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20:19: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意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意识论文

电影生态意识管理论文

在中国电影界,冯小宁可以称得上是用电影来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问题的先行者。早在1989年,冯小宁就开始尝试把对环境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到电影之中。冯小宁观察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动物,眼神中几乎都有恐惧的成分,而惟独人类没有,他进而发出这样的质问:都是地球上的生命,人类为什么要屠杀其他动物?他希望能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再萌生猎杀其他动物的念头,并转而关爱动物。这份对其他动物的关怀和责任,冯小宁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大气层消失》,影片颇具创新性地站在动物的角度去审视人类,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可谓先例,余秋雨先生就曾经这样评价这部影片,功底不足,但思想高度极罕见,足见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意义。不仅如此,这部影片还开启了冯小宁关于“生命与环境”三部曲的创作历程,2002年上映的史诗大片《嘎达梅林》就是其“生命与环境”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它是冯小宁自觉的生态意识在电影中的延续。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冯小宁身体力行,带领剧组不在草原上遗留下任何垃圾,还不时把别人留在草原上的垃圾捡拾起来,冯小宁曾发誓说:“如果谁把一袋垃圾扔在马路上,或把一个酒瓶子扔在街上,我绝对不和他交往。”冯小宁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斑。他还表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一定要爱护,拍这部片子是想启发观众,我们很多美丽的草原变成了沙漠,而这种破坏其实从清朝就开始了。每一寸草地的长成需要很多年的累积。我想在《大气层消失》、《嘎达梅林》之后,拍一系列思考生命与环境的作品。”①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宁曾连续五次和其他委员一起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保护野生动物的议案。2003年10月,他和冯巩、关牧村、陈佩斯、滕格尔等人一起,被国家环保总局聘为“环境大使”。可以说,冯小宁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并为此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为纷繁芜杂的中国电影界开辟了一条清澈的溪流。

《嘎达梅林》取材于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从酝酿到拍摄历时五年时间。这部电影由冯小宁自任编剧。影片讲述的是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70多年前,内蒙古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上,牛羊成群,蒙汉各族人民在悠扬的歌声中和睦地生活着,年轻的骑卫队长嘎达梅林在那达慕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牡丹,由此展开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好景不长,军阀政府勾结王府出卖了蒙汉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原,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嘎达深刻体会到草原对于牧民的意义,出卖了草原就等于断了牧民的活路,身为牧民的“梅林”嘎达力劝王爷收回出卖草原的命令,却被革去“梅林”的职位。万般无奈之下,嘎达带着“万民书”代表大家到奉天为民请命,反被诬“犯法”,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为解救自己的丈夫独自去劫狱,却不幸被抓。在断头台上,江洋大盗“胡子”带领自己的弟兄把他们救了出来。嘎达梅林回到草原后,带领人民起义抗垦,并取得了节节胜利,给反动军阀政府和王府以沉重打击。于是,狡猾的札萨克达尔罕亲王伪装要与嘎达梅林讲和,将草地还给牧民,憨直的嘎达梅林相信了札萨克达尔罕亲王的阴谋,带领着起义军去面见王爷,结果,遭到了札萨克达尔罕亲王军队的围攻,几乎全军覆没,嘎达梅林也身负重伤,最后战死在辽河。

在《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等一系列影片中,冯小宁形成了某种特定的电影风格:大背景中的小人物,残酷战争中的美好人性,“爱”与“死”的主题,以及对雪山、草原的美的审视,“形式即内容”的浪漫主义追求。冯小宁在这部影片中继续沿用了这种风格,塑造了一系列优美的画面:高远的蓝天,奔腾的骏马,辽阔的草原,狂野不羁的人性……让人仿佛有在风吹草低、天碧云白之间驰骋的快感。冯小宁希望观众能在他的电影中忘掉“绯言和铜臭”,远离都市浮躁的喧嚣,而更多地接近“真朴和善美”,在大自然中感受人存在的意义,他说:“自由和解放是人类文化的永恒主题,人类为之所焕发出的勇敢精神永远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人在自然中才是最自由的,当人类太多的贪欲破坏了自然时,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失去,嘎达梅林和各族人民为了保护草原流尽鲜血,是今天面对沙尘的我们应该沉思的。”②可见,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启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是冯小宁拍摄《嘎达梅林》的一个深层的目的,他要用电影的方式向生活在都市喧哗中的世人发出绿色的呐喊。

