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习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7 21:56: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实习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实习论文

毕业实结

毕业实结

200*年本教研组指导毕业生共计27人.经过17周的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现做如下总结:

一,组织落实:

各教研组和指导教师根据本院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方向分别写出具体的实习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见实习计划书)

二,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自200*年2月12日至6月10日,共计17周.其中第一周组织专题报告.第二周布置落实实习地点,确定实习方式和论文方向,进行实习前业务准备工作.第三周至第十六周由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其中3月中旬交论文大纲,5月上旬交论文初稿,并汇报前期实习情况.论文在教师指导下经反复修改,终稿于5月21日交齐).第十六周,十七周毕业论文答辩.

查看全文

园艺类毕业论文指导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在学校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为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的共性与特殊性开展研究,总结出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从课程改革、增强师生交流、加强学生能力锻炼等多方面提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职;园艺;毕业论文

高职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在学校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1];是学生探求真理、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服务社会、提升知识储备、强化技能操作和完善自我能力的重要过程;更是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及意志品质、严谨求真的工作作风及关键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其中,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园艺产业的重视,社会对园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储备、实践技能掌握等要求不断提高。在园艺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的结合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将所学、所看、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结合,以完成最终的实践考核,成为当下的研究目标[2]。

一、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开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通常开设于第四学期,并贯穿学生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在此阶段,学生已学习或正在学习专业课程,其中包含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保护、设施园艺、园艺产品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3]。在该过程中,为行之有效地检验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需要让他们在后续实习阶段,通过参与到校企合作实践项目、院区结对服务项目,参加招聘会等形式,投身至园艺产学研相关行业。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在完成实习要求的同时,学生将以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对所学专业进行有效提炼及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的开设,则是为了更好衔接学生的校园学习与初次步入社会的生产实习。由于园艺专业涵盖面较广,专业课程又细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生活园艺、观光园艺等方面。因此课程开设数量较多,内容详实复杂,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提升并重。对学生提出了全面了解园艺产品自育—产—研—销四步完整过程的高标准严要求[4]。目前,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依旧沿用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模式,在吸收本科院校较为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相关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初期(1)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本阶段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将毕业论文(设计)拆分成数个重要的组成模块,分门别类为学生进行讲解与授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相较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同样为专业必修课,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由于内容集中于书本,实践操作较少,即便借由多媒体的展示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案例分析,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对课程的重视性。(2)对授课教师个人能力依赖较高本课程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相较于知识点的分析,更偏重于实例讲解。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就园艺相关专业的不同方向,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进行拆解,有条理、有层次地向学生讲授。现阶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大[5],他们必然要直接参与到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去。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但相较于青年教师在研究生阶段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内容更偏向于生产实践。同时青年教师所学专业通常为园艺学下属某个方向,对其他研究方向的了解可能存在欠缺。这种知识面广度的不足会导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授自己所熟悉的内容,而无法较为全面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延伸的锻炼。(3)相关参考书目指导性不足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参考数目虽多,但内容普遍大同小异。其中针对园艺相关专业书籍较少,通常包括在农业大类中。而传统大田作物与园艺作物生长周期、生长特性、产销需求的差异,决定了适应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所采用的参考书籍需要细化,不可一概而论。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期(1)学生实习时间安排有待优化本阶段,学生已步入社会,走到实习岗位中,承担起岗位相应职责。但新的环境和工作内容会挤占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学生能够花费在论文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很多学生在此阶段无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实习或毕业论文往往会相互影响,使得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思考不够充分,知识体系的盲点补充不及时,最终影响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完成质量。(2)教师跟进存在困难该阶段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论文初定选题起,完善选题方向、确定文章题目。在填写论文任务书后,逐步完成论文提纲、开题报告,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交予教师评阅。教师根据学生选题及开题报告,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拿回初稿,根据教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二稿,三稿,直至最终定稿,结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环节[6]。但在此阶段,由于学生基本不在校,且实习单位各异,因此大多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联络不紧密。实际上论文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在学生进行论文初步选题时,指导教师无法及时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岗位工作及职位安排进行选题指导,从而使后续拟定论文提纲及撰写开题报告等工作受到影响。同时论文初稿完成后,需经反复修改才能够定稿,但学生正处于毕业生产实习中,繁重的实习任务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无法及时修改甚至是不愿修改论文,最终影响论文质量及答辩结果。(3)实习单位对毕业论文的支持不力原则上,学生的实习工作与毕业论文或设计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基本脱胎于顶岗实习过程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但实习单位出于保密性需要或其他原因,对学生在工作中获得的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数据,不能或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得学所需数据往往不完整或不连贯,无法很好支持论文的撰写。部分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工作时,给学生安排与专业关联不高或无法接触专业相关内容的简单重复劳动岗位,使得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无从下手,无法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观点,或无法将现阶段工作或任务的成果进行有效转化[7]。3.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后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围绕着论文答辩进行。在此阶段,学考索•探微•2生所面临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强大心理,顺利通过答辩。答辩要求学生在现场能够顺利讲述论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进展、实验开展情况、所得文章结论及存在不足,较为准确回答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沉着应对答辩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二、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学生不足

