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3:3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新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机械新技术探索
1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机械新技术是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以及智能化发展的转型表现,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能够节约能源,更让农业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解放劳动力,在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消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农业机械新技术具体运用策略
2.1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作业中的有效运用。在农业机械生产作业过程中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作业效率,减少人力作业量。比如,在收割作业中使用大型收割机械时,就可充分依据农作物的疏密程度,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收割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控,在收割农作物密度较大的区域时,就应放慢收割速度保证没有遗漏避免出现二次收割的情况;在收割农作物相对稀疏的区域时就可适当加大收割速度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另外在多种农业机械当中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都能有效推动传统农业机械的优化和发展,这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应用也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农业生产作业本身需要大量劳动力,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这对人、财、物以及能源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极大地消耗,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合理使用农业机器人展开作业,则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其次,在农业生产中如喷洒农药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就可使用农业机器人进行,从而极大提高农业生产作业的安全性;最后,农业机器人运用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2.2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农业机械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现代化农业与精准农业的不断发展。它把植物学、农业生态学、地理学习以及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以及自动化互等学科紧密融合,真正实现对农产品以及土地资源在生长变化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并对农作物在生长期间的自然环境、水分、肥料、病虫害以及各时期生长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农作物在生长期间所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手段进行治理,从而做到提前预警恶劣自然天气做好防护措施,精准地掌握防虫除虫作业时间以及为农作物施肥的时间,从而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产量、质量和效率。同时在地理信息集成系统与定位系统的服务下展开田间生产活动。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现已成功研发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病虫害治理、播种施肥、除草以及农作物水分管理等精准农业装置,将农业生产作业以最低的资源消耗、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和产量,真正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2.3液压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液压机械技术获得普遍运用。液压机械技术自身具备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以及稳定性高的特征,其作为农业机械新技术中的一种关键技术,也在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获得广泛运用。液压机械技术自身具有多种优势,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首先,它节约能源。在农业机械中使用液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继而切实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推动农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农业机械中采用静液压转动技术可以让农业机械依据使用情况灵活合理地调整速率,既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机械硬件磨损,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延长农业机械使用寿命。第三,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机械漏液的情况。当农业机械出现漏液时,不但对农耕土地产生污染同时也浪费大量的能源,如果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采用无泄漏液压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结束语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象征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从宏观方面分析而言,更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预示着农业整体经济的提升,这对于农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机新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析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关于民生的大事,因此发展农业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农机技术被研发出来,分析农业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推广应用新型的农机技术,推动农业进步。
关键词:农机新技术;农业可持续;研析
1推广农机新技术的意义
推广农机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产能,农民使用农机新技术,摒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解决生产了落后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从业的发展,农民通过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用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保证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更多的人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给城市的其他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当前农业存在的问题
2.1缺少资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商品业不发达,农民生产粮食作物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或者喂养家畜和家禽,资金累积低;同时目前农业生产规模小、投入低以及生产效率低下,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这些因素造成目前农业发展缺少资金。要想将新农机技术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解决资金问题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1]。2.2缺少新型人才。目前很多地方大的农业还是传统的生产模式,农业按照祖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如果遭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例如旱涝灾害、虫灾等,农作物的收成将大打折扣。同时农民没有新型农业的种植经验,播种、施肥、农药使用等技术环节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造成农作物产品质量低,甚至农药残留超标,不符合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对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2.3农民数量减少。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从事农业之外的工作,造成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少,大量的田地荒芜废弃,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给国家的发展带来隐患。2.4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尚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造成分管体系不健全以及服务工作薄弱。地方职能部门农业技术工作人员数量偏少,且很多农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有限,对于好的国家政策以及新型的农业技术不能宣传到位,造成农民新信息、新技术的匮乏,给新农机技术应用在农业发展中增加了难度[2]。
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及发展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既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了农业生产当中,文章将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
1农业机械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这一技术被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在机械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的精确性以及简便性,能够实现对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控制,避免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等不良问题,继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1.2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有效。设备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机械设备的操作频率,继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劳动力的工作强度,同时还能够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以半喂入收割机为例,在生产的过程中,若喂入量较高,可以通过应速结构使车速降低;若喂入量较低,则可以通过应速结构使车速提升。1.3液压技术。液压技术即将微机技术、工业传感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使机械可以实现液压管理,及时收集生产数据并对系统故障予以有效监管。具体来说,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液压技术可以高效实现农业机械能量的匹配与转换,提升机械运行效率;第二,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系统柔和性、动力学以及动态性特征,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与精确性;第三,可以提升农机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高质量的人机交互;第四,有利于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1]。1.4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当前嫁接机器人、采摘机器人、喷药机器人、施肥机器人等都被逐步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它们可代替人力完成喷药、施肥等工作,这能够避免化学药物对人体造成伤害,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但农业机器人的成本较高,目前仅应用在少数地区,无法实现大范围推广。
