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等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9:04: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业高等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研究
摘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旨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经过长期的累积以及摸索已经构建了一套特色化教学体系,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来看,农业经济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需要重视教学创新,提出完善对策,促进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有效发展。本文对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完善对策,为提升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不足;对策
一、概述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我国需要重视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和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基础,因此,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利于完善农业经济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农业的教学水平,实现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化农业经济之间的有效过渡,促进农业经济改革以及农业经济教学现代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高等院校需要重视教育工作,集合社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满足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农业教学效果有所欠缺。
新西兰梅西大学农业类高等教育教学
摘要:新西兰梅西大学农学专业是该校最老的专业,2015~2016年在世界大学排名农业和林学专业挤进前50名,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梅西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产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学生极具竞争力,深受雇主欢迎。本文总结了梅西大学农业类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过程、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与我国农业类专业相比较,梅西大学办学具有专业设置灵活、基础厚、注重过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特点。梅西大学在农业类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对于中国农业类高等教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农业类;梅西大学;高等教育;经验;启示
1949年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制主要是学习日本或者德国模式,后转而学习美国,1949年后进行到全面学“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向美国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体系频繁变更、直接拿来主义,再加上政策导向为主、高校缺乏自主,偏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等原因造成我国学科专业设置较为混乱。我国农学类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培养环节大多延续老的传统,在培养现代农学类创新型人才中很难有突破。目前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59所,在校人数大约9万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人,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很多人在毕业时觉得农业收入低、工作累、没有发展前途而转行,继续做农业的学生,通常因实践能力差、所学知识落后等原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解决这一困扰我国农业类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吸取先进经验无疑是个好方法。
1梅西大学简介
梅西大学是新西兰最大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学府,于1927年建校,原为农学院,60年代后相继成立兽医学院、理学院等,目前是新西兰唯一一所真正的全国性大学,现下辖五所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梅西大学在商学、兽医、农业科学、工程、航空和艺术等学术研究方面极为出色,梅西大学在全球大学实力综合排名在283位(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名校排行榜),农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19位,在农业类教学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研究水平。笔者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农学类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留学人员到新西兰梅西大学留学访问,系统学习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论基础;与专业课教师就他们独特的上课方式、所用数字化资源开发、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旁听了部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参与一些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深刻体会其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2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
摘要:为了服务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文章首先阐述了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了后扶贫时代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人才振兴;高等教育;后扶贫时代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乡村不能衰败,振兴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因具有的教育功能定位和资源储备优势,可以发挥促进、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作用[2]。基于此,实施好高等教育对于提升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功能性、提高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实效性及保障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可持续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学理意义。
一、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点
高等教育是实现新阶段乡村治理有效性的服务性举措。针对乡村人口不断外流导致的城乡结构失序、村治主体缺位,急需重构治理体系这一现状,高等教育应发挥其在乡村治理型人才培养和乡村青年后备干部输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并形成自上而下丰富治理主体和自下而上变革治理方式两种功能路径。一方面,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提供协助。期间,高校从大学生村官的任职需求出发,结合乡村治理工作内容,设置培训方案,以培养出具有深切乡村服务情怀、基层党政工作热情、优质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办公制度化专业素养的大学生村官。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高校应以自身理论建设结合乡村治理实践,形成协同共治之“合力”,从单向“以乡治乡”“乡政村治”逐步过渡到“乡村共治”协同发展。
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探析
摘要: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实体,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助推效能。推动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培养各类急需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直接为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和社会全面建设提供科技服务,并为实现乡风文明提供文化引领。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一、县域高等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顾名思义,“县域高等教育是指在县域开展的对受教育者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1]在学校类别上,县域高等教育属于地方高校的范畴,主要以县政府办学为主,也可以是县政府与地方高校合办或社会资本独资举办,具体采用全日制、非全日制教育形式,主要目的是为那些业已完成中等教育并希望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证书或者某种专业技能资格的学生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与受教育场所,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支持和社会服务。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层级和布局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县级作为我国行政管理基础层级,长期以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服务的薄弱地区。”[2]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发展建设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急需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包括乡村建设战略规划所需人才;农村产业调整升级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所需创新创业型人才;农村服务业发展如教育、医疗、金融、电信、物流、法律服务等所需人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行政管理所需人才等等。上述这些专业人才主要依靠地方高校进行培养和培训,而县域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全能够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永久牌”的各级各类专业化人才队伍,解决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县域高等教育与省、市主办的其他地方高校相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县域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主要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一方面培养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所需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研发与推广发展现代农业、乡镇企业以及社会新兴服务业所需的技术,最终形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最基层的高等教育机构,县域高等教育可以采取以县办为主的模式,如江苏太仓县办的“建雄职业技术学院”;也可以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借助高校的管理经验,依托高校师资、专业、课程、科研设施等资源,如安徽黄石县与同济大学合作创办的“黄石乡村振兴学院”等;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力量出资独立办学或与县政府合作办学,培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三)服务目标的定向性。县域高等教育招生范围以县为主,属地招生,学员可以就近免试入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县、镇及乡村的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县域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本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承担起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四)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县域高等教育是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的,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依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需要而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也在不断改造升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县域高等教育密切关注县镇、乡村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可以真正培养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依据和原则
