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11:50: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文科学概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
【关键词】人文科学解释学科学价值
作者陈先达,193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872)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人文科学驱出科学范围之外,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从学科区分角度对知识性质的划分,而不是对知识科学性和科学化程度的分类。以自然科学的特点作为衡量学科科学性的惟一标准,必然会认为社会科学最多是半科学,而人文科学是非科学。因为它们都不符合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标准。人类的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在对自然的认识中,人类可以达到必然性和因果性认识,而面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人类始终只能处于一种非科学的盲目状态。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领域。如果这样,人和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和发展,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认识的重要性,都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
【论文摘要】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它驱出科学的范围,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的人文创造活动的层面而是探求其中的规律;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在人文科学中同样是适用的;必须区分人文创造活动和对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规律的研究,在人文创作和欣赏中,我们强调体会、内省、直觉、想象、顿悟,而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虽然要充分考虑到个人体悟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不能排斥分析、概括、总结、归纳,以及运用范畴和规律来表述研究的成果。这是理解人文科学的科学性的关键。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又要求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科学解释学科学价值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人文科学驱出科学范围之外,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从学科区分角度对知识性质的划分,而不是对知识科学性和科学化程度的分类。以自然科学的特点作为衡量学科科学性的惟一标准,必然会认为社会科学最多是半科学,而人文科学是非科学。因为它们都不符合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标准。人类的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在对自然的认识中,人类可以达到必然性和因果性认识,而面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人类始终只能处于一种非科学的盲目状态。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领域。如果这样,人和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和发展,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认识的重要性,都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图书馆学本科课程设置回顾与展望
摘要:文章对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发展历史中的课程设置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内容分析法,统计了20世纪初至今的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方案,对图书馆学课程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整理,对课程设置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新时代图书馆学的课程设置应紧抓核心课程,与时俱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教育;核心课程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拥有百年历史,饱经沧桑变革,逐步发展完善。1920年,美国教育家韦棣华在武昌文华大学设立图书科,从而在中国开创了图书馆学专业。金陵大学、北京大学以一批学成归国的图书馆学专业留学生为基础,相继成立了图书馆学专门学科。目前,中国图书馆学专业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架构,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反映了不同的学科培养目标。本文对不同阶段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探究了国内图书馆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课程设置演变及其原因,并对图书馆学教育未来的课程改革方向进行了思考。
一、历史
20世纪80年代之前,图书馆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息息相关,可称之为传统图书馆学教育。武昌文华图书科创立之初,课程体系主要仿自美国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几年后,一批图书馆学留学生学成归国,投身图书馆学学科建设,逐步建立起中西结合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此时,图书馆学的主要课程有中国目录学、中文参考书举要、西文参考书举要、中文书籍选读、西文书籍选读、西文书籍编目学(包含实习)、中文书籍编目学、西文书籍分类法、中文书籍分类法、现代史料、图书馆经济学、西文打字法、各种字体书写法、各种图书馆之研究、实习等。1948年,北京大学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其专业课程主要有图书馆学概论、中国目录学、西洋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图书参考、中文编目法、西文编目法、四库总目研究、史料目录学。1953年全国综合大学会议之后,教育部批准了图书馆学新的教学方案(如图1所示),这个方案参考了莫斯科图书馆学院的课程大纲,也结合了专修科原有的课程设定,意在培养更符合我国图书馆需要的专业干部。中国图书馆学专业创立之初,众多深谙西方图书馆学教学体系的图书馆学专业留学生,推动中国图书专科教育逐步建立和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专业借鉴了西方图书馆学的课程体系,同时也继承和吸收了中国古代文献学和目录学的内容,因此早期的图书馆学课程安排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例如,早期的武昌文华图书科设置了中文参考书举要、中文书籍编目学、中文书籍分类法等中文课程,与之相对应的西文课程为西文参考书举要、西文书籍编目学、西文书籍分类法等。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与苏联建立了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图书馆学专业参照莫斯科图书馆学院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该时期图书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1.为国家图书馆,省、市级图书馆以及机关图书馆培养合格的管理干部;2.提升图书馆学专业的师资储备;3.编辑完善图书馆学教科书和教学参考材料。该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围绕图书馆日常工作实务而设置,如图书著录法、图书分类原理等。
二、现实
人文教育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运用
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由于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政治意识、人生观及价值观等方面,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完善口腔医学教育提供思路。
1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目前,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人文教育类别。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国家统一要求必修,心理教育等课程为各高校依培养情况选择性开设。不仅课时量所占比例较低,且多开设于一、二年级。由于医学专业课程多在后三年开始学习,故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无法将二者良好地结合。且在仅有的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学生不理解、不重视、不受益的情况。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成长,反而使其将之当成负担。
