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成果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4:19: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设计成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设计成果保护研究论文
摘要:设计成果是设计者的智力成果,所以保护设计成果就是保护知识产权。设计成果是需要保护的。因为设计成果有了保护才能保障收益完成新设计的目标激励作用。做到“合理收益——再设计——再转化——再保护”的循环,使设计力在循环中不断提升。明确设计成果保护对象为设计创新点。设计保护随设计调查的开始而开始,找到设计成果保护重点之后,建立模型给与持续的保护,直到设计成果退出竞争。
关键词:设计;成果保护;知识产权
设计成果保护说到底是保护设计者的知识产权。从国内整体条件来看,做知识产权研究的人没有与设计相关的学术背景;做设计研究的人缺乏知识产权相关学术背景。这样的现状使得这两个互为依托的的关键领域缺乏整体联系,与国家产业整体升级的现状相矛盾。在国外,做知识产权相关行业的人必须要有相关的专业学术背景,(化学、工业等以及相关的设计学术背景);在成果科学转化和成果保护中,设计和知识产权双学术背景的人全程参与有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我国在2003年把全部的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管理审批全面分离,知识产权实行全面市场化,随之设计的成果保护行为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这种保护是针对单一的设计成果,可是整个设计领域普遍缺乏合理的模型来保护设计成果推动设计的再循环,这使设计和知识产权双学术交集型研究显得比较迫切。
一、设计成果保护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时期,企业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于设计——核心竞争力就是设计力!设计力的力度大小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罗维说,“穷国输出产品,富国输出设计”体现的就是设计力的重要性。在经济活动中,剪刀差现象的轴点就是设计力,设计力决定了剪刀差的差距大小和优势一方优势的持续。设计成果保护的前提是设计成果的转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设计成果的转化保证了全部的设计力在企业在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果保护就是尊重设计团队的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力的不断提升。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科学转化是实现创新的必由之路,也就是保护对象即“所指”的出现的途径。只停留在图纸上的设计是没有效益的,前期的设计投入得不到合理的收益,只能计入不合理成本,也就没有成果保护可言。
以设计力向现实生产力的科学转化为核心,以保护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一个设计成果保护的模型,用这种模型去不断推动“成果转化——再设计——再转化——再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设计力的发展。设计成果保护最主要保护的是产品中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权力主张内涵才是保护的真正对象。权力主张内涵就是设计的创造出的真正成品也就是设计创新点,但是设计创新点却不一定是权力主张内涵。所以,需要理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以专利保护为主体的多种保护手段相结合的设计成果保护模型,进一步健全设计成果的保护模式。建立这一模型一是要保护产品的设计创新点——避免出现因为设计成果保护的瑕疵使得设计成果得不到合理的保护而被合法规避;二是要以成果保护的收益完成新设计的目标激励作用从而促成设计再循环。二、设计成果保护的对象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市场价值转化方法研究
摘要: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方法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探索该专业在校生如何通过校内创业基地孵化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优化、设计成果专利市场化、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等有效的转化途径,将创作成果推向市场,以科学的价值转化流程及方法,最大程度实现创作成果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成果;市场化
一、学生设计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研究现状
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校学生设计作品市场化并进行价值转化的具体内涵是指将在校生的设计作品通过一定的企业和网络平台,流入终端,最终将其推向市场消费群体,并产生相应的价值,以满足市场消费者在商品生产技术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对高水准创意设计作品的迫切渴望及需求。尽管目前国内设置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多,也有部分高校通过毕业创作展、专业比赛、专利技术保护等方式将学生作品推向企业,通过市场转化为价值产品,但仍就缺乏对相关重要环节进行系统的管理与构建。学生设计作品市场价值转换在国外已发展较为成熟,应时代进步的需求,对我国高校环境设计在校生设计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研究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价值导向,为高校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环境设计产业经济良性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的研究意义
基于在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作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的研究内容,为高校引入了市场化研究内容,深入探索了高校与市场衔接的有效途径;于企业而言,高校向市场推送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创作成果,反哺于市场,为企业争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创造经济收益。企业经济快速增长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有序,最终形成经济发展链的良性循环。
城市设计局限性管理论文
城市设计只有通过从编制到实施的连续动态过程,才能达到控制城市形态的目的;从成果编制和有效控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可行性设想。
关键字: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动态过程;控制机制;局限性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目前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城市控制、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城市核心区、城市新的发展中心区域、城市重要景观地带的城市设计工作,既有城市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概念性设计,也有针对某一街区或节点的局部景观设计,不仅类型繁多,而且各种设计成果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都有长足进步。然而,在当前城市设计普及的热潮下,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复杂化,以前许多被忽略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设计研究进一步深化、降低城市设计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城市设计成果缺乏深入的调研基础和客观目标
