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8:39: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区域经济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域经济管理

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从而需要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同当前的发展模式相匹配。但事实上,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致使当前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因而本文展开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研究,具有丰富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基于探索建设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当前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所具有的特点,从而得出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摘要】想要贯彻落实社会经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目标,第一要务就是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而区域经济之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则莫过于金融管理。由此,笔者决定在理清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务必遵循的要点基础上,联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现代我国开展区域经济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发挥参考之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信息化建设;金融管理;招商引资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信息经济时代,社会各类领域对于经济管理模式和质量等,都开始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同步状况下,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始成为必然之势。尤其是在金融管理建设领域之中,信息化已然成为一类必要的指导媒介,至于究竟怎样有效率地组织区域经济金融管理的信息化改建工作,相关措施内容主要如后续所延展。

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遵循的要点

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类社会工程项目,本身保留较强的复杂和系统性,因此实施过程中切勿盲目求成,最为关键的就是及时锁定契合点、构建标准化的信息化操作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科学、规范、合理性改革进程。至于该类工作的处理要点则主要表现为:

查看全文

河南区域经济管理措施探讨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重量轻质”趋势,促使现有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造成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相互错位出现一系列区域经济问题,而如何增强区域经济管理水平,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管理批评性吸收相关经济理论,以质量为根本目标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管理措施。同时,为了弥补区域经济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形成公正公平评价协调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公平性评价、协调性评价及居民满意度评价三位一体共存,并且全面分析区域经济管理现状及不足,得出城市演变与经济收益间规律,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鉴于此,本文针对以质量评价理论为指导河南区域经济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管理现状

从现状来看,河南区域经济管理尚且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问题的存在未能得到及时解决的情况下,会大大影响经济管理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其现状问题加以剖析。总结起来,现状下主要的问题包括:1.忽略经济管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及全新的发展挑战,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普遍为内在经济基础建设不完善及外在世界经济阻碍等。从国内经济基础设施阻碍角度来看,区域经济质量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忽略质量评价理论现状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层面尚未提出相应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无法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造成区域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反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此外,区域经济长期发展进程中累积大量管理层面问题,导致管理质量无法快速提高,意味着区域经济水平高低直接决定总体经济发展好坏,是衡量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成果的主要指标。2.产业协调性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无法脱离区域内各个产业推动作用,意味着区域经济管理质量越高则区域内产业进步及升级速度越快。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产业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协调问题,客观上阻碍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我国地广人稀地域辽阔,各个区域社会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人口状况及地理条件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性,直接决定各个区域产业结构不尽相同,造成部分区域经济管理产业协调难度等问题。同时,一旦区域经济管理尚未完全掌握区域发展阶段、区域自身优势及区域经济特征时盲目进行经济生产活动则无法落实其具体管理流程造成产业发展协调程度较差。例如:以我国亚麻产业为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完全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无法扭转当前局面,一旦发生经济管理问题直接削弱其发展势头。总之,现状下河南区域经济管理存在产业协调性差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影响整体经济水平,因此有必要充分重视起来。3.管理机制不全。区域经济发展及进步作为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基础,是增强我国国际地位的主要途径。我国各个区域经济管理质量评价结果参差不齐,其结果参差不齐的原因与区域经济管理机制尚未健全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难以实现秩序化管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管理质量。针对经济管理质量评价结果较低的区域,其区域内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区域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及不负责等问题,客观上降低经济活动效率,对于区域经济效益提高产生不利及深远影响。此外,受自身责任机制不明确的影响,加剧区域经济管理难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管理效率阻碍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总而言之,区域作为国家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开展区域性综合有效管理,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提高其质量评价结果。