2人文教育在口腔医学人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口腔医学生更好的了解祖国、了解党。当下人文教育中的必修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对党的理论、思想、目标作出充分的讲解,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又为学生展示了新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因素。这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保证学生思想与党保持一致、提高学生思相觉悟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了政治保障[2]。第二,人文教育有助于口腔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心理健康的培养也同样重要[3]。只有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用正确而科学的方法论,才能事半功倍,健康成长。人文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了指引。除此之外,伦理学、医学哲学及医学法学等课程的开设也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在医学行为中的是与非,心理辅导等课程可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心理障碍。第三,人文教育有助于口腔医学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下的医疗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医学飞速发展,早期建立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要求。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4]。患者也从病理生理状态下的生命体转向病理生理状态下的人。新时代的医学模式更加强调患者作为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作为一个“生命体”的自然属性[5],更加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并且更加重视治疗患者而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忽视患者的社会属性也是大量医患矛盾的根源[6]。因此,良好的人文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从业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也同时可以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务人员的压力[7]。
3对策与展望
音乐学生科学素质思考
内容摘要: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为此,要采取重新构架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等措施,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未来基础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与时俱进的音乐人才。
一、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一是注重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我们在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师范性特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
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之根之魂,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却普遍被忽视,原因是认识上的种种偏差。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要扭转办学中急功近利的倾向,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抓住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
Abstract:Thehumancharactereducationistheessence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Yet,inrecentyears,thiskindofeducationisgenerallyignoredbecauseofthediscrepancyinunderstanding.Thewaytosolvethisproblemistocorrecttheideasofeageringforquicksuccessandinstantbenefitineducation,andputthehumancharactereducationinarightposition.Inordertoenhancetheeffectofthiseducation,thecollegesshouldgraspsomeimportantpointsofitbyadoptingscientificeducationalapproache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humancharactereducation;humanspirit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普遍被简化、淡化、虚化,被忽视。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除两课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开这方面课程的,也只是几门选修课,不成体系。
我国现行高等职校课程体系重构探讨论文
关键词:高教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能力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在详细分析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按能力与素质模块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设想。
一、我国现行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发展目标不切实际,定位不合理,各校的课程体系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这样各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多样性需求,而且由于扩招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按照同样的教学要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2.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各类知识呈爆炸式急剧增长的信息化时代,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课程体系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要移植到以培养掌握高级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则更是不宜。
3.忽视学习主体的客观实际和教学规律,课程体系的教学结构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结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中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本来就欠佳的学生来说,其教学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聚焦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的普遍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大通识的课程理念,创新哲学教学方法,整合资源,改革内容,从而强化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哲学通识教育的关键,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基础性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哲学通识教育需要以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着眼于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变革、知识创新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应用型地方高校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探索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内容和路径,以期创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顺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第一,聚焦四个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不准确。高校将通识课定位为公选课、知识普及课,课时安排零散,学分比重低。二是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脱节。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固化。三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行则是短板。