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2:21: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商业化规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族音乐商业化的发展研究
一关于民族音乐商业化必然性
商业化可以发挥人的创造力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供应人们消费,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吸收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商业化还可以发挥人的认知能力,使人们的思想及行动更加符合经济规律,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觉悟水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文化艺术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能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商业化运作。其实,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狭隘理解。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化艺术是一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也具有商品基本的价值属性,自然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文化产品商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在中国,包括电影、现代流行音乐、图书、电视等都实现了商业化发展,这些文化艺术产品在满足人们日常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反过来也支持了文化产品的持续发展,促进了相关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而反观我们的民族音乐,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却滞后很多。民族音乐文化商业化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可以推广民族音乐文化,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认可,经济利益可以生存的同时也必然会使有才华的人投入到相关产业中来。首先,从基本的生存而言。目前,许多中国民族音乐出现了断流,濒临绝灭。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他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然而,由于他只是依靠民间艺人口耳相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传;很多民族音乐如:古琴、昆曲、木卡姆等也只能依靠申请“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至于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笛子、唢呐、琵琶、二胡等,其生存状况也十分堪忧。其次,从未来传承角度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除了一些戏曲、器乐有专门的学教进行专业化教学进行传承以外,大部分民歌、说唱艺术等大多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还未形成规模化效应。这些民族音乐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欣赏者都属于小众,只有少数人欣赏理解,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产业发展,自然也很容易导致失传。最后,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目前,文化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欣赏品位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且在信息时代,主流传播的影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欣赏趣味。在国内,一些流行音乐由于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吸引了许多受众。而民族音乐大多未采取商业化的发展,依靠少数人的少数演出,远远无法应对竞争激烈的文化演出市场,也远远无法改变更多人对民族音乐的看法。要使得民族音乐真正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进行商业化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二加强民族音乐商业化
商业化指的是以生产某种产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所谓的商业化是相对艺术化而言的,艺术可以是非常有个性的非常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东西。而商业是有明确目的的表现被设计对象的主体的,不管是艺术化还是商业化,前提是要符合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观———版式、颜色、元素,统一这些美学基础。对于民族音乐的商业化包装,我们同样要强调商业化和艺术性的融合。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由于目前缺乏广泛的受众群体和群众基础,要想进行商业化的发展,相对于一些其他文化形式的商业化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抓住商业化的一些基本规律,一方面,选择一些优秀的具有大众审美价值的民族音乐,另一方面,进行恰如其分的策划、宣传、推广、营销。也能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进而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民族音乐商业化的发展。商业化发展,首先要有群众基础。对于民族音乐而言,要想做好市场开发工作,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支持,形成有力的社会舆论。需要民族音乐从业者能抓住大众的心理,通过一系列有效方式强化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和认可度。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要善于制造民族音乐的明星和偶像,通过偶像的力量影响受众。民族音乐也可以选择一些民族音乐的明星对其包装,扩大影响力。以《梨园春》为例,通过类似民间选秀的方式,让河南豫剧这种地方戏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奠定了用户基础。