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概念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9:45: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物学概念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物学概念教学论文
1.充分应用科学史生物科学史是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探究过程的杰出代表、是科学家揭示出生物科学理论的动态过程,有效利用科学史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和谐的统一。学生在科学史的学习中,教师要利用沿着人类认识生命规律过程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探索生命规律,让学生充分获得探究体验,从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中不能充分汲取真正的营养。如“植物激素”此核心概念的教学,可以借助生物科学史,具体设计过程如下:①1880年,达尓文的向光性实验,发现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②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哪个部位有关?1913年,詹森设计了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部之间放置琼脂片的实验,得出:“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的结论。③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1914年,拜尔的实验,发现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通过上三位科学家的实验,猜想到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④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1926年,温特的实验,发现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⑤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⑥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⑦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植物体中还有一些与生长素作用类似的物质,如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这一类称为植物体中天然生长素类。⑧以后人们又不断发现了一些人工合成的、与吲哚乙酸有类似生理效应的物质,为了区别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常把这类物质叫生长素类似物。水到渠成地得出“植物激素”的概念:像生长素这样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利用探究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以探究的方式讲授核心概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因此被众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核心概念”基因”为例,利用探究教学策略的设计如下:①提出探究问题:基因是否等于DNA?②推理与设计分析: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③取证:通过对资料数据分析出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得出结论:基因只是DNA的片段。④解释证据: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到小鼠体内,发现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发光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因此就顺利地从DNA水平上给基因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3.通过比喻或模型比喻或模型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如核心概念“染色体组”可以用扑克牌的类比法来讲授;核心概念“减数分裂”可用模型法讲授,用橡皮泥反映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用红绿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又如,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时,教师将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比喻成梯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碱基间构成的氢键就是梯子的踏板,这样可很好地加深学生对DNA组成的认识。
4.采用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选取一个知识领域;②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③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④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⑤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理想的概念图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②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词组标注出来;③)不同层级概念间的纵横联系清楚、明确,并形成一些交叉点:纵向联系说明概念间的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横向联系可以说明处于概念图中同一层级水平的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而交叉关系则说明处于不同层级概念间的联系。故而,在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如在核心概念“染色体”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构建如下的概念图:
图1核心概念“染色体”的概念图5.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上的主要手段有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是多媒体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交互方式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技术。此项技术具有声、图、文并茂,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渲染理想的教学环境等优点。如在讲授“细胞增殖”、“减数分裂”、“神经调节”等抽象、复杂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动画来演示这些过程性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根本任务的《标准》指导下,借助于生物科学史去建构概念,有效展示了概念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习的不仅仅是条条框框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落实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概念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后在教师指导下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不仅可利用科学事实建构科学概念,同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比喻或模型、信息技术辅助学概念,都是属于借助一定手段使抽象概念直观化。概念图的运用是进一步训练学生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方法。
简论生物学课堂中的语言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它不仅要符合语言学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具备教育教学和科学上的独特性。如同数学有“数学语言”一样,生物学也有自己的“生物学语言”。
一、生物学语言及其分类
生物学语言是用以描述、阐释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符号系统,生物学概念、术语、图表和专门代号则是构成生物学语言的符号。它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具有明确性和单义性的特点。
按内容,生物学语言可分为生物分类学语言、形态解剖学语言、生理生态学语言、遗传与行为学语言、生物学用具名称及生物学工作方法语言(如描述显微镜操作过程及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的语言)等。按组成符号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词句组成的,如“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另一类则是用图形和专门数学符号表示的,如由点线表示的细胞结构简图,用数学符号表示的基因型“@①”和“X「A」X「a」”等。按表达形式,可以分为描述性语言和论述性语言,前者侧重于对感性的生命现象的描述,强调形象思维;后者侧重于对逻辑性较强的生物学理论的阐释,强调抽象思维。此外,按载体不同可以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口头语的载体是语音,书面语的载体是文字符号。
那么,生物学语言与生物学教学语言是何种关系呢?笔者认为,生物学教学语言是由生物学语言和一般性教学语言两部分构成。生物学语言是生物学教学语言的核心部分,是本学科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体现了教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一般性教学语言是不同学科教学中所共有的,主要用以组织教学活动,有转承、提问、指令、强化、心理调节等作用,它服务于生物学语言,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和艺术性。
这里不妨分析这么一个实例——师:“上几节课,我们以蚯蚓为代表,系统地学习了环节动物门。现在提出几个问题:第一,蚯蚓靠什么运动?沙蚕的运动器官是什么?”生:“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沙蚕的运动器官是疣足。”师:“很好……”这里的“上几节课”、“现在提出几个问题”、“很好”等是一般性教学语言,学生回答的部分是典型的生物学语言,其余部分则是一般性教学语言与生物学语言掺和在一起,不妨称之为混合性语言。由此可见,生物学教学语言是以生物学语言为主体的两类语言的有机结合体。没有生物学语言的教学不成其为生物学教学,没有一般性教学语言的生物学教学又无异于拿一本生物学专著照本宣科。
逻辑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文章围绕逻辑推理法,探讨其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实践策略,具体包括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概念教学;利用逻辑推理法优化知识结构;利用逻辑推理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利用逻辑推理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逻辑推理法;生物教学;生物学思维
