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22:33: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成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讨论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性;思考
摘要: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在德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因此,新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下面,本人谈一谈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德育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进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论文还是过去的老一套,那是适应不了时展的。
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推进德育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德育教学方式。在讲授德育课时,要正面教学为主,同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技术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摄取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例如,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考试作弊,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人际关系虚假。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利用课堂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会看到地理老师挂地图,摆各种模型利用简单的粉笔构绘出各种简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体了,又开始看到很多老师又开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各种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现多媒体大容量的满堂灌。显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针对这两种现象,我们提出如何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最优绩效。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组成员,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在省电教馆的指导下,开始展开对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实验课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整个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强调课题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学整合的实用性。
二、实验课题的目标
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筛选、应用的能力,已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服务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和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教育技术的提高,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因此,课科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课题将达到几方面成效:
第一、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多种可视化软件的学习,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现行中学地理知识为背景,创设出静态、动态的各种地理情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中心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全员德育。
1、确立“以德治校”观念。通过报告、讨论、讲座、座谈、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教育观和全面的人才观,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工作中,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强化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自始至终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十分突出的位置。
2、确立“全员德育”的观念。通过学习,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能育人,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尤其是班级工作中明确班级任课教师在班级集体建设中的职责,把学生的满意率的情况作为评价教师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
3、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要全面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人”——真实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差异的人、有潜能的人来看待,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坚持激励和正面教育。学校将采取措施,利用多种形式,表扬在各方面有特长和有进步的学生。
(二)加强德育的基本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认识到学校是育人场所,文明场所,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办好学校宣传栏,班级的布置要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高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相关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一线的、实用的专业人才。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园丁,高校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关乎着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
教师的职业绩效考核是检验教师工作质量和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业性、实用性强,与时代紧密相关,并结合这三个特点,阐述了几点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应用方式:明确考核目标;确定考核标准;设计和完成考核指标。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一)专业性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专业职业人才。不管什么职业教育院校,学校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有实际实践能力的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际操作能力。(二)实用性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指的是院校在办学时,要注重职业的实用性教育,也就是办学所教学生所学能够在一线职业中得到实际应用。这一教学特点就要求院校要加强教学中的实际训练,建设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增多实训课程等等。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就采用了“双元制”的职业教学体系,也就是理论教育课程与实训课程同时开展,理论与实训的课程比例要均衡,甚至有的院校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达到1∶1.5,可以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相当重视实训课程的。(三)与时代密切相关。最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是由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符合实际生产工作的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就必须按照时代的专业需求来设置相关对口专业和课程。只有与时代紧密关联,才能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和实训的内容,才能有符合时代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来进行教学。
二、基于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及其考核原则
诠释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与体验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自觉体验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职业道德的问题越发受到关注。良好的职业道德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也是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根本办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新时代的教育方式,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创新的方式促使道德自觉的生成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而这种生成需要道德体验模式的设计。
创新发展的时代,需要创新发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也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也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必要的转变——从传统的“教会顺从”向“道德自觉”与“道德体验”的转变。而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思想品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某一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是调整从业人员与从业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生有医生的职业道德,我们简称为医德。教师也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一般简称为师德,商人有商人的职业道德,我们一般简称商德。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到行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的和谐的稳定。简单的说,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服务的工作意识以及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从媒体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医疗纠纷和教学事故的事件,而在这些事件中往往并不是简单的医疗技术或者是教学水平问题,很多情况正是由于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偏差、责任意识淡化和工作态度不端正所造成的。特别是当前“小病大看”、“红包现象”“教育腐败”事件的频发,都是职业道德匮乏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快便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政府和单位也都希望努力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这些“民生焦点”,用行政法规来遏制职业道德水平的下滑。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还要从职业道德在日常教育的培养方面入手,特别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的摇篮,有着提高人才业务水平的重任,但其任务不仅是培养具有良好技能的从业人员,还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道德培养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未来从业人员的素质、群体的团结协作、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所以说,道德培养是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
一、道德自觉的习惯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造成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杰出的、成功的、以及幸福的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良好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人格教育又离不开道德情操的培养,而道德情操的培养不是普通的知识传授,它依赖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事实上,道德自觉是道德主体在实践道德行为过程中其行为完全出自自发、自愿,而不是受外力压力所致使的。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对道德规范知识的了解,特别是高校学生对道德教育更不陌生。因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也一定是受到多年的思想品德的课程教育的。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少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义或是觉得课堂上的道德规范仅仅适用于课本与考试呢?原因只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道德的自觉也绝非依靠课堂的传授所能养成的。他需要在生活的细节中,待人接物中以及小事上养成。这不仅需要社会环境的构建,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因素发挥作用。但对于我们的高等职业道德教育来说,在道德自觉地培养方面又应该做哪些工作呢?我们如何在德育的课堂教育模式上创新呢?笔者认为,道德的自觉需要道德体验。事实上,约束性道德教育只能确定施教者做了多少教导工作,保证被教育者获得多少有关道德的知识。但是,它却无法使道德施教个体本身与被教育者个体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受教育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也就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行为的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主体行为。主体只有在不断反复的体验中才能真正做到“心领神会”。而道德体验是个体人置身于一定的关系情境中并与之发生的领悟,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由此可见,道德自觉依赖于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我们可以依靠道德体验的方式培养道德自觉地习惯,在习惯中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形成良性的循环。传统的约束性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构建一种主体式、参与式、创新式的“道德体验”模式来使得我们感悟道德、接受道德、发现道德以至构建新的道德。可以说,道德体验在道德培养中,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所掌握:一是道德体验能够发挥学生个人的纯主观意识,激发学生对事物本身的认知与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医德的理解,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学习培养方式;二是道德体验尊重大学生参与医德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反复的体验增强了学生与医德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医德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道德体验是一种互动式的培养方式,通过各种创新的教育方法设计不同的教育场景,消融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被教育者的二元“对立主体观”,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道德的培养更具实效性。
