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能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4:58: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汽车技能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大赛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新能源汽车专业在我国的设置时间并不久,但是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急需大量具有良好理论知识、高水平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提供给对该专业理论内容的优化,对实训室的积极建设,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技能,实现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大赛;职业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能够从教学水平方面,对职业院校加以衡量,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技能大赛入手,不仅能够使职业院校在新时代下的专业建设得到推进,并且能够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所获得的成效和办学质量。
1全国大背景下的现状
为了实现对中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职业院校需要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作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自该纲要以来,国家逐渐对技能大赛引起了重视。国务院于2014年做出了需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决定,从作用和意义方面,对职业技能大赛做出了充分的肯定。技能大赛能够从教学水平方面,对职业院校加以衡量,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技能大赛入手,不仅能够使职业院校在新时代下的专业建设得到推进,并且能够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所获得的成效和办学质量。以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纲领,在提出这一概念后,未来我国将向着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有典型的智能化以及环保化的特征,因此在各个行业逐渐得到广泛地应用,也对该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为了使节能环保政策能够在我国得到良好的贯彻,使汽车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快的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各有关部门于2015年开始,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加入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赛项,该大赛属于国家二类大赛,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产教融合的理念为重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赛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得到了成功举办。在这一背景下,广西近几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新增了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赛项。这一赛项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为基础,结合了有关新能源汽车岗位所需具备的组装、维护维修等技能[1]。
2技能大赛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
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用资源整合理论将汽车岗位群技能要求、汽车各专业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教学资源,节约教育成本。以产业集群理论的集聚效应把脉汽车技术专业群内涵建设。运用先进主流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其思维路径,对产教融合的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进行改革研究,重新设计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制定相应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专业群;课程体系;研究
1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汽车技术类专业群建设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运用资源整合理论将汽车岗位群技能要求、汽车各专业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教学资源,节约教育成本。专业群建设也是借助产业集群概念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专业建设过程,在教学资源内部,围绕以专业技术含量高、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为核心,以核心专业为主导,展开拥有广泛市场需求具有强劲动力的专业群建设,改进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产业集群理论是把脉专业群建设内涵的基础和前提保障,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主流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和其思维路径,对在产教融合角度上的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改革研究,构建以能力为主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制定相应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
2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设计路径
首先,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工作,梳理和制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汽车技术专业群内涵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可靠性依据。其次,剖析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汽车岗位群能力要求作为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工作。再次,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思路,从汽车工作岗位群技能的需求出发,分析汽车各个专业组群逻辑,厘清构成汽车各个专业的课程结构关系,梳理和整合教育内部的教学资源,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主轴,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以教学认知规律为主导的“四维度”层面寻求其最大的契合点,重新设计汽车各个专业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最后,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汽车技术专业群教学路线图,重构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汽车技术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形成系统完备的汽车技术专业群教学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浅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
摘要:当前各职业院校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上有了新动作,为后续培养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进行有益探索。文章在阐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并指出了制约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的有关解决的问题,为后续职业院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
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1.1智能网联汽车的特征。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智能技术与网联技术在汽车的有机联合,智能化主要指使汽车具备自主信息获取、自主决策、自动控制能力。网联化指的是汽车通过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新四化”,即电动化是基础,智能化是关键,网联化是条件,共享化是趋势。1.2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背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以上。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正呈现出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加速发展、产业生态加速成熟等特点。初步形成深度融合、创新活跃、安全可信、竞争力强的车联网产业新生态。
2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需求及特征
2.1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占比达到50%,预计智能网联汽车销量1500万辆。按照汽车从业人数与汽车销量比例约为1:2.5估算,到2020年将会有600万的汽车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智能网联汽车。按照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技术人员人数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车保有量比例约为1:50估算,预计2020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技术服务人才需求超过30万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不足2万,人才需求大大超过现有的人才数量及人才供给能力。行业急需智能网联汽车复合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技术人才。2.2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有别于传统汽车技术,它是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专业内容多学科融合的,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作岗位主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层和控制层,主要从事以下工作。(1)面向主机厂、零部件、传感器、信息技术等企业就业。在上述企业中担任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标定测试、应用软件测试、车辆改装、道路测试、高精度地图采集、车载终端网络测试工程师助理,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传感器的标定测试、仿真软件应用与测试、传感器研发辅助、底盘线控改装、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整车测试、道路测试、安全测试、道路信息采集、地图数据处理、车载网络终端安装调试等工作。(2)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企业就业。