二、以质量评价理论为指导河南区域经济管理措施

由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以不断提高全省居民生活水平及以人为本为主要目标,促使全省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差距间逐步缩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实现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促使经济落后区域得到快速增长及提升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必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做好经济落后区域重点整治工作,以保证公共产品公平性为前提条件实现各个区域平衡发展,缩小各个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角度来看,部分公共产品供给无法脱离政府支持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换而言之机会是公平的象征。河南区域经济管理尚未使用平均主义方法,侧重于均等分配机会,保证发展起点平等性。由此可见,机会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以保证区域内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处于基础之上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及机会均等,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同时,综合考虑河南省资源稀缺现状,灵活应用政府调控手段,以区域经济差异性为出发点进行合理调控,妥善处理区域与区域间战略发展间关系,将省域经济纳入国家经济协调发展领域,积极跳出自身局限,特别是河南省自身经济相对落后,必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组织与其他经济发展快速区域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自身与长三角间经济融合速度,成为长三角领域的重要资源支持。从省域经济调控角度来看,调控方法与调控手段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及地位,与国家调控手段完全不同,必须制定可行性强的省域经济调控方针及调控政策,妥善处理河南省内不同类型经济区域间关系,以达到争取更多经济效益的目标,强化各个区域经济交往,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做好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专业化,促使区域间商品需求与发展间由相互依赖关系迈向相互发展阶段,构建二者间经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例如:合理划分省内沿江经济区域充分发挥各个区域间核心作用,利用产业整体规划及产业关联实现产业化及规模化经营,强化农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水平。由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可视为系统工程无法脱离劳动力及资本流动,而了解人力资本分布层面差异性分析各个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异性正确认识农村工业化程度,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狠抓发展重点内容,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促使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经济困难区域。同时,结合现有的城镇格局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经济增长势头快的“点”周围经济发展,以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目标,切忌牺牲部分地区经济带动总体经济发展。

三、结语

查看全文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的联系

摘要: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运转的动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人力资源也成为了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的资源,人力资源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反作用于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不断的成长。在此状况下,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建设的位置不断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质量高低、人数储量以及人员分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人才的培养和聘用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措施。所以,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培养。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而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人力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的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三)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间的关系。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在科技经济与知识经济并重的时代,人力资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知识水平、高技术能力、高素质文化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企业和政府认识,在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抢夺成为了重点的发展措施[1]。各企业在吸纳人才后,还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对人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促进人才逐渐的成长和进步,这对优化区域人力资源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并且目前在人力资源大力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逐渐降低,多数企业都有实力支出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这对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查看全文

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摘要: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步法的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深水期。在“十三五”规划中,政府在经济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已经成为规划的重点议题,尤其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指挥官”,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运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来帮助各区域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挖掘出本区域的发展潜力,同时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最终在整体上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合力,保证我国“十三五”计划的有效实现,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反思及对策;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著名经济理论,主要是指国家运用制度、政策等方式,针对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对国家经济中的各经济发展领域和部门进行经济调节,以确保国家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纵观世界经济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对国家经济进行一定程度地干预,这一行政手段主要为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不能否认的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时,政府也会适当采取宏观调控手段来帮助社会经济发展,扶植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稳定市场经济发展等等。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据区域自身的资源分布特点来制定出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来,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找到适合本区域、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单路来。但是,考虑到我国当影响到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区域之间难免存在差异,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区域间形成恶性循环和竞争,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就应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当起重任,利用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手段来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平稳运行。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1我国区域发经济展的现状。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且地产丰富,但是由于东西南北跨度皆跨度较大,已经造成了我国事实上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例如,沿海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依靠海运优势,其经济发展现状和能力早已超越西北内陆、黄土高原等以陆运为主的地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各大区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依靠国家的扶植政策以及不断健全的法律法规,逐步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我国政府从改革开放至今对我国区域经济的规划,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重要的经济大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至于其余的诸,如西北内陆,东北老公也基地,中部经济带等区域,一般为自理叫老的老牌工业和农业基地,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继承性和不可替代性。而这三个主要的经济发展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作为“领头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全局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狭义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我国的国土为研究单位,以集中的经济区域为研究目标;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发展应当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尤其着重强调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例如,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中国政府在海南举办“博鳌论坛”,着力推行新世纪的“一带一路”计划,等等。因此,在统筹经济发展时,也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从长远着眼,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做出科学的部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势必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期阶段,我国政府依旧处在主体的操控地位,国家积极参与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对资源进行统一的优化和分配。相较于较为自由的市场经济来说,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更具有一定的抗风险的能力,可以有效桂皮诸如企业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或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区域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经济危机的风险降到一定的程度。但是,计划经济也有其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尤其是政府在进行企业指导时,和可能在违背了市场自身规律和水星的前提下给出指导意见,从而导致企业失去了自主性,不能进行有效地自我调控,最终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乃至市场的稳定发展、

