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3:38: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美教育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审美教育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审美教育是一种易于普及,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开辟思想政治工作多样化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的功能。
【摘要题】军队思政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审美教育/作用/途径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官兵对美的崇尚和追求,无论对部队还是对其自身来说,无疑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功能,把审美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一、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在接受、理解、评价、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致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措施。黑格尔曾精辟地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因此,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影视暴力审美教育管理论文
[关键词]美学范畴影视暴力审美
[论文摘要]美学范畴不仅使“美”与影视暴力的分级立法产生联系,也使“丑”、“崇高”与影视暴力的审美教育产生关系。“暴力美学”导致青少年观众的模仿、“脱敏”及“禁果效应”,使影视文化“按年龄”分级成为必需;而“丑化暴力”与“崇高暴力”则唤起了青少年观众的理性,使影视暴力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得以发挥。
周扬同志曾提出:文明行为、环境保护和清洁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和一定范围内也与美育有关或属于美育:应该充分利用书刊、广播、电视、电影、舞台、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美育工作。但在影视暴力中,“美”没有与教育结合,暴力美学导致青少年社会行为失范,成为社会文化病,致使对影视暴力进行分级立法,而影视暴力并不是天生与审美教育“绝缘”,美的范畴分类也包括“丑”与“崇高”。开发影视中“丑”的暴力与“崇高”的暴力可以开拓出影视暴力的美育新途径。
一、“美”与影视暴力的分级立法
暴力美学是指发掘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应。根据乔治,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当电视传播暴力信息时,重度收视者将基于电视所提供的符号世界建构现实世界观。认为社会充满暴力。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从而对个人产生害怕犯罪,害怕变成犯罪受害者的认知心理。因此,许多国家的公共电视频道规定带有凶杀、暴力内容的电视剧放在午夜播出,并使用电视节目分级系统来禁止孩子看到成人节目。
在悲剧净化说中,亚理士多德称希腊悲剧有特殊功能即悲剧激发了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之得以充分宣泄,从而达到情感的平衡。与此类似,一些学者认为观看电视暴力场面能够宣泄观众的敌对情绪或满足他们的攻击欲望,从而减少其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而2004年6月,美国两个过渡沉迷于《侠盗飞车》的青少年抢劫并且杀害被害人,受害者亲属在伤心之余,对游戏公司提出2.46亿美元的巨额赔偿获胜。专家认为媒介中的暴力渲染是校园暴力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语文审美教育管理论文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语文审美教育课文管理论文
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天山景物(《天山景物记》),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可以说自然美在语文教材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先必须了解自然美的内涵及课文这个特定环境中自然美的本质,然后针对它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教育。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注:蔡仪:《美学原理提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自然美是与社会美相对而言的,并与社会美共同组成现实美。
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天山景物记》中天山地区的灵山秀水、奇葩异卉、珍离异兽,都是不依附人类而独立存在,具有自然的特性,没有这些特性,碧野就无法描绘出天山自然美的奇特。既使像杨朔描绘的虚无缥渺、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仙境——“海市蜃楼”,也是对自古以风景优美著称的蓬莱城和生活在当地渔民的欢乐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描绘。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对象化的自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反映了作者组织语言艺术符号系统的方式特点,再现现实自然美的技巧,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如看荷花,由于作者心情不同,反映出来的美也会不同,杨万里看到的是荷花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反映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而周敦颐看重的是荷花的气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作者在混浊的世界中不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审美教育管理论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论文
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天山景物(《天山景物记》),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可以说自然美在语文教材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先必须了解自然美的内涵及课文这个特定环境中自然美的本质,然后针对它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教育。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注:蔡仪:《美学原理提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自然美是与社会美相对而言的,并与社会美共同组成现实美。
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天山景物记》中天山地区的灵山秀水、奇葩异卉、珍离异兽,都是不依附人类而独立存在,具有自然的特性,没有这些特性,碧野就无法描绘出天山自然美的奇特。既使像杨朔描绘的虚无缥渺、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仙境——“海市蜃楼”,也是对自古以风景优美著称的蓬莱城和生活在当地渔民的欢乐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描绘。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对象化的自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反映了作者组织语言艺术符号系统的方式特点,再现现实自然美的技巧,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如看荷花,由于作者心情不同,反映出来的美也会不同,杨万里看到的是荷花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反映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而周敦颐看重的是荷花的气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作者在混浊的世界中不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古诗审美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读诗作画,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高校审美教育缺失及对策
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美好理想的重要途径,关系到现代人人格素质的构建和培育。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谈到学校教育时就提到了美育的内容。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提到,审美教育是使人性完整的解决方法,是完美人格的理想途径。当前人类面临着种种生存和发展困境,审美教育对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确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审美教育作为审美育人的主要学科,主要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完整人格塑造,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尽管审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要想全面改善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现状,就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本质和性质,深入探讨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开展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何为“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系统理论虽然诞生于18世纪的德国,但是审美教育思想却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狭义的审美教育主要指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的审美教育则指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等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的教育,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达到陶冶人情操、美化人心灵、完善人行为举止的目的。实际上,审美教育在学术界并没有固定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的一种非强制、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超越性、综合性、实践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且不能被其他教育形式所代替的。对审美教育的研究,必须要放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够真正检验和发展审美教育的理论。大学生审美教育就要将对审美教育的考察放到大学生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背景下。