查看全文

毕业实结2

毕业实结

200*年本教研组张晓光,张悦玲,张丽明,马长海,王秀芳四位老师分别指导毕业生7人,8人,4人,7人,8人,共计34人.经过17周的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现将实习的具体情况,收获,不足总结如下:

一,组织落实

本院对毕业实习做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并由主管副院长及系领导主抓实习工作.按照本院的总体要求,本教研组各指导教师针对上年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根据指导方向分别写出并完善具体的实习计划,负责组织实施.(见实习计划书)

二,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自200*年2月25日至6月22日,共计17周.其中第一周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内外专家所作的专题报告.第二周布置落实实习地点,确定实习方式和论文方向,进行实习前业务准备工作.第三周至第十六周由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其中实习前夕由各指导老师实地指导毕业生学习,掌握文献检索的使用方法,并讲解该实习领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3月底交论文大纲,5月上旬交论文初稿,并汇报前期实习情况.论文在教师指导下经反复修改,终稿于5月26日交齐).第十六周,十七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查看全文

药物分析毕业实习探索与实践

1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思考

我校药学院成立于2000年,自2001年起招收四年制药学专业本科,药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学生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药物分析专业与药学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是在毕业实习环节上有较大差异.药物分析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及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分析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4],药物分析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毕业实习来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则是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是药物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毕业实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并最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位.药学院从专业建立之初就依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遵循“提升能力,推动就业”的理念,结合学校及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周密的实习方案.除了确保优良的实习内容、实习条件、带教老师等关键因素外,还建立了易于操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来保证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质量.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通过抓住毕业实习各阶段的关键节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举措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初步探索出适合我院实际的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模式.

