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技能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2:43: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汽修专业技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型社团建设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服务社的发展现状,就社团管理制度和社团活动建设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技能型汽车服务社建设策略:利用伯乐汽修联盟平台资源,打造专业技能型社团;社团训练课程化,打造一支汽修技能团队;引入企业管理制度,构建符合专业发展的汽车服务社日常管理制度;引进能工巧匠,丰富社团活动,提高社团吸引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学校;汽车服务;社专业技能型;社团建设调查
学生社团作为中职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重要平台,在拓展素质教育、健全学生身心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服务社是2018年成立的专业技能型社团,该社团成立的宗旨是把汽修专业在某一方面研究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经过日常社团活动的锻炼和社团教师的引导,使其课堂知识得以应用和转化,从而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拟以横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基于汽车服务社的现状开展调查分析,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型社团建设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一、汽车服务社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汽修专业学生及教师,调查方法为:通过对部分汽车服务社成员和指导教师进行访谈,整理出社团的若干问题。根据相关文献和访谈结果,组织组员从社团管理制度和社团活动建设两方面编写问卷调查表(教师版与学生版),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发放,随机给汽1.学生对汽车服务社的属性不了解将学生版问卷调查表的第1道题“您的年级是”和第6道题“您觉得汽车服务社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社团”的选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得知,一年级大多数学生没有深人了解汽车服务社的属性与功能,单单从字面了解,认为该社团不属于专业技能型的学生占64.33%,其中认为汽车服务社是个人兴趣拓展型的占50.32%(见表1)。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第一,社团的属性决定社团的发展方向,因此社团管理制度必须明确指出社团的性质,然而汽车服务社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组织社团成员和社团指导教师为汽修专业学生详细、系统地介绍该社团的属性和功能,只靠社员平时的口传或教师的零星介绍,没有达到宣传汽车服务社属性的效果。第二,服务社成员在周一至周五下午社团活动中,几乎都是在汽车美容车间对本校教师的汽车进行免费的美容服务。这一现象与“服务社”三个字结合起来,容易造成一个误区一该社团就是服务性质的社团修专业379名学生和13名教师进行网上无记名填写,其中一、二、三年级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57人、95人、127人。有效回1.学生对汽车服务社的属性不了解将学生版问卷调查表的第1道题“您的年级是”和第6道题“您觉得汽车服务社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社团”的选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得知,一年级大多数学生没有深人了解汽车服务社的属性与功能,单单从字面了解,认为该社团不属于专业技能型的学生占64.33%,其中认为汽车服务社是个人兴趣拓展型的占50.32%(见表1)。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第一,社团的属性决定社团的发展方向,因此社团管理制度必须明确指出社团的性质,然而汽车服务社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组织社团成员和社团指导教师为汽修专业学生详细、系统地介绍该社团的属性和功能,只靠社员平时的口传或教师的零星介绍,没有达到宣传汽车服务社属性的效果。第二,服务社成员在周一至周五下午社团活动中,几乎都是在汽车美容车间对本校教师的汽车进行免费的美容服务。这一现象与“服务社”三个字结合起来,容易造成一个误区一该社团就是服务性质的社团2.汽车服务社开展专业性活动过少,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无吸引力对于学生版问卷调查表第8道题“您认为影响学生参加汽车服务社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哪个问题”和教师版问卷调查表第6道题“您认为影响教师参加汽车服务社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哪个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学生、教师参加汽车服务社活动的最大因素皆是社团举办的活动次数较少、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见表2和表3)。造成这一现象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少,主要靠学校下拨活动经费,存在专业设备不足、老化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导致专业性活动形式单一,久而久之,造成吸引性不足、学生主动参与度低的现象。第二,由于社团的激励制度不明确,缺乏动力,加上本校汽修专业教师平日课程多,没有足够的精力,导致教师对社团的参与度低和监督不到位。久而久之,容易打击学生最初进社团的热情,不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技能型汽车服务社建设策略
工匠精神融入汽修专业教学的实践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也就推动了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质人才,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在目前中职院校专业教学中,受到各种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影响,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改善。因此,在现阶段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入,改善汽修专业教学效果,为社会发展培养更为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汽修专业;实践
1引言
在经历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人们生活日益富足的情况下,机动车的数量也快速增加,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这就需要更多专业的汽修人才来提供汽车的售后保养及维修技术支撑。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汽修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汽修专业教学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所开展的教学工作还面临许多的问题,这就造成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1]。所以说,在现阶段开展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正确的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汽修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能够体现出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品质等内容,成为了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来看,主要包括专注、敬业、创新以及精益等方面的内容。从根本上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伦理德性精神,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内在品格中形成的,作为一种对完美的追求,表现出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创新[2]。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如何应用信息化资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必须紧跟时代脚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明确信息化资源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就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对策分析做出相应的探究,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应用信息化;对策
