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23:20: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文化论文

生态系统旅游文化论文

一、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变异

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产生了极大的变异,这种变异一方面表现为功能生态系统之功能的丧失,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态系统之功能的变异。

(一)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正如前文所述,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生态系统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诸因素紧密相关的功能生态系统,其中,功能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原生态的状态下其功能极其多样,因而,就存在极其多样的子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但是,一旦其中的某些功能丧失,将会导致相应的子生态系统的消亡,从而导致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的萎缩。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诸因素之间的格局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的许多事项不再需要依靠音乐就可以完成,因而导致民间音乐功能大量的丧失,如高速运载工具的出现,机器设备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指挥生产、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劳动热情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就丧失其功能;现代通信设备的运用,缩短了人们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以歌(乐)传情、传信、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功能丧失;现代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体自身的能力,破除了诸多的迷信,众多用以主持仪式的音乐丧失其仪式功能,等等。随着这些功能逐渐丧失,与之相应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也就随之消亡。接着,随着这些子生态系统逐个消亡,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也就渐次萎缩。

(二)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异。一方面,民间音乐原生态生态系统的功能在丧失,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消亡;事实上,另一方面,民间音乐又企图从别的地方寻找出路,生态系统又在转化其功能,这就出现了功能的变异。显然,变异产生的前提,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我们将变异前后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就能找出其变异之所在。第一,原来丰富的企盼(动机),诸如希望顺利完成劳动、风调雨顺、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家宅村坊平安、老人长寿、小孩顺利入睡、获得娱乐放松等,均已萎缩,有些已不复存在。如果要讲有所企盼的话,那就是趋利的商业动机——希望挣钱,原来那五花八门的企盼都萎缩为这一个希望,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外壳是对民间音乐进行包装。第二,原来的各种场所,如荒山旷野、牧场草地、田头地角、路口水边、祠堂庙宇、家堂香火、喜堂灵堂、街头巷尾等,均不复存在,萎缩成一个方寸的空间——局限于舞台之类的一个划定的表演空间。第三,活动的参与者产生了分化。原来所有在场的人员均为参与者,其中有操作者,没有表演者和观众的称谓,而现在分化出表演者和观众,其泾渭分明,参与者萎缩成操作者(即表演者)。第四,原来丰富的活动项目和音乐程序,如仪式中的哭嫁贺郎、超度亡魂、驱灾解难、祝寿等项目,大为简化,并且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表演,萎缩成一种残缺的标本。第五,原来那众多的目的也萎缩成一个“获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相关因素的变异之大,在这些变异后的因素作用下,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必定产生变异,原来由众多企盼所生成的、要达到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众多目的之众多功能,萎缩成一个简单的“获利”功能。

(三)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产生。由于上述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和功能的变异,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必须产生变异,将变成为:包装(商业动机)→表演空间→表演者和观众→表演和观赏→获利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在本质上它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业运作系统,那种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相反,其功利性是主要的。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商业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因而,是一个以功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此,我们将变异后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称作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在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中,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那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业已消失,它缺乏子生态系统,因而没有其生态系统群。

二、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建

查看全文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1旅游产业集群效应对鄂西发展的重要意义

1.1旅游产业集群效应

主要有5个方面:①外部经济效应。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即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市场规模优势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在区域内旅游企业间产生的范围经济效应。具体而言,集群内的旅游企业可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区域品牌的共享以及联合批量采购等来降低经营成本或获得额外收益。同时,旅游产业的集聚还有助于形成深层次的、专业化的配套分工体系,集群内的各成员企业可发挥自身优势专注于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某一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集群内企业间竞争、合作或互补也有助于共享协同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②技术创新效应。在需求拉动和竞争的压力下,集群内部的创新动力要远强于集群外部,并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产业集群激发并能释放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能量,创新成为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③区域品牌效应。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广泛认可时便会形成区域品牌,这是区域内部成员集体行为和整体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品牌一旦树立将成为集群区域内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品牌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可为区域内旅游企业所共享,且品牌的效应持久往往不会因为某个旅游企业的消失而消失。区域品牌还可降低新生企业前期的广告宣传费用,对外来投资有引致动力。④产业联动效应。旅游产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与其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行业更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其集群式发展必然要依靠多行业的发展,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联动、融合、共赢。⑤正反馈效应。正反馈效应又称自组织性,指旅游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特征。当旅游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时,区域旅游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形成一个正反馈系统,集群规模扩大、产业链条拉长加粗,各种利益与优势不断加强,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一旦交通、产业、制度等制约得以突破,就会引致相关企业在区域内的聚集,而聚集所具有的外部经济、管理及技术创新、产业联动、区域品牌等正的聚集效应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并最终导致需求增加,因此可突破市场约束。同时,交易成本的降低会使集群内企业的收入增加,帮助集群企业突破资源约束;而集群内企业收入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管理及技术创新,这正是旅游产业集群正反馈效应的机理所在。

