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工作思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22:19: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三资工作思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三资工作思路

农业系统利用“三资”工作汇报

农业系统利用“三资”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利用“三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农业系统各部门、单位、各级干部继续坚持“融资为本、项目为王”的工作方针,把农业利用“三资”工作作为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创: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

年初我们就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将全年招商引资指标和任务向全体党政负责人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制定了与市政府一致的考核奖励办法,瞄准全年的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早落实,压力早传递,措施早到位。

二、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关键措施

我们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狠抓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在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上不拘一格,多路出击,效果较为明显。一是认真搜集、编制招商项目,广泛向外推介;二是以商引商形成葡萄串效应;三是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商投资;五是注重了与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查看全文

乡镇财政监督效能思考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对农村建设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资金流量也日益增多,财政资金不断流向基层,确保乡镇财政资金投入有效使用,必须依靠乡镇财政所有效监督。但目前乡镇财政监督暴露出管理滞后、缺位等问题和不足,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从经济发展、绩效管理、社会效益的站位上,加强乡镇财政监督,切实提高财政监督效能。本文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结合山区县情和乡镇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加强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应从利用乡镇财政所的监管优势,转变财政职能,夯实管理基础,强化监督手段,保障监督需要等方面创新监督机制,为促进乡镇财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护航助力。

一、当前乡镇财政所监督优势分析

(一)就近就地监管优势。乡镇财政所地处财政资金扶持对象和项目实施的所在区域,到项目实施监督的现场较近。其参与乡镇财政监督,有利于基层财政所参与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有利于基层财政所全面摸清乡情、财情、民情;有利于基层财政所全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乡镇财政监督绩效,比财政内部和外部任何单位监管乡镇财政资金,更具备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二)驻村包保监管优势。为让乡镇财政干部直接参与财政资金监管,通山县财政部门积极推行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制度,该制度按照“一村一员”或“一员多村”的方法,配备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并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职责。驻村专管员对所驻村的八项财政工作负有包保责任,全面掌握所包保村村情民意,落实惠民政策和项目扶持,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化解资金管理风险,使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成为最基层的惠民政策宣传员、资金检查员、项目监督员、“三资”管理员、村情民意调查员和三农工作服务员。(三)“三资”监管优势。全县13个乡镇财政所(分局)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该中心在会计服务中,具有一定的监管和服务优势。一是发挥民主监督震慑作用。全县176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每个村配备了2-3名监督委员会成员,其劳务报酬由县财政局列入预算,由财政所统一发放。各地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全体监督成员全程参与“三资”监管,并有详实的监督记录。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进行民主监督,村民群众代表敢于说真话、说实话,这比任何监督方式更有效率、更有震慑力。二是推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各地民政部门按季在行政村党务政务公开栏上,及时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和各村农村集体“三资”变动情况,全面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履行财政会计审核职能。按照农村集体“三资”中心的职责权限,中心会计全过程参与村级重大“三资”管理事项监管,对存在问题的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对违规违法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审计监督。各级财政部门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组织持有农村财务审计证人员,不定期地对村级财务开展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不同项目的审计工作。(四)网络平台监管优势。近些年,通山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网络公开监督的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注重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级媒体监督的震慑力。该县开通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农村集体‘三资’公开信息网”,依托“国家农民补贴网”等网络平台,各级媒体公开财政政策、专项资金、惠农补贴等相关的涉农内容,接受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监督。一是依托政务公开平台。全县13个乡镇财政所(分局)都设立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窗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村入户,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网流动查询活动,通过群众上门查询和财政送信息下乡等不同方式,让群众查询惠农补贴发放情况,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二是依托农村集体“三资”公开信息平台。该县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公开网”。按照“内网办理、外网公开”的要求,把“三资”清理工作进度、管理制度、资金、资产、资源明细、政策咨询、工作建议等农村集体“三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三是依托农民补贴网平台。每年将全县各乡镇农户的惠民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等相关信息,通过财政系统上传到国家农民补贴网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乡镇财政监督途径更捷、公开范围更广、公开内容更全。

