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30 04:09: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学小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学小论文

为思想教育课加入新鲜的血液

——“绍兴人的‘菜篮子’”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例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绍兴人的‘菜篮子’”这一课题研究中加以阐析,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研究性学习得到真正的实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菜篮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过,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初中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选修课,当作学校课程改革尝试的一项内容,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作为初级中学,应考虑学生与高中阶段学习的衔接,结合本校实际逐步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本人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初中教育教学的特点,从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以“绍兴人的‘菜篮子’”为例,就在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设想和看法。

一、课题的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的饮食状况、家庭成员的地位、人们的消费理念、环保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绍兴人的“菜篮子”里面的内容更丰富,也更复杂了。一滴水里看世界,菜篮子虽小,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大。结合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选题,使身处其中的中学生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到强烈的社会参与感、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加强学生对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注意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亲身体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和观念的影响,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

查看全文

浅议历史和社会学业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建立

内容摘要: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业的一种检测过程。基于传统学业评价体系的单薄和现行学业评价体系的杂乱,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很有必要从学业评价内容、主体、方式、阶段等方面建设行之有效的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体系,真正提高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体系的实效性,充分展示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的价值。

关键词:学业评价;有效性;体系建设

学业评价是指通过相关的学生学业方面的信息资料,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的全面真实地评价的一种过程。传统的学业评价是单一的、片面的、带有功利性的教育评价方式,往往以一次考试定终身,一张试卷定优劣,“应试”成分非常浓厚,学业评价体系非常单薄。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静态的、功利性的学业评价观,树立动态的、发展性的学业评价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学业评价体系。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要求“评价从追求惟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但是,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业评价的尺度,过分重视学业评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过分追求了学业评价的参与面、学业评价方式方法的齐全,舍本逐末,却没有在学业评价体系的质上做文章,使学业评价过“滥”、过“假”、过“露”,导致学业评价的天平“过重”后失衡,也使得现行的学业评价体系显得杂乱而无序,华而无实。

因此,针对传统单薄的学业评价体系和现行杂乱的学业评价体系,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很有必要重构、优化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体系的作用,真正提高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体系的实效性,让学业评价多一点“价值”、多一点“实惠”。

一、学业评价内容要体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即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课程目标,这“三维”是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对以上两维目标的优化与升华。从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的角度来讲,知识与技能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如此,从学业评价内容方面分析,学业评价就是要让学生达到学会、会学、乐学的三者的有机统一。教师在学业评价内容的设计上要牢牢把握好“三维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三者均要兼顾,不可重此轻彼。为此,笔者在评价内容方面设计了以下能体现“三维目标”的学业评价记录表:

查看全文

历史活动课特征分析论文

关键字:历史活动课

作为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活动课正式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1999年活动课也进入了高中教学的课程体系。但对于什么是活动课、活动课有什么特点、如何上好活动课、活动课的意义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活动课在很多地区和学校成了一种摆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尝试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个人的实践,对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

一、活动课的概念和历史演进

当今所提倡的活动教学,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活动教学思想萌发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活动教学的某些观点。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人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当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家、活动教育的集大成者杜威给了活动教学思想以极大推进。杜威大力倡导新的儿童发展观、儿童活动观以及他积极实践的“做中学”和“活动-经验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活动教学思想的内涵,推动了活动教学在实践中的发展。在当代,活动教学思想与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前苏联的一批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教学理论中,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活动教学的历史,赋予了活动教学新的时代内涵。

在我国,活动课程的设立和实验也经历了一个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杜威来华访问及其中国留美学生学成归来,一度掀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热潮,我国许多实验学校曾一度开展活动课程,然而绩效并不明显。新中国成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被批判,对其理论的合理的成分也予以否定。因而,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以来仍让学科课程独主天下。80年代,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理论促使人们寻找教育的新途径,活动课程被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重新重视。当然,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与历史上中外学者所研究和倡导的活动教育思想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是对历史研究的扬弃,它既培养适应时展所需求的人才,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具体生活,体现一种浓郁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于活动课程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理解。国家教育部基础司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因而,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它不是科学内容的简单拓展、深化,更不是课内内容的变相延伸。它是一种主张通过活动方式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及个性培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活动课程应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也包括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的历史学科。

