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税管控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11:25: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企业财税管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税务风险,包括境外税制环境差异风险、常设机构不合理风险、合同拆分涉税风险、企业自身税务管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妥善应对境外税收环境差异、科学建立良好的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加大项目合同税务风险考量与管理力度、强化企业自身税务管控等一系列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税务管理
受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倾向及有限理性决策的影响,境外工程承包项目中存在多种税务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及时防控这些税务风险,就会直接导致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经济收益受损,也易引发企业被滞留在项目所在国、遭受项目所在国法律制裁等严重后果。可以说,强化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税务风险的应对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深入探究相应策略。
1税务风险概述
当前,可以将税务风险划分为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信誉损失风险等。其中,税款负担风险会加重企业承担的税款负担,降低项目收益;税收违法风险会增加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与罚金,还会面临刑事处罚风险;信誉损失风险会降低企业社会征信,影响企业融资贷款或经营业绩[1]。
2境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税务风险
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论文
【摘要】企业财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整个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税收方面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财税改革的方向,现在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财税管理环节,更加应该注重管理水平的信息化。我国中央企业在开展具体的财税工作时仍会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但这种管理思维已很难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其的学习和研究,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不同的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来检验新模式适用性。
【关键词】财税管理;信息化;现状;应用效果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财税环节,因为税收管理对企业的每个环节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税收政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国内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此就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通过完善财税管理的各个环节来防止问题的发生。财税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来规划整个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公司的整个财税工作能够符合法律的要求。
一、财税管理现状
1、财税风险较大
企业的财税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财税政策规定的操作细则来完成相关的纳税工作,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的财税工作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风险的加大,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而国家财税管理体系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改革会对所颁布的政策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很多财税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解释,因此很多财税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监管力度的不同也会对企业的财税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现代企业特别是央企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探究
1“营改增”实施以来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现状
1.1行业特性造成不可避免的管控难题。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服务项目众多,分布广泛,跨区经营使不同项目面临的纳税环境各不相同。项目建设周期普遍较长,存在工程劳务分包等,面对各地不同的税务政策,相应地加大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难度。我国对建筑施工企业跨区经营实行税收双重管理,各地税务局强化税源管理,税企争端多导致企业税控管理难度大。施工企业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在项目所在地国税局先按照3%或2%预缴增值税,然后再到地方税务局按照预缴的增值税额缴纳其他附加税费。甚至有些地方税务局还要按营业收入加征个人所得税;2%预征企业所得税,以解决机构所在地和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外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争抢所得税源的问题。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新项目开始前深入了解机构所在地和施工地的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政策,以减少税务风险。不同管辖税务机关对税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差异很大,这就额外增加了企业担负税务风险的系数,给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带来难度。若税企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可避免地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涉税风险。1.2缺乏健全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多数施工企业在项目部成立后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而在项目财务管理方面实行项目会计委派制,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项目经理权力过大而委派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削弱了对财务风险的管控。甚至部分施工企业只在集团总部设置专门税管员,或并未设置专门税管员。各项目财务人员只是基于项目基础财务管理而缺乏集团整体税控意识,不注重对各项更新完善的税务新政加强涉税辅导及后续教育,导致对新政的理解和把握滞后,难以把控企业整体税务风险。1.3施工项目管理粗放,进项税额抵扣链条不完整,使企业税负不降反增。进项税额是否充分抵扣密切关系到“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目标的实现,“营改增”之前,建筑业是营业税应税范围的重要部分,具有组织结构大、劳务密集、经营业务多样性的特点,使税务管理难度大,工程劳务成本占比较大,但很大一部分劳务成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票进行抵扣。另外,施工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不健全,缺乏整体纳税筹划意识。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注重项目绩效考核,忽视项目涉税风险。经办人员对该取得专票进行抵扣的业务取得普通发票,或者对已取得的专票未及时认证,这些都将导致企业整体税负不降反增。
2建筑施工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管控的建议