查看全文

区域经济质量评价论文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隐藏着社会动荡的危机,而区域经济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本上来说,就是缺乏区域经济的管理,只有改善区域经济的质量,研究管理的目标和管理重点,才能使研究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是包括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学科,侧重在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一般把宏观的经济管理与区域的经济管理归入国民经济管理学中。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对国民经济供需和稳定发展都缺少必要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区域经济的理论已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影响,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管理是进行经济问题治理的方法,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失衡,周围环境的恶化和贫富悬殊的加剧、分配的不公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进行治理也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1]。

二、区域经济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

在区域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质量进行改善,就要从区域经济的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做出科学的界定。

1、区域经济质量

质量是固有特性可以满足要求程度,即区域经济的活动可以使社会与公众固有特性获得满足的程度。区域经济质量有时还要具有量特性,实现经济和物质的增长,使居民福祉得到普遍的增加,使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可以协调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财富得到稳定的增长。

查看全文

地区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的改善

本文作者:孙盛山工作单位:大连大学法学院

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化

区域经济,又称地区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关系或经济空间的地域分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地方化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或地域生产综合体。一般来讲,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与专业化分工形成的行业经济不同,区域经济作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缩影,不论其包括的地域范围大小,都可以按照产业、行业和部门进行分解,可以从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划分。因此,区域经济虽然只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局部,但仍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区,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不同,人文传统、制度环境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也正是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地区布局,也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所在;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性。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在空间范围内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亦即区域经济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从大范围来讲,我国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又可以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六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指把我国国土大致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中南、西北和西南六个部分),还可以具体分为省域经济、县域经济等等。不同的划分方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所谓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当理解为国家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宏观战略出发,对于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的协调和干预。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决策与战略指导,地方政府的政策传导以及区域内部的发展部署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当前的改革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特别是由于改革措施缺乏制度化保障这一薄弱环节,改革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作为改革预期目标的中央、地方两级调控体系远不完善。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可以概括为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淡化,地区封锁和地区垄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急剧拉大,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矛盾激化以及公平和效率在区域发展上的两难选择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反映着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明显乏力这一客观现实。实现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治化,就是要把国家在对区域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普遍地纳入法制轨道,实施法律调整,明确法律责任,实现依法调控的法治化,重在“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是和“人治”相对称的概念,“法治”不等同于法制即法律制度,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至上、法律权威高于一切的治国精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法制,但由于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政府的权力无所限制,因此,其仍然逃脱不了“人治”、“政策之治”的根本属性。(2)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治化,重在对政府行为的规范。政府行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规范始终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危害,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制度设计,要切实转变到规范政府行为的重点上来,法治的目标取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就是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政府的行为。(3)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治化,重在实现依法调控。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判断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标准。对于政府经济管理行为而言,虽然合理性的取向更为理想,但由于其具有管理操作和评判标准上的难度,故而实践中的政府经济管理工作当倾向于以合法性作为基本的评价标准。“政府经济管理首先必须合法,其行为不能越出国家经济法律规范,一切违反法律的政府行为都将得到纠正直至惩罚”。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首先注重合法性,强调依法调控,但同时也要注重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保证宏观调控决策的科学化。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体系