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沃斯特曾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③冯小宁把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放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在对嘎达梅林史诗的线性叙事中,把草原荒漠化的过程显现了出来,表达了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他说:“我拍《嘎达梅林》,其实算不上是战争片,它最深层要说的是环境与生命的关系。”④影片片头以字幕的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日本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应以土地贸易为手段……当内外蒙古的土地都被日本买下时,那里即成为日本人的蒙古,世人将无可辩白……’——摘自1927年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田中奏折》。”⑤这种字幕的叙事方式一方面为故事的发生奠定了特定的历史背景,给观众带来一种浓重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也暗含了科尔沁草原逐步走向荒漠化的一个历史因素:异国入侵,这成了影片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根本动因。伴随着对历史背景的展开,冯小宁把这种历史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影片开始,冯小宁运用了一个全镜头展现20世纪初科尔沁草原的生活状态:悠悠的绿草,碧蓝的天空,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影片结束时,冯小宁依然使用了字幕的叙事方式交代故事的结局:“1931年,嘎达梅林保护草原的起义失败了,同时,科尔沁草原也化为沙漠……”⑥之后,影片依然使用了一个全镜头,但却没有了片首满眼的绿色,碧蓝的天空,也没有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剩下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首尾呼应所带来的视觉上的鲜明对比,很容易给观众带来触目惊心的震动,让观众在这种变化中直接感受到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冯小宁试图通过这种镜头画面的强烈对比让观众在电影营造的历史空间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从而唤起自觉的生态意识。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母亲,是人类的生命线,而土地的命脉在生命,草原失去了草就会变成沙漠,牧民失去了草原就会流离失所。在对历史的追述中,冯小宁揭示了草原沙漠化的历史原因:侵吞草原的不是牛羊,而是错误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影片暗含了沉重的历史文化因素,“放垦草场也不是咱第一个。大清年间,老王爷就将东夹荒、辽原荒区几万亩卖出去放垦了。”⑦在金钱的利诱下,达尔罕王爷勾结奉系军阀答应出卖牧场,牧民流离失所,几年后,科尔沁草原化为了沙漠。对草原的开垦,对生态的破坏自大清年间就已经存在,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去追踪其背后的政治因素,触目惊心的事实足以昭示一切,曾经牧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正逐步退化为寸草不生的沙漠。在影片中,一位牧民悲痛地对嘎达梅林说:“上面的草皮一挖掉,就剩下沙子了……来年一场大风吹跑了土就剩下沙子了……”⑧草原沙漠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盲目开垦草原,可能给当朝政府带来了短暂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却破坏了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草原不是荒地,一经翻垦,大风吹过,土被刮尽,只剩下沙子,不出十年,科尔沁千里草原将化为沙漠。”⑨正如恩格斯曾经警告我们的:人类的“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⑩草原上的人们深知“草原的草可以喂牛羊,也可以化成烈火”。(11)当人类欲望的烈火燃起,草原被无情地吞噬之后,人类也必将受到荒漠的惩罚。为了保护草原,保护草原上的人民,也为了子孙后代,嘎达梅林率领达尔罕的人民举起了反抗的旗帜:“(我们)都生长在这片草地上,我们脚下的这片草地和草原是长生天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把这片草原留给了我们,而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沙漠,河水无道,就会漫出堤岸,百姓没了活路,就只有造反,谁伤害百姓就要他用命偿还……”(12)影片呼吁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开发土地,保护草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不为短期效益而造成千古灾难。

