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15:19: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舞蹈审美文化新天地论文
2000年冬季,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七次会国代表大会期间,当我听到史大里同志谈起准备策划举办"首届中国舞蹈节暨舞蹈艺术博览"的大型活动已被主席团确认列为重点项目时,我为之振奋,反复思想着,常常夜难入寐。我深深感到举办这样充满新意的多媒体式的大型活动,意义深远非同一般!
它是中国舞协新一届领导集体艺术思维和经营思维融为一体的结晶,它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使舞蹈艺术的事业建设与舞蹈产业的开掘相结合。使具有"艺术之母"美称的舞蹈,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中灵动鲜活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以来,舞蹈艺术也曾绘制过许多繁荣的活动情景,但像这次全方位、多项目巧妙地融于一体"中国舞蹈节暨舞蹈艺术博览",历史上还未曾有过。这次的"中国舞蹈节"有3个特点:
一、开掘舞蹈产业新思路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指导下,我国的舞蹈艺术事业建设,一直依靠政府文化事业经费的支持和舞蹈家们的努力创新,繁荣发展。近20年进入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舞蹈如何发展却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舞蹈艺术产品除本身的审美属性外,它的商品属性也日渐显露,如何开掘舞蹈产业之路,从而促进舞蹈事业更好发展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课题。以住我们举办的各类舞蹈活动,始终依赖政府的行政支持,依靠政府拨付的有限文化经费,这"中国舞蹈节"盛会,政府只有少量的导向性投资,"舞蹈节"本身呈现出一个开放的体系,吸引着群众广泛参与,欢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调动着社会办文化,共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运用市场机制,从"舞蹈博览交易会"等项目的设计和营远方式上,进行着极为有益的探索,这是过去国内外同类活动中所不曾有过的。
二、内容实规模大影响广
中国享有"舞蹈大国"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多样化、群众性的舞蹈运动掀起起了一阵又一阵热浪,专业舞蹈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为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专业和业余舞蹈出现比翼双飞的新形势,此次春城盛会设计了互为补益、协调发展、相映成辉的六大业务活动,以其宏大的规模、场面,使社会影响面向纵深阔展,云南省政府和省文联的领导们,独具慧眼,积极承接了该项目在昆明举办,依托云南民族舞蹈大省的优厚资源,将"国际旅游节"、"中国舞蹈节",两节对接,优势互补地让全省都舞蹈起来,必定牵动全省各条战线全方位的腾飞,这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审美教育书简对文化景观转向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育思想为依据,对大众审美文化发展以来不断变革的审美现象进行浅析。中国古典审美文化以“以时统空”的体验为主,西方审美文化重在体验时间性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时间性审美文化对中国古典的主体间性审美感受文化造成了冲击。时间性的叙事美学和空间性的抒情美学融合需要搭建美育这座桥梁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对席勒审美教育的观照,旨在现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空间审美体验和时间审美文化完美融合,达到审美的自由境地。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时间美学;空间美学;时空一体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中大胆对人工智能的明天进行了预测,人类社会经历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的迭变,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新时代。文化现象由口传媒介时代、读图时代、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了自媒体爆炸的“微文化”时代,人类的发展走向后人类,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审美、文艺批评也要进行新的转向。本文将对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进行概述,浅析大众审美时代文化的转向,探讨大众审美时代审美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审美教育书简》中审美教育思想概述
弗里德里希·席勒于1793年到1794年初把他研究美学的心得写成书信,寄给曾在他困难时期给予他慷慨帮助的丹麦奥古斯滕堡公爵,这就是留存至今的由27封信组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的译者冯至在序言中说:“书信与论文不同,论文一般只写研究的成果,书信则陈述了作者思辨从开端到结论的过程。”①席勒在书中反复阐述了感性、理性两种冲动的特点,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理性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理性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学习、支配我们生活的更多是理性的人,也就是从被动的自然人要走向主动的理性人,但是席勒认为这两种冲动各自都有强迫性,不能直接结合,若使这两种冲动能以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桥梁就是审美教育,让艺术充当使人恢复健康、具有美的心灵和人性的教师。纵观当下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并非席勒所生活时代的“腐朽与粗野”,而是当下我们文化时间化、快餐化对中国传统空间文化的快速冲击,使得我们更多的成为占有、享受的感性的人,更是远离了理性人。席勒也说:“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的,不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但是,现今需要支配了一切,功利盛行,科学发达,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②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反复对于感性、理性冲动的人描述,都是想通过美、美育走向自由,使人客观类属的性格和主观特殊的性格统一起来,达到性格的完善性。而这种性格的完整性,随着我们工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突变,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我们人类天性中的和谐状态,失去了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而我们生活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真正的相互作用,是理性提出的任务,席勒对于这种物质和理性之间也做过调节:“但也有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人既意识到他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的。”③对于物质和理性的调节便是审美教育,最终实现的就是“人性观念的圆满实现就是美。”
二、大众审美时代文化景观转向
影视文化审美品味分析论文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二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专科学生英美文学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论文对于大专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专科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课程的作用,改造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综合素质文学欣赏