构成和基本内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其内容一般涉及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体制性规定,包括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调控权限、调控范围、调控原则、调控方式和手段、宏观调控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等,其目的主要是制约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杜绝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并为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体制基础。这一类法律尽管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中数量不多,但都属于基础性、框架性的规定,起纲领性作用。因此,称之为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是较为适宜的。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法,“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行为选择的法律手段”,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法主要是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体现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领域,就表现为由国家区域政策法律化所形成的区域经济政策法。这一类法律占据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的绝大多数,其内容因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而各异,如区域开发制度、区域财政制度、区域投资制度等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作为规范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行为、确定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是要建立旨在制约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科学化、适度化的法律机制和调控体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调控权限、调控范围、调控原则、调控方式和手段以及调控的法律责任等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是对享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一系列国家机关的总称,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以及国务院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等等。如何在这些机构之间配置宏观调控权限,是一个必须由法律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以及重大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决策权,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务院享有一定的经济政策制定权,区域发展计划权由计划委员会实施,区域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权等等,分别由国务院及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使。有学者提出,应当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来综合行使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权利。笔者认为,设立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构,统一行使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乃是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设立这样的机构必然有利于维护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统一性。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应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权:(1)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应当理解为中央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区域布局的优化组合,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和步骤进行决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细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方针、战略的决定权、区域经济政策的决定权、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决定权等等;(2)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权,应当理解为中央政府为实现各地区的公平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关系进行协调,推动地区协作和促进横向联合中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主要内容。区域经济政策法作为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其构成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内容。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内经济的空间结构所制定的公共干预的准则及所有的公共干预行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涉及计划、财政、投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区域经济政策法的内容因区域经济政策的不同而各异。最基本的区域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制度、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和其他区域政策法律制度等。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法律化,主要指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所形成的法律制度。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1)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一般包括社会进步目标、人民生活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时限性。战略目标不仅是“某一个战略时期的最终目标,而且要规划出在战略期间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程度。”二是综合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包括社会进步目标、人民生活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多个内容,而且是全国各个地区发展目标的统一规划。三是可行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应当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能够最终实现。四是号召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积极的,鼓舞人心的,能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建设积极性的。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对特定区域(通常是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而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开发区域的确定、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区域开发的组织机构、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区域开发的任务重点等。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是国家区域财政政策的法律化,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按其内容可为分为税收制度和财政支出制度。包括:区域税收制度、区域财政支出制度等。其他区域政策法律制度。除去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制度、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区域财政法律制度之外,区域政策法还包括区域投资制度、区域金融制度、区际关系协调制度等。

三、区域经济宏观立法的比较分析

查看全文

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研究

1市场经济与公路运输之间的内在联系

1.1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运输的发展,只有好的公路运输环境才可以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和所在地的交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现有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与之配套的交通情况可以看出,发达的城市都具备便捷、通达的公路运输网路,而与之相比,偏远的经济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也就相对落后。所以说公路运输的管理模式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在本地区建立完善、发达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是各地区进行公路运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2便利的公路运输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各地区在发展本地区区域经济的时候,公路运输都是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本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状况较差,就会对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开发产生制约,从而不利于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如果本地区公路运输状况良好,就有利于区域内各行业的对外活动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对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产生吸引作用,从而实现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高速公路产业带,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乘数效应在3左右,即每增加100亿元投资,GDP增加300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京秦高速迁安支线为例,它是唐山高速公路骨架之一,全长35.57公里,时速10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为26.63亿元,于2012年12月竣工通车。作为迁安市的第一条地方高速公路,是对接京津的交通大动脉,形成迁安出海高速通道和对接京、津等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有效地解决了交通对迁安市发展的制约,对于迁安的大城区打造和大产业发展,促进其进一步开放具有深远的影响。

1.3公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查看全文

新时期区域经济的法律制度

本文作者:孙盛山工作单位:大连大学法学院院长

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化

区域经济,又称地区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关系或经济空间的地域分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地方化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或地域生产综合体。一般来讲,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与专业化分工形成的行业经济不同,区域经济作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缩影,不论其包括的地域范围大小,都可以按照产业、行业和部门进行分解,可以从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划分。因此,区域经济虽然只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局部,但仍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区,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不同,人文传统、制度环境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也正是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地区布局,也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所在;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性。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在空间范围内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亦即区域经济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从大范围来讲,我国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又可以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六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指把我国国土大致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中南、西北和西南六个部分),还可以具体分为省域经济、县域经济等等。不同的划分方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所谓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当理解为国家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宏观战略出发,对于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的协调和干预。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决策与战略指导,地方政府的政策传导以及区域内部的发展部署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当前的改革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特别是由于改革措施缺乏制度化保障这一薄弱环节,改革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作为改革预期目标的中央、地方两级调控体系远不完善。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可以概括为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淡化,地区封锁和地区垄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急剧拉大,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矛盾激化以及公平和效率在区域发展上的两难选择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反映着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明显乏力这一客观现实。实现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治化,就是要把国家在对区域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普遍地纳入法制轨道,实施法律调整,明确法律责任,实现依法调控的法治化,重在“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是和“人治”相对称的概念,“法治”不等同于法制即法律制度,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至上、法律权威高于一切的治国精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法制,但由于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政府的权力无所限制,因此,其仍然逃脱不了“人治”、“政策之治”的根本属性。(2)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治化,重在对政府行为的规范。政府行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规范始终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危害,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制度设计,要切实转变到规范政府行为的重点上来,法治的目标取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就是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政府的行为。(3)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治化,重在实现依法调控。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判断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标准。对于政府经济管理行为而言,虽然合理性的取向更为理想,但由于其具有管理操作和评判标准上的难度,故而实践中的政府经济管理工作当倾向于以合法性作为基本的评价标准。“政府经济管理首先必须合法,其行为不能越出国家经济法律规范,一切违反法律的政府行为都将得到纠正直至惩罚”。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首先注重合法性,强调依法调控,但同时也要注重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保证宏观调控决策的科学化。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体系

