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执法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8:55: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执法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局执法及监管小结
一、加大农业执法宣传力度。1是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对执法工作的重视,同时,有领导重视能督促相关站室与执法工作密切配合;2是在经营者中造舆论,每年都要举办农业投入品经营户培训班,使其掌握必要的农业投入品基本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每年农业热点问题,告诫其规范好各自的经营行为,认真自查和清理,坚决杜绝劣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3是对农民进行宣传,通过出动宣传车,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5.12国家减灾日与县相关单位在县城开展现场咨询活动,编印农业法律法规等资料1000余份,通过多种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使得我县农业执法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营户守法意识不断规范,农民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全县营造出一个农业执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农资市场执法检查,进一步净化我县农资市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
2012年我们围绕加强监管,服务“三农”宗旨,加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6起,罚没款5万余元,受理1起农资质量问题引进的农民投诉,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600元。在办理执法案件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能主动向局领导反映,向法制部门咨询,向兄弟县(市)学习,到目前为止,所查处的案件都得到及时处理,结案率100%,没有一起案件因执法不当引起的复议和诉讼。农业执法工作得到经销商和广大农民一致好评。
1、每年春耕生产,农资需求高峰期,按照上级部门制定的方案,加强对相应农资产品的质量抽检,今年对全县的农资市场进行3次抽样共69样品只检测出2个农药样品质量不合格,对其进行了处罚有效的打击和杜绝假劣农资产品上市。
2、采取销售旺季定期和常年不定期相结合方法对全县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种子等主要农资产品进行抽查监控,每年重点整顿规范县城农资批发大户,要求其建立台帐,对经营种子的要求健全经营档案,杜绝未审先推,一品多名,从源头上确保我县农资质量。
3、向社会公示举报电话和
农业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行政管理在于作为,行政监督在于到位。按照执法为民的要求,结合我区当前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和社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下步我们将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创造农业执法督促、检查条件,在突出抓好“春、秋两季农资打假”系列整治行动督促检查的同时,努力建立健全农业执法、农资质量预警和农资企业信用等体系,完善农业执法责任机制、执法联动机制、监督机制,努力抓好我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一)精心组织“春、秋农资打假”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高执法权威。
几年来,通过全区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农业执法声势大、成效好,但就全区而言,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各地执法工作发展及不平衡。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监管转变;由临时检查向日常监管转变;由外在形式检查向内在质量监管转变;由单一的市场检查向查源头、端窝点转变;由检查处罚向长效监管转变,重点组织好“春、秋农资打假”系列整治行动。一是在确保执法到位上下功夫。目前,以农业部门为执法主体的法律法规达22部,还有20余部部门和政府规章,涉及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民减负、农产品安全等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主要方面。就农业总体工作看,执法仍是薄弱环节,很多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没有很好履行,有的甚至还是“空白”。凡是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都要认真履行,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在突出重点上下功夫。要围绕工作重点,针对农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农时季节,全面开展以“五查五清”为主要内容的执法大行动,一查主体资格,清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的单位、个人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二查产品质量,清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和经营变质失效农资产品的行为,严禁不合格产品和违禁产品流入市场和生产领域;三查产品许可,清生产、销售未经登记、审定、批准使用的农资产品,对未取得登记、审定、批准使用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四查产品广告,清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作虚假宣传的违法违规行为;五查经营行为,清超范围经营和伪造、涂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以及有关质量标识的行为。三是在查堵污染源头上下功夫。要加强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基地的管理,按照规定严格控制销售、使用残留期长、毒性大的农药,严格禁止销售、使用有机磷、有机氯等违禁药物,以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二)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与普法体系,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
加强农业立法和普法,是实现依法治农的重要前提。
全区要结合目前农业部开展的“农业执法大家谈”的有关要求,加强调研,充分体现“以农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广泛吸收基层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的意见,使今后出台的农业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更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注重手段和方式方法创新,健全制度,明确要求。通过印发小册子、张贴标语、开展知识竞赛、开通咨询热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普法工作从本单位向广大农村和基层延伸,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高广大农业系统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
农业农村局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制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现将县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明确审核内容。重点审核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合法、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主要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执行裁量基准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有超越本机关职权范围或滥用职权情形、行政执法文书是否规范齐备、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应审核的内容。
(二)全面认领、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对县农业农村局综合服务事项、权责清单、互联网+监管等各项行政权利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划定了农业农村局的主要职责、职责边界及事中事后的监管制度,为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农村局对群众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供,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监管抓关键,进一步改善农村营商环境。重点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认真组织开展了“打假护农保春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等行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其他禁限用农药,重点打击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批准文号、品种审定号、产品质量合格证农资产品行为,并严格按照证照齐全、管理规范、摆放整齐、监管到位的要求开展标准门店建设,切实整顿规范农资市场。
(四)开展农药法律法规宣传、培训。一是开展农药监管落实工作。依据省农业农村厅文件精神,县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农药监管管理办法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农药的监督管理,确保县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的落实;二是在加强农资市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与联合执法行动。2020年,在西小王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发放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资安全使用手册、农业实用技术等相关的技术资料,并设置了展示台,展示优质农资产品,并现场解决农民在购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根据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公告,为维护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面停止销售、使用百草枯水剂等高风险农药。同时,积极推荐使用草甘膦、草铵磷、敌草快等低毒的农药品种,避免因停止使用百草枯水剂而影响农业生产;四是组织农资经营业务开展专项培训,聘请专家解读惠农政策,新法律法规等知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农资打假监管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市2020年农资打假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农资打假监管专项行动,依法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利益、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破坏农资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惩治一批违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公布一批违法失信企业,进一步优化全市农资市场秩序,规范农资市场生产经营行为,为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重点
以农资经营主体、种养殖生产基地为重点地区,开展农资打假春季、秋季专项行动,重点围绕以下农资产品开展治理。
(一)种子。全市主要农作物种子以玉米、水稻、大豆等作为监管重点品种,结合本地种植业结构特点,确定本地监管重点品种。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套牌侵权、假冒伪劣、未审先推、未按要求备案以及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现状及建议
