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5:18: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升学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升学教育

用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幸福感

摘要: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这不仅是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渗透在其他课程中。作为一名创业课程的教师,尝试在塞利格曼的PERMA理论指导下,总结在创业教育中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关键词:创业教育;幸福感;积极情绪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人们追求幸福的各种活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人的所有活动都朝向一个终极的目标就是幸福———不管是基于本能的享乐主义或者基于反思的理性主义。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也成为教育的自然诉求。幸福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方面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欢乐和幸福”。根据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PERMA理论,即幸福感应该包括:积极的情绪(Positiveemotion)、投入(Engagement)、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成就(Accomplishment)构成,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这种全面而持续的幸福感呢?创业教育是有效的途径。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

一、让学生感受积极的情绪

受传统吃苦思想的影响,过去的创业教育多强调克服艰难困苦的过程和决心。但这种创业教育对“90后”甚至“00后”的学生来说,吸引力越来越小了。现在的创业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创造快乐创业的氛围。例如很多学生对创业的期望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不合理地高估,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詹姆斯提出了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即在相同的成功水平下,对自己的期待越高,自尊心越低。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以及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就会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升自尊心与幸福感。

二、鼓励学生投入到创业中

查看全文

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教育

一、关于课程观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课程观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在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受中国教育体制与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课程观往往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在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把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学生将要学习的教材知识内容,未能把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也看成是课程的有机要素,这是传统课程观的一个误区。学生的学习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教师的讲授,另外一部分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由于教师的课程观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将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合乎伦理道德教学方式与反伦理道德的教学方式、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彼此分离竞争的学习方式与彼此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等,带给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是非常不同的。有的学习经验是消极的,有的学习经验是积极的;有的学习经验是有价值的,有的学习经验没有多大价值;有的学习经验与书本知识内容相一致、相协调,有的学习经验则与书本知识内容相冲突、相矛盾。积极的、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而消极的、无甚价值的学习经验将会妨碍学习者今后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不能仅仅把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预定知识内容看作课程内容的唯一要素,学生从特定的课题教学活动方式中所获取的实际经验,同样也应看作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仅仅把课程看作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从动态生动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这是传统课程观的另一个误区。在传统的预成性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只作为既定课程的阐释者与传递者,学生只是作为既定课程的接受者与吸收者,他们都是课程开发的旁观者与局外人。对于生成性课程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传递者与吸收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建构者与创造者。现代教育越来越多地提倡素质教育,但就教育实际情况与效果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完全摆脱应试的束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很多时候,素质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到了大学,升学的压力解除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应该是容易了很多。但事实是,很多学生离开了老师的管理与说教即放任自流了,不再重视学习,高校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时难以实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对很多课程认识不足,很多学生会抱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起来没有动力。从教师角度分析,由于教师的课程观不够全面、科学,限制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现象在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有所存在。

二、教育目标的思考

几乎每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之前,都已经上过至少10年的语文课。这些基础教育给了学习充分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应试的限制也扭曲了一些同学对语文的认识,尤其是理科学生,很多提到“语文”二字就头痛。因此,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根本目标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具体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

查看全文

教育系统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意见

各学区、市直有关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司函号和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关于市年初中学业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的通知》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今年初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考试对象、科目及分值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体育与健康考试。考试科目为:男1000米、女800米(30分),坐位体前屈(20分),立定跳远(20分)和棍术(30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考试成绩以100分制计算。计算考生升学成绩时,按实际成绩的70%折算计入。

二、考试时间及考试办法

5月7日至12日进行考试(如果因天气或其他原因无法考试,另行通知)。

查看全文

利用赏识教育是提升学生潜质

一、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渗透“赏识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如在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中,因拼音字母没有一定意义,许多学生学起来感觉很枯燥,为此我在常规教学方式中融入赏识教育,让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感受汉语拼音学习的乐趣。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形象性、故事性与游戏性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改变过去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汉语拼音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甚至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做引导、赏识,哪怕看到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后进生适当降低难度,并在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教学如何记拼音“O”的字音时,在已学习“嘴巴大大āāā”的基础上,我尽量让后进生编一编字母口诀,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当他们编得不错时,我毫不吝啬地说:“你真有创意!”或“你的模仿能力真强!”同时不偏爱优等生,在必要时给优等生加大难度,以增强语言的新颖性,针对不同学生的课堂反应,适时进行肯定、点拨、纠正、归纳,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积极发言。这样,学习汉语拼音的读音、字形也变得不再沉重。

二、以语文活动为载体,展开赏识教育

语文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大有裨益。我在挖掘开展语文活动的素材上下工夫,充分抓住课前三分钟、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等时间,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指导他们分别有目的、有重点地参加不同话题的语文实践锻炼。通过课前三分钟故事、情境表演、角色朗读等活动形式,设计精巧的过程,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也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活动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以点滴微小的成就感促使他们继续阅读、学习、内化。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德所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老师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语文活动中开展赏识教育,多给学生微笑,多给学生一些赞扬和鼓励,使学生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断树立自信心,体会成功的滋味。