1.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主要是:①整合资源,提升开发统筹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制约,按照市场原则和办法,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实现资源整合、共谋发展,共谋利益。因此,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鄂西地区实现资源整合、提升开发统筹力的有利途径。②壮大实力,增强企业成长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就必须全方位开放旅游市场,创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本着“招大商、引大资”的原则,吸引“有眼力、有实力、有能力、有成长力”的企业财团投资置业鄂西地区,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投资开发公司、以景区为核心组建运营管理公司,增强旅游市场主体的投资能力、管理能力和赢利能力。因此,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鄂西地区壮大企业实力,增强企业成长力的必然要求。③提升品牌,扩大形象影响力。一方面要深度挖掘鄂西各个领域具有潜在价值的品牌,按照各类品牌的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积极申报创建品牌,整合旅游形象,统一对外营销,扩大鄂西品牌旅游及地域形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当鄂西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认可时,旅游区域品牌便会形成。这一宝贵的无形资产会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品牌、扩大形象影响力的正确选择。④聚集产业,提高产业贡献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就是要针对围绕旅游业的多产业协作配套不够的问题,发挥旅游业“一业兴带百业旺”的综合优势,构建旅游业与鄂西地区三次产业的优势领域互动融合的发展模式,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一系列消费热点和服务基地。

2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原则与重点

查看全文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论文

一、通过文化旅游来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须选择

当前,旅游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是关联性很强的民生产业。相关研究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每创造1元钱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钱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旅游业成为一棵“摇钱树”。但是,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旅游业还是一种绿色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各国各地区争相发展的产业。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黔东南有33个民族和2个待识别民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最大聚居区,也是我国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区。黔东南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国家级、省级、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53处、8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名镇2处、名村3处,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级1项,国家级52项68个保护点,省级175项206个保护点,州级186项218个保护点,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人,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6人。此外,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九侗六侗地区侗族村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统村落225个(占全国、全省总数的14.4%和77.1%)。因此,黔东南被外界授予“歌舞之州”、“百节之乡”、“原生态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返璞归真的地方”、“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中国有两个,其中一个是西藏)等桂冠。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旧突出,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繁重,资源环境的约束依然强化,发展方式还较粗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打造发展升级版的历史契机,以民族村寨为根、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外界对异质文化的消费心理需求,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中实现提质转型。经济落后、民众贫困是民族文化式微的重要原因,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文化拥有者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培育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利于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推进“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同步小康”中能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二、文化旅游发展时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黔东南就开始在雷山郎德等民族村寨开发民俗旅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严峻挑战,民族文化正面临淡化消亡的险境。如在民族服饰方面,愿意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自觉学习、懂得制作民族服饰的人更少,现在的年青人几乎不想再制作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渐显后继无人之势。在民族歌舞方面,许多地方酒歌不再广泛传唱,情歌不再时兴游方活动,失去生活载体而逐步消失。如在水族村寨,结亲当天男方派一男两女未婚青年到女方唱一夜歌,是全寨最热闹的事,当天全寨人都会来欣赏对歌,可现在年青人不会唱、不愿唱也不愿听了,原来走进新娘家的门、走出新娘家的门以及整夜唱歌的习俗已不再。在民族语言方面也呈逐渐萎缩之势。外出务工是当前乡村民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纷纷外出甚至举家外出务工、经商,一些既会讲民族语言又会讲汉语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汉语甚至标准的普通话等等。民族文化保护的保护传承已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这是因全球化、工业化浪潮所带来的标准化、有序化,对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对自由化、无序化的农耕文化带来巨大冲涮,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不适应性日渐凸显。此外,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也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原因表现如下。

原因一:资源特征相似与开发中的“重建”问题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洒落在全州境内的广大民族村寨,苗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环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村寨,以及部分存留于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村寨。侗族文化又分南侗文化和北侗文化,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南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广大侗族村寨,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锦屏、天柱、剑河、三穗等县的侗族村寨,水族文化主要集中于榕江以及从江、雷山、丹寨、剑河等县的水族村寨,不管是苗族文化、南侗文化、北侗文化,亦或水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文化,在同一文化区域内同一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这对打造极具个性特色的景区景点带来巨大难题。与此同时,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程中,有时以“重建”方式打造旅游景区景点,不仅导致旅游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还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原因二:重资源开发与创新不足的问题当前,黔东南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部分还处于把旅游资源直接当作旅游产品来打包和兜售。在开发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甚至把文化当做发展旅游的唯一“资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出现旅游至上、唯利是图的倾向。为迎合和满足游客的欲望,任意复制、篡改、伪造文化。侧重于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硬建设”,侧重打造“农家乐”,千方百计地向游客提供具有农村风味的吃喝玩乐的设施招徕游客,以尽快赚取利润,而在“文化”两字上下工夫还不足,对于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还不够,对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有待加强。

查看全文

水文化生态文明论文

一、水生态文明的观念

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文化是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水文化是浙江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水的充分认识及利用的结果,是留给当代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对浙江水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开发利用浙江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水环境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特殊的贡献。浙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精华,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也有生产生活层面的,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甚至不乏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对那些在当代仍具应用价值的水文化元素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水文化的研究领域,又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驱动作用。水文化是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文化培育,力求水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通,剔除传统中与生态自然不相吻合的文化成分,生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离不开水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是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文化向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真实写照。