《星光大道》,曾经选拔出类似李玉刚、阿宝这样的戏曲歌舞音乐和民歌选手。民族音乐的戏曲歌舞以及民歌原来并不具有大众效应,现在通过这种选秀方式,开发了市场,拥有了听众。包括李玉刚在内的星光大道选手还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演出,李玉刚甚至在人民大会堂连续举行演唱会,都做到了一票难求。可见,类似偶像的制作对于商业化市场开发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在有一定市场基础上,我们的民族音乐也应该增加商业演出的规模。对于这种商业演出,同样需要国家和商业机构的合作。国家的推广更具有权威性,更能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国家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性补助,以低票价来推广民族音乐。目前,中国国家大剧院也在定期上演一些民族音乐和戏曲节目。一些商业演出由专业的商业演出策划公司来进行,他们的经验相对丰富,从演出的策划、宣传、营销等各个方面都能提前做好规划。对市场做好预判,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也能有积极的应对方案。专业的演出策划公司还具有海外推广能力,能极大地促进民族音乐的海外推广,扩大中国民族音乐的全球知名度。
三民族音乐的推广
传统认为民族音乐就应该保持原始状态,原汁原味才好。但目前的大众审美需求十分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对民族音乐也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进行民族音乐的推广中,一方面,要杜绝“没有票房就没有价值”的过度商业化推广。不应因迎合市场而对民族音乐进行单纯追求“险怪”甚至低俗的设计。因为在艺术中推行市场主义必定会产生市场之外的负面效果,降低艺术创造性,导致作品质量下降。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商业化是文化艺术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由之路,从当前国内实际情况看,许多民族音乐之所以观众流失、市场低迷、陷入生存窘况和发展困难,很大程度上与剧团忽视市场需求、只顾闭门造车和不讲求营销策略有着密切关系。白先勇推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对于古老的昆曲加入现代科技元素,在造型、服装、舞台、灯光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符合现代审美,做到了美轮美奂,但戏曲的文化内容不变。这种方式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的喜爱,让昆曲这种古老剧中焕发了现代的青春。如“印象刘三姐”,张艺谋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舞台表演方式,不仅成为了桂林山水的一个新的名片,带来了大量客源,也为刘三姐等民歌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封市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打造的大型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大型原创实景音画《大宋遗韵•东京梦华》,也借助新的现代化科技力量,赢得一致好评。在进行其他民族音乐的推广时,一定要学会因地制宜,做好产品的包装。尤其是要善于和当地的文化、旅游特色巧妙结合。数字音乐市场已远远超过传统音乐产业。民族音乐的推广,应用数字音乐的方式,可以开发民族音乐形式的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通过开设民族音乐网站,依靠互联网超快和高效的传播力度进行民族音乐的推广。青年人在网上会很容易接受一些新奇的事物,对民族音乐进行适当包装,以音频、视频等方式放到网上进行推广。在筛选个性另类的音乐商品的同时就会很容易搜到这些有特色的民族音乐。在主流搜索引擎中搜索“民族音乐”时,给出链接的民族音乐都是由琵琶、古筝、竹笛、二胡等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各民族民歌作品甚少。这就说明在利用网络科技开发民族音乐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民族音乐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借助其他文化或行业领域的影响力推销自己,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奥林匹克营销革新思考
奥林匹克营销的概念
(一)体育营销
认识奥林匹克营销首先应知道什么是体育营销,体育营销(sportsmarketing)是指“把营销原理和过程专门运用到体育产品和那些借助于体育来营销的非体育产品上”。
(二)奥林匹克营销
奥林匹克是奥林匹克运动或奥林匹克活动(OlympicMovement)的简称,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国际奥委会(IOC)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权威组织,诞生于1894年,一直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推广,多年来也一直在为奥运会的运营经费问题困挠。1980年萨马兰奇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力图摆脱经济困境,实现经济独立,所以在1983年国际奥委会市场营销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市场开发委员会)成立,任务就是扩大资金来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通过经济运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盈利以后,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财政收入状况开始有了转机。1985年国际奥委会出台了第一份国际市场营销计划,奥林匹克营销一词出现在国际奥委会委托的全球营销公司的正式报告之中,继而,开创了奥林匹克营销的新局面。奥林匹克营销(Olympicmarketing)是指为了确保奥林匹克运动在经济上的独立性,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利用奥林匹克无形资产所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就是所谓的奥林匹克营销。任海(2000)指出:“奥林匹克营销是国际奥委会等奥林匹克组织为了获得用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各种资源,利用奥运会及奥林匹克标志所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
奥林匹克营销的发展现状
旅游商业化社区治理