2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2.1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技术革新越来越快,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将愈加广泛,机器人技术、智能技术、液压技术等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将随之提升,机电液一体化、机械化以及智能化将成为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2]。而在技术的帮助下,农业将逐步发展成为精细化农业,无论是生产效率、农产品种类,还是农产品质量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2农机产品生产质量越来越高。农机产品的质量会影响到生产活动的品质,高质量的农机产品是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从设计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都会对农机产品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将愈加广泛的应用到农机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当中,除了产品自身的性能外,其外观与造型都将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以及使用需求,农机产品的使用寿命、耐久度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2.3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项生产实践都应当积极践行的原则,农业也应当如此。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工作人员必须关注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在选择新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考虑技术是否会对环境、自然造成不良影响,农业资源是否可以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全面的保护。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将免耕与少耕联合作业机械应用到生产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研发、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缓释肥、有机肥实施器械。另外,在未来的机械化生产中,要加强无害化设施的建设,同时合理处理废弃物。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越来越高,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减少资源以及成本的浪费,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3]。如可以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再利用、用无害化技术对粪便以及废水进行处理、推广节水灌溉等。
小析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现状
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分类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由于技术停滞而发展缓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多渠道增加农业高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长。农业高新技术可以划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等三大类。农业高新技术的领域范畴比较广,产业应用层面较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典型代表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体制改革和技术创(二)农业生物技术20世纪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70年代DNA分子水平的基因拼接及重组,90年代之后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的完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某些优势领域已经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同步发展、自主创新。例如,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基因功能研究、生物技术育种、动物克隆及转基因动物技术、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重组工程疫苗、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培育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有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此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2011年12月31日《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以及2012年1月29日科学技术部印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三)农业信息技术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由简单向综合、由低级向高级、由单机到网络化的发展过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各类信息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各类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农业生产中有82%的土壤采样使用GIS,74%用GIS制图,38%收割机带测产器,61%采用产量分析系统,90%采用精确农业技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农业信息化之后,农业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众多农业信息化成果,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农业成为物联网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农业信息化依托物联网,其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四)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方面,农业工程技术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建设手段和工程管理方法将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措施、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形成农业的标准化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例,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在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加上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总之,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动力,促进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这一新的动力则为风险投资。
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
(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现状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表现出良好态势,我国农业在未来10-15年之内都将保持长期稳定成长,农业行业“抗周期性”强、投资风险小,而且具有很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13]。早在1999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要培育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同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费、土地租赁费及其他费用方面给予外资各种优惠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逐渐发展并积累经验,这使风险投资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良好基础。截至2011年底,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9978项,较2010年增加1285项,增长14.8%。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5940项,占比59.5%。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金额2036.6亿元,较2010年增长36.6%。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金额1038.6亿元,占比51.0%①。可见,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强度不断加大。2006年5月,国际知名的红杉资本首度进军农业领域,向福建利农集团投资500万美元。随后,风险投资进军农业领域并不断深入。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农业领域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累积达到114起,其中披露了金额的104起涉及投资金额17.6亿美元②。2006年之后,我国风险投资领域已扩展至农机生产与销售,环保农药,花卉、林业、有机农产品种植,农、牧、渔产品深加工等其他更广泛的领域。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向集中于农业产品改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及农需品连锁经营、循环经济型农庄等。2011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行业(按项目数统计)前五大行业依次为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其他制造业,合计占比59.9%。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投资行业集中度略有下调,行业领域不断细分,投资重点仍以制造业为主体,主要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依然是行业热点,但相对比重略有下降。与其他行业风险投资相比(见表2),农业风险投资项目数仍然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动。农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3.8%下降到2007年的1.2%,随后上升到2011年的5.85%。