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建设政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22:31: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文关怀建设政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分析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又专又红的新一代接班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人文关怀思想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其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但在长期实践中,高校教育者缺乏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认识,导致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缺失。因此,本文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取得的成就出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社会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已成为新时代高校的工作重点。而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潮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既能对大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人文关照,又能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取得的成就
(一)人文关怀的环境明显改善
随着新时代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视,高校人文关怀的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高校人文关怀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学楼、教学用具、多媒体等基础设施上,在原有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配备体现人文关怀的校园自然景观,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压力得以疏解。软环境主要体现在以校风校训为核心的精神人文环境,高校通过打造独具自身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使其发挥高校人文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研究
人文关怀,当前理解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个体丰富多样的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随着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医院实施人文关怀制度不仅是对患者的关爱,也是对医务人员的理解,这为减轻患者身心疾苦、缓解医务人员身心负担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2]。安徽省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方面争当先锋,深入理解并贯彻人文关怀制度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人文关怀示范医院创建活动,推动实施改善环境、促进沟通等方便群众就医的措施,在医院建立人文关怀制度方面做出率先之举[3]。安徽省公立医院用技术的刚性作用去治疗并治愈人的身体疾病,柔的关心、爱的补充给予患者更加体贴的服务,使刚性的技术与浓郁的人文氛围有机结合,刚柔并济,充分彰显医德仁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要想医院工作能够顺利、高质量地开展就要重视医院的人文关怀制度建设。
1人文关怀制度概述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对人的价值的尊重[4]。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体现出医护人员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5]。人文关怀体现在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就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实现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6]。很多公立医院在几十年发展建设历程中,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医院的部分岗位、部分工作环节中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状况[7]。一项对920例门诊投诉原因分析的研究显示,因服务态度欠佳而投诉的占第一位,其次是工作不认真而造成的工作差错,真正涉及医疗技术问题的投诉较少,这已成为公立医院一个致命的弱点[8]。一些医院的工作人员仍然固执地认为,患者到医院来的目的就是治病,但事实上高端的医疗不仅包括高端的技术,还应包括高端的服务。技术实力与人文关怀如同拉动医院发展和腾飞的两支羽翼,二者缺一不可,在技术实力上公立医院的优势无可争议,但也要使医疗人文关怀拉动医院发展腾飞的另一支羽翼也更加有力地挥动[9]。人文关怀制度建设在安徽省已做出积极探索,计划到2020年,全省公立医院基本建成文化认同、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人文关怀制度体系。除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坚持以德治院外,医院应制定相关的规范来约束医务人员的行为,如医院应明确规定患者有“五权”,即知情权、选择权、保密权、参与权和享用权。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方案、并发症的防范措施等。医院还应将医患沟通的有关情况作为考核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广大患者一致称赞的医务人员要给予奖励,反之则给予批评和惩罚[10]。此外,医院在人员编制、福利待遇、环境设置等方面,也应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患者提供舒心的就医环境。
2安徽省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的现状
安徽省在医疗体制方面的改革一直走在前沿,公立医院也一直是改革的先锋队。2009年11月,安徽建立以体现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重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在48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主要包括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分配、人事、药品采购配送改革。2010年7月试点任务完成,基本实现预定目标。2012年12月,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一次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全面推开,并于2013年1月1日起,集中招标的药品将及时配送至县级医院。全省74个县(市)148家县级医院药品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市[11]。目前,根据安徽省卫健委数据,安徽省74家公立医院的综合医改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成效十分显著,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分别增加至2016年的4.54人、4.56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4类54项,补助经费标准达到50元。全省不仅加强了12320卫生服务热线和便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更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多项改革便民措施,网上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达164.3万人次。全省卫生总费用2015年增加到1460.42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到29.82%,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600元。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4.09‰、5.46‰、16.42/10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健康水平提高、获得感显著增强。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不可让技术成为人文关怀的障碍,人文关怀和技术深度结合才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医疗服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论疾病轻重,患者都更愿意去大医院看病,再加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医院级别越高,医生工作负荷越大。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下,医生上班时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方面提出的疑问和必要的解释说明,更不用说关心患者、安慰患者以及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由此引发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日趋下降,医患关系日渐紧张[12]。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诞生,生物机械论的缺点逐渐展露出来[13]。世界学术界也呼吁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并且指出医学研究除了关注疾病以外,更重要的是对患者人文情怀的关注。2016年RichardJ.Franke教授在耶鲁生物医学杂志中发表《姑息治疗和人文科学将患者集中到生命的尽头》一文提出“我们的任务是把不可避免的死亡作为生命最后一章,提出将更多的人文关怀纳入到癌症晚期的姑息治疗中,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融入生命的全过程,给患者一种更有意义、更人性化的体验”[14-15]。随着国外的医学进展,更多地强调以患者中心,在诊治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尤其在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建设发展较早。我国人文关怀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直到2000年以后,才有部分学者或者医务工作者撰文指出医学也需要人文关怀。与国外相似的是,国内学者以缺失和重建为切入点,论述了重“病”轻“人”、重“利”轻“义”等方面的缺失问题,并指出:“导入人文管理的理念,实行医院的人文管理”的重建方法[16]。而今国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医院层面。安徽省也以医院为平台探索人文关怀制度的建设,推进人文关怀的发展。为使全省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觉更加舒心、服务更加体贴,进一步感受到诚信和友善,得到慰藉和帮助;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护,医疗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医患沟通更加充分有效;全省公立医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患者身心疾苦和医务人员身心负担得到显著缓解,安徽省创造性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即在全省公立医院建设人文关怀制度,打造一批患者满意、医务人员满意、社会满意的人文关怀示范医院[3]。
