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13:4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声乐课程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声乐课程论文

声乐教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声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声乐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建立一种合作、信任、沟通的全新音乐课堂。

关键词:互动;交流;声乐;教学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的互动关系是课堂教学能够进行的必要前提,师生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声乐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低年级的声乐教学一般都是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由于人数多,基础差,学生的声乐知识几乎是空白的。而要使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接受变得容易,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就必须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更好地采用多种“互动与交流”的方式。笔者借此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互动交流”——来自课前热身运动课前是课堂的前奏,自由性和体验性是它的两大特点。

课前的互动和交流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和教师交流,没有紧张的心理,教师也可以随机地在交流和互动中进行自由提问,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因此,课前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设置互动和交流的内容及实施的方案,利用富有趣味性故事、谈话或借助于现代话的电子、音响设备及课堂环境的布置,调动学生的中各种感官感受音乐。例如:弹奏一首学生们在小学、初中最喜欢唱的歌曲,让他们回忆起童年时的美好时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外世界名曲,熏染课前学习气氛,还可以请敢于表现的同学演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或交流课后的歌唱练习体会。

查看全文

中国声乐教育大家喻宜萱声乐教材研究

【摘要】喻宜萱(1909-2008),中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是西方美声唱法在中国早期的传播者和推动者之一。喻宜萱创建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并担任声乐系主任,她还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喻宜萱教授教书育人,在她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基础上,她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声乐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喻氏声乐教育体系”。通过这套科学的声乐教育体系,喻宜萱为中国声乐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在声乐教材方面,喻宜萱曾编配了十几种声乐教材,为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前,关于喻宜萱的声乐教材贡献研究还没有出现系统的专著和论文,此文将填补这一方面以往的空白。

【关键词】喻宜萱;声乐教育;声乐教材;贡献

喻宜萱(1909-2008)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上海国立音乐院,后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主修音乐,她是我国最早一批留学美国学习音乐的歌唱家。喻宜萱学成归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声乐歌剧演唱家,多次于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随后投身于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1950年,喻宜萱任教中央音乐学院,担任声乐系主任。1961年,喻宜萱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喻宜萱教授在她的声乐教学生涯中,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严谨、认真地教授学生之余,她还不断地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刻苦研究声乐理论。喻宜萱教授发表了很多学术性的文章、论著,编配声乐教材。她的声乐教学经验及声乐理论成就为后人提供了声乐学习的理论基础,对当下的声乐艺术实践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着重阐述喻宜萱对声乐教材贡献。经笔者收集与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喻宜萱编选译配的声乐教材如下表所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中国声乐教育大家喻宜萱的声乐教材贡献研究进行阐述。

一、喻宜萱声乐教材的产生

回顾喻宜萱艺术成长历程,喻宜萱从小便有学习音乐的天赋。喻宜萱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曾是前清翰林,父亲是清朝末届举人。喻宜萱自小便生活在这样的书香环境里,这为她日后的成人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喻宜萱曾考入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及上海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声乐,就此树立了日后从事声乐学习及声乐工作的信念。1933年,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不少中国学生怀着满满的抱负准备出国深造。喻宜萱于1935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音乐课程,留学期间,喻宜萱在美国多个城市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选择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像喻宜萱留学到了美国极富盛名的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更是属于佼佼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克服种种困难,毅然返回祖国效力。”[1]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中国处于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阶段。当时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不太清楚国内的具体形势,加上有的国家为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和工作岗位,或是在抗日战争的情形下为了躲避战争而选择留在国外,中国大量留学国外的人才大量流失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立志要学成归国,回到祖国为国家作贡献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内正值抗日战争,时局极为不稳定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喻宜萱便是其中之一。喻宜萱归国后,便投入了声乐教育事业。1939-1945年间,她先后担任过成都金陵女子大学等各类大学的音乐系教师、教授、音乐系主任及音乐指导。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的三年间,喻宜萱投身于她的声乐演唱事业,在全国各地举行了独唱音乐会,还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邀请去欧洲各国考察音乐教育,并在国外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喻宜萱国内外的学习经历与回国后的声乐教学工作、声乐演唱经历都为她日后编写声乐教材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来源。1949年新中国成立,喻宜萱回到了祖国,继续她的声乐事业。1950年,喻宜萱创建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并担任系主任及教授。1961年,喻宜萱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4年,她辞去了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声乐系主任等职务。2008年1月8日喻宜萱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9岁。在喻宜萱回到新中国从事音乐教育的几十年间,她在进行声乐教学、声乐演唱等实践活动的同时,凭借着她自身优越的演唱条件、丰富的声乐演唱实践及扎实的声乐理论基础与外语基础,她还致力于中国声乐理论的发展,撰写了学术论文,翻译了外国声乐理论作品,编选了十几种声乐教材。

