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课程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02:49: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课程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课程逐渐开始广泛应用,在线课程的授课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将在线课程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在线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作出教学设计,提出在线课程实现的保障机制,最后对教学实践情况作出总结。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案例教学法
一、引言
审计学涵盖财务管理、审计与会计等核心课程,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授课分为理论课及实践课两部分,因此在授课中有必要采用案例引导贯穿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通过理论课的授课,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的应用型人才[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课程应运而生,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为在线课程提供了稳定的操作环境,在线课程也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现阶段下的在线课程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二是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课程选择,学习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多样化。案例教学作为一项基本教学方法,其主要以案例为依托,通过案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反思,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情境的目的,确保学生能够对于所学知识更为彻底地吸收[2]。迄今为止,案例教学法已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多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其在网络教学方面相对欠缺,为此如何通过在线形式来实现案例教学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二、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基于课堂有课时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在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并未能够有效使得学生快速进入讨论状态,影响对案例的多角度剖析与探究。线上教学则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其自主性更为明显,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教学与探讨,从而夯实所学知识。(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增值性。通过网络能够实现知识的重组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将诸多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学习资源得以有效扩充。进行线上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使其快速进入讨论状态。一般而言,课堂案例教学人数应以30∼40人为宜,过多或者过少均不能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氛围的提升。与之不同,基于线上教学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开展线上案例教学能够将师生人数扩展至100人,同时能够确保教学质量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教学资源的价值亦会随着学习资源探讨的不断深入而愈发增加。(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线上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讨论并将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探讨方向及内容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财务审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OBE理念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落实依赖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在信息化时代,将“互联网+”融入OBE理念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学设计的创新和实施。基于“互联网+OBE”理念的《财务审计》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起点,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考核体系,并基于学习成果达成度持续改进,形成《财务审计》课程教学的PDCA闭环管控体系,促进审计学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OBE;财务审计;教学设计;“互联网+”
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理念,该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活动。基于OBE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依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落实取决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于是基于OBE的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就成了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又为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互联网+”技术手段和OBE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中相得益彰。基于“互联网+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出发点,根据预期学习成果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进行评估、反思与改进。下面就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审计学专业的《财务审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教学考核多元化和教学反思持续化五个方面阐释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预期学习成果是OBE理念下《财务审计》课程反向设计教学体系的出发点[1]。在确定《财务审计》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时,首先,以审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基础,邀请企业内审人员、行业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参与讨论,从审计职业的需求出发,将预期学习成果提炼为:依据审计相关理论,规范、熟练地处理各项财务审计业务。其次,将预期学习成果继续分解为知识成果、能力成果和素质成果。就该课程而言,知识成果是指学生对审计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将审计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的熟练程度,素质成果是指学生处理审计业务时应具备的协作意识和职业素养。最后,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原则对上述的三类学习成果进行详细描述,从而确定为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见表1)。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
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联动改革途径
摘要:审计学专业中与审计相关的理论和实务课程设计是各大高校财会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审计学这门课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包括多门审计系列课程,这一学科领域包含的比较关键的内容要素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以“审计案例”“审计学”等为典型代表。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等知识交叉重复。针对课程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在联动改革中,消除了6门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为了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审计系列课程教学方法必将进行改革,审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重前行,加大对实验环节的实践,对审计实务案例的应用应加强,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学生对审计实务的主要实现方法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提升灵活程度和科学程度,因此本文针对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联动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联动改革;重复内容;教学方法;理论知识
一、高校审计系列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审计系列课程包含多门课程,理论课程有“审计理论与实务”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审计信息化”,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交叉重复。按照审计主体的设定,审计被划分为三个部分,依次为社会审计活动、政府审计活动以及内部审计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审计教学所涵盖的内容体系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三个审计主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差异特性也极为明显。不仅在审计的基础目标上呈现出了独特的属性,同时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上也有各自的基本要求。这也就造成了审计实务工作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够,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匹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教学内容多,课时量大,老师讲课时不能够对知识全面讲解,所以对审计实务部分老师不能留更多时间给学生练习,而侧重对审计基本原理的讲解,这会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处境。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审计实务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审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发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较好地培养学生审计实务工作能力。