构成和基本内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其内容一般涉及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体制性规定,包括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调控权限、调控范围、调控原则、调控方式和手段、宏观调控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等,其目的主要是制约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杜绝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并为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体制基础。这一类法律尽管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中数量不多,但都属于基础性、框架性的规定,起纲领性作用。因此,称之为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是较为适宜的。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法,“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行为选择的法律手段”,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法主要是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体现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领域,就表现为由国家区域政策法律化所形成的区域经济政策法。这一类法律占据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的绝大多数,其内容因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而各异,如区域开发制度、区域财政制度、区域投资制度等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作为规范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行为、确定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是要建立旨在制约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科学化、适度化的法律机制和调控体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调控权限、调控范围、调控原则、调控方式和手段以及调控的法律责任等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是对享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一系列国家机关的总称,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以及国务院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等等。如何在这些机构之间配置宏观调控权限,是一个必须由法律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以及重大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决策权,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务院享有一定的经济政策制定权,区域发展计划权由计划委员会实施,区域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权等等,分别由国务院及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使。有学者提出,应当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来综合行使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权利。笔者认为,设立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构,统一行使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乃是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设立这样的机构必然有利于维护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统一性。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应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权:(1)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应当理解为中央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区域布局的优化组合,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和步骤进行决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细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方针、战略的决定权、区域经济政策的决定权、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决定权等等;(2)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权,应当理解为中央政府为实现各地区的公平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关系进行协调,推动地区协作和促进横向联合中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主要内容。区域经济政策法作为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其构成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内容。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内经济的空间结构所制定的公共干预的准则及所有的公共干预行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涉及计划、财政、投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区域经济政策法的内容因区域经济政策的不同而各异。最基本的区域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制度、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和其他区域政策法律制度等。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法律化,主要指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所形成的法律制度。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1)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一般包括社会进步目标、人民生活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时限性。战略目标不仅是“某一个战略时期的最终目标,而且要规划出在战略期间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程度。”二是综合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包括社会进步目标、人民生活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多个内容,而且是全国各个地区发展目标的统一规划。三是可行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应当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能够最终实现。四是号召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积极的,鼓舞人心的,能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建设积极性的。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对特定区域(通常是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而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开发区域的确定、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区域开发的组织机构、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区域开发的任务重点等。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是国家区域财政政策的法律化,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按其内容可为分为税收制度和财政支出制度。包括:区域税收制度、区域财政支出制度等。其他区域政策法律制度。除去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制度、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区域财政法律制度之外,区域政策法还包括区域投资制度、区域金融制度、区际关系协调制度等。