查看全文

小学生教育戏剧机会生成与演化

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教育中,“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尽管各国实施的方式不同、形式多样、名称各异,如“教育性戏剧”“发展性戏剧”“创造性戏剧”“戏剧课程”“学校戏剧”“戏剧教学”等,最终“教育戏剧”逐渐成为了一般性统称用语。[1]教育戏剧是“指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为方法来从事教学。它不以表演为目的,而是借用戏剧途径推进人的社会学习,对人的认知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2]新世纪以来,我国内地的中小学和班级(例如杭州)也开启了以课本剧、校园剧等活动性戏剧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戏剧探索实践,但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港台地区明显滞后,离大范围地普及推广尚有相当距离。[3]在应用教育戏剧的阅读教学实践中,“阅读”和“教育戏剧”这二者通常是割裂开的。传统阅读教学以“文选式阅读”为主,以教师“精讲”课文为中心,整本书阅读走向“边缘”,演变为“名著经典导读”“课外阅读”的赏读、略读,[4]学生很难读完《西游记》等整本经典名著,也难有系统化、深入化的建构性理解。那么,基于文选式阅读材料展开的教育戏剧通常则由教师设计好戏剧活动脚本,组织学生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并将舞台表演视为核心环节,更多关注戏剧表演中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太重视阅读及其与戏剧之间的联系。[5]本研究的起始点是开展基于知识建构理论(KnowledgeBuilding)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这种深度探究的阅读教学中,教育戏剧自发地生成了,其演化过程巧妙地把阅读与教育戏剧结合了起来。教学对象是四年级二班的37位同学,该班级教师G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时间,每周2节课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学生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其它的讨论时间包含线上平台讨论以及少量的零散课时。知识建构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MarleneScardamalia和CarlBereiter提出的知识创新教学理论,其核心是注重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和持续改进。[6]知识建构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起始于学生面对的真实问题,驱动于学生提出的关于阅读文本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真实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整本书阅读,是全员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学生持续、反复、深入阅读整本书,通过交流对话不断改进观点、升华知识,每个人都是知识提供者,给予知识同时也获取知识,都对集体知识的形成做出贡献,是协作的、民主的和对等的。显然,知识建构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不断生成的课程,课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在场的互动过程,课程内容是师生不断体验建构的创新性知识,以师生共生共长为目标。正是在这样的“允许学生创造”的建构性阅读教学中,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最初很喜欢模拟所阅读的作品中人物的话语,接着会很热衷于争论其中的情节。在与研究者商量后,任教老师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创编剧本、形成剧组、排练准备、组织表演等戏剧活动。那么,学生是如何产生这种带有创意的戏剧表演的意识的?其发展历程如何?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分析学生阅读过程、剧本创编情况、舞台表演情况,探讨戏剧活动(创编、表演等)是如何在深度阅读中产生的,追寻其发展历程是如何演变的规律。