二、喻宜萱声乐教材的内容

查看全文

浅议高校声乐教师教育理念的文化自觉

2015年9月下旬,“‘珠江•恺撒堡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和论文比赛”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从这次参赛声乐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理念、研究主题、研究基础、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研究结论等方面看,涉及声乐教育教学“施教—受教”主要双方的文章太少,与这二者密切相关的声乐学科本质特性—情感体验的研究文章也是凤毛麟角。然而,从声乐艺术存在的文化层面看,“施教者—情感体验—受教者”这一体系是声乐艺术存在的基本文化形态。文化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是生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个性的一种展示(这里主要指与声乐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时空情境)。声乐文化自觉的核心涵义是声乐教师心理意识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引起的对声乐文化现象和相关文化形态的反思。这种具有“文化自觉”意义上的心理反思,能够在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对相关文化形态形成特定的心理认同、心理联结和心理沟通,从而在教育观念层面影响声乐教师的认知倾向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可见,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对相关声乐文化形态的正确认知,以及“文化自觉”的教育理念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声乐教育受教者本体认知的文化自觉

(一)声乐教育受教者思维的整体性认知

从声乐艺术的存在方式看,它主要存在于符号意义上的音乐形态(纯音乐)和概念意义上的文学形态(歌词)中。纯音乐形态主要在于感知和体验,文学形态主要在于感知和理解。可见从声乐学生的思维层面看,要学好声乐艺术既需要感性思维也需要理性思维,只不过这种思维的整体性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下存在不同的心理倾向。声乐学习过程中,在理性为主的心理意识下,人与音乐知识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二元关系,其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知识认知(音乐知识和文学知识)。声乐教育强调的音乐艺术的感性则要求重视“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认为学生音乐音响形态的获取是一种“独特的个体知觉”,是一种“直接的、具体的认知”。正如马斯洛(A.Maslow)说:“在他们身上发现,既不抛弃具体化的抽象能力,又不抛弃抽象性的具体化能力。”①即在有机联系中学生把声乐教育的认识对象常常认知为一个活生生的同一体,而不是一种孤立的、机械的、元素的知觉对象,如声乐语言符号和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认知就是一个整体。②可见,从声乐教育理念层面看,思维的整体性是指当我们处理声乐教育模式中多种因素的关系时,在心理上把它视为彼此相互关联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诸元素之间发生的是不以它们自身存在为目的的相互作用。完形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个整体,而不是彼此独立的元素的拼合,整体决定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③从操作层面看,思维的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结构性心理和“同化性”心理。前者强调声乐学科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因而布鲁纳说:“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释那门学科的结构。”后者强调声乐教育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性和包容性,因而奥苏贝尔提出了课程整体性思维操作的两个原则:“渐进分化”和“融会贯通”。“渐进分化”是发现声乐要素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是将声乐要素之间的这些联系有效地统合起来。当然,对声乐教育受教者思维整体性的认知应该具有音乐“文化自觉”的教育观念。从音乐发展史层面看,音乐艺术的感性体验特性是在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讲究音乐结构的逻辑性和音乐内涵的理性化比较的思路上提出来的。西方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始终没有离开理性规范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即使涉及音乐中的感性,也是与感性的认识功能密切相关,直到西方现代音乐时期才主要关注音乐中感性的生命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之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性和泾渭分明的理论性,是因为它始终孕育于人们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之中。也就是说,感性体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悠远传统。但是,正是由于现代社会的中西音乐文化的深度交融,使得西方音乐在逐渐追寻音乐中的感性体验,而中国音乐却在接受西方音乐中的理性归纳思维。可见,“感性与理性融合的思维模式”是未来声乐教育受教者的基本思维特性。