二、乡镇财政监督机制的缺陷

(一)职能定位难界清。由于乡镇财政职能定位不清晰,乡镇财政监督存在着职能“空位、缺位、错位、留位”等不同现象,导致基层财政监督职能弱化。一是基层财政监督执法空位。从财政执法的角度来看,乡镇财政所没有执法主体,乡镇财政干部没有执法资格,不能参与财政财务执法检查活动,与现行的监督检查制度不吻合。二是基层财政监督职能缺位。目前乡镇财政监督缺位现象凸显,所有项目部门、所有财政资金和项目监管,在财政监督上没有实现“全覆盖”,实施财政监督进展不均衡。如乡镇教育资金实行“校财局管”后,由教育局自己监督,虽然强化了内部控制管理,但缺乏外部财政监督,内部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不够理想。项目资金均由主管部门“一竿子”插到底,乡镇财政所在基层资金监管中,就连项目资金的收款单位、资金名称、额度等基本信息掌握不清,无法很好地参与监督、履行职责。三是基层财政监督职责错位。项目资金应按照“谁申报、谁确定、谁负责”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退出资金项目申报、评审、审批、招投标等环节,而目前项目主管部门,却将资金的监管责任转嫁给基层财政所承担,要求他们在资金申请表中项目验收栏上签字盖章,否则不给项目实施单位分配资金,影响了财政所与村级和谐关系。四是基层财政监督责任留位。目前乡镇财政所资金监管任务重、责任大,权责不对等,又没有监督手段,对各项资金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总是追究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的责任,使有些财政干部参与资金和项目监督有怨气,导致基层监督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二)目标设计难精准。由于乡镇财政监督制度框架设计不科学,使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造成乡镇财政监督工作滞后,问题层出不穷,影响财政监督效应的发挥。一是缺乏监督检查计划。上级没有制订和下达年度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没有明确监督检查内容和被检查单位。因此,乡镇财政所对基层财政监督工作任务目标不了解,每次到县局开展财政监督业务检查时,才知道要做哪些财政监督工作。二是缺乏工作制度。大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工作无章可循,操作无管制,缺乏有效的财政监督手段,内部控制不严格,约束无章法,使有些能避免的工作问题不能避免。三是缺乏问责机制。由于单位和专管员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对出现的问题又难以追责,使乡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缺乏主动性。(三)手段乏力难监督。开展乡镇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着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必须依法依规,采取处罚、追责等各种手段,推进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而财政所对现行的乡镇财政监督没有约束机制和处理手段,使乡镇财政监督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一是权责不对等。项目资金的分配权上移,监督权下移,造成财政所资金监管权责不对等。二是监管未分离。财政驻村专管员在资金监督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双重身份监督弊多利少。三是查罚难执行。开展财政监督业务,涉及到有关部门的经济利益,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财政没有强硬的处理办法,对责任人难以追责。由于没有财政监督手段,使乡镇财政监督难树立威信,没有震慑力。(四)监督环境难优化。各级对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却忽视了基层财政监督阵地的管理和建设,造成目前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环境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一是硬件难落实。目前乡镇没有成立专门财政监督机构,配备财政监督执法人员。现有基层财政所人员不足,难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乡镇财政监督工作千头万绪,开展监督活动成本过高,监督工作没有预算经费,使乡镇财政监督工作难以取得实效。二是信息难通达。由于县、乡财政部门资金信息沟通不及时,使县乡财政部门之间、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所之间的资金监管信息难以通达,资金项目名称及金额不清楚,难以对照资金信息开展资金监督活动。三是环境难优化。乡镇人大对财政监督多数停留在每年人代会上听一次报告、作一个决议的程序性监督,让乡镇人大监督财政工作多数走过场、流于形式。有些乡镇财政干部在监督村级财务和资金问题上,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为自己的驻村工作全靠村级支持,不敢得罪村干部,怕今后驻村工作没有人支持和协调,驻村各项工作任务难以开展和完成,使财政专管员不敢担当,导致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被动,力度不大、效果不佳。

三、提高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效能的基本思路

查看全文

纪委办廉政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化我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自2012年6月至8月,利用3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回头看”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纪委、省纪委2012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为契机,立足巩固、深化、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体系和便民利民的服务方式,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管理和便民服务工作“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机制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监控体系,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和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

(一)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回头看”。要求摸清村集体“三资”家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委托服务,基本建立电子查询平台和监控平台,做到程序完备、监督到位、公开及时。

查看全文

纪工委书记述职汇报会讲话

一是问题不透。主要是对问题挖掘的还不够。因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问题抓不准,就不可能有明晰的工作思路。

二是对接不好。领会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是确定工作任务的依据,只有对接工作做得好,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才能更好地落实我们的工作任务。

三是重点不清。只有把工作的重点突出出来,才能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这是带动和推动整体工作深入落实的有效手段。

四是创新不够。没有创新,工作就会停止不前,就不可能有新发展。我们一定要记住创新是推进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工作水平的源泉和动力。

五是目标不明。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航标,没有既定的目标,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就象大海中的一片叶舟,无目的地漂行。

六是计划不详。工作计划是确保工作统筹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没有周详的计划,工作就会打乱仗,并无所事从。