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
1.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
个性教育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为东、西方社会所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建立,个性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并日益渗入和传播到各级教育当中。个性教育思潮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教育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固有的潜能的发挥以及创造精神的发扬,并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1]。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正是以这一主流教育思潮为基础并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性、创造性、自主性、活动性及主体性等特征体现出两者高度的契合点和相关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2.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自由的学习,尽管不少学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当前已形成了一致理解,即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2]。学习自由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一是能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的需要,有利于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培养;二是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和高度责任感。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即在这一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选择最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3.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
高等教育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高等教育;产业链
产业链指各产业之间在一定技术经济关联的基础上,依据各自特定的发展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客观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龚勤林,2004)。城市群产业链实质上就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产业生态图谱,是将不同城市的战略产业有机链接在一起的产业链。城市群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支撑。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学职能与定位在逐步变化。各区域与各高校间的协同发展也因此表现出了强烈需求与明显特征,各区域与各高校的关系逐步向共生关系方向过渡(倪好,2014)。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更是与提供人才和技术的高等教育密不可分(S.J.Herstad&B.Ebersberger,2014)。京津冀教育资源丰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上各个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形成了特定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布局。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新的调整,三地的产业布局,产业转型升级等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产业链协同发展中,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则对高等教育在科研、人才培养乃至空间布局方面提出了较大挑战。如何结合部分北京地区的医院、科研所、高等院校等场所的对外疏解战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在产业链分工中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提高高校的专业群和产业链之间匹配优化,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变革及各大中小企业升级改造提供前沿的科学技术、专业的高端人才和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输送,值得深入研究。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1.区域产业链重构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战略提出新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北京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城市的新定位。天津市是全国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及改革开放先行区。其中,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这一政策定位与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遥相呼应。对河北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示范区及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伴随着京津冀功能定位的调整,三地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方向,北京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结构,天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河北则是金属加工、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区域产业链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各产业间的特定经济关系。这其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研究,是各产业链以及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关系问题。京津冀同为京畿重地,长期以来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链不完善,配套衔接不到位,集聚集约不够,特色不鲜明,一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竞争异常激烈,而使上中下游的配套出现薄弱环节或缺失。
京津冀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的新时期,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势必会带来区域产业链的调整与变革,如何推进各产业链以及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的调整升级,需要区域空间载体的支撑,势必涉及各个区域的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区域性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重构都离不开高新技术支持与专业知识支撑。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这一标准化范式不仅仅主张各创新主体的呼应关系,高等教育要嵌入京津冀产业链,将推动若干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围绕产业链目标进行合作、调整、优化,形成利益共同体。各高等学府应增强在京津冀协同战略的中的角色意识,力争成为区域产业链整合与发展的推动要素。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于功能定位的调整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的科研功能、人才培养功能等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亟待京津冀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升新的动能。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1影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三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资源承载量过重,超负荷运行;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大,自然灾害严重;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四是人口压力不断加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收入幅度逐渐减少;五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条件差.如果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人口增减及其素质等,其中,“三农”是关键的瓶颈因素.如何减轻农业资源承载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提升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增加农民纯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科技人才不足,怎样保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从“入口”到“出口”顺畅(如无特殊说明的话,实质上应是整个农业高等教育,下同),有效服务农业经济建设,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研究,如果把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看做一个系统,那么系统内部主要涉及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关键要素,系统外部主要涉及到招生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投入改革等关键要素.就系统内部要素方面,左家哺、王松山、杨棣、刘友贵、夏金星、张大勇、蒋高明、于伟等人做了许多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实效;就系统外部要素方面,研究报道不多,如李友华作了一些尝试,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就业的“教学环境”角度,而未从就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来考察,由于这些研究成果自身的局限性而导致无法取得实质性推广效果.我们认为,系统外部关键要素仍然是阻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招生政策、就业政策和财政投入等系统外部关键要素问题,方可出现“有人报考农业、有人想学农业、有人愿学农业、学农业有出头、始终服务农业”局面,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窘境,最终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服务.