城市设计成果虽然最终涉及城市建筑形态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控制,但却是一系列政策管理、经济转型、土地开发等城市社会要素的综合反映,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其核心是保持和创造城市自身的特色和活力;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更新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已造成了许多城市原有文化和地域特征的丧失,反映到城市设计领域,就是在重视城市建筑形体、景观等表象性研究的同时,忽略了对城市内在经济、人文因素的深层次研究;有的城市设计方案过于强调建筑造型对城市景观和空间的表现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所谓“宏大”效果,缺乏对方案长期实施的构想和方法,其设计内容已明显偏离了城市设计自身的特点和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1城市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缺乏深度和广度城市设计作为一门随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学科,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经济、政策管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明显的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特点,与我国长期沿用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运用上,需要大量现场性的调研工作。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设计缺乏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是导致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量”却缺乏“质”的内容的主要原因,也是许多城市设计不得不偏重于形体设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针对城市旧城更新的城市设计,除了从城市各相关职能部门收集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料和宏观的经济信息外,通过对场地的实地踏勘和长期跟踪观察来收集相关数据尤为重要,尤其是涉及交通、景观、城市意象、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旧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实地就近观察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然而,目前许多城市设计任务要求时间短,工作量大,为了保证设计进度而忽略或减少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就成了一个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在设计所在地没有常驻机构的外来设计单位,一般都缺乏对设计对象城市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直观感受,在设计前期阶段有限的现场踏堪时间里,外来设计单位很难再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去进行基础性的调查,从而导致其对设计地域的社会、人文地理、城市经济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研究,在设计时间较短的压力下,为了赢得投标,照搬国内外的现成模式再冠以一个动听的口号,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常用手法;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设计对象城市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设计方案往往比较生硬,与城市原有的生成形态和文化背景产生较大偏差,由此造成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美好的设想,却缺乏实施的坚实基础。这种不求实效、一味追求奇特视觉效果的设计方法,将使城市设计逐步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须对此保持警惕。同时,城市设计成果是一个动态的修正过程而非终极的形象界定,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许多具体的设计成果在经历时间的检验后将会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这就需要参与城市设计的各相关单位随时了解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因此,建立一个长效、准确的现场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既是城市设计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设计成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艺术设计高校教学创意成果成功转化的经验,分析了国内服装设计类院校教学成果转化不高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创意成果转化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措施,以此促进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关键词:服装;创意成果;人才培养
“创意成果转化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更好了解瞬息万变的服装市场需求,更快适应服装企业的实际工作,更是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创作出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是高校服装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创意作品能有效进行市场成果转化,将有利于高校提升课程设计活动的创新层度和实践技术含量,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各个课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服装市场的结合度。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服装创意成果转化成企业的服装市场产品,服装企业对创意成果进行服装市场推广,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经济成本降低和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都具有积极作用。
1国外艺术设计高校教学重视创意成果转化
