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04:48: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人才培养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才培养总结

烟草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一、生产车间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背景

(一)随着行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车间一线岗位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现,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关键岗位人才空缺对生产造成影响:一线技术含量高、与产品质量关系密切、培养周期长的关键岗位,当面临员工请假、休假、调岗、离职、出差等情况时,此时车间必须有其他员工填补空缺。尤其在《员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出台以后,每位工作满1年员工都享有每年最少5天假期,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培养出岗位“后备人才”,当岗位面临后备人才匮乏的情况,势必对车间生产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一流企业对一流员工队伍的需求:企业在“争创一流”过程中,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员工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单项专长,而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生产实际中成为“多面手”、“万金油”。同时,车间通过培养更多岗位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企业技术进步与流程再造的要求:近几年来,各卷烟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速度加快,技改后,生产作业流程随之变化,原有岗位会出现合并重组,这就需要有掌握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4.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按照国家局指导思想,烟草行业跨省重组,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郑州、新郑卷烟厂联合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确立,企业更高层次联合重组迫在眉睫。面对新一轮的岗位竞争,广大员工迫切要求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查看全文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工作总结

近年来,××税务分局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税务干部的观念、素质、能力、作风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制定了“4251”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2007年,培养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操作能手400名;培养精通财务会计及税收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200名;培养具有计算机中级以上水平、又懂得税收知识专业人才50人;培养税收专业高级人才10人;全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本科以上学历达到25%。“4251”人才培养工程是我局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是强化干部专业业务理论水平,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举措。我局围绕“4251”人才培养工程这个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为先导,全面开展“三观”教育

我局把开展“三观”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服务规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

1、开展学雷锋树典型活动。我们以分局雷锋馆为载体,连续几年发动税务干部寻找身边“闪光点”,组织宣讲团宣讲“闪光点”,弘扬正气。我们还将“闪光点”事迹刊登在雷锋馆内,组织税务干部参观学习,激励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雷锋馆已成为一条星光走廊。

2、有针对性地在干部中开展政治理论系列培训。我们每年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系列讲座”,请教授专家上课,不断提高干部理论修养以及干部的领导艺术。

3、每年在三月份组织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学习廉政纪律,开展警示教育。2005年三月份我们又开展了“五防”(纪律上防松弛、经济上防贪欲、执法上防随意、工作上防失误、生活上防堕落)、“三慎”(慎权、慎行、慎微)教育,增强税务干部廉政意识、防范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

查看全文

石油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国际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中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涌现,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的石油化工企业,其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越来越高。我国进入WTO后,石油化工企业也正在与国际接轨,石油化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石油化工企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公司做为一家以石油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公司坚持人本理念,为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创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为员工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机遇与空间,为员工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创造必备的条件,并对有突出表现和突出贡献的员工予以认可和奖励,力求员工价值与公司价值同步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和相互促进。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金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广大的职工树立优秀的榜样、为企业打造各个岗位上的中坚力量,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先进典型培养制度,2014年加上其他单位转入的100多名员工共确定9名先进典型、一个先进班组作为典型培养对象。

一、注重培训战略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强烈的战略意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科学制订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对培训资源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集约化培养建设。一是整合教育资源。打破行政管理界限,集中整合公司及各二级单位的培训资源,将党校、培训中心、机电仪中心和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强化职业培养、技能鉴定和专家咨询职能,突出特色,发挥合力。二是整合师资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精选名业务骨干组成专职培养核心团队;同时,与内部学有专长的技术干部、技能操作骨干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和企业专家等多人结成兼职培训师资网络,在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同时,提高了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内容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处理,制订并完善了培养程序与质量控制文件,提高了培养标准化水平。三是整合资金资源。确保培养经费足额提取、专款专用,统筹建设规划、统筹资金运作,丰富了培养载体,强化了培养的集约化运作水平;为加强培养机制的建设,今年我公司还计划投万元,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推进集团公司级特色培养网络建设。

