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15:04: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生态治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生态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摘要: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自然、人为两个因素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威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从治理重要性,破坏的原因,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四个方面入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时对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对保障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最受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件的基础和前提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转变、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2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我国地理分布上山地丘陵多、耕地少的情况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易受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将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普遍,各种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追求利益,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砍伐树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使得减少耕地和生态环境恶化,开采矿产资源将导致地表塌陷和大气污染。社会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和国家法律。法律没对农业生态环境做到周密保护。此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片面强调效益已成为政府的追求,忽视了农业环境保护和管理。

查看全文

脱贫攻坚路径选择与机制建设

摘要:农业产业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是黄土高原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解决区域整体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主要路径。以科技支撑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开发;以科技引领组织农业生产力要素;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研究开发、推广服务、应用实施相互连接组合的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和完善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机制,是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开发的发展取向。

关键词:科技支撑引领;农业产业开发;政产学研一体化

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是黄土高原集中连片的两大特困地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深度贫困集中分布的片区。吕梁山区、太行山区经过多年的治山治水,特别是我国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产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开发,已经成为脱贫攻坚,区域解决整体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主要实施路径。相应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产生了新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支撑引领贫困地区生产发展、产业开发的生产力要素。

一、科技引领组织生产要素、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

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发展进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实践经验与发展规律的认知:从重点实施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以土地资源组织农业生产要素的扶贫开发建设,正在转向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以农业科技进步支撑农业产业开发、以科学技术引领组织农业生产要素,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路径。吕梁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国地区,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区域。吕梁山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段;太行山土石山区,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其困难的地区。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是吕梁山区、太行山区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扶贫开发有组织的实施,继续抓紧基本农田的建设。山西“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围绕解决温饱问题的主攻方向,是实施三大温饱工程。即:吕梁山以机修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土石山区以经济林、石坎梯田建设为主的太行山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晋北高寒冷凉地区以地膜覆盖为主的高产粮田建设工程。三大温饱工程的实施,使50个贫困县人均基本农田和经济林分别达到1.9亩和1.4亩。在基本农田建设的牵动下,以水资源保护利用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土保持、梁峁沟坡综合治理的户包治理小流域建设的扶贫开发工程,同时得到推进。在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治理建设的基础上。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启动了贫困地区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的结构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扶贫开发在推进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拓开了发展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种植业、养殖业、果林业的生产基地建设工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进入农业产业开发的发展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的进展,从生产力发展方面分析:一是扶贫开发在基本农田建设牵动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治理建设的进程中,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利用,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正在转向以科技进步提升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提升生物资源的禀赋质量、生产能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施调整资源利用结构,生产要素组合创新,发挥区域生产优势的开发建设阶段。二是贫困地区区域生产基地的扩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发的推进,使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进步和改造。农业产业开发,使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首先是物化到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农业科技,提高了资源的禀赋质量和生产能力。其次是在农业产业开发的实施进程中,劳动力逐步积累了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践经验和实施能力。农民在科学技术物化到实体性生产要素的推广应用中;在科技培训学习,实践操作的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中;生产经营素质得到提升,生产技能得到更新。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产生着重大的转变。再次是农业产业开发,新的生产设施、新的科技成果、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注入到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发项目中。有力地推进着贫困地区科技支撑引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着转折性的变化。转变的主要趋向是: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的建设路径。农业产业开发把贫困地区的生态治理建设、农村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建设推向现代农业建设生产力要素组织方式的轨道: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化开发的生产力系统中,起着支撑引领的作用。以科学技术组织、配置、运筹生产力要素,在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开发进程中,不断提升资源禀赋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产发展效率。

二、科技进步支撑脱贫攻坚实施路径的选择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摘要: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实现美丽中国梦不仅城市要美,农村更要美、必须美。美丽农村建设就必须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改善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

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查看全文

新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我国农村经济在政策以及城市经济的双重带动下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污染问题,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分析了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地区农业经济建设逐渐朝着工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很多劳动力密集产业入驻农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给农业经济提升造成困扰。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需要在确保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和加工,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率,借助先进工艺技术,降低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1]。