生态危机不仅表现在自然生态领域,还表现在精神生态领域。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神话、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13)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人越来越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失落和衰微。“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14)在物欲化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逐渐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淡薄、冷酷,精神物欲化、心灵物质化,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麻木,找不到心灵的依托。这是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人类造成的“精神污染”(15)。生活在都市文明中的冯小宁深深体会到现代文明带给现代人类的精神束缚,他希望能用电影的方式让惆怅、彷徨的现代人重新体验那段逝去的美好情感,以求得精神的休憩。因此,在他的电影中往往会出现对战争中的美好人性,特别是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我电影中所表现的爱情都是特别真诚、特别纯洁的,然而到最后基本上是悲剧。我是歌颂她,歌颂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真诚。实际上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真诚纯洁的爱情尤其是不容易的、很不容易的,在我们的前辈人中倒还是真有——促使我创作爱情故事的动力,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东西,是不容易得到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她在文艺作品中自古就没有枯竭过。人类这种审美理想,实际上是一种假象,甚至一种虚幻,在艺术作品中去追求这样一种不存在的、美好的虚幻,我们是不能随便鄙视的。”(16)长河落日下情意绵绵的对视,奔驰的身影,欢乐的笑声……冯小宁以浪漫的笔调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向往。镜头是导演介入影片的方式,也是导演个人“说话”的方式,影片强烈的抒情性被独特的运镜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频繁的推、拉和静拍形成的人物脸部特写不仅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而且呈现出导演的情感倾向。嘎达梅林和牡丹在晨光和暮霭中追逐的场景在慢镜头营造的诗情画意中表现出爱情的浪漫和美好。镜头飞速掠过草皮的画面,表现了创作者对“主观视点”的纯熟运用和对电影语言的特殊感悟力。冯小宁在影片中还使用了三次旋镜,以镜头的急转形成的嘎达梅林一家幸福生活的场面与后来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在表达强烈气氛的同时也暗示着牧民们美好生活的“虚幻性”。冯小宁在《嘎达梅林》中表现了他对美好情感的理解和向往。

查看全文

电影生态意识管理论文

在中国电影界,冯小宁可以称得上是用电影来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问题的先行者。早在1989年,冯小宁就开始尝试把对环境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到电影之中。冯小宁观察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动物,眼神中几乎都有恐惧的成分,而惟独人类没有,他进而发出这样的质问:都是地球上的生命,人类为什么要屠杀其他动物?他希望能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再萌生猎杀其他动物的念头,并转而关爱动物。这份对其他动物的关怀和责任,冯小宁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大气层消失》,影片颇具创新性地站在动物的角度去审视人类,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可谓先例,余秋雨先生就曾经这样评价这部影片,功底不足,但思想高度极罕见,足见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意义。不仅如此,这部影片还开启了冯小宁关于“生命与环境”三部曲的创作历程,2002年上映的史诗大片《嘎达梅林》就是其“生命与环境”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它是冯小宁自觉的生态意识在电影中的延续。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冯小宁身体力行,带领剧组不在草原上遗留下任何垃圾,还不时把别人留在草原上的垃圾捡拾起来,冯小宁曾发誓说:“如果谁把一袋垃圾扔在马路上,或把一个酒瓶子扔在街上,我绝对不和他交往。”冯小宁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斑。他还表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一定要爱护,拍这部片子是想启发观众,我们很多美丽的草原变成了沙漠,而这种破坏其实从清朝就开始了。每一寸草地的长成需要很多年的累积。我想在《大气层消失》、《嘎达梅林》之后,拍一系列思考生命与环境的作品。”①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宁曾连续五次和其他委员一起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保护野生动物的议案。2003年10月,他和冯巩、关牧村、陈佩斯、滕格尔等人一起,被国家环保总局聘为“环境大使”。可以说,冯小宁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并为此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为纷繁芜杂的中国电影界开辟了一条清澈的溪流。

