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地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7:05: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用地规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用地规划

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

一、严格实施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一)抓紧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村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予以公告。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已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做好村镇建设规划。

(二)按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兴建村民住宅小区,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除危房改造外,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

(三)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年度计划。省(区、市)在下达给各县(市)用于城乡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年度计划指标中,可增设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应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面积挂钩。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新增耕地面积检查、核定后,应在总的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分配等量的农用地转用指标用于农民住宅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市)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得超计划批地。各县(市)每年年底应将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执行情况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查看全文

农村建设用地审查通知

为严格农村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程序,依法规范全县土地管理,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县农村建设用地报批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农村建设用地申请报批条件

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一系列规定,严格执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小城镇建设及农村村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府发[]58号)、县委、县政府《关于严格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的若干规定》(发[]8号)以及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府发[]57号)等文件要求,按规划、计划、程序报批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一)新农村建设用地申请报批条件

新农村建设规划点用地,应选择村内拆除空心房的宅基地、空闲地、荒山地为主,确因地形限制需占用耕地的,应占用一般耕地,占用耕地面积严格控制在总面积30%以内,杜绝占用基本农田。新农村建设规划点用地仅供本村、组农民建生产、生活用房使用,实行占用土地,报县政府审批,涉及农用地转用的报市政府审批;空心村整治、拆旧建新的用地报县政府审批,办理占用土地手续。

(二)农村村民申请建房条件

查看全文

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

一、概述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指各乡镇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村庄用地,包括农村居民居住的主房占地、附房占地以及晒场、庭院、宅旁绿化、围墙等用地,也包括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除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城镇建成区以外,一般集镇、中心村均在此范围之内。农居点整理,是指通过对已有农居点用地的深入加工、改造、调整及整治,消除原有农居点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集约化、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项土地利用管理工程。根据国内外经验,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退宅还田,可增加耕地5%左右。根据台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到本县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在规划期内必须通过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及复垦新增耕地700公顷,因此必须在全县开展县域、镇域规划和村域规划,实施农居点迁村并点,整治空心村,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以保证规划目标实现。

二、农居点用地现状分析

(一)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均农居点面积过高。*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3551.35公顷,占全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65.47%,与全县耕地总量27686.79公顷相比,农居点用地与耕地的比例为1:7.80。全县*年末农村人口40.92万人,人均农居点用地为86.79平方米,而且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整理潜力非常大

2、村庄规模偏小。根据*年*县统计年鉴,全县共有1019个村委会,而农村人口为40.92万人,平均每村的人数是402人(表2),若按1892个自然村统计,则每村的平均人数为216人,据调查,最小的自然村的人口只有几十人,可见村庄的自然缩并有很好的前景。

查看全文

农村建设用地政策法律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政策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违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等问题,并且有蔓延上升之势。为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利用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我国人多地少,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但是,一些地方在土地利用中没有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不依法经过批准改变土地用途都是违法行为。任何涉及土地管理制度的试验和探索,都不能违反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加强土地征收或征用管理,更要重点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二、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

当前一些地方在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擅自扩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范围,违法提供建设用地的问题比较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等三类乡(镇)村建设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对这三类用地的范围,法律和政策都有准确界定,必须严格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企业。要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查看全文

农村耕地建设政策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政策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违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等问题,并且有蔓延上升之势。为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利用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我国人多地少,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但是,一些地方在土地利用中没有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不依法经过批准改变土地用途都是违法行为。任何涉及土地管理制度的试验和探索,都不能违反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加强土地征收或征用管理,更要重点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二、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

当前一些地方在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擅自扩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范围,违法提供建设用地的问题比较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等三类乡(镇)村建设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对这三类用地的范围,法律和政策都有准确界定,必须严格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企业。要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整理再思考