二、道德体验的模式构建
学校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在柯城区教文体局的领导和关怀下,紧紧围绕创体、艺、卫强区和“六大校园”的建设开展工作,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核心,继续把抓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作为工作重点;以强化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意识为突破口,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全年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德育工作特点及成效:
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是20*年柯城区德育工作重点之一。随着我区基础教育民主化、均衡化水平日益提高,过去仅靠班主任教学生“做人”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据了解,新实施的“德育导师制”,就是要改变以往“班主任当家”的模式,选拔专门的德育导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包干到户”,导师通过建立“师生交流档案”、“学生个性档案”等方式,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等多个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与学生们结为真正的“知心朋友”。
为了让全体教师们进一步了解“德育导师制”,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新学期开学初*第三小学就举行了“德育导师制”专题学习动员大会。
通过学习宣传,让教师们了解了“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理论和本校的德育工作方向,为导师制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基础。
大会由校长主持,少先队总辅导员主讲。辅导员首先介绍了“德育导师制”的理论研究和他人实践经验,然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讲述了“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导师工作原则与方法、导师工作制度等八个方面内容,并着重分析了具体任务和操作方法:
继续教育提升辅导员良好心理素养研究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影响最大的教育者之一,其学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深远,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良好心理素养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辅导员岗位的基本要求。继续教育是辅导员进一步提升心理素养、实现知识更新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继续教育;提升心理素养;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特殊队伍,担负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学生党团建设等全方位的工作,其学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深远。近年来,全国高校频繁出现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惨痛案例和事故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以心理素质的完善为基础和核心的。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提升良好的心理素养是影响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学校教育之后对成人进行知识更新、能力拓展和素质提升的再教育,是辅导员进一步提升心理素养、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良好心理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应当“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朴实为重要”[2]。提升高校辅导员良好心理素养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辅导员岗位的基本要求。(一)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养表现为自身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除了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学知识以外,良好的心理素养也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影响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是无法替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塑造和自我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辅导员自身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素养,在致力于学校育人的过程中成为独特而珍贵的教育资源,并外化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管理的行为方式,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带动和感化教育对象,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并使学生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按照具体可感的道德形象来要求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3]。辅导员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这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二)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养表现为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甚至辅导员自身都会遇到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知识更新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个体本身具有“向师性”,辅导员的知识素养和智能品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育人功能。高校辅导员较高的知识素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社会人文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培养良好心理素养的基础,其能否真正发挥知识的育人功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智能品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30年的教育生涯中,不仅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对几千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观察,作了详细记录并写了40多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4]。优秀的辅导员由于使命的特殊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心理教育能力,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好教育时机,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辅导员良好心理素养培养的过程就是自身具备的各种知识不断重组,进而形成教育智慧的过程。记得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宝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有一轮太阳”。这正是辅导员完善的知识结构、塑造自身人格的内在要求。(三)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养表现为豁达开朗的胸怀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学生辅导员,具有豁达乐观的胸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是最具有亲和力的,这也是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之所在。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则要依赖其人际关系的质量。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期待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四)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养表现为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大学是一个正品德、塑灵魂、培养人的象牙塔,是学生成为“社会人”的“最后一公里”,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最执着的守望者和领路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作用,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的辅导员容易工作情绪化,甚至把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失去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良好心理素养的有效途径
职校人文教育强化策略
1人文教育的内涵
杜时忠教授在其著作《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1]扩展到人文教育,既可以代表文、史、哲等具体的学科教育内容,也可以代表一种教育改革举措,比如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且目标都是完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1]。与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科学(职业)教育。进行科学(职业)教育,目的是传授给人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使其获得具备社会生产的能力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如果我们简单把人文教育概括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完善“三观”的教育,是不断追求“善”的教育;那么,科学(职业)教育就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
2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职业技能与人文教育二者统一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应“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和革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面向生产和劳动世界。”[2]高职的人文教育受到各国教育家的日益关注,使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不仅只是传授某种技能或生存手段,为就业服务,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在于它对人的人格心灵的“唤醒”。[3]因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才会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少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放飞快乐童年,和谐春满校园”德育活动,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品牌活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立足本校实际,以德育创先有新举措,校园文化有新形象,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
分析校本管理在课程改革中的理论功能
摘要:新课程改革需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撑。教育论文具体表现在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它贯穿、渗透在校本研究、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管理作用分析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1]因此,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还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管理也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的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应用场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在国外教育管理领域非常有影响。[2]顾名思义,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是根据学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而制定的,所以学校的成员(包括校理事会、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承担,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他们运用资源对学校的财政预算、课程设置、教科书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实施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改革学校的管理系统,优化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3]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突出学校的自治性、自主性和自觉性是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教育行政部门将办学的权力归还给学校,其授权内容包括人事权、财务权、教学管理权等。相对于校本管理来说,校长负责制只不过更强调将权责集中到校长手中,以使责、权统一。[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扩大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为目标,也表明学校办学自主权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我们透过深层不难看到,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它们正在教育改革的核心层次得到深化,将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全面落实。值得关注的是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校管理文化的改革,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信念再到教育行为的转变。因此,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依托点在于校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