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创刊时间1990
  • 影响因子1.0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是一本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办的一本地质类杂志,该刊是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主要刊载地质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创刊于1990年,出版周期双月刊,影响因子为1.07。该期刊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

出版信息:
期刊类别:地质
出版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纸张开本:A4
基本信息:
国内刊号:11-2852/P
国际刊号:1003-8035
邮发代号:82-362
全年订价:¥280.00
查看更多
杂志介绍 征稿要求 数据统计 文章选集 联系方式 常见问题 推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介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办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办刊宗旨始终是为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研究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一个窗口,通过交流、探讨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规律,研究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学报》主要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该刊物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刊物。

该期刊不仅是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人员、科研与教学人员的良师益友,也是各级领导从事管理和决策的参考资料。目前发行面不仅覆盖了大陆各省(市、区),而且港、台地区及日本等均有订户及作者。

本刊主要资助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本刊主要资助课题有:交通部跨世纪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项经费(950505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226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2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902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244)。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征稿要求

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稿件应包括题目、著者、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2.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3.附著者的工作单位、地点、邮编(含相应的英文部分,其中作者名用汉语拼音)。

4.《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有项目资助,应注明资助项目全称和项目编号。

5.作者简介:即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历、职称及研究方向,Email。注在首页地脚处。

6.摘要(含英文摘要)为论文的浓缩,即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及评论的简述应包括研究目的、观点、思路、方法、结果、结论(含存在问题),并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为便于对外交流,中文摘要一般宜500个汉字以内;英文摘要应与中文部分一致。其中的中国地名、人名均应采用汉语拼音。

7.关键词一般3~8个,并附英文关键词。

8.引言简要介绍论文背景、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理论依据、技术方案等。应言简意赅,避免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

9.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占主要篇幅。

10.稿件必须文风端正、实事求是,引用数据及资料准确。词语要精炼,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16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8个版面。其中图版不超过2版);消息报道不超过1000字;专题性讲座可分期连载。

11.文中各项标题层次分明,标题分级采用:1(左对齐),1.1(左对齐),1.1.1(左对齐)…形式。

12.文中的外国人名,请给出原文的姓、名全称。属省或州以下的外国地名,须注出原文。

13.数字一律用阿拉伯字。有关计量单位一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需排斜体的外文请在其下划线。易混淆的字母请注明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等。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前后应统一。

14.表格、公式等的注释用星号标出。其它注释用半圆括号以阿拉伯数字标示。除图、表的注释直接置于图、表之下外,其余均作脚注。

16.应提交简明、清晰的彩色图件,其中图名、图例均放在图框外。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公开出版的地理底图上,否则不能采用。图件简单者可占半栏,宽小于7.5cm,图内字用宋体六号(相当7.5号);图例用小方框表示,放在图框外图名之上,用1、2区分;图注用1-;2-;区分,放在图名下方;若图件复杂不能用半栏表示,可用通栏,宽不超过13.5cm,其它如图例、字大小均同上述要求;照片须色调分明、层次清晰。

17.引用的资料(包括数据和图、表)须注明出处。

18.结论应简明扼要。

19.参考文献只列所采用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英文对照),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顺排(中、外混排);未公开发行者列入脚注。编号用方括号标示,排列格式:序号、姓名、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份、卷期、参阅页码。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数据统计

历年影响因子和发文量

主要机构发文分析

机构名称 发文量 主要研究主题
成都理工大学 263 地质;滑坡;石流;泥石;泥石流
中国科学院 196 石流;泥石;泥石流;地质;滑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83 值模拟;数值模拟;煤层;瓦斯;沉陷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80 地质;地质灾害;滑坡;灾害;石流
长安大学 123 地质;地质灾害;滑坡;黄土;地裂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8 地质;地质灾害;滑坡;灾害;地下水
中国地质大学 101 滑坡;地质;地质灾害;库区;三峡库区
中国地质科学院 99 地质;地质灾害;滑坡;灾害;石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 77 地质;地质灾害;滑坡;石流;泥石
西南交通大学 72 滑坡;石流;地质;泥石;泥石流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文章选集

  • 中国西藏金沙江白格滑坡灾害研究 王立朝; 温铭生; 冯振; 孙炜锋; 魏云杰; 李俊峰; 王文沛
  •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崩滑流灾害区域预警 温铭生; 刘传正; 刘艳辉; 方志伟
  • 雅鲁藏布大峡谷高位岩质崩塌影响因素分析 邹子南; 王运生; 辛聪聪; 张运达
  • 兴文县5.7级地震引发的龙洞煤矿后山滑坡 殷志强
  • 库水位波动及降雨作用下巫峡干井子滑坡流-固耦合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梁鑫; 殷坤龙; 陈丽霞; 康璇; 杨永刚; 张亮
  •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区近坝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工程建议 王启国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网络采编办公系统运行通知 期刊编辑部
  • 基于不同因子分级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湖北远安县为例 闫举生; 谭建民
  • 2017年部分地质学类期刊主要指标 
  • 基于函数赋值模型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尚慧; 王明轩; 罗东海; 冯皎; 王爱军
  • 尾矿坝-排土场联合堆排稳定性与边坡参数优化研究 朱远乐; 唐绍辉; 苏伟
  • 山西太原盆地地裂缝群发机制与深部构造关系 孟令超; 彭建兵; 卢全中; 何红前
  • 河北隆尧跨地裂缝建筑物破坏特征分析 万阳; 马润勇; 王林清; 常江; 王志浩; 孙长明; 尚合欣
  • 基于高斯过程分类的地震砂土液化预测及其应用 赵国彦; 徐志炜; 刘健
  • 地质灾害无人机调查数据管理云平台建设 马娟; 张鸣之; 韩冰; 黄喆; 石爱军; 薛跃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编:100081

主编:殷跃平

常见问题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