二、注重培训针对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强烈的针对意识,对于从事不同的岗位的培养对象有着不同的培养程序与内容。对从事前线机器操作岗位的典型培养对象来说,他们是引进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引进设备的使用及引进的技术消化和吸收。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操作环节来说,培养目标是提高工艺质量、提升操作技巧、树立基层榜样,我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培训工作,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组织工作,由公司内部一线操作业务骨干作担任咨询与指导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培养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培养目的,为一线员工树立良好榜样。对于从事技术与维修等岗位的典型培养对象,我公司多次开展业内短训班、研究班,加强培养对象与同行业技术专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并安排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领域的学术交流培训班,为培养多领域、精技术的综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公司还和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多次派遣部分培养对象赴高校进行定期进修学习。而对于从事管理岗位的典型培养人才,我公司采取岗位实习与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其在多个相关的岗位进行学习与自我提高,并定期派遣其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的理念与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良好运作奠定基础。

三、注重培训效能意识

查看全文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对我省31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从200*年5月开始开展了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自评工作。在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帮助下,我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自评工作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四个阶段的自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被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为优秀。现将我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今年5月接到省教育厅评估通知后,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和校务会,专题研究评估工作,从各方面加强了对自评工作的领导。一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自评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步骤。二是成立了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由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任主任,教务处长、校办主任为副主任,抽调了专门人员,正式开展自评工作。同时,成立了16个项目组,具体负责15项二级指标和办学特色、创新项目的自评工作;各部门也成立了自评工作小组,抓好本单位自评工作。学校确定了校长为学校评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三是抓好指标分解,明确工作任务。校评建办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过认真梳理,将评估指标体系的8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81项主要信息,具体分解到各部门,明确自评任务,责任到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评建办分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进行合理分工,及时将指标和主要信息分解到有关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开始了“清查家底”,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工作。四是搞好建章立制,保证了自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明确要求评建办要定期向校党委汇报,每周至少要向校长专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并出台了《评建工作奖惩规定》;各部门自评工作小组也建立了定期研究、汇报、检查评建工作的制度。校评建办坚持每天上午开早会,通报各项目组、各部门自评工作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评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此外,学校还分别于6月底、8月中旬和10月初对各项目组的自评工作进行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明确整改方向,增强了评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抓好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5月17日,学校召开了接到教育部评估正式通知后的第一次迎评创建动员大会。8月30日,在新学期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校领导就迎评创建工作再次做了动员和部署。评建期间,刘瑞榕副校长还参加了教育厅组织的水平评估培训会,并多次亲自主持召开项目组、各部门自评工作小组会议,就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各部门层层动员,广泛宣传评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师生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搞好评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政治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络、学生刊物、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评建氛围。校评建办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教育部文件和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组织人员到已接受评估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参观考察、学习取经;邀请评估专家、福州大学原教务处处长郑威教授,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到校作自评辅导报告;编写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宣传手册》,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册,广泛宣传,使大家对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三)开展自评自查,整改存在问题。评建期间,各部门按照评估指标、观测点的等级标准,逐一进行对照检查,深入剖析,找准找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差距和不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整改存在的问题。迎评创建期间,学校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先后投入715万元,建成了射击馆;投入35万元,建成了物理实验室;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添置和更新了一大批教学仪器设备,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同时,修订完善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学风建设行动计划、教师干部外出参加会议等制度,并将全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各项教学、行政管理;针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抓实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校还与石狮市公安局、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建立了包括人才培养、对口业务交流、教官选派、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挂职锻炼、学生实践锻炼、科研协作等全方位的协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互动式教学训练模式;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建立了侦查治安法律综合实训基地和警务技能实训基地。此外,还开展了校级专业改革试点工作和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活动。

查看全文

生物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生物类专业主要涉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由于该类专业所涉课程实践性很强,大多数课程均包含理论、实验或实践教学,一方面,理论教学可以指导实验或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临床实践或实验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师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吸收效果,教师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实验和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对所遇问题处理应变能力。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活学活用,通过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生物类专业起到桥梁学科的作用,既是基础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又是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转化的桥梁。由于该专业各学科课程信息量大,很多知识间有紧密的联系,且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学生对专业知识难于掌握和吸收,进而影响学生的实验、实践和临床应用能力。为此,其理论、实践和实验教学亟待改革,我们在“生物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实验和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六方面:

