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17:24: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普惠金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普惠金融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分析

一、引言

普惠金融(inclusivefinancialsystem),亦成为包容性金融,联合国在2005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我国第一次正式使用“普惠金融”是在2006年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随后我们国家也一直在针对“普惠金融”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2013年11月,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首次将“普惠金融”写在党的重要性文件里,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到国家的战略层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2016年国务院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是我国首个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如何将普惠金融理念与农村金融完美融合,促进普惠型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前人关于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内县域为研究范围,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为主要金融机构,以农村养殖户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河南省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农村普惠金融支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河南省周口市养殖业为例

(一)农村普惠金融支持河南省周口市养殖业现状。1.周口市普惠型金融机构现状目前周口市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信贷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但是分布最广泛的金融机构主要就是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在农村开设的网点越来越少,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越来越弱化。截止到2017年初,周口市农村信用社在全市共有10家市县行社,有413个营业网点、779个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923个惠农支付服务点,ATM678台,是我市机构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金融豫军”的主体力量。村镇银行目前只有商水、西华、扶沟、淮阳、项城、周口市区开设的有网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周口市共有10个县市区,拥有196个邮储网点、500多个金融自助服务点、1012个助农取款点。中国邮政集团河南省周口市分公司在周口市有158个网点,但是目前这些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存款、保险、理财,贷款业务仅仅发放消费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周口全市农村金融提供贷款上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甚至是“垄断”的地位。2.周口市养殖业企业普惠金融服务调查情况本次调查了周口市47加养殖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860万元,平均从业人员25人,企业存续年限平均为8年,贷款金额93.13万。平均利率为8.241%。从统计情况来看(见表1),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和授信金额确定主要依据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方法为“三级九等评级法”。从所调查的养殖业企业评级来看,评级级别有6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评级为“A”,仅有1家,“B”级评级最多,为15家。从评级情况来看,养殖业企业的整体评级并不高,可见当前养殖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困难。从利率和授信金额来看,平均利率最高的为“C”企业,平均利率为9.81%,同时,其授信额度平均为26.67万,为额度最低类企业,符合风险管理要求。“BB”级的利率为8.13%,高于下面相邻的三个级别,但其平均授信额度为96.6万,可见授信额度增加相应增加了风险,从规模管理出发,相应提高了利率。“CC”级的平均授信额度为80.4万,利率为8.28%,低于相邻级别,这主要是由部分企业收到政策扶持,相应降低了利率。从贷款期限来看,平均为1年左右,基本能够覆盖一个经营周期。从购买保险情况来看,有5家没有购买农业保险,但这些企业的授信额度均低于50万元。(二)农村普惠金融支持河南省周口市养殖业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在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的涉农企业确确实实受到了实惠,但有些方面还需提高。1.可以提供更大幅度的惠民普惠金融服务。本身农业生产类项目的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就比较低,再加上近两年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太景气,农业类项目的收益也在下降,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断上涨,农业类项目的成本却在不断上涨,再加上农产品生产周期长。所以农民需要贷款利率低、贷款周期长的贷款。但是目前由于农村贷款的季节性特点比较明显,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借款规模小、相对分散,再加上农村通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户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对新的支付方式的不认可导致贷款的运营成本较高,所以目前针对农户贷款的金融产品的利率都偏高、贷款期限短,再加上高额的担保费用,农民实际负担的贷款利率还要在上浮1-2个百分点,农户迫切需要提供利率低、期限长的贷款来缓解资金压力。2.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可以更大。由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以抵押、质押和担保贷款为主,由于农民宅基地是集体性质的限制,农民依靠合格贷款抵押物贷款的比率比较低,大部分依靠担保公司或者担保人来取得贷款。但是由于担保贷款容易造成户户相连,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加大贷款人风险,所以会出现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的现象,担保贷款时也会出现不愿担保的现象,再加上农户贷款时办理手续十分复杂,审批时间长,农户获得贷款是十分困难的,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比较窄。3.缺乏全面的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是综合金融服务,包括银证保、财务顾问、理财、支付结算等等,但是由于农户受到自身经济常识、金融知识限制,往往与金融机构的业务仅仅限于贷款与存款。

