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0:38: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信用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信用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涉农信用管理的逐渐完善,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本文旨在探寻信用管理建设与农村经济创新的契合点,探讨如何通过信用管理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用建设;创新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信用管理工作的重视,各地区信用管理建设日趋完善,信用管理的建设幅度早已扩展到乡镇、农村,加大农村信用建设亦受到政府与学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加大农村信用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农村信用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农村信用建设不断完善,涉农信用体系也由无到有,信用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题组针对江苏省有代表性的农村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发现信用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契合点。1、农村信用建设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政府对信用管理工作的大力推进,江苏省已有70多个县区开展了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据调研资料显示,开展了信用管理建设的农村,由于感受到信用管理的制约与信用交易的好处,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精确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农村信用建设直接影响涉农企业文化。信用管理工作是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助推剂。在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各个涉农企业为了获得信用相关资质,必然开展一系列有关提高企业信用的活动,力求提高企业信用测评分数。在各种知识竞赛、信用内容的宣传中,逐渐形成了健康积极的企业信用文化,促进企业不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农村信用建设直接影响涉农企业发展。涉农信用管理建设是涉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农信用管理主要包括涉农征信、涉农评估、涉农授信、涉农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分析等。可见,涉农信用管理贯穿企业交易的全过程,对交易双方企业与第三方机构、金融机构起到了信息互通、交易过程监督的作用,在这种信用管理方式下,势必对涉农企业发展产生直接正向的影响。4、农村信用建设直接影响涉农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化。课题组调研中发现,涉农企业大多缺乏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需要优化组织形式才能达到信用建设的需要。课题组调研了500家涉农企业,有效采集信息436家,据调研显示,97%的涉农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工作岗位,100%的被调研企业没有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但课题组深信,这个数据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重大突破。随着农业信用建设的大力开展,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会意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信用管理岗位的重要性,体会到信用管理带给企业的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经济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必将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增设信用管理岗位,甚至设立信用管理机构。5、加大农村信用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诚信经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随着对涉农信用的大力开展,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这个提升是可持续性的。因为信用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良性影响,并不断循环下去。综上所述,加大农村信用建设能够给涉农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涉农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二、农村信用建设与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契合点
信用制度与农村金融论文
一、农村信用制度与农村金融创新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个决策者的大多数选择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最有效的市场应该是完全理性的市场,而完全理性市场是建立在决策者行为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基础上的。很显然,这种完全理性市场是不存在的。面对不完全的信息和不完全的理性,每一个决策者都不可避免地或大或小的承担着信用风险,既然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选择就只能是正确并充分地估计和测算它的影响和损失,以求得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包括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无论是信用意识,还是信用能力,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都需要交易对手去分析辨别,这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信用制度的核心作用,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用风险。面对农村资金需求呈现的分散性、周期长、不易监督等特点,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契约主体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权利主体,有选择交易对象的自由,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进行价值比较、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涉农金融机构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其整体看仍是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独立法人,面对高度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其交易成本极高,加上担保、保险缺失,贷款利率还无法完全实现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也就无法补偿其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当涉农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不能享受政府的特别关照时,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其支农积极性如何可以预见。