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研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15:23: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调研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硕士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究
一、“农大—瑞华”会计硕士产学研合作教育
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硕士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高校与企业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提升会计硕士职业能力这个目标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培养环节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实践基地培养条件、管理机制和合作培养内容等方面。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实习实践基地为例,总结“农大—瑞华”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该合作模式把会计硕士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大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完成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共同选定的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以瑞华培养为主,会计硕士深入到瑞华参加实习、实践和撰写论文,培养实践和科研开发能力。第三阶段会计硕士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
(一)理论学习阶段
研一理论教学阶段,学院以全国会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为指南,在此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同探讨和商定培养方案。学院与瑞华的第二导师共同创建了会计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每一年度委员会都会通过座谈、专访等形式共同论证、修订培养方案,第二导师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硕士的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根据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在培养方案指定的课程中选课。校内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采用MPACC案例库中的案例和实习基地提供的案例进行情景教学,突出企业实际问题的讲解,与理论相得益彰,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实践阶段
选择审计方向的会计硕士,一般被推荐到瑞华实习。瑞华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与瑞华共同制定了工作细则,制定了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费用、生活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了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长效机制,2014年12月,学院申请瑞华为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出台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校所合作战略联盟。2011年至今,会计学院以2011级、2012级、2013级会计硕士为运行实体、在多年产学研合作培养会计硕士的基础上,与瑞华就共建面向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达成共识,开展长期合作研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A+H股审计资格,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专业服务机构。瑞华对会计硕士实习生存在着强烈的内在需求,每年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份,事务所会集中处理大量的审计业务,业务在短时间内骤增,而在其它时间业务量归于常态,所以会计师事务所非常需要实习生来所工作,达到三赢的目的,学校、事务所、学生三赢局面。瑞华实习生的年接纳量可达40余人,每年10月份会安排实习生统一进来连续培训17天,前10天讲解审计准则和职工制度要求,讲解事务所具体业务,后面7天讲解今年会计准则的变化。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实习生们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也有所了解。在11月份陆陆续续地加入到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大的公司项目一般会比较多,一般会进驻几十人,实习生在其中做一些配合性的辅助性的工作,比如用事务所自己编制的审计软件,按企业的循环做一些简单的底稿,或者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去做企业循环中的某一部分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实习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有所了解,通过审计,实习生还能分析出企业做的账正确与否,哪些部分存在问题,软件测试有异常的,实习生会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进一步处理,进行一些补充的程序,或者是对企业发表意见。实习结束后学员撰写详实、深入的实践总结报告。实习生工作结束后毕业时,优秀学员会优先考虑留所工作,如果家不在当地的,还可以推荐到瑞华其他地区的分所工作,黑龙江分所出具鉴定和证明。
审计局监督和管理意见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能,进一步提高我市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市审计监督条例》和《市内部审计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计划管理
1、市内审协会每年初根据上级协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制订《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要点》,指导内审机构围绕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内审工作目标和项目计划。
2、市内审协会将通过分片召开会议等形式,依据各部门各单位年度内审项目计划,检查实施进度和落实情况。
二、加强质量检查
1、市内审协会依据有关准则,结合市具体情况,制定与内部审计业务工作相配套的操作规范和办法。
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优化策略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本科阶段的学结及检验,论文质量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也反映了某一专业乃至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为此,文章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梳理了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为突破这些困境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进而提出了优化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集中指导;个别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本科阶段的学结及检验,论文质量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也反映了某一专业乃至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2000年至今,松江开放大学会计本科34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虽然都能顺利毕业,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因毕业论文无法按期完成而不能毕业的情况。因此,本文以松江开放大学为样本,对其会计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教师多年的毕业论文组织与指导实践,分析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在学校会计工作室进行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若干策略。
一、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会计专业的学习和调研完成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并撰写而成的文章。基于松江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组织及指导工作实践,我们针对学生准备论文过程中的五个难点,对139名在读本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①,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占比74.82%,该问卷调查科学有效。问卷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学生准备论文过程中的难点依次为严重缺乏写作经验、难以获得研究数据、专业基础薄弱、缺乏会计相关工作经验以及没有充足的研究时间。下面,我们对这些难点与困境进行逐一分析。
(一)学生严重缺乏写作经验
审计局信息宣传交流
