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02:52: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设备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设备实训总结

实训教学方法论文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技巧

运用课前准备、实训组织、操作要领讲解、操作过程演示、学员操作、巡回指导、实训总结点评等方式方法,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培训教学中注重每个过程

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1.1课前准备

(1)理论知识准备:了解实训课程的内容,补充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为实训服务。

(2)实训现场准备:做好实训场地的安全检查工作,做好相关实训工位、设备、材料、工器具等的检查工作,满足实训的要求。

查看全文

论汽车实训课导向法的运用

1.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

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因此逐渐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和劳动界所推崇,该方法也逐步被引入到国内外许多重点院校的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在职业教育中更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专业实训课程应用的可行性

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主动使用脑、心、手、口参与学习和实践,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动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承担不同的角色,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分组合作,对学习的详细内容进行总结、演示和评价。通过此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极大地提高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会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交流发电机教学中的应用

依据学校项目模块教学改革的实施,改版教材,适时合理地在课堂上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该项目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职校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本文以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这一课程为例,对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目前的教学质量加以分析,通过对分析结果的总结归纳,融合出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战略。本文将分2个框题进行,对中职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都作出分析解读,希望本文能够为有意向提高自我院校教学质量的中职院校提供参考,同时更加希望中职院校的学生都能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1目前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现状

1.1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就目前对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板,枯燥,变通能力差,中职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明显热情。不高,对课程的吸收程度也相对较低,需要改进。而且根据实地调研,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并没有转变教学模式的意识,且对中职机械数控的实训教学负责度不够,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自由散漫,实训过程不听讲等情况的发生,导致中职院校的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大幅度降低。1.2教师没有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中职院校中的教师并没有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机械数控实训课程要求老师根据学生掌握机械数控的不同程度来进行不同情况的分组教学。而教师没有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无法准确将学生进行分组,也就无法对教学进度进行精准地调整。而这种情况更容易导致进度较慢的学生与课堂脱节,从而彻底放弃对机械数控实训课程的学习,而进度较快的学生也容易因为获得新知识较慢而被迫降低学习效率。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问题的发生,就要从教师方面入手,提高其教学热情,纠正其教育态度,从而提高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1]。1.3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学习素养不高,且学习能力较差,这类学生对学习课程本身就存在排斥心理。加之,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且教学硬件设备落后,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热情也不高,种种原因都导致了中职学生不重视机械失控实训课程。而且,中职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未来较为迷茫,对就业市场的现状不熟悉,同样对自身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其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机械数控实训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中职学生对机械数控实训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1.4学校相关硬件设备落伍。目前,中职院校并没有采购最新的机械数控实训设备,这也就导致了中职院校中的机械数控实训所涉及的范围受限。老旧的设备不仅仅会降低中职学生的实训热情,设备的过分老旧也容易引起设备零件脱落,造成危险。而中职院校对机械数控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中职院校并没有在近期内更新机械数控实训相关硬件设备的打算,因此,想要提高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还要从提高中职院校对机械数控的重视程度开始入手。

2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1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想要提高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就要对中职学院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与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再根据不同中职院校的不同特点,研发出适合本院校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另外,在融合适合的教学模式时不能盲目进行,要与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能力相结合,再进行教学模式的修改。新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具备灵活性,且生动有趣不死板,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让中职学生们真正热爱实训这门课程[2]。2.2更新中职学校的硬件设备。首先,要提高中职院校对机械数控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可以派人到本地的中职院校进行该课程的视察工作,达到提高院校重视的目的[3]。在进行设备硬件采买时,院校要选取有一定教学能力以及采买能力,对机械数控实训教学的硬件设备十分了解的并具有一定还价能力的工作人员,目标是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优质的硬件设备。但是要注意,采买时不能图便宜而忽视设备硬件的质量,要注重性价比,不然十分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给中职院校造成没必要的人力财力损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2.3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从前的实训模式中,实训老师往往只注重实训结果,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中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不高,在提高了其对机械数控实训的重视程度之后,利用这个机会对中职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实训课中的理论知识穿插应该严谨且不生硬,这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中职院校首先应该集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再让教师们书写教案,在学校审批通过了之后,根据教案在实训工程中对中职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2.4开展理实一体化评价。开展理实一体化评价是提高种植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主要提升策略之一,开展理实一化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同时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评价工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分数,中职生只需在考试中考取优异的书面成绩即可被评定为优秀学生,学生也在此影响下只注重如何提升自身的考试成绩,并不关心自身实训技能的发展。为了转变这一落后思想,教师应展开理实一体化评价,将实践成绩纳入学生学分评定体系之中,使中职生真正重视实训教学[4]。