三、促进农村普惠型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普及金融意识与知识,为培育良好的金融业态打基础。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的经济、金融意识薄弱,金融知识更是缺乏。特别是由于小农意识的限制,农民天生具有不敢尝试新鲜事物以及规避风险的特征,他们很少接触先进的理财规划理念,没有购买意外保险、大病保险等风险分散意识,也不敢尝试购买理财产品,所以广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目前大都停留在贷款、存款业务方面,他们更不愿意金融机构帮助他们制定综合化财务方案。由此可见,金融知识的缺乏、金融意识的薄弱已经成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桎梏。所以要由政府牵头,指导各家金融机构要有计划、有步骤对农民进行经济、金融知识的扫盲,将理财规划、保险理念灌输到他们的生活中,培育良好的金融业态,这样各家金融机构才能有效的为三农客户金融服务,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二)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农村基础性产权制度。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惜贷”、“慎贷”主要原因是农户无信用记录,并且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建立覆盖农户等低收入群体的信用体系,可以降低金融机构服务的贷前调查成本,有助于快速便捷地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同时可以降低贷款成本、减少信用风险(吴国华,2013)。普及信用知识,并制定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措施,增强农户信用意识,引导农户尤其是贷款人诚信行为;根据农户的基本情况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将此做为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根基。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性产权制度,让农户拥有合格有效的抵押物,因为抵押物的有效性、变现性、足值性是金融机构覆盖信贷风险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在农村也尝试推行“五权”抵押,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担保物价值评估难、变现能力差、法律问题多、执行难等。所以,加快完善农村资源流转体系、进一步盘活农村的存量资源是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可得性”、“全面性”的一项重要步骤,也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起作用的关键所在。(三)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协调发展。目前,河南省内县域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以银行类机构为主,银行、证券公司、担保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相互合作的金融产品几乎没有,这些金融机构如果相互配合、分工协作,那么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的协调性将大大增强。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成立农业贷款专业担保机构,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升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从事涉农业务,充分发挥第三方担保组织的作用,增强农村贷户的信用,以便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自愿投保重大疾病险种与意外伤害险种提升自己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广度,政府通过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例如,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免除营业税等,来鼓励保险公司在农村设立基层网点、开发设计出丰富的农业保险产品,减少由于自然灾害、疫情频发,导致农民减产减收的风险。比如,引入引入“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政府设立政策性担保基金,保险公司承担贷后违约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再加上引导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将农产品价格易波动的风险降低。那么就可以实现银行、证券、担保、保险等业务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县域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一方面提升农户取得贷款的“易得性”、降低农户取得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银行防控农户贷款的风险,鼓励其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查看全文

农村电商普惠金融政策分析

摘要:普惠金融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提出发展经济的金融政策,给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安徽省砀山县作为水果之乡,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对该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普惠金融政策下,通过对安徽省砀山县农村电商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研究,以此做出有关调整来促进该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砀山县;普惠金融;农村电商;SWOT分析

一、普惠金融政策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联合国在2005年正式提出来了普惠金融一词,普惠金融,其基本含义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是金融在一定发展阶段下的产物,其内容涉及比较广泛。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具有平等与便利等特点的普惠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第一次将普惠金融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中,其主要任务就是使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二)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普惠金融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普惠金融的核心价值和作用,而且对经济与金融的其他理论研究可以提供有关参考。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金融环境表现出良好的趋势,体现了金融是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借助普惠金融政策,可以进一步推动大众对金融的了解,提高每个人获得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可能性,同时又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1]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态势分析,就是使用该方法,对研究对象身处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研究所需要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进而根据研究成果采取相应的方式和对策。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所找出影响对象的各种因素列举出来的同时进行分类整理,再结合实际情况得出结论,从而为管理者进行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查看全文

农村普惠金融法律规制分析

【摘要】“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已于2005年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会上,由联合国提出。经过12年的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初步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认可并实施推广。本文从普惠金融概念定义入手,主要介绍农村普惠金融的国际发展经验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角度提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传统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法律规制

