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价值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7:08: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文价值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文价值论文

当代职业教育自身人文价值论文

摘要通过发掘技术的人文价值来发掘当代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对于凸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人文价值

1的提出

20世纪90年生在我国思想界的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想大讨论,在教育界主要集中在关于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大讨论,其实,这正是我国走向化的进程中,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面对、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一讨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整合论。所谓整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协调、统一。一般来讲,整合论反对具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

整合论的观点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很大的认可和赞同,就其最简单的原因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适用性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的要求。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两方面整合的观点无疑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既科学技术,又学习人文学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面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和对峙,职业教育界对整合论的认可和赞同具有很强的意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一种方向性的、前瞻性的意义。

但是,问题也产生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往往认为整合就是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思想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的简单相加,或者在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倾向性的角度整合论的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因而没有充分发掘这种特性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查看全文

当代职业教育自身人文价值论文

摘要通过发掘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来发掘当代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对于凸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

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人文价值

1新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生在我国思想界的有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大讨论,在教育界主要集中在有关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大讨论,其实,这正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面对、正视和解决的新问题之一。而这一讨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整合论。所谓整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协调、统一。一般来讲,整合论反对具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

整合论的观点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很大的认可和赞同,就其最简单的原因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适用性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两方面整合的观点无疑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既学习科学技术,又学习人文学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功能。面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紧张和对峙,职业教育界对整合论的认可和赞同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一种方向性的、前瞻性的意义。

但是,新问题也产生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往往认为整合就是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思想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的简单相加,或者在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倾向性的角度分析整合论的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没有充分熟悉到当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因而没有充分发掘这种特性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查看全文

劳动价值理论及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社会公正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与社会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亚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鉴于问题所在,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新形势、新课题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与改造力,文章详细论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指出劳动价值论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理论指导意义。

前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形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劳动收人占国民收人比重的持续下降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资本至上观念带来投资产品的价格化、符号化导致的经济泡沫以及教育、医疗等事业领域在收益导向下产生的种种异化现象,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政策操作失误,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策价值取向和理论导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领域巫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化解矛盾冲突,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马克思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并指出了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所在,而劳动至上、劳动光荣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轻视、误解甚至歪曲,使得我们的经济行为出现了很多的偏差,轻视劳动、蔑视劳动、劳动异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如何审视与对待我们当前的经济行为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以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查看全文

中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图书馆哲学的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认识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

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必然趋势,又是图书馆实践深入和理论提高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认识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这为开创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发挥其指导作用和时代价值,正确引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和应用的现实意义。

1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起步于80年代,逐步形成研究局面。正如北大教授吴慰慈发表的论文《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图书馆哲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关注。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哲学的内涵进行探讨,关于什么是图书馆哲学。从目前国内发表的有关图书馆哲学的论文来看,其理论体系的框架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应致力于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综合与分化的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当前研究的任务和方向。图书馆哲学研究是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存在具有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精神是什么,图书馆哲学是什么,图书馆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图书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图书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图书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图书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图书馆的知识观、学习观、价值观、人文观、科学观、管理观和发展观等问题。这类问题与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与图书馆人的前途和命运都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去探究和解决,因此我们选题为图书馆哲学的问题研究。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反思我国的研究状况和问题。在我国图书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抽象概括,理解图书馆哲学概念及其内涵、明确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组织体系结构、把握相互关系、运用科学方法、合理逻辑论证,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

查看全文

行政法的价值特点分析论文

一、行政法价值的前提—价值与法的价值马克思曾提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②马思关于价值概念基本含义的论述,对法的价值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价值论研究的深人,又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意义。包括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指向两个方面。峋据此,价值的主体是人,或人之延伸与结合—社会,而不是物。最基本而最终意义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凡是谈论价值,从根本上说都应当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为人而产生,为人而存在,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①价值的客体主要是物,这里的物并非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而是哲学意义上的物,是指人主观世界以外的客观实在。它可能是物质形态的,也可能是意识形态的。作为物质形态的物自不必多言,作为意识形态的物则包含着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法律规范、政治策略、社团规章、组织纪律等。⑤

价值的前提是人的需要,没有人的需要,价值就不可能得以体现,就没有价值问题。而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价值的内容为“对于人的意义”,即一是客体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二是人在处理客体与人的关系时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指向。作为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的价值,是最直观的价值表现。表现着外在物与人的关系的应然状况,包含着人的希望与理想的成分。所谓绝对超越指向,是指价值在主体处理主客体关系时对于主体始终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指导和目标意义。“绝对”一是指价值与主客体关系始终同在,在时间上是绝对的;二是指价值对于主体具有不可用其他替代的性质,在性质上是绝对的。“超越”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价值作为永远的追求,总是超越于主体的能力;二是指价值总是高于现实的,是主体的理想。作为绝对超越的指向,价值对于人类的行为和思想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甚至是人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价值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作为一种绝对超越的指向,包含着人类的要求与愿望。它属于人的理想的范畴,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目标,在指导人类的同时,又评价着人类所关注的外在物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相关思想与行为。“价值是人类维持生存与走向完善的双重需要。”

法律作为主体之外的物,之于主体同样具有价值,即法的价值,它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

笔者认为,法的价值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但它必定有一些最基本的价值。因为法的价值是法之于主体的意义,是主体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见前述),那么,法于不同的主体,就应有不同的基本的价值。首先法之于个人,其基本价值无外乎为自由、平等、生命、安全、财产;法之予社会,即法的社会价值,最基本应为:和平、秩序、文明、正义、发展、效率。