担任智能网联汽车营销、理赔员、维修工,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销售、维修接待、事故理赔、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安装调试、零部件检测、维修工作。2.3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特征。(1)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型。传统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核心在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机械结构,在维修过程中可以通过看、听等人工操作判定故障点,存在较大的经验成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诊断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传感器、决策控制统等,运作原理更加抽象,需要采用诊断仪等专用设备进行分析,故障诊断更多依赖于检测设备和操作流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升。(2)从技能培养向知识+技能培养转变。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更多关注于汽车后市场,是在汽车产品基本定型后,依托于产品开展课程和实训项目设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都在快速变革中,岗位需求、能力要求不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除注重技能培养外,要以“三横两纵”技术体系为核心,加强知识培养,使学生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3)从专一汽车方向向专博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中大量新技术、新零部件的加入,要求汽车技能人才具备更宽的知识面和技能。伴随着智能化、网联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集成度和模块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诊断和维修的难度。因此,未来人才培养需要更好协调专和博之间的关系,在固定的课时内,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人才,实现专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从汽车后市场向全周期转移。由于产业的深度融合,人才的边界也日益模糊。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传统汽车4S店模式正在变革。未来,在汽车智能化基础上的汽车共享化趋势下,汽车主机厂将转型成为出行服务提供商,汽车前市场与后市场将彻底融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技能人才不应单纯定位与汽车后市场,应全面关注从设计、制造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
汽车技术滞后与汽车技术发展的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汽车技术发展和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其后就汽车技术教育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提高的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汽车技术;教育;滞后;发展
1当前汽车技术发展和相关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1.1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传统的单件组装汽车行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集成化汽车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当代汽车行业和汽车技术的发展逐渐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多元化和一体化发展,为汽车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劳动力市场技能型和全能型人才十分匮乏,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多集中在汽车数控技术、计算机软件控制技术、汽车使用维修管理等上,尤其是对于汽车的维修而言,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在汽车维修和养护方面,相关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人才的培养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是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的。学徒制教育作为传统汽车技术培养方式,已经培养了大多数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这样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合适。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对实践操作人才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级技术人才必将是大势所趋。
1.2汽车维修人员成为我国技能型紧缺人才
中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以中职院校在教学改革期间遇到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距、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将双创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到了专业教育中的策略,并且对相应的课程体系、双创教学项目进行了完善、科学的设计,并创建了一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1基于“双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发展现状
1.1存在差距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处于长期发展阶段的中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在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时过于重视其基础性,却没有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甚至没有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没有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因此造成专业教育无法与创新创业教育良好衔接,甚至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导致中职院校无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中,良好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1]。
1.2存在差距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且环境污染因素也反过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汽车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才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根本之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人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并没有突破与创新,仍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课程体系老套没有活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非常严重。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要及时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适用现代汽车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拘泥于传统专业,要中分考虑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培养的人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需要按照以下原则实施。(1)重技术技能轻理论原则。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技术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开发升级能力,对于理论教学采取够用即可。(2)理实相结合原则。对于能力培养必须结合实验实训设备,即专业课程全部在实验室进行,同时要充分结合实验室设备进行授课,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掌握知识点。(3)拓展与提升原则。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目前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但是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还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双擎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动车等等,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需要将非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加入进去。(4)岗证对接原则。通过企业调研,新能源汽车企业中一线技术人员还是管理岗位都对职业资格证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三电构成,其中动力电池的电压高达上百伏,操作不当对人身伤害很大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要求上岗人员必须具备高低压电工证。
2人才培养定位与岗位群分析
2.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就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定位首先要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的调研结果确定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具有与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基本素质,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检修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服务、销售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2专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对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走访调研(主要包含莱西市、黄岛区),通过企业调研当前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包含两大方面,其一是电动汽车制造,其二是电动汽车销售与服务。对企业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见图1)