《嘎达梅林》取材于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从酝酿到拍摄历时五年时间。这部电影由冯小宁自任编剧。影片讲述的是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70多年前,内蒙古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上,牛羊成群,蒙汉各族人民在悠扬的歌声中和睦地生活着,年轻的骑卫队长嘎达梅林在那达慕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牡丹,由此展开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好景不长,军阀政府勾结王府出卖了蒙汉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原,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嘎达深刻体会到草原对于牧民的意义,出卖了草原就等于断了牧民的活路,身为牧民的“梅林”嘎达力劝王爷收回出卖草原的命令,却被革去“梅林”的职位。万般无奈之下,嘎达带着“万民书”代表大家到奉天为民请命,反被诬“犯法”,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为解救自己的丈夫独自去劫狱,却不幸被抓。在断头台上,江洋大盗“胡子”带领自己的弟兄把他们救了出来。嘎达梅林回到草原后,带领人民起义抗垦,并取得了节节胜利,给反动军阀政府和王府以沉重打击。于是,狡猾的札萨克达尔罕亲王伪装要与嘎达梅林讲和,将草地还给牧民,憨直的嘎达梅林相信了札萨克达尔罕亲王的阴谋,带领着起义军去面见王爷,结果,遭到了札萨克达尔罕亲王军队的围攻,几乎全军覆没,嘎达梅林也身负重伤,最后战死在辽河。

在《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等一系列影片中,冯小宁形成了某种特定的电影风格:大背景中的小人物,残酷战争中的美好人性,“爱”与“死”的主题,以及对雪山、草原的美的审视,“形式即内容”的浪漫主义追求。冯小宁在这部影片中继续沿用了这种风格,塑造了一系列优美的画面:高远的蓝天,奔腾的骏马,辽阔的草原,狂野不羁的人性……让人仿佛有在风吹草低、天碧云白之间驰骋的快感。冯小宁希望观众能在他的电影中忘掉“绯言和铜臭”,远离都市浮躁的喧嚣,而更多地接近“真朴和善美”,在大自然中感受人存在的意义,他说:“自由和解放是人类文化的永恒主题,人类为之所焕发出的勇敢精神永远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人在自然中才是最自由的,当人类太多的贪欲破坏了自然时,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失去,嘎达梅林和各族人民为了保护草原流尽鲜血,是今天面对沙尘的我们应该沉思的。”②可见,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启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是冯小宁拍摄《嘎达梅林》的一个深层的目的,他要用电影的方式向生活在都市喧哗中的世人发出绿色的呐喊。