查看全文

教育与技术关系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

论文摘要:在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之间其实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价值的主体和客体,然后通过探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关系。

纵观人类历史,人的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人发现和认同的,而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被人认识到的。由于社会的高度技术化,人的价值在近代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即使到了20世纪后期,对人的价值的发挥仍然受到各种的困扰。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可知,教育自身是直接与人相关的,这就不难理解有学者将教育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途径,认为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帮助人摆脱受技术奴役的困境,使人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这样,人、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也就蕴涵其中了。

一、对价值本质的理解

value(价值)一词来自拉丁语valere。从词源来讲,这个词的词根的意义十分模糊,其意义遍及所有方面,从“是好的”到“具有体力或勇猛”。它在14世纪进入英语,可直到19世纪,该术语几乎只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关,意指物的价格或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从19世纪末开始,在新康德主义者、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该术语的意义扩张了。同时,以价值为研究对象的学说即价值学(valuetheory)或价值论(axiology)开始得以系统发展。目前价值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客体价值论、主体价值论和关系价值论。客体价值论的持有者认为,价值就是客体,或是指客体本身,或是指客体的某方面的属性或功能。主体价值论者认为,价值的产生取决于价值主体,即取决于人。他们突出强调了价值的主观性,并进而提出了“价值是人”的哲学命题。无论是客体价值论还是主体价值论,最大的不足在于理论上的片面性。前者强调了价值的客观性却忽视了人,后者突出了人的作用却忽视了客体对人的影响。因此,学术界更多的学者提出:价值应该是主客体的统一,应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来理解、把握和界定价值。为此,我们从关系价值论出发,尝试探讨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1价值的主体

查看全文

价值理论和古典资本理论的认识及路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古典资本理论资本的生产性资本的剥削性

论文摘要: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资本是具有独立生产力性质的要素,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资本是体现剥削性质的社会关系。对资本性质认识的分歧建立在要素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论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要素价值论的基拙上判断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力性质,失去了对社会关系的批判性。而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资本剥削性质的判断,割裂了资本和商品使用价值的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要根据实践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价值论,并对资本性质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

资本理论向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以至于有的经济学家称“经济学如果能在资本的理论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其他所有的问题就将迎刃而解了”。资本理论的争论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其一,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二,如果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它是否具有和劳动、土地要素一样的生产力性质?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的本质是体现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社会关系的生产关系,并且把认为资本是具有生产力性质要素的古典经济学称为庸俗经济学。理论上,资本性质判断的分歧以价值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要素价值理论的对立是资本性质认识对立的根本。而这种分歧在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已埋下了伏笔。

一、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理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资本性质的判断都是非正面的,它或者被当作剥削的手段,或者作为劳动要素的附属品而存在。对于资本利润而言,它或者被看成剥削收入,或者是对劳动产品的扣除。亚当·斯密是第一个系统提出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

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及利润的性质1776年亚当·斯密那部影响深远的《国富论》诞生了,其中共存的两种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三种收人价值论成为后世严重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要素价值论的源头。在《国富论》中他最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查看全文

职称评审期刊认定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称评审制度的不断完善,核心期刊作为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其学术评价特性使其成为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将核心期刊作为重要的评定指标。但目前高校职改部门在核心期刊的认定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鉴于核心期刊的巨大影响力,理顺核心期刊认定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其解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核心期刊的由来

核心期刊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C.Bradford)发现,如果将科学期刊刊载某一学科的相关论文数量统计起来,并按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向这个学科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数量论文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2]。这一定律说明学科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即少数期刊集中了大量某学科的论文,而其他期刊则很少出现该学科的论文。核心区域的期刊由于发表特定学科的论文的密度最大,遂将之称为该专业的“核心期刊”。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GarfieldE)用类似的方法从引文的角度证实了核心期刊的存在,认为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区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以此为基础,加菲尔德创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相继开发了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及人文科学索引(A&HC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SCI、ISTP以及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工程索引(EI)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变成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并广泛应用于我国高校职称评审中。我国对核心期刊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3]。70年代有学者将“核心期刊”概念翻译到国内,80年代进入发展阶段,最初研究源于图书情报界。进入90年代,随着国内几大科研机构相继各自研究的核心期刊目录,“核心期刊”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核心期刊”的研究、测评方法,特别是其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的作用力,已经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了职称评定、期刊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等领域[4]。

目前,国内主要核心期刊目录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这其中,在高校职称评审中广泛应用的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会、多所科研情报院所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2高校职称评审中核心期刊认定现状

为了解高校职称评审中核心期刊认定的情况,笔者调查了四川省的24所高校,具体的调查情况见下表: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职称评审中,核心期刊的认定主要以相关科研院所研制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基础,其中采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最多,共有18所高校;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也有11所高校采用;采用其它核心期刊目录的只有4所高校。本科高校都比较重视国际检索系统(SCI、SSCI、A&HCI、EI、ISTP、ISSHP)的作用,14所本科高校中有13所高校规定,学术论文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等同于甚至高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有5所高校明确规定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SCI、EI、ISTP)才能被认定为在核心期刊发表。同时,还有部分高校根据检索系统的不同版本,如SCI的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确定学术论文的不同级别。调查中还发现,有8所高校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及专家推荐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目录等基础上进行遴选,制定了校内核心期刊目录。制定校内核心期刊目录的高校认定核心期刊的方法都更完善,规定也更细致,其中共同特点就是区分核心期刊目录的学科差异,且都将核心期刊分为不同级别,如权威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等。

查看全文

经济学目标困境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目标;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查看全文

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