景区的旅游开发和商业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和经营给当地居民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带动和促进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旅游发展也会对目的地社区造成很多负面影响[1],旅游地“过度商业化”即为目的地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2][3][4],学者倡导“有限制”的商业化[5]。控制目的地旅游商业化进程成为减缓目的地“过度商业化”,促进旅游地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保继刚等认为,政府的前瞻性措施能够控制目的地旅游商业化[6]。对于国内很多目的地社区而言,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政府在旅游发展初期看重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而前瞻性措施不够充分,往往使得区域旅游商业化过度发展。因此,更多的目的地面临的是旅游商业化事后控制,此时涉及利益主体多样,社区即为其一。社区是目的地增长管理中特有的重要因素[7],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机制[8]。旅游商业化的控制也就不仅仅属于政府干预的范畴,而扩大至社区治理层面。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9]。治理是针对“政府失灵”导致的“合法性危机”而产生的[10][11],“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的管理活动[12],是一种良性的协调、沟通和合作机制[13]。在当前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多为“政府主导”模式[14]。对于旅游地社区治理而言,旅游商业化的治理模式是否也是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商业化的社区治理的具体表征如何?旅游商业化的社区治理效果如何?其原因何在?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的基础材料来源于2009年7月和2010年8月在喀纳斯村的两次田野调查,通过对政府相关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经营及政府管制等活动场景,获取了较为丰富的一手研究材料。在此基础上,以喀纳斯图瓦人社区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出发,剖析在政府前期干预缺失的背景下,政府对社区过度商业化和社区过度参与进行社区治理时所采取的措施及过程、产生的效果及原因,为寻求有效的旅游商业化社区治理模式提供借鉴。
一、喀纳斯社区旅游商业化历程及表征
1.喀纳斯村社区概况。喀纳斯村是禾木喀纳斯蒙古族自治乡下属的一个村,位于著名的喀纳斯旅游区的下湖口处,距离喀纳斯湖3.5公里,是大喀纳斯旅游区内的主要社区之一。喀纳斯村还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主要聚居的村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喀纳斯村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独特的社会经济特征。图瓦人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计,牧业人口占主要比重;经济结构单一,居民主要从事初级的畜牧养殖业及少量的农业生产,以往收入来源不足;生活水平较低,传统的牧业经济难以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因此,在旅游业进入之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原始、保守、封闭的低水平状态。喀纳斯原本为一个村落,但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而被分为老村和新村。1999年,位于现蓝湖餐厅所在地的部分老村村民在政府的指导下,搬迁到现观鱼亭下喀纳斯河以西的区域,形成喀纳斯新村。此次搬迁过程中,原有的126户人家中53户搬迁到新村,38户留在老村,19户迁往自己新选择的定居点,其余16户搬迁到禾木村或白哈巴村[15]。现在的喀纳斯新村和老村之间相距约4公里,有旅游区间车相连通。两村面积之和约3平方公里,至2009年底全村人口238户、787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666人,占全体村民的85%,哈萨克族97人,回族20人,汉族3人①。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喀纳斯村具有独特的图瓦民族风情、特色小木屋建筑和民族风味饮食,成为了旅游区内对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
2.喀纳斯村旅游商业化表征。喀纳斯图瓦人社区目前主要的商业形式为民族家访、旅游纪念品店、超市、马匹租赁及纪念品摊位经营等。民族家访。民族家访是喀纳斯村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方式之一,拉动了部分村民就业,是融合民居参观、服饰及歌舞欣赏、民族饮食品尝以及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社区旅游形式。这种舞台化、表演化的产品成为团队游客最常参与的文化娱乐项目之一。超市。在喀纳斯新村和老村,分布有约十家超市,面积大的三十多平方米,面积小的仅十几平方米。超市主要针对本地村民及景区内的务工人员,针对村民的超市营业时间一般为全年,另外一些则仅在喀纳斯景区开放的时间段内营业②。超市内售卖的多是油、盐、酱、醋、蔬菜、烟、酒等基本生活用品,较大的超市还卖衣服、鞋帽,并提供手机话费充值服务。旅游纪念品店。旅游纪念品店主要分布在游客经常逗留的老村。在喀纳斯老村游客来往较频繁的公路两旁,分布有芒达勒西、大红鱼、奇石缘等6家旅游纪念品店③,售卖的纪念品一部分是从阿勒泰或乌鲁木齐进货回来的标准化商品如手链、手机挂坠等。另一部分则是喀纳斯当地及周边区域的特产,如羊皮、奶酒、禾木蜂蜜、马鞍、哈萨克绣毯、戈壁玉石等。马匹租赁。牧民出租马匹给游客在喀纳斯村较为常见,每户村民可在有剩余劳动力时,带上1-2匹马参与马匹租赁。这种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虽耗费一定的人力、畜力和时间,但对于缺乏参与资本和能力的大多数牧民来说却可以直接带来现金收入。纪念品摊位。在新村停车场、喀纳斯湖边平台上、神仙湾的斜坡上分布有村民及周边乡民们的摊位,出售松子、酸奶、奶疙瘩、羊皮及方便面、帽子、水、披肩等游客较常用的物品。酒吧。酒吧主要分布在新村,约3-4家,少数小餐馆在晚上也充当酒吧角色。游客、村民都会光顾,主要售卖啤酒及花生等小食。家庭旅馆和餐馆。虽然景区管委会已经在2005年禁止喀纳斯村的村民从事家庭旅馆和餐饮接待服务,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刺激,仍有部分村民利用自家民房经营家庭旅馆,也有少部分村民出租民房给外来经营者经营餐馆或家庭旅馆。餐饮供给包括揪片子、大盘鸡、烤羊肉等新疆特色食品。住宿设施相对简单,大多为多人间,床铺密度大,仅部分房间提供电视。
