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13:56: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上层建筑论文

上层建筑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经济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的思路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留恋权力、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不健全、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实现“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历次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完善的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新思路。

任何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都将会引起国家行政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体制的外在形式的变革——政府机构的重建;二是行政体制的内在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权力的重组和增减。可见,政府职能转变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讲,这是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为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

政府职能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由于中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在现实中依然顽固地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尽快转变职能,是各级政府做好本职工作,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1.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政府作为国家机器属于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其职能也要适应这个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

查看全文

马克思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研究论文

【提要】马克思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包括对西方社会和非西方社会的和各种具体上层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把握。对于西方封建社会如英、法、意等国,马克思重在了解它们的财产制度、军事制度、立法权力、行政权力、管理权力,以及相应的机构如英、法等国的议会制、王权及各种封建特权等。对于非西方社会的亚洲、北非、美洲等国家,马克思关注的是它们在殖民条件下怎样向封建社会演变,这些国家的政权机构及其警察和司法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

【关键词】马克思/西方/非西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形式

【正文】

马克思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研究,涉及范围是西方社会即欧洲各国如英、法、德、意等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以及非西方社会如亚洲、北非、美洲各国在殖民条件下向封建社会演变的历史。他想通过了解西方封建社会的所有制、财政制度、税制、行政权、立法权及相应的机构,如英、法等国的议会制、王权等来把握其政治结构。他看到了封建社会内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统治阶级内部围绕政治权力展开的斗争;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和第三等级的兴起,封建社会内部的资产阶级如何起来反抗专制制度、夺取权力等等。马克思对非西方社会,特别是殖民条件下的亚洲、美洲和北非原始公社解体的过程的研究,其范围主要是西班牙人在西印度和美洲大陆统治所产生的,英国的统治对印度的影响,法国征服时期对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的影响,法国政府、参议院和法国皇帝在对阿尔及利亚进行统治中的作用,穆斯林对印度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影响等,这些地方土地的私有化如何加速了封建化的过程,以及国家政权机关及其警察和司法职权的演变等等。

一对西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具体形式的研究对西方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政治机构和政治历史的研究,以及对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上层建筑形式变化的研究,主要见之于马克思的《克思茨纳赫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等。

《克罗茨纳赫笔记》由马克思阅读24部历史和政治著作及若干篇文章写下的5本详细的摘录构成,其内容包括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波兰、威尼斯共和国以及美国的历史事实,时间跨度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30年代,历时2500余年。笔记中所涉及的世界史事,主要是欧洲国家封建社会的历史,尤其是法、英等国的历史。马克思注意到等级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注意到财产制度与军事制度的关系,财产制度与封建王权的关系,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政权形式,以及封建社会内部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拓展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丰富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一政治一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查看全文

工商管理职能运用优势支持国企改革和进步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论文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也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并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曾经发生的三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应如何避免等。

[关键词]:我国、三次、危机

[论文]: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否也发生经济危机问题,现在理论界中争论不休。本文拟就我国曾经发生过的三次经济危机,谈一点浅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斯大林同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那里所发生的经济危机、商业危机和财政危机,都只是触及个别资本家集团。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另一种情况。商业和生产中的每次严重停滞,我国经济中的每个严重失算,都不会只以某种个别危机来结柬,而一定会打击到整个国民经济。每次危机,不论是商业危机、财政危机或工业危机,在我们这里都可能变成打击全国的总危机。”①斯大林所说的情况,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都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危机的形态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的时间还很短,建国40年来,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受的挫折也很大,走了不少弯路。我们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为鉴戒,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此,对于我国何时曾发生过经济危机,危机的表现如何,其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等问题的探讨,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危机的表现

查看全文

产业化转型下长途客运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基于产业化转型下长途客运站的发展趋势,从高效有序、充满活力、多元交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长途客运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使长途客运建筑设计实现前瞻性、适应性及灵活性的目标。