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挖掘其价值发现和信用工具创造功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增加“三农”领域对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有效增加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才能有效推动农村金融创新,进而解决农村贷款难题,否则纯粹靠行政行为或有限的财政奖励或贴息政策,很难真正解决农村融资难题,更难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钟献兵、潘华(2004)认为,建设社会信用制度,需要清晰产权以增强信用制度的内部力量,加强法制建设和利益机制以强化信用机制的外部制约,再辅之以道德教育和信用宣传,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扶持和管理。魏文静(2011)认为,信用制度作为约束人们信用交易活动及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部分构成;正式约束主要有信用的法律法规、信用管理制度等,非正式约束主要有传统道德方面的信用观念、习俗和习惯等,实施机制主要有信用监督、约束和奖惩制等;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才构成完整的信用制度框架。虽然目前大部份研究对信用制度表述不同,但基本框架趋于一致,即都强调需要建立信用监督机制、信用管理机制,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培育信用中介机构。
二、农村金融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农村金融创新滞后的直接原因是农村信用制度安排的缺失,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基于农村信用制度推动农村金融创新,除了通过完善信用制度为金融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外,更核心的功能在于通过信用制度的契约安排,充分运用信用制度的价值发现和信用工具创造功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而形成经济与金融的互促发展。从农业生产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尽管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看法仍未完全统一,但大多数学者均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要求农、工、贸、科一体化和规模化经营,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等各经济主体集合资源结成共赢的利益主体,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整合成一个产业系统(程志强,2012)。不难看出,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关于产业链联接的系列契约结合,而其具体的经营模式实际上是这些契约的表现形式,这些契约的缔结和可持续运转,离不开健全的农村信用制度保障。周立群、曹利群(2002)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系列契约,可以分为要素契约和商品契约两类:要素契约表现为土地租赁企业先租用农户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再把依附于土地上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化工人;商品契约则表现为订单农业,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依照合同收购农产品,甚至包括产前、产中配套服务和规范标准。尽管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应该选择要素契约模式还是商品契约模式存在争论,但无论哪种模式,都要求构建一种产业链的联结,都需要在信用制度上作出安排,只是要素契约模式涉及密集的农地整合即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现有土地制度安排下,对信用制度的依赖程度更高。自2002年我国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来,各地对推进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探索为解决农村资金需求者抵押物缺失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多经验模式,例如成都模式、枣庄模式、潍坊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点在于,改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资产产权,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自有房屋所有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权等,核心安排在于农村土地流转,路径主要是明确产权、建立产权交易中心,保障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目的是使农村资产成为能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对象,有效解决农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在农村投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要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从全国各地探索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看,主要有个体农户主导、村集体主导和中介组织主导型。无论哪种方式,都有金融机构的参与,只是介入程度深浅不一而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中介组织主要为农户自愿联合或政府出面搭建而成,目前在部分地区则出现金融机构直接作为中介组织主导农地流转,主要操作方式为,商业信托公司先租用农户土地使用权,然后将流转成片的土地出租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把原来依附于土地上的农民变成企业工人。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组织主导的农地流转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要素契约模式,对信用制度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两种模式来看,都对农村信用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要素契约模式因为涉及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信用制度的需求更为强烈,这种对信用制度的需求,实际上表现为一种金融需求,也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选择方向和基本前提。
三、民间资本与农村金融创新