关键词:学堂云;BOPPPS模式;审计综合模拟实训
2021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教育工作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积极应变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并胜任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来看,国内外高校都注重以虚拟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为基础,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等方法,以提升审计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郭傲霜针对审计实训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模拟审计场景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1];邓洁提出“三维融合”的方法,将审计案例融入审计实训教学中,以解决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的问题[2];王卿丽提出为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提出将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3];彭俊英和陈艳芬针对审计实训中教学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难度高的问题,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4]。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审计学专业的冲击,审计实训教学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实验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仅依靠教师演示加学生练习的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实训课时内,提升实训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
一、我国高校当前审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模式缺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不高。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通常以“教”为中心进行设计,重知识轻实践,重学习轻思考,侧重于向学生灌输审计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审计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减弱了学生参与实训课堂的积极性。现有审计实训的教学环节更多集中在操作演示、发布任务、学生练习等环节,缺少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投入度较低。(二)实训教学过程缺少实时管控,限制了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和实训效果的提升。现有审计实训教学通常以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开展,由于学生小组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对所有实训小组的所有实训环节进行管控,不能有效掌握实训进度,可能导致部分进度慢的小组拖累整个班级的实训进度,影响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或者部分自觉性差的小组不能完整执行整个实训的所有环节,影响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三)实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实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法开展,而对课前的教学目标导入和理论知识巩固的关注不足,导致实训教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实训练习之间缺少有机的融合,从而表现出深度不足的问题。现在审计实训教学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向课前环节和课后环节的拓展不足,从而表现出广度不足的问题。
二、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
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心得体会
2013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此时的正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我怀着一颗火热激动的心来到了信息科技大学,有幸参加了审计署组织的第36期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由此展开了为期70余天的培训之旅。时光飞逝有如白驹过隙,校园生活更是充实规律,不知不觉中,寒冷干燥的也渐渐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起来,培训前领导的殷殷期待、声声叮嘱仿佛还在耳边,开学时分班分组、排坐派书的情景仿佛也还在眼前,而此刻我们却已经背负行囊,带着老师同学的祝福,带着这70余天的收获,带着不舍又轻松的心情踏上了返回工作岗位的列车。
回首这两个多月的时光,其实颇多感慨,虽然不能简单的拿考试结果衡量自己的付出或收获,但也不得不承认,顺利通过考试确实是现阶段我们每个人奋发学习的第一目标。截至目前为止,审计系统内已有数千人通过了此项考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培训前我也搜罗了一些前辈的心得,结合自身情况吸收了他们的精华,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今天我也希望将自己的小小心得和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请赐教。
第一,课前自学。我个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学”是及其重要的,所以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众所周知,中级培训班被外界称为“魔鬼训练营”,它的“魔鬼性”就体现在时间紧、内容多、难度大。对于我们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员来说,要在短短70天内接受8门计算机相关课程培训,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老师的课堂讲解,课前一定要预习,而且不能是走马观花地简单浏览一遍教材,要达到自学的程度,能够完全看懂固然最好,如果不能也不必焦躁,通过后面老师的课堂讲解,既会让你加深印象、纠正偏差,也会解答你的疑惑。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学的进度,尽量按照课程表的安排,提前自学1-2章就好,这样既印象深刻,也可以应对课程的临时变化。
第二,课后练习。传统学习方法中,课后一般以“复习”为主,而我这里要强调的是“练习”,这不得不再次提及中级培训的特殊性。中级培训是一个以上机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所有理论学习最终都是为上机操作服务,所以课后大量、反复的上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这时候再回头翻书查找原因及解决方法,我认为是比“课后从头看一遍书再上机操作”更加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课前已经有效预习,不论课前课后,教材是必须要仔细看过一遍的,这样才能打牢基础,减少知识盲点。此外,大量上机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印象、掌握机试感觉,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很多教材或者老师未提及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能力。
第三,合理计划。目前中级培训要学习8门课程,各科并非同步开课,学时也各不相同,最后两周主要集中学习审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及access,学好这三门课程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课程的复习,努力做到“学新不忘旧”。因此,除了课前自学和课后练习外,根据课程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及复习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吸取精华。计算机中级培训到目前已完成36期,每期都有学员针对各科知识点加以总结且无私分享给大家,大家得到大量的“前辈”总结后可进行梳理分类,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总结,吸取其中精华。此方法尤其适用于笔试,绝对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审计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一、教学设计目标
老师在讲授一门课程之前,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当前,就职业院校专科层次的学生而言,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更加注重应用性与实用性。因此,在设计审计课程教学目标时应首先注意下面两点:一是审计课程要能够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审计与会计、税法等相关学科紧密相连,并且是以会计等课程为基础,所以,审计课程要能够拓宽学生的会计等专业知识。二是审计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去事务所独立从事审计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审计课程体系中虽然要包含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实务两部分内容,但审计实务要是重点,审计理论要运用到审计实务中去,并且审计实务要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等方面,这样展开审计工作,才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的已学的专业知识。因而,开设审计课程,能让学生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以上两点,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确立如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术与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现行的财务制度,能够运用审计方法来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以便使学生学以致用。所以,审计课程的教学应该是把审计的基本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财务及管理中,以企业内部审计为主,旨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二、教学设计内容