查看全文

浅析汽车课程导向法的使用

在汽车交流发电机教学中的应用依据学校项目模块教学改革的实施,改版教材,适时合理地在课堂上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该项目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首先确定学习领域得学习目标

目前我校汽车专业课分为理论和实训两大部分,在进行实训之前,学生应该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或者经济掌握一部分相应的知识,实训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可结合参与实训的学生数量合理,分配实训设备,同时只需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和相应的安全教育。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小组操作,教师可知道学生变换学生承担任务的角色,以达到所有学生都获得实训操作的机会。例如汽车故障诊断综合性实训,由于实训设备价值较高,设备数目有限,因此分组人数可以适当增加。教师可以依据实训项目制定实训的内容、计划安排、时间日程,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帮助设定研讨的项目。

2.训练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中,我们只使用了两台汽车,成果展示获胜的团队首先操作,设定限定的时间,要求组中成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工角色,突出侧重,分别扮演汽车维修厂,服务站或者4S店接待员、技术总监、维修工、检验员等不同的角色。后两组扮演汽车用户或车主,提出故障现象并寻求帮助解决,解决过程中可以提出有关使用性、知识性、服务性的问题,要求予以解答。

3.训练步骤及要求

查看全文

小议电气试验实训在电力科技人才培育中运用

电气试验在电力系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系统运行着众多的电力设备,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证安全可靠发供电的前提。电气试验人员在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电力企业对电气试验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电气试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依靠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导致学生入职后不能尽快进入角色,因此,有必要在电力技术人才培养中实施电气试验实训。电气试验实训是立足于电气试验实训室建设,按照电力企业电气试验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来组织教学的,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条件,且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一、电气试验实训室的建设

1.电气试验实训室的基建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8年7月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共批准了6个示范建设专业和48个实验实训室(区)建设项目。电气试验实训室建设项目正是其中之一,将以高压实验室为基础进行扩建。

学院原有的高压实验室是为满足“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而设立的,教学仪器设备少,仅能开展几个常规的高压试验项目和气体放电的验证性实验,因场地和课时有限,基本上都由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动手机会少且与生产实际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建设好电气试验实训室,秉承学院“服务川电、面向全国、走向市场、科学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植根电力,与光明同行”的办学理念,按照“资源优化、实践为主、工学结合”的思路,加强与行业内电力企业的合作,组织教师进行调研,与来自四川省电力公司等企业专家讨论,共同制订建设方案。

考虑到变电检修实训场地和一次设备以及投资费用、教学安全等因素,实训室的基建以试验仪器设备购置为主,能基本实现电力设备预防性项目试验方法、原理和结果分析判断等实训功能,满足“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生产技术服务及承办技能比武”的要求,确保每一位学生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操作次数,达到真正掌握各项试验技能的目的,并体现出建设的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示范性。

查看全文

职教集团建设与管理综述

本文作者:杨巧玉工作单位: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的功能职业教育集团一般是以一所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办学实力雄厚的职业教育重点学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在职教集团运作中,核心学校通常要发挥主导、示范、辐射作用,特别是集团内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应用,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一般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进行基础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学习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通过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见习、实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加工和设计等,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真实工作中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掌握工作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专业操作技术等。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要具备教学实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功能,还要发挥校企资源优势,提供社会服务及各种岗位培训等功能。职业学校建设的共享型实训基地不但要为本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也要为集团内所有学校和企业共享,同时,要主动承担社会培训任务。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学校统筹管理的运行模式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以保证本校学生按教学要求进行实习实训为主,由学校管理,学校负责建设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学安排、设备维护、实训耗材购置、学生实训安全管理等工作,实训基地的一切运行费用均由所属学校负责。共享型实训基地还要进行集团内其他学校师生和企业职工培训,增加了实训基地的管理难度。这种运作模式学校投入大,特别是设备维护和实习耗材支出,使学校负担很重。部分学校为了节省费用,减少实训安排,会造成实训设备的闲置。

