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素质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15:58: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才素质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素质调研报告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再教育工程,是塑新工程,是素质提升工程,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05年培训人数就累计达10462人,培训覆盖率达到45.72%,位居全省前列。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市继续教育工作推进迅速,主要得益与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一是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规划,编制出台了《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保障措施,并对加强组织和管理提出若干要求,同时,在富阳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意见。二是出台《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育证书管理制度》等政策配套文件,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富阳市人事局联合各级机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发动工作。
二、宣传有力,认识到位
积极把握舆论的导向机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宣传省、市本地区的继续教育有关政策,宣传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关程序和教育内容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关要求,引领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关注此项工作,参与此项工作。通过有效的宣传,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它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不断成长成材。经过几年的宣传和培育,我市积极营造起了“人人参与,我要学习,让我受益”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最近6月23日、24日两天人才中心开展的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中,一期就容纳了300余人,场面火暴。
职工素质提升与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局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水”战略,使职工素质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为水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务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近期,根据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的要求,我和人秘科同志一起,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基层联系单位就系统职工素质提升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水务系统人才队伍现状
全系统现有在职职工480人,其中女职工113人,中共党员301人,人员结构分布如下:
从人员结构分布表可以看出,本系统人员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职称上看。全系统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人员154人,占职工总数的32%,技术人员总量达到了一定要求。但同时可以看出,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只占技术人员总量的10%,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助级以下职称,层次不高。二是从学历上看。全系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87人,占职工总数的39%,比例偏低,且本科学历人员只占8%。人员整体教育水平不高,高学历层次人员数量偏少。三是从年龄上看。全系统35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占27%,36岁至54岁的中年职工占62%,55岁以上的职工占11%,年龄结构比例约为2:3:1,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二、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一)各类人才结构分析
市高素质教育人才调研报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的支撑。*教育名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速实现“两个率先”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建设者。
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到20*年底,全市共有学校(幼儿园)1241所(不含部省属学校、部队院校以及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85.3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6.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万人。近年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有:
1、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干部联合公选、干部交流锻炼、“四五园丁工程”、“千名教育硕士工程”、教师校长境外培训、新教师“凡进必考”、农村教师“优岗计划”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建立健全起教育人才选拔、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使全市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专业素养、属性结构、工作状态不断改善,已基本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2、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大力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人才培育、积极优化人才激励措施等工作,倾力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队伍,*市坚持以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实践锻炼来培养教育管理人才、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反响。全市已有近千人通过“公选”、竞争上岗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公选”、竞争上岗的干部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3、教师人才高地基本形成。通过实施“四五园丁工程”,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目前教师学历达标的平均水平幼儿园为96.84(比“九五”末高2.3个百分点);小学98.8(比“九五”末高2.2个百分点);初中95.5(比“九五”末高4.3个百分点);高中91.3(比“九五”末高12个百分点)。全市目前还有1200多名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其数量超过全省其他城市的总和,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全市现有省级特级教师148人(在职81人),在职名校长、名教师113人。每年还选拔近百名教师赴境外进修深造,并已有114名教师取得国际英语教师任职资格。通过“十五”的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为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县区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的支撑。南京教育名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速实现“两个率先”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建设者。
一、南京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到*年底,全市共有学校(幼儿园)1241所(不含部省属学校、部队院校以及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85.3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6.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万人。近年来,南京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有:
1、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干部联合公选、干(来自公文有约)部交流锻炼、“四五园丁工程”、“千名教育硕士工程”、教师校长境外培训、新教师“凡进必考”、农村教师“优岗计划”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建立健全起教育人才选拔、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使全市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专业素养、属性结构、工作状态不断改善,已基本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2、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大力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人才培育、积极优化人才激励措施等工作,倾力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队伍,南京市坚持以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实践锻炼来培养教育管理人才、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反响。全市已有近千人通过“公选”、竞争上岗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公选”、竞争上岗的干部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3、教师人才高地基本形成。通过实施“四五园丁工程”,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目前教师学历达标的平均水平幼儿园为96.84(比“九五”末高2.3个百分点);小学98.8(比“九五”末高2.2个百分点);初中95.5(比“九五”末高4.3个百分点);高中91.3(比“九五”末高12个百分点)。全市目前还有1200多名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其数量超过全省其他城市的总和,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全市现有省级特级教师148人(在职81人),在职名校长、名教师113人。每年还选拔近百名教师赴境外进修深造,并已有114名教师取得国际英语教师任职资格。通过“十五”的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为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人才调研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市委工交工委、建设工委,市直各企业主管部门、市属各大型企业(集团)党组(党委):
为大力贯彻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活动的指示精神,加强对企业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和锻炼,确定在企业后备人才中开展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这次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基本思路、两大奋斗目标和五个更的工作要求”,联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思想工作实际,通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和思考,使企业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施步骤
各级企业干部管理部门和各大企业(集团),要按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好这次调研活动。具体步骤:
金融学教改探索