对于审计课程,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很抽象、很混乱,缺乏有效的框架结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审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具高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高职审计课程主要应该是内部审计,教学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审计理论,二是审计实务。在审计理论部分,要讲授清楚内部审计的要素、流程和方法,内容可能比较混乱,老师讲起来和学生学起来都会觉得枯燥无味。那么,审计老师就要确定一条主线,使所有的内容都能围绕这条主线来展开。在审计实务环节还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内容,分要素来安排教学内容。一般来讲,本部分以制造业为例来进行教学设计,共分为五大部分:资产审计、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与费用审计、利润审计等内容。这样与财务会计、税法等相关内容相统一,就企业内部进行审计。
三、选用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案例教学以及分组讨论法等,对于不太重要的内容尝试让学生参与讲授与讨论等。
浅析人才培育的审计教学拓展
本文作者:高玉荣工作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师资队伍实践经验缺乏难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能力的需要近年来,审计师资的来源主要是会计学、审计学专业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大多任课教师是从校门直接走上讲台的,这些审计教师没有实际的审计工作经验,只有少数教师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会计部门实践后从事审计实务教学工作岗位的。审计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审计教学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脱离实务操作”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教师在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侧重于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述,缺少鲜活的实际案例。审计教学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欠佳。审计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求他们具备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目前,多数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认识不足、管理力度不够,缺乏科学完整的审计实践教学规划、管理机制和经验,缺乏能够进行实践教学的优秀师资,大部分高校没有规范的审计模拟室与审计实践教学软件,无法满足审计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审计模拟实验所需资料涉及的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要求研发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当丰富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还要熟悉电算化会计与计算机审计操作技能。目前高校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无法为审计模拟试验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审计实务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而课程研究对象复杂,教授对象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各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案例的系统性和适用性。案例讨论时,要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学到的知识也最扎实。引导分析案例时,要抓住审计案例和审计方法的契合点,对审计案例进行剥茧抽丝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归纳总结课堂案例时,要指出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学生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对于学生新颖意见的独特之处要给予肯定,同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新进行认识,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效果。模式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基于能力本位,融知识与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与组织、管理形式,学生必须完成每个模块的课内外学习量(听课、自学、作业、实验、设计等)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审计教学中,可以把审计课程按照审计业务流程模块化,按照审计初步业务活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完成等几大模块来设计课程内容,明确各个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各个模块的任务后取得相应的学分。这样学生对于整个审计流程有个整体的把握,而且能够掌握各个环节的相应知识,通过一定的课程讲授和实践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双元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模式,即校企合作模式。在审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企业不仅提供场地、设备,而且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双元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培训在企事业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校同时进行,但以企事业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为主;培训者有两部分人担任——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培训以业务实践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锻炼自己,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
“双元制”模式不仅符合“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能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胜任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审计教学的保障,授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的敏感性等都对审计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审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教师的业务素质。审计教师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的法律、准则和相关法规,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于审计学各章节的授课中,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审计理论发展前沿,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引导学生关注审计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为了提高审计教学效果,审计教师还应当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对审计程序、审计案例驾轻就熟,这样才能将审计课程讲授的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审计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更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审计实践,如到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参与审计学案例的收集和编导,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审计教学的教学互动。教师作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组织者,应能为学生参与课堂的分析和讨论创造出生动的案情和真实的场景,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强和完善审计教学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审计教学中,应该加强和完善审计实践环节,将审计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审计实践性教学构建思路包括“课堂实践环节+校内模拟实验室+实务专家讲座+校外实训”四个环节。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执业的全过程,深化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通过课堂案例和仿真习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审计基础理论知识,其次,构建仿真教学环境,开展审计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在校内审计模拟实验室中系统、全面地掌握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审计技术的运用及对审计流程的熟悉程度,将审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必将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再次,邀请政府审计机构、企业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实务工作者来校开展审计专题讲座。既有助于增加教师对审计实务的感性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开拓学生视野。