我国虽然面积辽阔,但人均耕地资源却十分短缺,全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0.1公顷,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人口增长,这一问题不断加剧。2015年,由于我国采取补改结合,全国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耕地面积维持在20.25亿亩,减少趋势明显放缓。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农村用地甚至耕地将面临成为工业用地、城市用地的转变。并且随着建设新农村的进行,我国农村经济也开始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农村城镇化,由农业转为现代化工业的过程,大量工厂在农村建起,许多企业也在农村兴起,这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土地甚至耕地变为工业建设用地。秉着“既要吃饭,还要建设,更要生态”的原则,发展新农村就面临着满足城市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又要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双重压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全国的土地进行整理,其中,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村宅基地管理发展中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都富裕了起来,开始更新住宅,改善住宿条件;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妻选择另辟新地自立门户,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迎来了建房高潮。根据资料显示,到1987年,中国农村新房面积达到9.97亿平方米,达到30年来最高峰。且1980年以来中国农村房屋面积城市房屋面积之比一直维持在3.6倍以上。在9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年建房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同时期城市只达到2.7亿平方米。为了凸显农村改革的成效,政府部门也鼓励农民进行住房更新与改造,但对农村建房规划与管理缺乏科学指导,导致农村宅基地空置浪费严重,住房分散,布局散乱,只盖新房不拆旧房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大量宅基地土地资源的浪费与闲置。(一)宅基地占地面积大。全国的土地调查资料表明,截至2010年,我国农村宅基地用地已经达到2000万亩,人均用地高达180平方米,大大超过规划用地指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还在增长,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宅基地整理,农村宅基地将继续扩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二)建房缺乏规划,布局散乱。许多农民选址盖房都是围绕村庄随意进行,或向外扩展或沿着道路两旁以此形成聚集地,甚至有的地方村民沿着田地成散居状态。并且随着经济能力的增长村民更新住宅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缺少规划,布局不合理,宅基地闲置,只建新的不拆旧的。这些均导致宅基地的浪费,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果不及时进行宅基地的整理,这种问题会更加突出。(三)农村建筑层次低,土地利用率低。在我国农村由于房屋都是村民自行翻盖,没有统一的规划及技术支持,农村住宅的容积率较低,房屋多以平房为主,即使是楼房也多为二层、三层。对于山西省某县级市8个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其住房层次平均为1.38层,平均容积率只到0.29。这对于土地资源其实是一种闲置与浪费。(四)不经审批违法占用宅基地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地区监管不严,在农村宅基地建设中出现很多不批就建,少批多占现象严重。还有就是农村地区攀比,滥用宅基地现象严重。还有不少将农用地挪作他用,用来建造加工厂等。这些都使得耕地被占用现象严重,使其未能发挥本身作用,使得我国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二、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意义

(一)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土地整理包括对农用地和对建设用地的整理两部分。建设用地不仅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也包括农村居民住房用地。对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就是在城市规划计划的控制下,对农村和城市建筑结构、布局进行有效整理,通过对其设计,向地下和空中寻求空间,发展立体建筑,提高容积率,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样可以结余出更多的土地用作建设用地的储备用地,减少对耕地的侵占,或用作农用地,实现人地平衡。农用地的整理就是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对水、田、村、路、林进行规划整理,调整土地布局,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和质量,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意义重大。而其中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我国已通过开发整理建设用地和农村农用地土地达到补充耕地312万亩,其中,约175万亩耕地是通过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补充的,可以说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保证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农村宅基地整理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应该在其土地的利用规划下进行,在减少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同时还要能保持其使用功能的完整性,向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方面进行。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集约力度,加强住宅的集中度,避免分散建设住宅,有盖有拆,填满空心村。这样的规划有利于推进自然村的集聚,可以有效推进城镇化,形成大的中心村落和小城镇。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能为居民提供更方便更完备的公共服务,减少水、通讯、电、热、气的重复投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也更加便民,更方便得建立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家园。(三)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可缓解耕地紧张局面。按照2016年人口及土地资料计算,若保持人口平稳增长,将农村人均住房占地由168m2下降至100m2,可以节约600多万亩土地。这些整理出的农村宅基地可因地制宜用作耕地,林地,水地,甚至可用作建设用地的备用地。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耕地紧张局面。

三、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方法

查看全文

城乡土地管理一体化发展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决策要求,继续解放思想,着力改革城乡二元土地管理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土地市场,构建符合“首善之区”目标要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管理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按照城乡土地管理一体化的理念,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合理确定农用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规模和边界,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持生态的和谐统一。按照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坚持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和基本农田,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长远生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目标任务

通过多部门的协同运作、齐抓共管,努力构建“统筹安排、规划科学、权属清晰、流转活跃、使用规范、集约高效”的农村土地市场,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

查看全文

农村宅基地管理意见

一、严格实施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一)抓紧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村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予以公告。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已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做好村镇建设规划。

(二)按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兴建村民住宅小区,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除危房改造外,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

(三)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年度计划。省(区、市)在下达给各县(市)用于城乡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年度计划指标中,可增设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应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面积挂钩。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新增耕地面积检查、核定后,应在总的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分配等量的农用地转用指标用于农民住宅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市)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得超计划批地。各县(市)每年年底应将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执行情况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查看全文

城乡规划及建设改善措施

【摘要】土地资源能否合理利用直接决定了城乡规划建设能否成功完成。土地给城镇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也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造成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使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文章首先介绍了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相关解决办法,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保证了农民利益,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土地利用