关键词:长途客运;交通枢纽;建筑设计;多元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成为国家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各个行业必须引以为纲的问题。落实到建筑与规划设计上,我们同样需要与经济形式相结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建筑设计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及灵活性,从而紧贴社会现实,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交通发展战略,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全面覆盖及城市公交拓展化的不断演进,挤压着长途客运产业的市场份额,旅客流量明显减少,并且随着高铁化进程深入,这个现象还将不断扩大。根据长途客运产业的特征及其远期发展,我们希望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其既有运行及远期产业转型,空间转化的方向及方法。以期此类型建筑可在其全生命周期产生对应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高效有序的交通枢纽

长途客运的萎缩问题正在发生,并且可预见的远期持续扩展。然而作为城市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途客运仍然承担着重要作用,并且往往配套城市铁路、航空、海河运枢纽产生。其功能不可或缺。针对其两面性,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最大化其产品优势。充分提高使用效能,这种效能一方面取决于对其运营班线的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则伴随着人的使用,同建筑空间有效的结合起来。我们旨在优化交通路线及交通便利性,以确保内外区域的高效交通运行。高效有序的交通枢纽是人性化换乘的根本。我们需要积极考虑人的因素,将交通用地尽量布置在换乘核心附近,积极缩短旅客换乘的距离。充分考虑其公共空间的引导性及舒适性,在满足功能配套需求的同时改善人的换乘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长途客运体验低廉、混乱、不安的长期印象。立体化利用建筑空间,在强调高效化交通组织的同时,充分展现交通建筑的形象特征,使建筑作为城市名片展现在大众的观感中。原始的长途客运平铺的组织模式需要变化,大量的停车空间对地面的占用,也应成为历史。立体化的使用首先应当从车流组织及停放的立体化入手。我们需要将停车引入地下,将车流及人流根据公共交通的走向分层立体疏解,释放的地面空间。为旅客换乘提供了全天候的场地的同时,也为区域的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提供可能。人流车流的立体交织及地下空间的高强度开发,将商业的界面由单纯的地面层转化为地下,地面,地上三级分置,并配合城市开发需求,完成了大面积的旅游产品展示、物流展示、商贸会议、酒店办公等多种功能的设置,形成一个高效有序的立体枢纽系统。

2充满活力的邻里枢纽

查看全文

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交易费用

论文摘要:本文拟从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各自的概念入手,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经济制度对于生产关系的形成、运行和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关系也对经济制度起着巨大反作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一、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关系

“制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认同的制度含义与前者相似。

凡勃伦提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斯认为,所谓制度无非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则(1934)。舒尔茨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诺思则认为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其它一些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可见,在制度学派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那么所谓经济制度,就是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

通过更深人探讨,笔者认为制度实为一种具有执行力,即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协调机制,它在交易中发挥着对权利分配和义务分摊的指导作用。换言之,虽然制度类型众多,种类繁复,但究其本质都是交易中具有执行力的指导交易主体间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的协调保障机制,其差别只在于协调对象、作用方式和保障手段的不同。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与

西方学者在对马克思的研究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有一种已经形成定见的说法,那就是认为马克思是“经济决定主义”或“科技决定主义”;还说马克思为社会主义运动规定了法则。然而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大有可辩之处,就很成问题。数不清的研究马克思和的西方学术文献都把这一说法当成理所当然的论述立场,并将它发展为“马克思是决定主义,是唯意志主义”。毛被说成是违反了马克思规定的法则。①

我们知道,自从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使得对于他的理解变的越来越复杂了。不仅对马克思的解释名目繁多,而且对恩格斯的解释也开始名目繁多。然而,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似乎根本就没有象人们所认为他有的观点。而且很多人忘记了是中国人,而且甚至连想也不想,是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有一个可能更符合事实的结论产生,那就是,马克思并非是物质决定主义者,而有他自己的中国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而这个版本反而更接近马克思的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无疑是从年青马克思的著作开始。随着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几乎西方所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下子出来两个马克思,不再是一个了。一个是科学的革命的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奠基人的老马克思,一个是带有很浓厚黑格尔思想的、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作为哲学家的年青马克思。卢卡契(Lukacs)、葛兰西(Gramsci)、马尔库塞(Marcuse)、萨特(Sartre)似乎是可以归纳为年青马克思学派,阿尔杜塞(Altusser)、布朗撒斯(Poulantzas)为老马克思学派。此外,还有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割裂开来的人,如考莱蒂(Colletti)是典型的将马克思和恩格斯截然对立起来的人。