对现阶段及将来较长时期农村金融需求进行分析是发挥农村金融功能、进行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前提。杨德平(2012)等学者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尽管众多学者对农村金融需求研究的角度、观点各异,但基本都认为农村金融需求包含地方政府(主要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企业和农户三大主体。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征,需要特殊的金融安排,本文没有进行讨论(尽管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对这一领域的金融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而是重点关注农村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从笔者对100户农户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户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通过金融机构的小额信用贷款和惠农卡等方式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满足和基本满足占比67%),缺口部份主要靠亲朋好友周转和民间借贷解决;至于农户生活、助学、医疗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我们将其归于另一类,这里没有讨论。而对20户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的调查显示,他们的金融需求缺口较大,且普遍存在民间融资行为(占比95%)。调查显示,尽管民间融资利率偏高,但偿还率却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非经济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正规金融还是民间融资,对企业而言都是获取资金的途径,或者说都是一种社会资本。林丽琼(2012)认为网络、信任、规范是企业社会资本的三大元素,其中信任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其作用力不仅仅局限于正规金融,而是涉及利益主体利用其社会资本获取资源的各种行为。因此农村信用制度对农村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或者说农村金融创新的方向,也不仅仅局限于正规金融,应该从社会资本的范畴来统筹考虑。如何引导社会资本转变为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大力发展社区类金融机构,而且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包括资本准入和机构准入),形成民间资本与正规金融的错位竞争。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缺少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这种错位竞争的定位极容易造成社区类金融机构与传统银行机构的趋同化,使其“官营化”特色突出而民间资本被边缘化,无法发挥民间资金在人缘、地缘方面的传统信用优势。如果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信用制度的作用,从信用意识(主要从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和信用能力(主要从发起人资格和股本比例入手)两方面对社区类金融机构进行综合设计,按照社会资本的要求来整合正规金融与民间资本,才能形成正规金融和民间资本的优势互补———既充分发挥基于人缘、地缘构建的传统民间融资优势,又充分发挥正规金融的资金规模优势。而且,基于农村信用制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能使现行的社区类金融机构达到支农的设计初衷,还能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进行金融创新———即正规金融机构联合民间资本进行信用安排,专门针对某一社区、行业、村镇开展社区类金融服务。2013年5月云南省玉溪市成立的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具有社区类金融服务的基本要素和雏形———玉溪市工商业联合会和中国民生银行玉溪支行共同发起成立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促进会按照社区分类成立合作社(如玉溪市通海县蔬菜产业合作社),社区内相关企业基于相互信任和自愿原则加入合作社,在一系列契约安排下抱团享受金融机构的社区类金融服务。截至10月底,已经有213户小微企业通过促进会获得2.7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但笔者调查显示,玉溪市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的信用安排层级较低,缺乏完善的层级高的社会信用制度保障,为有效覆盖风险,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利率水平较高,额度有限(单户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同时,辖区内其他金融机构表示,在社会信用制度欠缺的情况下,是否开展类似的社区类金融服务创新还需要慎重考虑。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引导正规金融和民间资金在农村发起设立社区类金融机构、鼓励正规金融联合民间信用在农村地区开展社区类金融服务,形成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在“社区”范围内的优势融合,可能是解决农村资金需求主体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主体(企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资金瓶颈的一种有效路径,也可能是农村金融创新的一种有效选择。
农村信用社风险相关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如经济体制、农村金融环境、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及客户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问题,提出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制约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效果的内外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效果
一、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农村信用社强化风险管理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公众存款,涉及千家万户,若发生风险将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农村信用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为农村金融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但其要健康、稳健发展还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优化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纲要(—2012年)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川办函〔〕60号)要求,确定我市年度目标任务,切实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完善全市统一的信用征信平台,依法向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二)完善信用产品使用的制度框架,将信用信息的使用纳入本行业审批及管理,逐步形成公正、公平、科学的信用监管机制。
(三)开展诚信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作,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评定工作。
农村信用评价工作方案
各村委会:
为了加快*乡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形成以信用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根据《*县人民政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意见》<松政办[2009]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我乡开展创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价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县政府关于创建*信用乡的工作要求,做好“农户信用、林权(农房)、货款授信三联评、小额信用贷款、林权(农房)抵押贷款、农户担保(联保)、货款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的创建工作,完成*乡农村信用等级评定,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林权<农房>抵押货款,加大对农户创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全乡16村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价,评价信用村达到行政村总数的80%,信用村的信用农户达到50%以上,在调查填报信用户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9月底前完成村、户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乡创建综合授权工作。
二、实施步骤和内容
论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内容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农村经济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在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依然处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弱势地位。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法制环境不完善,金融债权缺乏保护
在影响金融生态建设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环境因素。农村与城市法律环境相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普遍存在着“法律行政化”的问题,“胜诉率高、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农民可担保资产不足,没有一部《合作金融法》来保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欠缺完善的法制环境,必然挫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信用环境构建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信用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信用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政发〔〕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今年省政府提出的“切实改善辖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统筹协调和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入开展企业信用、农村信用、社区信用和区域信用等“四大信用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全市金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金融互动发展。
二、工作目标
社会信用意识进一步增强,信用群体不断扩大,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银行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不断加大,信贷资产质量和银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政策环境、金融法制环境、中介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谋发展的新型政银企关系更加牢固。信用创建质量全面提升,信用乡镇占比达到90%以上,“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信用社区占比达到30%以上,以更高标准保持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水平,确保通过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验收。社会征信体系、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以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起以政府信用为表率、金融信用为动力、企业信用为支撑、公民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设想
一、我国征信体系建立的现状及现有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2004年初人民银行加快了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2004年12月中旬实现了中国银行等1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上海等7个城市的试运行。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6月底,16家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与该系统的全国联网;8月底,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与该系统的全国联网;2005年底,已有12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55家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和56家城市信用社联网接入该系统。经过一年的试运行,2006年1月正式运行。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个人的基本信息、开立结算账户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信息,并将个人在全国所有商业银行的这些信息汇集到其身份证号下。目前,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已经达到3.4亿人,其中有信贷纪录的人数约为3500万人,其余为开立结算账户信息。截至2005年底,收录的个人贷款余额为2.2万亿元,约占全国个人信贷余额的97.5%。
目前个人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即一口接入),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实现了个人信用信息定期由各金融机构流入个人征信系统,汇总后金融机构实时共享的功能。其中,前者表现为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报送数据,后者表现为金融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向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实时查询个人的信用报告。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报送数据可以通过专线连接,也可以通过磁盘等介质。
经过数年的摸索,我国各部门在我国国情基础上对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主导的方案与模式。