国际上艺术设计类知名院校设计教学注重创新和创造精神培养,与相应的艺术市场紧密结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项目,教学成果非常重视商业性的市场转化。当代西方艺术设计院校教学常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与市场接轨非常好,很多设计院校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院校相关教学成果基本是企业的实际委托项目。被誉为“现代设计摇篮”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课程中强调创意设计成果的产业化,强调课程创意设计产品与市场消费者的密切联系。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工作室接受大量的企业设计委托项目,并将企业设计委托课题付诸实践,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教学成果商业化转化率高。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这些企业为学生创作研究和项目制作提供大量的赞助,如影视专业的学生就常参与许多好莱坞电影大片的摄制工作,学生也为影片设计制作各种类型的道具、场景;汽车工业设计专业每年的毕设展,世界各地的知名汽车大佬们都会参加,直接购买学生的汽车创意设计作品,同时直接挑选企业适合人才。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致力于学生个性培养,教学中提倡革新和创造精神,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处于行业制高点的实习环境,实习基地为很多知名服装品牌公司,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服装行业前沿信息,教学内容直接接受企业委托项目开展,教学中注重创意成果的商业转化[1]。
2国内服装设计类院校对教学成果转化意识不高
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梳理,探讨了从指导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对指导时间、选题、指导模式、考核方式、答辩细节设置、考核评价主体等提出具体改革意见,以期切实提高城乡规划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着从“传统型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向“综合型规划转变”、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局面。如何培养社会转型期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的问题。毕业设计是综合检测城乡规划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使用社会综合调查方法,及运用规划设计能力解决工程实践具体问题等方面的关键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历来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分析现状存在的不足,尝试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实际的教学改革之路。
2.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存争议,研究方向不丰富。目前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存在三种形式,即真题真做、假题真做、自定自做。从锤炼学生专业能力角度出发,最佳毕业设计应是真题真做。但限于指导教师自身科研业务开展情况和学生生产实习单位等原因,每届中都存在部分同学无法接触到“真题”,甚至一些同学迫于毕业压力等原因,“闭门造车”式的自定自做。纵观2018届毕业设计题目,34名同学的选题方向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占毕业总人数的54.8%,选题方向是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同学占17.7%,余下为概念性规划、园区规划等类型。结合统计结果及历年情况来看,笔者所在的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毕业生选题类型丰富度不够,学生涉猎的研究方向与城乡规划设计实践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与当前社会“存量规划”的行业发展趋势相悖。2.2毕业设计成果缺乏深度调研,成果形式缺乏创新。著名的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理论先驱格迪斯,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方法,即“调查—分析—规划”,足见深入的调查分析的重要性。然而,在笔者参加的六届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答辩中,普遍存在实地踏勘走过场,调研分析不深入的情况。没有将周边城市空间分布,交通走向及公共设施分布、当地风俗文化、历史遗迹等做系统的梳理归纳,缺乏深度调研的规划设计,其最终方案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教学环节,须有规范的成果形式加以体现。不同的城市背景、差异化的区位条件,迥异的设计理念,理应呈现形式多样、空间布局丰富的作品。反观历年毕业设计中占比最大的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四菜一汤”式空间布局、小区中间“会所加水池”的景观构图屡见不鲜,规划思路僵化,成果形式固化,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版式成果等创新度匮乏,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呈现。2.3毕业设计成果重视技术性和规范性,忽视人文关怀。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是融合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综合教学过程,毕业设计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应包涵一定的人文关怀在内,通过实践来看,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类型,遵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体现其工程性的一面,但更多注重的是物质空间形态表达和图纸的整体美观度,较少关注人口与社会等人文层面要素对设计的影响,整个方案缺少必要的过程推导和理论研究。对于人口数量、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资料流于形式展现,缺乏深度分析,方案前期的调查分析结果与后期成果内容之间缺少必要的因果联系,场地现状情况被“架空”,设计成果“师出无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前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对社会综合实践调查课程重视度不够,调查分析方法、内容分类、统计数据、图表绘制、结论归纳等内容教学投入不足。此外,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作为工程实践类型专业,应在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中,强化对设计成果的可行性论证,增加工程技术类论证和经济类的投入产出率论证,杜绝毕业设计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切实增强毕业设计方案的落地性。
水利工程建立设计监理制度的必要性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自从推行建设监理制以来,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这种监理制度只停留在建设实施阶段,设计阶段的监理开展尚不普遍。由于设计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设计单位缺少为业主服务的意识,部分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为此提出在水利工程建立设计监理制度,论述了水利工程在设计阶段进行设计监理的必要性和设计监理的主要内容、作用及对策。
关键词:设计监理制度;水利工程;必要性
1.设计监理制度
