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工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23:55: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森林工程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森林工程论文

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条件

乡镇林业技能人员主要面向林业企事业单位和生态建设一线,习惯现代林业发展需求,具有林业技能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担任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森林调查、森林资源办理、森林保护、林业生态工程施工与办理等岗位作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关于乡镇林业技能人员也是需求评职称的,那么评职称条件有哪些呢?

乡镇林业技能人员评职称也是有等级的,当然,无论评什么等级都是需求学历、资历以及论文、论著条件要求的,下面修改就从这两方面对申报评定高级职称的任职资历进行说明。

一、学历、资历条件,契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能够申报评定高级职称任职资历:

1.博士研究生结业后,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从事工程师作业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结业后,从事本专业技能作业八年以上,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从事工程师作业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结业后,从事本专业技能作业十年以上,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从事工程师作业五年以上;

查看全文

林业科技期刊稿源拓展及质量提升

一、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以编辑身份登录《湖北林业科技》网站主页,选择“统计分析”功能,在“稿件统计”下选择2015-2019年进行数据检索。

二、结果与分析

1.投稿总量分析。从本刊近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15~2019年总收稿量为1140篇,退稿量286篇(占25.09%),录用量630篇(占比55.26%),送审量419篇(36.75%)。5年中主办单位投稿总量285篇,投稿至《湖北林业科技》总计144篇,占比50%,刚好二分之一。由图1可知:①从投稿数量来看,2015-2019年《湖北林业科技》在投稿前10名(5年投稿总量≥18篇)的单位中,投稿主力军第一梯队为主办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5年投稿比为10.41%-15.32%,总量为144篇;第二梯队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总量为57篇。第三梯队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7个单位。②从投稿量趋势来看,华中农业大学5年投稿比为(0.74%-3.38%);长江大学5年投稿比为(0-3.86%),浙江农林大学5年投稿比为(0.37%-1.45%),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5年投稿比为(0-2.35%),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5年投稿比为(0-2.35%)。投稿数量基本持平的单位为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5年投稿比为(1.18%-2.02%);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5年投稿比为(0-1.57%);投稿逐步下降的单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年投稿比为(2.75%-7.81%)和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5年投稿比为(0-4.37%)。2.稿件来源分析。(1)按照稿件来源来分: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10%~22%,省级基金资助论文12%~44%,其他33%~77.5%。其他类文章波动幅度较大,文章类型差异较大。(2)按照作者来源来分:湖北省内作者占比72%~83%,省外作者17%~28%。省外一般稿件占比也同比上升。(3)从投稿单位来源来看,投稿主力依然为主办单位。其次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梯队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7个单位;从投稿量趋势来看,稳步上升的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和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近5年高校投稿逐步上升,需要继续扩大宣传,争取吸收更优质的稿源;投稿略有下降的单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近5年逐步降低,需要加强同局直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稿件;从文章综合质量来看,主办单位以及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投稿中,项目基金资助文章、试验研究类文章占比略高。农林类高等院校各类项目支持多,文章质量相对高。这是今后本刊约稿的重点。除此之外,市级林科所有持续稳定的稿源,也是投稿主力,不容忽视。例如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三峡植物园管理处、河南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这也是今后稿件争取的重点和方向。3.稿件类型分析。(1)从稿件组成来看,本刊以自由投稿为主,其中第一部分为省内林业工程系列职称晋升投稿;第二部分为大专院校学生自由投稿;第三部分为推荐投稿;最后一部分为省外自由投稿。约稿占比甚微。这四部分稿件中,以省内林业工程系列职称晋升稿件为多;在大专院校学生自由投稿中,因为硕博士毕业对发表文章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一部分优质稿件难以挽留,比例也不高。还有一部分稿件为业务单位或熟人推荐稿件。需要继续加强局直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稿件。而在省外自由投稿中,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优质的省外稿件,首先被各大学学报录用,其次各省林业科技瓜分或争取,所以这部分收稿占比不高,质量并不理想。(2)按照文章类型来分:试验研究论文占比32.5%~44%,综述论文0~14%,实用技术论文11%~31%,工作研究及问题探讨21%~48%,其他4%~68%。自2017年期刊整体未分栏目以来,部分文章类型模糊,难界定。目前以优质稿源缺乏及稿件质量下降两大问题凸显。很难吸引有第一手试验数据的研究类和可读性、实操性强的科技文章。疫情期间,投稿数锐减。2020年1月23日~2020年4月13日,投稿数<15篇。在目前稿源和期刊质量均不高的情况下,筹措稿源措施虽多,诸如根据基金项目从高校博士、硕士组稿等措施却并不现实,第一是争取不到,第二对接不上。坐等稿件的局面愈演愈烈,面临的办刊环境十分严峻。