一、创造性学习环境是教育戏剧活动自发性萌发的前提条件

运用知识建构理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由学生面对的真实问题开始的———如何解读阅读材料?针对具体书籍,全班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真实看法、想法、疑问,班级中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化、多样化观点,而且所有观点都应得到重视和尊重。以“观点”为中心,借助思维导图、手抄报、海报、网络帖子等多种“知识外化”形式,学生进行多轮“小组内解释评论-各小组面向全班展示交流”的对话,充分表达阐释自己的观点、自由评论质疑他人的观点,并在此过程中持续改进个人观点、逐渐升华社区(小组、班级)观点。知识建构阅读不同于“教师精讲”为主的传统讲授式阅读教学,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听讲状态,学生被鼓励拥有自己的观点,通过多层次互动的“对话”方式不断概括升华观点,建构生成出具有“原创性”的新知识、新理论,这种阅读教学是一种允许学生创造的“知识创新”学习,班级社区在对话互动中形成了创造性学习环境。鉴于西游故事家喻户晓的普及度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暑假前鼓励全班学生提出对西游记最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统一版本的《西游记》。开学后,在暑期阅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所提问题形成初步观点,并根据问题和观点的相关性结成研究小组。学生所提问题及分组情况参见表1。接下来,通过面对面课堂、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写出观点、展示观点、互相阅读评论观点。根据评论中获得的意见和质疑不断进行反复阅读,搜集论据资料、修改完善观点,并制作思维导图、绘画、手抄报、海报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以外化观点,开展小组交流、班级讨论,在展示讲解、质疑论证中推进观点。依此方式进行迭代阅读活动,学生对《西游记》文本的理解得以渐进式深入。阅读课程开始1个多月时,研究者和教师发现,学生在引用原文做依据论证观点时,喜欢模拟文中人物的话语,并热衷于争论文中的情节,这非常符合儿童爱模仿、爱表演的天性;同时,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进度中恰有“写童话、演童话”的内容,教师顺势而为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编演。学生对此反响热烈、热情高涨,积极分子很快就编写出了“剧本”,包括《白雪公主》、《会走路的小房子》、《自私王子》等。以剧本为中心,感兴趣的同学自由加入形成表演小组,在语文课堂上面向全班表演。此次故事表演活动,是师生在西游记阅读中由真实问题探究所引发的偶然尝试,表演效果虽不理想(学生甚至是“手拿剧本读台词”完成了表演),但正是这一次零星片段的演出,学生表现了对表演的强烈喜爱,就连一些平时不爱参与和表现的学生也在戏剧表演时绽放异彩,表演带给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是后续戏剧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自发性萌发。戏剧表演的自发产生,重要前提条件便是知识建构阅读教学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创造性学习是去中心的集体知识的改进,而非教师权威控制的标准答案的获取。[7]从学生的视角看:此次故事表演的肇始,不是学生接受既定的教学安排,而是源自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带着真实问题阅读教学的自然接续;剧本的编写也并非教师布置的硬性任务,而是学生自主创编。在这些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被知识建构学习“松绑”之后的活力与创造性。从教师的视角看:在观察到学生表现出对故事表演的兴趣时,教师没有囿于教学计划的限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选择,鼓励、支持学生;五个同学在很短时间内就写出了粗糙的“剧本”,虽然篇幅简短、情节简单,甚至还有错别字、病句等问题,但教师并未过多指摘苛责,而是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的创造;在表演环节教师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指挥和指导,而是乐见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与释放。师生在知识建构阅读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逐步发生转变,学生能够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师生共同建构了自发性、生成性的教育戏剧活动。