(二)声乐教育受教者人格的自主性认知

从我国现行的声乐教育模式、声乐教学内容、声乐教学方式层面看,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生活世界剥离”为特征的科学性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支配这种教育模式的精神基因主要是工具理性或“技术兴趣”—声乐技术的学习(声乐技术的学习是基本需要,但不是唯一需要)。在这种声乐教育模式中,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人格常常被阻止在这个模式之外而沦为声乐技术和声乐知识的奴隶,在很大程度上使声乐受教者丧失了本性和自主性。因此,未来的声乐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观念上应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以人的内在天性为中心来组织课程,重视学生的自然活动,重视学生对课程的态度,重视课程与学生主观性的关系。“教育即生活”“课程即经验”“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应成为指导声乐教育课程内容设定的基本观念。这种声乐教育的课程观念反对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声乐教育活动,突出声乐受教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从重视声乐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心理发展到重视学生的经验、活动与个体心理,这种声乐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找回了学生的自主性心理。这种声乐受教者自主性的声乐学习模式不仅在于声乐课程的内容、形式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是在批判意识、构建意识、创造意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沟通”,是在个体解放和精神自由基础上的“人”的回归。这种声乐教育理念下的声乐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整体的、生活着的人,不再只是有理性的、抽象的存在,而是具有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整体。从文化自觉的意义上看,强调声乐教育受教者人格自主性认知的声乐教育观念,势必突破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传统的“非生活化”情景。我国传统的声乐教育主要关照的是学校教学情景中的声乐教育现象和规律。它研究的侧重点是关注学生声乐知识和声乐技能的掌握,以及为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景创设的原理和技术。从理念上看,它主要是传统“知识理性主义课程观”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的产物。未来的高校声乐教育将秉持一种“生活化”的视野,首先在声乐课程范围上将突破学校教学的界限(特别是“互联网+”引起的教育教学时空情景的改变),即它要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这种声乐教育不仅要研究学校教学情景中学生声乐学习的现象和规律,而且还应积极关注学生及教师所处家庭情景和社区情景等生活化情景中有关声乐教与学的现象和规律,以及这些因素之间所蕴含的文化关系。其次表现在学生声乐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观”突破了学校的疆界。传统的声乐教育由于受“心理认知”观念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研究有关学生的“认知技能”与“学会认知”的心理研究。而未来的声乐教育课程将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知”,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集中体现了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学会做事”意味着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范围突破了狭隘的学校界限,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声乐认知技能”,更主要的是“人格智力”;“学会共同生活”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意味着“发现他人”的心理能力突破了单一的学校情景。这不仅表现在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利用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在超越学校情景的范围内进行人与人的心理交往,而且还表现在这种过程能有效地、自动地消除心理孤独和心理疏离,以便通过一些共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寻找到声乐艺术共同的规律和基础。

查看全文

高职高专音乐课程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高职高专音乐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

二、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现阶段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原有传统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需要,甚至已经桎梏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这将影响和制约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利于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2.各门课的学习保守而独立与其它课程不相联系;

3.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

查看全文

高师院校声乐教学论文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查看全文

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思考

众所周知的原因,高师声乐授课的形式目前主要以小组课为主,个别课、集体课为辅。尤其是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小组课教学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了一些科研成果,但总的来看,教学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声乐小组课始终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声乐课堂上缺乏成就感,本应该激情四射的声乐课变得呆板和死气沉沉。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师普遍陷入教学困境,小组课教学名存实亡,越来越多的教师迫不得已在小组课堂上又回归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分时授课的方式,实际上把小组课变成了课时短小的一对一课程。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实事求是地重新认识声乐小组课,与时俱进地探求高师声乐课的正确发展之路。