农业风险投资相对较少,主要根源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金供给主体缺位,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开发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1.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不足。Pereira研究发现,美国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用于工业设备和运输设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尤其明显。刘忠敏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我国政府投资都“挤入”了私人投资。可见,政府在吸引和刺激私人投资参与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非常少,农业科研经费占国家科研经费的比例较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支持不足,对私人风险资本介入的带动作用较小。此外,我国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制度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退出机制不完善,限制了风险资本的流动性,造成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不足。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张雨认为,受高新技术成果本身的复杂性、开发推广转化能力的局限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存在技术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此外,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也不健全。据统计,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包括公开上市(IPO)、出售、清算等。其中,IPO由于具有较高收益而成为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方式。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难以顾及中小及民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很难满足公开上市的种种条件。缺乏良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农业企业制度及运行机制无法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因而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经营制度、分配制度、风险规避机制等。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非常高,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水平非常高,但我国农业整体的产业化还不够发达,且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渠道和品牌,无法实现对产品的完全控制,以保证产品安全。我国农业企业制度尚未完善,运行机制也不够健全,加上风险投资的特殊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高素质的既熟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又熟悉农村金融的复合型农业风险投资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远未能达到风险投资的要求。4.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相对较慢。2007年,我国对农林水事务的财政支出占国家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6.84%,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9.08%①。然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每年评出的省部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获奖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53.5%,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农业科研经费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反观,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有利于风险投资进入农业领域。
三、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快速,其风险投资也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如何?本文就此进一步探讨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便为我国未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发展提供借鉴。(一)美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1946年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立的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标志着现代意义上专业化与制度化风险投资的开始,是风险投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快速,得益于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医疗保健等行业蓬勃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扶持。在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方面,2011年风险投资公司向美国446家生物技术公司总共投资了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拥有非常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其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1/5。美国有一套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从而使现代农业科学得到广泛而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美国建立了高新技术推广运用激励机制,其农业发展资金来源也多样化,包括政府和私人两大投资主体。其中,私人投资包括企业和风险投资。目前,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已经成为美国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美国有4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每年为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每个农业比重大的州都有许多专业风险投资公司,每年为农业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支持,资金总额达上亿美元。(二)加拿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众所周知,加拿大生物技术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而农业生物技术成为仅次于医疗保健领域的第二大生物技术领域,集中了加拿大22%的生物技术公司,5%的生物技术科研经费,17%的生物技术从业人员。1952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加拿大查特商斯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之后,加拿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兴起,带动了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加拿大实施了产业研究支持计划(IRAP),引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4年,加拿大拨款2.5亿加元建立种子基金和运作风险投资,资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技术、环境技术等优先领域技术的早期开发和商业化,并对私人投资产生示范效应。2011年,加拿大的风险投资总额为15亿加元(约合15亿美元),加拿大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444家企业。在投资的行业分布方面,2011年加拿大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为3.43亿加元,占23%;可再生能源等清洁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额为2.45亿加元,占16%②。总之,加拿大非常注重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大力引入风险投资,在推动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三)欧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早在1997年,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基金两大金融机构就合作建立了“欧洲技术便捷启动基金”(ETF),该基金将25%的股本引入风险资本基金,支持风险资本基金投资于有新研发成果的研究中心和科学园区的中小企业。随后,欧盟各成员国纷纷建立了各种风险投资基金。欧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为德国。长期以来,德国生物技术在欧盟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生物育种水平雄踞欧盟各国之首。德国将生物技术分为白、红、绿三种,其中绿表示生物农业(包括育种)。2012年5月,德国联邦教研部了《德国生物技术行业报告2012》,指出2011年德国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业务的公司年总产值达到26.2亿欧元,该类公司的数量达到552家。此外,德国还有126家非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业务的公司,聘用员工总数达1.7万人。风险投资是德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主要融资方式。2011年,私营部门在德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为1.42亿欧元,政府公共研发经费投入依然保持在4500万欧元水平,为广大中小型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提供重要动力。(四)亚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发展比较迅速。日本风险投资的发展主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1973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74年至1982年的调整消化阶段以及1983年至今的全面发展阶段。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日本生物技术风险企业数为334家。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基因制药的研究及生物技术风险企业的培育,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生物技术在韩国占据重要地位,韩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发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酵工业是韩国生物技术产业中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仅氨基酸产品就占全球市场的20%。此外,韩国在体细胞克隆牛、艾滋DNA疫苗开发、抗除草剂作物等领域达到世界水平。