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文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17:19: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少儿文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课程见习
一,检索题目:
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阅读活动
二,题目分析
讨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开展因人制宜的阅读辅导活动,本次实习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检索国内外阅读活动开展的经验。以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
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阅读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学习方式。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走向成功之路的奠基石。而少儿时期正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另外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阅读深具教育功能,阅读是少儿学习,认知周围世界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树立理想;培养品德,陶养情操。因此,少儿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
必要时,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包括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持和参与各年龄群体的识字活动和计划。组织发起此类活动。"同时指出这些使命应该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这一宣言表明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阵地拥有对少年儿童阅读辅导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应该主动出击策划少儿阅读活动。
文化工作创先争优自查报告
2010年全省文化工作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来,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现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文化创先争优自查报告
2010年全省文化工作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来,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现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文化工作创先争优自查情况汇报
2010年全省文化工作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来,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现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文化馆某年总结某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文化馆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这一中心,以全新的状态、昂扬的精神、争当一流的勇气和决心,狠抓班子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在创作、辅导、培训、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深入挖掘、广泛发动、狠抓群众文艺创作。
艺术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文化馆工作的“主业”。今年以来,我们从前两年的人员矛盾、债务困难中“跳”出来,重新统一思想,抓创作队伍、抓重大赛事,初见成效。主要有:在江苏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中,小品《夕阳红似火》、《这趟没白来》分获银奖、铜奖,在全省名列前茅;参加省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小品《夕阳红似火》和踢踏舞《青春风彩》分获二、三等奖;在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美术、摄影、书法、群文理论研究)评奖中,获银铜,其中美术书法类银铜,摄影类银铜。在江苏省戏剧票友大奖赛中,我市进入决赛的名选手双双获“江苏省戏剧票友十佳”称号;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群众文化论坛的征文评奖中,我市报送的篇论文有篇获二等奖,论文质量和得奖率在全省居前。组织篇论文参加“广场文化与城市文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众文化论坛,并入选论文集。此外,在省“茉莉花”杯民歌大赛中,获名铜奖;少儿舞蹈《龟兔小乐队》经省专家的修改加工,报送参加全国群星奖的评奖。
一是结合重大赛事、重大活动不遗余力地抓好群众艺术创作。为抓好五星工程奖美术、摄影、书法类作品的创作,我们在分管局长的直接领导下,从月份接到通知就开始了积极的筹备工作,分别邀请了市美术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进行座谈和发动,并成立了评审委员会,进行作品的筛选,从发动面、工作力度、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是近年来少见的。今年的江苏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实行专业、群文共同参赛、共同评奖,我们从年初就开始对已经入围的个小品进行加工,从剧本的语言、情节等都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力求精益求精,最终在近似残酷的评选中,与专业团体一争高下,分获银铜,在全省排列居前。
二是根据本单位实际重视抓好本馆业务干部的创作。根据馆里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分调动了业务干部的积极因素,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多方位迈进。美术摄影干部组织全市文物摄影采风活动,征集了余幅文物摄影作品到省里参赛,完成了馆内美术作品件;摄影新疆采风行;筹备了群众文化短期摄影培训班,并赴江西、安徽等地采风,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结合省作品征稿活动,在抓好本馆创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动,和市内有影响的部分作者进行约稿,辅导部的同志花大量的时间到各辖市区文化馆召开创作座谈会,效果明显。除本馆创作的舞蹈、小品、民乐二重奏作品外,各辖市区也有多件作品参与征稿。为进一步扩大作品源,我们还组织了面向全省的征稿活动,目前已征集到了盐城等地寄来的小戏、小品剧本。