*区审计局重视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完善宣传机制,强化宣传措施,拓宽宣传渠道,收到明显成效。近年来,被各级信息载体采用信息1188篇次,各类报刊采用稿件185篇次。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责任感。通过学习教育,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一般审计干部有“三个共识”: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审计业务工作;领导重视是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关键;审计人员的广泛参与是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基础。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优化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机制。第一,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先后制定了信息管理制度、调查研究工作意见,明确规定信息员全年上报信息24篇、科室负责人全年上报信息8篇、其它人员全年上报信息4篇;全局人员每年完成1篇调研报告。第二,建立激励机制。每年把审计信息宣传任务纳入公务员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完不成任务指标的科室和审计人员均不能评先。对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及发表和得奖的论文、调研报告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三,建立督促机制。坚持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并将每月统计情况挂在局域网上,督促落实任务指标。
三是不断挖掘素材,提高审计信息宣传稿件质量。区审计局建立审计联系制度,促进了审计工作,收效明显。围绕这个素材,区审计局2006年在中国审计报刊发了一则消息,2007年在审计署网站刊发了一篇通讯,2008年又以构建“免疫系统论”的实践样本为题,在《中国审计》杂志发表了一篇通讯。
四是加强工作沟通,整体推进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纵向上,经常与市审计局、审计署各媒体保持联系,了解宣传报道重点;横向上,经常与*区各信息载体加强沟通,积极宣传审计成果,争取工作支持。
独立学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探讨
[摘要]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不仅花大力气外聘专家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项目经费的配置也显著增加,但是,高投入产生的效益却不甚明显,课题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究其原因,绩效审计工作不到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以A学院科研专项资金为案例,对其绩效审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1绩效审计的起源
为监督和规范政府对公共收益的分配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绩效审计的概念于1930年首次在美国出现,经过各国学者的不断研究,才得以不断完善。政府引入绩效审计后,人们可以据此判定国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更好地了解政府支出的收益性、效率性和合法性。我国学者最早开始绩效审计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目前绩效审计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努力从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同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绩效审计体系,促进绩效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2高校专项资金含义、特点
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政府部门和高校下拨的指定用途的资金,该用途可能是课程建设、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等。针对课题研究,具体可以划分为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和校级课题资金。专项资金具有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时效性强等特点。为了最高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需要对专项资金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审计,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审计政治研究讲话
同志们:
全市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20次年会至此已完成了全部议程。最后,我受局党组和审计机关思研会常务理事会委托,在这里对本次研讨活动和本次年会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今年思研会的主题是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在任何时期、任何单位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志早就说过:“政策和策略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国务院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审计署也反复强调要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因此,今年的思研会,我们把队伍建设定为主题,是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的,这也是大家始终重视和共同关心的课题。从研讨情况看,各单位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各单位围绕研讨主题认真调研,精心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单位专门成立研讨小组,组织专人研究和撰写研讨文章,如嘉定、青浦、静安、奉贤、松江、南汇等区审计局和市局的人事处、社保处、科培中心等;还有些单位领导亲身组织调研,亲笔撰写文章,如卢湾、黄浦等区审计局、市局财政处、监察室、外资处等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几乎所有单位、部门的领导都亲自挂帅、亲自把关、亲自修改。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预先组织了分片研讨,在“审计队伍建设”大的主题下,分成“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作风与制度建设”三个专题,于今年八月份,分别在卢湾、杨浦区审计局和市局的科培中心组织了专题座谈讨论。大家在座谈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对研讨活动的推动和研讨成果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从研讨文章情况来看,本次年会共有34篇论文参评,总体来看,颇具质量,在往年基础上又有很大提高,可以说成果喜人。具体来讲,研讨成果体现出了四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各单位普遍分析了目前审计队伍现状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好的对策。针对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人才短缺、知识单一等现状,奉贤区审计局提出把好“选育用”三关,着力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管理型”审计团队;宝山区审计局提出要培养和强化审计人员“三会”能力。卢湾区审计局和市局办公室、法规处、环保处紧紧围绕自身业务实际,分别阐述了如何加强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审计管理人才队伍、审计法制干部队伍及环境审计队伍建设问题。针对审计教育培训实际,闸北、浦东、松江区审计局和市局科培中心,分别从管理体制、配套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的对策。针对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实际,金山区审计局提供了在“建”字上打基础,在“学”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求突破的实践。针对当前审计风险日益加大的实际,市局经贸处提出要培养和加强审计人员“四个意识”。闵行区审计局的材料虽然未参加评选,但他们针对本单位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从教训与反思角度,提出了加强审计廉政建设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而市局监察室则从任务指标体系、监督制约机制、政绩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等环节,正面阐述了如何深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这些论文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是操作性。不少单位在审计实务中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市局人事处围绕提升审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课题,从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吸引占有、优化配置、培训开发、创新激活”四个能力上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虹口区审计局在“组织创新、培养创新、技术创新”方面介绍了自己几年来的具体做法。市局财政处从“民主、规范、激励、人本”四个方面总结了实施有效管理的方法和体会。崇明县审计局介绍了他们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汇区审计局在如何加强审计梯队建设上提出了一整套方法。市局投资处从“人员配置、制度建设、团队精神”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审计科组建设问题。黄浦区审计局则从“培育理念、健全机制、激发活力、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经验做法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值得各单位学习和借鉴。