一、小组课声乐教学改革的困难

1.教学组织混乱。声乐教学改革后,在教学组织上比较混乱。所谓教学组织就是一条线,把课前、课中、课后穿连起来,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和考核三个关键环节。首先是课前的备课比较困难。同一人课相比,由于小组课堂的学生比较多,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情况变得复杂。单说练习曲,如果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条件、专业程度,做到每人一歌,就很难选择和把握。有些老师图省事在课堂上反反复复讲教材上的几首歌曲,不仅学生唱的生厌,自己也觉得无趣。但是要做到认真备课,教师的负荷又不是成倍增加那么简单。其次,是上课比较难得把握。关于小组课堂如何组织,各位老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上成了集体课、合唱课;有的上成短时制的个别课,还有的上成表演课,齐唱、对唱,花样层出。第三,考核环节仍旧保守。虽然跟随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最终到了考核环节仍然是以考核学生的唱功为主,无法反映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2.教学热情减退。随着小组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们的教学热情衰退。主要是教学期望与教学成果相左,缺乏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多课时紧张,教学负担沉重,无法对教学沉心思考,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地上课,疲于应付的同时也伤及自身,不仅在生理上身体透支,而且在心理上对教学感到无望。在教学研究中,根据对知网上以“声乐小组课”为关键词的搜索,2014年以来,相关研究的数量逐年减少,总共下降了60%之多,从高峰的年论文量24篇下降为年论文量七八篇。情况表明,面对声乐小组课,教师已经面对某种困境。在教学实践上沿着既定轨道疲于奔命,在教学研究上看不到课程改革的未来,对课程改革变得失望乃至无动于衷。不仅如此,学生也对声乐课程表现得不甚满意,条件差、程度浅的同学容易因为失望放弃声乐学习,而那些想学习的学生不得不额外增加课程。3.教学质量下滑。教学质量下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声乐学习的成果凝聚着学生、老师的大量心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质量得到保证。首先是生源质量的下降,艺术专业文化课招生分数低,被认为是入学门槛低。一些文化课比较差的考生为了能上大学,赶着鸭子上架,硬挤艺术生考试这趟车,通过几个月的突击进入大学。艺术专业扩大招生降低了招生标准,改变了招生方式,实施了所谓的省考,剥夺了教师挑选学生的权利,完全违背了艺术教学的客观规律。学校招生以省考成绩为参考,教师只能拿什么材料来就加工什么材料,增加教学难度不说,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其次是时间积累的问题,声乐学习是对人声器官的训练,需要日积月累的反复自我练习和教师的反复提醒才能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保持良好的歌唱习惯,小组课的课堂学习时间太短无法保证学生的嗓音雕琢。原来本科教育要求学生四年下来至少要学唱40首中外歌曲,现在大多只能唱到一半。

二、小组课教学改革的困境分析

1.推动小组课教学改革的动力已经减弱。对传统声乐课的教学改革,主要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而目前这两个方面的动力都有所变化。第一个动力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等教育改革即所谓的高校扩招。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适龄青年的15%。急剧增加的学生人数与本来短缺的声乐教师师资之间矛盾突出,迫使声乐教学从个别课改为小组课。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开始认识到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本科高校的过度扩招造成高等教育质量全面下滑,并开始逐渐控制扩招比例。2012年4月,教育部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为提高教学质量,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将成为一项基本制度,不给本科生上课不得聘为教授,持续长达13年的高校扩招被叫停。第二个动力是是对传统声乐教学方式所积累的不满,这种观点认为传统“一对一”的声乐课过于强调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声乐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个别课是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到师范教学的特点。个别课的优势是针对千人千面的声乐器官,由教师进行适应性的引导和训练,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琢玉成器的教学目的。相对于师范院校而言个别课更适合于专业艺术院校,也就是说个别课是为培养演员而生。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比较牵强的。首先,什么是师范性?先来理解下师范性。教学方法是跟教学目的相联系,师范性意味着更宽泛的专业视角,所谓的一专多能,意味着拥有着更高的教学技巧。[1]实际上我们来想一想,师范院校的专业声乐教师哪个不是从个别课课堂里走出来的呢?小组课训练出来的学生有能力承担专业声乐教师的责任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所以用小组课实现师范性实际上是个假命题。小组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可能拥有更低标准的专业能力,这种专业能力去适应中小学的音乐普及性教育也许可以,但从事声乐的专业教学在素质上是有欠缺的。因此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声乐教师,必须要有个别课。2.推动小组课改革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声乐小组课这种授课形式因为扩招而被逐渐推广,但是并没有因为停止扩招而被叫停。主要是因为声乐课改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生源质量下降,大量的经过简单初级快速培养出来的对艺术并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在懵里懵懂中就撞进了音乐专业的大门,他们有这样几个特点,1.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不是本校老师把关,各省生源招生质量也不同。2.接触音乐时间短,缺乏音乐素养,音乐的悟性和接受能力较差。3.由于缺乏对艺术的喜爱与追求,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专业性变差,这一点恰恰比较契合声乐小组课的特点。声乐小组课就比较适合那些专业层次低的学生教学,因此小组课也就没有停下来的必要。其次是就业市场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老龄化,出生人口的减少,城镇化发展,很多基层的农村小学发生了撤并,大量教师转岗分流,中小学教师出现了某种饱和,城市里中小学引进师资对学历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市场出现了崩析,普通学校对艺术专业的需求本来就少,高师学生尤其是学习艺术的学生很多毕业即失业,很多人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就业理想,进入幼儿教育,跟中等职业教育的幼师毕业生抢饭碗。就业渠道出现了多样化,多样化则降低了对高师专业的师范性要求,因此再用缺乏师范性来推动小组课改革也失去其正当性。