三是进一步抓好群众理论调研工作。恢复刊印了期已停办近两年的《群众文化信息》,重新构建我市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交流平台;结合文化指导员下社区活动,赴大市口街道、中华路街道迎江社区等进行社区文化调研;随同局文艺处赴丹阳、扬中调研农村文化;组织论文参加省以上评奖、交流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1.图书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特别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标志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状况已经得到了党和改进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67亿,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旺盛,容易受到某些不健康的文化内容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图书馆理应肩负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更应充分认识新形式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
2.1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公共图书馆有不同载体和介质的青少年读物,既有书刊文献,又包括大量的适合少年儿童口味的电子文献及计算机网络资源,具有适合各年龄段青少年阅读的书籍,有指导人生道路、帮助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经典作品和哲学书籍,有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培养美感的文学、艺术书籍,有拓展知识开拓视野训练思维的史地自然科学书籍,同时图书馆藏书原则是兼顾各学科文献的入藏,通常没有重点学科的考虑,因而文献资源学科齐全、品种丰富就。可通过开展导读工作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向上、思想健康、知识性强、反映时代潮流的书刊。
2.2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新闻副高级编辑个人工作总结
,男,现年50岁,汉族,中共党员,学历。年毕业后参加工作,曾担任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社教、综艺节目采访、编导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摄像、编导、记者、导演、导播、部主任等职。创作涉及:新闻、专题、纪录片、社教栏目、少儿节目、综艺栏目、电视剧、音乐电视等电视领域。从事电视新闻宣传工作25年,中级(记者)职称15年。现将获得新闻中级记者职称以来的个人业务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业绩
1986----1994年,《竹品》编导、摄像主创之一,浙江电视奖一等奖;《秦山人》编导、摄像主创之一,浙江电视奖一等奖;《他的桥》编导、摄像主创之一,浙江电视奖一等奖;《水乡有一个鸭村》编导、摄像主创之一,浙江电视奖一等奖。
1995年至2010年期间获得:电视专题片《大红大绿》,摄像主创之一,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三等奖上海影视家协会优秀摄像奖;电视专题片《爱的暖流》,编导、摄像主创之一,获中国电视奖二等奖获;电视纪录片《老腔》,编导、摄像主创之一,获中国电视奖三等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三等奖;电视文化栏目《禾风》,制片人、编导主创之一,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栏目奖(等同一等奖);三十集少儿电视益智节目《成长快乐》,总编导主创之一,第六届全国少儿电视节目金童奖二等奖;专题片《为了一条生命》,策划、编导主创之一,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电视剧《朱生豪》,摄像主创之一,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荣誉奖;电视综艺晚会《我们的五十年》,编导摄像主创之一,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三等奖;音乐电视《南湖望月》,总导演、主创之一,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纪录片《养蚕人家》,摄像主创之一,浙江电视文艺奖二等奖;《我要我主持-主持人选拔总决赛》,编导摄像主创之一,浙江新闻奖二等奖;电视艺术片《嘉兴》,总导演、主创之一,浙江电视文艺奖二等奖。自己负责的文化影视频道创作的专题片《六十幅农民画》荣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专题片《为了一条生命》荣获了第六届嘉兴市文学艺术成果奖银奖。《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颁奖典礼暨群星演唱会》获得浙江电视文艺奖三等奖。
二、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政策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
我认为,新闻战线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运用新闻语言和表达方式加以评价,广泛影响着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突出的业务能力。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行业是高意识形态含量、高科技文化含量、高经营管理要求的产业,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想不辱使命,出色地承担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使命,就必须强化自身建设,具有德才兼备的品质和工作能力,如此才能担当历史重任,胜任本职工作。
市教科研先进小学语文教师申报材料
编者按:**任职以来,一直担任语文课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研组长的工作。现将一年来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来,潜心钻研少儿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为更好地适应工作,订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有效经验;还积极参加市县的各种培训活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多年来,从教育教学刊物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不懈努力,全组提高,作为教研组长,只重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组长。要求自己在苦练基本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能带动本组老师一起热爱语文教学,共同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我叫**,现年27岁,1997年6月毕业于**师范学校。同年8月参加工作,并于2003年12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任职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课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研组长的工作。现将一年来我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迅速的年代。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来,我潜心钻研少儿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为更好地适应工作,订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有效经验;还积极参加市县的各种培训活动。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要想让学生学到多的知识,首先要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本领;要想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我从教育教学刊物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我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三、不懈努力,全组提高。