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18:05: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认知心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学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应用认知心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的一门旨在探讨现实生活场景下人类认知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产生得益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生态学研究取向对严格的实验室研究的质疑和对人类认知研究的新探讨。近3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应用认知心理学已经超越了其产生初期对于实验室研究取向和生态学研究取向的学理辩论,而以一种更宽容的态度,采用各种研究方法交互使用的研究策略,主要致力于对人类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认知问题进行积极而有益的探讨。应用认知心理学拉近了传统实验室研究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使认知研究更具有现实生活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
一、引言
无论是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或是之后,对人类认知、心智或思维本质及其活动的探讨,始终是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生理学家的一个中心话题[1]。然而,由于难以解决研究的可观察性问题,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以后的很长时间内,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行为主义都难以跨越心身之间的“莱布尼兹鸿沟”,在科学层面上对人类的认知进行有效研究。以“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为基本研究假设、采用实验法对人类认知进行研究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似乎解决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这种尴尬状况。“把心智看成是运行在大脑中的功能性的特殊的计算过程的观念从功能主义角度在‘莱布尼兹鸿沟’上架设了一座桥梁,为具有确定的特殊性质的心理机制(也即任何能运行的程序)及思维能存在于非生理性的计算机的可能提供了支持。由此,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实验室和心理学实验室对其进行探讨”[2]。
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的基本假设,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迅速改变了人类认知领域的研究面貌,并对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拉赫曼等人在《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一书中声称:“我们的(认知)革命现在已经完成,并呈现出一种常规科学的气氛。”[3]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这种乐观情绪并不代表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心身之间的“莱布尼兹鸿沟”问题,其“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的思想不仅备受学派外部其他人类认知问题研究者的指责,即使其学派内部的研究者也一再对其合理性进行质疑。早在1967年,奈瑟就于《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和人不同,‘人工智能’程序倾向于解决单心智的、不受干扰的、非情绪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程序)没有一个能对人类心智过程的复杂性做到完全公正。”[4]
二、认知与现实:对信息加工理论实验室研究的质疑与应用认知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儿童认知心理学研究
摘要:文章对儿童乐园视觉设计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儿童认知心理学在儿童主题乐园视觉设计中的作用,以儿童乐园为切入点,结合儿童认知心理学和视觉设计的相关理论,总结归纳出儿童乐园视觉设计的原则、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儿童乐园;儿童认知心理学;视觉设计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高科技儿童乐园视觉形象研究与设计)(项目编号:SJCX17_0727)的阶段性成果。儿童乐园是儿童除了学校去的最多的地方,能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儿童乐园视觉设计中很少有从儿童认知心理学方面入手分析来进行设计,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及认知发展等特点进行展开分析并总结,明确出儿童乐园的相关视觉设计的特征。
一、儿童乐园视觉设计的现状
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最直接的作用是吸引儿童的兴趣,要能够与儿童的认知相符合,便于儿童接受,达到信息的传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各种主题的儿童乐园兴起,很多的儿童乐园视觉设计是基于公共场所的大众性原则考虑的,儿童需要在家长的引导下才能对空间熟知。市场上的儿童乐园内部的视觉设计基本还是停留在对色彩、图形和字体直接进行过度夸张的设计,很少会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感官体验,对儿童的心理及认知等特点分析不足。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关系着儿童乐园的客流量,它在保证视觉整体统一性的同时也影响着儿童审美观念的形成。好的视觉设计能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如何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融入到儿童主题乐园的视觉设计中,让儿童主题乐园成为儿童的第二课堂,视觉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认知心理学
广告传播与心理理论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广告信息传播的接收过程存在四个心理层次,它深刻地反映了广告传播与心理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告传播心理的研究中,用现代心理与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探讨、观照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能使广告传播心理理论更加融合,并得到纵深发展。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现代心理架构
广告传播在当今时代已是不可或缺的传播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广告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有计划地利用媒体传送各类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学是在传播学所揭示的信息传播整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广告领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的科学。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广告主和广告策划者是广告的传播者,广告信息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内容,刊播广告的各种媒介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均是广告传播的媒介。接触广告媒介的受众即是广告传播的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广告展示、表现、传递、接收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广告传者说服受众通过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理解,转化为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一方面广告本身具有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功能,即传递沟通功能、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影响态度与促进购买行为的功能;另一方面,广告传播过程与心理学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论架构。