三、稿源拓展及质量提升措施

结合目前收稿实情,编辑部每一期要从纷繁复杂的稿件中,抽丝剥茧,理清刊文思路,争取有刊发价值的稿件约稿并设置专栏,保留固定栏目固定篇幅以及林业植物新品种、技术规程等栏目,按照林业学科分类组织稿件;对内容粗制滥造的文章予以退稿,对内容客观真实、有科学性,文本质量有待提高的文章,给予修改;按照一定比例刊发省内职称晋升稿件,优稿优录;妥善处理关系稿、人情稿。这样一些措施虽然司空见惯,我们这里却要老生常谈。1.邀请青年学者,广募林业科技通讯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据表明:30~40岁年轻学者正成为学术产出的新动力。很多杂志社通过成立青年编委会或青年工作委员会,增强杂志的发展动力。青年学者精力充沛,审稿速度快,可以主动申请参与期刊同行评议,协助期刊做好质量管控工作[5]。在原有的审稿队伍中,筛选、优选,能够乐于期刊工作,能够撰稿、组稿、审稿,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的青年学者或科研工作者,以3~5年为一届。以主办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或全日制硕士学历的,近10年连续参与科研项目,参与发表核心期刊文章的,有学术潜力、学术成长与发展需求强烈、有科研工作经历的45周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为主,有偿推荐稿件、撰稿、组织专栏,其工作量计入绩效考核。适当增加院外大专院校青年教师参与编委工作,达到学者办刊、学术交流的目的。按照林业基础学科(包括森林土壤、化学、水文、气象、地理、生物等)、林木育种、绿化建设、森林经营、森林保护(包括气象灾害、林火等)、森林工程、森林采运与利用(包括木材、林副产品等)、森林树种(包括针阔乔木、特用林、竹)等学科设置编委会成员。每一学科1-2名。真正做到科研机构和科技期刊共发展。在全省林业重点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堰、黄冈、神农架、咸宁、宜昌)广募林业科技通讯员,具体负责该地区的稿件组织工作。定期向本刊推荐该地区反映林业生产实践的试验研究、综述及研究进展、工作研究及问题探讨、实用技术、林业植物新品种、技术规程固定栏目的文章以及企事业单位宣传等文字材料。2.组约稿件。获取稿件来源环节是办刊的第一环节,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优秀稿件做支撑。针对目前稿源现状,分级分类向主办单位、局直单位以及项目合作单位约稿。鼓励主办单位科研人员把高水平的研究在国内各级核心期刊,引导科研人员撰写实用技术以及实操性强的文章发表本刊。以合作项目为依托,加强与局直单位和地市州林科所的交流和联系;第一,发挥编委及青年学者的学术优势导向性组约稿件。编委一般是本专业领域省内外知名专家,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重点领域、重点方向与趋势有充分的关注,通过编委的学术优势在自己专业领域推荐优秀科研团队进行组约稿,具有很多的学术导向性。第二,筛选并建立优质论文作者库定向性约稿。编辑部针对历年投稿的作者,甄别和筛选,并对其研究领域跟踪调查,建立稳定的优质作者群,定期抛出主题征稿。并给予版面费优惠。第三,跟踪学术性会议专题性约稿。期刊青年编委会成员或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参与学术会议,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专题性约稿。结合本刊实情,期刊主办单位内的青年编委应主动参与学术会议,并根据会议报告的主题以及与会专家,千方百计的针对本刊方向组约稿,并对有意向专家表达约稿诚意、邀约稿件的研究方向及编辑部的优惠条件。3.改选编委会、召开编委会议。林业科技期刊的一系列活动属于学术活动,因此,编委是期刊的灵魂,只有依靠、依赖、服务编委,才能办好科技期刊[6]。本刊现有编委45名,大部分为十多年前主办单位主要领导邀请,很多编委人事变动,改选工作迫在眉睫。具体措施:一是在结合主办单位、项目合作单位以及主要投稿单位,考虑编委意愿,邀请并筛选有连续科研工作实绩的专家学者成立学科分布合理的编委会,并定期召开编委会议,每一届编委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别给出重点选题议题。设置专栏,专家约稿,推荐稿件。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开展期刊日常学术内容组织、加工和筛选、编辑工作。并以3~5年为届,定期改选,避免编委会的形式化。编辑部要密切与各编委、青年学者、通讯员的联系,加强编委会各项基本制度建设,构建编委动态管理模式、建立编委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明确编委权利和义务(如图2)。

查看全文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透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林业科技的发展,林业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对高等林业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培育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必须随时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该文在介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查看全文

天然林资源保护论文

1形成共识,全民参与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2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4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3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查看全文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分析论文

1森林与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查看全文

园林局长履职工作总结

2011年,我任市林业局、园林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市林业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负责招商引资、策应扶持、党建群团、组织人事、科教财务、职工培训、国土绿化和雪枫公园管理处等工作。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查看全文

天然林资源保护论文

1形成共识,全民参与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2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4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3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查看全文

天然林保护工作分析论文

1形成共识,全民参与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2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

3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查看全文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论文

1森林与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查看全文

园林局局长的述职报告

20*年,我任**市林业局、园林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市林业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负责招商引资、策应扶持、党建群团、组织人事、科教财务、职工培训、国土绿化和雪枫公园管理处等工作。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