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20:25: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设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设计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论文

一、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查看全文

设计生态分析论文

简介:这里介绍的是某些生态设计的衡量标准。然而,要提醒设计者的是,生态设计不只是满足这些标准,而是要尽量全面的确保一个设计: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的不可再生能源产生最小的系统影响(或者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一、简介

这里介绍的是某些生态设计的衡量标准。然而,要提醒设计者的是,生态设计不只是满足这些标准,而是要尽量全面的确保一个设计: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的不可再生能源产生最小的系统影响(或者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生态设计牵扯到对设计的整体考虑,对被设计系统中能量和材料的慎重使用。通过设计、努力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牵扯到被设计系统中从原料到废弃物的周期。

我们可以在一套包括建设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框架里,构筑这些需要考虑的要素。这些相互作用类似一个开放系统的概念。基于以上要素,这些相互作用可被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

被设计系统的外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外部或者环境关系);

查看全文

景观设计偏向生态设计论文

一、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这一观点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第二、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当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进化论的倡导者赫胥黎就曾描述过,一个花园当无人照料时,便会有当地的杂草侵入,最终将人工栽培的园艺花卉淘汰。Gaia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如景观设计师MichaelvanValkenburgh设计的GeneralMills公司总部(位于Minneapolis,Minnesota)。的项目中,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地被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烧,次年再萌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古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充分认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神为约,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上的山清水秀。生态设计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第三、边缘效应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计之中。在城市或绿地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很少把这种边缘效应结合在设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会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生物多样性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不但是人类自我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现代设计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是打药杀虫的小农。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查看全文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论文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查看全文

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探究论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牛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生态设计有机平台管理论文

摘要:面对日益迅猛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物质财富的今天,如何清醒理智的看待人类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好与同类、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系,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设计大有机平衡,是人类共同面对和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生态设计;价值;大有机平衡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论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文化财富。人的创造才能,社会价值,个人的欲望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释放。甚至傲慢地自视为“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为了获得更大的贪婪和对更多物质的占有,人类极力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类中心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战天斗地,其乐无穷”,“喝令三山五岭开道”等口号,断言“人定胜天”。一切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无限膨胀以致于将地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按照人的愿望来为所欲为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实现“为有豪情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旧貌换新颜。结果造成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强夺豪取,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风靡美国的“有计划的商业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短期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设计不再是为人而是为物,其出发点在于获取利润。这种过度的商业性设计使人们不断为自己的智慧暴殄自然资源,不断将居住环境建设尽最大极限加以物化充实,严重破坏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造成生物链遭破坏、动植物迅速灭绝、地球超载、资源日渐枯竭、水源受污染、森林植被面积减少、土地不断沙化……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它不仅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向以万物灵长自居的人自身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仍然死守“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必将走向自掘的坟墓。

对此,人类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高度物质繁荣背后潜在的“生态”危机。并深刻认识到“人本主义设计”的狭隘性、偏执性和危害性。尤其是从东方的造物自然观念中受到启发,悟出了治天之道,养人之理。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认为,自然环境唯一的功用,为人类效劳,所以制天用地,是人类的职责。但这并非说荀子主张征服自然,而是要人们适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和物的关系都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应该和谐相处,保持有机互补的亲和关系,才不致于破坏自然的协调和生态的平衡。所以,中国传统天论思想的核心就是,无论是自然物质还是人造物品都是人类所拥有的财富,并非与之抗争和劫掠的对象。“如果说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那么,这里所说的天人同体之情的培养,应该是一个主要的文化根源。中国万物有情的思想,不但缓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也净化了深植于人类心底的破坏本性。”①有鉴于此,现代“生态设计”理念便应运而生。

生态设计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实现人——社会——环境的相融共处与和谐。它关注的不仅是人自身的价值,而且关注自然的价值、人文的价值,着眼点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与社会的融合协调,人与人的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设计的大有机平衡。它是对“以人为本”设计理论的完善和更高层次的提升。长期以来就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和维护“人本位”,而忽视了人际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的大有机平衡,才招致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温室效应、98年中国洪涝灾害、朝鲜、越南战后怪病频发、SARS病毒肆虐等“天灾”。其根源是“人祸”酿成。美国圣路易市“普鲁迪·艾戈”低收入住宅被炸就是由于对“人本位”的偏执,忽视了人际生态的人性化需求所致,美国世贸双子楼被炸,就是因为过于固守“惟我独尊”的自我中心论,而忽视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生态平衡而产生心理失衡所致。