一、引言

关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领域,这么多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分析研究。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体研究方面,李苍舒[1](2015)认为,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当具有引领作用,应当尽快推出一系列适合农民群体的新型金融产品,给予农村、农民更多的普惠服务;杨雯[2](2017)认为,城市大银行应当贯彻落实普惠金融理念,带领小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更多服务农民;刘成玉、黎贤强、王焕印[3](2011)从社会资本和农村信贷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讲述银行信贷在农村的巨大作用以及积极意义,同时认为社会资本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意义;周孟亮、李明贤[4](2015)将普惠金融理念与国家顶层设计结合考虑,认为普惠金融与“中国梦”的理念息息相关,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农村普惠金融立法规制方面,马建霞[5](2012)基于银行信贷服务角度出发,进行法律规制研究,认为在农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对银行信贷进行立法规制具有积极意义;李慧玲[6](2016)从普惠金融法律制度建设角度入手,给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立法规制对策建议,并认为做好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农村信贷服务推广的关键;陆岷峰、沈黎怡[7](2016)从立法及目前法律存在的问题方面,分析我国普惠金融目前存在的立法漏洞以及监管缺失;郑晓栩[8](2015)研究了西部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结合地区特点和发展现状,针对目前西部地区普惠金融法律不健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导向。

二、农村普惠金融的国际发展经验

农村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中一大特别需要关注的部分,近几年在国际上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进程不断加快,推出了诸多符合本国国情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典型的成功案例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①。格莱珉银行着眼于最贫困的农户,并将贫困家庭中的妇女作为主要目标客户,根据女性特征推出适合其的金融服务;给予客户群小额短期贷款,考虑到其收入、财富等诸多因素,推出按周期还款,贷整还零,也给予时限宽限,这是该乡村银行模式的关键之处;贷款无须抵押担保人,按五人小组联保形式,相互监督,形成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并按比例收取部分基金和强制储蓄作为风险保障金,这是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如今,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运作最成功的普惠金融机构,在国际上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模仿或借鉴。

查看全文

互联网背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摘要】农村互联网金融是结合传统农村金融以及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一种新形态,其优势体现在丰富农村金融产品、普惠金融等方面,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方面意义显著。但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互联网金融软件建设施不完善以及缺乏互联网金融服务意识等。所以,为了保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当中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就须尽快完善软件设施,加大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一、引言

从2016年1月15日,自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起,国家越来越重视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也开始朝着农村等偏远地区转移。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也获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创新出各种丰富的金融产品,顺应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所以,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来研究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对优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价值

1.普惠金融覆盖范围更广

查看全文

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分析

摘要:金融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配置,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推动性作用。就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改善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弊端,同时扎根于各个群体中,其金融服务质量大大满足了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求。本文针对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当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势提供与之相关的几点建议,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建议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自身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时代的变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而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则对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穷人和富人都能受到平等待遇和服务的重要方针。但就目前来讲,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还无法与普惠金融相适应,因此,创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非常重要。

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虽然我国已经在2005年就已经引入普惠金融的经营理念,但具体实施是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因此,这一阶段属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不断进行探索的重要时期,可见,发展速度是较为缓慢的。据调查数据证明,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97%,纳税占50%,但获得银行信贷融资的支持却不到50%,就整体来看,还需要很长的发展路程。2.普惠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针对普惠金融业务的监管机制还是明显不够完善的,由于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速度过快,因此在缺少相应的配套管理情况下,会产生极大的风险,这对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来讲是一项新的挑战。3.普惠金融服务系统不健全。目前,金融机构数量仍不能满足普惠金融的需求,据统计,2013年,我国金融机构网点总数有20.9万个,而从业人员有356.7万人,根据数字可以看出银行金融机构地区分布是极其不均衡的,主要集中于中东地区,而东北地区却较少。此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存在很大弊端,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外流现象颇为严重,因此难以得到当地信贷支持,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无法满足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这也是严重影响农村普惠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所面临的挑战