三、对小组课教学改革的反思

查看全文

民族声乐教学文化素养研究

摘要: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民族声乐教学肩负着储备和培养音乐人才,向社会输送艺术血液的艰巨任务。纵观民族音乐的发展征程,民族声乐教学中相关文化日臻流失,表演者文化素养日渐下降的问题成为横亘在民族声乐发展面前的桎梏与阻碍,而文化素养的不足也直击了当下民族声乐演唱“千人一面,千人一声”之窠臼,影响了民族声乐的健康长远发展。对民族声乐的表演者而言,仅凭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演唱技巧难以支撑其民族声乐的丰盈内涵,唯有辅之以对作品内在文化的精准把握,秉持高度的民族文化情感,才能更好地演绎和诠释民族声乐作品。基于此,有必要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文化渗透现状予以全面审视,多元化、全方位地提升表演者的文化素养,进而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文化;文化素养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传统艺术殿堂中的瑰丽奇葩,也是当下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一批批民族声乐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畏艰辛的耕耘下,民族声乐日臻成为系统性、规范性和学术性的艺术学科,成为文化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民族声乐蓬勃发展的当下,“千人一面,千人一声”之窠臼也成为民族声乐走向长远征程中的突兀问题,教学中文化渗透不足,演唱者文化素养欠缺成为束缚民族声乐教育的一大桎梏。新时期,进一步弘扬民族声乐,破解教学弊端的关键就在于对民族声乐内在文化和深刻价值的重新审视,进而全面提升民族声乐艺术表演者的文化素养,促使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厚积沉淀,焕发出全新的文化魅力和生命张力。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相关文化的渗透之意义

1.打破“西方音乐中心论”,提升“母语音乐”认同感。改革开放在加速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使声乐教育从思维到外化都开始倾向西化。近年来,各界对于民族声乐的认知不断深化,开始致力于对过度西方化的纠正,但收效却甚微。鉴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民族声乐教育进行反思,寻找民族声乐教育的本位。因而,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首先要打破“欧洲中心论”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倡导和呼吁民族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母语音乐”的认同感,进而让学生接触和感悟到民族音乐的内在魅力。民族文化的注入迎合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剥离了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论调,注重并强调母语音乐,其对于民族声乐的地位提升和正名有着重要的意义。2.正确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高校是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摇篮,是普及和传输音乐教育的具体执行者,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其对民族声乐文化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与态度。鉴于学校这一载体在民族声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就需夯实其作为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阵地位置,发挥其对民族艺术文化的推动作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民族文化,能够树立学生对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甄别音乐优劣。当下,高校声乐教育的教材和音乐资料大多择取自西方国家,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内容方面也大多以西洋歌剧为主。在此之下,学生对于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接触与掌握日渐寥寥,对传统音乐内涵也更是鲜有了解。在一些学生的观念中,西洋音乐中的歌剧选段甚至成为了声乐教学的主体,将本土和民族音乐置于薄弱地位。因而,民族声乐教学的引入和渗透打破了学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过度依赖,于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了高度的爱国情感。3.提升审美情趣,优化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意识。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脉络和根基,也是民族不断前行的原动力。无论是在书本中记载的文化珍宝还是文化遗产,一旦挣脱保护和传统的范畴,文化精髓也将成为空壳。亘古以来,民族音乐文化都是华夏文明的母语文化之一,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和审美能力的缺失,对母语文化了解和热衷的学生群体不断缩减,从而致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倾向西方文化,审美天平由此倾斜。而将民族文化渗透进民族声乐教学,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支撑与骨骼,通过教学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窥探民族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审美情趣。在庞大的民族音乐体系中,许多乐曲得以流传并隽永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内在强烈的民族性,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究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不断沉淀审核和文化素养。声乐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作为系统性工程,其不止是对教材和课程的修订与优化,对师资力量的充实,更是打破以往有失偏颇的论调,消融当下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隔阂坚冰,重新唤起相对关艺术人才传统音乐和民族文化的认知。

