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14:22: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问题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从房地产案件中看社会问题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已发展起来,房地产的买卖、租赁等行为日趋活跃,由此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房地产纠纷案件。此类案件现已构成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亦有多年以来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对其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在此略抒己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已发展起来,房地产的买卖、租赁等行为日趋活跃,由此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房地产纠纷案件。此类案件现已构成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亦有多年以来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对其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在此略抒己见。
一、预售商品房按揭
按揭是英语"MORTGAGE"一词的粤语音译,是一种担保方式,指在楼宇建筑期内,商品房预购人将其与开发商(预售方)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购人所应拥有的全部权益作为贷款的抵押物抵押给银行,同时商品房预售方作为贷款担保人,并保证银行为第一受益人,如预购人或担保人未能依约履行还款责任或担保义务时,银行即可取得预购人在《商品房预售合同》内的全部权益,以清偿其对银行的所有欠款。
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特殊的担保方式,银行为按揭权人,预购人为按揭人,担保人一般是销售商品房的开发商。预售商品房按揭与抵押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抵押。一般抵押权的标的是债务人提供的、其自己享有所有权或经营权的财产。而在商品房按揭期间,商品房实际上并不存在,按揭人无法取得所购商品房的所有权,他向按揭权人提供的担保是在将来某一时间取得楼宇的权利,它是一种期待性利益,而非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楼宇。商品房按揭的出现将期待性利益引入抵押标的范畴,丰富了我国传统抵押标的理论的内容。
预售商品房按揭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多变、复杂的社会问题现实给我们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在详细介绍了社会问题新闻特性之后,从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宏观把握。
关键字: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宏观把握
一、引言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二、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应对金融危机解决社会问题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进行阐述。其中,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从失业加剧、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城乡调查失业率远高于登记失业率、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问题是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冲突加剧、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从而导致失业人数大量增加进行论述。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确定“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就业乃民生之本,是关系国民切身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就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使社会发展进入良好循环的社会稳定机制的调节机制进行论述。本文对金融危机引发社会问题解决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失业加剧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另一方面,城乡调查失业率远高于登记失业率。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称我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中西部地区的失业率超过10%,其中大中城市失业率约10.1%。而在这庞大的失业大军中,又以农民工和大学生最为严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工就业面临很大压力。除了农民工就业面临困难之外,大学毕业生等新进入劳动者群体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据教育部的统计,从需求方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有明显下降,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二)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收入差距问题是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体制之后,由于社会劳动力流动性提高,经济社会越来越融入全球体系,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端劳动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低端劳动收入的增长速度,导致劳动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而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城乡差距。中国社科院最近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过去的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降为36.3%,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后者比前者高近7个百分点;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高达近万元。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大量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失业,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探究论文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现代城市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据报道,世界城市人口正以每周100万的速度增长,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将有65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今天世界的总人口。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经有五千年历史,工业化以来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这个过程表现是两个形式:一个数量的增多,第而是人口规模的扩张。所以以往都是农业世纪,从21世纪全球真正进入城市化世纪。
国内外城市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效益: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能够集约利用土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因此很多专家都是非常主张中国应该走大城市圈的道路,他们出于大城市圈的理念正是跟城市化正面效应相结合。据他们所预测,中国在未来的10年左右,每个城市圈将聚集两到三亿人,这样就能把中国大部分人口集约到沿海地区,置换出我们内地的土地和资源。这也是我们城市报告的一个设想。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东西,主要就是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们的人们健康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个城市气侯的变化;另外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二、淡水、化石的污染;三、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就业、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家庭暴力、吸毒、青少年犯罪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观念也有碎片化的现象,即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明显,过去围绕改革方式、路径和方向而产生的左与右、激进与保守、自由与权威之间的观念分野,已经被围绕关键性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新的阵营组合所取代。今后,社会观念的冲突将围绕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具体的社会问题展开,随着问题的变化,争论的阵营也不断重新组合,这是社会观念冲突发生的一个新变化。
一、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就业问题
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透视论文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现代城市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据报道,世界城市人口正以每周100万的速度增长,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将有65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今天世界的总人口。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经有五千年历史,工业化以来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这个过程表现是两个形式:一个数量的增多,第而是人口规模的扩张。所以以往都是农业世纪,从21世纪全球真正进入城市化世纪。
国内外城市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效益: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能够集约利用土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因此很多专家都是非常主张中国应该走大城市圈的道路,他们出于大城市圈的理念正是跟城市化正面效应相结合。据他们所预测,中国在未来的10年左右,每个城市圈将聚集两到三亿人,这样就能把中国大部分人口集约到沿海地区,置换出我们内地的土地和资源。这也是我们城市报告的一个设想。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东西,主要就是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们的人们健康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个城市气侯的变化;另外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二、淡水、化石的污染;三、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就业、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家庭暴力、吸毒、青少年犯罪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观念也有碎片化的现象,即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明显,过去围绕改革方式、路径和方向而产生的左与右、激进与保守、自由与权威之间的观念分野,已经被围绕关键性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新的阵营组合所取代。今后,社会观念的冲突将围绕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具体的社会问题展开,随着问题的变化,争论的阵营也不断重新组合,这是社会观念冲突发生的一个新变化。
一、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就业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做题方法及技巧
申论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从公务员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很多考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复习,但最终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以专家多年经验分析原因主要体现:
1、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当,尤其是站在政府立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2、对资料读得不精、不透,对资料总结、概括不准,对新出现的题型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机应变,对议论文、评论文、应用文格式掌握不够,答题内容空洞,分析、论证、解决问题没有说服力等问题。
1、明确申论考试的性质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这句话强调了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是不同的,广大考生一定要认识到不能用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思维来应对申论考试。传统材料作文主要包括寓言型、漫画型、对比型、评论型和联想型等几种形式,作文侧重材料所具有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2、明确阅读材料的时间与其他给定材料的写作不同,申论写作明确要求阅读材料的时间是40分钟,作答时间110分钟。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做题方法及技巧
申论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从公务员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很多考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复习,但最终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以专家多年经验分析原因主要体现:
1、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当,尤其是站在政府立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2、对资料读得不精、不透,对资料总结、概括不准,对新出现的题型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机应变,对议论文、评论文、应用文格式掌握不够,答题内容空洞,分析、论证、解决问题没有说服力等问题。
1、明确申论考试的性质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这句话强调了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是不同的,广大考生一定要认识到不能用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思维来应对申论考试。传统材料作文主要包括寓言型、漫画型、对比型、评论型和联想型等几种形式,作文侧重材料所具有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2、明确阅读材料的时间与其他给定材料的写作不同,申论写作明确要求阅读材料的时间是40分钟,作答时间110分钟。
半年备考公务员申论之从本质特点看备考
面对申论,很多同学抱怨感慨,说申论太难了,考试感觉越美好的,往往遭受的打击也越沉重。的确,从我们对历年国考申论的及格人数和平均分的研究可以看出:2014年国考,参加的考生有40万人,申论及格的不到1万人。2014年国考,参加的考生有50万,申论平均分28分。2014年国考,参加的考生有70多万,申论平均分不到30分。2014年国考,参加的考生有80多万,申论平均约32分。由此可见,申论总的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考试项目。
但是,申论正是因为比较难,才是我们超越其他人的一个捷径。在正常智力和考试状态下,两个考生行测成绩很难相差几十分,但是申论可以。所以,申论正是我们的弯道,在这个弯道上实现超越,总分才能突破。困难,恰恰是我们实现高分突破的助推器。
一、申论考试的本质与特点
考申论,首先必须透彻理解申论考试大纲。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大纲大概会在考前一个半月的时候出炉,由于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政策一般来说会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2014年国考申论大纲对我们复习2014年国考申论仍然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014年申论大纲第一段指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我们努力对申论大纲的每一个词都作出解释。首先,给定材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是申论解题的命根子。在考试脱离了给定材料,就相当于在现实生活中脱离了实际工作,那么分析出的原因和提出来的对策就不可能具有可行性。因此材料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做题方法及技巧
申论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从公务员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很多考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复习,但最终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以专家多年经验分析原因主要体现:
1、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当,尤其是站在政府立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2、对资料读得不精、不透,对资料总结、概括不准,对新出现的题型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机应变,对议论文、评论文、应用文格式掌握不够,答题内容空洞,分析、论证、解决问题没有说服力等问题。
1、明确申论考试的性质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这句话强调了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是不同的,广大考生一定要认识到不能用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思维来应对申论考试。传统材料作文主要包括寓言型、漫画型、对比型、评论型和联想型等几种形式,作文侧重材料所具有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2、明确阅读材料的时间与其他给定材料的写作不同,申论写作明确要求阅读材料的时间是40分钟,作答时间110分钟。
公共政策学课程要素分析
1前言
目前,公共政策学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秋季,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1],大部分重点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机构[2]。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受到我国学界重视。2002年,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开展了公共政策学专业[1]。文献检索表明,关于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研究文献最近10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梳理显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文献主要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其中,关于案例教学的文献最多,此外还包括情景教学法[3]、Seminar教学法[4]以及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是近些年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多数高校课程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对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却少见论及;同时,少见将公共政策学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的课程系统性剖析的研究文献。公共事业管理对象涵盖了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领域[5],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因优势差别,其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潍坊医学院于1985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时为卫生管理),随着课程体系的完善,公共政策学成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多年来,主讲教师积累了较丰富的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经验,也体会到该课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本文以公共政策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公共政策学的课程要素进行系统剖析,总结、归纳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为国内高校主讲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2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分析
公共政策学具有实践性、交叉性特征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政策问题、政策制定及政策执行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社会问题为起点,以政策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统计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对公共政策过程进行跨学科研究。公共政策学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授课教师需具备开阔的知识视野与一定的政策分析经验与能力,同时,由于本科学生知识结构及学科背景有限,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学期不能太早,放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为宜。基于专业发展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又是统领教学内容的纲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清楚了解与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论,掌握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熟悉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方法。技能目标上,在熟练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内容及政策问题分析方法基础上,能够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基本的概念分析、过程分析、效果分析。素质目标在于从公共政策分析的多学科视角,形成对社会问题及政策问题的多元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医学院校公共事业专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应侧重健康问题及卫生政策问题的分析,而非泛泛涉猎社会经济的多个领域。这与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特征及专业发展紧密相关。
3课程内容分析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作为一门本科生课程,同一高校的公共政策学有可能针对不同专业而设置。因此,如何将课程内容重点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也是课程定位考虑的重要问题。课程与专业的统筹考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定位。不同专业对公共政策学具有不同的定位,如基础课或专业课,定位越重要,课程内容覆盖就会越广,难度也有必要高一些;2)专业性质与所在学科。专业性质往往决定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决定了学生所形成的知识背景。潍坊医学院公共管理学专业依托于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学的定位是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的结构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尽管目前各高等院校公共政策学所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但课程的内容结构基本类似。本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及政策过程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公共政策的含义、性质与类型、政策主体、客体及政策环境。第二单元主要介绍政策分析模型及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抽象性较强,难度较大,不宜作为本科生教学的重点。第三单元政策过程是本课程的重点,从章节上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及终结四个基本环节,其中政策制定、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重点;政策制定从社会问题的产生开始,到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规划及合法化,具有严格的事实逻辑。这一章是重点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