查看全文

社会网络关系与农村普惠金融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金融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城乡差距的问题依旧存在且短期内难以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依然是摯肘我国经济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制于我国农村的传统思想和传统发展模式,金融活动在农村多数不正规,同时也因为广大农民对金融制度和规则的不熟悉,缺少相应的金融抵押及相关的社会网络关系,由此导致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严重落后。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的经济转型政策指导,农村地区的金融活动逐渐正规。究其原因,与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以及村镇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文章以社会网络关系为出发点,指出其在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模式,旨在讨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受社会网络关系影响而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中总结归纳社会网络关系与金融结合下的农村普惠政策的实施机制和效果。

关键词:社会网络关系;农村普惠金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每年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既有利于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又能够在战略上补齐城乡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学界和业界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普惠金融的发展方面。普惠金融对农村的意义重大,对于解决农民问题有着较强的有效性,如优化农村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提升其生活质量等。对于国内经济发展而言,只有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脱贫,实现城乡差距缩小的政策目标,才能真正将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起来。当前我国农村的现实问题是,农村金融脱贫开展总体缓慢,金融的溢出效应和传导效应难以深入到农村。结合农村普惠发展现状,政府作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制定和实施者,近年来颁布相关政策从立法和政策层面对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和进程做了总体规划。国务院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实现“三农”和金融的融合式发展,加强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认知和服务水平;在2018年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中,农村普惠金融引起金融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这对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农村金融,弥补农村普惠金融的空白,推进金融扶贫战略有着重大意义。我国是一个注重“关系”的社会,这种人际关系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但却无法涵盖社会资本。一般而言,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因此广大农村农民对“关系”的认知处在和个人身份和资本相联系的地位,即拥有“关系”就拥有资源的观念。实际上,科学意义上的社会网络关系是一种在特定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人际关系。在金融领域,社会网络关系从属于社会资本,因农村地区金融活动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其在社会资本中占据绝对重要地位。本文结合社会网络关系的理论发展以及在金融活动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作用,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村普惠金融推进的影响程度,并指出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供优化社会网络关系在农村普惠金融过程中的措施。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社会网络关系

社会网络关系是指基于在社会成员内部之间由于生产或生活而产生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网络关系,这种关系强调对网络构成的作用,即成员与成员之间通过特有的联系形成各类相关关系,从而构成一个网络体系,这种网络系统能够衡量成员间关系的效用和紧密程度。一般来说,将成员视为网络关系中的节点,节点之间的联系称为网络关系,应用到社会研究领域,即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关系的优点在于在相互没有联系的节点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通过特有的关系,如工作、血缘、交往及特定事件等,最终形成网络溢出效应的一种社会关系组织。本文所研究的是社会网络关系中对农村金融产生的影响,农村关系受制于传统思想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同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特征,根据实际农村社会关系现状,本文将农民的社会网络理解为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结交的相关个体或组织并关注其接触的频繁程度,即当某一个体农民遭受经济尤其是金融风险时,他所在的社会网络关系中的其他成员能否对他实施援助,或者这种风险援助或分担能够达到何种程度。