3安徽省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建设的空间
人文关怀和医院人事管理探索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应该有利于吸引和培养在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方面优秀合格的人才,还要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留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健全医院的医务管理人员队伍和结构。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人文关怀不足,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颁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以及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等制度已经开始实施,如何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了医院管理中的又一个新的课题…。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人文关怀
医院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院在实践这一职责过程中,医务人员是最为根本的保障。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具有人才相对集中、人员专业化强等特点,医务人员的职业角色也具有职业专长、职业责任、职业忠诚和职业规划等特征,这些都凸显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开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除了坚持一般的管理原则外,也要重新审视医院组织和医务人员的职务角色定位。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的价值,也就是提倡人文关怀的理念。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门,履行其部门职能时应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从人文关怀的理念出发。
2人文关怀与医院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制定
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也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目的,利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医院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做出科学预测,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要使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人文关怀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例如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对各科室人力资源的配置和需求的意见和想法,对医院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估,根据医院的发展计划和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制定人力资源的招聘引进、配置培训、培养发掘等办法和措施[21。
3人文关怀与人才招聘和人才培养制度
烟草企业工会人文关怀研究
[摘要]烟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人文关怀体系,是其和谐发展、长远发展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烟草企业工会人文关怀的作用,然后介绍了人文关怀体系的内容设计和构建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企业;工会;人文关怀
党的提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社会价值,提供人文关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烟草企业面临结构空间变窄、销售增量回落等问题,员工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加重,影响了烟草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如何构建人文关怀体系,成为企业工会的重要研究课题。
1烟草企业工会人文关怀的作用
1.1有利于政工工作水平的提升。烟草企业政工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文关怀能从政治思想、精神、心理等方面研究问题,既是一种积极的组织行为,又指明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人文关怀的实施,就是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如此,一方面能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政工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1.2有利于员工队伍建设。信息技术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烟草企业也不例外,应该留住人才、利用人才。在日常管理中,企业要关心尊重人才,为员工提供发挥价值的平台,从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企业将员工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有机结合,才是人文关怀的有效体现,从而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3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烟草企业必须调整结构,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要想做到这些,就要构建人文关怀体系,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如此,才能集中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发展献谋献策、贡献力量,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2烟草企业工会人文关怀体系的内容设计
加强人文关怀交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这不仅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到内涵上的一个新的变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舞台,也为在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注重和体现人文关怀,更加确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综合教育、引导、沟通、协调等方式,运用组合手段,不断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挖掘人的潜力和聪明才智,激发动力,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促进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不仅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变化,而且更加坚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个特定的对象来开展工作,更加肯定了工作对象的重要性。这样,进一步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原则,更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求真务实。
其次,注重和体现人文关怀,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
在过去,一提起思想政治工作,人们很容易想到是那种大灌输、大教育为主,以关心生活为辅的传统工作模式。这样的工作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地位不是等同的。确切的说,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政策信息传递,实效性不强。甚至,会因为某些措施和方法的不得当,造成工作对象的逆反心理,无法实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十七大报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就是改变了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单向的说教,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良性互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变为双向的信息传递,变成双方共同来承担和完成的工作,无疑是一个创新,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加强和改进。这样的良性互动,是科学合理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体现着人文关怀的良性互动,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双方开诚布公,相互融合更为紧密,关系很和谐,不但使得政策信息容易被工作对象所接受,也可以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及时把握工作对象的心理预期和实际需要,来相应地调整与改善工作内容和方法,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让工作对象乐于接受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这样的体系和模式,能更好地做到“三贴近”,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高职后勤管理工作探究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效率的高低,自然会对高职院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够高效运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科技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将人文关怀这一现代管理理念引入高职院校具体的后勤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能够推动后勤管理工作本身高效顺畅地运行,另一方面也为高职院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注入持久强劲的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人文关怀;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