一、英美文学教学与大专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包括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多方面的素质,而文学课在培养、提高以上素质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文学作品的赏析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能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1.英美文学能够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是语言大师经过雕琢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精美凝练、典雅深邃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和模仿语言的最好材料。学生在阅读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能够巩固他们已经习得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养成对英语的敏感性,从而增强他们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2.英美文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英美文学名著这些艺术珍品以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艺术技巧,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不仅孕育着我们的审美意识,培养提高着我们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经验,形成一种审美个性,构筑起学生诗意心灵世界。所以,英美文学教学不是讲解一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也不是对艺术特点作静态分析,而是把这些静态的材料放进文学的美的语境中引发出动态的、有生命的力量。让学生在哈姆雷特、麦克白的优美独白中体会生存和死亡,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罗狄克和施曼娜对爱情与责任的选择中,探讨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这样,英美文学教学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影视文化审美品味分析论文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二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文化审美品位分析论文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二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文学批评理论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摘要: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下称文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学课教学中,文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起着指导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文学教学忽视了文论教学的存在。失去了文论的指导,文学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文论教学。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荚美文学;改革
1开设文学课的目的和教学中存在的文论缺失问题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大纲》明确指出了开设文学课的主体、目的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文论)达到“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而历来英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文学课要么是文学史课,要么是文学作品欣赏课,又或者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课都忽略了文论教学。这可从历年来英语专业所采用的英美文学教材窥其一斑,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现有的文学教材普遍忽视文论的介绍。而英美文学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授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方法,文论就是为读者提供适当的切入点和批判作品价值的尺度。介绍一些文论,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为文学教学提供新的理念
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探析
【提要】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审美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们日后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更为重要。但是,纵观我国美育研究的发展史,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面的相关文献、著述屈指可数。此外,诸多高等学府的语文老师认为美育如繁星皓月,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不可攀,不可捉摸。更有甚者,对美育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大学语文美育培养这条路异常崎岖。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语文;美育审美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现状
(一)概念。“美育”一词是审美教育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借助一切美的形式和手段,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在传授美的知识和审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和美化心灵,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自觉遵循美的原则,更好地发挥美的创造力。(二)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启蒙时期,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较为看重,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然而,一旦进入高等院校,审美教育被多种多样的专业课程替代,学生无暇顾及美育的培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4G、5G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深,行业发展更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大学教育为解决专业化人才不足的问题,逐步向实用性知识、技能过渡;学生为解决就业问题,在学习中也开始急功近利,重理轻文,急于将知识变为生产力。这都导致了我国大学审美教育的缺失。1.审美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深度挖掘。