查看全文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民信贷问题研究

一段时间以来,数字普惠金融理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民信贷难的重要契机。

数字普惠金融的背景与由来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是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小额贷时提出并被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含义大致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低收入人员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随后,世界上各种研究机构,对普惠金融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将普惠金融定义为:家庭和企业能够方便得到和有效使用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必须是有担当的和可持续的,并受到良好的监督。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C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数字普惠金融被列入重要议题。在中国的推动下,峰会制定了《(C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及29项具体目标,鼓励各国制定国家行动计划,以发挥数字技术为金融服务带来的巨大潜力,通过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推动包容性经济增长。2006年,普惠金融理念引入我国。经过十年打磨,普惠金融在我国落地发芽生根开花结果。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体现了共同富裕和可持续性原则。金融普惠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等。国家将金融普惠到如此具体的群体和范围,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政府倡导引领的(C20)杭州峰会精神的责任、担当和作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相当一部分地区欠发达,“三农”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空白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加之农民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较高,非正规金融带来的监管难度大,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因而,发展普惠金融,是缓解金融资源矛盾,促进解决农民信贷问题的新思路和方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深远。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信贷问题的困境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崛起,给我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深刻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变革。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应用于农村普惠金融实践。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金融数字化普及率低、结构单一、网点少一是普及率低。在农村,部分人对手机支付、购物、缴费等操作不熟悉,习惯于现金交易,多功能的数字化工具推广困难,数字化金融服务率偏低。二是经营结构单一。在大部分地方,农村的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经营主体单一,缺乏活力,农村大部分人有钱也不存入信用社,因而大多数信用社吸纳存款少,几乎无盈利,有的甚至亏损,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属于维持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经营网点少。受地域限制,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大多分布在集镇或县城,偏僻地方的农民获取金融服务困难,“普惠”难落到实处。农村金融信息不畅,农民贷款门槛高,获得贷款数额少首先是外部信息不畅。数字时代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需要大量数据支撑,但单位和部门之间彼此封锁信息,互设障碍,甚至互相掣肘。诸如近年出现的倒闭甩债、直接赖债、攀比欠债等缺失诚信的恶劣现象,这些重要信息,金融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共享,急需对信息进行统筹互享,共同对付无赖。其次是内部信息不畅。即使处于同一业务范围,金融机构的数据也相互保密,壁垒森严,不能外泄。有些金融部门对现有内部信息,即便掌握了其利用率也不高,导致交易信息零碎、分散,难以整合。由于农民居住分散,所需贷款用途千差万别,金融部门无法全面掌握农户的信用和家庭经济情况,便对其贷款用途设置了过高的门槛和严苛的抵押条件。凡此种种原因,使得相关金融机构给农户的贷款数额少之又少,很难满足农民所需资金。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金融机构追求盈利,不利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一是“三农”难、“三农”弱。因为传统的生产模式使得农民收入低,不稳定,且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承受很大风险,很难获得稳定收益。而发展经济型农业周期长,需投入大量资金,但资金短缺导致其举步维艰。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获利较少,积极性不高。一些农业银行服务于农业部分的业务几乎常年亏损,不得不切割甚至舍弃这部分业务,以完成商业化转型。除农行之外,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无法获得较多的利润,也纷纷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民贷款难。近年来,有部分电商开始涉入农村金融,但贷给农民的贷款利息偏高,农民难以承受。企业追求利润,本无可厚非,但涉及“三农”,尤其是国家政策型金融机构对农民应尽力体现普惠性。数字金融存在一定的隐患。在获取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的同时,金融欺诈行为也随之出现。不少骗子利用农民对高科技技术掌握偏低,防范意识薄弱、辨别能力不强等弱点,乘虚而入,通过网络渠道诈骗农民钱财。前些年,以高利息回报为诱饵的“理财”骗局,使农民仍心有余悸。此外,消费者信息泄露屡见不鲜,农民也深受其害。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信贷问题的解困之道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普惠方法

摘要:当前,河北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中的金融排斥现象较为严重,无论是从资金供给,还是制度维护方面,都表现出急需构建金融普惠机制的需求。为有效打破农村地区群众“金融边缘”的现状,进而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现状,指出金融普惠面对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村金融普惠发展对策及建议: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地理区位劣势;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深化金融服务改革;抵押担保条件代替策略,切实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等。