1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注重运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一定要确保农业生产与外部自然环境相协调,优化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发挥地方生态优势,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对传统生产模式进行调整,将其与先进的设备、工艺相结合,在扩大产品生产和加工规模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者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过度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达到环境承载力的相应标准。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模式,结合技术含量较高的发展方式,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中,地方政府要加强支持和管理,集中力量治理污染问题,提供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支持,消除环境污染对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结合高效合理的技术手段,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废气、废水以及废料等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在农业灌溉中运用滴灌技术可以在减少废料排放的同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应经过综合治理后集中排放,规范相关处理方式[2]。总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提升地区经济水平,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避免人才过度流失。同时,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基础,开展农业生产和建设,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查看全文

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探讨

摘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而主导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法律规范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法制原因。农业绿色发展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但现行的法律规范无法为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硬约束下的发展,是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抵触的发展方式,需要借助相应的法律机制予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应从基本制度体系、机制安排与责任保障等方面进行建构与完善。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土壤重金属污染频发、地表水污染、耕地退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威胁民众身体健康,也使农业发展遭遇难以逾越的瓶颈,这既是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考验。尽管发展永远是硬道理,但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降低或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共生,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解决农业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必然要求对农业进行生态风险规制与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指出,绿色发展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而相应的法律机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现行农业发展法律机制之检视

现行农业发展法律制度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围绕土地产权的变动与保护所形成的一系列农业法律规范,其以经济效益优先为发展理念,以私权利为本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是个体主义法律价值观的体现。梳理现行的关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管是对土地、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还是对大气、水等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都是以经济效益优先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法律制度,只不过是在立法目的的表述上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促进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土地管理法(1986)》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草原法(1985)》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渔业法(1986)》旨在“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水污染防治法(1984)》旨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是为了满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法(2013)》旨在“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村土地承包法(2009)》旨在“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森林法(1979)》旨在“能够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环境保护法(1979)》旨在“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检视现行的关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其不仅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发展”理念,也缺失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内容的、限制行为主体过度行使私权利的制度规范,更缺少对环境资源利用人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环境行政监管,在此意义上,这些法律制度对引发农业生态环境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详言之,既有法律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其一,从整体法律体系上,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尚未纳入立法布局,现行立法既缺乏全局性、统一性、长远性、专门性,也缺乏综合治理思路;既缺乏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也缺乏系统保护与治理的价值观;既缺乏政策与法律的兼容性,更缺乏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单行法与单行法之间以及部门性与单行性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规范效果[1]。其二,从立法价值理念上,农业法律的制定大多缺乏生态文明理念与保护优先原则的指导,在当前绿色发展的推进过程中,既没有形成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前置性、不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的立法设计,也缺乏适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模式的科学探寻[2]。其三,从发展、保护与防治的法律关系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规制,没有从根本上体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不仅造成了农业法治建设、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生态保护的割裂[3],也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赖以为计的干净土壤、干净水变得更为稀缺,“用之不觉,失之难在”,更加剧了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其四,从法律救济手段上,传统法律规范无法为农业生态环境损害提供有效救济。民(民商)法作为重要的传统法律规范,维护了民事主体权利和市场交易秩序,但如果我们仍希冀用民事救济手段来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实现公众的环境利益诉求,那么客观上是做不到的。因为环境损害救治实践与司法审判的逻辑结论都已验证,环境是整体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属于人类共同的环境,环境利益也是人类共同的、不可分割的环境利益[4](P46),环境利益实现的过程是从负环境利益到环境利益的自然状态[5]。在此意义上,传统民事法律虽然可以对私权利主体的人身、财产利益实施有效的救济,但却无法对生态环境损害所造成的环境利益缺失状态提供法律救济。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为民事主体创设环境保护状态下的利益主体身份,也无法发现环境侵权中符合条件的责任人。其五,从环境法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治方面,环境政策与环境执法仍需要“善治”。《环境保护法(2014)》第49条、第50条增加了对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内容,明确了政府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但就近年来环境法实施情况而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宗旨未得到真正理解和有效贯彻。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在环保“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下,地方政府不应被先验地视为环境执法的消极因素,事实上,公众对中国环境法实施现状不满意或对环境执法有更高诉求,源于行政权力配置、运作与环境执法之间的矛盾逻辑,是一种内生的发展与保护的困境而非外在困境,需要依赖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量化为制度性约束条件的改变与改善,而这依赖于政府决策由“嵌入”模式到“善治”模式的转型[6]。其六,从农业环境治理技术与财政支持方面,技术与财政支持仍需加强。土壤环境修复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没有技术支撑与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很难进行的。财政体制是治理污染环境、修复退化生态、落实环境责任的核心保障。随着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绿色发展的实施,将更加强化环境行政执法和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财政压力会成为重要问题。要想实现环境法的实施责任,必须借助公共产品配置的原理厘定环境法的实施责任,并确保其得以充分实现[7]。因此,保障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形成新发展理念与新型法律规范。农业绿色发展应在新发展理念下,在解构传统民事法律规范的“公私法”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估与“绿化”[8],建构符合农业绿色发展需要的生态法治体系。