3.社区参与旅游及旅游商业化历程。社区旅游商业化过程与社区旅游参与相伴而生。为便于厘清社区参与旅游及旅游商业化历程,本文将社区参与旅游及旅游商业化过程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1980—1986年),未参与时的非商业化期。此阶段村民并没有参与到旅游中来,此时喀纳斯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旅游景区,到喀纳斯来的外地人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旅游观光为目的,喀纳斯村的主要经济产业以狩猎游牧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的农业、养殖业,没有针对旅游的商业。第二阶段(1986—1996年),个别参与的低度商业化期。此时为喀纳斯旅游发展早期,村内旅游接待为政府主导型,设施比较少且大多简陋,层次较低。在旅游旺季,餐馆旅馆等接待设施常常供不应求。此阶段,极个别村民开始自行开发家庭旅馆和餐馆,也有具有远见的外来经营户进入并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总体而言,参与旅游经营的社区居民极少,旅游商业化处于萌芽阶段。第三阶段(1996—2006年),无序参与的过度商业化期。此阶段为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喀纳斯景区的游客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为满足游客需要,政府鼓励全社会大办旅游业。社区居民开始参与到经营家庭旅馆、民族风味餐馆或者家访等旅游商业活动中。由于旅游较传统畜牧业能取得更多更稳定的经济收入,村民参与旅游积极性较高,形成了“家家都有旅店、餐厅”(受访者语)的情况。后来部分村民因自己经营效益不好,就在每年5月至9月的旅游季节将自家的房屋出租(售)给外来的经营户,获取租金,自己则继续从事传统的牧业。到2005年底,新老村共有130户人家将自家房屋出租给外来经营户①。
此阶段喀纳斯村中小餐馆、小旅馆林立,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客量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压力,但也带来了社区的无序参与和景区的过度商业化。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限制参与的商业化控制期。这一阶段,阿勒泰地委、行署根据《大喀纳斯旅游总体规划》,对景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于2006年7月正式成立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与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并赋予该管委会“景区政府”的所有权限。之后喀纳斯景区管委会着手对喀纳斯村过度商业化进行整治,禁止喀纳斯村开展家庭旅馆和餐饮接待服务。期间关停经营房屋153户,拆除床位3490张,绝大部分从事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的外来经营户离开喀纳斯村,到贾登峪接待中心继续开展旅游住宿、餐饮等经营活动。这一阶段,喀纳斯村内旅游商业大幅减少。至2009年,新老村仅极少数村民自主经营或出租房屋给他人经营家庭旅馆和餐馆;老村沿线分布家访、超市、旅游纪念品店共20家左右;新村公路沿线及停车场附近分布十几个摊位和少数几家小餐馆、超市和酒吧;湖边平台上和神仙湾等地也建立起有序的固定摊位。至此,喀纳斯社区商业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下文将对喀纳斯社区的商业化治理措施和效果予以进一步分析。
开发银行商业化革新及发展措施
一、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
政策性银行在上世纪战后经济重建及促进经济均衡持续增长方面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局势整体趋于缓和,经济复苏并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成熟,政策性银行被赋予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政策性银行纷纷走上改革之路,主要模式有以下四种:
1.分账管理模式。随着市场发展,部分传统政策性业务逐步具备商业价值,不宜继续为其提供大额政策性贷款支持,但为保持投资的连续性,仍需有专门的机构来兜底承担这些业务。因此,在保持机构政策性定位的前提下,可允许其开展部分有关联的商业性业务。机构内部通过设立特别账户或信托基金,对政策性、商业性业务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户独立核算,从资金层面上保证了政策性业务资金不被用于商业赢利性业务。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与韩国产业银行都曾采取过此种改革模式。
2.分立机构模式。随着经济大环境变化和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政策性金融机构原有的政策性业务逐渐转为按商业化模式运作,但通过分设机构分别承担两类业务,仍可发挥协助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作用。具体方式是建立子公司,由其专门提供商业性服务。这些子公司,或为银行全资拥有,或与战略伙伴(大都是民营资本)合资成立,专门从事商业性盈利业务,并参与市场竞争。如法国国民储蓄银行、德国复兴与开发银行、巴西BNDES都拥有具备独立法人地位和财务管理权限的子公司。
3.局部调整或收缩模式。为避免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正面竞争,可考虑适当调整或收缩政策性金融机构部分业务。1950年设立的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在2007年根据《住宅金融支援机构法》进行了改革,改革后虽然仍为政府全资机构,但其法人形态已从特殊法人变更为独立行政法人,主业从一级市场住宅按揭融资变更为二级市场证券化业务,仅为应对地震等灾害保留了少量的按揭融资,资金来源从财政借款调整为在市场发行抵押支持证券筹资,过去享有的政府预算补助也被取消。
4.彻底商业化模式。当市场化程度继续提高,不需要再保留政策性金融机构时,可采取彻底的产权改革,将且转变为完全的商业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在时间成熟时可进一步改制上市。比如1968年成立的新加坡发展银行2003年更名为星展银行并且上市。
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策略
摘要: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竞技体育运动商业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的负效应。文章从竞技体育商业化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了商业化对竞技体育造成的负效应,最后提出应对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负效应
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比赛是激发民族凝聚力、展示国家体育发展水平、提高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舞台。在我国以“奥林匹克争光”为宗旨的竞技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赛事运作市场化、项目经营和经营模式企业化、得奖者激励策略的物质化等,都对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明显地加速了它的商品化,并对其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一、竞技体育商业化的主要特征