该模式类似于欧洲模式,由人民银行作为主导机构进行征信体系建设。在人民银行已有的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两大信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由人民银行筹建专门的征信机构进行运作,向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种用户提供信息报告服务。在个人征信方面,人民银行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遵循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国内外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权益,对惩戒失信行为,提高全社会诚信度,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推进行业信用和征信体系建设,培育信用服务市场,不断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立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成全市统一、规范、高效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实现信用市场需求较为活跃,信用激励机制较为完善,政府公信力显著增强,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普遍提高,个人的经济、社会活动的信用规则得到基本遵循,农村信用环境得到较好改善,信用监管、服务得到规范发展,诚实守信成为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统一征信平台,推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改善农村信用与金融投入研究
农村信用与金融借贷关系分析
通过归纳分析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农村信用与农户借贷(金融信贷投入)之间存在两种重要关系:渊源关系和正相关关系。农村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农户信用与传统美德、习俗、亲缘、地缘、熟人等方面具有很深的渊源,表现为睦邻友好、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关系。1.基于亲戚、熟人的信用。从中国农村现实情况看,亲戚、朋友、邻居之间的信任构成了最基础的信用,农村家庭有困难首先找亲戚、熟人来帮助解决,就是缺钱也先找互相熟悉的亲戚朋友借,这种亲缘或类似亲缘关系[2]、地缘关系组成了最为明显的熟人社会间信用。这不仅是因为亲戚、熟人具有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更是因为彼此了解,信息透明,风险易控,逃债懒账的概率不大,彼此间敢于大胆借贷。当然这种借贷可能是无息或低息的,但至少表明,农村人之间基于熟人信用是可靠的。2.基于无需抵押的信用。农户一般缺乏高价值的资产供借贷抵押,住房、土地大都不具备抵押条件,因此强调抵押借贷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金融机构对绝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采取信用形式完成。从农户角度看,往往是缺少资金了才想到借款,其借款顺序一般是亲戚→邻居→朋友→熟人→信用社→民间高利借贷,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借款,基本上是没有抵押物,凭靠的是农户家庭的信用和未来的预期收入作为还款保障。被调查的河池220份农户问卷统计结果也显示,农户不论是到正规金融机构借款还是民间借贷,95.81%的农户是信用借款。3.基于生存需要的信用。农户的信用记录是由熟人口碑形成的,信誉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和生存发展,信誉好的人在困难时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同时,农户只要在当地居住生存,不还清借款永远都脱不掉欠债帽子,债主随时可以上门收债,而农户会迫于人际关系压力和声誉的负面影响,一般不愿当懒债户。因此,农村家庭需要生存发展,一般会尽力维持自身诚实守信的形象。从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关系上看,除了存取款、结算一般关系外,最明显的关系表现为借贷关系,也称借贷信用关系。不同的信用会影响到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投入,也就是贷款投向会根据信用而区别对待。1.基于回归分析的信用与贷款投入关系。一直以来,农村都以农户为主,山区县农村基本上没有企业,农村信用社占据农村信贷市场95%以上,其在农村的贷款也基本上是农户贷款,因此我们选取贷款不良率代表农村信用状况,农村信用社作为贷款发放主体具有普遍代表意义。选取河池市农村信用社2000~2011年贷款年增长率和贷款不良率数据,用X代表贷款不良率的变化幅度([本期不良率-基期不良率]÷基期不良率,代表信用变化程度),Y代表贷款投入年增长率,X和Y单位均为%。假设农村信用程度与贷款投入增长率之间存在关系Y=aX+c,利用EViews5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通过ADF检验结果:(3)结果分析:拟合优度R2=0.734389大于0.7,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具有实际意义,ADF检验5%、10%临界值符合平稳性条件,表明线性方程较平稳。函数Y=21.15-30.19X的经济意义为:贷款不良率的变动系数-30.19,表示贷款不良率的变动率与贷款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不良率下降表示信用状况趋好,贷款投入增长率上升,亦表明信用优劣与贷款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良贷款率的变动率每下降或上升1%,贷款净增长率上升或下降30.19%,即信用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贷款投入增长30.19个百分点。从2000~2011年河池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实际数据看,贷款不良率呈下降趋势明显,增强了信用社放贷的信心和动力,贷款年平均增长28.89%,最高年份增长达43.99%,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数据检验符合实际意义。2.基于趋势分析的信用与贷款投入关系。通过2000~2011年河池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数据分析得出,随着总体不良率下降(即信用环境趋好),贷款净增长率逐步上升,即信用与贷款增长之间仍呈正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图1表明,随着不良率的下降,信用社投入农村贷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中2004年是关键交叉点,当年贷款增长率为28.98%,不良率达30.39%,两者达到基本均衡点,而后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实行宽松信贷政策,当年净增长率达43.99%,2010年、2011年随着不良率又出现上升,贷款增长率又开始下降。这样可以看到,信贷投入与信用环境关系紧密,信用好增加投入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则少。
解决信用低层次化与金融投入失衡问题框架
当前农村信用呈现多层次化、低层次化和金融贷款支持的“扶优”化并存,信用与金融投入比例失衡,贷款投入无法满足农户不同信用层次的资金需求问题仍然突出。1.信用层次化。总体上,农户信用等级层次还较低,农户条件的差异以及现代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信用等级。从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信用评价看,信用评级还较粗、等级较少,基本上只是4个等级,即优秀、良好、一般、差,没有进行量化细化,评定结果存在误差可能性较大,与农户多层次信用对资金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2.贷款“扶优”化。表现为:家庭条件越好的农户越能得到贷款支持,而这部分农户又不需要很多资金,贫困且有需求的农户难以借到款。而且信用级别低的农户难借到款,即使借到了,其贷款利率也高,因为目前农户贷款利率一般上浮30%~50%,最高上浮80%,困难农户难以承受利息负担。3.失衡原因。贷款“扶优”与多层次信用对资金需求失衡,除了农户自身信用状况欠佳等原因外,还与信用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金融机构“追大弃小”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不足有关,需要革新评价指标体系加以协调解决。