一、广告传播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则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他们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维和语言等。广告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则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和电脑都被看做是加工符号的物理系统,而人脑的活动和电脑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号操作过程。换言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试图把“认知”概括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心理活动模拟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过程,即对外部环境事件进行信息加工,也能对自身的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维活动就可成为能够进行客观描述的具体信息过程,这一理论开创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新取向。美国心理专家罗伯特·L·索尔索在《认知与心理学》中这样阐释道:“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存;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行为的各个领域。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是紧密相联系的。
语文教学设计知识分类学研究
摘要:从学科内容传授到学科关键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观念的重大转变,语文教学设计要适应这种转变。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理论为语文教学设计实现学科关键能力的转变提供了知识论基础。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安德森二维知识分类等两种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为语文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参照,据此可以构建与其相应的两种语文教学设计模型,这两种设计模型对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都有较高的适用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模型;知识分类学
语文教学设计一般要关注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程序的安排和技术手段的采用。然而方法、程序、手段“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之别”[1],如果仅仅囿于方法、程序和技术手段这些因素,内容的组织没有关注到知识分类问题,不能从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视角研究语文教学问题,语文教学就会停留于具体的学科内容本身,教学也只是将繁杂多样的具体内容传递给学生,不能做到让具体学科内容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材料。而促进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需要关注的最终目的,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语文教学设计要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与学科关键能力之间建立联系。那么,语文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教学与学科关键能力的勾连,又如何落实对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如何以学科关键能力统摄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呢?笔者从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视角对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研究,下面就这一语文教学设计理论模型加以阐释。
一、语文教学从学科内容传授到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转变的历史考察。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正式的语文学科建立是从1904年开始的。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初小、高小、中学),规定在中小学堂需开设“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字”两科,“读经讲经”的内容是授读经文,主要指儒家典籍,“中国文字”的“要义在使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事之要需。”[2](P5)这是现代语文的开始。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之前,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文学科教育,但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意义的语文教育是相同的,笔者将其称为“类语文”。《奏定学堂章程》虽独立设科,但其内容基本沿袭的是古代的“类语文“教育。从该章程的规定来看,“类语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重文本内容的学习。文本内容的学习是第一要义,其目的是“令圣贤正理深入其心,以端儿童知识初开之本”。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凡讲经者先明意旨,次释文义。”教师讲经一般是先读后讲,每天都有学习字数的要求。[2](P5)第二,重中国文字的学习。识字、习字为读经服务,是读经的基本功。文字的功夫主要是指识字和写字,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一般在蒙学阶段的四年内完成。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理解和写作,“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世之要需。”[2](P5)“类语文”的主要内容是传“道”,记忆、理解、内化先人典籍的内容,重视思想的说教和行为的规训,属于综合性的“成人”教育。这一点与现当代把语文作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工具的学科理解很不相同。这种“类语文”所承担的传“道”特点对现当代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在于使语文教学重视文本解读,重视思想教育。古代语文的“读经讲经”传统决定了文字训练的功能从属于传道的功能。而现当代语文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儿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传道的功能附着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教什么”也必然随之变化。因此,当代语文需要从古代“类语文”实践中应该继承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简单地借用古代“类语文”的内容来代替当代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就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代语文教学显然不能以“传道”(相当于当下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来代替语言形式的训练。1923年,当时的全国教育会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总说明》,将“国文”改称为“国语”,“国语”由语言、读文、作文、写字四个部分组成[2](P11),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第一次提出以“语言形式训练”为主要教学目的。1950年中央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沿袭了此种观点,后来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1955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了“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工具”的观点[2](P81),对语文性质的认识产生了偏移,这种偏移在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小学、中学)中得到了纠正,该大纲明确提出中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2](P153),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重新回到语言形式训练上来。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虽然有很大进步,但“学科核心素养”又类似于拼盘,它只是对语文内容的构成进行了描述。要使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就需要将其落实到学生的认知层面。设计者需要以“知识类型”而不是以具体的“学科内容”来指导教学设计。因此,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研究不能只就语文论语文,而要跳出语文学科本身,将教学设计上升到心理学的知识论层面进行思考,从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结果分类的角度进行思考。(二)从“学科内容”到“知识类型”关注点的转变。