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 创刊时间2006
  • 影响因子1.0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审稿周期1-3个月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毒理学报》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环境类杂志,该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主要刊载环境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创刊于2006年,出版周期双月刊,影响因子为1.02。该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

杂志介绍 征稿要求 数据统计 文章选集 联系方式 常见问题 推荐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介绍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毒理学报》(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已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6年起正式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生态毒理学报》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创办的。该刊物的创刊为我国从事生态毒理和风险研究的学者和相关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填补了目前国内尚无专门刊载生态毒理学/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学术论文的高水平专业期刊的空白,将在缩短我国在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学及基础理论研究与国际前沿研究的差距、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毒理学报》主要报道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对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的致毒效应,在环境中的归宿(迁移、转化和降解),以及对整个环境(人体和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风险研究。《生态毒理学报》将积极报道我国环境风险与生态毒理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新技术与新方法,推动该领域的学科发展,促进学术繁荣。

本刊主要资助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本刊主要资助课题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3-00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A3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0AA065105)、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1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7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9028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20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404-003)。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征稿要求

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

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3.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4.引言:引言部分应该有2个功能:一是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综述,如哪些研究者进行了什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存在哪些不足?二是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意义,这一点是承接于文献综述的,既然目前的研究存在不足,为此本文进行了哪些工作,与前人工作有何不同。引言中应着重论述本研究的创新点。行文要有根有据,要提供必要的引文出处。

5.正文:正文部分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明确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为了提高发表文章的质量,突出作者的原创性工作,本刊要求将实验结果和对结果的分析讨论分为2大节(文章一般分为引言、试验部分、结果、讨论4部分)叙述。具体要求如下:(1)结果部分以陈述数据为主,如,“通过...试验,得到...结果,如图(表)...所示。”在数据之后对结果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但不要作进一步的讨论。既要避免只出现干巴巴的图、表而无文字的情况,也要避免文字叙述与数据图、表重复。(2)讨论部分在结果部分所列数据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与已有的规律、结果进行对比,深入挖掘本研究所得结果的意义。

6.结论:由于摘要部分已包含文中的主要结论,为避免重复,本刊要求不设结论部分。

7.致谢:可在致谢部分对项目资助机构、为作者完成项目或完成本文提供过帮助的机构或个人提出感谢。

8.参考文献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图表及引用他人实验方法、公式时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或注解)。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只能以页下注解的形式列出出处。本刊引文标注和参考表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引用文献后应立即在括号内标注著者、出版年份,不排引文序号。为便于国际交流,本刊要求作者分别著录中文参考文献表和英文参考文献表。其中,中文参考文献表仅著录原始文种为中文的文献;英文参考文献表除著录原始文种为英文的文献外,还应将原始文种为中文的文献条目译成英文(对于期刊或文集,英译以原文献的英文摘要为准)。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数据统计

历年影响因子和发文量

主要机构发文分析

机构名称 发文量 主要研究主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91 污染;毒性;土壤;重金;重金属
中国科学院 248 污染;毒性;细胞;重金;重金属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1 污染;毒性;污染物;细胞;毒性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01 水生;污染;水质;水质基准;毒性
南京大学 93 毒性;斑马;斑马鱼;毒性效应;内分泌干扰
上海海洋大学 85 毒性;重金;重金属;毒性效应;污染
南开大学 82 毒性;污染;毒性效应;生态毒理;纳米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71 化学物;化学物质;化学品安全;污染;毒性
中国海洋大学 69 毒性;毒性效应;污染;鱼类;塑料
大连理工大学 64 毒性;全氟辛烷;全氟辛烷磺酸;化学品;PFOS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文章选集

  • 序言 王新红
  • 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人工纳米颗粒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王昊; 赵信国; 陈碧鹃; 夏斌; 孙雪梅; 朱琳; 曲克明
  • 多环芳烃对海洋贝类多生物水平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翼飞; 曲梦杰; 丁家玮; 陈思雨; 王忆; 邸雅楠
  •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及其生态效应 陈彪; 汪羚; 李达; 胡小丽; 薛春叶; 高坤; 邓祥元
  • 海洋生物体内砷含量及其形态研究进展 张伟; 黄良民
  • 砷在海洋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潜力及发生机制探讨 杜森; 张黎
  • 137Cs在我国滨海核电周边海洋生物的富集及生态风险研究 纪建达; 于涛
  • 海洋硅藻细胞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对镉累积的影响 马捷; 陈丰源; 周贝贝; 段丹丹; 韦阳; 潘科
  • 2种烷基多环芳烃对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李香; 魏海峰; 刘长发; 宋雪; 赵肖依; 赵雨朦; 夏宁; 霍玉洁
  • 单壁碳纳米管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毒性效应及生物体防御机制研究 杨占宁; 丁光辉; 于源志; 李西山; 张楠楠; 李瑞娟; 张晶; 崔福旭
  • 重金属和聚苯乙烯微球对卤虫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 张明兴; 王莹; 王立军; 张微微; 王菊英
  • 镉对单环刺螠非特异性免疫及组织蓄积的影响 朱晓莹; 甘宏涛; 孟霄; 姚海洋; 徐国成; 徐加涛; 刘统昊; 曹黎鑫; 许星鸿
  • Cu和Pb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 邓紫云; 陈清香
  • 鲍鱼对2种多环芳烃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魏海峰; 赵肖依; 王闯; 刘潘; 刘长发; 黄欣; 霍玉洁; 赵雨朦; 夏宁
  • 溢油污染物在栉孔扇贝不同组织的富集特异性及生物放大效应的初步研究 景玉婷; 李志林; 张传松; 石晓勇; 张海波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主编: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

价格:¥340.00元/1年 双月刊 邮发代号:2-303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邮编:10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