关键词:农村;金融排斥;金融普惠

一、引言

截止至2016年年底,河北省共有63个贫困县,并主要集中于燕山至太行山区域的农村地区,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当地至少还有三百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急需金融扶贫支持。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政府曾经专门出台了《河北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金融普惠方法的有效实行。但从当前河北省的金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受地理区位及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影响,导致金融排斥现象较为严重。为达到党中央要求2020年全面脱贫的要求,如何实现金融普惠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金融排斥和金融普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所谓的金融排斥,也称为金融排除现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中,Leyshon从金融地理学中得出这一概念,即农村地区及城市贫穷弱势群体很难能享受到社会主流金融服务。随着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发展,金融排斥作为一种地理性质的隔离,一方面会推动金融资源的地域性集中,而另一方面,被金融所排斥的社会群体,还要承受社会及企业等层次的隔离。如此一来,处于农村地区的贫困人群在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不仅得不到基本的银行金融贷款等服务,只能铤而走险去办理处于法律边远的高利贷,最终陷入恶性发展的循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及印度等国家先后针对金融排斥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后,Kempson从社会经济及服务市场的角度,拓宽了金融排斥理论的要素,包括风险评估程序、金融产品附属条件、市场营销、主观心理等方面。并且,在此发展的基础上,金融普惠的概念开始被提出,其主要作用是针对不同阶层产生的差异性,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公平的前提下,让所有公民都能够拥有金融服务的使用权,进而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体而言,国内关于金融排斥及金融普惠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定性研究的层面,具体而实际的定量研究还较少。因此,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河北省农村当前的金融排斥现象的阻碍进行调查,以提出关于金融普惠政策理论的有效建议。

查看全文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与建设路径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金融发展的差异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的城乡差别、资金效益的城乡差异又进一步深化了城乡金融的二元结构,将普惠金融割裂成城市与农村两个部分。城乡普惠金融的二元结构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造成阻碍。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提出一系列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路径[1]。2019年9月,财政部为贯彻落实《规划》,修订并了《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创新创业、乡村振兴、防范风险三个角度规范了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与资金使用的详细流程。可见,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撬动作用愈发突出,国家治理层面对其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就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发展近况,提出发展对策,旨在为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一、疫情防控期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村普惠金融作为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实践方向、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政策保障氛围不断优化。2014年4月,国务院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扶贫、资金来源渠道拓展、产品和服务创新、重点领域倾斜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随后,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规划》,将小微企业、农民等群体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服务对象,并提出一系列支小支农措施。[2]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等文件,都认为优质的农村金融服务是推进重塑城乡关系、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并提出优化信用环境、合规开展融资服务、建立担保机构、完善保险制度等建议对策。当前,为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加速全产业链恢复运营,政府相关部门还抓紧出台了一系列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复工复产。良好的政策支持氛围不仅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而且为其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二)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银行网点不断普及、服务手段持续更新以及保险项目陆续扩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拓宽。近年来,全国乡镇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处于迅速增长阶段,2019年全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已经高达96.61%,助农取款服务点增长至87.35万个,服务点覆盖村级行政区52.33万个,村村有服务的建设目标正在加速达成。银行网点密度的增长使得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迅速提高,2019年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5.18亿户,较2018年同比上涨了4.9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活跃使用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上涨至83.37%,较2018年增长了1.12%。同时,中国银行业还不断深化网点转型发展,加快网点智能化进程,促进业务由传统人工柜台向智能设备转变,持续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安全性和效率性,2019年农村地区布放POS机具692.62万台、ATM机具37.53万台。除自助设备交易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也在农村地区加速渗透,交易笔数、交易金额、离柜率均不断增长,为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居民银行业务的办理提供了便利。不仅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发力,保险业也围绕与百姓密切相关、价格波动大、日常需求旺盛的农产品品种迅速开发险种,确保农产品的正常生产供应,使得2019年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达到95.47%。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助推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扩展,也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迎合了疫情防控期间“零接触经济”的市场需求。(三)金融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作为普惠金融发展这个“木桶”中的短板,银行业、保险业等普惠金融行业不断尝试用更丰富的服务产品对其进行扶持。首先,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都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开拓适宜“三农”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服务。[3]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银联开设了集取款、消费、转账等基本服务与助农贷款、补贴发放、农产品销售等差异化服务于一身的“乡村振兴卡”。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N+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服务形式,致力于满足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带动其就业增收。此外,“惠农e通”自助机具、“融e购”中的扶贫专区、“背包银行”服务模式、“1+2+N普惠金融服务到村”模式等产品和服务都丰富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形式。除了差异化的服务,许多银行机构还通过传统推广手段和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帮助农村居民了解理财产品服务,并积极构建普惠授信产品体系,探索网络融资服务方式。其次,保险业开发出蔬菜灾害保险、传统生猪死亡保险、鸡蛋价格保险、粮食作物保险等服务项目,确保农产品的正常生产与供应。(四)服务主体趋于多元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民间组织等金融服务供应商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纷纷参与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积极探索便捷高效的发展模式,使得服务主体趋于多元化[4]。首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瞄准粮棉油等产物开设贷款服务,并将扶持产业化发展与中长期贷款作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两翼,形成了以中间业务为核心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中的银行业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5]。其次是政策性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和再担保等形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再次是商业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身体力行起到了引领作用,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紧随其后,纷纷融入到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中。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拓展了服务领域,增设了服务农业、农民、农村的业务部门,成立“三农”县域事业部。最后,互联网金融平台及金融科技企业牢牢抓住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红利,通过网络拓展传统金融的销售渠道,通过技术整合社会闲散资金,从而实现金融的“汇聚—再分配”,加速社会闲散资金流动,为更多人提供金融服务。(五)征信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优质的农村信用保障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对策。当前,农村正在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及征信法规专题宣传活动,倡导公众诚实守信、了解并行使合法权利、保护个人征信信息安全。同时,各地还响应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着力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在法律规制层面,自2013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实行之时起,征信产业的发展、征信主体权益保护工作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趋于规范化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中责无旁贷,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排头兵与主力军,积极开展征信宣传活动。据统计,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已经为1.86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建档农户信贷获得率为51.47%,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此外,农户信用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占比为16.97%,比2018年增长0.6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村普惠授信工作持续推进,征信体系正不断完善和优化。(六)移动支付业务快速渗透。随着农村地区电子支付进一步推广以及网络通达率的持续增长,农村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不断提高[6]。人民银行第二代线上支付系统提高了支付效率和安全性,非现金支付工具、电子支付工具的推广运用促进了农村地区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有效地弥合了数字鸿沟带来的城乡发展差距,推动了农村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发展。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间的支付情况来看,2006~2019年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之间使用农信银系统进行的业务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业务量由96万笔115亿元增长至176.82亿笔13.85万亿元。从农村移动支付开通和使用情况来看,2019年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开通总量分别为8.16亿户和7.12亿户,较2018年分别增长了21.87%和16.37%;2019年移动支付、网上支付总量分别为100.58亿笔、126.60亿笔,较上年分别增长7.15%和24.02%。此外,2019年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占比高达76.21%,较2018年上升4.06%,移动支付业务正在农村地区快速渗透。