“学科内容”不同于“知识类型”,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学科内容”是具体的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内容;“知识类型”是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对“学科内容”进行的研究,丰富多样的学科内容可以通过知识类型进行归类。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是从学习的结果着手的,它所关注的是具体学科内容引起的学习者的认知变化;学科内容只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形成需要的材料,而不是认知能力本身。因此,具体的学科内容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中被精简为若干种类型。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类型、数量是有限的,具有简约性特征,可统摄丰富多样的具体学科内容。“‘语文知识’所指的其实是语文学科包含的具体内容,如文章本身的信息、作家作品及其时代、文章体裁、表达手法、作品风格、写作手法和一般语文学习方法的知识等。”[3](P90)可见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文知识”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上的“知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文教学论既要研究具体的语文学科内容又要将具体的学科内容纳入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论进行考察,大多数语文教学研究者往往只重视前者,却忽视了后者。所谓的“语文知识论”只等同于“语文内容论”,将“语文知识”等同于“语文内容”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这种不全面的认识会使语文教学的“内容”零散,缺少整体性,从而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模糊不清。“教什么”这个在其他学科中很明确的问题却一直在困惑着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者。因此,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对“语文知识论”的概念进行重新认识。“语文知识论”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具体的语文学科内容,另一部分是对具体的学科内容具有统纳作用的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框架。(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是知识类型。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变化,是对语文学科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但不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对语文学习结果作出的判断,是从内容的角度对语文学习作出的一种规定,但这种规定具有描述性特征,缺少认知科学意义上的论证。“新课标”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语文学科性质进行了思考,将其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只是就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而言的,仅仅指出了语文学习包含“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部分,而对与学习的知识类型的关系没有作出说明,即如前文所说,“学科核心素养只是个拼盘”,也就是说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仍然从具体学科内容的角度研究语文,还没有顾及到学科内容所从属的知识类型,没有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结果的分类。这种忽视学习结果的知识分类必然导致教学内容不能与认知能力建立系统的对应联系。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师如何把握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或者说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一部分内容如何转化为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要求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就“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而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涉及到哪些知识类型?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怎样的关系?怎样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上述问题如果只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就很难找到科学的答案。真正意义的教学是要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变化。因为只有认知结构产生了变化,教学的意义才能真正实现。因此,语文教学研究需要将关注的视角从对语文学科本身问题移到知识是如何发生及学习结果分类的问题,即将语文教学研究从单纯地注重具体语文内容的视角转移到以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论来统摄具体的语文学科内容的视角。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知识分类框架选择
教育技术学中心理学运用论文
现在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理工科出身的,当然我不是说理工科出身的人就搞不好教育技术,我只是想说如果只有理工科出身的人,那么会造成教育技术研究的范式相对单一,这样是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的。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那么,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学习是怎么发生的,应该怎样去学习,这就是用到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只有理解学习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够改进它。可现在我看不到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受到应有的重视,更看不到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技术研究交叉的迹象,相反的心理学的研究主体总是有意无意的和教育技术研究划清界限,据很多资料考证,现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稍微有点名气的专家中没有一个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甚至连教育学专业出身的人也少的可怜。而美国一些出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比如刚刚去世的加涅,都是一些杰出的心理学家。其实我认为只要是研究学习的,都可以称之为教育技术专家,比如桑代克。现在我学习的教育技术里面的种种名目繁多的学习理论都被抽象成一条一条的原则,干瘪的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我们都被束缚在这些条条框框中,出不去。
我们暂且不管教育技术的专家们到底是不是教育出身还是心理出身,如果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学、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的基础地位并且付诸于实践,我认为也就够了,因为教育技术必竟是应用学科,究其根本就是一门技术层面的学科,这里的技术并不仅仅是指导计算机、幻灯之类的,而是指物质形态的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方法,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也并没有强调一定用计算机之类的技术,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指导教学的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是教育技术的根本。然而现状让我们不安。谁都说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可看看教育技术专业的必
修课绝大部分偏重于物质形态的技术,一些教育技术领域的项目也偏重于技术,于是我们学的课、做的项目都偏重于技术。事实上技术也学的不怎么样。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也只是表皮而已。这样的教育、心理基础,怎么才能用来开发符合教育规律的系统、课程?所以我经常是一谈起教育就心虚。技术的发展是一日千里,所以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就要忙着去学习那些变化着的技术。忙于学会技术,忙于把新技术用于教育中,这样就出现了一堆不成熟的产品,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术研究就更玄了,脑袋一拍一个结论、一个模式就出来了,查查文献就出一个系统模型推广,闭门一两个月就出来一篇博士、硕士论文,这就怪不得搞教育、心理研究的人瞧不起搞教育技术的!瞧瞧教育、心理的研究,出来一个结论要经历多少!