企业(个人)承包的运行模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后,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将实训设备、设施及场地的使用权承包给集团内的某个企业或个人。承包人按协议履行承担学生实训的责任。虽然学校可以省去设备维护和实习耗材支出的大笔费用,还可以从承包方获得一定数额的承包收益。但承包方为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很难保证学生进行实质性生产实习,或者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让学生从事简单重复劳动,使学校的教学内容很难与工厂的实习相结合,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影响教学效果。以实习为目标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实训基地应找到与企业合作的“相切点”,可以将企业引入学校,也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由实训基地承担企业生产、加工产品的职能,适时安排学生参加生产见习、实习,使学生能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机会,综合技能得到培养,学生即工人,车间即教室,学生实习能为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既可以节省学校的实习耗材支出,又可以通过实习获得企业给予的生产加工费用。这种合作模式存在“联姻企业”项目不易寻找的问题,实习的组织管理压力较大,学生参与真正的生产实践,一旦指导不力或管理不到位,生产中出现了过量的废品,学校将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全方位开放、多功能并举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是结合各种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而优化的一种综合性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职教特色,建立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生产加工、咨询、技能鉴定等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运行模式,还有待于各职业学校结合本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对实训设施配置的思考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但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校存在学生实训不足、设施使用率不高和部分设施闲置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充分考虑先进性、前瞻性,配置大多为全套的、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资、管理、学校配套设施、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新建的实训设施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整合各种教学媒体,有效使用实训设施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少,常规教学课多;学校操作工位多,实训教学时用的少;教师示范操作多,学生实际动手少;学校实训设备先进,教材相对滞后,有效教学难开展;先进设备购进后,培训人员一走,学校教师不能独立操作,成为参观的摆设;有的设备运行成本高———价值高、难操作、耗材使用多,学校难以承担,使得设备使用率低;学校专业调整造成大量设备的闲置等。如果严格按照设备投入和应用来分析,各学校均存在设备缺乏和闲置的矛盾。学校实训设备使用率是反映一个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集团化建设和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效盘活学校现有实训资源,提高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师资队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对校企合作模式和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模式选择的思考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集团内各方面资源,选择有效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盘活学校已有的实训设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培训功能。同时,充分调动集团内学校、行业、企业的参与,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充分挖掘集团内各学校、企业的设备、人才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兰州理工职业教育集团的各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需要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找准切入点,借鉴中东部地区成功的合作经验,选择真正适合学校专业特点和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是今后我们在集团化建设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对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三化”、“四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职业学校建设实训基地的目的是通过工学结合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着力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深入工厂、车间学习实践,精心设计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实施过程和方法步骤,师生在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校企联合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是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应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分步、分专业进行试点,重点实施,成熟一个推广一个,避免盲目跟风。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哪个学校在这些方面先走一步,哪个学校就会抓住发展机遇,学校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提升。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作用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学校通过争取资金建成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后,造成实训资源闲置和浪费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缺乏能充分挖掘设备应用功能和教学功能的“双师型”教师,从而造成实训设施因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而闲置,同时,也存在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维护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等问题。实训设施只要资金到位就能很快建成,而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教师培训,使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成为学校进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基地。我校的主要措施有:(1)校企联合培训教师。在学校新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全面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并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培训和指导,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学校充分利用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见习、顶岗实践。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校选派相关专业课教师带队前往,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工作现场的工作流程和需求。教师在校企联合培训过程中精心收集整理教学案例,应用于专业课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2)通过“产学研”结合促专家型教师成长。学校各类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工作,为学校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学习提高的良好机会,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和教学工厂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学校实训设备和教学内容编写专业技能课实训手册等校本教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工作,总结专业课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学术研讨活动,撰写研究论文,形成专业教学理论。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或职业模块的开发,在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并能通过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专利产品。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使实训基地建设应用成为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基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和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关系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中东部地区在集团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已经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将是我们要长期思考、探索和实践研究的课题。

查看全文

药物制剂专业GMP实训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利用校内GMP实训车间,融合突出药德、药规、药剂的药物制剂人才培养模式,建设GMP实训课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GMP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顺利完成职业对接,为药企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GMP;实训车间;药物制剂;课程设计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化。通过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结合,突出药德、药技、药规是正逐渐成为我校制剂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GMP作为行业内最重要的规范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条讲解相关法规条款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利用GMP实训车间现场教学,开设针对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GMP实训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充分利用校内的GMP固体实训车间,开设了药物制剂GMP实训课程。现对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1药物制剂GMP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及意义

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贯穿于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行业强制标准[2],对于未来即将从事药品制剂生产、研发等工作的制剂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通过学习《药事法规》等理论课程,学生能对GMP相关知识内容有一定了解;但如何将这些法规条款与的制剂生产相结合,使其更好的掌握GMP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顺利完成职业对接,是GMP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3]。因此,利用校内的GMP实训车间,选择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开设GMP实训课程,将GMP的理论原理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实训模块,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GMP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4]。