1城乡规划用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城镇化用地扩张速度较快,大部分土地利用率不高。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参考国际城市化进程曲线发现,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为以原有城镇土地为基础,建设新城镇,城镇化面积逐渐增加,用地需求也持续增长。部分用地利用率不高,这部分土地大多指工况用地以及农村居民用地,其中农村居民用地比较大。1.2人口城镇化水平不及土地城镇化水平。新增城镇化人口的比率不及新增城镇用地比例,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不及土地城镇化水平,国内某些地区对城镇化的理解有误,所谓人为城镇化其实就是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为了一味地追求政绩,盲目地扩张土地规模,新建小区追求大面积,在建设新小区的过程中,大量地圈占土地,盲目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初衷并不相符。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均占用耕地数量减少,农民没有得到理想的经济收入,势必会给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带来隐患。不仅如此,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资金流向城镇化建设,严重的地区还产生了超标准建设,导致城镇化没有明显的意义[1]。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设施、住房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很好地被吸收到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造成社会结构变化和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不符。1.3不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对城乡土地的经济性、社会性产生影响。(1)不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在进行城乡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占用耕地面积,但建筑结构不够聚集,导致小城镇数量显著增加,但这些小城镇也脱离了相关的区域以及产业圈,城镇化发展较为片面。不管是社会效益还是城镇经济都不能维持城镇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农用地污染现象严重,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2)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但较为分散,存在一定的超占和空置现象。①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过大。农村人均用地远远高于城镇人均用地。②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随着国内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村建设数量和速度也逐渐提高,但建设的布局一般相对较为分散,农村建设用地较为分散,随意性较大,面积较广,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土地利用效率较低。③大部分城乡建设过程中都会产生空心村或空置房问题,甚至一些地区还出现了超占现象。④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有越来越高的追求,大多农村人口进城生活,导致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最终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显著提高。(3)各类开发区、园区空间布局散乱,存在闲置土地。随着开发区数量、种类的增加,小区规模越来越小,而且小区布局相对散乱。部分地区一味地追求政绩,占用土地用来建设开发区,部分开发区的建设并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就进行扩建,甚至产生了开发区空壳现象,造成土地资源严格浪费以及投资重复的现象,同时也对开发区的声誉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4)空心村现象及占用农村耕地。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发展,但很多宅基地却存在占用现象,造成农村产生数量较多的闲散地,严重的地区出现空心村。另外,农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法占地现象,很多住户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导致宅基地数量严重超标。在进行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的过程中,城镇建设占用农村耕地,但没有更好地按照新增量对农村居民用地进行规划,造成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日渐减少。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过于关注面积的外部扩张,不在意内涵的挖潜,城乡土地总体利用效率和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不相符。

2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现行体制、机制、法制不够完善。干部任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的干部考核体制为以GDP为中心考核体制,很多干部为了追求绩效,求之过切,工作不切实际,对用地的合理配置产生了影响,从而加剧了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就国内大多地区来说,土地的征用和出让的流程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诱惑。政府为了争取相关项目的建立,同时也是为了争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牺牲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进行城乡建设的过程中过于追求规模上的壮大,过于追求结构上的全面,过于急切地追求结果,造成资金大量流入到低效益、低水平的建设项目中去。2.2规划管理方面的原因。很多地区的领导对城镇化的增长速度有着过高的追求。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地关注城镇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作用,忽略了城镇化过程给社会和资源带来的消极作用,过于片面地提出了快速增长城镇化速度的要求。很多地区农村规划资金不足。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政府认为农村的经济提高不会给社会带来显著的变化,投入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的发展资金都不够充足,农村在建设自身需要的建筑时,缺乏统一的引导以及规范,发展处在无序状态。在统筹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土地总体规划效率不足。因为不同的部分对项目规划的重点以及目标都不尽相同,导致城乡建设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调控能力。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只有政策没有工具。所谓规划,其实就是对城乡建设的过程进行管理,如果只有计划目标,却没有规划相应的方式和措施,肯定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各类标准定额制定,打破原有规律,和相关部门协同进行讨论和制定。2.3观念层面上的偏差。国内大多地区地方领导,为了使自己负责的城市表面处于繁荣发展的现象,滥用土地进行城镇扩建,面积追求大和广,建筑项目追求大面积,这就造成土地规划和实际产生了巨大的偏差。城镇消费过于超前,很多地区经济适用房还没有普遍使用,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大套面积的商品用房,导致土地资源产生了严重的浪费。另外,农民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查看全文

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快城镇化发展,强化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促进集约合理用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村庄、集镇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划或者未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不得审批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第四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村庄土地整理和旧村改造,鼓励农村村民向中心村或集镇集聚,鼓励统一规划建设住宅小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住宅小区:

(一)农村村民因国家、集体建设拆迁安置需要建设住宅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