通过加入学校社团组织,成为社会活动的重要成员,其将在实际行动中全面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在社团工作中,学生不仅能发展自我爱好,也能在某一方面实现技能的锻造,同时,也能让其他同学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又能让自己对自我增强认同感,以此为培养健康人格奠定基础。(四)社团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社团组织作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部门,其将是信息、创新互相碰撞的部门,不同成员之间能够通过该部门进行互动,进行消息传递,以此达到创新创意的目标。同时,社团犹如一个小的社会,学生能够通过社团工作、活动的组织,系统提升自我沟通能力和技能,也能够让自我汲取活动组织的养分,全面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此外,社团组织校外活动越来越频繁,成员社会化程度日趋提高,对此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将更加多元化。(五)社团是学生向心力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阵地。一方面,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积极表现自我,积极培养自我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逐渐增强,社团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另一方面,高校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文化建设趋向多元化,这将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社团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社团联合会工作总结及工作展望
大学社团联合会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服务于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全面成才”的工作宗旨,积极响应团中央“校园文化社团化”的号召以及校团委“社团活动精品化、规范化、阵地化”的要求,立足引导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方针,转变工作思路,锐意改革,在内部建设、制度完善、机构调整、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相继开展了社团文化周末广场、社团会徽设计大赛、社团精品活动展评大赛、社团板报大赛等一系列社团文化活动,开创了新学年我校社团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年度工作回顾
一、以“三自教育”方针为宗旨,精简机构、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增强社团联合会的生命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1、整合资源、拓展职能,机构设置更加科学。
新学期社团联合会在校团委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本着“精简机构、务实高效”的工作原则,经过网络调研、集中讨论,最终制定了《社团联合会组织机构改革方案》,正式确立了五部室、四中心的组织机构设置,将原宣传部、文讯部合并组建文宣部,全面负责社联、社团的宣传和网络信息平台的维护工作;改组成立了审核考评部和培训调研部,完善了社联对社团的监督、服务和培训体制;取消原有的五中心设置,将新校区78个学生社团按照理论科技、艺术爱好、实践服务和运动休闲四大门类重新归类,进一步明确了社团性质,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和资源的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由副秘书长直接兼任重要部门的第一负责人的制度也有利于准确掌握和反馈社团工作信息,及时提供决策依据。
2、理论学习、培训激励,干部队伍更加成熟。
学生社团构建与思政教育工作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社团的活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以自愿参与为原呵。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显示了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高度重视。我院刚刚组建,校园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学生社团建设薄弱,因此,如何加强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有益尝试。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学生社团能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吸引和培养一大批各有所长的人才,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从活动领域上看,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社团活动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思维、发展学术、凝聚人心、交流思想、社会实践等多项功能。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要使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学生社团以其丰富多样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主力,同学们能在宽松上进的精神世界里拓宽知识、发挥潜能、锻炼能力,并使求知好学、热情高涨、良好的校风学风日渐形成,学校和学生均受益匪浅。特别是肩负第二课堂建设的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工作不可能太细致太具体。这样,学生社团成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外围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大大延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手臂,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反映和体现着学生的一种倾向,是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流向的晴雨表,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场所和人才培训基地,它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熏染着高校的文化氛围,是学校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占领社团这块阵地,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
(二)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把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避免部分学生无所事事而从事一些对自身发展不利的活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学生社团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型社团。这类社团所占比例不大,但思想政治性强、政治方向鲜明,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个载体。二是学术和专业学习实践型社团。目前,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主体组成,跨系、跨学科的这类社团发展较快,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三是社会服务型社团。这类社团多与所学专业有一定联系,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四是兴趣爱好型社团。这些社团中学生思想沟通多,真实想法多,情绪波动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乃至高校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社团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从活动的效果上看,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招生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层次多样化、生源素质下降、思想复杂化;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更加关切,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一专多能、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爱好组织和参与活动,寻找各自舞台和地位,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学生的这种内在需求和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是基本吻合的。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舞台,调动了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团中,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团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