二、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机制的逻辑基础

查看全文

地方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查看全文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根本保障。文章从深入阐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的严峻威胁,并深入探索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以期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效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经济发展事关小康社会建设与现代化强国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环节,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跨入崭新阶段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并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形势。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时期,如何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效增产,在本已负荷过重的土地上只能不断地施药施肥,长此以往土壤板结硬化、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有意识地开始保护和治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致力于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为题,尤其是农药和化肥过量问题、白色地膜污染问题等,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当前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双赢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2.农业生态环境引发的深层次思考。农业生态环境若不加以保护与治理必将持续恶化,更将引发深层次的严峻问题的出现。其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浪费与流失会导致农业用地的减少与人口增多的矛盾会愈加严重,进而影响种植业的产量与质量,阻碍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会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甚至会导致农民贫困或返贫。其三,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会促使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土地荒漠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将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幅降低,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

查看全文

环境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的实际行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的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查看全文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意义与对策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党的报告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再次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目前相对薄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更为重要、问题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从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也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各个环节的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并取得较为丰硕成果,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更为显著。相对来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较大、推进工作更为艰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面对当前困扰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我们应积极分析挖掘问题根源,探索实践出一条适应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的乡村保驾护航。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之根本,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能够为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尤其是在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土地、水资源等生产环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但由于前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再加上可耕地仍旧在不断耕作,相应的治理修复期就会延长。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查证根源,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控中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治理好耕地、水资源等,为粮食安全提供有效资源保障。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面对农村发展现实和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搞活农村经济,不仅要强化农业基础,更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产业链,做强做大农村产业。而农村产业融合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环境走向生态宜居的发展道路。

二、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查看全文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况及策略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政策的实施,南陵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及畜禽粪便、秸秆焚烧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为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农业农村环境的污染,确保农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省、市、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总体要求,把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作为重要举措,强化综合推进,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情况

1.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普查范围

为掌握南陵县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第一手资料,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久战。2009年成立了南陵县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办公室,全面开展了南陵县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抽调2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历时半年对全县8个乡镇156个村开展了普查,重点对种植业污染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畜牧业养殖业污染源及土壤污染状况进行普查。摸清了南陵县农业污染源头、污染途径及污染程度,同时对农产品产地污染安全进行调查,全方位布点,重点监督。2011年为配合“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从各种渠道减少种植业、畜禽业污染问题,尤其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进行重点控制。

1.2加大保护农业环境宣传力度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同时分别成立了沼气工作小组、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病虫害统防统治领导小导、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等,农林、环保、建委、水利、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任务到位、责任到位,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同时为做好农资废弃包装物循环利用,农业技术中心与农资生产企业以及弋江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弋江镇浦东村建立田间农资废弃包装物清理回收工作示范点,并成立了绿野农田废弃物处置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一支田间农资废弃包装物清理回收队伍,并在田间设立专门回收箱,统一及时清理、回收处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利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科普宣传,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宣传资料发放到镇、村、户手中,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化肥、农药以及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开展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指导农民掌握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