2课程实施方式及考核

查看全文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信息化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已势在必行。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从修改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等方面对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将药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国家职业资格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本课程为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互联网+”时代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资源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发展,如何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三教”改革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近年来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实施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1.1学情和信息化时代的变化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信息化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以及必需。生活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00后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接受和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力非常强,有动手实践热情,但耐心不够,只有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学方式,适应当下大学生的学情特点,将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让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才能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网络化学习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方便而多样,课堂内外联动可利于个性化和自定步调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手机端和电脑端上随时学、反复学,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资源,既解决了传统课堂课时不够的问题,又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统一起来。

查看全文

实训室信息化管理论文

1需求分析

本系统在开发前邀请校内外行业专家、相关的部门领导和具体的操作人员密切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吸收积极观点,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是符合学校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是系统的开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1.1功能需求分析

(1)实训室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实训室,包括实训室的名称、面积、座位数、设备数量、使用情况以及实训室的管理人员等。(2)实训室设备管理功能可以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编号、名称、详细参数、价格、数量和使用情况等。(3)实训项目管理功能实训教师添加、修改和删除实训项目,包括了项目的名称、内容、班级、时间、地点及所需的实训实训耗材。

1.2性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在性能上需要有一定的处理速度,比如WEB首页打开速度5s以下,web登陆速度15s以下,系统能否支撑一定的虚拟用户人数,并且能够对系统定期进行维护,进行一系列改动。其响应时间、实用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性能需求得到满足。

查看全文

职校钳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分析

摘要:教育一直在我国备受关注,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能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职校一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职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都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基于职校钳工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校;钳工教学;问题分析;改进策略

1职校钳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工具较为简单。钳工专业的实践操作性极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已经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工具。先进的工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许多职校所使用的工具过于简单,种类比较单一,如钳台、锉刀、钢尺、锤子等,学生对这些钳工设备和工具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教学环境不佳。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是如果学习环境较差,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部分职校的教学环境较差,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会有锤击铁块、锉削、锯削等操作噪音,使得学生的精力无法集中,学生学习质量随之下降。1.3理论知识和实训不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疲惫,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具体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愿意深入去学习知识点,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钳工课堂的理论知识必须要和实践融汇贯通,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效果,但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职校的理论知识和实训严重不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高职校钳工教学质量的策略

2.1转变学生固有的思维。如今很多学生对钳工专业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在这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钳工没什么技术含量,且钳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较苦、效率低,学了将来也没什么用武之地,部分学生甚至还会从心理上抵触该专业,因此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知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固有思维进行转变,让学生正确认识钳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在内,为学生搭建一个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平台,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前让学生上网观看《大国工匠》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工匠精神。虽然机械加工代替了很多手工加工但对于机械加工,方法不适宜或难以解决的场合还是要钳工来完成,如机械装配、研磨、刮削和划线等钳工作业;某些最精密的配合表面、量具、模具和样板,仍需依靠钳工的手艺进行精密加工;在单件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某些精密修配、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更是离不开钳工,强调钳工在实际工业生产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2加强钳工实训过程的指导力度。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地指导,尤其是要加大实训过程中的指导力度,指导演示动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实习教学效果。指导者的操作姿势、动作和操作步骤要正确、规范,要尽可能地按照最佳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一招一式的分解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按分解动作进行练习,千万不能把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不规范、不标准的操作动作和姿势教给学生,学生一旦第一次看到了错误的动作并且把它给记住,那么在以后的操作中将很难改正,也不能填鸭式地把所有操作姿势和动作不进行分解一下子全部教给学生,学生会觉得这些操作很复杂、很难不利于学生掌握。对于学生的一些操作错误应该进行及时地纠正,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在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指导时,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帮助,首先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以便更好地学习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在实训课上与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和交流,就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会不断拉近,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其课堂参与度。2.3课题合理设置。在设置实训课题时应适当增加实训课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在实训的积极性,如开始实训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小锤子中间加入一些传动型、转动型趣味课题。实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实训教学,把实训教学过程分解到若干个课题,并按照每个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步步为营,扎实熟练。只有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学习,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参与实习的积极性。2.4重视钳工实训的检测和总结。如果没有实时检测和课后总结,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并不知道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即使知道也不了解自己掌握得怎样,但是通过实时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加工的质量和进度等实习情况,激发学生实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技能水平,课后总结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点评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做到查漏补缺,及时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制定下一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实训更有针对性,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