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沃斯特曾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③冯小宁把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放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在对嘎达梅林史诗的线性叙事中,把草原荒漠化的过程显现了出来,表达了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他说:“我拍《嘎达梅林》,其实算不上是战争片,它最深层要说的是环境与生命的关系。”④影片片头以字幕的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日本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应以土地贸易为手段……当内外蒙古的土地都被日本买下时,那里即成为日本人的蒙古,世人将无可辩白……’——摘自1927年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田中奏折》。”⑤这种字幕的叙事方式一方面为故事的发生奠定了特定的历史背景,给观众带来一种浓重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也暗含了科尔沁草原逐步走向荒漠化的一个历史因素:异国入侵,这成了影片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根本动因。伴随着对历史背景的展开,冯小宁把这种历史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影片开始,冯小宁运用了一个全镜头展现20世纪初科尔沁草原的生活状态:悠悠的绿草,碧蓝的天空,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影片结束时,冯小宁依然使用了字幕的叙事方式交代故事的结局:“1931年,嘎达梅林保护草原的起义失败了,同时,科尔沁草原也化为沙漠……”⑥之后,影片依然使用了一个全镜头,但却没有了片首满眼的绿色,碧蓝的天空,也没有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剩下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首尾呼应所带来的视觉上的鲜明对比,很容易给观众带来触目惊心的震动,让观众在这种变化中直接感受到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冯小宁试图通过这种镜头画面的强烈对比让观众在电影营造的历史空间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从而唤起自觉的生态意识。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母亲,是人类的生命线,而土地的命脉在生命,草原失去了草就会变成沙漠,牧民失去了草原就会流离失所。在对历史的追述中,冯小宁揭示了草原沙漠化的历史原因:侵吞草原的不是牛羊,而是错误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影片暗含了沉重的历史文化因素,“放垦草场也不是咱第一个。大清年间,老王爷就将东夹荒、辽原荒区几万亩卖出去放垦了。”⑦在金钱的利诱下,达尔罕王爷勾结奉系军阀答应出卖牧场,牧民流离失所,几年后,科尔沁草原化为了沙漠。对草原的开垦,对生态的破坏自大清年间就已经存在,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去追踪其背后的政治因素,触目惊心的事实足以昭示一切,曾经牧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正逐步退化为寸草不生的沙漠。在影片中,一位牧民悲痛地对嘎达梅林说:“上面的草皮一挖掉,就剩下沙子了……来年一场大风吹跑了土就剩下沙子了……”⑧草原沙漠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盲目开垦草原,可能给当朝政府带来了短暂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却破坏了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草原不是荒地,一经翻垦,大风吹过,土被刮尽,只剩下沙子,不出十年,科尔沁千里草原将化为沙漠。”⑨正如恩格斯曾经警告我们的:人类的“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⑩草原上的人们深知“草原的草可以喂牛羊,也可以化成烈火”。(11)当人类欲望的烈火燃起,草原被无情地吞噬之后,人类也必将受到荒漠的惩罚。为了保护草原,保护草原上的人民,也为了子孙后代,嘎达梅林率领达尔罕的人民举起了反抗的旗帜:“(我们)都生长在这片草地上,我们脚下的这片草地和草原是长生天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把这片草原留给了我们,而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沙漠,河水无道,就会漫出堤岸,百姓没了活路,就只有造反,谁伤害百姓就要他用命偿还……”(12)影片呼吁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开发土地,保护草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不为短期效益而造成千古灾难。

生态危机不仅表现在自然生态领域,还表现在精神生态领域。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神话、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13)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人越来越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失落和衰微。“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14)在物欲化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逐渐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淡薄、冷酷,精神物欲化、心灵物质化,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麻木,找不到心灵的依托。这是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人类造成的“精神污染”(15)。生活在都市文明中的冯小宁深深体会到现代文明带给现代人类的精神束缚,他希望能用电影的方式让惆怅、彷徨的现代人重新体验那段逝去的美好情感,以求得精神的休憩。因此,在他的电影中往往会出现对战争中的美好人性,特别是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我电影中所表现的爱情都是特别真诚、特别纯洁的,然而到最后基本上是悲剧。我是歌颂她,歌颂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真诚。实际上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真诚纯洁的爱情尤其是不容易的、很不容易的,在我们的前辈人中倒还是真有——促使我创作爱情故事的动力,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东西,是不容易得到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她在文艺作品中自古就没有枯竭过。人类这种审美理想,实际上是一种假象,甚至一种虚幻,在艺术作品中去追求这样一种不存在的、美好的虚幻,我们是不能随便鄙视的。”(16)长河落日下情意绵绵的对视,奔驰的身影,欢乐的笑声……冯小宁以浪漫的笔调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向往。镜头是导演介入影片的方式,也是导演个人“说话”的方式,影片强烈的抒情性被独特的运镜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频繁的推、拉和静拍形成的人物脸部特写不仅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而且呈现出导演的情感倾向。嘎达梅林和牡丹在晨光和暮霭中追逐的场景在慢镜头营造的诗情画意中表现出爱情的浪漫和美好。镜头飞速掠过草皮的画面,表现了创作者对“主观视点”的纯熟运用和对电影语言的特殊感悟力。冯小宁在影片中还使用了三次旋镜,以镜头的急转形成的嘎达梅林一家幸福生活的场面与后来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在表达强烈气氛的同时也暗示着牧民们美好生活的“虚幻性”。冯小宁在《嘎达梅林》中表现了他对美好情感的理解和向往。