在中职汽修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可以将汽修专业课程与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结合,让教师在利用现有汽修专业的教学软件、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多样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教育和教学,从而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信息化资源给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是推动汽修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汽修专业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优势,明确信息化资源对汽修专业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积极创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汽修专业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重要性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时间不充足的问题,导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经常出现赶时间的情况,并且教师也基本上都是通过板书、笔记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让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出来,并且还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不丰富,将信息化资源运用到汽修专业教育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让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并且还给教师留出了时间来进行实际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另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方式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这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比较大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的内容,从而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探究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融合的新型学徒制度,是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育人形式。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在汽修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并从解决实施现代学徒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政企行校四方相互协同推进,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中创新方法,通过校企双方实施“四个构建”和构建“1+N”的模式,实现了“三转变、三融合、三提升”。
1苏州市相城区汽车维修服务产业人才需求现状
苏州市相城区汽车维修服务产业特色鲜明,有庞大的汽车产业群,而且汽车维修服务产业正在进行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升级,在数量上、质量上和结构上对汽车维修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维修服务的相关企业每年需要大量“能交流、懂工艺、善操作、会维修、精检测”的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这样就保证了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就业市场。然而,我校汽车维修人才供给和汽车维修服务产业人才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汽车维修企业紧缺的技能人才,学校在数量上供给不足;精通汽车维修岗位技能的专业人才,还需求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再培养;汽车维修企业所需求的技能人才结构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毕业生的结构不匹配。
2实施“四个共建”,夯实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育人的基础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立足区域支柱产业——汽修维修服务产业,与苏州欧亚伟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校企双方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实践载体、共建育人队伍和共建教学资源,为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育人夯实了基础。(1)校企双方共建产业学院,创新政企行校四方合作运行机制。在学校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接汽车维修服务产业链,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了产业学院——欧亚伟业汽车维修学院,将汽修企业的资质标准、维修工艺、经营管理、维修技术、员工培训等要素植入到产业学院中。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现代学徒制,并给予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我校汽修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由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进行指导,汽修企业主导、学校组织共同出台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意识,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群的现状和汽车维修服务产业的实情,利用项目驱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汽修企业在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校企双方联合成立合作委员会,共同协商招生专业和招生数量,实行注册入学、对口单招和社招等招生考试方法。校企双方联合进行汽修专业调研,共同确定汽修人才的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汽修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构建了“成本分担、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实现全过程有效管理。(2)校企双方共建实践载体,打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在苏州市相城区的财政支持下,与苏州欧亚伟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汽车维修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按照“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共同享受”的原则,借鉴苏州欧亚伟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维修生产运营场景进行建设,各个利益相关方依照协议参与集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成化展示”的平台运行机制。围绕汽车实际维修生产项目和真实维修生产环境,基于汽车保养、汽车维修等岗位的职业标准,在平台上创建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技能要求的岗位,选取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在平台上进行汽车维修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汽车维修专业综合实践和职前训练,在汽修企业的维修生产现场进行定岗实训,以满足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学习不断提升的实习实训要求。(3)校企双方共建育人队伍,打造混编结构化团队。