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对象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达到提高受教育者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审美教育从理论上讲,从属于美学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美学理论。它是运动的美学,注重的是应用和方法,所以从实践上讲,它又属于教育范畴,必须应用于审美教育实践中,在实践中发展审美理论,同时用发展的审美理论指导审美实践。审美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情感人、以美怡人,审美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这使审美教育区别于艺术教育和品德教育,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投入,体验审美过程,从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力,提高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创造力和美化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能力。总之,如马克思所言,按美的规律来造型,审美教育就是要按照审美教育理论来指导审美教育实践。大学生审美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大学生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审美化,主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力,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形象,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这一学科既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超越性,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审美需求的增强,其深刻性和重要性也必将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二、当代高校审美教育缺失缘由
审美教育是区别于大学生德育和智育的一种教育形式,但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是相对弱化的。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缺失有很多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一些大学生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各种有利于就业的考级和考证上,不重视其他方面素质的自我提升,从而导致了自我审美素养的不足,限制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些大学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单纯地重视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处于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审美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仅仅停留在艺术作品的分析鉴赏等课程上,受众范围较小,而且没有针对审美能力和审美体验的系统化课程。另一方面,在教育模式上还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大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判断的空间较小,不利于大学生审美力的提升,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少灵气,直觉和领悟能力较弱,分析问题僵化、模式化,迟钝刻板。目前,很多高校审美教育形式化程度高,实质性内容少,不能起到提升大学生鉴赏力、感受力等审美力的作用。强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育人的主要目标,要实现以人文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素质,改善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现状。
三、应对高校审美教育缺失的对策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协同育人路径
摘要: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创新育人方式的重要举措。将艺术审美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逻辑意蕴,加强艺术审美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现实路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关研究者必须全面把握两者协同育人的时代要求,深入挖掘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协同育人艺术
审美教育是培育人的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实现人对美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教育者应坚持从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建设全面发展型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独特作用,值得研究者深入探析。
一、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意蕴
当代社会,艺术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提升学生的品性修养、综合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内在逻辑和实践逻辑。1.理论逻辑将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厚的理论逻辑,中西方都有合理有效的依据作为理论支撑。首先,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逻辑基础。“审美是人类实现自身本质的重要活动。”[1]艺术审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艺术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相互连通的密切关系,加强艺术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美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发现并欣赏美,这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次,以中国传统审美教化思想为思想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审美的教化作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倡导在审美教育中实现道德的升华,重视美育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从古至今的许多教育家都把审美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根基,孔子倡导美育和德育融合,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培养人的品德,以审美活动教化感育人。最后,以西方的审美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柏拉图最早提出了较为详细系统的审美教育理论,他强调以艺术审美活动来涵养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2]后来,亚里士多德提出音乐和诗歌带给人一定的精神享受,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道德品质。西方审美教育理念强调以审美教育净化人的心灵,端正人的德性,主张通过审美活动实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2.内在逻辑艺术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内在逻辑,存在较强的相通性和相融性。首先,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连通。一方面,两者的教育目标一致。两者以培养人为共同的教育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的原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艺术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别从美育与德育两方面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升华学生的精神,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两者的教育内容互补。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筑牢学生的理论结构基础;艺术审美教育侧重以情感人,内容相对感性。其次,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交融。一方面,艺术审美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枯燥的不足。将丰富多样的艺术审美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环境中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艺术审美教育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艺术审美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学生能够在丰富多样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发现自我,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体验,这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层面进行反思和提升。3.实践逻辑将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实践逻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加强艺术审美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更新,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逐渐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化发展的需求。社会各方面日益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教育内容,通过艺术审美教育使一些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其次,加强艺术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不断传播,一些人的审美呈现出低俗化、娱乐化倾向,社会存在一定的艺术审美教育缺失问题。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品性,而且在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最后,加强艺术审美教育是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丰富的艺术审美教育能满足大学生对美的需求,培育其创新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艺术化、趣味化的教育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审美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二、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