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03:27: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民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民教育论文

讲授法研究论文

一、要使讲授具有科学性

科学是有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熟悉,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并被实践证实了的真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摘要:“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无法估计的地位”讲授要达到科学性,首先要有科学的内容。讲授的内容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认为是真理性的东西,即内容要准确无误,符合实际,毫无虚假,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其次要有科学的态度。讲授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能有半点虚假。再次要有科学的语言。教师要用该科的专门术语,讲“行语”,有必要用通俗说法时也不能和专门术语相违反,并且要用普通话讲授,使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词汇、语法、修辞,力求语言清楚、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音调要有抑扬顿挫,富有美声。最后要有科学的方法。讲授的方法要多样化,富有灵活性,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适应性,轻易使学生接受。

二、要使讲授具有形象性

形象性是讲授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对讲授内容进行加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要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直观实物、绘画及音响等手段,对讲授内容进行形象描绘。这是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有的学者把教学的形象性称为教学的表演性。罗伯特%26#8226;特拉弗斯在《教师——艺术表演家》一文中说摘要:“教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和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讲授表演是教师一切外显行为的综合表演,它包括教师的衣着妆扮、表情态度、身姿动作、实验操作、口语板书等因素。讲授表演要采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照顾到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这种表演直接具有社会伦理价值,即教师在表演中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启迪聪明,促进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做才给学生以示范。教师要自觉的“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这是教学表演和其它表演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讲授形象性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是最主要的。教师借助形象化的语言,通过比喻、修辞、类比等形式,就会把要讲授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使学生立得要领,顿开茅塞,透彻理解。教学实践表明,越是抽象的概念,讲授中就越需要形象性的描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其内涵。

三、要使讲授具有情感性

查看全文

党支部政治交接学习活动总结

一年来,十一中民盟支部在盟市委直接领导下,在学校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履行方,案,范1文0库欢迎您.采1集参政党职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真正发挥了参政党的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支部的工作也取得良好的佳绩。现总结如下:

支部全体盟员秉承老一辈优良传统,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切实搞好新老交替基础上的政治交接。支部经常开展组织活动,积极参加统战部组织的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60周年活动和民盟市委有关政治交接学习活动,积极参加盟市委组织的论文评比(我支部有三篇论文参评)。当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时,我们盟员多次自发捐款表爱心。

(一)在思想学习方面。第一、学习内容更殷实,年初,我们制定了“20**年支部学习制度”,以此来规范今年支部学习活动。今年我们以专题学习为重点,学习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学习统战理论,重点学习民盟历史,通过学习,我们增强了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十七大”文件的学习,引导大家注意“”新表述、新观念,特别学习多党合作这一板块,加强自身建设。第二,学习方法在改变,盟员除了每个月的定期学习外,不分时间和地点,大家彼此切磋和商讨问题,不仅是教学上的学术问题,更多的是紧密结合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有的放矢,组织专题讨论。使全体盟员在学习和发言中相互启发,克服以往支部学习就是读报、喝茶、漫谈的老一套,效果良好。例如,陈家林老师与丁秋霞老师不仅是化学学科同行,时时可见他们俩有学术上的争鸣,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围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热点、参政党的作用商讨,积极建言献策。丁秋霞老师特别关注环保、节能减排问题,而且身体力行,向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建言献策。第三,学习效果在提高,我们在学习中注意了学习兴趣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即我们将老百姓生活、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开展讨论,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性、操作性很强,因而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几位年轻的盟员经过学习,由以前的一知半解到现在深刻体会党的有关大政方针、党盟合作,充分调动年轻盟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年轻盟员不仅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而且还特别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二)在组织建设方面,支部坚持把发挥盟员作用贯彻落实作为支部工作的主题,切实发挥支部组织的战斗力,增强支部盟员的活力。组织生活是联系盟员的重要形式,除要求盟员要按盟章严格要求自己,按时过好组织生活,认真履行一个盟员的基本职责外。我们坚持了每月的组织生活,并用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开阔盟员的视野。春节期间,盟员们不管天寒地冻,和盟市委领导一起看望离、退休老盟员,慰问病故的胡应生老师的家属。支部关注并帮助那些积极要求加入民盟的优秀教师,如:俞宏斌等。我们率先垂范,努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示我们盟员风采,增强组织凝聚力。