二、疫情防控期间农村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保障不足。法治理念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制度规范不完善等状况较为显著地制约着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7]首先,在法治理念方面,法律规章文件大多从金融机构的视角出发,使得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服务态度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农户主体地位的观念在服务过程中尚未树立,金融机构与农户地位不对等的现象突出。其次,在法律体系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律中尚未明确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主体、客体以及两者间权利、义务的相关细则。此外,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规范化发展仅依靠着一些地方临时文件或规范化发展的指导文件,尚未制定以农村普惠金融为立法对象的专门性法律。最后,在制度规范方面,金融机构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内容及过程的规制条例中,大多没有从金融法治的视角出发,导致规制条例的可行性匮乏,难以达到落实。(二)服务成本过高。普惠金融不仅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而且具有商业金融的属性。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要妥善处理资金价格“惠”与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的关系。按照当前的市场定价模式,其显然不能与广大农村居民的金融价格承受能力匹配,致使普惠金融多元化广覆盖的普惠目标与金融市场定价情况存在一定的矛盾[8];同时,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薄弱,相比于正规金融模式,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存在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其次,服务价格过高也使得金融机构将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对象排斥在服务经营范围之外。例如,农村金融产品的高定价致使农村金融贷款长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产生金融排斥,将那些需要该服务的群体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这与农村普惠金融界定的内涵南辕北辙。高定价行为还导致农村地区金融产品消费者出现逆向选择问题,这不仅造成金融服务供给者的利益损失,还会加大金融需求者的交易风险并减少金融消费者数量,同样与农村普惠金融的内涵相背离。(三)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农村金融合理风险分担机制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普遍存在风险分担机制缺失的现象。首先,2017年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陆续展开之后,农户被农村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种类愈发有限。在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当中,一部分资产出现产权界定不明晰或者丧失抵押效用的问题,例如耕地及宅基地;还有一部分资产出现欠缺市场价值评估机制、价格波动风险大的问题,例如农产品和农业机具[9]。其次,当前互助联保模式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其关键问题是过分依赖农村社会关系,但也造成部分低收入、缺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群被隔离在信贷体系之外。第三,鉴于农村商业保险交易成本高、保障程度低等特点,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户在投保过程中选择的首要类型。然而,国家财政的较低投入极大地抑制了农业保险供给,并且由于经营管理方面的自身缺陷,最终导致农业保险难以有效分散农村金融风险。(四)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造成信贷供不应求的关键因素,也是偏远农村地区陷入“贫困恶性循环陷阱”的重要原因[10]。由于农村经济形态的分散程度高、次级抵押贷款比例高、风险程度大,并且缺乏正规的制度约束和监管渠道,致使金融部门无法很好地掌握农村信贷需求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贷款意图等具体信息,难以保证资金安全,因而会提高贷款门槛。同时,贷款主体多、金额小、用途广等现象加重了农村金融部门的监管任务,造成贷款主体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迫使农村金融部门惜贷现象泛滥。此外,收益信息的偏差使得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较为缓慢,农村金融机构所规划的收益预期与实际获得的利润并不对等,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活力。