作为教研组长,只重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组长。我要求自己在苦练基本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能带动本组老师和我一起热爱语文教学,共同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我的具体做法是:1.教研活动制度化,平时教研经常化。我们组根据学校的教科研制度专门制订了本组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组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鼓励本组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汇报课,优秀教师要上公开课和优质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2.继续实行级段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活动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本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如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扎实工作,实在收获。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组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专业引领,全组教师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变得有思想、有个性,教学工作不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大多数教师都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教师逐步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其二,教育科研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由于学校重视,措施得力,组内落实到位,教师由不自觉逐步走向自觉,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其三,课堂教学焕发了活力。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明显增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其四,“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一批教学能手脱颖而出。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本人和其他本组教师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个人成绩:2005年4月,我所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十八课《称赞》在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4年12月,《小鸭子得救了》荣获全国小学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2005年12月所撰写的《巧当导游赏奇石》一文,在市课改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4月,辅导学生刘欣雨在**市“建安杯”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6月,在第十六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赛区比赛中,辅导学生员博严成绩优异,本人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06年度本组其他教师成绩:李春丽校长被评为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李春丽校长、畅晓芹老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畅晓芹老师被评为河南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宋晓静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被评为市电教课二等奖。张晓凯老师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各种教育科研制度。充分挖掘本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通俗文学论文
一、大连通俗文学观念及其侧重点的嬗变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辽宁开始涌现出一些专门性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期刊,大连出现了中华青年会,创办了《新文化》(后改为《青年翼》)提倡新文学,宣传新思想,提高了小说的地位,通俗小说逐步兴起。“伪满”时期,受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大连地区通俗文艺活动相对活跃。1943年赵恂九《小说作法之研究》,最初连载在大连《泰东日报》上,由大连的启东书社印刷出版。该著作指出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不同之处是“将读者置于自己的念头上,使读者愿意读尽可能、使读者能够感动”,强调了小说的通俗性,吸引人们去正视通俗文学这个重要的文学现象。1945年东北光复,通俗小说在政治规范和经济衰败的双重打击下,逐渐走向衰落。政治性成为唯一创作标准,具有商业性、娱乐性和模式化特点的通俗小说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新时期大连文艺创作十分旺盛,创作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历史性突破,涌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小说、儿童文学、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现代诗歌等新作屡获大奖。董志正的概括颇有见地:“大连形成了以小说作家为骨干,以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及评论家为羽翼的大连作家群。”到了80年代中后期,纯文学创作逐渐走向低谷,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审美愉悦的要求为通俗文学提供了市场。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全球经济一体化,大众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通俗文学创作则呈现出浓郁的世俗化、生活化、娱乐化的色彩。关于通俗文学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城市文化现象。随着“”结束,大连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工作者挣脱束缚,竭力促使大连文学创作大众化。80年代以来,大连文艺批评家队伍主要由三方面人员构成:其一,一批在文化艺术单位从事文艺创作和研究的作家、学者,如司达、杨先华、宋延平、王晓峰、高云、田耒等,他们对文学有着日趋自觉、成熟的艺术追求,对文学发展的趋势有前瞻性;其二,诸高校教师,他们往往并不直接评议大连文艺,但他们多对某个作家或某类作家作品有清晰独到的深度把握,能帮助作家厘清创作中的思想困惑;其三,部分专业作家报社以及社会业余作者,他们对新的文学现象有敏锐的感受力。总的来说,大连文艺批评队伍显现出“大视野、厚积淀、专领域”的特色。此间还出版了一些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评论集,董志正主编《这是一方沃土———大连新时期文艺评论集》、宋延平《文化寻梦》、王晓峰《大连文化散论》、李振远《大连文化解读》等,作为大连文艺事业新时期以来的奠基性成果,对大连文艺创作有直接的鞭策、催奋作用。