构建由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技能大师和教师组成的混编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学校和企业能互聘共用。制定中职汽修专业学徒制双导师的管理制度,规范中职汽修专业“双导师”的选拔和培养,明确学校聘任汽修企业技术人员的条件、指导岗位和相应的待遇,同时明确学校和企业双向挂职锻炼和联合进行专业建设的奖惩制度,落实创新团队工作责任制,围绕学徒制培养汽修技能人才,且对创新团队人员的配备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建设工作站,教师下到汽修企业进行锻炼,企业技能专家被聘为产业教师,双方联合进行汽车维修技术研究和教学开展,让团队导师真正成为汽修专业建设的主力、汽修企业技术创新和汽车维修技术服务的骨干、中职教育教学的专家、中职汽修学生学习生活上的良友。(4)校企双方共建教学资源,推动中职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满足汽车维修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中职汽修专业的特点,融合“1+X”证书的培养要求,校企双方联合构建汽车维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标准与汽车维修职业技能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的中职汽修专业结构化课程体系。编写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的校本教材,以典型的汽车维修故障为项目案例,从模拟汽车维修过程,到排除实车故障,再到具体维修经营岗位上的创新方法,推动汽车维修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流动。为了满足汽修企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共享,使得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方式从“以课堂教为主”向“以课内外结合学为主”转变,为中职汽修专业实施弹性学制提供条件。
3打造“1+N”模式,提升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育人水平
现代学徒制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探索
【摘要】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是技能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现代学徒制融合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那么需要一个信息化的管理,也是一个必然的手段。本文主要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调研、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运用、学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的有效路径,探讨“现代学徒制”如何运用到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教学中。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调研
1.1教师师资队伍水平不充足通过调研发现,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中,一部分的老师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而来,虽然实践技能较强,但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更无相关企业实践经历,缺乏对汽修行业的整体认识。我校汽修专业在校生近300人,共7名专业课老师,其中有2名老师是本科专业毕业,其他5名教师是从其他专业改行过来,无相关汽修企业实践经验,导致专业教师选择在黑板上“教学汽车”,很难实现理实相一体,课堂讲解抽象空洞,枯燥无味。
1.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调研来看县域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和企业合作较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难以把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参与度较少,发生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培养专业毕业生跟不上汽修企业的步伐,不能满足汽修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因此专业学生毕业后,专业能力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出现企业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的尴尬局面。
1.3专业教学理念发展相对滞后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专业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进一步更新。1)专业教师偏向于课本知识的教学,且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与行业技术发展的脚步不一致,出现学校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2)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担心实操教学存在安全隐患,不愿采用理实一体化开展专业教学,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浅谈中职汽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家开始将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提上日程,对应的院校和教师群体也十分看重相关的教育创新。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今天,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理念开始被应用于中职院校教育中,其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中职院校所肯定,也成为对应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订相关教学大纲
在校企合作中,两大表面主体是学校和企业,该模式看似是中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但实际上是学生与企业这两者间的合作,学校只是连接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在以往的中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大多数院校和企业都是以非常基础的合作关系所存在的,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助院校完成相关教学,合作流程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合作的意向,而中职院校之所以选择校企合作的理由是希望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社会实时需求。在现代汽车制造行业愈发兴盛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汽修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对此中职汽修专业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尝试促进企业参与指导相关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更多现实学习内容。例如中职院校在与相关企业确定汽修专业的输出对口关系后,可以派出该专业的教师与企业技术部门进行一定的调研考察。教师的考察内容主要分为技术考察和需求考察,以此对该企业目前的市场输出进行初步了解。而后中职院校可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邀请企业部分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专业指导老师。由于汽修是一门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所以企业人员如果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更贴近社会实际。同时在专业课程方面,该专业教师可以尽量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探讨研究,共同拟定教学大纲,从汽修理论到实际操作都敲定具体教学方向。不仅如此,中职院校还可以尝试将社会企业引入高层决策中心,在实际行动中令企业感受到校企合作对企业进步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也能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来确定个人职业规划方向,最终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水平等到有效提升。