2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实践

2.1优选校外实习基地,创建高水平实习平台.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完成毕业实习的前提与基础,药物分析专业的毕业实习对分析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要求较高,考虑到校内现有的大型分析设备、科研实验室及带教老师现状,一时难以满足近百名学生的实习所需,因此在加强校内毕业实习教学环境建设的同时,药学院在筛选现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依托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药物分析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我院原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主要是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等为代表的各级医院,其中只有部分医院开展了治疗药物监测及体内药物分析等工作,除了利用这一部分实习基地外,学校又拓展了一批具有高水平药物分析仪器平台及带教老师队伍的实习基地,包括以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实验室,以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为代表的药品检验机构,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药物研发企业,以常州制药厂公司、丰原药业为代表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实习基地所具有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实验室为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2.2遴选实习带教老师,推行双导师制.优秀的带教老师是学生能够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根本保证,学校与实习基地共同对带教老师的带教经验及科研经历进行综合考评,聘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带教老师,优先选择研究基础好、项目经费高的带教老师.原则上每位带教老师每年只带教一位实习学生,避免带教老师因分身乏术而导致实习带教质量下降.每届毕业实习完成后,由药学院组织实习单位及实习学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考评,及时掌握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校外毕业实习是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衔接,对于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通常缺少学生管理经验,药学院还为每一位实习学生指定了校内老师作为带教老师,实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制,校内带教老师还最终负责毕业论文格式审定及毕业答辩辅导工作.2.3开设相关课程,实习前强化培训.毕业实习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学校教学有很大差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毕业实习,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则是非常必要的.药物分析专业培养方案在实习前的第6学期设置了《药学综合知识》、《药物分析实验技术》两门课程,前者由高职称教师围绕毕业实习相关的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撰写等内容对同学进行指导;后者则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通过开放实验室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各种分析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以期让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更快更好地投入实习工作.2.4利用网络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毕业论文管理.考虑到学生多在校外基地实习,为了便于对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管理,药学院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审核、提交、修改等工作均可在系统中实现,校内带教老师与校外带教老师均可通过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带教老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拟定实习项目后通过论文系统递交.由药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批,项目经审批后即可通过系统向实习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在获知自己的选题后,在校内外带教老师指导下制定毕业实习计划、查阅文献、设计试验方案等,并于指定期限内录入论文管理系统,也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基地进行开题汇报.2.5利用中期检查关键节点,及时掌控实习进度.对于为期一年的校外毕业实习,除了平时通过校内外带教老师对实习进度进行监督管理外,在中期进行实习检查也是对毕业实习及论文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步骤,通过实习中期的检查可以对学生毕业实习进度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调整试验进度,确保能够如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中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每年11月份左右,由学校向实习单位发送书面的中期检查通知,再由药学院选派年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至实习点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由实习学生作课题进展汇报.通过中期检查还可以加强学院与实习基地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学院更好地掌握学生实习及教师带教情况.2.6重视论文答辩及论文成绩复审.毕业论文答辩是对学生实习过程和实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的关键环节.在实习结束前,要求学生必须于规定时间内通过论文系统提交毕业论文,由校内外带教老师对其论文质量进行审核评分,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除了由带教老师评分外,还要求另外两位评阅老师对其论文进行评阅评分,提交评阅意见,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进行预答辩.药学院内成立答辩小组,实习学生返校后在校内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所有毕业答辩材料,并提交至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答辩资格审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论文一律不给予答辩资格,对于经修改后达到答辩要求的论文给予安排延期答辩.学生分组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小组专家对学生答辩过程进行打分,最终的实习成绩由带教老师评分、评阅老师评分及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为了保证论文的严肃性,避免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保证毕业论文质量.药学院对所有评定为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会组织专家进行复审,对于评定为其他等级的论文也会抽取其中的10%进行复审,如有成绩评定与专家组评审结果差别较大的论文,则要进行更正并予以公示.严格执行论文评阅与答辩,把好论文答辩关口,能够提高毕业学生对论文质量的重视,并对将要开始实习的下一届学生具有警示作用.

3结论

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处理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科研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18个二级指标之一[5].我校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经过6届药物分析专业的实际运行,均顺利地完成了毕业实习任务,递交了较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高水平的实习平台还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就业.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自2010年至2015年已有1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药物分析本科专业,我校药学院对于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和实践也为兄弟院校本专业的实习工作提供了参考.

查看全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论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必须适应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五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凸显出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一是要求学生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的最后一次实习,要求结合实习企业尽可能搜集与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上多联系社会和行业实际。结合实习企业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鼓励学生撰写实习企业调研报告,解决实习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拥有意向就业单位的学生,应结合意向就业单位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选题联系实际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容易驾驭,完成的论文(设计)对于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三是要求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中,以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果是否为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采纳应用,是否适应企业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二)专业性原则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象兼具研究“人性”和研究“科学性”两个方面;二是研究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不可能通过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来获得。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是做好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上述专业性特征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应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而不应使用适应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

查看全文

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质量思考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定问题,要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切实改变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增强实习实践的效果,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责任意识,转变学生观念,加强日常论文训练,对论文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本科生;论文;质量;思考