在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时,常常通过一些特定内容的认知事件开展,而对教学内容事件又是以感性认知形式体现出来,且是在多种不同的审美教育事件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为了分析教学事件感性认知所内隐的理性价值,教师不仅要选择恰当的审美教育内容,同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与之对应的情形,引导学生感受、感悟关于审美的认知与内涵价值。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个性迥异,而且审美视角各不相同,方式方法亦多种多样。当前的审美教学中,老师对审美教学的开发并未做到有针对性地切合教师自身及各个学生审美特点,没有通过审美内涵与问题展开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达不到审美情感的高感受性的教学效果,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教学主体与责任的个性化意识淡漠。审美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审美主体的位置,学生主体地位要在审美教育中实现,构建其审美观念。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知不足,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审美教育的参与引导者,其自身定位也不明晰,教师常常被主导观念所控制,忽视学生审美感受和体验。教师并未做好引导者,没给学生创造关于审美问题讨论的空间,仅关注绝对的对与错。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学生进行协助引导,但并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3.教育资源选用难。审美教育资源的恰当选择有助于从多层面刺激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其判断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审美教育资源的选用面临一定的选择难度。由于很多教学素材都夹杂着个人主观看法,例如专家级别的审美观点,多少都会干扰学生的审美判断过程与判断,让学生缺少了对美的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从而丧失自身的个性审美特点。有的教学资源的表达较为隐晦,无法让学生感知美,产生共鸣,触动心灵,陶冶个人情操。所以在海量信息中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素材,给教学资源的选择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探析
(一)将审美知识纳入大学语文教材。1.审美教育目标定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继承与发展,在先辈们审美经验之上加以传承、创新。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发现鲜活的事迹及当下的文学经典著作,从而增强当代社会的审美能力。在大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将美育思想贯穿到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去,利用多种形式与手段,让教学成为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一种过程。2.审美教育材料选择。大学语文在审美教育材料的选择上既要有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精神,又要与实际相结合;既将经典古文典籍奉若上宾,又要推陈出新,选用当下国内外经典文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包含古今大家思想、理论的著作。例如,在荀子的《劝学》一文中提到“学不可以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等传世佳句。《劝学》一文系统阐述了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教导后人学习应持之以恒,恭敬谦卑,广纳细流,博采众长,最终才能集“德”“行”于一身。这种先秦百家的经典古文绵延百代,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后世。2)国内外先进文学著作。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提到“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孤独无助的老人面对遥无边际的大海,心生的不是怯懦与退缩,而是超越自身极限的昂扬斗志,不抛弃,不放弃,用顽强的意志战胜磨难,用坚韧的心撑起希望的风帆。《老人与海》可谓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大学语文在审美教育选材上更应将其典藏。(二)增强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1.提高审美感知力。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从文章的细微处入手,从跳动的文字、句子中感受美,由字入形,不断升华,最终领悟到文字更深的内涵所在。审美感知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大学语文教师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开拓视野,不断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审美的感知水平,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认知,享受美的愉悦。2.提高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比审美感知力要高一个层次,指的是对美育对象的判定水平,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审美鉴赏力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拥有一定的美学知识,还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审美思想。在授课时,教师应从文章作者审美的角度、思想和方向入手,不断发掘出文章中作者的审美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融入到美的海洋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分享美,引导学生进入,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强制。3.提高审美创造力。大学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以个人特殊才华为根,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本,二者相互独立,缺一不可。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审美教育的相关知识,时刻奏起美妙的音符,推开学生们的心灵之窗,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三)利用中华文化的自身资源。1.挖掘校园文化元素,营造审美文化氛围。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构建包括硬件设施和软文化氛围。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软文化层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及整体文化氛围对师生的影响。学校领导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及学生审美体验的积极性。校园审美文化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的规划,例如具有中华各民族文化代表性的浮雕、各民族服饰展览柜、绣球建筑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华文化使学生在充满审美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审美体验及审美鉴赏,有利于学生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陶冶自身审美情趣。校园审美文化硬件设施另一重要方面是图书资源的有效供给。