我的老师从我入学起向我们谈论技术的时候就总是强调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实现了学习的资源共享,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没有谈到网络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资源的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学习者选择信息的难度。“技术”就是适用于某种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它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看你怎么去使用它,这一点在教育技术中也是适用的。片面的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或者是狂热的迷恋技术,认为技术无所不能,殊不知教育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人!用技术去改造人?然后我们在另一边宣称教育技术可以促进素质教育,更有甚者,说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人的主体性。
有人说教育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与此相对应就产生了两种对立的教育观:科学主义的和人文主义的教育观。而我们最经常的听到的一种论调是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看似天衣无缝的论点实际上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命题。在实践上毫无意义,科学和艺术并不是总是合而为一的。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是科学,那么毫无疑问,教育被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在这种工具主义情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的也会成为一种工具。教育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在现时的条件下异化以人的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主体性开始变的遥不可及,所有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价值也将最终得到背弃;如果我们认为教育是艺术,那么艺术从本质上来讲是非理性的,而教育技术作为科学的衍生物毫无疑问也是理性的,面对非理性的艺术的教育,教育技术何以自处?
心理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我脑中的定位一直是一门很高深很神秘的学科,当个心理医生也曾经是我孩童时的梦想。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可是到了学期结束,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只记住了一些结论而已,并不清楚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来的。毕竟抽象的理论和短短几节课是不可能让我们对心理学有太深刻的理解的,也就谈不上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它与教育技术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
现在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理工科出身的,当然我不是说理工科出身的人就搞不好教育技术,我只是想说如果只有理工科出身的人,那么会造成教育技术研究的范式相对单一,这样是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的。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那么,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学习是怎么发生的,应该怎样去学习,这就是用到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只有理解学习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够改进它。可现在我看不到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受到应有的重视,更看不到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技术研究交叉的迹象,相反的心理学的研究主体总是有意无意的和教育技术研究划清界限,据很多资料考证,现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稍微有点名气的专家中没有一个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甚至连教育学专业出身的人也少的可怜。而美国一些出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比如刚刚去世的加涅,都是一些杰出的心理学家。其实我认为只要是研究学习的,都可以称之为教育技术专家,比如桑代克。现在我学习的教育技术里面的种种名目繁多的学习理论都被抽象成一条一条的原则,干瘪的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我们都被束缚在这些条条框框中,出不去。
我们暂且不管教育技术的专家们到底是不是教育出身还是心理出身,如果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学、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的基础地位并且付诸于实践,我认为也就够了,因为教育技术必竟是应用学科,究其根本就是一门技术层面的学科,这里的技术并不仅仅是指导计算机、幻灯之类的,而是指物质形态的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方法,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也并没有强调一定用计算机之类的技术,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指导教学的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是教育技术的根本。然而现状让我们不安。谁都说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可看看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绝大部分偏重于物质形态的技术,一些教育技术领域的项目也偏重于技术,于是我们学的课、做的项目都偏重于技术。事实上技术也学的不怎么样。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也只是表皮而已。这样的教育、心理基础,怎么才能用来开发符合教育规律的系统、课程?所以我经常是一谈起教育就心虚。技术的发展是一日千里,所以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就要忙着去学习那些变化着的技术。忙于学会技术,忙于把新技术用于教育中,这样就出现了一堆不成熟的产品,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术研究就更玄了,脑袋一拍一个结论、一个模式就出来了,查查文献就出一个系统模型推广,闭门一两个月就出来一篇博士、硕士论文,这就怪不得搞教育、心理研究的人瞧不起搞教育技术的!瞧瞧教育、心理的研究,出来一个结论要经历多少!
我的老师从我入学起向我们谈论技术的时候就总是强调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实现了学习的资源共享,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没有谈到网络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资源的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学习者选择信息的难度。“技术”就是适用于某种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它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看你怎么去使用它,这一点在教育技术中也是适用的。片面的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或者是狂热的迷恋技术,认为技术无所不能,殊不知教育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人!用技术去改造人?然后我们在另一边宣称教育技术可以促进素质教育,更有甚者,说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人的主体性。
有人说教育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与此相对应就产生了两种对立的教育观:科学主义的和人文主义的教育观。而我们最经常的听到的一种论调是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看似天衣无缝的论点实际上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命题。在实践上毫无意义,科学和艺术并不是总是合而为一的。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是科学,那么毫无疑问,教育被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在这种工具主义情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的也会成为一种工具。教育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在现时的条件下异化以人的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主体性开始变的遥不可及,所有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价值也将最终得到背弃;如果我们认为教育是艺术,那么艺术从本质上来讲是非理性的,而教育技术作为科学的衍生物毫无疑问也是理性的,面对非理性的艺术的教育,教育技术何以自处?