(三)在本职工作方面,支部全体盟员爱岗敬业,个个是骨干,值得一提的是支部全体盟员今年都带毕业班。陈家林老师虽近退休,但仍挑重担,担任高三年级长并兼任多个班的化学教学,安庆“二模”考试中我校化学成绩位于安庆市同类学校第三名,在教学之余,他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并积极撰写文章,搞课题研究并结题。王颖和严金凤老师虽年过半百,体弱多病,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们所任学科成绩亦名列前茅。特别是王老师还担任初三班主任工作(她是我校最年长且受人尊重的班主任)。李奕龙老师担任高三文科班主任兼政治教研组组长,他的论文《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刊登在《人民教育》第552期,《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主要误区与跨越》获市优秀论文二等奖,《安庆二模政治学科试卷分析与备考建议》发表在安庆教研网,并在安庆政治教研会作主题发言。高三“二模”政治居同类学校第一名。程霞骊任高二特重点班班主任,兼高三数学课程,无论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非常.尽职。邵玉荷老师承担高三英语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她整天忙碌在学生之中,根本顾不上自己儿子(今年参加高考),张月娥尽管年轻,但在安庆市物理优质课评比和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均获三等奖,班主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王学平老师的《怎样提高45分钟效率》一文刊登在《素质教育论坛》CN442-1078上,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亦获三等奖,丁秋霞任高三、高二多个班化学教学,《给每一个学生机会》一文刊登在《人民教育》第552期,07年教师节获安庆市模范教师光荣称号,“二模”考试中化学成绩位于安庆市同类学校第三名。

经全体盟员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盟市委的肯定,李奕龙、程霞骊老师获优秀盟员光荣称号,陈家林老师获参政议政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查看全文

阅读能力培养管理论文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示范,向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基本知识”和文章阅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充分运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是第一册中的《雨中登泰山》、《记念刘和珍君》、《灯》、《拿来主义》和《景泰蓝的制作》等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课文,如《难老泉》(第一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第一册)、《雄关赋》(第三册)、《作家要铸炼语言》(第一册)和《一个好树种——泡桐》(第一册)等,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自读具体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拨。最后,我们便开始实施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和近几年的高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其测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也便于我们对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熟练运用基本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个“基本”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高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他们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查看全文

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示范,向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基本知识”和文章阅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充分运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是第一册中的《雨中登泰山》、《记念刘和珍君》、《灯》、《拿来主义》和《景泰蓝的制作》等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课文,如《难老泉》(第一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第一册)、《雄关赋》(第三册)、《作家要铸炼语言》(第一册)和《一个好树种——泡桐》(第一册)等,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自读具体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拨。最后,我们便开始实施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和近几年的高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其测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也便于我们对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熟练运用基本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个“基本”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高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他们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查看全文

现代文阅读能力管理论文

[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查看全文

作文教学新思路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占据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校学生作文的突出问题为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空洞、雷同、感情虚假、语言贫乏。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习作教学方观念与方式过于传统,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作文教师创新空间,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探索新课程、新教材之下的作文教学新思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信心与水平。

二、课题的确定

针对我校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空洞、雷同、感情虚假、语言贫乏等现象,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资源,在继承传统作文教学优秀经验的同时,尝试改革,确定课题:新课程、新教材关于作文教学的新思

路的研究。

三、界定关键词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戏剧问题式教学现状

【摘要】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戏剧作品教学对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戏剧作品为例,以“悲剧”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式教学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戏剧教学;问题式教学

201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正式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17-18,这标志着语文学习新时代的到来。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构建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当下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戏剧作为一门古老而传统的综合艺术,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在丰富学生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审美人格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考试题几乎不直接考查戏剧文本,戏剧选文的教学一直被忽视。纵观近年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有关高中戏剧教学研究总体来说是不大受研究者青睐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也是相当少的,特别是把戏剧教学的理论和戏剧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更为稀少。因此,对戏剧作品进行教学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在此,笔者针对戏剧文学作品,以“悲剧”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式教学法,以期戏剧选文的教学能够得到重视,在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感悟戏剧艺术的魅力。

一、高中语文戏剧作品选文特点

高中语文戏剧作品,从选文种类和范围来看,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所选篇目全部出自名家之手:“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窦娥冤》、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现代话剧作家曹禺的《雷雨》。选文包括中国古典戏曲、中国现代话剧、外国戏剧,体现了新课标的“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凸显戏剧作品教学在育人、情感熏陶、审美体验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从选文数量来看,戏剧文学作品的数量较少。相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他文体,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统编教材保留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三篇戏剧作品:《窦娥冤》《哈姆·雷特》《雷雨》,安排在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从选文篇幅来看,入选的三篇戏剧作品,只选取了完整戏剧的部分内容。其中,《窦娥冤》节选了原戏剧的第三折,《哈姆·雷特》节选了原戏剧的第三幕第一场,《雷雨》节选了原戏剧中的第二幕(片段)。虽然节选的都是原戏剧中的高潮部分和经典情节,但是由于篇幅受限,呈现给师生的戏剧完整度有限,戏剧魅力体验自然相对不够完整。从选文作品内容性质来看,三篇选文悲剧色彩浓厚,都属于悲剧范畴。本单元的单元学习提示设置为:以“悲剧”为切入点,“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悲剧意蕴、理解悲剧的风格特征,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