从广义上讲,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在整体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所说的未雨绸缪,以及大兵未动粮草先行等,都鲜明体现了后勤工作的保障功能。自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教育工作在各个方面也要加大改革的步伐,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好更适用的技能人才,这一要求既为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很多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原有的方式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有必要将人文关怀这一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后勤管理工作中,以多角度的温暖服务,全方位的高效管理,不遗余力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使高职院校后勤系统更好地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标和任务。
一、人文关怀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把人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对人的生活关心,对人的发展爱护,对人的工作支持。在我国,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谋福利,谋发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人文关怀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人文关怀在两种层面上都有明显的体现。一种层面为,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部门,后勤管理者及员工要树立以服务师生、服务学校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竭尽全力打造出温暖舒适、方便快捷的校园环境,保障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并且要与科技和网络结合,创新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一时间为师生排忧解难,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运作。另一种层面为,作为学校诸多工作部门中的一个分子,后勤工作的管理者对于本部门内部的员工,也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对于下属员工,关心其生活,尊重其工作,帮助其发展,表达并维护其权益,发展并满足其需求,让员工们在平等民主、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中愉快生活,积极工作,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员工们主动全面、快速高效地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强大驱动力,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综合素质好、专业技能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高等职业院校这一重要社会职责出发,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必须也将必然体现出人文关怀,并付诸具体实践。在高职院校,主体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即教师和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知识,实践教书育人的理念,教师在社团活动和科学研究中与学生一起敬业乐业,攻坚克难,体现的是行动育人。以此相比,不同于教师教书育人、行动育人那样的显性直观,后勤管理体现的人文关怀更多是隐形微观的,后勤管理者和员工们更多的是在践行着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理念。在高职校园,教师们在此教学和科研,学生们是在这其中度过三年的学习成长时光,所以校园环境的舒适便捷与否会对师生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在校园内部,独具特色的建筑,优美舒适的植被绿化,便捷鲜明的道路标识,都可以使师生们感到景色美丽、心情舒畅,在此教书和学习,就会慢慢积淀出开朗阳光、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在校园内部,专业突出的雕塑、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长廊、安全温馨的灯光照明,都可以使师生们获得美的陶冶,心的陶醉,在此科研和生活,就会慢慢培养出品位高尚、朴素端庄的审美情趣。总之,围绕着教师和学生这一高职校园的主体,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要以满腔的热忱,精湛的技能为师生们提供全面及时、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教师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们在获得优质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优质服务,真正体现出后勤管理的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功效。
二、将人文关怀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融为一体的措施
论人文关怀下高校管理问题
摘要:现代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既需要依靠完善的制度管理作为保障,又需要依靠人文情感关怀促使管理对象自觉、主动地遵守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同样地,现代高校管理也同样如此。一方面,高校管理工作实行制度管理,能够确保高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低耗高效;另一方面,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基于制度管理前提下创新管理新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尊重,也能够使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基于此,文章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探讨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管理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人文关怀;情感需求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学生切身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主要依据制度管理为基础,通过制定高校管理规章、守则等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制度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行,然而过犹不及,单纯的依赖制度管理则容易使高校管理工作陷入“制度化僵局”,缺乏情感关怀和人情味,阻隔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符合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和要求。为此,有必要针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从人的情感需求角度出发,基于制度管理前提下,寻求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概念解读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概念,指的是围绕以人为关心为中心,从人性化和情感角度入手,做到尊重、关心、爱护被管理对象,所实施的管理工作能够符合被管理对象的情感和个性化需求,并促其实现全面、综合发展都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高校实施人文关怀管理,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观念,既符合时展的趋势要求,又符合当前高校管理工作改革的要求。实施人文关怀,确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为教师和学生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二、基于人文关怀下的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幼儿园管理对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
1多方树立以人文本的观念,提升重视度