一、明确教学专业目标体系

李凌岩等[1]总结发现只有制定和建立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动物生产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生更接近了解基层,为推进就业开拓新思路。目前很多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学校应基于学校办学特点和特色,建立相应教学培养目标。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存在科研基础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问题,但可以增强实践实习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可以为技能性学校学生培养提供基础[2]。针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条件较差,为此强化了临床应用,为同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3]。天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通过系统性教学体系设计,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多层次的考核模式,对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进行深入改革,获得较好的效果[4]。姜锦鹏等[5]总结得出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调研提出了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修改调整建议,为提高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对相关行业企业、高校和毕业生先后开展动植物检疫专业现状调研。通过调研反馈信息,为完善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系统地加强本科学生专业科研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其他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6]。

二、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

提要: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为更好地促进未来人才培养的创新型实施,从文献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内部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并从国家政策支持、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等方面阐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创新创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本科人才的规模与质量,因此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任务。本文阐述了国内高校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检索来源,时间跨度为2005~2015年,通过主题词按照“创新or创业and本科人才and培养”检索式进行检索,并对一次检结果进行去重及剔除相关度不高的文献后,共获取相关文献975篇。本研究即以这975篇文献为基础,分析研究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我国的进展。

二、研究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工学结合”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工学结合”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是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的,以实践为主要宗旨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当前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为工商管理专业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化标准的培养,并明确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教育。现阶段各大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成为了整个工商管理专业较为重要的教学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对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一些院校在实践环节中由于设备、资金、师资、环境等方面的设置不够逼真,使得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定效果。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工学结合的模式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未来职业规划。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工学结合的成功教学经验,普遍应用于我国的高职院线中,该模式的培养人才教育形式可以归纳成工学交替、2+1、订单等。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一些企业业务内容有明显的季节性、时段性的需求,使得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而学校方面课程安排都比较固定,想要配合这些企业的实践学习就必须打乱已经预先安排好的教学计划,使得学校和学生陷入两难境地。一些企业为了配合政府和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但由于客观原因企业提供的实践职位往往只是一些基层空缺职位,工作内容繁杂、薪水较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进入企业实习的期望值下降。面对日益丰富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模式渐渐暴露出了其弱点,没有健全的工学结合制度、校企合作机制,使得校企合作变得徒有其表,企业仅仅提供实习岗位,而学生实习的目标却脱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并未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思路

查看全文

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教学意见

*学院正处在由“大发展”进入“大提高”的关键阶段,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为此,学校决定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修订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重点推进“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创新工程”建设,把“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议题组织专题研讨,开展新一轮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为使教学专题学习实践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取得切实成效,依据《*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学习调研阶段(即日起—4月10日左右)

(一)学习调研

在组织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各院(系)、教学单位领导班子通过组织座谈会、专题辅导报告、走访、调研等活动,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和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差距和不足,认真梳理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做好“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所属学科专业内涵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研与论证工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二)解放思想大讨论