通识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批判思维训练等方面出现问题。四是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不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考核形式单一,教学质量整体偏低,有的课程甚至沦为“水课”。第二,明确一个导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共识、优良道德品格、传统文化底蕴、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三,遵循一个理念。遵循大通识理念,打通文史哲,实现人文科学内外联通,促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通以及文理交融。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并融入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突显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第四,突出两个重点。以经典阅读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改革为重点,构建经典阅读“四步法”和研讨式教学“五步法”,并以此为动力推进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五,整合三大资源。整合哲学通识课、哲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三大课程资源,构建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哲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第六,改革四大内容。以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来开展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二、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路径
一、当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大多都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呈现的,所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数学、英语以及政治等。在公共基础课中,选修课的设置主要以艺术类选修课为主,且选修课的设置比较缺乏,特别是涉及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的选修课程严重缺乏。基于此,在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合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结构比例,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适当增加一些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等选修课程,如社会学、材料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二)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的问题在各大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中,专业基础课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鲜有学校设置专业基础课的选修课。这一课程设置特点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面的拓展,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比较狭窄,且专业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出现。因此,高校要培养出国际贸易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就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专业基础的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出“厚且宽”的特点,从而使培养出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很强的职业发展潜力。(三)专业核心课课程设置的问题同样的,在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的课程设置中,也多以必修课形式进行设置,并且必修课在设置上与企业对外贸岗位的需求严重脱节,从而造成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同时,这样的课程设置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专业口径,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总体而言,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1.专业核心课的设置缺乏与国际的接轨。国际贸易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专业课程体现出国际性的特点。但多数高校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国际性特点并不突出,重点主要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经济知识以及贸易知识“,国际性”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例如关于国际投资与商业环境知识的课程就较少涉及。2.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常都安排在大三才开始学习,从而使学生接触并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时间较晚,而且安排的课时有限,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往往学生才理解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课程就已经结束,从而造成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了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失衡。在现阶段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弱化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例如,在多数高校的外贸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在整体的教学中占有的比例还不到四分之一,使外贸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更多为研究型人才而不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完全地满足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人才要求。4.关于产品研究的课程较为缺乏。作为一个国际外贸工作者,对于贸易对象———产品的了解是其必备条件。只有加强对产品的全面了解,才有可能在产品报检、产品营销等环节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外贸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加强对区域的研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个国家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家贸易市场中获取主导权,赢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全方位了解,才有可能制定最适合的策略,在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学生而言,这也有利于使他们明确将来的工作方向。然而,目前各高校对于产品以及区域研究的课程都鲜少涉及,从而造成了高校的外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缺乏实用性。