2借鉴国际农业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通过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发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均有优惠政策,在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给予补贴式销售,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农产品则又采取政策性补贴.因此,农民比产业工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好,农民是一种从事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高尚的生态职业,学习农业类专业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农业高等教育是按照农业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地循序渐进在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相反,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机构希望去除“农字”牌子,或者将农业类专业改成了类似工科类、商贸类专业,基本没有保持各自的农业特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农业类专业没有出息,技术含量不高;其次,农业政策多、实惠少,农产品廉价导致农民增收极其缓慢,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投入比工科类少,如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投资,农业类基地只有工科类的70.8%,其实农业类基地占地面积比工科类大,土地成本投入、土地生产力没有计入建设经费之中,不利于农业类基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第三,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且琢磨不定、变化无常,各类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保险品种少之又少,而且几乎不愿意承接农业保险,伤害了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反过来也影响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3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态,从事制造、加工、纺织、建筑等工作,如若城镇户口者则称为“工人”,而农村户口者则被贬低为“农民工”,这可谓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导致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农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就更加突出.农业高等教育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只有使出花招“脱离农、林、牧、副、渔”,涉农涉林等农业类高校想尽办法去并入综合性大学,教学院(系)名称纷纷改名,改为工程、科学、技术之类.这些名称已经失去了它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严重影响了涉农涉林等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属于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谓佛头着粪.目前,农、林、牧、副、渔类专业招生政策虽可以享受降分录取待遇,但由于涉农涉林等专业压根不是考生及其家长心中的期待志愿,填报考生基本不多,新生到校情况更是郁郁寡欢,实际报到率比工科类、文科类低,以湖南省2010~2013年涉农类专业为例,农业类专业比工科类、文科类专业到校率低20%~40%.除了社会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理心态外,造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一是公务员考试内容有利于法律、财经和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不利于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二是我国农场、林场及其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比较低,大多数处于半倒闭甚至倒闭状态,由于启用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成本比打工者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多.三是农业类事业单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比较少,这些单位大多数是为解决行政管理部门超编人员而设立,或者其录用人才也要参考行政单位招考公务员模式.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全部为民主选举,不能直接任命村干部,也不能在村级基层组织直接任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使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又缺少了一个平台.五是我国没有采取类似国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际会预留、空出很多就业岗位以便补充专业类人才的策略,尤其公益性质的农业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更加有政策性预留保障,这也直接影响了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六是出台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治和生活等优惠待遇,与十分艰苦的基层工作、生活、学习实际条件相比,影响力显得微不足道,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总之,归根结底是就业影响了招生,进而影响了整个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由此一来,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十分必要,其中,首要的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政策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含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相近工作以及报考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尽开绿灯,如招聘资格不得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农业行政招收公务员以及参照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总分的50%甚至更大比例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国有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总分全部或者80%以上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私有企业招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议前10年每年给予1~2万元财政补贴);对涉农类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行业者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免除,农业类院校招收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完全免除学杂费(如学费、住宿费、其他代收费用,下同),对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影响因素试析论文
1高等教育学费现状
我国现行的大学学费标准是依据高校年日常运行费用生均值的25%计算出来的。有学者将我国当前的收费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及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高等教育收费作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高校收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处于新高水平。
社会诸多人士指出,学费标准不能按高校日常运行成本来计算,如离退休人员费用、后勤服务支出等显然与教育成本无关,认为应该按学生的培养成本来计算。而生均培养成本如何算,至今却没有人能说得清,学校和政府在现行制度下不可能提供系统的成本信息。研究表明,核算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是一项特别复杂的工程。即便如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仍然要深入探究学费标准,在政府、学校、学生家庭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大学学费究竟为多少才合适?影响学费标准的因素有哪些呢?
2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影响因素
2.1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与受教育者的预期收益
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农民的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农业成人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对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及发展思路,以促进农业成人教育的壮大和发展。
1我国农业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成人教育提出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农村产业化结构、社会结构都在不断调整变化,农业劳动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层次等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寄厚望于科教事业。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对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通过高效优质的农业成人教育来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至非农产业,这些原来只能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农民要转变为适应其他产业需要的劳动者和城镇居民,必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1.2农业成人教育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机制需要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现有成人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的大学后继续教育为辅”的办学理念亟需转变。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有着无限的希望和机遇,需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增强办学实力与办学基础,找出创新发展之路。成人教育要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然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更多、更广的群体,尤其是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群众。这都要求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牢牢抓住时机,进行角色转变。
2农业高校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农业高校的管理者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把成人教育作为“副业”来抓,使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失去了动力。许多农业类大学合并后,把精力全放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上,认为成人学生层次较低,不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求,将成人高等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有意或无意地在发展规划中减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比重,更有个别学校甚至将成人教育舍弃。
试析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改革几个问题论文
论文摘要:“三农”的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但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未得到良好发展。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倾向,建立新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开展“有教无类”的新农村教育。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新农村教育;“三农”;农民素质;农村高等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在这一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三农”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沦为弱势产业,农村沦为妇老幼看守的家园,农村劳动力沦为农村与城市边界的边缘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这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哪里人手是非常关键的。余惠芬和唐波勇认为: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是根本动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是先决条件;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