二、大连通俗文学研究的基本态势
(一)小说创作研究
70年代末期大连作家达理夫妇短篇小说《失去了的爱情》,关注知识分子的生活、内心、情感和命运,曾在辽宁省内外引起过讨论。他1982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卖海蛎子的女人》刻画一位卖海蛎子的农村大嫂形象,极具通俗性。继而达理《路障》《除夕夜》、宋学武《敬礼,妈妈》、庞泽云《夫妻粉》等在国内文坛引起较大反响。而后邓刚发表了《八级工匠》《刘关张》《阵痛》《迷人的海》《瘦龙岛》《龙兵过》《白海参》《山狼海贼》《沉重的签字》等,引起轰动。《阵痛》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迷人的海》题材独特、引起了文坛极大兴趣,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程德培较早提出邓刚小说两个世界问题,认为其特色是“铁味”和“海味”,即工业题材和海洋题材。1993年著名学者、辽宁师范大学叶纪彬教授在此基础上生发增加了“心理场景世界”,即表现人的生命力的世界。邓刚曾把《迷人的海》成功归因“新鲜的题材”,小说用寓言式的叙述方式,讲述了老小两代海碰子从排斥到比肩投入大海共同寻找“迷人的希望”,折射出人们希望通过劳动改造社会改善生活的自强不息精神,带有鲜明的通俗文学因子。孙惠芬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家以敏锐的文化悟性和质朴的乡村体验深刻表现新时期农民生活和心路历程,系列小说《上塘书》《歇马山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伤痛城市》等展示乡村骤变伴随而来的“城市的伤痛”,呈现着乡土社会与现代商业社会、消费时代的密切联系[7]。《伤痛城市》中作为作家的“我”,从庄河来到了时尚之都大连。乡村和城市的落差,让“我”和乡村人的人生理念颠覆了。《伤痛城市》中她发出感叹:“这座城市里,一部分人永远滞留在城市之外,那就是我们!因为职业,因为经济状况,因为传统人格,我们永远无法领略夜的内在气质和风韵,……”孙惠芬小说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张祖立认为主要体现在“强烈而焦灼的进城心理、家族本位意识和倚重精神取向”三个方面。其小说成功之处在于用最通俗的文字写最本土的生活,引起读者自娱、自赏与自我渲泄情感体验,成为快节奏的现代商业化生活的润滑剂,具有鲜明的通俗文学特色。90年代以来,青年作家津子围、陈昌平、张鲁镭、侯德云等人的都市小说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津子围的小说因通俗的现实生活,独特的视角,变幻的叙事,悲悯的情怀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常常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震撼。王晓峰评:“津子围的小说非常注重故事性”“涌动着一种对人的存在、人的精神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状态的思考和表现”。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可信的记忆,使他能描摹出风云变幻社会中的人生百相。《残局》《残商》《残缘》《爱的河流》《相遇某年》《老铁道》《我的朋友老胡》《马凯的钥匙》等,孟繁华指出认为这些小说的“类型化”,“处于精英化和大众化写作之间”。张鲁镭《幸福王阿牛》《我想和你一起玩》《小日子》《橘子豆腐》《小青》等,把自己对“小日子”的感悟植入小说,关注小人物的物质欲望和情感追求。津子围揭示:“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几乎全是‘小人物’,写出了‘小人物’的体温、气味、质地与纤维,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王晓峰评价:“小说极为生活化,甚至口语化,极为平易的语言,像是从生活里打捞出来,冒着生活的热气,鲜活而生动。”宋巍认为张鲁镭小说“真诚而俗气”,“寻找平凡人的俗气之美。”新世纪头十年,陈昌平《汉奸》《英雄》《小流氓》《大闸蟹》《国家机密》等通过人物命运大起大落来实现故事的传奇性可读性。王晓峰说:“陈昌平小说更看重的是一个‘好的故事’,更看重叙述的艺术,因此,也就更接近小说的本体艺术,以此来完成人性的书写,来完成历史的叙事,并在其中隐含着一个作家对历史、生活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忧虑和思考。”津子围、陈昌平、张鲁镭作品写的“好的故事”“小日子”“小人物”,实质上共同点乃是小说题材的平民性和传奇性,体现了新时期大连作家对小说题材选取、通俗性叙事、传奇性强调和娱乐性追求的重视和自觉追求。
(二)儿童文学创作研究
语文千层浪管理论文
自1997年11月以来,全国诸多新闻媒体就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纷纷发表文章或举行座谈会,展开热烈的讨论,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引发这场大讨论的是《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的三篇文章。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专题,此刊刊登了一位小学生家长、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一位大学文科教师的三篇文章:《女儿的作业》《中学语文教学手记》《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涉及的问题很多,例如,《女儿的作业》谈到,学生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字(部首、笔画、读音、义项),很像在抢辞学家的活;教师要求练习答案不能与标准答案有丝毫出入,否则就算错;学生作文很多都是儿童八股,充斥着假话、假感想、假故事。《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认为,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以高中第一册为例,真正从语文角度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全书竟没有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彩的作品。从初中到高中,议论文的分析和写作教学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著名公式来进行的。1997年12月4日,《北京文学》杂志社召开了关于“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研讨会。《文艺报》1997年12月13日,在头版发表会议综述。综述提出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不管走到哪里,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学方法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第二,教师、学生和命题者都围绕着考试打仗,题目所要求的答案越来越苛刻;第三,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利润而被有关部门垄断。同一期的《文艺报》还发表了题为《我不同意这样评价中学语文教育》的署名文章,针对《北京文学》的几篇文章展开了争鸣。
在《北京文学》杂志社的这些举动之后不久,《中国青年报》在“专题报道”栏目里,选登了这期《北京文学》的两篇文章,对其标题作了评价性的改动——《对女儿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我们真是深恶痛绝》《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并附上了“编者按”。为把讨论引向深入,让更多的人认识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中国青年报》从1998年2月26日起辟出专门版面——“教育导刊”,进行“语文,该怎样教”话题的讨论。“话题讨论(一)”首刊该报记者的专题报道——《语文,该怎样教》,并配发了一幅压题照片。该文以北京一高校教师和少儿出版社一编辑的女儿的作文为例,指出了作文内容的假大空、八股气。在3月4日的“语文,该怎样教”“话题讨论(二)(三)(四)(五)”中,发表了如下的文章:《我们无奈》《教师身不由己》《学生:作文如“八股”》《教师:语文教学本末倒置》《人文精神的失落》《语文贵在实践》……