1.框架指标设计思路。根据新时期农村现状,重新设计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金融机构支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使两个体系能够有效结合,促进信用改善和增加信贷投入。一是解决以往农户信用级别评价不准问题,需要设计框架重新设置指标和增加不确定风险因素。二是解决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不足问题。金融信贷投入不足,一般受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状况不理想、信用社贷款城镇化(如社团贷款、异地贷款)、农户贷小而不愿为、对农村信用管理缺位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进行评价,促使其提高农村信贷管理水平,加大支农力度。2.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定不同层次农户信用等级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采用量化评价的百分制加减法进行农户信用评级,评定公式为:农户信用等级X=品行信用(15%)+能力信用(65%)+资产信用(20%)-待定风险(10%)。所有指标均设最高分值,可以根据农户实际在最高分线下评分,然后得出总分,评定相应的信用等级。为了使信用级别更加细化,符合客观实际,设置了“三等九级”评价。对被评为3C级以上的农户,都可以考虑给予贷款支持,只是额度适用最低档位。如表1所示。3.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以前对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考核评价机制,其支农动力不足,导致农村信贷投入不足,一些合理的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户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信心和信任,也不利于农村的信用建设。人民银行可以利用“两综合、两管理”平台,开展信用评价和激励约束。我们从激励约束角度设计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评价:评价等级X=信贷投入65%+金融服务35%±效果项10%,所有指标均设最高分值,可以根据实际在最高分线下评分。评价等级设置5个等级,可以根据不同评价级别进行激励或约束,当处于“及格”以上等级的可以相应给予政策激励,处于“差”等级的要进行惩戒约束。如表2所示。
结论与建议
农户具有与生俱来的诚实本质,诚实信用成为农村人的传统美德,农户普遍缺乏抵押资产,只能靠信用进行借贷。农村信用状况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信用变好时贷款投入相应增多,当信用下降时贷款投入减少。用贷款不良率的变动率代表信用变化程度和以贷款增长率代表金融投入具有一定代表性,不良率下降与贷款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同理证明信用与投入的正相关关系,符合评价和预测的实际意义。当前农村信用存在低层次化、多层次化状况,尤其是低层次化信用需要加大信用建设力度,改革对农户信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使实际信用等级能够符合金融投入方向。同时,金融机构仍然存在对农村信贷投入不够、农户贷款难且贷款贵、培养农村信用不到位等问题,除了树立“服务三农、自身发展”理念外,外部还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进行评价激励和约束。总之,需要培养农户信用观念,提高农户信用层次和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农村信用环境良性循环和金融信贷投入增长,实现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共嬴。农村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村委会、农户共同参与,才能提高农户的信用意识和信用层次,为获得更多的金融投入创造良好环境。政府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打造诚信乡镇;基层人民银行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建设;金融机构负责具体落实信用建设任务;村委会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信用评级、信用建设。可采用新的农户评级模式,即上述设计的“三等九级”模式评级,农户、村委会、乡镇、金融机构互动联评,以评促建,在满足不同信用层次农户融资需求的同时,逐步增强农户的信用意识。农村金融服务应当适应农村的现状和发展,对与农村需求不相适宜的,需要进行改革。(1)建立惠农金融机制。当前农村基本上只有商业性的金融机构,而边远地区农村发展很不平衡,贫富差距也较大,家庭经济条件差、信用级别低的农户根本借不到款,也难以承受商业性的高利率借款,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现实需要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并存,可考虑设立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赋予农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发放贴息类政策性贷款职能。(2)鼓励竞争,改变过度垄断。鼓励农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深入农村发展业务,改变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高度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让更多农户有机会获得贷款支持。(3)信用产品创新。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农户信用层次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在贷款金额、利率方面设置多种信贷产品组合,扩大以信用为基础的农户信贷投入。(4)引入外部评价。人民银行可以采用上述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进行等级评价,对评价等级高的金融机构可以给予存款准备金优惠、增加支农再贷款、联合财政给予涉农贷款奖励;对评价为“差”等级的,要进行反向惩戒,以提高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1)政府应大幅增加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贫困很大程度上由于经济基础太差,缺乏发展条件,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电、路、水利、耕地改良、居住、教育等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2)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农户经济条件差、信用等级达不到借款条件,需要政策性农村融资保险为其提供担保,促成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采取保险担保办法要优于直接给农户补贴,因为在担保情况下,农户仍然要承担偿债责任,压力和动力并存,可激励借款农户努力创造收入还债,有利于培养农户的信用意识。(3)利率优惠。主要目的是降低农村借款成本,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能够借得起钱。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利率不能一浮到顶,一般上浮20%尚可,对贫困户应少上浮甚至不上浮,其与正常贷款的利差损失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给予弥补。(4)支农再贷款扶持。人民银行发放的支农再贷款应当采取更低利率甚至无息,农村信用社利用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发放农户贷款应当不得上浮利率,甚至可以下浮10%~30%,适当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