设计监理是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含工程招标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对设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相比于建设监理,设计监理是项目法人在工程尚未实施之前就委托有关设计监理单位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和批准的项目建设文件、工程设计合同以及设计监理合同对设计单位设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水利工程实行设计监理,使项目法人能尽早地介入,从而保证设计的基本资料准确可靠、得出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和节约投资的基本要求。建立设计理监制度能帮助项目法人及有关部门更好地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因此设计监理制度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2.缺乏设计监理,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不够准确。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资料(包括地质、水文、气象、水资源等)是进行设计的依据。但有的设计单位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以往资料代替实地勘察的工作,使设计成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导致施工单位要求进行设计变更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延长了工期,还增加了投资总额。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论文
摘要摘要:影响工程水文设计成果合理性的因素,主要有基础资料、技术思路、方法技巧等。对同一工程来讲,不同设计者,因对水文资料处理、采用方法不同,最终成果差异很大。为了保证工程水文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本文提出一个评价工程水文设计成果合理性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和同仁携手探索。
摘要:设计成果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差积累积
工程水文设计受基础资料、推理、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客观和主观的干扰,或多或少存在成果评判上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工程水文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分析,必须认真核查,才能保证成果的真实性。水文工作者多年来在这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时常出现重视计算,而在分析上下功夫不够的现象,给工程水文设计成果带来一定风险。为使水文设计成果精度和工程设计同步,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在成果审查中反复出现的新问题,谈几点熟悉,和同仁们商榷。
1、评价的主要对象
1.1资料的可靠性
基础资料的可靠性,是指设计中所引用的基本资料、数据、时期等,都要满足两条要求摘要:一是十分可靠;二是适应探究对象精度要求。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论文
1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命题单一或老化,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对课程设计的要求一般为一人一题,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设计任务书资料不足,难于真正实现人手一题。导致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在同一届学生中多采取分组方式开展不同结构类型的课程设计,在同一组内只是对部分参数做一定修改,计算过程和步骤完全相同,学生无需考虑结构布置或经济性等要求,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在下届学生课程设计时会继续使用上一届使用过的题目,命题更新不够,致使学生会搜集上届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单纯模仿或直接抄袭,学生无法通过课程设计来了解当前相关技术的最新动态,与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实践环节脱节。长此以往,学生便无法真正掌握结构设计方法,更无益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课程设计图纸计算大多采用软件,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各大高校在土木工程教学中大多都开设了CAD、SoliWorks、PKPM、midas等用于提高制图及计算的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然而在教学中,过多地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学生只知道按照软件提示步骤操作获取最终结果,但对其内在的制图和识图方法、规范依据等却不熟悉甚至不去思考,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对于实际工程中的明显错误判断不出,图纸识别不准确等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1.3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缺乏对设计过程的控制
城市设计体系构建与应用
城市设计,采用的方式比较直观,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因为城市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促使城市设计作用发挥实效。
1、城市设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1自身系统不完善。当前,对城市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宽泛,研究对象缺乏确定性,设计成果也存在非法定性特点,促使学科自身特征较为复杂。当下,城乡规划、建筑学以及风景园林分别根据一级学科进行设置,这其中一定会对城市设计定位以及系统性带来再次影响,针对“是继续若即若离地融合还是作为二级学科独立设置”不够明确,这种认识促使城市设计系统很难形成,同时也导致当前城市设计自身陷入到比较尴尬的境地,体验不到谁系统性和体系性。1.2设计过程短暂。多数情况下,开发主体希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效果图”,但是设计人员因为时间过紧,从而采用“粗制滥造”的方式进行设计,进行具体创作过程中,大多采用模仿的方式,设计人员以及公众没有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设计过程的主导者或者参与者,这一设计过程比较短暂,促使城市设计实践动态性和过程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1.3成果编制随意性。进行城市编制,和总体规划不同,同时也不同于规划以及修理性,存在比完善的成果要求。其自身缺乏一定的固定格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此外,进行城市设计时,衡量标准大多是不可度量性的标准,大多城市设计方案基本上存在着新潮和炫目的概念。这种情况下,导致城市设计成果被转换,形成了现实建设目标的沟壑,导致一些设计成果成为虚设。