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是对大学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学生科研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水平和进行教学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文化素养都较以往要求更严、更高。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缺少充足的时间进行论文调研和写作。一般院校毕业设计(实习)在第七个学期(大四上半年),同时还安排一部分专业课,毕业论文写作在第八学期,表面看起来时间是一年比较充裕,但是如果第七学期不能做开题报告,寒假期间学生仍没有确定论文题目,具体的资料搜集工作就难以进行,事实上就变成只有一个学期进行开题答辩和论文写作,而这个时间恰好是毕业学期,常常是考研的同学复试、面试,不考研的同学找工作,甚至部分同学已经实习就业,很少和指导教师联系,也没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认真查资料、做实验、搞调研,集中精力写作毕业论文。因此,学生为了毕业往往会七拼八凑“组合”一篇论文,或者把别人的论文拿过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因而论文质量普遍存在一定问题,缺少创新性,并且形成不好的学术风气。(二)缺少必要的方法论和写作基础知识。相当多的高校没有在本科生中开设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程。学生做毕业论文实际上是一次科研活动,但他们绝大多数不知道怎样进行科研,用什么方法把获得的经验和数据通过逻辑加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些学校文科专业开应用文写作选修课,学生对选修课普遍不太重视,还有的指导教师在论文写作前专门召集学生讲论文写作知识。但即使如此,学生写的论文初稿也难以让人读懂,文法不通,结构混乱,错字连篇的并不少见,指导教师不得不亲自“操刀动斧”,在学生论文初稿上留下一片片红色的修改痕迹,甚至为了不影响自己指导老师的声誉而亲自改写。这样指导论文既不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甚至还给指导教师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三)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和毕业论文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一般把实习、实践安排在论文写作前完成,目的是使学生结合实习、实践的内容去做论文,尽量理论联系实际,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但是,由于有些实习、实践本身内容与专业联系不够密切,有待改进,另外,学生实习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没有为毕业论文写作找到切入点、选好题,而是等着老师给命题作文,这就有些被动。有些学生的实习,和专业结合度不够高,每天做简单的事务性工作,接接电话、做做表格、准备点会议资料等,对专业问题缺乏实际接触和深度思考,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专业问题不够,因此对论文写作很难有更多的帮助。(四)个别指导教师学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个别老师在科研上投入不够,自己很少撰写学术论文,甚至几年都写不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发表。由于缺少专业的高职称、高水平教师,不得不用非专业的甚至行政管理干部、助教带学生毕业论文。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些对专业并不熟悉的管理人员指导论文,对于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论文的质量。还有些老师由于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较重,在指导学生论文上花的时间少,指导得不认真,不能帮助学生提升论文质量。另外,也有论文题目专业技术性很强,但指导教师该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懂专业的老师由于指导学生人数受到规定数量的限制无法多带,使学生论文在专业深度上难以提高。论文指导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兴趣找对应专业或有某些方面研究特长的老师指导,而是随机分配给每一个老师几个学生,这样有些师生可以在共同关注的研究问题上相互帮助的机会就少了,也不利于学生的论文写作。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课程体系设置,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整体优化,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论文写作过程管理水平入手,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使之成为学生进一步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和提升就业素质的良好基础。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在本科学生中,分别开设自然科学方法论(包括自然辩证法)和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加强每个学科发展史的教育。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在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大学教师很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教学思想,不仅仅只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启发学生思维的能量。”“智慧就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培养学生智慧的思维离不开方法,方法论越来越被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重视。国外学术界对新的研究成果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用的什么研究方法?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缺少方法论的课,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先天具有某种缺憾。所以,应该在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的初期,教会他们一系列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此外,目前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中对学科发展史的重视不够。例如,一些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缺少“自然科学史”“化学史”“物理学史”“地理学史”“天文学史”等的课程。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有的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学管理的还有“管理思想史”课程应该学习,社会发展史、人类思想史等都是文科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基础。因为读史使人明智,从学科发展历史可以找到本学科发展的规律性、本学科的研究发现问题的方法等。学生学懂了学科发展史,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论,既能帮助他们学好大学各门专业知识,又能指导他们完成学业、写好毕业论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或就业。(二)增强实习、实践课的效果。