查看全文

纪工委书记述职汇报会讲话

一是问题不透。主要是对问题挖掘的还不够。因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问题抓不准,就不可能有明晰的工作思路。

二是对接不好。领会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是确定工作任务的依据,只有对接工作做得好,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才能更好地落实我们的工作任务。

三是重点不清。只有把工作的重点突出出来,才能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这是带动和推动整体工作深入落实的有效手段。

四是创新不够。没有创新,工作就会停止不前,就不可能有新发展。我们一定要记住创新是推进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工作水平的源泉和动力。

五是目标不明。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航标,没有既定的目标,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就象大海中的一片叶舟,无目的地漂行。

六是计划不详。工作计划是确保工作统筹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没有周详的计划,工作就会打乱仗,并无所事从。

查看全文

乡镇纪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0年镇纪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们在县委和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根据县委、县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年初镇党委结合本镇的实际制定了镇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一是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并进行了责任分工,对责任内容进行了细化,按照每个班子成员分管工作的不同,划分了每个人的责任范围,把责任细化并落实到个人,每个班子成员对自己责任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并在年终向镇党委书面汇报落实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台帐机制,作好相应的基础工作;三是纪委组织机构人员落实,调整配备了纪委专职人员及信息报送人员。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

从思想上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正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

查看全文

市畜牧业发展特色及发展思路汇报

市畜牧业发展特色及发展思路汇报

市委、市政府:

2005年,全市各乡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市委畜牧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紧紧围绕“抓防疫保安全,上规模增效益”这一工作主题,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品种改良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应用水平继续提高,畜牧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05年,上市生猪95万头,山羊38万只,家禽1180万羽。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达683元,比上年增加79元,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3.39亿元,同比增长6.1%,现将2005年畜牧业发展特色及2006年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5年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特色

市畜牧业工作会议后,全市各乡镇把发展畜牧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畜牧业的发展,在市、乡两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全市畜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一)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区域特色进一步明显

查看全文

乡镇纪检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们在县委和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根据县委、县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年初镇党委结合本镇的实际制定了镇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一是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并进行了责任分工,对责任内容进行了细化,按照每个班子成员分管工作的不同,划分了每个人的责任范围,把责任细化并落实到个人,每个班子成员对自己责任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并在年终向镇党委书面汇报落实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台帐机制,作好相应的基础工作;三是纪委组织机构人员落实,调整配备了纪委专职人员及信息报送人员。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

从思想上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正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

一是通过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在年初对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站所和村主责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并上墙公布,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责任;三是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影视片《真水无香》、《远山红叶》,通过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增强廉正文化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查看全文

全区农村廉政建设工作打算

2012年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实施“123”农廉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一个活动”,严格执行和健全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两项制度”,着力构建“三资”管理、“三务”公开和“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三个平台”)为契机,深入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中办发〔2011〕21号,以下简称《规定》),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着力解决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推动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管

1.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各级要采取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开展《规定》的学习宣讲和教育培训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统筹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分期分批将适用《规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轮训一遍;组织开展对贯彻落实《规定》情况的专项检查,召开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对照检查。省、市将于上半年对各地落实《规定》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各镇、街道要于近期搞好自查。

2.积极开展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在农村基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选树勤廉兼优先进典型,注重搞好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三抓三树三规范”活动,坚持实行镇、村主要负责人廉政承诺制度,开展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和民主评议活动,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制定和落实考评激励、待遇保障等制度措施。

3.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设施和平台作用,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廉政文化活动,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产品。做好涉农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

4.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配套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和“一站式”办公的服务功能,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发挥现有场所和信息化资源功能,构建上下联动、层次清晰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站所民主评议和办事公开工作。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基层干部驻村蹲点、结对帮扶等制度,积极开展以“改进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查看全文

农村财政管理工作要点

2014年,全省农村财政管理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重管理、强基础,建机制、求绩效,抓监督、转作风”的工作思路,以深入推进县乡财政一体化管理为主线,以全面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为重点,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一、严格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1.健全补贴资金管理机制。学习贯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全面落实服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作用,保障党的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2.开展惠农补贴资金检查评价。加强惠农补贴资金日常管理,组织2013年度惠农补贴资金工作检查和绩效评价,重点检查政策落实、制度完善、资金管理、网络建设、基础信息和为民服务等工作,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违规违纪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完善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惠农补贴“一卡通”网络建设,完善农户基础信息和补贴发放信息,强化基础信息的动态管理,形成全省联网、省市监控、县级管理、乡镇使用的惠农补贴资金信息网络,全面实行惠农补贴资金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信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4.举办网络操作技能培训。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网络系统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市县业务操作骨干,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网络应用、技术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管理效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