(一)体育项目发展资金运作体现商业特征
所谓体育运动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俱乐部的创建以及球员招募、球队训练、比赛规划、广告布置、平台转播等,其整个运作体系称之为体育运动商业化。其中较为明显的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在这个体系中球员通过合同的形式与品牌代言签约,球员个人归属俱乐部管理,其中一些赛事的参加权利以及转会等问题都与俱乐部有关,这些内容中的每个环节都带有较为明显的商业化运作特征,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从当前阶段整体来看,我国体育商业化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因一些因素导致体育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发展商业体育的同时应时刻保持初心,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保证体育应有的“色彩”。不能因为“商业化”的存在而导致比赛失去原有的乐趣。作为现代竞技体育应当体现出本有的特色,同时还要面对举办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好改善,以此为我国体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论文
信用担保融资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主流。尽管每年信用担保行业里都不乏新面孔,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却只有极少数商业担保公司和部分由地方政府出资或筹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行业整合的呼声渐高,信用担保行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国内业界对于该问题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并不陌生,其中,信用担保就是已经实践多年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很多种,但信用融资无疑仍然是其中的主流。正如小额信贷业务一样,其意义在于有和无之间的天壤之别。我们知道,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显然不是诚信意识问题,而是缺乏抵押物和商业银行进行客户信用评价时所要求的信用记录。在商业银行授信时,遵循审慎风险监管和管理规则是头等重要的。这时,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填平了摆在信贷供需双方之间的鸿沟。
从狂热走向沮丧
1993年,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了专业化担保公司,并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信用担保业务。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此之后各类担保机构的涌现如雨后春笋,其中尤以商业化运作的担保公司为甚。
然而,信用担保业与征信、信用评级以及其他信用服务行业一样,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这项新兴的事业在几年内便从狂热走向了沮丧。从变相骗贷的恶作剧到担保公司自身风险的积聚与资本金不足,不利的事实很快就破坏了担保行业的商业形象。
从《战狼2》看电影商业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2017年7月,《战狼2》电影上映,优异的口碑与票房成绩使其成为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商业化的成功典范,同时其商业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影片人物设置及情节表达等方面着手,发现个中不足。并从讲好中国故事及立足国际化视野等角度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主旋律;商业化;《战狼2》主旋律电影商业化
发展至今,刚刚步入类型化阶段,《战狼2》的成功不过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初步成功的表现,未来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过程中虽然在叙事情节、视觉呈现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人物与剧情设置、国家形象建构及主旨精神表达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战狼2》商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程式化的人物设置。《战狼2》为了打破传统主旋律影片的说教性与喊口号的爱国宣言形式,融入了商业电影类型片的模式,在票房上大获全胜,但是却不可避免地具有类型片的一些缺陷,如人物设定扁平化等。这是因为,在量产的商业电影中,要想既满足电影最短周期的拍摄计划,又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受众审美需求,逐渐形成了一套程式化流水线生产模式。主旋律电影在借用类型片模式时,自然而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从人物塑造上看,《战狼2》中张翰扮演的卓亦凡,套用了青春成长类型的人物设置,从年轻冲动、一无是处,到成熟可靠、有所担当的转变,也是美国英雄电影中常塑造的一类人物模型。另外,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被符号化。通常情况下,英雄类型片中的女性形象只是影片中的陪衬,所以人物性格会被符号化,美丽的外表、坚强的性格、对男主人公从厌弃到喜欢的情感转变等。单一的人物性格使影片英雄形象塑造更简单便捷,同样英雄救美的爱情故事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然而类型化的东西并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二)过度化的民族主义表达。一些西方媒体批评《战狼2》中存在过度民族主义的表达,甚至声称这是一场民族的自恋想象。这种评论虽然存在西方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偏见,却也暴露出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一大弊端。这主要是因为电影为了展现强大的国家实力,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而导致的过度情感表现。如《战狼2》结尾处,当冷锋带领中国工人及非洲难民穿越红巾军的防线时,面对重重武装对峙,冷锋将中国国旗套在自己的胳膊上,并将其高高举起,口中大喊“WeareChinese!”。红巾军看到中国国旗后,对同伴说:“是中国人,停止射击!”此时镜头给了每位主演一个特写,展现人物坚定的眼神,配上激情壮烈的背景音乐,车队一路畅通,顺利通过红巾军的包围,而冷锋自始至终都手举国旗,以悲壮之姿一直坚持到中国维和基地,接受群众的热烈欢呼。对爱国热情的渲染不一定要通过如此形式化的镜头来展现,处理不当不但不会将观众带入到情境中,反而会让观者产生不自在感。同时,这种情节的设置很难让《战狼2》拥有国际市场,西方观众并不能在影片中寻得情感共鸣,自然很难达到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形象的理想效果。