3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因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空气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此背景下,以纯电动、氢能源等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轻污染等传统燃油汽车不可比拟的优点,可以改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我国中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并大力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通过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也带来了社会和行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满足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要,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车理论知识的同时,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
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简单的说,就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与“做”相结合,它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组织,将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
2在中职院校中实施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建设规划
摘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纲领性文件,设定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规划要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贯彻“1+X”证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专业建设
汽车作为工业体系最为复杂的产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资金、人才和技术都高度密集,因而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最佳的突破口,为了避开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上的劣势,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给了我们绝佳的机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近20个年头,从概念导入到产业规模,从示范运行到推广应用,尤其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规划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定位基础。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电动汽车。2001年,国家“十五”规划和“863”计划出台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主要政策。在汽车领域出现了电动汽车名词,国内部分院所和企业通过项目方式进入电动汽车领域。(2)新能源汽车。①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洗车定义为“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②2009年6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新能源汽车定义与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定义相同。(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中,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规划》明确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4)新能源汽车的新定义。2017年1月,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的“定义”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特征是“新型动力系统和新型能源驱动”,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边界。
2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摘要]契合行业需求,在分析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打造出适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一、前言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该领域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大气污染环境治理战略的紧要组成部分。[1]因此,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这就有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因此,基于社会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开发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必要性,同时亦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担负着培育社会必要的素质高、技能高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有需要主动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密切顺应新能源汽车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是: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积产销超过500万辆。[2]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3]2009~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是政策,中央财政对纯电动汽车最高补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最高补3.5万元,购买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享用有地方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4]进入2015年,随着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以及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充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扩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开始实质性放量,销量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核心扶助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业的大力发展,将带动行业人才需求持续走高,未来急需熟悉系能源汽车结构并能进行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探讨
摘要: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为切入视角,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进行简要阐述,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定位,以吉林省汽车市场为例,提出在传统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改革措施。以紧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为核心,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科学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建设,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规范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专业建设与规划;分析与讨论
2016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节能型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轻量化以及汽车制造技术[1]。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线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2018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论坛会上,我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战略委员会主任欧阳高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以纯电动为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的发展,这一举措为我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以社会主流为方向,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进行完善,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电动车(HEV),纯电动电动车(BEV),燃料电池车(FCEV),氢气发动机车(FCEV),燃气发动机车,乙醇醚发动机车以及太阳能汽车。由于各国汽车工业、能源、资源不同,且市政道路规划、交通网络、居民出行习惯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化。举个例子,以日本汽车丰田为例,其技术路线主要是油电混合动力;而美国特斯拉则是纯电动技术[2]-[3]。因此,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过程中,在融入国际市场主流技术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我国发展情况及我国综合国情,并在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突出我国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关系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市场的定位,另一方面更是关系到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及居民使用便捷。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中,城市市政道路规划及其交通网格存在一定差异,如美国的公共交通与铁路运输是其存在的薄弱问题,因此美国市民日常出行多数以汽车为核心;欧洲国家虽然铁路建设较为完善,但从整体规划情况及国家实际情况分析,由于占地面积较少,因此铁路交通运输无法占据主流,而汽车的便捷性可以满足多数市民日常出行的若干需求。反观我国,我国地域辽阔,铁路运输建设极为完善,运输行业是点、线、面结合的高度密集结构,如一线、二线大城市以点状分布,通过高铁运输的支撑,实现了城市出行的高效便捷;而我国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居民日常出行多数以电动车、三轮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际出行需求。直至2012年,我国工信部电动汽车技术的总体优势,将开发纯电动汽车定义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燃料电池和插入式混合动力车为技术补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提供了明晰化的技术指导与意见。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定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汽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