二、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总体结构的构建同时具备坚实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以及高超的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拓展能力,是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适应国际外贸市场的人才竞争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体系的优化过程中,首先,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并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及综合效益的原则,构建实用性强的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其次,要在课程中引入国际贸易新知识、理念与技术,着重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再次,就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而言,在他们所具备的所有能力中,职业能力是最核心的能力,因此在外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过程中,要综合分析本专业的职业与岗位,并将这些岗位以及职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融合到课程学习中,从而实现职业岗位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整个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1.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在对外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教育优化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各类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因此在其优化过程中要注重合理调整各类基础课程的设置,从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要集中加强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与形势政策、体育等素质类课程的有机结合。(2)在学科类基础课程中,主要开展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金融学、财政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等。(3)在跨学科的基础课程中,主要开设与管理相关的课程,如管理学与会计学等。(4)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主要开设世界经济概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类型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课程。2.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普通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该环节的课程体系优化中,所有课程都为选修课,加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1)在人文科学的选修课程中,主要开设关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信息科学等的课程,例如历史学以及社会学等。(2)艺术选修类课程是公共选修中主要开设的课程,例如书法课程与音乐课程等,这一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在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中,人文科学素质与艺术修养都是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但这一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坚持基础性原则,因此在课程优化时,要适当调整各类课程的难易程度。3.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该环节课程体系优化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1)专业核心课程中,重在加强学生专业核心知识的系统深化教育,主要可开设国际技术贸易与服务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主干课程;(2)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要结合专业划分的不同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例如,可划分为国际商务方向以及国际货代方向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自由选择,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使每位学生在外贸专业领域都能有一个专攻方向以及专业技能;(3)增设职业资格辅助教育课程,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实现学生的职业目标打下雄厚的基础。首先,在职业资格教育课程中,主要加强学生对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例如外销员以及货代员等的资格考试培训。其次,在职业辅助教育课程中,可结合地区特色,开设对产品与区域的研究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方向,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4)在职业拓展教育课程中,为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可开设小语种课程(如西班牙语、俄语等)、国际贸易咨询课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一个课程进行学习,拓宽其专业知识面,从而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二)优化国际贸易课程体系中学时与学分的结构1.专业课程的学时结构优化。在安排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学时时,要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时结构,尽量缩小两者的学时落差。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尽量使实践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同时,对于课程教学的顺序也要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延长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让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能有深刻的理解。2.学分结构的合理调整。在学分结构的调整中,要注意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并加强学生课程学习的选择性与自主性,兼顾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培养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要积极优化与完善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促进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优化。此外,高校还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外贸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为课程体系的全面优化以及应用型国际贸易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唐平娟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诉求
摘要:由于历史文化因子和现实逼迫,高职院校教育具有功利性趋向,导致高职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历史上思想家对“有用”“无用”知识的争辩为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思想的支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经验,强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诉求的认知。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人格本位
一、高职院校教育功利化倾向
“功利”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一条解释是“眼前的功效和利益”。而在古文中,目前所查到的古籍中首次出现这个词是《管子》,“有不合于令之所谓者,虽有功利,则谓之专制,罪死不赦”[1]。在《庄子•天地》里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2]之说。苏轼曾言“自顷功利之臣,言政而不及化,言利而不及义”[3]。朱熹也指陈道:“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下,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4]以上诸多有关“功利”的看法,多含贬义,即着重于眼前的或实际的效果和利益。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行为最后都要指归到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而衡量、评价行为的更多的也恰恰是以结果来论定的。这也是“功利”的逻辑必然。质言之,“功利”的不足之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短视,只看重眼前而罔顾长远或绝少考虑长远。孔子困于陈蔡,子路、子贡、颜回各有不同反应。从弟子角度出发,子路和子贡很难认同孔子的伟大与眼前的困窘并存的处境。因此,在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时,子路“愠见”,子贡“色作”。孔子给弟子做思想工作,说“君子固穷”、“予一以贯之”[5]来教育弟子。这里就是孔子的义利观的最直接体现,那就是作为君子不会、也不应该在乎眼前的得失和荣辱的。这也是孔子认为自身的成就与当前的困窘不是矛盾的,也就是说孔子的学识的广博、人格的伟大并不必然带来生活上的富足、官职上的高升。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是主张重义轻利,而管子、墨子、韩非子则注重贵义尚利或重利轻义。所以在儒家思想浓厚的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是得不到充分发展和认同的。但是,功利主义思想“重视物质利益,注意生产实践,肯定了物质财富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强调道德与物质利益的一致性,反对不务实际的空谈”[6],对社会的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从回避的。