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把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其中,生物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早在1983年,印度就制订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计划,确定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目标,提出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问题。2003年,印度的风险投资位居亚洲第二,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一些风险投资商建立了生物技术孵化基金,风险投资者主要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总之,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一些国家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上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主,风险投资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生态农业植保新技术论文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成为农业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正因此,如何开展生态农业,通过对生产模式的转变实现对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成为农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于此,需要重视对植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深入分析植保新技术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1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基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事业会不断朝着生态农业的形式不断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对新技术、新理念的科学应用来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并且在实际生态农业发展中,因为涉及到诸多领域,并具备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必须重视对植保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生态农业的改进。基于此,需要在实际农业发展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三免技术应用,以此促进栽培制度的完善,不断提升农业栽培环节的质量。与此同时,针对农业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基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进行三避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基础条件。最后,针对植保措施的开展,需对三诱技术进行强化应用,进而强化保护生态农作物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上述3种技术的使用,以及3种原则的遵从,生态农业才能不断发展。可见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实施方式
2.1注重对病虫害监测系统的建设。针对植保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明确掌握植农作物病虫害实时情况,通过对病虫害情况的有效掌握,并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至相关部门,才能对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植保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监测点的建设,通过对病虫害生物的不断监测,并结合对检测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而做到对病虫害的有效预防,降低因病虫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2.2注重对植保新技术的强化宣传。要想提升植保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植保新技术的宣传力度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植保新技术的强化推广,引导广大农民明确认识到植保新技术的重要性,并掌握完善的病虫害相关知识。合理应用防治技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进而提升植保新技术的应用效果。2.3注重植保控制小组的建设。针对绿色植保新技术的应用,如若仅凭借宣传力度的强化,再加上对病虫害监测系统建设,是无法起到理想植保新技术应用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组建植保控制小组,以此为植保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此外,可以鼓励广大农户进行植保防治队伍的建立,然后为其培训相关植保技术与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到绿色植保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通过控制小组的建立进行绿色植保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以便于植保新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3总结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的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了全新的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的方式,它不仅能够克服原生态农业解决措施的缺点,而且具有安全系数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等优点。文章详细分析了杀虫应用、性诱剂等全新的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上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生态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态农业;新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农业地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并且生态农业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有助于自然环境的稳定和粮食作物的增产。为了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的使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1植物保护技术的价值
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生态农业注重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所有物质。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植物保护新技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谓植物保护新技术,就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除此之外,植物保护新技术也是完全适合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1],可以在每一个阶段,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这样一来,植物就可以更加健康地生长。首先,植物保护新技术充分考虑到了土壤的质量。在所有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土壤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土壤的质量决定了植物的最终情况[2]。在这个方面,植物保护新技术会充分考虑土壤的酸碱度和各种物质的含量,并且根据植物在生长各个阶段所有营养物质的情况来为植物提供最适合的土壤,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植物缺少营养物质的情况,植物保护新技术也会考虑到土壤中各种真菌的作用,为了达到植物生长的需求,植物保护新技术会充分研究土壤真菌的具体作用,并且对所有的真菌进行分类,然后和各类植物进行匹配[3],如此,在健康真菌的作用下,植物的生长会变得更加顺利,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更加稳定。上述的这些都是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具体内容,这些植物保护新技术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生态农业来说,植物保护新技术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2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生态农业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成为探讨的热门话题。而植保新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其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病虫害威胁有着显著作用。对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保新技术;作用
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可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杀虫方式,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削弱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以达到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应加大植保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注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推广植保新技术的重要性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抑制生长,所以在以往农作物种植中,为保证其质量和产量,会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来削弱病虫害的威胁。但是喷洒的农药如果不能及时分解,则会堆积在土壤中或者顺着雨水流入周边河湖内,对土壤及河流带来严重污染。另外,如果食用农药含量较多的食物,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威胁。所以需要加大植保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进而在保证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具体来说,植保新技术的推广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农产品安全无公害。植保技术具有先进性、多样性特征,将其应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规避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满足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物。二是实现无污染目标。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增强农产品的绿色特性,也可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态农业中应用植保新技术,可采用多种科学方式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化学药剂残留对土壤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而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大农业经济效益[1]。
2植保新技术