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进行审美体验的源泉,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学生看书难问题的主要路径。图书资源中除了基本的文学著作外,需增加关于中华文化的图书,例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语文审美体验。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开展学校特色语文审美体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必要的途径。各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奇山秀水,学校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举办相关的写作采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同行之乐。此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在情感的互动下进行审美感受,并将学生熟知的中华文化特色作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3.开发校本课程,深入审美研究。依托于校本课程有效开展语文审美教育,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审美意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已有文化的课程资源中,尽量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包括其居住的地理环境、民居的变迁、农具的类型、农作物品种的分类和辨别等等。另外,以创世史诗、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山歌的形式存在的精神产品也是特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以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发,也可以作为文学教育的地方品种纳入课程内容,落实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针对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开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将语文学习与中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苏轼文学批评文体特征探索
论文摘要:苏轼作为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一生写的文学作品教不胜数,不但他的文学作品文体形式多样,而且他的批评文体也呈现出多样的形态。他的批评文体主要体现为论诗诗、序、题跋、书、尺牍、祭文、记等形式。苏轼的批评文体明显呈现出中国古代批评文体的传统特色,其批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批评文体的文学化与多样性、语言的美文化和风格的抒情化。
论文关键词:苏轼;文学批评;批评文体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通才文学家,他对各种文学文体都非常擅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轼在宋代也是一位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苏轼有关美学和文艺观点往往散见于他写的各种文学文体之中。因此他的文学文体形式的丰富多彩的特点也就造成了他的批评文体形式的多样性。苏轼的批评文体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就总体来看,苏轼的批评文体主要有论诗诗、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记体等形式。什么是批评文体呢?所谓批评文体就是批评者在批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时所采用的文体形态,是批评家在批评时对文体的应用。显然批评文体也是一种文体,也具有文体的一般特点:文学性、想象性等。当然批评文体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严谨性、逻辑性与客观性。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在其写的著作《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中提到:“从文体的呈现层面看,文本的话语秩序、规范和特征,要通过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范畴体现出来,这就是(一)体裁,(二)语体,(三)风格。”…由此可见,童庆炳教授把文体分为三个层次:体裁、语体和风格。本篇论文以童庆炳教授对文体下的概念为依据并参照中国古代文论的有关术语分别从体裁、语体和风格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苏轼批评文体的特征。本篇论文主要阐述了苏轼批评文体的三个显著特征:批评文体的文学化与多样性、语言的美文化和风格的抒情化。
一、批评文体的文学化与多样性
“中国古代文论有别于西方文论的显著特征就是批评文体的文学化。”(2J地在西方,文学与批评是分开的,文学有文学文体,而批评有专门的批评文体,而且西方的批评文体非常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结构的严整性。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是没有严格分开的,往往是两者融为一体。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没有专业的批评家,往往是文学家与批评家同为一人。作为古代一位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苏轼表达有关文学理论的观点与看法采用的都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文学色彩的文学文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体、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游记体等。首先论及苏轼的诗歌体。苏轼在很多诗中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虽然是作为一种评论性的诗歌,但这种论诗诗如同苏轼及其他著名诗人写的一般诗一样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讲究押韵、运用对偶、注重意境等。因此苏轼的论诗诗明显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如他的一首有名的论诗诗《送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这首诗是苏轼对空静观的阐述,显然是一首论诗诗,但这首论诗诗采用的都是诗歌的艺术手法,如这首诗运用了诗的优雅的节奏、精当的押韵、整齐的对偶、形象化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来阐明空静观、来评论诗歌,因而具有很强的文学化色彩。
不但苏轼的论诗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苏轼的其他批评文体如序跋体、书信体、记体等同样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苏轼这些批评文体的共同特点是:体制形式自由、结构如行云流水灵活自如、文风平淡自然并且富有很强的抒情性。如他写的一篇有名的书信体批评文章《与谢民师推官书》:“孔子日:‘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日:‘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在这封书信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文学观点。比喻本来是用在具有很强抒情意味的散文之中,从而增添抒情散文的文学色彩。而苏轼却把比喻非常自然地运用到这封书信当中,从而显然增强了这篇书信的文学化色彩。并且这篇书信整篇文章文风平淡自然、语言平实而优美而且富有很强抒情色彩,就像一篇精美的散文,因此文学色彩相当浓厚。另外苏轼的祭文体、游记体等批评文体在评论文学观点和作家作品的时候都使用了很多文学艺术方法,同样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