教育行业是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先进思想的传播地和发扬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理念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能够提升整个幼儿园所有人员的人文关怀重视程度。以人文本的观念并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形成的,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既有幼儿园园长,也有幼儿园老师,多方面组成整个校园环境。提升在幼儿园管理中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首先就要从幼儿园的园长着手。园长要充分弄清楚在幼儿园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基本含义,明白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以老师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满足学校老师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通过多种方法打造出良好的幼儿园人文环境。园长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其他管理优秀的幼儿园进行交流,学习其他幼儿园管理的长处并为我所用,结合自己园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提升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其次,也要呼吁全社会尊重幼儿教师。每个社会人在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之后,都希望得到尊重,而幼儿教师正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默默的付出自己的努力,且这个阶段的儿童是几乎没有自律能力的,这种特性也加大了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难度,所以社会各界也应该尊重幼儿教师,重视幼儿教师的工作。
2完善幼儿园管理规范,恢复教师活力
现如今,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改革,看似与幼儿园关系不大,但是幼儿园学习是学生养成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阶段,只有老师具有活力,有工作激情,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改革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制度是所有工作开展和行为活动的准则,学校管理要从管理制度着手,从最深层的影响因素进行变革,根据老师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教学要求以及老师行为规范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学校打造的教学环境。学校方面还应该注重将幼儿教师的潜能激发出来,开展多项拓展训练或者是实践活动,让老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根据自己独特的一面安排教学活动,引导老师深入到培养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工作中,提升老师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促进幼儿老师的发展。要承认和感恩幼儿园老师的付出和努力,社会范围内要重视幼儿老师的价值,无论是幼儿园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要尊重幼儿教师,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支持幼儿园老师的工作,鼓励老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3强化对幼儿园老师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幼儿园教育领域入职的新老师在工作中会更加注重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自己制定的目标,也会注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能够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亲临的工作环境是否舒适。所以说,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学校要增强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认识,要密切关注幼儿园老师的社会需求和生活需求,善于挖掘老师的创造性,创造多种条件实现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的价值。学校和社会要为幼儿园老师打造一个温馨的人文环境,让老师能够感受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让老师在工作中感受到温馨,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除此以外,幼儿园管理者要通过合理的方式避免园方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尽最大的力度满足老师的需求,进而为幼儿园得以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注重人文关怀的方式要得当,提升幼儿园老师的积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人文关怀源自西方人文主义,提倡一种具有公平、民主、自由的权利状态。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对人类及尊重人的理性化思维十分关键,该理念决定了人类人性价值和自身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将其融入人文关怀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作为核心,融合我国社会发展途径、大政方向和传统教学理念,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理念教育,为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道德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展现为硬性传导,而在柔性管理与引导中有诸多不足,人性关怀方面还有诸多欠缺,限制了高校学生未来人格的开拓与潜能的激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属于人在满足生存所需及物质所需后,在精神与心理领域的高层次所需,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所需而取缔。人文关怀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表现,愈发体现出人的主体作用,其存在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在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中,对社会未来的人才,也就是高校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良好的意义。高校人文关怀属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高校学生不但能够建设并创造未来社会,还是未来的父母与师长,所以人文关怀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将要担负教育下一代的义务与责任,他们在人文关怀中学习到的关怀与能量会不断延续下去。高校人文关怀与当前教育理念的素质培养中的德育及理想相融合,是高校教育演变的结果,也成为维持高校教育永远保持生命力的主要精神,通过谅解、大度的心胸为具备远大志向的青年给予较好的教育环境[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行政执法保障人权论文
【摘要】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爱心,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地位、尊严,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困境、信仰,社会的出路以及人类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的思索与探讨,以及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的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付出艰苦努力。和谐社会的价值蕴涵十分丰富,如民主法治、友爱诚信、公平正义、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等,但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对于法治而言,在其人文关怀的视界内,其关键与核心是不仅在法治的观念、意识与精神上,而且在法治的规范与制度上,都要始终遵循一个根本准则,这就是:把真实的个人真正地当作人——有价值、有人格、有尊严的人!
【关键词】和谐社会行政执法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2005年8月31日的《大河报》报道了一个令人心寒的案件。一位老人去世后,子女将其骨灰放进棺木安葬在老家的一个山洞中。当地民政部门接到举报,以为老人遗体没有火化,强行挖出棺木,在上面写明老人的姓名、住址,放在宣传车上,游街“宣传”国家政策。为此,老人的子女以民政部门违法为由,提起了诉讼。孟津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民政局行政行为违法。然而,8月19日,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黄宏安和该局下属的殡葬管理所几位领导在谈到当时的执法行为时,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当时的行为并没有不妥,因为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骨灰同样不能土葬,应该安葬到公墓;对骨灰进行非公墓以外的‘二次入棺’也是要受到行政处罚的。”“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是骨灰,我们就是去起的‘骨灰’。”
“骨灰游街案”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人员的野蛮执法行为纷纷表示谴责,也对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人权意识的淡漠感到心寒。在当前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形象欠佳,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缺少人文关怀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与我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是格格不入的。简单粗暴、缺乏人文关怀的野蛮执法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上的毒瘤,也不利于以人为本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人文精神是法治的精神意蕴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项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决定法治传统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就是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