就在大众媒体正在开展语文讨论的同时,《北京文学》继1997年第11期之后,1998年第3期再次刊载署名的讨论文章。3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在“专题报道”栏目中,抢先摘发其中的两篇文章——《误尽苍生》《我们失去了什么》。《误尽苍生》一文认为高中语文课本以及相关的“教参”、考卷,给人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瘾成癖。因而,这实际上已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得用这种课本、“教参”教书,都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能对付这种试题,还有天下所有当父母的,都得为这种烦琐荒唐付出财力、精力。《我们失去了什么》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并分析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几种显著特色——一是课程的难度、深度已成各国之最;二是重点学校制度和异乎寻常的教育竞争;三是形成所谓“唯理性教学模式”。《北京文学》可谓一不做、二不休,1998年第7期又发表了《清理与反思——著名学者教授谈中国教育》的专访稿。该文中四位著名教授(文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对语文教育的即兴式发言,意在从理念上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试图找到走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出路与途径。1998年11月25日,教育部基教司专门邀请部分在京学者教授,召开“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共商语文教学改革大计。会上,学者教授们在指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种种弊端及危害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力求比较客观地阐述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的是《中国教育报》专辟的“调查报道”栏目。1998年2月底至3月中旬,该栏目连续五期刊载该报记者的系列报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围绕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有哪些、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调查与思考(一)”从“认清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的角度,阐述了部分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看法——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也有学科本身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调查与思考(二)”提出“阅读教学亟待加强”的论题。文章透析了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中心的,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的状况。分析了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考试内容而忽视基础的培养,其结果使人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教条、刻板的问题。“调查与思考(三)”希望语文教学“走出识字教学的误区”。在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同时,特别阐明小学阶段应使学生能认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听懂别人的话,说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中学阶段应全面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使学生具备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变单纯的讲解为学与练,变单纯的传授技巧为综合性的训练,走出僵化的教学模式。“调查与思考(四)”呼吁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文章列举了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公式化;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启迪;四是课文与作文脱节,教师缺少课后指导作文的材料。“调查与思考(五)”分析了当前考试指挥棒仍然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要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其根本出路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
如何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1999年6月上旬,《中国教育报》又陆续四期刊登该报记者的系列报道——“如何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改革(一)”指出“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走出作品分析的模式。返璞归真,以人为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讨学习语文的规律,必须始终把握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如何改革(二)”认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根本出路是“走出串讲串问的模式”。文章列举了提问式分析方法依然统治着语文教学,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事例,提出阅读教学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简练精当、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把教师的活动大幅度减下来。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如何改革(三)”认为阅读量不够,语言的吸收与积累太少,必然影响学生的表达。呼吁语文教学要堵住烦琐分析的老路,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在精讲中精读”。强调深钻大纲、吃透教材、抓住关键,把要解决的问题凝炼于精讲之中。以学习语言文字为目的,以读写为主要训练手段,达到课堂教学以“精”取胜,课外阅读以“博”为佳之目的。“如何改革(四)”阐明改变语文教学中串讲串问的现状,关键一环是要转变教材观,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语言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训练语言文字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材料。只有把语文训练立足于课内,并把问题解决于课内,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减轻,质量才会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