当然,上述这种问题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无论是瞿秋白、艾思奇,还是,都是无法想象的。当他们为马克思主义所吸引的时候,他们理解马克思的主要来源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材料。那个时候年青马克思及许多马克思的其他著作还读不到。况且,马克思的主体思想是经过第二国际解释的,经过列宁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发展的。按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马克思,本应带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综合解释色彩,因为两次国际所解释的马克思主义都掺杂浓厚的实证主义和达尔文自然主义。但是,在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马克思是通过他们作为中国人在自己的经验之中的马克思。

下边我们要首先集中在一个根本问题上讨论,那就是:马克思是否科技决定主义者。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共识的形成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的共同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价值形成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形成

道德主要表现的是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主要是道德行为背后支持的信念、理念。共识,简单说来,就是人们的认识相对一致。“道德是社会的共识”,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道德的判据是社会的长远利益,而且这个社会包含的范围越大,判据越是具有支配性;其次,道德的是非判断不是单个人的认识,而是全社会的,或至少是社会绝大部分成员的认识。”,道德价值共识是指各个社会独立平等的主体对道德问题的认识相对一致。它有赖于对有效的社会事实的承认与认识。简单地说,它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价值问题的意见相对一致,即有一个普遍的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各个独立平等的主体对市场经济道德问题的认识相对一致。它同样有赖于人们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事实的承认和认识。共识在道德行为中简单表述为:有价值的应该去做;反之,不应该去做。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些是应该做的?从马克思提出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看,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认同自由和平等的道德价值共识。因为,(1)尽管它们的含义是历史性的概念,但人类正是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解放。正义、自由和平等的理念,被人们广泛认同和追求。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人们用正义、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的宗教统治,促进了人们从封建思想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在中国近代,特别是以来,是在对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向往,才不断推动中国走出封建社会的羁绊。(2)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来看,正是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才不断促使社会的理性(其中主要包括了社会的法制化)和现代化。自由和平等的道德价值理念已经内化为一种社会的良心。(3)正如万俊人教授所说:自由、平等、宽容’的价值理念系统是基于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权自主之价值信念而得到普遍解释的。但它同时也被贯彻到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之中,成为市场经济或自由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的价值支撑点。或者说,它给了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根本性的道德价值合理性论证或支持。市场经济的基点和起点都是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没有这种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法人主体就不能进入自由经济。”口牡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要以尊重市场经济诸道德主体所享有的自由和平等等道德价值信念为前提,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道德对话,来寻求道德行为冲突的道德主体之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共识。除此之外,对互惠互利、科学理性、公正等观念,我们也是应该认同的。

那么,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寻求道德价值共识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它表现在:(1)在一个多元化社会里,由于人们的个体性特征的加强,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社会认同感会不断削弱。何怀宏教授精辟地指出,目前已经初露端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歧异和分化将是一个持久乃至会不断扩大的状况,“社会从一种精英等级制的传统形态转向了一朝‘平等多元’的现代形态。”哆元化的社会容易使人们对社会缺乏认同感,其后果只能是使人们以工具化的方式看待社会,这样人们对社会的实质性价值就会缺乏关注。(2)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人们对现实的物质欲望过分追求,人的精神家园因为孤独、恐惧、焦躁、绝望等情绪而失落,它直接导致人们的信仰出现危机。而信仰危机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个严重障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利益主体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念上都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道德的评价标准越来越难于统一,客观上容易导致社会道德行为的混乱,甚至进一步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这样,寻求某种程度或范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共识,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社会的共同目标是道德价值共识形成的基础