三、区域经济宏观立法的比较分析

查看全文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地域文化的经济效应和作用体现

(一)地域文化的经济效应。经营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营者素质应同时具备创新、诚信、敬业、责任感等多种内涵,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会塑造不同的经营者素质,对经济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通常情况下,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包容精神的优秀地域文化往往能够成就较大规模的优秀经营者,因为这种地域文化会产生一种适合有实力、有梦想的群体发展需要的养分,这一群体通过从地域文化汲取养分,从而形成拥有地域特色、具备创新精神的经营者群体。但是,如果该区域拥有悠久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那么经营者素质形成和发展则会相对滞后,原因是在厚重的传统文化下,大文化背景往往会影响经营者素质的小文化。经营者素质表现为创新意识、思想观念、质量意识,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奉天法古等理念是冲突的。因此,需要把具备稀缺性、演化性的经营者素质与区域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推进其内生性、乡土性,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把经营者素质的精髓移植到企业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才引进、企业产品创新,将企业做大做强,发扬并拓展这样的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地域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产业是立足于创造性思维核心因素延伸向外,结合其它各种投入不断扩大辐射半径,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有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艺术创作,还有产品设计、公关广告以及节庆会展等新兴产业类型,更深层次还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教育培训等拓展型产业。相关文学艺术形式自身组合形成一类产业,同时这一艺术形式通过不断延伸、发展,形成产业链,有些艺术形式基于其延伸拓展的半径形成产业链条,进而影响国家综合实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如今,文化产业被列入第三产业,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要看相关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近年来的研究数据表明,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在互联网科技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区域文化产业开始开拓区域之外的市场销售渠道,产品向外不断输出,从而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在区域经济当中占比不断提升。(二)地域文化的作用体现。地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表现。基于本质角度而言,地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的作用主体是相同的,也就是基于地域内部文化要素组合,形成文化需求、文化行为等实质性主体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体表现。产业结构。地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文化产业直接参与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主体产生文化需求,对区域产业提出产品生产要求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在选择发展模式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域文化相关的精神、文化、理念等将直接影响区域主体行为,区域主体行为又将投射到区域经济,影响其发展模式。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既指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又可归结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地域文化直接影响地域人群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种影响延伸到人群行为,在经济管理中表现为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即企业管理模式等的选择;也表现为对区域宏观经济的影响,即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行政管理企业产生影响。系统经济结构。系统经济结构涉及区域经济相关的运行方式、利益关系、市场活动、动态变化等。地域文化如果崇尚集体精神,容易催生大规模、统一性的经济发展结构,如果强调个性自由,则催生创新特色的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等。

皖北地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现状

(一)皖北传统地域文化概述。安徽拥有淮河、皖江和徽州三大地域文化圈。皖北属于淮河文化圈,毗邻山东、河南、江苏三省,特殊地理位置融合了多元、丰富的古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在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曾先后出现过东夷文化、老庄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淮扬文化等,从而形成了具备过渡性和兼容性特征的厚重传统文化。(二)皖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皖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已经影响到安徽经济大局(见表1)。尤其是阜阳和毫州,受制于人口和地域局限,人均GDP不能突破20000元,严重影响皖北乃至安徽经济发展。因此,如何提升皖北经济,使之快速、均衡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三)皖北地区地域文化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情况。近年来,皖北地区重视地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的作用,通过推动皖北地域文化特色促进相关产业(如中医药产业)发展,同时联动其它产业开发中医药产业链。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今天,区域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地增长,GDP总额由2010年的3588.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6360.41亿元,2016年增速超过安徽省。整体而言,安徽近些年大力实施皖北振兴战略,出台加速皖北发展的基于财政支持、基础设施、产业培育、资源要素、经济合作等多方面支持的政策文件,皖北地区已呈现出结构优化、实力上升、民生改善的发展势头。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十二五”期间,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较大变迁(见图1),第三产业提升了3.8个百分点,这与皖北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电子信息等一系列新兴战略产业的异军突起息息相关。例如素有“药都”美誉的亳州,自古以来包含中医药文化渊源的精髓,是华陀的故乡。可是,拥有厚重文化的亳州经济却落后于其它地市,政府立足于地域文化,定位亳州为“华佗故里”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并确定发展方略。目前,亳州已经建立起集聚式的中药产业发展基地,一部分较强实力的中药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该市中药产业在全国居于中药行业前列。在中药产业带动下,亳州养生文化相关产业体系初现雏形,旅游文化产业也随之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十八大以来,安徽出台大量扶持皖北经济发展的举措,尤其是加大皖北基础设施建设,京沪、合蚌、高合杭等高铁建设和运行推动皖北迈入高铁时代。另外,四纵四横高速公路网、治淮工程、淮水北调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皖北长期以来的交通、水利难题,从而使得地域文化也能够走出皖北并吸引外来投资。伴随皖北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持续提升,从而推动地域文化走出皖北,吸引更多投资。(四)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互促发展的制约因素传统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皖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帝王文化与道家文化都给这块土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但也正因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心理趋于迟缓和保守,而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意识,对市场风云变幻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对决策出台的果决执行能力,当传统的文化心理无法匹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进度和速度时,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就体现出来了。互促发展有效机制的长期缺位。皖北地域文化相对其它地域文化而言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比起倾向于江浙文化的皖江文化而言,皖北文化自成体系,局限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没有得到皖江文化的有效辐射,皖北6个地市之间文化也没有实现充分地联动协作。地区间要素配置渠道单一,有效性无法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与各个经济主体联系松散,区域缺乏整体竞争力,地市间合作机制不完善,体现在人才配比、物资供应等多个方面。从政府角度来看,各地市各自发展,阜阳与蚌埠具备区位交通优势,物流经济相对发达,亳州、宿州文化悠久,政府主打文化产业,可是地市间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缺乏有效的组织衔接,政府缺席于制度机制的建立,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也未出台有效扶持机制,管理机制更是无法构建,而区域内管理机制的构建和有效运行却是经济与文化协调稳定发展的内在保障。因此,在多方机制尚不健全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也得不到深层次挖掘。思想解放力度和魄力的不足。当前,皖北地方政府对于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虽然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并出台了部分举措,但是政府对立足地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仍旧存在思想局限:在推进皖北中医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时,更多鼓励和扶持本地企业而打压、抑制外地企业;害怕外来资源要素冲击本地企业利益,出台政策限制外来资源流入,造成市场人为分割,使得市场经济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得不到发挥;政府、社会对于区域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只把文化建设作为改善经济环境的手段之一,没有站在文化经济联动发展高度,开展文化投入、引导文化产业化发展,导致厚重的文化积淀长期闲置,文化资源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失去很多发展机遇。