内部审计师协会工作报告
现在,我向二届三次理事会报告协会20*年的主要工作情况和2009年度工作安排,请予审议。
一、20*年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20*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盛事、大事、难事交加,我们经受了南方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的痛苦和磨难,也收获了奥运和神七的成功和喜悦。20*年,也是我省内部审计协会二届理事会实现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协会在省审计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下,在各位理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紧紧围绕五年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为主线,以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方式方法为重点,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开展调查研究,推动理论研讨,积极发挥协会“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职能,宣传“双先”经验,提高培训层次,圆满地完成了二届二次理事会确定的全年工作任务,为我省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省内审协会被省民政厅评为优秀社会团体,被省社科联评为省先进协会,被中内协评为《中国内部审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审计厅评为20*年度审计宣传工作单项考核第一名。
一年来,协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全国内审“双先”及全省内审“双先、双优”评选推荐工作,筹备召开了全省内部审计“双先”“双优”表彰暨经验交流会。
根据审计署的要求,省审计厅于20*年底决定开展20*年至20*年全省内部审计“双先、双优”评选表彰活动,具体工作由省内审协会负责。我们按照省厅文件规定的条件和指标,对各地各单位报送的近300份材料进行了逐一的审核,按照黄利明副厅长提出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成绩突出,不突破指标,并尊重各市意见”的原则,进行严格的审核。经过初审,报经“双先、双优”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推荐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17个,先进内部审计工作者18个,确定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91个,内部审计先进个人122人,优秀内审协会10个,优秀内审管理工作者20人。5月28—29日,在济南召开了全省内部审计“双先”“双优”表彰暨经验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鲁的“双先”“双优”代表和各市审计局、内审协会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易仁萍亲自到会祝贺并作了《内部审计—国外先进理念与中国实践》学术报告,主持审计厅工作的王谦华副厅长和宋晋纪检组长、黄利明副厅长出席了会议并向先进代表颁发奖牌。黄厅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三年中我省内部审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内部审计工作,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成效。会上,有8个全国、全省双先双优代表作了典型经验发言,另外还有19个单位和11名个人作了书面交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与会代表和省厅领导的一致好评。
审计协会工作打算
2012年协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省内部审计协会2011至2015年工作规划》为指导,按照省厅党组提出的“注重内审,着力加强自我监督规范”的总体要求,围绕“着力制定一个内审管理办法、开好一个内审工作会议、评选一批内审工作先进”工作重点,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坚持“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基本职能,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发展,推进我省内部审计事业做大做强,为组织转型升级与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一、做大内部审计,推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广泛建立
“审计很重要,内审不可少;若要不出事,关键在内审”。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是组织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制度设置,是保障组织健康运行的基础防线。2012年,协会重点在推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广泛建立,促进提升我省各经济组织自我监督规范能力上下功夫。
(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情况调查。一是与省厅相关业务处室、部分市、县(市、区)审计局、省直行业分会等合作,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乡镇(街道)等审计机关监督对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摸清目前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工作成效,发现典型、挖掘经验;研究分析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成因,分类提出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的意见与建议。二是配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完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研,服务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出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配合省审计厅研究制订出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着重对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包括哪些单位应该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国家审计如何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指导,如何整合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等内容。同时研究制订对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量化评价考核办法,作为意见的附件。
(三)召开全省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以省审计厅名义召开一次全省内部审计工作会议,邀请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相关领导参加。通过会议,一是宣传贯彻《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实施办法》,对各级政府、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广泛开展;二是通过典型单位的经验介绍,展示内部审计成果与风采,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有关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内部审计协会工作安排
2012年协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2011至2015年工作规划》为指导,按照省厅党组提出的“注重内审,着力加强自我监督规范”的总体要求,围绕“着力制定一个内审管理办法、开好一个内审工作会议、评选一批内审工作先进”工作重点,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坚持“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基本职能,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发展,推进我省内部审计事业做大做强,为组织转型升级与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一、做大内部审计,推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广泛建立
“审计很重要,内审不可少;若要不出事,关键在内审”。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是组织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制度设置,是保障组织健康运行的基础防线。2012年,协会重点在推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广泛建立,促进提升我省各经济组织自我监督规范能力上下功夫。