2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校内基地实训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中不同,需要重点抓紧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专业操作有一定要求,因此校内基地实训成为学校强化与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传统的中职院校校内基地实训的过程中,大部分院校都以个人院校的教育方向为主,与之合作的社会企业多处于“挂名”状态,所以企业与中职院校校内实训之间并没有实际联系。但中职院校作为主要输出技能型人才的环境,如果不能令学生在校园内就了解社会需求,那么学生在后续的顶岗实习环节就无法快速融入职业环境。而且汽修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若中职院校不能在校内实训中帮助学生奠定职业基础,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就无法发挥全部的积极作用。对此中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校内基地实训,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开展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前,相关院校领导应与合作企业进行协商,尽可能地让企业投入汽修专业实训设施,建立与企业工作环境相近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邀请企业人员来进行参观与指导,努力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做到校企一体化。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也要让企业人员进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人文教育,令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能从思想上取得真实进步。除此之外,校内实训的最终考核标准也应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确认,令合作企业既能通过考核成绩来挑选出更优秀的技术人才,也能很好的反馈出学校的教学成果。
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成效解析
摘要:中职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技术型人才,汽修专业是中职院校内部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保证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育实效性,促使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发展契合社会需求。然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存在一定问题,这无疑影响了汽修专业学生素质发展、制约了中职汽修教学发展。相关者需深入钻研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现状,立足于问题设计相应策略,以推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发展。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提升;教学成效
汽修工作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中职汽修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汽修人才,实训课能够为汽修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感受真实的实践环境,进而快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训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成效不佳,相关者须对之加以重视。
1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现状
(1)缺乏实训相关的器械设备。汽修专业实训课与理论基础课存在较大区别,需要有相应的器械设备作为教学辅助,然而受学校经济条件、办学规模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学校的器械设备根本不足以开展实训课教学。然而为了保证实训课顺利实施,学校方面只得开展诸如“黑板上修汽车”的实训教学,实训课教育质量因此大打折扣。(2)实训教学脱离实际。汽修行业快速发展,汽修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然而当前阶段,很多中职院校并没有深入汽修市场了解汽修行业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很多学校开展的实训课教学内容非常陈旧,不仅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还存在较强的脱离实际问题。(3)学生缺乏参与实训的热情和动机。实训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会影响学生参与实训课的热情,然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内容陈腐是客观现实,加之很多教育者并没有创新教学形式或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教学方法的意识和行为,这导致实训课教学模式呆板、缺乏趣味性问题严重,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能诱发学生对实训课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实训课顺利实施。(4)教育者素质有待加强。汽修专业实训课教育者负责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教育者素质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结果。然而当前阶段汽修技术不断发展,很多教育者完全没有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相关技能和知识的意识和行为,由于不了解新型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缺乏相应的业务技能,根本无法顺利指导学生科学的提升实训素质,进而给实训课教学成效带来巨大影响。
2提升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中职汽修专业1+X证书制度与建议
1、1+X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
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1+X证书制度的实施办法,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样化的职业技能证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续依次由职教所引发《关于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首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示》(职教所[2019]67号);教育部等四部门引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职教所引发《关于确认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首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知》(职教所[2019]89号);教育部引发《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9]36号)等文件,都显示了国家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决心。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基于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有关“1+X”证书制度试点的工作方案和通知,通过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的调研,根据中职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亟需落实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的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成为真正的复合型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是推进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技能需求衔接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有利于反映评价人才技能水平的客观性和职业院校的办学标准;1+X证书制度通过模块化教学、学分银行等灵活的学习制度,必将对职业教育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带来挑战。中职汽修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从现实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从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2、1+X证书制度的教学现状和阻碍因素