逻辑推理法是指依据已有的材料,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形成与研究材料相关的概念,并因此作出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传统的逻辑推理通常包括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三种推理方法。教师在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逻辑推理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概念教学
生物学中的概念主要是描述所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将这一概念推广到更多同类对象的研究中。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所学生物知识内容的概念,才能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学好生物学,就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的概念。教师在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时,可以利用类比推理法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对比、推理,从而使学生高效地完成生物学概念学习。类比推理是指研究的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有相似,通过对比推理得出他们也存在其他相似属性的推理过程。类比推理法从对个别对象的观察研究开始,再推及至更大范围的同类对象研究中,其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十分相似,因此教师可以将类比推理法融入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利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推理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概念。
二、利用逻辑推理法优化知识结构
初中生物复习方法研究
摘要:初中生物总复习面临着考试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切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是生物教师首先要关心和重视的事情。有效教学需要持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深入研究备考学生情况,因此,努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严密制订高效复习计划,巧妙运用核心概念教学,这对于初中生物总复习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复习;核心概念
“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复习是一个对于已学知识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此,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生物总复习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轻松准确掌握初中生物知识要点。
1.持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无疑对处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可以在教学中旁征博引,使学生在宽广的眼界下理解所学知识;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生物学前沿技术和成果的关注,可以促使学生与时俱进,把高深的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所学知识体系联系起来,从而对生物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勇于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适合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2.深入研究备考学生情况
从塑造科学修养的视角看中学生物教学
[摘要]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出现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我国生物学教学也确立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宗旨。本文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解读了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等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指导我国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课程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学隶属于自然科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这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科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殊途径和方法。正由于有了这些对生命世界准确地提出问题及获取较为可靠答案的方法,如观察、量化、求证和思考等,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才能日益深入、全面和可靠。这些方法反映出自然科学与其他领域认知模式的不同,也体现了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和本质。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物学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宗旨的确立,将使我国生物学课程产生一些重大变化。理解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也将有助于生物老师们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概念图是某个概念及其有关的事物的关系图,可以组织各种知识和表征的一种工具,将这种技巧运用在教学当中,可以一定程度地增进学生对于某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渐渐渗入学习过程中,而概念图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渐渐地运用到教学之中了。下文笔者将对概念图如何和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图;教学方式
生物是一门通过对不同的概念进行学习、分析和探究的学科,概念可以在一些方面很好地解释某些生物所含有规律。概念图最先由康奈尔大学的约瑟夫提出的,运用在科学的教学活动当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效果,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加受到人的推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植入,越来越展示这概念图的优点,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及时在课堂中随着知识讲解的深入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概念图解,更加方便学生将各自抽象的知识相互结合起来,完成对概念的统一记忆。
1充分利用概念图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
概念图其中强大的知识结合能力,可以更容易地将各个单元和各个必修书中的知识相互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师可以对知识有很深的熟识程度和综合知识能力,只有教师对知识产生了深入的理解,能够充分地综合运用知识并且在课堂上将生物的知识很快速地构建出一个模板,才能让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了一定的敬意和兴趣,并且也能够学着教师将生物的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图,从而达成了让学生主动思考、归纳、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在言语上贯彻构建概念图的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在脑海中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点,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加深学生对各个概念的记忆,培养学生一个整体的生物学思维。同时,教师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生物的学习时,就充分为学生提前构造一个概念图重要性的概念,通过提前设计课程,技巧性地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或者黑板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到概念图的作用和其中知识层层递进,层层相关的模式,最终体现出生物知识的整体化。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概念图时要充分注意不要简单直接地向学生说明什么是概念图,这样很容易地让学生感觉概念图麻烦、复杂、抽象,从而对概念图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逐步讲解知识,一步一步构造概念图的方法来对概念图进行逐步的引入。例如,在刚开始的生物学习中,教师会引进细胞的概念,细胞内结构的不同又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来进行概念图的展开,让学生通过概念图充分地发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不同。
2及时纠正学生概念理解偏差,提升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初中生物概念图教学论文
【摘要】在生物课程中应用概念图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帮助学生对重要知识、概念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思维能力与归纳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的网络,提升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主要论述初中生物概念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期让概念图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图;教学;实践
概念图是一种表述知识与组织知识的重要工具,使用概念图教学能使多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展现在学生眼前,概念图应用于生物教学中能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将新旧知识很好的整合,使学生更好的对概念与知识形成整体的把握。