我国音乐情感研究评析论文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基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论文的图式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创建大量的与写作题材相符合的英语语言习惯及思维模式的图型知识,并能在写作过程中充分激活这些图型知识,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教学
一、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简单回顾
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动性技能。我国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大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写作学直到近年来才被当做一门科学而得到系统的研究。在过去30多年中,在发生认识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冲击下,英语写作教学的专家们,尤其是美国写作教学的专家们,针对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法做了许多探讨,使英语写作理论和教学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英语写作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母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思维,对这一问题,国外的专家如Cummiin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还有的专家从语篇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写作过程。如Kaplan首先提出对比修辞的概念。他认为,母语所固有的语篇结构模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影响二语写作。受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文本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二语写作成为潮流。现作学不再像传统写作学那样,对学生的成品进行孤立的、静态的研究,而是从宏观角度把写作现象作为整个写作活动链条的一个环节进行动态的考察,以找出写作活动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写作教学中尽管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可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历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评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够做到基本切题,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表达不清,中式英语比比皆是,令人不知所云的句子时而有之。此外,语言错误层出不穷。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受国外写作教学研究的影响,我国学者和大学英语教师也纷纷撰书立说,讨论和研究写作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做了大量的实践。可以说,这些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广告翻译认知研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广告翻译最佳关联认知
[论文摘要]广告成功的关键是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
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和交际艺术,广告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抓住广告受众的心理。关联理论是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本文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来探讨广告的翻译,寻求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策略。
一、广告的特点
广义的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的广告指的是企业以推销产品和服务为目的,用付酬方式通过大众媒介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劝服购买的传播活动。广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宣传性,信息性,劝服性。
二、对关联理论的认识
日本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日本教育心理学概况
1、日本教育心理学情况简述
20世纪初,日本就开始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1916年成立儿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心理学受施太伦(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响,发展了智力测验、心理测量、性格学。战后,出版了大量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编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大系》;依田新编的《教育心理学》;中野佐三编的《教育心理学事典》;田中宽一主编的《实验儿童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发展心理学丛书。在日本心理学书籍中,教育心理学书籍最多。90年代以来,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学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是仅次于日本心理学会的一个专业学会,1994年统计会员达4500人。该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刊发《教育心理学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视。日本几乎所有师范学院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设特殊教育系,授与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国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学会,学员约有1000人,并出版会刊《日本特殊教育杂志》。为心身缺陷者专门设计了各种心理测验,如日本设计的盲人智力测验不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国使用。日本文部省从1995年开始以流动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学以及高中派遣教育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有关心理咨询工作。不少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或正在设置)专门的教育心理咨询室,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排忧解难,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顺利发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发展、学习、人格适应与教育评价四大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年会有关学术论文的分类大致有九个方面,具体是原理与方法、发展心理、教育与人格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教育测评、教育临床心理、心理障碍与教育。其中研究学术论文数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发展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和学习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有关法则性研究与个别性研究、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等问题上。所谓法则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个体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规律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观地、自然地反映事物,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故多采用实验法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个别性研究则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间的个体特殊性和差别性,因此常运用相关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质。数据显示,对于身体运动、感知、言语、情感表现、人格、社会行为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居多。其次是观察、调查方法的运用。
(2)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表现。一是有关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日本教育心理学注重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深入探讨教科学习以及知识、理解等认知操作的内部心理机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插入提问和具体事例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和回忆。言语表现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书写等方面。此外,积极开展有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学习策略指导以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针对学校教育中,诸如旷学、欺负同学、学业不振、早恋以及自杀等“学校身心疲劳”一直有增无减的现象,从学校心理学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对欺负弱小同学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抽取出欺负行为正当化、缺乏正义感以及支持欺负行为等主因子,并发现这些因子与“学校身心疲劳”现象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日本教育心理学在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研究的特点还有在认知心理机制基础上还导入发展的变量;增强学生学习个别性差异与教学策略针对性的研究;打破传统学习理论,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研究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