社会的共同目标对维持社会和集团的秩序、实现社会和集团的共同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共同目标一旦形成,它在社会生活中就会直接影响到道德价值共识的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在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一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社会的共同目标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部分,而道德价值是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因此社会的共同目标影响到道德价值共识的内容和性质。我们的社会共同目标是什么?在1999年参加“九九《财富》论坛一上海”时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和人权。今天中国所焕发出来的巨大活力,生动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具有自由、民主地发挥创造力的广阔空间。中国有12亿多人口,社会生产力仍不发达,必须首先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然其他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我国的宪法也十分明确: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国社会的共同目标,它本身就是促进平等、自由的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它们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经济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一种道德价值或观念要达成共识,都是以政治或制度等上层建筑达成一致为条件的。例如农业经济时代的男耕女织、忠、孝等观念转变为工业经济时代的法治、个人权利、民主等观念,就是以近代社会的政治观念、社会体制以及社会共同目标等形成的共识为基础的。

查看全文

马克思科技决定主义者论文

西方学者在对马克思的研究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有一种已经形成定见的说法,那就是认为马克思是“经济决定主义”或“科技决定主义”;还说马克思为社会主义运动规定了法则。然而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大有可辩之处,就很成问题。数不清的研究马克思和的西方学术文献都把这一说法当成理所当然的论述立场,并将它发展为“马克思是决定主义,是唯意志主义”。毛被说成是违反了马克思规定的法则。①

我们知道,自从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使得对于他的理解变的越来越复杂了。不仅对马克思的解释名目繁多,而且对恩格斯的解释也开始名目繁多。然而,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似乎根本就没有象人们所认为他有的观点。而且很多人忘记了是中国人,而且甚至连想也不想,是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有一个可能更符合事实的结论产生,那就是,马克思并非是物质决定主义者,而有他自己的中国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而这个版本反而更接近马克思的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无疑是从年青马克思的著作开始。随着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几乎西方所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下子出来两个马克思,不再是一个了。一个是科学的革命的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奠基人的老马克思,一个是带有很浓厚黑格尔思想的、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作为哲学家的年青马克思。卢卡契(Lukacs)、葛兰西(Gramsci)、马尔库塞(Marcuse)、萨特(Sartre)似乎是可以归纳为年青马克思学派,阿尔杜塞(Altusser)、布朗撒斯(Poulantzas)为老马克思学派。此外,还有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割裂开来的人,如考莱蒂(Colletti)是典型的将马克思和恩格斯截然对立起来的人。

当然,上述这种问题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无论是瞿秋白、艾思奇,还是,都是无法想象的。当他们为马克思主义所吸引的时候,他们理解马克思的主要来源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材料。那个时候年青马克思及许多马克思的其他著作还读不到。况且,马克思的主体思想是经过第二国际解释的,经过列宁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发展的。按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马克思,本应带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综合解释色彩,因为两次国际所解释的马克思主义都掺杂浓厚的实证主义和达尔文自然主义。但是,在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马克思是通过他们作为中国人在自己的经验之中的马克思。

下边我们要首先集中在一个根本问题上讨论,那就是:马克思是否科技决定主义者。

查看全文

新课程政治教学探讨论文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高考率先改革,推出新高考方案,引导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展潜能,从而提高其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使之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以供广大同行共同探讨研究。

一、注意从逻辑上把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的联系

教育活动有着多种目的,或为传授知识,或为培养技能,或为确立态度——人的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价值态度的确立。因此,政治教育的使命决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也不是让学生用书本知识去附合一两个现实热点问题,而是要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去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帮助其建立一套科学思维方法,这样,在若干年之后,他可能完全忘却中学所传授的政治知识的具体内容,但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却牢牢扎根于他的大脑之中,在他一生之中,不管是他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去想、去做。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在政治教学中,真正地改变那种说教式的方法,不是用一两个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是从知识本身严谨的逻辑体系中真正领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树立起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从而从心里真正地信它、实践它,而这一切就需要我们去深入地探讨政治理论的内在逻辑规律性。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政治学科的知识当然也不例外。而正是这种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却被人为的一框题一框题地分割开来,编者是出于方便教学的考虑而教者却长期忽视这一知识相通的规律性,对每一知识点的讲授不可谓不深刻,而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则成为政治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宏观上把握不够,从而使统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行而上学的思维之中,要突破这一薄弱环节,必须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上把握知识架构,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灵活运用知识的必备条件。

比如,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主线,共同富裕是目标,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我们下面从生产力这一角度着眼去建立《经济常识》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