一、利用概念图教学,推动学生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互相帮助中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将初中生物知识有效的引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实现高效的教学方法。概念图教学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策略,还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在教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可根据教学概念为本节课的教学基准,先为学生呈现本节课的概念图,要求学生根据该概念图谈一谈自身的初期看法,然后结本节课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相互讨论,并再一次结合概念图表述自身的进一步认知,将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问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在小组内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自身设计的概念图,进一步对相关的概念内容进行认识,最终在小组内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学生们进行光合作用知识点认识,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将概念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变成学生开展学习的工具,使其加深对于相关概念的认知,在小组内对某一问题的探讨,集体对概念图进行绘制,不仅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还能使学生感受小组合作的喜悦,并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概念图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践行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所提出的热门话题,然而,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重知识而轻能力、重分数而轻过程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模式仍然很普遍。在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值得教师深思。对此,教师可在界定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几种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而形成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1]。可以看出,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它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在注重高中生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
二、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高中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进行培养,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应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大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学生素养培养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对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二)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质量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学模式单一性较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等等。而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应用其中,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课程安排,合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并以此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高中生物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三)有利于实现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科学素养是高中学生综合素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工作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高中生物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以及科学探究等素养的培养,来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这一学科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加强学生实践操作
基于学生实践操作的高中生物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科实际操作频次和频率,提升生物学科技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掌握知识于实验中。这一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并为未来学习生涯的更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时代环境的限制,传统的生物教学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教学内容抽象传统的生物教学是基于生物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偏重于概念的讲解,而生物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是很难理解的,学生没有一个感性观感的获取,对知识容易混淆,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块,没有将生物学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这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和实际运用都带来了很大的障碍。2.教学实验设备陈旧在我国很多地区和学校存在实验设备短缺、不齐全或设备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生物课程主要是依靠课本、图片或简单的设备来进行。3.实验能力欠缺很多高中生物教师虽然很重视生物教学的实操性,但由于教学时间紧张、师资配备等问题,加上对学生的具体实验水平了解不够,在设置实验课时往往存在实验目标过高或过低,对实验技能的要求和学生目前的具体状况不符,导致实验教学效果欠佳。另外,在一些生物实验中,对实验设备要求较高,针对实验所需的各种溶液或溶剂有着特殊的要求,而这类实验往往比较复杂,学生也存在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不足的现象。
二、实操性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摆脱知识碎片化,使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化是把所学知识按照知识的性质进行划分,形成知识组块,进而将重要的事实、概念、程序及与知识有关的其他要素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实操性生物教学有助于把彼此独立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构建知识框架。在实验过程中,基础概念和延伸知识点的支撑和验证也可以得到改善,这对学生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有着极大帮助。2.增强学生实操技能和动手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生物学知识贯穿于实际操作过程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科的实际操作能力,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和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三、实操性生物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谈表观遗传的概念教学策略
摘要: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表观遗传”概念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深度探究、本质变式、迁移应用等环节,推进概念的主动学习、探究演进和理解内化等,达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深度学习;表观遗传;概念教学;高中生物学
生物学概念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将生物学现象、事实经过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抽象出来而形成的理性知识,是生物学学科知识的主干。教学中要求学生从生物学事实和现象出发,开展批判性的学习,在深度探究中建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将其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应用到新情境中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1]。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投入、掌握知识的来源方法、习得知识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可以高效地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生物学概念,实现概念的灵活迁移和应用,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2节中的“表观遗传”为例,尝试利用深度学习理论进行概念教学。
1创设情境,推进概念的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深度学习的本质内核,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往往来源于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疑问。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还原概念产生的背景或相关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认知动力;进而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设置真实的、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为学生的概念学习创设“入口”,推进概念的主动学习。例如,在“表观遗传”的概念教学中,教师以真实的生物学现象和真实的实验研究资料创设情境,资料1: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在性状上仍存在微小的差异。资料2:一个蜂群中,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基因型相同的雌蜂幼虫发育而来,若雌蜂幼虫在出生三天后被饲喂蜂蜜和花粉,将发育成工蜂,若被饲喂蜂王浆,则发育成蜂王。通过对资料1和资料2的分析,引导学生联系前概念,对经典遗传学理论产生质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引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如何针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上述情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型,为“表观遗传”概念的学习创设了“入口”,有效推进学生对概念的主动探究。
2深度探究,演进概念的探究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物科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