实习、实践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实习、实践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尽可能具体化为可操作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实践,并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实习、实践中解决问题有所收获。例如:在组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认识实习时,结合专业特点和北京市“挑战杯”社会实践大赛的选题,选择了政府部门、企业、公共组织、农村等单位,把学生分成几组,布置若干个问题,每组带着问题到相应的单位去实习,由于他们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论”课,要求运用一定的方法完成选题。实习结束时提交调查报告或论文。优秀的报告和论文公开发表,为转型时期社会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资料和切身感受为他们写作毕业论文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实践的社会科学,没有走向生活调查研究的精神,不可能产生好的工作效果。(三)提高指导教师责任意识和学术水平。首先选拔高职称、高学历、教学效果好、科研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关注问题自主选择具有指导资格的相关教师,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和科研方向与学生共同研究论文选题。选题确定后,学生做开题报告,教师了解学生对题目的把握程度、资料的准备、写作的思路、研究方法等问题。对学生来说,开题往往比较难,也是论文能否做下去的前提,需要老师做细心的指导。目前影响老师指导积极性的是对指导工作的考核缺少质的标准和量的精确性,指导时间多和时间少没有区别,指导好和坏看不出差异。尽管我们对学生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加大了奖励力度,但教师自己也承认,优秀毕业论文更多是因为学生本人一直是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的,并非完全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工作。因此,加强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科学考核,促使指导教师增强责任意识,无疑会提高整个工作的质量。除教师工作态度影响论文指导质量外,更为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是一个需主客观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勤奋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打好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保证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另一方面,学校和基层组织要给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宽松条件,保证科研时间充足,科研设备齐全,有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建立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目前,我校已经在科研设备支持、奖励机制方面加大力度,但仍需在教师论文指导和学生论文水平提高方面增加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要快速提升教师学术水平,还要多和名校、大校、企业和政府机关及社会组织加强联系,实行开放式办学。“智者借智而行”,通过和外界的资源互补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平台,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加合作共赢,增强科研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四)转变学生观念、强化论文训练。论文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还应主要从学生入手。尽管学生知道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最后的“绝唱”,但因以往很少有毕业论文不通过不能毕业的先例,很多学生觉得只要拿出一篇论文来,无论质量如何都可以通过,差别只是60分和80分不同而已。加之,做论文期间和考研、面试、复试、求职等相冲突,所以,有的学生对毕业论文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质量不高也就难以避免。还有些学生对论文的基本规范不了解,引用文献不做任何标注,有的写作知识欠缺,语句不通、结构混乱,甚至还有错别字。还有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修改不到位,把修改论文推给指导教师去做。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写作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开始,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查资料,自己写体会和小论文。我们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重记忆轻思维能力培养,使得学生自己写东西不知该说什么、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所以,一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锻炼学生写论文,同时,专业论文训练要认真给学生讲清论文写作知识和技巧,通过开展学生论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重视论文写作和训练,切实提高毕业论文水平。(五)对论文工作实行专人负责科学管理。负责论文指导工作涉及系内外多个教师,工作周期长、责任大、影响面广、困难多,遇到工作不配合的老师还生气,许多老师不愿承担这项工作。因此,采取指导教师轮流负责制,让每一个人都体会一下这项工作的程序和不易,凡是做过这项工作的老师都能积极配合他人做好这项工作。但是,由于频繁换人工作不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活性,刚开始熟悉就交给下一个人,无法形成严格的制度规范,不利于总结经验形成优势,每一个新接手的人都处在学习和适应阶段,对学生论文指导存在一定影响。为了避免以上不利因素,建议选择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一定沟通协调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老师专人负责论文工作。同时,制订了包括论文写作讲座、选题、开题答辩、论文指导等重要环节的详细工作计划,通过指导教师发给学生任务书,使老师和学生了解工作进度,自觉按进度提交资料。对学生论文的指导,首先从提纲入手,严格把关。题目确定后,提纲是关键,提纲是论文的框架,架子搭好了,基本形式就确定了下来,然后对内容精雕细琢。对论文工作的科学管理,就是既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同时又不给老师和学生带来额外负担。比如,开学初学生学业任务不重,所以,论文讲座和选题、选择指导教师一般安排在开学初,和专业论文训练结合在一起。把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名单交给学生,由学生选择教师,然后,师生共同商讨论文题目,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权,做他(她)感兴趣、擅长的符合学习专业特长和科研方向的题目。题目确定后,学生查阅资料、做开题报告,学生经过10周到13周的调研、实践,在秋季学期15—17周期间做开题答辩。答辩通过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假时间进一步查资料、调研,甚至开始论文初稿的写作。对于个别考研同学可以适当放宽到春季学期开学前3周内完成开题答辩。这样大部分同学用春季学期1—15周时间进行论文写作和修改。16—17周内毕业论文答辩,个别毕业生的补考课程基本不受影响,找工作的同学面试也比较从容,毕业生办离校手续更是一身轻松,都不会因论文答辩冲突、紧张而影响效果。对指导教师而言,17周论文答辩结束,期末考试、判卷等工作丝毫不受影响,工作负担不至于太重。而且,整个论文的检查、签字、上交档案等一系列后续归档工作,我们都在20周前后完成,使本学期工作本学期了结,减少了办公室人员的加班加点工作,新的学期老师没有包袱开始新的工作。