2.1总部设置税管专岗,配备专业人才,加强与税务沟通。根据国家税收征管办法以及税制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税务新政日新月异,税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加之施工企业的特性使税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相应地提高对税管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由企业根据经营规模及项目分布情况,设置专职专岗。首先,专职税管员要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在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核算办法以及会计处理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增值税管理体制,进行事前筹划、事中控制以达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其次,积极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学习并向单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传达新政,进行纳税辅导,坚持税务管理与财务核算密切联系,及时识别纳税风险,按时足额纳税,建立良好税企关系,维护企业良好纳税信誉等级。此外,了解税务机关各阶段工作稽点,调整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重心。2.2通过内审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管控监督体制。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对项目施工和财务决算、税务方面的审计工作,加强内部审核有助于防范财税风险,确保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要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坚持企业管理方针和发展目标,聚焦企业领导层战略部署,通过开展工程招标、项目合同评审、台账管理等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在保证精品工程、按期完工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合同定价,通过与各生产、业务部门的配合,对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分包劳务、工程结算等环节加强审计和监督,降低工程成本,保证资金使用效率,按期保质完工,打造企业良好形象。2.3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在基础工作中加强风险防范。鉴于增值税发票的监管严格性和特殊性,从单位税控设备的购买使用开始,应由专人负责安装调试,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发票开具、认证、保管登记。根据申报需求建立台账,划分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项目,积极与各生产部门配合,强调增值税专票的重要性,争取当月取得的发票当月认证抵扣,严格控制滞留票的产生。在发票开具方面,做好备案登记,全面了解各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税务政策,详细记载各工程项目的预缴增值税及附加税的税率、税额。评估项目涉税风险,分析企业内外部业务环境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相应的税务管理流程。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方面,根据申报日期规定各工程项目每月15日前必须上报增值税进项统计表,做到账表相符;在发票管理方面,要求各项目会计及时统计预缴增值税及附加,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必须当月交于合作方签收,对于违反发票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税收处罚措施,严格遵循单位开票流程,做好合同备案、发票领用人签字。2.4加强对项目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全员参与风险防控。企业应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工程项目进度及计量情况,财务人员及时办理工程项目税务登记,准确计算并按时缴纳税款,开具计量发票。增强项目负责人及经办人纳税筹划意识,认识到税务管控不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职责,它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将项目税务风险管理成效纳入项目业绩考核中去,通过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学习,把握地区税收优惠。由于人工、材料、机械在施工成本中占比较大,合理选择有纳税主体资格的往来合作单位,在保证质量和价格的前提下,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进行筹划选择,确保取得的进项税额充分抵扣,降低纳税成本,提高工程项目效益。通过约束激励机制,把税控制度与企业内控机制结合起来,自上而下,由内而外,把促进项目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全员参与,使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日常管理中。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营改增”全面实施及各项减税降负政策的颁布以及税收管理平台的运行,国家税制在不断完善。如何利用好税收红利,对健全施工企业财税管控是一种机遇和挑战,作为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全员税务风险管控意识,注重培养擅长经营、深谙财税政策的复合型人才,统筹安排经济资源,运用风险与报酬原理合理测算纳税方案,从而降低纳税风险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业财税融合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民营企业需要面对的风险因素随之增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逐渐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促进企业业财税管理的深度融合,加速财务转型升级成为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业财税融合背景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展开探讨,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业财税融合;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并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国内民营企业普遍处于负债经营状态,需要利用外部资金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通常以举新债偿旧债的方式,保持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若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财务风险爆发,使企业遭受严重经济损失,难以取得预期收益。同时也会造成信用评级下降,企业可能无法举新债,面临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局面。因此,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提升业财税管理水平,从而规避各类风险。
一、业财税融合的本质与应用优势
(一)业财税融合的本质
业财税融合中,“业”是指企业所经营的业务,如生产、贸易、服务、销售等业务;“财”则是指企业的财务,包括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税”则包括税务筹划、发票管理、税款申报与缴纳等。[1]所谓的业财税融合,本质上来讲,就是打破业务、财税固有的职能壁垒,构建起一套“业财税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业务、财务、税务深度融合,从而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价值,使企业保持最佳营收。[2]21世纪是信息时代,企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记账、报账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更多的企业已在尝试基于更加智能的财税管理系统,革新业财税管理机制,进行业财税的融合。业财税融合将成为激发企业价值创造的新引擎,降低企业运行风险,助推企业战略的执行。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措施
摘要: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尽管从制度修编、供应商梳理、合同修订、价格谈判、成本测算等方面加强了管理,但是推进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改进。本文做简要分析并提供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举措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进程
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扩大营改增试点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推广到全国试行,并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增值税全面替代了营业税。
二、当前建筑业面临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资质借用短期内无法根本性消除。现行企业采用“集团内总分包”解决资质借用模式,仍然存在风险,按照《建筑法》的规定,这样的分包行为涉嫌违法分包,同时由于内部总分包合同的签订,会产生一道印花税纳税义务,增加税务负担;总分包模式虽然理顺了抵扣链条,但是增加管理环节,增加了管理成本。三方协议和内部授权模式,由于大部分业主不接受、不同意,导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第二条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受阻。(二)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对税务管理不重视,具体表现在对税务管理资源投入不足,单位未设置专门的税务部门,也未配备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完全由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手包办。“营改增”后,大多数单位也成立了税务管理部门,配备了部分税务管理专、兼职人员,但是不管是从人员数量方面还是人员素质方面都满足不了当前税制改革、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三)施工总承包企业管理链条长,一项工程特别是铁路大线、地铁以及目前盛行的PPP项目,可能涉及一级法人企业、二级法人企业或分公司、三级法人企业或分公司、子分公司下属项目部四级核算管理,四级都涉及发票传递、税款缴纳、汇总纳税等管理环节,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四)目前营改增政策不完善,自从财税〔2016〕36号出台后,国家税务总局随后下发了很多补丁文件,可以看出税制改革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同一个税务文件由于各地方税务局的理解不同以及争夺税源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政策无法落地,比如国家税务局规定预缴税金时可以扣除分包款,实际执行情况是,部分地区因为分包是本市企业不需要在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导致总包在办理预缴时就不让抵扣分包,理由是分包没有在当地预缴税款。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和管理探讨