2、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1提供地方制度保障。城市设计属于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具备相应的法律保障。同时从技术性因素角度进行分析,一定要借助制度性饮水产生作用,同时深入分析相应法律和法令是否存在现实意义。当下,我国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面临的设计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异,进行城市设计过程中,被动的等待城市设计法律和操作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对此,无需从城乡规划法当中寻找相应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这种做法并不会影响城市设计在地方成为“正式规划”,甚至成为“法定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摘要关键词□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涛针对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设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总结如何实施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城市设计体系;自身系统;地方制度规划”。与地方各自特色相结合,并且结合地方规划管理条例,进一步落实城市设计法定地位。2.2设计体系的融合。第一方面,进行城市设计,可以借助刚要或者专题研究等方式,将其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当中去,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是,充分把握城市整体环境风貌和城市特色,对城市未来物质空间的形成格局特征作出明确,为塑造城市所特有的环境品质提供有利帮助[2]。借助对城市风貌、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公共空间等设计细则进行严格提炼,促使传统设计中的总体规划缺陷进行弥补。第二方面,实施局部城市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当下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具体编制,将设计导则形式作为依据,将具体的空间组合方式以及景观系统等进行融合,纳入到法定规划当中去,促使相近的地块控制引导指标中存在的雷同性被弱化。2.3转换编制成果。城市设计属于非法规定,当前主要充当着规划审批的参考性文件。若要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求相应设计人员将设计成果进行转换,使其被融入到法定规划当中去,也就是将城市设计视为控制性规划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设计准则的形式展示出来。此外,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转换,让其更加方便参与到主体所共享文件中,最后被落实到“一书两证”规划管理过程中去。促使城市设计成果被转换成图册,以供成员共同使用。
3、结束语
项目法人项目投资控制工作探讨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项目法人最关注也是最希望得到有效控制的方面。若控制不到位,对于项目法人来说,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若控制得好,则会产生更大的效益,从而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由此可见,投资控制在工程管理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投资控制的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覆盖工程建设的所有方面,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中的重要信息,尽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建设;投资控制;项目法人;设计单位
投资控制贯穿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甚至建设期的每时每刻,所有工作均围绕经济效益而展开,是项目法人自始至终最关心而且最重视的部分,如果控制不到位,对于项目法人来说,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好,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从而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1]。由此可见,投资控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表面上看,工程建设所需的所有资金来源均由项目法人掌握,投资控制由项目法人决定,而实际工程投资是由工程实际建设投入决定,决定工程建设实际投入的是工程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由工程设计方完成。因此,决定工程投资规模和投资大小的除工程的实际客观自然地形、地质条件,主观人为因素基本由设计单位实际决定,而项目法人仅仅掌握着工程建设的决策权。如何将主观的人为因素对工程投资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使所有工程设计方案做到质量上保证、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项目法人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认识?从哪些重点时期及部位进行实际着手、对工程投资控制进行管理呢?一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如果项目法人已提前确定[2],且整个过程保持不变,将更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笔者凭借多年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同仁参考。
1设计单位的选择
既然设计是决定工程建设投资的实际内在决定因素,那么选择一个设计单位承担工程设计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选择一个相对设计技术能力强,设计水平高,完成的设计方案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控制工程投资的相对较好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1)尽可能委托相对专业接近,且技术强、经验丰富、做过类似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承担,且该设计单位有强大的技术智囊团。(2)从工程的难易程度考虑,如果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就尽可能选择设计资质相对较高的设计单位承担;反之,如果地形地质条件单一,各种条件明朗,处理问题相对简单,可考虑选择设计资质相对一般的设计单位承担。(3)根据工程的投资大小选择设计单位。凭笔者经验判断,当工程总体投资为2亿~2.5亿元,可考虑选择设计资质为乙级的单位承担;当总体投资超过2.5亿元时,可考虑由设计资质为甲级的单位承担[3]。(4)如果是单一专题设计方案(如单项的桥梁、道路或管道等设计),应选择专业设计水平相对较高、经验丰富、对口的专业设计单位来承担,因为他们能够较早地掌握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领先的工程理念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及推广等[4]。(5)设计单位一旦确定,具体工作的设计人员也十分重要,应考虑让专业能力较强、工作经验丰富,并直接或间接参与过一个或多个类似工程设计任务的人员承担。按以上原则选定的设计单位的设计费用较一般单位偏高,但该费用对于工程的总体投资费用来说占较小部分(一般科研、勘察、设计费只占水利水电工程总概算的1%~5%),但对工程的安全、质量、投资及进度却影响较大。一个设计资质高、设计能力强及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成果,一般比资质低的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成果,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投资方面都较好。而仅从节约工程投资和减少设计费用方面来说,也决不在一个数量级,对工程安全的保证率也不在同一个程度。因此,选择较好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工作尤为重要。
2工程建设程序中各阶段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