二、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形成全员参与式的剧本编演

在常见的“学校戏剧节”等活动中,学生“表演”才是重头戏,很少组织学生参与剧本创编,剧本通常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现成剧本原作或由教师创编);而在本研究中,学生则全员参与剧本创编。通过剧本创编,学生将阅读文本转换成剧本,即将文本情节化和戏剧化,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增进阅读效果[8]。另外,即使在表演这个重头戏中,常见做法也是仅组织少数学生参加,大部分孩子只是观众。实际上,“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儿童对于具有游戏特性的“表演”充满天然的热爱。[9]通过戏剧表演,把剧本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化的场景、表情和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建构文本意义。[8]随着国内外教育戏剧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戏剧教育理念,即学校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正因如此,阅读教学中的教育戏剧活动,无论是剧本创编还是戏剧表演,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四(上)学期的《西游记》知识建构阅读综合实践课继续进行,学生基于对《西游记》的独特视角不断改进个人观点,最终形成关于“西游记”的阶段性个人知识并写成“小论文”、做成主题绘画作品进行班级交流,在建构性对话中生成全班共享的“西游记”集体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热烈期盼进行西游记故事编演。教师G协助学生按照人际关系自由组建小组,各小组从《西游记》中选择故事后将其改写为剧本。几周时间后,只有一个小组在稳步推进,原因是某成员在结组之前已写出剧本,只需按照剧本排练即可,其余小组则在故事选择和编写剧本上纠结延宕、进展缓慢。这种情况凸显了“剧本”的重要性,研究者和教师G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抓住这个教育时机,做出了如下教学调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每人编写一个剧本;教师审阅剧本,从中选出待演剧本;以选定剧本为中心成立剧组,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各小组角色分工、课后排练。教学调整的关键是“全员参与式剧本创编”,这带来了戏剧活动的有效推动:表演受到时间、人力等诸多限制,能被搬上舞台的剧本是有限的,需从全班所有剧本中选定若干个做表演蓝本,此时做选择则是“有米之炊”,进展顺利;依据选定剧本组建剧组则是“内容中心”“兴趣主导”,亦是水到渠成;各剧组自行排练后进行汇报表演。具体情况见表2。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西游记》戏剧表演具有全面的全员参与性。从“参演人数”可知,四个戏剧的参演学生数分别为7、14、8、8,总和为37,正是该班的学生总数;除了舞台表演行为,多个维度体现出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全面卷入”,例如从“服装道具”可见学生对戏剧表演做了很多物质准备,“观众反应”和“他组点评”表明即使作为观众学生对表演也有很强的情感卷入和认知卷入。教师G和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展《西游记》整本书的知识建构阅读,学生从个人兴趣和对西游记的个性化理解出发,创编出丰富多样的西游剧本,在不同情境片段探究中形成了《西游记》故事的系列表演,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究者和教师抓住了“小组剧本编写困境”中蕴含的教育时机,秉持知识建构理论“多样化的观点”原则,鼓励每个学生编写自己的个性化剧本,创生出“全员参与式剧本编写”方式,有效推动了教育戏剧实践的顺利进行,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剧本写作体验且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加深所读文本理解;自然而然,在接下来的剧组成立、戏剧表演环节也采用了“全员参与”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戏剧表演经验且在舞台场景、表情动作中深入建构文本意义。

三、实践中积淀升华出剧本知识和表演理论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论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德育课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1.1教师素质不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的“教”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是教师知识面狭窄。德育课是属于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概念较多,而且比较复杂、抽象。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对社会现象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否则因理论缺乏,知识单薄,必然出现照本宣科、内容单调、课堂枯燥乏味现象。二是教师对时政变化不够敏感。德育课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之快,青年学生非常关心,如果教学过程缺乏时政资料的收集和教学引入,必然造成“理论空洞”,学生漠不关心。

1.2教学缺乏艺术

查看全文

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

一、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cos和kriterion,kriticos即对事物发问、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kriterion即标准。从语源上来看,该词暗示“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人文精神。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在《民俗论》(1906)中谈到:“批判是对已有的各种观点接受之前必须进行的审查和质疑。通过批判来了解他们是否符合事实。批判性能力是教育和培训的产物,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人类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男女都应该接受这种训练。”批判性阅读是西方国家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而提出的一种阅读模式,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来辨别文本中的事实与观点,判断并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和语气,探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意识形态,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形成读者自己的看法。批判性阅读的实质是批判性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批判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批判性思维又是批判性阅读的前提。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甚至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包括语文在内的大学课程目标均应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必须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我国的语文教育历史久远,一个人所接受的规范语文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再次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语文教学往往与文学、伦理学、经学、哲学、史学等杂糅在一起进行。直至1903年,始设“中国文学”一科,这一般是被看作语文独立设科的开始,是语文课程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学被进一步规范化。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学语文课程在承继中学母语教学的基础上应该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个核心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应该把批判性思维训练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在应试体制下,语文教学都要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能使学生千人“一心”,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培养人之思想,应试体制下考出来的大学生很多人恰恰被磨灭了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新西兰学者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的前言里说:古往今来,不论长幼,谁都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对古埃及的官员来说,它是“水上之舟”;对于四千年之后心怀志向的尼日利亚的小学生来说,它是“投射到幽暗深井里的一缕光”;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永远是文明之声……此乃阅读。语文阅读重在个性化,但标准答案却成了个性阅读的镣铐,心灵的愉悦、自由和满足,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标准答案的禁锢中是很难实现的。到了大学阶段,很多学生依然惯性地依赖着所谓的标准答案。比如要他们写篇小论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老师,要多少字”;考前复习,很多人的要求是“老师,给我们划重点答案吧”;上课一被提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上百度。缺乏批判性思维,使部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严重萎缩。