农作物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1],而种子市场监管是打击销售假劣农作物种子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农民用种安全的重要手段,不仅是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质量监督的重要力量支撑,也是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系建设内容[2]。近年来,尤其是2021年种子市场监管的行政执法检查是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建设,既规范了种子市场行为,又提高了管理水平,树立农业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良好公共形象,为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3]。
1丹东市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及主要成效
1.1种子市场监管的行政执法主体
根据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总体部署,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统一要求,丹东市农业农村局全面整合农业执法职能,积极创新农业执法机制,提升农业执法水平,于2020年5月18日正式成立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行政许可法》法律地位划分,丹东市农业农村局为辖区内农业行政执法的法律责任主体,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受丹东市农业农村局的委托行使行政执法职责。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整合了市本级和所辖区31级种子等其他涉及农业的执法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充分发挥种子市场监管的利剑作用,为维护农民用种合法权益,规范市场运行,推进种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
1.2主要成效
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在2021年春节前对全市6家玉米、水稻、大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方位检查,抽取企业入库玉米种子样品22个,转基因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从成立之初到目前,辖区内共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检查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企业36家,经营门店320户次,抽取种子样品242个,发芽率等常规质量检测139个,玉米转基因快速检测208个,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网上备案405家。对25家有问题的经营门店提出立即整改要求,发现问题线索14条,受理举报案件1件。
农产品质量监管暨执法计划2篇
第一篇
为了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我县生态粮仓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农业执法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
以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安全”为根本目标,以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和手段为契机,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为关键环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确保2012年不发生重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主要工作
(一)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农业投入品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委属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资的监管工作。
新时期农业执法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目前,由农业部门执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已达38部,执法职能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等6个方面。总的看,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农业法制建设成就显著,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农业执法由分散走向综合,农业执法日趋规范,农业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9个市(地)、1762个县(市)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共成立了10个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204个市(地)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916个县(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植物检疫、动物防疫、渔政渔港监督等法律法规授权的专业执法队伍也得到了规范和发展。
二是农业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纳入综合办公,很多地方的农业部门也相继开展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大方便了申请人,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为深化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农业行政审批行为,农业部在中央国家机关中率先设立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将原分散在各司局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回复,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每一项行政许可项目都明确了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
三是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截至20**年底,已建成国家级(部级)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检测范围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质量、农产品等各个环节,检测技术人员达1.96万名,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二、当前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资市场监管能力研究论文
农资监管工作是新时期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整个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行政部门树立权威、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构建健全的农资监管网络是农资监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提高农资市场监管能力则是当前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以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为基础的农资监管网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一、我省的基本做法与进展情况
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以深化农业执法体制改革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化监管,树立了权威,提高了地位,为保护农业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赞同。
1、建立了一个基本完善的农资监管网络。为加大打击假劣农资的力度,净化农资市场,我省以集中检查处罚权为主要内容,不断深化农资监管体制改革,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执法体系。一是机构进一步健全。目前,全省共有11个市、80个县组建个农业行政执法支(大)队,占应建数的98.9%,形成省有总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大多数地方的执法机构定性为监督类事业单位,有10多个已列入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二是职能进一步明确。我省的大多数执法机构承担了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种子、蚕种、食用菌种、种畜禽、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业机械等农资方面的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工作,形成了打击违法行为的合力。
2、建立了一支比较精干的农资监管队伍。一是逐步实现农资监管人员“在岗专职”。根据农业部有关规定,清理执法队伍,对兼职人员特别是兼职从事技术推广经营人员进行彻底分离。同时,对新进人员,严格审查把关,真正把素质强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目前,全省有专职从事农资监管工作的人员1470名,多数地方做到人员集中管理、集中办公。二是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应该说,大多数监管人员从业务单位调配过来,业务知识较为单一,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实际经验不丰富。因此,近几年我们切实加强对农资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学习制度,强化实战演练,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到公正执法,服务三农。
3、建立了一套运行有效的农资监管保障机制。为保障农资监管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我省着重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农资监管的基础投入。2002-2005年,省财政安排近90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年年底,有80%的市、县配备工作用车,同时配备工作必需的笔记本电脑、录像、复印等设备。二是健全了规章制度。我厅先后制订了《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守则》、《浙江省农业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浙江省农业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统一农业法律文书格式,强调执法人员要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有效地规范了农资监管的行为,确保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从而使农资监管工作不断走上正规化轨道。
农产品优质监管工作计划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渝府发〔〕72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渝办发〔〕24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障食品安全财税扶持政策的通知》(渝办发〔〕2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标;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消费农产品安全、放心、满意。
(二)目标任务
农产品加强质量提升方案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渝府发〔〕72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渝办发〔〕24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障食品安全财税扶持政策的通知》(渝办发〔〕2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标;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消费农产品安全、放心、满意。
(二)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