最后,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和沟通,创建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社会实践,真正投入到企业实际的经济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使其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尝试引入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教学结果的理想评价方式应是对“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为适应审计课程的性质及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基于客观考核与综合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的目的,审计考试方式应该改变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制度,引入多样能够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考试形式,如预习笔记、读书笔记、平时作业、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总结、上台试讲、课堂提问等形式。即课程考核成绩=预习笔记、读书笔记及作业评分(20%)+课堂表现(10%)+小组讨论及上台试讲(10%)+案例分析及模拟训练表现(30%)+闭卷考试(30%)。实践证明,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与课程的考核成绩挂钩,可激励学生努力地扮演好学习的主角,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总之,审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需要,审计教学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和完善实践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审计教学质量。
影视资源在高校审计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对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课程本身和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审计学教学过程枯燥无趣,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降低了审计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该问题,可以尝试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将影视资源应用于审计学的课堂教学,以影视资源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文章首先论述了审计学教学应用影视资源的必要性;之后以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为例,阐述了审计学教学应用影视资源的方案设计;最后说明了审计学教学应用影视资源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方法;影视资源;学习兴趣
一、引言
审计学是高校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财务报表审计方面的高阶综合技能。从实务方面来看,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张,新的经济业务形式和业务内容不断出现,企业与资金运动有关的交易和事项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从固有风险方面全方位升高了企业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增加了投资者经济决策的不确定性,威胁着资本市场的稳定。因此,只有不断强化财务报表审计对于资本市场的监管作用,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这也客观上对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校审计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使得审计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会计类专业人才知识体系中的短板。作为任课教师有必要做出教学反思,深入挖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积极开拓教学思维,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以改善审计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优秀影视作品的不断涌现,可以尝试将其中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内在逻辑上存在共性的影视资源引入到审计学的课堂教学,以影视资源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来应对审计学教学枯燥无趣的问题,来拓展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
二、审计学教学应用影视资源的必要性
(一)课程本身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审计信息的实践
摘要:对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审计信息系统课程进行实践分析。从整体目标、教学方法两方面讨论了课程思政在审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思路。审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结合计算机技术来让学生掌握网络时代的审计工作方式。从审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式并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课程思政在审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公正、法治、敬业、诚信等方面,这些都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总结了课程思政在审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途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借助多种审计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全思政教育机制,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在高校审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与审计知识的融合非常关键,一方面可以优化审计教学,另一方面还能够挖掘审计课程自身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念;审计信息系统课程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审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在审计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将审计信息系统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存在一定难度,主要原因就是两者的教学方向各不相同,思政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审计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审计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思政理念来培育出更加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1课程思政在审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站在审计学的角度上来说,审计信息系统的学习内容就是以计算机辅助审计基本框架及流程为主线,再通过介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来教给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完成审计实务的技术方法,以达到对经济活动进行公平公正监督的目的。审计信息系统课程有助于培养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审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中,并结合审计工作的方向和当下信息系统工作的角度来进行综合性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育人功能及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1.1整体目标
会计专业审核课程教学论文
一、审核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公众对财会出现了不信任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计进行监管、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对审计的能力以及执业诚信进行高度的重视,环境的变化对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带来了挑战也从另一方面导致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产品的纵深开发。这些都使得传统的审计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与创新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1、教学实践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些只是单纯的教学内容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思路产生了闭塞,学生们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培养社会性的人才相悖。审计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模式使得学生获取基本技能和更好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加强对审计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和实践,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不断改变传统的观念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高职教育体系也有待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了传统观念对会计专业的偏见。
2、就业发展导向的要求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形势较为严峻,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学校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距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大程度上能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短时间内提升和发展,并且能够很好的参加工作。
二、审核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