皖北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策略

(一)引入优秀企业家精神,结合皖北地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有学者曾指出,地域文化体系由“理念文化、行为文化、产业文化、人文景观文化与自然景观文化”五大系统组成。皖北深受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影响,理念文化偏向保守稳定,在行为文化上体现出缺乏进取心,缺少创新、创业意识与动力,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传承非常不利。所以,有必要就近引入江浙一带的优秀企业家精神,用开拓、创新、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取代皖北传统文化思维,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资源要素,吸引更多投资,结合地域文化开发文化产业。(二)推动区域内部更深层次合作,建立经济文化联动发展机制。目前,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蚌埠作为铁路枢纽城市,经济发展在安徽16个地市中居于前列,而阜阳、亳州却位居全省最末。因此,在发掘地域文化驱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加强皖北6个地市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建立全面有效的地域合作关系。打造经济文化联动发展合作机制,包括建立联动发展协商机构、确定区域经济文化合作政策等,打造多元一体的皖北文化统一体,整合创新区域内部文化系统,使之能够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区域外打造开放的合作平台,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发展背景,巩固与周边省市城市群的深度合作。区域内推进内部合作机制,基于文化产业、科技信息、人力资源、行政政策等多元素的协调对接,打造经济文化联动发展的畅通交流机制。对内对外全面发展,形成文化经济互动平台。(三)强化政府引导,推动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实现良性互促。协调发展的地域环境是促进经济文化联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必须要担负起宏观调控经济文化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引导,推进皖北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皖北各地市政府在当前阶段要转化职能,运用市场规律管理经济,提升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强化管理水准和行政效率,在资金配比和政策引导方面打造扶植机制。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建立健全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皖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化相关投入,营造经济文化联动发展的良好环境,皖北各地市需要把经济文化联动发展视为推动区域前进的有效路径,彼此之间确定互通有无、相互取舍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思路,打造包容开放、互动互通的协调发展大环境,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基于政府引导,以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相关资源为推手,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影响建筑、餐饮、金融、媒介、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行业产生关联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当区域经济在文化产业推动下快速发展时,持续推进发掘、传承、整合地域文化,不断提升地域文化,使之向迎合当代人需要的现代文化趋近的同时,提升文化含金量,从而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