查看全文

现代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文章以“为什么要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为立足点,阐述了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意义,同时明确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具本途径;笔者还围绕当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一、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论文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及人民的福祉,它是一项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知识与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发挥这一优势,在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查看全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绝对原创)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玉卿嫂》到《永远的尹雪艳》看白先勇的命运意识的转变

内容摘要

伟大的作家必然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而伟大的作品也必然反映着作家的心灵感悟.作家白先勇和他的作品无疑体现了这一点.白先勇的命运意识隐含在他的作品中,从初探到成熟,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的对比分析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白先勇命运意识由懵懂到觉醒,由困顿到觉悟,由挫折到命定,由激烈到平淡的转变的轨迹。作者认为人的命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造化赋予人的命运和人自身对命运的态度。本论文的正文论述将从三个角度对白先勇的命运意识作详细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看作者怎样为主人公安排命运的,因为这种安排也反映了作者命运意识的走向,也正是在这样的安排中我们也能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同时我们又可以发现作者的精心安排由于他意识的转变而有所改变;第二部分主要是看作者笔下的人物如何看看待人生,如何来对待作者为她们安排的命运。从她们的人生态度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命运意识流变的全景。尽管安排人物命运和人物的人生态度都是出自作者笔下,反映的却是作者的态度和意识。第三部分主要是从作者的写作方式和角度看作者命运意识的转变,这往往最能说明作者的意图。本文主要是论述白先勇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流露出的命运观的转变。

付费论文,节选,不要骂我。敬请关注,我在想办法搞整篇论文。

查看全文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现况

摘要:景观生态学是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各类实践的重要理论。以西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通过对景观生态学课程“理论+研究性实验”的教学改革实践,对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的生态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表明:以辨析学术论文类别、精读学术论文、论文写作3个步骤实施的研究性实验改革,启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研究性思维,激发了对课程内容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与专业设计类课程的衔接。为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学;学术论文阅读;研究性实验

1引言

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是以协调人和自然关系为使命的综合的、交叉的学科[1],有6个二级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技术科学[2],三大基础理论:空间与形态营造,景观生态,风景园林美学[2]。生态是现代风景园林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生态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3],为了应对与空间相关的用地及生态问题,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的景观生态规划自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出现[4]。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专业人才的责任[3]。通过景观生态学课程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增加其生态知识储备、使其深入理解生命体之间及它们与所属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作为生态规划应用的理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实践需要。西华大学于2012年开设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参考建筑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景观生态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6学期开课,有2个学分32学时,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实验”的结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景观生态学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从启发学生研究兴趣的角度出发,提出结合学术论文阅读的“理论+研究性实验”的改革策略和途径,并通过教学组织应用进行实践,为改善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生态学教育培养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景观生态学课程在非生态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2.1教学模式适宜性

查看全文

农业生态学教学变革及实践

作者:李翠兰张晋京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科学。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为农学、生物、环境等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农业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授课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方法本身又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多年的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理论讲授与事实举例等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21世纪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以所讲授的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尝试。

一、多媒体授课与板书授课相结合

教育部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从而起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板书授课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

1、制作并使用农业生态学多媒体课件从2002年起,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生态学的图片、图像等资料,先后独立完成了农业经济管理(30学时)、土地管理(54学时)、农业资源(40学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8学时)等专业本科生授课所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从2003年开始进行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授课相结合的教学。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上,以图形、动画和色彩的设计为主,文字部分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板书和讲授为主而不是照着幻灯片去念,甚至对于概念和比较重要的文字叙述,也可以只在幻灯片上写上这个概念的名称和文字的标题,具体内容由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样避免了很多学生反映“多媒体上课记笔记时记不下来或记不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而不是忙着记笔记上。