三、疫情防控期间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路径

查看全文

农村普惠金融网点零售业务发展思路

摘要:农村地区一直以来是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从“十三五”以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举措,银行等金融网点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逐步拓展金融服务半径,将金融网点布局于乡镇及城乡结合处。但在实际过程中,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和业务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普惠金融网点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零售业务发展思路和营销策略。

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营销策略

1农村普惠网点发展现状

(1)金融网点单一。当前农村金融网点主要只有农商行、邮政等单位,网点较少,且相关金融品种较少,严重制约了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竞争程度低,金融功能不完善。同时由于网点单一,居民选择性有限,金融网点往往处于强势一方,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品牌营销不到位。尤其对于新加入当地农村的金融网点,在当地客户基础薄弱,品牌知名度不高,而金融网点之间的产品往往具有高度同质性,缺乏差异化,不足以形成特有品牌。同时容易忽视了品牌营销,专注于产品营销和关系营销,易导致当地居民对品牌认可度不高,不愿意与新设网点开展业务往来。(3)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各家农村金融网点推出的金融产品在产品功能、客户定位上基本一致,且产品较为单一,不具有各自的特色,客户的可选择性较低,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不高,客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资产迁移。(4)目标客户有待进一步细分。当前农村金融网点不能够有效地细分客户,盲目营销,不重视目标市场的甄别,仍然采取“大水漫灌”的营销方式,反而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收效甚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网点的负担。(5)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网点大多为不到8人的小型商业银行,岗位配置单一,人员分工不明确,普遍存在兼职现象,缺乏外部有效的监督和内部制衡体系,违规事件屡有发生,加大员工内控培训,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具有较大必要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村普惠金融网点零售业务发展思路

目前,农村普惠金融网点的主要业务是零售业务,而零售业务已经成为未来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是未来利润增长的重要突破口,而农村地区零售业务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潜力无限,但农村普惠金融网点的零售业务发展差异很大,尤其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地区增设分支网点的商业银行,面临发展步履维艰的状态,未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将以某城商行为例,该城商行从2014年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逐渐在城乡结合处或者乡镇地区设置普惠金融网点,逐步扩大服务半径,取得明显成效。现有普惠金融网点15家,人员113人,总存款77.5亿元,网均存款5.2亿元,其中个人存款70.5亿元;个人总资产93.8亿元,网均个人资产6.25亿元;个人贷款0.32亿元,网均贷款0.02亿元,服务个人客户数达到25.36万户,各项零售业务均得到长足发展,尤其个人存款、客户数在该行开设普惠金融网点以来,成绩显著、亮点纷呈。本文将以该城商行为例,对农村普惠金融网点零售业务发展的品牌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