三、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统筹水利建设与城乡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流域其他生物具有良性生态条件,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水工程和景观性水环境,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水精神需求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利水水利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这些现代水文明建设的主攻目标,都少不了水文化和新的水文化工程技术的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是建设以水域及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水利风景区逐步展开的,在建设中又以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水文化景观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水文化价值推广,加强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水利优美环境,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水利工程的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查看全文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一、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世界著名的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就本质而言,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内在要求变革传统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文化形式,它要求人们转变原有观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查看全文

古村落生态室内建筑文化论文

1视觉表“象”

视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感知方式,也是人类接受信息量最大的一种知觉工具。室内设计首先是要通过装饰材料、图案、色彩、灯光等元素所组成的视觉表象,使人们认识这个空间,并从中获取大量信息。

1.1情景重现

在楠溪江古村落里,有许多能体现前人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这种建筑方法在目前的21世纪生态设计学术界有很高的研究与借鉴价值。比如在古村落里随处可见的四合院内铺设的透水砖地。浙南的夏季漫长而燥热,透水砖地能使地面保持凉爽、清洁、不起尘土。庭院内地面中间微高,两边低,雨季时雨水会顺势流入两旁的阴沟,地面不会积水。砖缝里有可爱的小草挤出,起到防滑的作用,视觉上青石与绿草映衬着,透出清新的气息。蛮石、青砖、青石板等材料在楠溪江随处可见。利用丰富的楠溪江地域材料和传统工艺,不仅降低了成本造价,更多地发挥本地工艺条件的优势;而且大量使用地域材料,进一步强调了材料本身的质感对比,巧妙利用材料原始肌理所具有的独特效果和美感形式,使室内空间环境气氛具有独到的地域魅力(见图1)。几百年前,人们就致力于设计和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且美学效果极佳的人居环境,这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产,作为设计师应尽力将其展示出来。设计师可按古建筑的布置原则将各种历史构件复原,创造出现代空间的历史片段和场景,给空间中的体验者以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的享受。在江南阿二美食坊餐饮空间设计中,通过对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形态、色彩和图案的运用,就地取材,构成有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环境。这种通过地域性室内设计诱导所散发出来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时空场所改变后的再次视觉重现,使体验者无时无刻地感受到浓烈的地域风情的同时,得到淳朴敦实的心灵感受。这也是基于楠溪江古村落建筑文化的生态室内设计最明显的设计方法。

1.2元素提炼

楠溪江古村落建筑的装饰艺术图案简洁朴素、自然灵巧,充满生活气息。各种形式、各种纹饰的石雕柱础、木础和木雕隔扇与斗栱昂头、各种花纹与人物砖雕照门楼、漏花墙等,都是地域文化艺术的集中写照(见图3、图4)。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传统的装饰图案元素可丰富设计的内容,深化地域文化内涵。但是,如果只是利用各种中式传统装饰图形图案来予以表达就会显得雷同而无意义。比如图5的作品,乍看美轮美奂,细看却难免落入堆砌的俗套,华而不实,真正的奢华应该是质佳、大气的。元素提炼要求设计师运用生态的室内设计手法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元素进行分析、概括、吸收和消化,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具有地域性文化气息的空间氛围。许多地域性的元素特征也有可能是繁冗复杂的,不符合现代生态的的设计理念。设计师要理解其深厚的文化涵蕴,懂得取其精华,适当地进行抽象简化的再创造,使其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具时代特色,表达更有新意的地域文化。

查看全文

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境与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总体性思考的角度。“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立足于这一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与现代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社会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查看全文

生态旅游和影视文化相结合论文

本月中旬,该文章受到了上海市长韩正现在的热切关注,并且转交上海文广集团有关负责人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希望贵网站能够本文,让更多的人来参与研考进行讨论!谢谢!——2007.12

关于生态旅游和影视文化相结合的一些观点

目录:

一、对生态旅游岛的分析与看法

1.生态旅游岛的经济形态

2.崇明的旅游价值

查看全文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一、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理解

生态文化,具有抽象与具象两重属性。前者可理解为意识形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后者可以表征为物质或非物质实体,即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体对生态文化内化(共同的生态文化认同)与外化(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的过程。生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主体与生态文化关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对一个具体地区,其资源与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立足社会背景,依据公众需求,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项目进行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这一过程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在新形势下从生态文明角度对城市各项资源与建设的整合。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划的范围体现在市域范围。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市域生态文化资源基础、公众需求和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制定契合于该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具体项目,兼顾资源优化和以人为本,保证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使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有序地进行,实现生态文化被社会主体内化,引领社会主体将其外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相关实践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两个时间段[3],长期规划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符合,短期规划时间依据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度加以确定与控制。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查看全文

藏族文化的生态经济研究论文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人类的另一种伦理——生态经济伦理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伦理既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种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伦理观。这种伦理有其产生的行为根源,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渴望。藏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经济伦理,对保护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导向意义,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剖析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更深刻理解生态经济伦理及其内涵有一定的意义。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