(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情况调查。一是与省厅相关业务处室、部分市、县(市、区)审计局、省直行业分会等合作,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乡镇(街道)等审计机关监督对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摸清目前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工作成效,发现典型、挖掘经验;研究分析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成因,分类提出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的意见与建议。二是配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完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研,服务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出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配合省审计厅研究制订出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着重对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包括哪些单位应该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国家审计如何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指导,如何整合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等内容。同时研究制订对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量化评价考核办法,作为意见的附件。
(三)召开全省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以省审计厅名义召开一次全省内部审计工作会议,邀请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相关领导参加。通过会议,一是宣传贯彻《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实施办法》,对各级政府、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广泛开展;二是通过典型单位的经验介绍,展示内部审计成果与风采,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有关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机构编制调研创新体会
近年来,**县委编办按照“调研兴办”的工作思路,狠抓调研工作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提升调研质量,促进成果运化,机构编制调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共撰写调研文章40余篇,在中央、省、市等各类网站和刊物发表或有关会上交流共20余篇,6篇调研文章被评为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优秀调研文章,2篇论文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多数调研建议和意见被县委、县政府在决策中采纳。我县机构编制调研工作被《中国机构》网站宣传报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调研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调研工作的着力点来抓。精心组合力量,变“独角戏”为“大合唱”,使调研工作形成一个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在组织形式上,我办坚持“点”“面”结合,做到调研信息网络立体化。一方面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调研信息工作,配备门调研信息员。另一方面,建立全县机构编制信息调研网络。特聘了11名县直机关单位政工(人事)股长为机构编制工作调研信息员。每年召开政工(人事)股长会议进行座谈,有针对性地安排课题,布置工作任务。并以此作为每年全县机构制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调研工作机制。把机制创新作为调研工作的突破口来抓。注重强化激励机制,变“推着走”为“主动跑”,使调研工作的势头长盛不衰。一是目标管理,责任到人。每年都出台《**县委编办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把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实行工作任务和信息任务双重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评先评优相挂钩。二是定性定量,考核到人。信息调研任务层层分解,组室有任务,人人有指标,采取定人、定时间、定任务、定课题的“四定措施”加以落实。由综合组按时督促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通报。三是讲求实绩,奖惩到人。出台了《**县委编办调研信息奖励制度》,对信息调研工作作出较大成绩的个人在经济上给予奖励。近几年来,用于此项的奖励金额达万余元。
三、狠抓调研工作质量。把出精品作为调研工作的基本要求,注重强化精品意识,变“粗放型”为“精品型”,使信息调研工作增强影饷力。一是在选题上下功夫,做到“三个紧扣”。即紧扣机构编制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紧扣工作难点,着重解决本县机构编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薄弱工作;紧扣领导“意图”。着力调查了解社会民众反映较强烈、信访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弄清问题情况,提出解决问题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和处理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二是加强论文写作质量。要求对所有调研的问题必须写出调研报告,同时严把质量关。每一篇论文要通过课题讨论、起草、分管领导把关、综合组审核、主要领导定稿等程序。组织论文交流评议活动,通过交流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和使用价值。
四、紧扣工作实际,促进成果转化。调研工作紧紧围绕改革与管理这两大主题,做到调研工作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最终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开展,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体来说,做到调研工作“五个服务于”。一是服务于机构编制管理。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先后开展了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七站八所机构编制现状和“吃空饷”问题的调研,将调研的情况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向编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汇报。使县委、县政府形成共识,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政策的同时,促进了机构编制管理。如通过对乡镇七站八所机构编制现状的调研汇报,积极采取措施,真正实现了机构编制增长和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通过对“吃空饷”问题调研,清退了吃空饷人员,完善了管理制度,经编委会研究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两办文件下达。二是着眼长远,服务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需要。围绕人员结构调整抓调研,促进各类事业长远发展。开展了教育、卫生系统人员编制情况调研,针对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经县委、政府同意后,在控制编制总量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招聘66名教师,充实一线教学队伍,招聘100名卫生技术人员,用以弥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现状。开展了水利、审计、环境保护、煤炭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调查,针对这些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与人员超编的现状,提出选派现有人员参加培训,严格控制非专业对口人员调配,有计划引进专业人才等意见和建议,得到领导的赞同和部门的理解。三是服务于机构改革。围绕改革抓调研,增强改革前瞻性。开展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方面调研,掌握了县行政执法现状,提出了改革思路,为推进我县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奠定了基础;开展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研,有助于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围绕乡镇职能转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对下阶段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四是服务于“三定”工作。围绕“三定”方案落实情况开展调研,督促检查“三定”工作的落实。重点开展县林业局和县国土资源局职能履行及人员编制情况调研,重点解决了这两个部门人员混编的问题,规范了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五是服务于专项工作。围绕机构编制各项专项工作开展调研,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开展了全县“四库两坝”水管单位情况调研,在此基础上,对水管事业单位开展了“定性、定编、定职能”工作。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了把水库(河坝)主干渠管理划入水库(河坝)管理所职能的建议,很好地解决了因水渠失修灌溉效益日益萎缩这一难题,这一方案得到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