三、批判性阅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

(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阅读率偏低,阅读内容偏窄。据中国出版科学院200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不到两本图书。鉴于此,让大学生在学校中就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阅读是寂寞的,对于没有阅读兴趣的大学生来说,共享与激励是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宿舍、湖边、山顶等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积极组织“阅读沙龙”、“阅读分享会”等交流活动,也可以举办“读书辩论”、“读书心得演讲(征文/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让学生们在分享和交流中收获阅读带来的激情和快乐,真正体会到看书不仅仅是为了“快餐式”的消遣或“功利性”的解题,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探寻、是对人与物的思考、是自我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查看全文

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简要分析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较之上个世纪80年代,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身为中文系学生不明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通过阅读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厚意蕴,当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动了些脑筋,作了些尝试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如讲朦胧诗,不重于详尽解析某几位诗人及其诗作,而重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心放在讲授朦胧诗的产生原因、概念界定,特别是审美艺术特征上。诗人诗作只在讲审美艺术特征时作为例子举出,与理论观点相印证。最后再讲朦胧诗何以为美-模糊认知、模糊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新崛起的诗群有个宏观上的理论的认知。再如讲新时期探索戏剧时,先讲探索戏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估,然后再讲代表作《屋外有热流》、《野人》、《狗儿爷涅梁》、《桑树坪纪事》,学生就可以对戏剧探索潮流态势、成就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再如讲王蒙小说,如果用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感知、发现问题”、“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手法的文体革新实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与多向性”,如此论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点到为止,理论穿透力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是没能揭示出来。我讲此专题时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第一个吃螃蟹”借鉴外国现代派手法写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创之功,着重介绍其意识流小说三种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觉印象、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幻描写、时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结构形态。

讲这些观点时把王蒙的诸多作品作为例子穿插结合进去,这样既评介了王蒙作品,也显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不独了解一位作家、几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识流小说的精义,以后再读此类作品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再譬如讲一部作品的主题,倘若就题论题,单讲该作品主题必显单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学史母题,从主题学的视点审视该作品的主题,就深刻丰赡得多。如讲《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父母——当时13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中来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追忆中回叙爷爷、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长的人性。由此引申出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流年后回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讲起,讲到近现代流浪汉小说的寻找父亲——斯丁小说的恭维父亲——司汤达小说的敌视父亲——巴尔扎克小说的嘲笑父亲——卡夫卡小说的顺从父亲——乔伊斯小说的呼唤父亲,联系到中国文学的孝父主题,最后串连起当代文学王愿坚小说《亲人》的将错就错假认父亲、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渴望父亲、主人公在黄河找到了父亲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关爱父亲、洪峰小说《奔丧》的冷漠父亲,这样便把作为父权文化产物的父亲主题的发展线索梳理出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学主题自身的演变进化规律。