二、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

查看全文

市级骨干教师教育培训个人工作报告

年12月,我有幸被评选为市首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自年1月起,任期三年。光阴似箭,三年的骨干教师时日悄然过去了。回首这三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知道,过去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勤垦垦,兢兢业业。我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我深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经常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阅读。通过重读那些文学名著,增强了我对名著内容的深入了解,也更增加了我的知识养料;通过学习教育专家的理论文章,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我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提高了我的做人修养。我还经常关注市教育博客的内容,在同行的博客中学习经验,探讨不足,及时把握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积极去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争取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然后,又把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写成文章。《我的语文教学观》一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篇文章在年3月《安庆师训》(年第1期,总第24期第39-40页)发表后,受到同行一致好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作为教师的信条。任职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我总是特别的关注。年4月,我所写的关于留守学生的《空巢,谁在留守》一文,荣获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案例评选一等奖,受到人民教育编辑部和市教育局表彰。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年8月5日县级典型课例公开课评比中,我所教学的《伤仲永》获得了总评86.67分,受到县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在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乡统考中,我所带的八年级语文获区级第二、校级第一的好成绩。在年12月县《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我所辅导的两名学生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我也获得了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教师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思想者,一个探索者,所以本人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年4月,我作为一个骨干教师,参加了市教研室在枞阳召开的市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会上,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科研成果,力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日渐成熟。勤奋积累,笔耕不辍,我把我的教学心得和生活中的感受形成文字,写进我的博客。在年8月市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我的博客----亭湖熙客,获市年度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二等奖。在年元月市优秀教育博文评比中,我的作品《师恩永远》、《我带学生爬雪山》分别获得市年优秀教育博文“感悟人生”一等奖和”和“教育叙事”一等奖,并享受市教育局特邀参加第二届市教育论坛大会的荣誉,并接受市教育局颁奖。

查看全文

群文阅读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应用研究

摘要:由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增大了文本阅读量,高中语文教学也将从单篇文本阅读教学走向“1+X”群文阅读教学。本文以诗歌群文阅读为例,阐述了群文阅读在完成任务群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三个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群文阅读;诗歌;应用价值

面对统编版语文教材所呈现的“1+X”文本编排方式,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需逐渐从单一的文本教学走向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语文新课程“1+X”文本编排里的“1”指的是要精讲的一篇文本,“X”是附加其后的若干篇泛读或课外阅读文本。“1+X”的阅读教学意味着高中语文的学习形式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而是将学习内容与方式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因诗歌篇幅短小、语言含蓄、具有抒情的特点,其更适合将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链接起来进行“1+X”的新型教学。现将群文阅读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论述如下:

一、群文阅读有利于任务群教学目标的落实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和适应,最主要的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要理解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语文统编教材与原来人教版教材相比,变化大约有40%。新教材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每册8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版块。其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共有20篇,在原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14篇考试必背篇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篇。新教材的单元以课文为核心构建,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面对统编教材增加的诗歌内容,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达成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这里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同一议题的多篇文本的相关联阅读学习,以实现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形式。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单元议题为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共选编了9首中外现代诗歌,其中中国诗词包括的《沁园春•长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二首,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穆旦的《春》、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四首现代诗;外国诗包括雪莱的《西风颂》、博尔赫斯的《老虎与黄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与天空》三首,另外还设戴望舒的《我的记忆》为延伸阅读篇目。新教材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以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群文阅读的方法会使教学的目标更加清晰,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阅读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就可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设计课程。整个阅读学习过程包括带着任务进行拓展性阅读与理解、纵横比较探究、小组成果互评与鉴赏等学习环节。“读”是群文阅读学习的关键环节。诗歌阅读可以设计成诵读、品读、吟咏、吟唱等多种方式。本单元的任务为把握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围绕这个任务,我们在课堂上就需要把诗歌的整体性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全员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就阅读任务开展多种阅读形式的展示与点评活动。学生作为整个阅读学习过程的主体,需要完成多元阅读、任务探究、互相交流、成果展示、反思评价等环节。学生在“生生对话”中学习,从语言层面去发掘文本意义。教师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同时发展思维,传承文化……这样的群文阅读学习,除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热情外,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渠道。[1]

二、群文阅读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查看全文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忠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

创办于1987年的海门市东洲中学,走到今天,不满16个年头,却已尽显名校风采: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试点学校、江苏省素质教育试点学校、江苏省德育整体改革试点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殊荣联翩而至;中央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纷纷前来该校摄制专题片或采写了长篇报道。原创:是什么魔力,让一所城郊初中如此健步疾飞,一举揽得诸多辉煌于一身?至为关键的一条,东洲中学有一位被人们誉为“教育的领头雁、改革的先行者、教师的贴心人”的好校长张炳华。

“学生和家长的利益高于一切”

张炳华在《教育断想录》一书中写道:“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具体到某个行业,某个人的时候,党的利益、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则会被赋予特定的内涵与外延。作为一名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利益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张炳华时刻牢记入党宣誓时的庄严一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把党的阳光雨露洒向每个角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