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程度也逐步提升,同时,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也就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食品发展的潮流从无公害农副产品走向了纯绿色的农副产品,有机的农副产品,这也将传统的农业模式推进到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植物保护新技术;生态农业;作用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更多先进的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经过多年将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结果显示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植保新技术能够有效的抑制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并且对环境的伤害也有效减弱[1]。生态农业就是保护与改善农业生产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合理的运用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适当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系统工程方法,将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所积累的有效经验等有效知识应用到农业发展模式中,以求得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3方同步、3方平衡的农业模式,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找到平衡的发展方式。
1植保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农业中的要求
生态农业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仅只是需要运用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同时还有用到相关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并且还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展生态农业是极其复杂的,得到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及政府政策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将植保新技术良好运用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其表现有:先进有效的新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理兼防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病虫害,有效的降低因病虫灾害而给生态农业生产和发展所带来的各类损失;先进有效的植保新技术的运用可以节约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成本,有效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效率;先进有效的植保新技术可以减少生态农业发展中所带来的给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伤害。所以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足以引起人们对于植保新技术的重视。
2植保新技术之三诱技术
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健康发展,促使农业机械开始朝着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前进,继而从根本上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农业机械的发展,应当科学运用农业机械新技术以及先进设备,在基础上做好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继而为促进农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技术;发展应用
1农业机械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人工智能技术。现阶段,智能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农业机械也慢慢趋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灵活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对农业机械运作的方向进行科学控制,继而做好农业机械的准确定位。不仅如此,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库,还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土地具体情况,继而结合地区的差异性选择最为适宜的农药、种子和化肥等。1.2自动控制技术。针对自动控制技术来说,其不单单可以提升机械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而且还能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提供应有的保障。设备能够结合农业生产的具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方式,在有效降低劳动力的基础上,还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以青贮玉米收获机为例,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如果想把玉米分行,那么通过操作割台装置的方式就可以将玉米分行;如果想要将切碎的青贮玉米输出机器并喷入动料车内,那么通过操作排出装置的方式就可以将其喷入动料车内。1.3液压技术。液压技术是把微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工业传感技术渗透到农业机械当中,促使机械达到液压管理的效果,以最快的速度搜集生产数据并对相关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的监督。该技术在农业机械具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能够快速实现农业机械能量的转换,继而从根本上提高机械运作水平;其次,能够增强农业机械的系统柔和性、动态性,为农业生产的规范性提供应有效的保障;最后,有利于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1]。1.4机器人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现阶段嫁接机器人、施肥机械人等都已经被慢慢使用到了农业生产当中,它们的出现可以替代人力完成喷药、施肥等相关工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化学药物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人们的安全提供应有的保障。然而农业机械人会花费昂贵的资金,现阶段只使用在少数地区,不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
2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
2.1加速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综合效率的全面提高,所以对人工智能技术、液压技术等加大推广的力度,同时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来提高农民对其的充分利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还应当在适当的时间主动借鉴国外某些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加以优化,继而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的生产水平[2]。2.2政策补贴。买一个大型设备会花费很多的资金,农民无法使用个人身份购买机械,大部分都是生产个体的集合所自行组织,显然机械会导致农民的资金压力较大,短时间内不会回本,虽然从整体上看产量是提高了,然而除去购买机械的资金,农民在几年之内都处于非盈利的状态,同时支出也比较大,所以推广起来会存在较大的难度系数。因此,我国应当结合这一状况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对农民机械的选购进行补贴,同时把农民集中在一起,共同对一部大型机械进行应用,在指定的时间内对新技术以及机械的应用方法等进行认真讲解,其目的是为了使农民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方式,继而推动新技术的推广,扩大新机械的使用范围。举例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惠民政策的灵活性,笔者所在的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也受益非浅。各村根据种植模式的不同购置了不同的功能的农业机械,如打瓜收获机、打包机,青贮玉米收获机等大中小型型农机具和农业机械,大大改善了以往的传统收获模式,不但节省了人工,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新型先进的机械设备的引进购置使农民增收了,同时还充分享受到了国家的惠民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这对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2.3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机械设备的研究与制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缓解农民的工作量,并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手段在以往的农业生产当中,秸秆在农民将其清洗干净以后还要进行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而引进机械将秸秆粉碎,使秸秆就变成了肥料,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机械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但可以帮助农民降低成本的过度花费,而且还提升了生产水平,应加大对其推广的力度。
农业高新技术论文
一、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涵义
农业高新技术主要是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海洋技术和生态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运用高度密集的技术、资金和知识,按照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一体化,开展农业产业生产。一般认为当高技术组合按国际科技产业园区的规范超过70%以上时,传统技术才被创新为高新技术。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值的“技术生产率”在60%~80%以上,则实现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还需要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手段,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市场体系配合。
(二)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截至2012年,安徽建成各级农业示范园区101个,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95家,其中农业高新技术企业92家,企业年产值248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平台345个,企业技术中心56个①。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农业龙头企业的10%,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5.2%;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仅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4.1%,占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2.4%;全年完成农业科研290人年,应用研究为10人年,试验284人年,全年获批农业科研专利申请29项,但无一项完成应用转化。
(三)影响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