一、金融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金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时展的大背景。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虽然该计划主要是面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但是,该计划同时也指出“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将会引导其他各类人才包括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正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多元的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性的金融制度。而伴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开放,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金融”时代,它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另外,上海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必须要承担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培养大量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重任。在上述时代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传统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人才的需求,对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进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从卓越工程教育计划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快速发展的金融深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征,确定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知识背景、适应国情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卓越金融人才”。根据这一目标,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把握三个关键点。(1)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金融深化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大金融”时代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通用型金融学人才。尤其是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金融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导学生将金融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这是必然趋势),金融资源的国际流动不断增强,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人才一定是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国际金融人才。因此,加大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并由教师来主导与控制,学生是被动接受,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需求的金融内需型人才,缺乏国际化。显然,这样的教学状况是难以满足新时期金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符合卓越工程教育的理念。
组织部门着力点交流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可以说,组织部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成效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组织部门自身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也会对党的其他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组织部门在全党各系统、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并努力以组织工作的新成就来加以体现。
组织部门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找准组织工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不仅应该成为组织工作的“创新点”,而且更应是组织部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闪光亮”。
首先,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建设上。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能够取得实效,关键看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核心内容就是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特别是要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人品作风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更好的形象,有更广泛群众基础。
其次,要把“着力点”放在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年轻干部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开阔视野,拓宽渠道,把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要引导年轻干部到艰苦复杂环境和多种岗位经受实践锻炼。优化干部和人才的行业、专业、地区分布。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和完善干部的评价、选拔机制,制定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干部的德才标准、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办法。完善和推进党政机关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思想上重视人才,从工作上重用人才,从感情上贴近人才。要理清人才工作思路,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要切实把教育培训作为干部、人才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起教育、培训、使用、考核一体化的机制。不断研究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方式,把理论提高与增长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促进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在使用中提高。同时,要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
第三,要把“着力点”放在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的头脑,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善于发现和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身边的模范激励党员、以身边的典型引导党员、以身边的先进教育党员。要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的内在动力,促使党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在实践中锻炼党员。引导党员投身于实践,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把广大党员在思想上的收获转化为服务群众、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
基层干部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同志在报告中把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为专门的一部分,并对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军队建设的关心和厚望。学习十七大报告,我们深受鼓舞,同时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开训以来,我师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探索战斗力生成新模式,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报告,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要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大力加强作战力量建设、人才培养和战场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完善军事法规,加强科学管理,促进部队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仔细研读报告,令人奋进。
我们青藏兵站部大多数基层单位官兵驻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所属单位分布在甘、青、藏三省(区)的数十个点上,驻地分散,环境恶劣,任务繁重。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对于基层部队来说,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一是要强化发展意识,紧紧扭住打赢目标搞建设、谋发展,不断打牢基层的战斗力基础;二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下大力解决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创新发展;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提高官兵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基层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向,努力营造吸引、凝聚和稳定人才队伍的浓厚氛围。
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文新局人才工作总结3篇
第一篇
今年以来,区文新局人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强对全体干部的培训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和工作业务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区文新局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区文新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安排部署人才工作,并注重抓落实,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人员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股室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按照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严格执行报告、审核、审批和备案等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按照我区人才工作年度安排,制定了本单位人才工作方案并按时完成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努力拓宽服务渠道,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为群众服务的质量。
二、搭建平台,加强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区人才工作的相关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区文新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的措施,努力为年轻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积极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干部结构不断优化等。我局克服资金紧张,办公条件有限等困难,积极为年轻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不断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目前我局基本形成了中轻年相结合的人才年龄结构,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87%,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本单位优秀人才工作制度,及时帮助指导培训优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建立了文新干部人才信息库。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一、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对市场专业的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市场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市场营销的内容和手段也在不断地丰富并发展变化,旧的营销方式也将被新的营销方式所取代,如电话营销、直邮和网络营销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增加新的培养内容,以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要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采取论文写作、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召开研讨会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2.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从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形势来看,市场营销、计算机和企业管理这两年一直高居人才需求榜之首的“铁三角”,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员。但与此同时,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掌握市场营销规律,而且需要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法,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这种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高要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提出严峻的挑战,从而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达到提高就业率的办学目的。
为此,应该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