查看全文

学校宪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法学教育主要分两大类,即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以讲授法为主要形式的演绎法教学方式,教师多以法律概念为起点阐述法律的原理。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归纳法教学式。教师总是擅于从具体的判例中去发掘法律的原则。我国秉承的是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将所认为的重要的法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学到多少或有否获益,主要是看学生自己的领会和悟性。由此形成的法学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课堂讲授。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全部法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按照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为基线展开其授课内容,对于案例的处理也是根据法律原理阐述的需要加以布置和安排的。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法学原理,进而准确地把握法律条文,并最终能够在实践中准确地适用法律。但是,这些年的法学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法律原理的讲授往往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上,而且常常是条文罗列,研究方法枯燥,容易脱离实际。从目前外国宪法教学来看。大多数老师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对学生单向灌输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外国宪法教学方法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推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案例教学法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到20世纪初期,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各主要法学院推行。现在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十分流行,为英、美国家法学院所普遍采用。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这一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外国宪法课程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则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认为,宪法是规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根本法,宪法实际上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中违宪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外国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以及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宪法信仰具有其他教学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劳伦斯·来恩在《欢迎学习案例法》一文中谈道:"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为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分析提供的依据。以对实际事例的描述为基本内容的故事,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引入课堂以便使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的方式。"[1]所以,对于外国宪法课程,应该适时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老师在课前先把要讲的内容和案例及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并点明重要原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老师不作课堂讲授,而是让学生直接研讨案例,围绕案例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所学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给予讲解,得出结论,指明处理类似案件所运用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事实证明,这是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较为欢迎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研讨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一种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我国古代孔子的思想,他们常常与学生研讨问题,但却不给学生完整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是整个课程的研讨主体,一般由学生自己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可能的方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对整个研讨过程进行隐性的控制与引导;有时,也由老师抛出问题,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和研讨问题,以寻求最佳答案,教师则从旁指引、协助研讨进行,并力争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研讨气氛。所以说,课堂研讨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对外国宪法是较为适宜的。因为外国宪法从理论上讲,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所涉及的是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合理配置等重大的理论问题。从实践上言,本课程的涵盖面广,涉及的是每个公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大制度问题,通过这种研讨式教学,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就外国宪法课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例如中外议会制度、中外选举制度、中外司法制度问题等拟订研讨题目,学生根据研讨题目阅读教材,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和分析,拟订各自的研讨提纲(最好是小论文),再围绕着研讨题目进行研讨。研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组间的研讨,如必要,再进行全班研讨。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对整堂研讨课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是对本堂研讨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整堂研讨课的知识框架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研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在教学中既学到了有形的宪法知识、宪政制度和宪政原理,而且,通过积极的参与及对相关宪法问题的思考,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宪法信仰,培养宪政理念,养成法律思维。

三、诊所式教学法

查看全文

浅谈高校宪法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法学教育主要分两大类,即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以讲授法为主要形式的演绎法教学方式,教师多以法律概念为起点阐述法律的原理。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归纳法教学式。教师总是擅于从具体的判例中去发掘法律的原则。我国秉承的是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将所认为的重要的法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学到多少或有否获益,主要是看学生自己的领会和悟性。由此形成的法学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课堂讲授。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全部法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按照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为基线展开其授课内容,对于案例的处理也是根据法律原理阐述的需要加以布置和安排的。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法学原理,进而准确地把握法律条文,并最终能够在实践中准确地适用法律。但是,这些年的法学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法律原理的讲授往往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上,而且常常是条文罗列,研究方法枯燥,容易脱离实际。从目前外国宪法教学来看。大多数老师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对学生单向灌输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外国宪法教学方法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推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案例教学法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到20世纪初期,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各主要法学院推行。现在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十分流行,为英、美国家法学院所普遍采用。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这一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外国宪法课程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则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认为,宪法是规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根本法,宪法实际上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中违宪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外国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以及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宪法信仰具有其他教学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劳伦斯·来恩在《欢迎学习案例法》一文中谈道:"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为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分析提供的依据。以对实际事例的描述为基本内容的故事,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引入课堂以便使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的方式。"[1]所以,对于外国宪法课程,应该适时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老师在课前先把要讲的内容和案例及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并点明重要原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老师不作课堂讲授,而是让学生直接研讨案例,围绕案例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所学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给予讲解,得出结论,指明处理类似案件所运用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事实证明,这是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较为欢迎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研讨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一种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我国古代孔子的思想,他们常常与学生研讨问题,但却不给学生完整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是整个课程的研讨主体,一般由学生自己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可能的方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对整个研讨过程进行隐性的控制与引导;有时,也由老师抛出问题,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和研讨问题,以寻求最佳答案,教师则从旁指引、协助研讨进行,并力争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研讨气氛。所以说,课堂研讨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对外国宪法是较为适宜的。因为外国宪法从理论上讲,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所涉及的是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合理配置等重大的理论问题。从实践上言,本课程的涵盖面广,涉及的是每个公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大制度问题,通过这种研讨式教学,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就外国宪法课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例如中外议会制度、中外选举制度、中外司法制度问题等拟订研讨题目,学生根据研讨题目阅读教材,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和分析,拟订各自的研讨提纲(最好是小论文),再围绕着研讨题目进行研讨。研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组间的研讨,如必要,再进行全班研讨。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对整堂研讨课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是对本堂研讨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整堂研讨课的知识框架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研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在教学中既学到了有形的宪法知识、宪政制度和宪政原理,而且,通过积极的参与及对相关宪法问题的思考,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宪法信仰,培养宪政理念,养成法律思维。