2.11+X证书制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把汽车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两个模块: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术证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证书,共分为16个模块。针对笔者任教学校的中职汽修专业,针对“汽车电子电器与空调舒适系统技术”(初中高级)等级证书的实践教学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2.1.1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对“1+X”证书的作用认识调查调查学生对1+X证书的了解情况,选项设置为:非常了解、较为了解、了解一点、完全不了解。在接收调查的中职学生中,表示参加过汽修专业“1+X”证书考试的学生占比74.03%。对“1+X”证书的了解程度,表示非常了解其内涵和必要性的学生占比48.05%,表示较为了解、对本人就业创业比较重要的学生占比46.75%,表示完全不了解“1+X”证书作用的学生占比5.1%。说明中职学校学生对“1+X”的内涵和重要性已有一定了解,但还未做到全员渗透“1+X”证书的知识教育,受训对象的知识普及度和了解深度。2.1.2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对“1+X”证书的培训情况调查调查学生对于校方组织的“1+X”证书培训的学习现状,认为与现有课程体系完全融合的学生占比64.95%,认为需要增设课程模块的学生占比3.9%,认为需要组织考前强化培训的学生占比28.57%。由此,“1+X”证书现行的课程体系还需要融入实训实践模块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操能力。考评前的强化培训有助于提高证书通过率,也能对中职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而在相关考前培训的学时安排,81.82%的学生认为需要30课时以上,对于目前学校、企业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案、案例库、实训内容,94.81%的学生认为能够满足“1+X”证书的需要。对于目前进行的“1+X”考前培训,94.80%的学生表示培训效果令人满意。对于培训师资人员,61.04%的学生期望有校外专职教师或来自企业的汽修高级技师参与教学。对于“1+X”证书培训形式,40.26%的学生表示应先理论后实践,58.44%学生接受理实一体教学,说明理论知识和实践实训操作的紧密结合更能确保培训效果。综合学生对于“1+X”培训多个维度的反馈结果,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资源设置感到满意,但专业教师还需要在实训内容环节增加时效性和实用性。对于“1+X”证书的重要性,受调查的学生普遍表示认可,并表示愿意获取多个X证书。学生也表示愿意在考前进行一定课时的强化培训,乐于接受校外专职教师和企业汽修高级技师来校现场参与教学,并一致认可目前参加的“1+X”证书的考核方式规范严格。2.1.3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在“1+X”证书教学存在的困难情况综合教师反馈意见,中职汽修专业在“1+X”证书教学存在不同方面的困难。位于前4项分别为:实训设备的完善及资金投入,尤其是发放“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及时性和实训设备的更新;专业教师优质团队建设,尤其是具备考评员资格的本校教师人数亟需补充;1+X证书制度建设的完善和激励措施;课程体系的重构。2.1.4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对“1+X”证书的培养路径情况调查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对“1+X”证书的培养路径情况,综合教师意见,位于前4项分别为:根据行业考试考核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尤其是增加符合当前X证书考评要求的实践实训模块;技能大赛与“1+X”证书考核内容融合,以赛促学,技能优先;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定主体由四方协同认定,避免垄断性和片面性;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定标准由多方共同考核,确保客观性、公正性和可信性。
2.21+X证书制度的阻碍因素分析
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逐渐变得富裕,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汽车行业也有了更加远大的前景。随之而来的就是汽车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强烈,中职学生规模的扩大。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要更加的重视,中职学校是学生学习技术的第一场地,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汽修人才的重任,所以需要好好的研究“1+X”课证融通下校企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汽修校企合作策略分析
1引言
中职学校一直采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学生可以学习较高的职业技能、完善实训基地,便利的实习等福利。在企业中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基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习。使用校企合作的手段,学生的进步效果显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益处,对口培训的模式下,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找到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率;对于企业来讲,在中职的学生对于企业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间接的宣传了企业,提高知名度,对于企业的招聘提供了方便,更有利于找到专业人士。
2准确定位,选择证书明确汽修专业的学习目标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应该以现代汽修行业的实际标准为主来培养学生,指导理论知识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总体水平。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课程之前,要向学生展示职业的前景,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加强学生对于汽修的重视。端正态度,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完成学业,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未来的生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教育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满足社会对于汽修人才的需求。在中职院校中,汽修专业应该把“以德树人”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根据汽修行业的要求,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校企合作可以融合企业和学校的优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首先,企业在学校可以寻找符合要求的技能人才,与此同时,拓展了员工的培训内容。其次,学校也能够减少支出,利用企业的实训设备培养学生,不再只注重理论知识。但对于汽修行业来讲,所需设备很多,经费需求大,设备升级很快。最后,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很好的结合理论和实际,在实际的操作技能时,升华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企业实习时,学生提早学习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素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较早的为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纪律。
汽车检测维修人才培养论文
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2.1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高中阶段51.5%,专科及以上10%,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汽修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