总之,适应现代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要求,规范学术活动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对毕业论文工作高度重视。论文指导工作要科学统筹、合理计划安排,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指导,而且可以通过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个过程,推动教师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形成,并提升高等学校学生科学研究、就业和升学的综合竞争力,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培养具有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逻辑思维能力、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明确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高素质优质人才。

查看全文

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中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根据这些文件精神,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采用“2.5+0.5”的教学模式,即二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职业性和岗位性,但是由于机电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1)虽然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强调学生实习要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但是由于就业的需要,有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中所从事的工种、岗位与机电专业不相适应。(2)有的学生即使是在机电行业实习,但是其工作岗位简单,技术含量不高。(3)企业与学校不同,学校执行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企业往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工作时间有特殊要求,如经常加班等,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4)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与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如果对实习单位或工种不满意,经常会发生单位变动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将使一些学生没有时间完成或难以选择合适、真实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直接的后果将使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从网上下载、拼凑,出现抄袭和弄虚作假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为此,探索适合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改革与实践基本做法

(1)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选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第四学期暑假及第五学期的双休日时间安排学生进入有关企业进行岗前实践,在第五学期学生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利用在校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第二种形式是在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根据工作岗位自主确定论文选题。学生可以采取这两种形式中的任一种,其中第二种也是目前我们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所采用的形式。我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实践主要针对第一种形式,即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先按照第一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完全体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精神;二是利用第五学期在校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采用双导师制,由于学校与企业距离相对较近,学校和企业指导老师可以真正地共同参与指导。表1为我校学生2013年~2016年机电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安排表,学生在按照这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进入顶岗实习环节后,可以根据所从事岗位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向校内指导老师提出更换课题,指导老师在充分了解、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允许学生更换选题,一旦确认,学生必须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计划、要求完成相应的内容。(2)校外指导老师的确定。在采用双导师制时,其中一难点就是校外指导老师的确定。我们主要依托我校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该鉴定所可以开展车工、钳工、数控车工(铣工)、维修电工、汽车修理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调试工等48个工种的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每年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00余人,高级工以上近4000人,其中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时间培养机电类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500余人,占全市培训总人数的40%以上,我校2013年~2016年开展机电类企业培训人数情况如表2所示,这些工程技术人员来自企业一线、分布在一些不同的机电行业、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为此我们将机电专业毕业生按照其个人意愿及这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对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全过程负责第四学期暑假、第五学期周六、周日的岗前实践、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指导工作。(3)教学过程管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指导,我们采取了双线管理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一线为“学校—校内指导老师—学生”,另外一线为“企业—校外指导老师—学生”。具体实施前,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利用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上的优势,有效地促进校企双赢发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近几年,我校机电专业先后与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天明机械有限公司、连云港水表有限公司、连云港黄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机床厂有限公司、连云港金麦特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有效的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选题的确定、设计(论文)的指导由校内指导老师与校外指导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学校与企业同处于一个市区,两个指导老师的沟通,论文的指导均可方便的进行。

3取得成效

经过四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1)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和形式的改革,构建了专业课程新体系,深化了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2)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和企业需求接轨,学生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学有所用,良性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3)加强了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通过跟岗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优势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工艺问题,合作层次进一步提升,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互动”。