如果秦国没有法家近乎偏执的“事功”精神,也谈不上“六国毕,四海一”。至于近代以降,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几至亡国灭种的境地,思想家们才开始反思古代功利主义思想,进而引进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功用,而不再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也开始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历来就是强调“入世”、“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上的暗合,使得高等教育得以蓬勃发展。时至今日,作为较低层次高等教育的高职教育功利性更是表现尤为明显:从教育目标看,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从教育结果看,要保证学生顺利就业;从教育过程看,要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上走上功利主义歧途。高职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占据优势地位,而以个人与知识为本位的培养理念为人所忽视”[7]现象愈演愈烈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一个“工具人”。教育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是要大学生把教育当作一个能够达到“功成名就”的工具,或者说绝不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追逐名利的工具。大学生一旦成为计算和追逐欲望的工具,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也就丧失了人的尊严,最多也就成了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知道如何取舍专业和课程、如何规避学校制度和纪律。这才是高职教育值得担忧的地方。凡是与就业关系不大的专业、课程,不是被砍,就是门可罗雀、少人问津。而在这些课堂上,大学生就成了玩手机的“低头一族”。最后,高职院校就可能变成了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养成资格之所”、“贩卖知识之所”[8],或者是“职业培训班”了。考察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成为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决定了教育的工具性要求,从而也体现了教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这种功利性不能挤压或取代教育的本质目的。高职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尤为突出,存在的问题也尤为严重,这既影响了所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也影响到技能人才的后续发展能力。从笔者的从教经历来看,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与职高对口招录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起步原点差异。职高的学生本来就是在中考中逊于普招的学生而进入职高的,所以这是知识能力的落差造成的。二是课程比重及考核要求差异。职高的课程更偏重专业和职业,强调动手和实操,而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课程较少。相反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认知、学习和反馈就大不相同,所以呈现出的结果自然泾渭分明。在青少年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人文素质学习对今后的影响会更大。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无用之辩
(一)评判标准的主体性。如果以功利的标准评判,可以把东西分为“有用”和“无用”。当然这是基于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而言的。而主体的这个“需要”又会受制于其知识、眼界、心胸等诸多因素。例如,在17岁时其父亲“本来打算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因为他父亲认为,种田人家的子弟不稀罕功名利禄,只要算得几笔数,记得几笔账,写得几句来往信札,就得了。而想继续求学的愿望更迫切,就先后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劝说父亲,其父听后“觉得儿子进洋学堂也许是件有利的好事,就同意了”[9]。所以主体识见的高低决定了其需要的高低,进而“有用”“无用”的判断也就有云泥之别。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10],即是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那些看似无用的事与物,实际上却有更大用处。因此,我们在考察“有用”“无用”时不能图眼前功利,更要虑及将来。(二)评判标准的时代性。“孔鲋藏书,陈余危之。鲋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为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呜呼!能为无用之学,以广其心而游于乱世,非圣人之徒而能若是乎?”[1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孔子的八世孙孔鲋调侃自己的藏书乃无用之学时,非常感慨只有圣人之徒才能有如此心胸如此见识。其实,无用之学的慨叹,固非圣人所愿,而是船山先生借圣人之口启示后世学者做学问要心胸开阔、眼界高远,否则无法成就学问。故而,主体的评判只能囿于时代局限和知识藩篱,而不能随时代变迁而有所更改,做大学问也就成了“刻舟求剑”了。(三)评判标准的目的性。王国维在为《国学丛刊》作序说:“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于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12]国维先生指斥学问分有用无用之分,其意即学问应当是包纳中西、新旧,而不能以当时需要而定论学问之有用或无用,否则就是自植藩篱、作茧自缚,对做学问而言乃是大忌。20世纪初,章太炎批评康、梁等人“学以干禄”,认为“学以求是,不以致用”,“学者将以实事求是,有用与否,固不暇计。……学者在辨名实,知情伪,虽致用不足尚,虽无用不足卑。”[13]梁启超后来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承认了章太炎的批评,他反省道:“有为、启超皆抱启蒙期‘致用’的观念,借经术为文饰其政论,颇失‘为经学而治经学’之本意,故其业不昌。”[14]“而一切所谓‘新学家’者,其所以失败,更有一种根原,曰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殊不知凡学问之为物,实应离‘致用’之意味而独立生存,真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5]正是康梁太过急功近利,以新学为揭橥,谋求“通经致用”,罢斥旁学。所以章太炎才批评这种思想不是做学问的正道。他主张学问能经世致用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值得为博取名利而趋之若鹜,即使所做学问不能致用也无须自卑,因为学者做学问关键在于辨析概念与实在的关系,通晓事情的真伪。因而,梁启超后来反思过去的不足,指出做学问不能为“致用”所牵制,要有独立的思想和姿态,不为谋利,不为计功。由此可知,关于“有用”“无用”评判标准的三重属性,决定了我们现在的高职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取舍何谓有用无用时,不能偏于一隅,要以整体性思维系统性地把握。当代高职学生当中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人文素质偏低,重功利轻理想、精神追求匮乏的现象,他们在高职的学习有自我化、功利化、短期化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会妨碍了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也会导致了他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困难。所以我们认为人文科学的作用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现实、促进人的发展和指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通过教育和学习等途径,转化为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和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能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提供正确的人文导向,从而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因此,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培养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把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能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坚韧不拔的意志、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助力他们形成扎实、广博、合理的人文知识结构以及一定层次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平,能够较强地获取外在信息,独立思考、创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踏上社会奠定知识、能力、素养等各方面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