三、诊所式教学法

查看全文

深究高校宪法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法学教育主要分两大类,即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以讲授法为主要形式的演绎法教学方式,教师多以法律概念为起点阐述法律的原理。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归纳法教学式。教师总是擅于从具体的判例中去发掘法律的原则。我国秉承的是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将所认为的重要的法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学到多少或有否获益,主要是看学生自己的领会和悟性。由此形成的法学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课堂讲授。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全部法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按照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为基线展开其授课内容,对于案例的处理也是根据法律原理阐述的需要加以布置和安排的。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法学原理,进而准确地把握法律条文,并最终能够在实践中准确地适用法律。但是,这些年的法学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法律原理的讲授往往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上,而且常常是条文罗列,研究方法枯燥,容易脱离实际。从目前外国宪法教学来看。大多数老师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对学生单向灌输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外国宪法教学方法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推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案例教学法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到20世纪初期,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各主要法学院推行。现在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十分流行,为英、美国家法学院所普遍采用。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这一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外国宪法课程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则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认为,宪法是规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根本法,宪法实际上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中违宪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外国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以及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宪法信仰具有其他教学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劳伦斯·来恩在《欢迎学习案例法》一文中谈道:"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为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分析提供的依据。以对实际事例的描述为基本内容的故事,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引入课堂以便使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的方式。"[1]所以,对于外国宪法课程,应该适时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老师在课前先把要讲的内容和案例及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并点明重要原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老师不作课堂讲授,而是让学生直接研讨案例,围绕案例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所学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给予讲解,得出结论,指明处理类似案件所运用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事实证明,这是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较为欢迎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研讨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一种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我国古代孔子的思想,他们常常与学生研讨问题,但却不给学生完整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是整个课程的研讨主体,一般由学生自己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可能的方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对整个研讨过程进行隐性的控制与引导;有时,也由老师抛出问题,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和研讨问题,以寻求最佳答案,教师则从旁指引、协助研讨进行,并力争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研讨气氛。所以说,课堂研讨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对外国宪法是较为适宜的。因为外国宪法从理论上讲,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所涉及的是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合理配置等重大的理论问题。从实践上言,本课程的涵盖面广,涉及的是每个公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大制度问题,通过这种研讨式教学,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就外国宪法课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例如中外议会制度、中外选举制度、中外司法制度问题等拟订研讨题目,学生根据研讨题目阅读教材,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和分析,拟订各自的研讨提纲(最好是小论文),再围绕着研讨题目进行研讨。研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组间的研讨,如必要,再进行全班研讨。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对整堂研讨课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是对本堂研讨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整堂研讨课的知识框架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研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在教学中既学到了有形的宪法知识、宪政制度和宪政原理,而且,通过积极的参与及对相关宪法问题的思考,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宪法信仰,培养宪政理念,养成法律思维。

三、诊所式教学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