查看全文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其毕业论文的难点

自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政、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财务管理属于软科学,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主观世界,研究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财务管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包括到实习单位跟岗(或顶岗)、调研、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文字、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实际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检验。财务管理的毕业论文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资料、素材获得难

毕业论文通常应利用毕业实习来获取相关的实践素材,毕业实习一般应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审计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投资、成本、利润、税金、价格等),学生实习帮企业干活不多,却要给企业增加很多麻烦,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更不愿意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二)毕业论文写作主观性强,无一定之规

财务管理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论文写作无一定之规。由于有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事先确定,因此论文题目、论文素材、写作方法及内容的选择都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企业情况后自行确定。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精通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场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常常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及论文写作初期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若要写好很不容易,但若写成假大空,则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

查看全文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路径探析

摘要:毕业论文在地方应用型农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以安徽科技学院农科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毕业论文改革应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应提前至大二学期,根据学生发展动向和创新特点而设计不同的毕业论文课题,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育“四型人才”。注重过程和毕业论文答辩考核,逐步构建和地方应用型农业高校相适应的毕业论文改革路径,最大功效的发挥毕业论文对农科人才的培养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农学;毕业论文;改革路径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学类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对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农科人才与当今社会需求高度匹配成为新的时代课题,也是新时代农业高校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2]。安徽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是该校传统优势学科,学校高度重视农学类专业的提升改造工作。同样,农学类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毕业论文设计、试验操作和论文撰写等工作,论文进展的每一步都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毕业论文工作开展的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毕业论文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生的专业水准,是增强应用型高校农学类本科生培养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1毕业论文在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1毕业论文是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引擎”,具有恒久作用力。同样,培养专业兴趣也是学好一个专业最有效的途径,而专业素养的形成也是个人发展潜能的重要支撑[3]。学生只有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本科生要想取得专业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就是早日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参与创新性研究,这样在实验室的“熏陶”下才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做到“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学生在开展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课题的同时,会有更多机会与导师和同学交流探讨,从而逐步加深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调整方向,找到自己的精准“兴趣点”。高水平科学研究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国家级创新平台、省校重点实验室在每个高校都被打造成“亮点”,这就为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所处年龄段恰好是创新活力最旺盛的阶段,部分同学可能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对农业科研产生强烈的兴趣,更加坚定了考研深造的志向,也有部分同学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毕业论文实习,加深了对农科相关企业的熟悉度,为毕业以后从事农学类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毕业论文实习的有力推进和实施,都将对学生专业兴趣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2毕业论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农学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毕业论文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往往是本科生印象最深刻、掌握最全面的一部分内容。一般来说,农科专业本科生所选择的学科分支开展毕业论文实习,大多也就决定了该生以后的考研方向、就业路径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农学类本科专业学习科目较多,包括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蔬菜学、果树学、茶学、花卉学以及植物营养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等分支方向,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大。但是,学生在增加了选择性的同时,也增添了盲目性。笔者通过系统调查发现,虽然学生主修的科目比较广泛,但掌握得都比较肤浅,对以后的就业深造、参加工作等的支撑作用较小。当今许多农科生从未系统了解过“土地”“农作物”“果树”“蔬菜”“肥料”“病虫”等概念。由于缺乏实践训练,他们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能完全掌握,对农业概况一知半解的学生较多。因此,为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实习阶段成为本科生加大专业学习力度、“近距离”感知专业、明确用功方向和增强实践的“黄金期”。毕业论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农学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

2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查看全文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其毕业论文的难点

自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政、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财务管理属于软科学,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主观世界,研究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财务管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包括到实习单位跟岗(或顶岗)、调研、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文字、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实际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检验。财务管理的毕业论文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资料、素材获得难

毕业论文通常应利用毕业实习来获取相关的实践素材,毕业实习一般应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审计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投资、成本、利润、税金、价格等),学生实习帮企业干活不多,却要给企业增加很多麻烦,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更不愿意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二)毕业论文写作主观性强,无一定之规

财务管理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论文写作无一定之规。由于有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事先确定,因此论文题目、论文素材、写作方法及内容的选择都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企业情况后自行确定。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精通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场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常常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及论文写作初期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若要写好很不容易,但若写成假大空,则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