三、以作业交流为纽带,渗透赏识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德斯研究了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教师的命令、要求和不赞成的行为,会引起学生的敌意、冷漠、退缩、挑衅、情绪分裂;而教师的支持、认可、针对问题做出积极评价的行为,可使学生进一步团结友爱,敢于面对问题和减轻焦虑,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单纯以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划分学生,作业中更不能以一个“√”与“×”评判对与错,我们要全面评价,既要看到他的不足,更要不断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注重以作业交流为纽带,渗透常识教育。所有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老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因为一个分数、一句评语都表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作业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一块园地,细致的批改、积极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而且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看到学生的作业,我除了在作业上打上等级外,还增加一些鼓励性评语。如:“作业很整洁,老师看着很舒服。”“你已取得一定的进步,继续努力。”“你今天课堂表现很突出,我真高兴!”“你愿意挑战自我吗?相信你能行!”等等。学生看到你鼓励性的评语一定会更加自信,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途径研究

职业院校只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需求紧密结合,才会有广阔生存和充足发展空间。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基础性的课程教育,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理论,同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否立即胜任工作,为职业院校提高语文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职业院校一直备受关注的教学重点。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镇,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是其职责所在。一些职业院校按照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开辟了通道,为职业院校在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平台。

2.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前,大多数院校都十分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也十分吻合。大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也十分强调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在设计语文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未来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查看全文

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改变了常规语文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灵活、更精彩,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活动、探索中提高语文素养。

1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听音乐,营造氛围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的教学中,既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又能营造意境,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感悟、想象。如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感念母恩的小诗,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怀念,情感真挚。在教学中,教师选用古筝乐曲《送别》,学生在那动听的旋律中,渐渐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夜深了,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仔细地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清早,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外,目送着儿子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浓浓的不舍……意境相通的乐曲,声情并茂的诵读,充分调动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很好地再现古诗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样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知的渴望。

1.2看画面,创设情景

查看全文

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当代教育家认为,21世纪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问,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的意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参与

面对时代的发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课堂环境仍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符的现象。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

1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从认知心理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认知学习论的角度看,数学学习的过程乃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而数学学科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美国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老师仅仅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查看全文

心理学融合提升学科教育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各个学派的纷争;心理学的分裂;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进化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史的展望;结束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人们开始围绕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冯特的学生铁钦纳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学派是第一个与构造主义学派相对立的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无疑让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从意识层面的研究转入潜意识层面、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他的潜意识决定的、人性本是善良的,人是有尊严的人,是有价值的人、从学科的意义谈心理学的分裂、一个学科要称之为“学科”,就需要有它的规范和标准、企图融合心理学各个学派的一些人的尝试和局限、进化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新发展趋势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心理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支撑该时展的学派观点,并且各个学派观相互之间很难融合,在当代都自成一体,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派观点。通过对英文的discipline的解析,不难发现心理学的各个学派正处于危机之中。虽然早期的心理学家也曾经试图融合其他学派的观点到自己的学派中来,但是由于这些融合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融合,或者说融合的很少,其作用也只是昙花一现。近年来,进化心理学以一种融合各个学派的姿态呈现,并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与此同时,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也提到心理学应该融合,他的范式学说在学术界有不小的影响。展望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似乎已经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整合心理学的学说,使心理学在整个学术界都能被不同的人们所认可,使它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关键词]分裂融合学派进化心理学

一、各个学派的纷争

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踏上了科学的道路,人们开始围绕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各个学派也相继产生,并发展出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学派观点。

冯特的学生铁钦纳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所有知识来源于感觉印象,而感觉所提供是一些简单的观念或元素。这是一种元素主义的学派观点,使心理学更加科学化的同时,也成了其他学派争相反对的目标。

查看全文

教育局升学考试安全工作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即将在6月上、中旬举行,为确保我市顺利实现“平安高考和中考”目标,结合我市高考和中考工作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今年高考和中考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高考和中考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事关考生前途命运,事关家庭幸福安康,事关国家选拔栋梁之材,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们抓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部分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事件。由于国际交往频繁,疫情正在不断发展,我国已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不排除继续扩散的可能,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力应对措施,严密防范监控。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将今年高考和中考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的高度,加强普通高考和中考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安全工作力度,确保今年我市普通高考和中考顺利进行。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考试平安顺利

查看全文

网络文化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素质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重视和培养具有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既成为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及不足,结合当前信息化背景,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为全面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综合素质;新兴媒介;创新发展

随着幼儿教育在当前社会中的受重视程度逐年提升,众多的高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目的在于培养综合能力高的学前教育人才,为幼儿教育工作岗位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了全面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网络调研及对我院学前教育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95%以上的学生都倾向于网络空间,在手机和整理学习资源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汲取知识、获取资源,实现对自身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深入探讨。有80%的学生表示,对于网络、智能手机存在依赖性,只有10%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于网络的沉溺度不深,自己拥有其他的实体爱好。由此可见,网络文化无疑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三观的重要因素。那么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依托校园网络文化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育人于无形,润德于无声。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步加强,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担负着幼儿基础教育的重任,她们应该懂得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懂得如何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应该懂得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现如今,由于受到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屡屡发生。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父母、是幼儿的朋友、是幼儿学习的楷模,她们的言谈举止可以对幼儿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幼儿教师不但要传授幼儿知识,而且要教会幼儿如何做人。所以幼儿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理解、尊重、关爱和正面的引导,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在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及伦理道德,把提升综合素质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目标,切实有效地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她们能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更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实际培养学生素质过程中,学生从业道路及对于幼儿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也会产生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和培养有责任心、有爱心且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