2、收集生态学科教片,以开阔学生视野农业生态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学时、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学生往往不可能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直观认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充分利用生态学拥有一定数量教学资料片的有利条件,收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农业生态学科教片。我们发现,通过这些科教片与课堂讲授相配合,可以形象化的声像资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拓宽农业生态学教学视野、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十分有效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农业生态学课程最后一章主要是介绍中国的生态农业,单一的讲授法不能给学以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选用了一些介绍中国生态农业典范的录像片(如“春光永驻的土地”、“黄土高原的奇迹”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大学英语学生生态意识构建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要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应自觉承担起价值引领和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构建生态意识,有助于提高生态教育的系统性和精准性;推动完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拓展高校德育内容,培育时代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术英语;生态意识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和文明交流,中国也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的巨大转型。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日常学生教育管理是当前学生培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将生态意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高生态教育的系统性和精准性;将生态系统由课外引入课内,完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将生态思维传递给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教育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系统全面传授生态环境知识为手段的教育理念。生态教育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要求将生态意识、生态系统、生态思维融入课程教学,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作为高等学校专门用途英语(ESP)系列教材之一,《学术英语•理工》秉承“以结果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同时,其课文内容以生态环境为主线,将生态意识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将高校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语言训练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提高生态教育的系统性和精准性

《学术英语•理工》采用多种英语教学方法,将语言训练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生态意识。第一,大量阅读的输入。该教材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主题安排至少三篇学术论文或学术文章。教材以学术英语论文写作任务为重点,共分六个单元。教材中设定的单元主题分别为:选择(论文)题目、查找信息、听讲座、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学术文章、做口头展示等。课文内容涉及网络生态、环境生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网络黑客与信息泄露、人工智能的利弊、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核辐射的危害、转基因食物的优势和风险等。第二,定量、原汁原味的、有思想的文章有利于学生对生态意识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如:Unit2Text9GlobalWarmingandItsEffects一文中,教材用1752个词的篇幅详细阐述了全球变暖对于气候变化、动物王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造成极端天气的出现、动物数量的锐减和臭氧层被破坏,这些后果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全球变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课文通过列举数据、引用例证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将大学英语由日常语言交流学习推向了学术思考的新高度。又如:Unit2Text10GlobalWarming一文中,作者通过数据例证的方式证实在过去的70年间,地球比上一个千年的任何时候都要热,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种变暖在急剧加速。虽然可能会有年长的亲戚告诉我们他们回忆过去的某个时候,那时夏天更热、天空更蓝,但与客观数据相比,这仅仅是选择性记忆的情况。课文以不断上升的气温趋势这一事实为依据追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源:除了人们熟知的工业废气的排放之外,还有太阳输出的变化(黑子周期)和火山喷发等因素,并详细阐释了这些因素导致气候变暖的过程,引起学生对于生态意识的辩证思考,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深度,拓宽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第三,以生态项目教学为主线,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技能和学术素养。《学术英语•理工》突破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态项目教学研究,在培养学生系统了解有关生态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如:Unit4WritingaLiteratureReview中各篇文章的共同主题是核污染及其危害,基于生态项目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几篇有关核污染及其危害的文章,并掌握文献综述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撰写要点、如何撰写独立文献(Self-containedLiteratureReview)和撰写为论文一部分的文献综述(WritingaLiteratureReviewasaPartofanEssay)、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课文撰写摘要以及避免学术剽窃等。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结合课文中核污染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进行生态项目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习到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和学术规范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将学生置于生态保护、人类健康这一宏观背景之下,运用课文练习撰写文献综述或课程论文,并通过课堂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汇报交流,有助于学生系统、精准地提高语言技能和生态意识。

2生态系统由课外引入课内,完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

查看全文

森林旅游问题及对策研究开提报告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10月20日—2004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2004年11月11日—2004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2004年12月01日—2004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2004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9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查看全文

森林旅游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年10月20日—20**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20**年11月11日—20**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20**年12月01日—20**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20**年12月21日—20**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20**年06月19日—20**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