近年来,我国针对建筑行业的经营管理制定了诸多财税政策,为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公平的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建筑施工企业更加关注财税的实务操作,而企业财税实务细则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由刘昕编写、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与税务实务操作全书》一书,详细阐述建筑施工企业的财税实务,分析建筑企业的施工环节、企业利润与应税的核算,引入企业财税实务处理的经典案例,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税管理以及实务操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本书共包括十一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建筑施工企业的财会基本知识,涉及建筑企业相关财税法规以及企业财税基本知识,并阐述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特点、经营流程与模式。第二章与第三章介绍合同签订环节的财税实务,详细梳理建筑企业合同签订时的涉税操作,并解说建造合同的税务处理。第四章为征地拆迁环节的财税实务,解释土地拆迁以及征收时涉及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以及工程会计处理问题。第五章与第六章介绍采销、工程款收取、企业财产和劳务使用环节的财税实务,涉及增值税、资源税、劳务用工应税等多种税目,并详述相关税务政策、涉税处理、会计核算等。第七章为企业利润核算,包括利润计算、营业收支以及政府补助等多项内容。第八章介绍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表的编制与说明是本章重点内容。第九章与第十章介绍企业重组清算或合并时的财税实务。第十一章介绍建筑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政策及其实践。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价款结算与应税缴纳,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广,因此财税管理工作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财务问题的核算、分析以及审验才能完成,使得建筑企业进行财务决策、风险管控等经济管理活动面临诸多困难,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利益较大化,企业尤为重视会计与税收管理的优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税实务操作水平,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面临一定财务风险,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筑企业尚未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仅限于财税方面的实务操作,不重视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与预测,导致财务管理流于表面,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未产生实际作用。第二,建筑施工企业未重视税务风险预警,企业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未能及时防范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第三,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未完善,会计与税务实务操作涉及面极为广泛,很多建筑企业不重视核算工作,导致财务风险大幅增加。以上问题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亟需优化,通过有效措施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优化财税实务执行力度,是今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应健全自身财务体系。企业财务体系是其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根据当前财税政策与相关法律条例,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财务体系以满足其工作需求。通过企业现有财务税收信息以及法律政策的约束,企业财务管理与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将更加规范化,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建筑施工企业应提升财务工作人员水平并加以监督管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维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会计与税务实务细则完成工作,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第三,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好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工作。
受建筑施工特性影响,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为了防范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可能后果,建筑施工企业应更加重视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总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对其长远发展尤为关键,企业会计与税务实务操作是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与税务实务操作全书》一书指导下,建筑施工企业可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其会计与税收实务操作,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作者:牛越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兴衰也和科技发展更多的关联起来。由此,国家开始出台关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经济体制方面也在积极地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只有重视高新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持续发展,赋予我国经济更强的生命力与发展动力。我国政府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优惠支持的政策,其中最有效且最明显的就是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能够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整体的发展,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税收优惠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市场、优化经济市场配置的功能。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时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经营管理出现了一系列财税风险,对此,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同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发展。文章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角度出发,进行中财税风险概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中财税风险问题的探析以及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中涉及到的利用中财税风险的控制策略,希望相关内容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财税风险;控制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国家逐渐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完善了相关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同时也在税收及其他方面给予了支持。与其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承担的税收压力较小,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府的优惠税收政策。