二、民族声乐教学相关文化渗透及文化素质提升之不足

查看全文

声乐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了缓解部分就业压力和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我国施行了新一轮的研究生扩招政策。新的政策势必会对原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影响。文章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声乐研究生培养模式,从新政策对声乐研究生的影响、新培养模式研究、就业前景分析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声乐研究生;培养模式;就业前景分析

2020年初,新一轮的研究生扩招政策实施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同年9月份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到2025年,要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1]。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必然会对声乐研究生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新政策对声乐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一)专业和学术水平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高水平就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是越来越紧迫的客观事实,参考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扩招是大势所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从短期来看,扩招可以减缓部分就业压力,而且顺利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有了再一次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机会;从长期来看,提升了就业层次,培养了更多高素质人才。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扩招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多,学生专业和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原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的政策环境。

查看全文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总结出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音乐新课程教学方法,以丰富新课程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查看全文

中俄音乐教学的比较

摘要:中俄音乐教学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与特点,而不同的国情和发展模式也造成了不同的成就,就声乐教学而言,我国向俄罗斯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极高艺术天赋的国家,其教学法更加国际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文章对中俄声乐教学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的声乐教育有所启迪。

关键词:声乐教学;比较研究;课程设置

1中俄音乐教学简述

同样作为世界上的教育大国,俄罗斯在音乐教学上可以说是自成一派,有着鲜明的特点。早期有宗教音乐,以17世纪成立的基辅—莫列夫斯基学校和成立于19世纪中期的斯拉夫—拉丁学院为代表,它们都是教授宗教音乐的,其中包括声乐、器乐。俄罗斯声乐教学的开端应该从这里开始算起。俄罗斯音乐的快速发展在19世纪的后半期开始。全国各级学校都设有音乐必修课,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专业的音乐学院。20世纪初,俄国的音乐发展十分成熟,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将俄罗斯的音乐推广至世界乐坛。虽然俄罗斯的政局之后经过许多变动,但是音乐的传承却保持得很好,对俄罗斯音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国和俄罗斯的音乐发展也截然不同,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处在传统社会,直到新文化运动中期,才带来了西方的音乐文化。在音乐界也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比如萧友梅等,都认为中国需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音乐理念,这样才使我国的新音乐文化有了基础。最早我们建立了音乐专科学院教授西方的声乐艺术,让国人认识和接受西方音乐,如歌剧、咏叹调等形式,提高了国人的音乐审美和品味。在这个时期的有识之士,积极学习西方先进音乐理念,有助于我们国家声乐发展的发声方法,将发音方法与国情结合,教授给学生,赋予民歌更丰富的韵味。一些在20世纪30年代的音乐家们,如冼星海、赵元任、聂耳等,他们以民族曲调为基础将西洋发声技巧合理地融入,创作了一大批结合时代背景的作品。

2两国声乐教学理念比较

相比较而言,俄罗斯的声乐教学更注重基本功,也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就以歌唱基础课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功,教授内容多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的歌曲。虽然教学深度一般,但是一些学校都有着严格的歌曲规定———必须选取哪些经典作品进行教学。有的甚至还会进行古典音乐比赛,如格鲁克、多尼采蒂、罗西尼的音乐会比赛、研讨会等等。以上叙述的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对声乐的基础知识、技巧的掌握,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这也说明了引导学生的知识走向的主角是教师,一味灌输的教育方式是起不到这个作用的,甚至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理念与我国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和教育体现有很大关系。我国要求大量地培养声乐人才,那就需要学生要尽快掌握声乐的理论和技巧。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增加学习难度,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更不利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埋没学生自主意识,甚至使其失去对声乐的兴趣。同时很可能造成学生唱歌不用脑,都是在吃现成,等老师,对作品不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演唱作品时由于没有深刻的体会,缺乏情感融入,从而影响到个人的技巧及声音控制。这样的演唱虽然听起来能感到技术十分熟练,但是无法深入人的内心,也就是说听众很难体会到感情在里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