二、相关问题的改进策略
现代远程教育现状探讨论文
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商业化现状
当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教育部统筹规划下,现代远程教育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上都提倡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公平竞争,支持校企合作,允许社会资金参与。通过国内高校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其次,大学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势力强劲。大学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享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局面。这些政策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大学可以突破专业目录的限制,自主设置市场急需的专业;可以在学校办学思想和现有资源条件下,自主确定入学条件和招生规模;对于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何种文凭,可以由学校自行确定;在学费问题上,经地方物价部门批准,可参照教育成本收费。因此,大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灵活安排教育服
务高校与企业合作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国内现代远程教育商业化的问题及分析
(一)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
我国许多学校现在都非常重视网上远程教育的发展,并已开始开展网上的远程教学,建设网上的教学资源。但各个学校在开展远程教学时,在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目前网上的远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相似,如中小学的远程教学基本上是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学习科目为主,而高校开设的都是当前的热门类专业,如计算机、经济类,很多课程基本是相同的,适应这些课程的教学系统支持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也基本可以通过,因此没有必要每个学校都去各自开发自己的教学支持平台和管理系统,在同样的网络课程上花数倍的人力和财力。
种业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鼓励企业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巩固基地优势,提高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使我市逐步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二、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我市水稻亲本繁殖和种子出口两大优势,加快推进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力争2015年建成交通方便、能排能灌、耕地质量好、配套设施齐全的种子生产基地1.5万亩;加快种业企业商业育种机构的引进、培育,力争2015年建成1-2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科研力量强、成果显著的商业育种机构;提升种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确保杂交水稻种子产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力争2015年成为“水稻制种基地重点县”;加快建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着力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加强种子质量监测和市场监管;推动土地向制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建立种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种子行业协会,维护公平竞争的种子生产经营秩序。
三、工作举措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蔬菜种业发展工作意见
一、加快蔬菜种业研发的重要性
但目前我市蔬菜种业育种研发仍处在初级阶段,科技型蔬菜种子企业数量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商业化蔬菜种业研发机制尚未建立,育种人才和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种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市已进入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快蔬菜种业发展成为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在国家、省和市强力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镇街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蔬菜种业快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蔬菜种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保障蔬菜供种安全为目标,以培育科技型种子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搭建发展平台,加强政策扶持,增加经费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蔬菜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蔬菜种业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加强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物质装备制造技术,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