从细节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实行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较多的限制条件,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导致企业在税收计算以及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进而造成严重的税收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税收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税收风险,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中财税风险概述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根据《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应是规定领域中开展研究与技术成果转化并能够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经营活动主体,从性质上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我国制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本身是一项引导政策,其目的就是促进企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还能够体现出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说明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其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企业,也具有较强的成长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能够获得税收优惠的政策,能降低企业发展的压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县强化财源管理工作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财源流失,现就进一步加强财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强财源建设,依法强化征管,堵漏增收,各项收入稳步增长,有力地保障了财政支出,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但由于对部分税源和个别税种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税收漏征漏管,影响了税收执法的公正和地方财源建设。加强财源管理,是新形势下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平缓、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加强财源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做好财源管理工作。
二、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源管理水平
1、积极推行增值税个体双定业户委托代征。按照“政府主导,财政、税务、工商部门协作,乡镇协税护税”的征管模式,积极推行个体增值税双定户委托代征,逐步形成以乡镇、社区为主要代征单位,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征收网络,实现个体税源征管的社会化。
县强化财源管理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财源流失,现就进一步加强财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强财源建设,依法强化征管,堵漏增收,各项收入稳步增长,有力地保障了财政支出,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但由于对部分税源和个别税种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税收漏征漏管,影响了税收执法的公正和地方财源建设。加强财源管理,是新形势下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平缓、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加强财源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做好财源管理工作。
二、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源管理水平
1、积极推行增值税个体双定业户委托代征。按照“政府主导,财政、税务、工商部门协作,乡镇协税护税”的征管模式,积极推行个体增值税双定户委托代征,逐步形成以乡镇、社区为主要代征单位,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征收网络,实现个体税源征管的社会化。
企业业财税一体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高科技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在业务、财务以及税务管理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此,企业要想将日常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管理,就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起业财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相关数据与信息的实时动态管理。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企业业财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方面,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业财税一体化;问题;对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业财税面临较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跨业态融合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将企业日常运营中的业务、财务以及税务各项流程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构建起业财税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但使业财税相关的数据融合在一起,而且实现了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企业管理层在做决策时就能够随时随地动态地掌握企业资产、盈利、现金流等情况。但从目前很多企业的具体管理中来看,业务、财务、税务的管理仍然是相对独立的。怎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下,构建起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机制,打破企业内各部门间数据无法实现共享的现状,推动业、财、税有效融合,就成为了当前企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对企业业财税一体化面临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企业业财税一体化管理提供借鉴。
一、企业业财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一)部门要想实现有效整合难度较大。由于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方式影响,一般情况下财务、税务、业务管理都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的,而且权责职能独立存在,各部门的交集很少,所以业财税一体化管理,就需要将各部门融合,而此过程中理念融合就成了难点。一是业财税一体化要求业务、财务、税务工作要由相应专业工作人员协同完成,但是由于工作理念因人而异,所以交流中极易产生意见分歧,不但使业财税一体化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而且非常容易产生消极作用,工作进度受到影响。二是虽然在企业业财税管理中具备较为紧密的关联性,但是专业性要求也较高,那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要想参与难度较大,所以企业组织结构中部门的融合并不是真正的融合,专业工作独立仍然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无法使业财税一体化有效落实。三是虽然当前企业信息化程度日益增高,部门也都构建起了信息化管理体系,但是信息技术差异性会使业财税融合难度加大。(二)各部门工作难以达成共识。业财税本身对于专业人才要求就相对较高,如果实现一体化专业性要求会更高,而当前企业部门工作难以实现协调,进而阻碍了业财税一体化发展。由于企业的业财税一体化发展时间较短,部分企业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所以仅仅只是将业财税一体化作为管理平台、软件一体化应用,无法实现业财税相关数据信息的交融,对部门间的数据集合进行综合分析难度较大,降低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从业财税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不同部门、不同专业,要求不同,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在决策过程中,无法达成共识,进而为工作协调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业务人员对于业务指标完成情况重视,税务人员工作重点在科学合理纳税筹划方面,当二者出现冲突时,两部门难以实现协调。(三)业财税一体化专业人才匮乏。虽然业财税一体化将企业各部门数据壁垒打破,但是同样要求也提高了,而涉及这三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在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方面较为突出,而且还要对其他两个部门的工作内容、要求、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业财税一体化共同合作的目的实现。但是,当前企业中在此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高端管理人才缺少,现有员工综合能力无法满足业财税一体化管理需求,所以无法很好地参与到相关工作开展中,进而阻碍了企业业财税一体化管理进程。(四)面临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在为企业业财税一体化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进而限制了业财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关于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是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是以传统模式为主,大多数在网络安全意识方面都有所欠缺,管理懈怠,在网络数据安全防护措施方面重视度不足,当出现病毒攻击以及非法入侵行为时,由于防护等级偏低,无法做到及时应对,进而导致企业业务、财务等相关的数据丢失、被窃取,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运营管理。其次,很多企业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网络交易模式,滞后的身份认证方法使得交易时极易造成认证信息被非法盗用,使企业经济受损。
二、企业业财税一体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