正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都站在自我的“人本主义”设计这一狭隘的价值观上,毕业论文而没有从真正的人性的本质意义和大有机平衡的生态设计上把握设计,才出现了设计普遍追求商业化而造**性化的缺失和当代社会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普遍失衡。正如1987年在巴黎诺贝尔奖得主的探讨人类面临的新挑战为主题的会议上,和平奖获得者,会议主持人韦塞尔在论述了20世纪人类取得的伟大成就后,就人类本身的困境指出:“人类已走在月球上,却不去亲近自己的同类;人在探索海洋的深度和宇宙的极限,而居住在同一楼道的邻居对于他还是陌生的;人的寿命在延长,可高寿正在变成负担和恶运。”①这种人类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淡漠疏离的表现,认钱不认人,认物不亲人的狭隘“人本位”的现象,就是因为忽略了生态设计大有机平衡中必然包含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吸纳和融会。

查看全文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查看全文

生态建筑设计指标论文

摘要: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现代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玻璃工业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智能技术、照明技术,使得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技术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漠视。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一、生态设计产生于对现代建筑的反思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本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美国学者提出: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查看全文

风景区生态设计论文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带或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查看全文

室内生态设计分析论文

伴随着机器大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对任何事物都是以对人的欲望,特别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来判断其价值,并由此出发确定人的行动方式与方向。人们对于科技的推崇和迷信,导致人们普遍相信,科技的进步可以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任何问题。在室内设计中亦曾一度普遍追求机械感觉的潮流,一时,处处洋溢着机器理性的光辉。帝国大厦、艾菲尔铁塔等一系列的标榜新建筑和工业化成就的建筑物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潮下,率先在建筑领域中肇始发端的。

滥伐森林,土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土地荒漠化、酸雨、沙尘暴任意肆掠,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出现空洞,环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人类财富大量积聚的代价却是向地球无情地掠夺,导致资源和能源的无节制消耗。人类现在一年所消耗的矿物燃料,相当于在自然历史中要花费100万年所积累的数量。在机器大工业这种经济模式、经济规模和巨额消耗物质形式资源和能量形式资源的现实中,如不能够有效地遏止这种汹涌增长的势头,人类无异于是在为自己挖掘坟墓。

“生态设计”的兴起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生态的破坏进行了反思,世界各地兴起了“绿色运动”,逐渐形成了“绿色思想”。到了80年代初,西方设计界兴起了“绿色设计”潮流和对“生态设计”的研究,突出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为本的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绿色设计意味着设计可以节约原材料、使用的材料可以回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气、不会造成对水资源和自然生物的破坏,以及具有人类健康的安全性能等等。绿色设计具有安全性、节能性、生态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而生态设计是生态学思想在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中的工业代谢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二者在内涵上有重大的关联。生态文明要求形成“人——自然”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即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要同时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但有物质和精神需求,还有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现在,对环境与室内设计的“优良设计”的标准也进行了新的定位,设计不再仅仅是美观、漂亮、豪华或雅致,更多的是考虑它的环保性、安全性。对于环境和室内设计的评价标准已经加入了健康、环保和道德等因素。许多国家现在已经把健康和环保纳入到室内设计的法规之中,都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来限制那些不符合环保的产品和材料用于室内和环境设计,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法规限制那些不符合人体健康的材料使用。

室内生态设计考虑的几个方面

建筑的主要作用是空间的围合,围合的空间与外界的交互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间、空气、阳光是交互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已经不再单纯地依赖门和窗的手段,比如空调,比如大面积的天窗等等。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处理好建筑内小环境和建筑外大环境的关系是设计中的题中之义,并不令人惊讶。设计师在处理室内空间和建筑环境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协调,尤其是风格的协调。事实上,室内设计潮流无论怎样变化,也脱不出装饰和空间的圈子,设计师需要满足空间的功能性分割要求,需要注意空间的舒适性分割要求,需要满足装饰的主题性要求,需要注意设计的成本要求,需要协调设计师与雇主之间的审美差异等等。而生态设计在室内设计领域的运用则是生态意识对装饰和空间的统领。在设计时从绿色、生态方面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