查看全文

大学生科创管理与人才培养探索

科创项目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创项目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科创项目管理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管理是一种服务,人才培养也是一种服务,两者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科创项目管理是贯穿项目始终的,从项目的酝酿、沉淀、立项、执行、阶段性成果、结题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跟踪,每个环节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每个环节运用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进行介入构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部分。1.科创项目全过程管理每个科创项目的管理是从项目立项直到项目结题的自始至终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阶段。(1)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整个管理模式的开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在课题引入上可以采用课堂引入科创理念和科技前沿引发学生兴趣、网上挂出科创项目招聘启事、学生自创以及第二课堂促成等多种方式。其次,需要动员师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开展辅导员专题动员、科创宣讲会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最后,对于提交项目申请书的科创项目进行汇总,组织进行答辩,分批进行创新、创业计划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答辩,创新项目答辩过程邀请由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各个项目进行评审。创业项目先经过专家讨论遴选出很有基础的项目,再进行答辩,最终确定给予立项的项目。在项目立项过程中,根据项目本身的性质、特点分别列入创新、创业类,并分不同层次(国家级、上海市级、校级)进行立项。很多项目不是一下子列入国家级,而是经过校级、上海市级的培育,执行一年才进入国家级项目立项,这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对项目执行推动和激励的重要手段。项目严格的评审与答辩让学生懂得获得研究经费进行科技创新不容易,从而更加珍惜科创的机会。在项目酝酿、形成及答辩过程中,科创小组渐渐形成凝聚力,学生团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也更加有效,为后期项目执行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正是科创项目立项与管理的本意,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2)项目执行。科创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包括导师对项目的指导、学生对项目的推进,还包括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团队精神的建立,这是单个科创项目的执行管理。从职能部门而言,对科创项目的管理包括对项目执行推进的督促和管理。一般科创项目期限为1~2年,相关项目管理部门会在项目执行一半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包括书面报告、答辩等环节,分学院进行,教务处管理部门人员亲临现场。除了技术层面的督促外,还包括经费的合理使用检查与督查,这也是对学生财务观念、工程进度管理等理念的培养,也是人才培养的当然所在。(3)项目结题。科创项目整个环节进行至尾声将进行项目结题。项目结题主要包括成果汇总与汇报,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对单个项目而言,在进行项目结题的时候负责人、导师和学生团队将通力协作,全方位进行梳理与总结,这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从管理层面而言,对整个部门的全部科创项目进行验收、总结可以全面深入地把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对于审视人才培养方式、模式,对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都有帮助。2.科创项目管理的成效项目管理贯穿项目的始终,体现管理即服务的理念,组织、协调,搭建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此过程中将特别出色的学生推介给教师重点培养。项目管理理念的实施促使项目涉及的不同专业学科的交叉,例如“风道清洁机器人”项目是热能动力与机械等学科的交叉;“相变材料开发及其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项目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等学科的交叉,等等。动员、宣传各类学术竞赛并组织申报,搭建平台,组织学院、学校初赛。经过几轮比赛,学生作品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学术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多年的努力,我院科创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项目的酝酿、执行、项目参与学生的人数与参与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受到社会的认可度(如强势专业及其他专业学生受到社会的认可度)也在日益大幅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成效

通过科创项目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构建,运用矩阵式管理方式进行科创项目管理,推进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在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加科创项目的人数和水平获得长足进步。我院从设立科创项目开始,10多年来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科创工作和创新人才培养。2008年上海市开始设立科创基金项目,2008~2010年我校每年获得40项左右;2011年我校获得上海市科创基金超过160项;2012年我校获得国家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与创业实践计划项目30余项。通过这些项目,学校、学院、教师对学生创新活动全程服务与管理,组织项目、组织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在国家“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海市“科创杯”、“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等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这对学生科创积极性的提高和学术氛围的创建均大有裨益。通过这些项目,使我校“学习工厂”、“创新实践基地”、“创新课堂”等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基地得到强化。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还被列入教育部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我校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单位,这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长期进行科创项目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结晶。

通过多年的努力,承担的大学生科创项目越来越多,在科创项目的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单个项目全程推进和全部项目通盘管理相结合的矩阵式科创项目管理模式,并不断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获得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逐步形成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逐步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取得一定成效,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实践证明,项目全程跟踪和全部项目全程管理相结合的矩阵式科创项目管理模式是行之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吴江吴强任建兴何平贺文龙胡程镇工作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查看全文

双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新零售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阶段。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在新形势和新零售背景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现阶段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传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型师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研究,将会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实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型师徒;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电子商务也开始逐渐得到了发展,尤其随着近几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将电子商务逐渐引入到了新形势背景下。新零售阶段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更高阶段,新零售主要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电子商务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的整合,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型模式。新零售概念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率先提出,并指出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新型电子商务将取代传统电子商务地位。在新形势下,新零售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必须要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做出人才模式的及时调整,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因此,双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1、基本概念

1.1新零售电子商务。新零售模式的电子商务是在传统的电子商务发展而来的,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阶段。新零售的概念有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首先提出,并且预测了新零售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状况。随着我国在人工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未来二十年里,电子商务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商务将实现线上线下和物流的全面整合,形成新零售电子商务模式,实现电子商务模式的进一步提高[1]。1.2新型师徒制的定义。传统的师徒制是师傅实现一对一的教授徒弟基本知识和本领,徒弟实现对师傅传授技艺的传承和发扬,这种方式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提高徒弟专业素养和能力,实现独立工作的目的。而新兴的师徒制是以企业或行业为主体,以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基础,学校和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徒弟既是学校的学生有事企业或行业的准技术人员,同时接受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双重培训,工学交替进行学习,这种模式极为新型师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双新型培养模式[2]。

2、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