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5:58: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老年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老年教育情况调研
新农村,新形势,新机遇。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农村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各项事业正步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突破,是一个既现实又具前瞻性的课题,市老年大学协会理论研究会五市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调研。
一、现状调查
课题组在平度、胶南、三市按经济状况好、中、差三个层次选取了27个镇(街道)、324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在平度市随机开展了座谈调查及访谈调查等,掌握的基本情况是:
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势在必行。被调查村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5.8%,其中市夏格庄镇夏五村为22%,比例最高;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为11%,比例最低,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对文化程度调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高达75%,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镇级老年学校学员主要以离退休干部为主,文化程度相对稍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约占15%;初中至高中学历达75%;初中以下学历为约10%。由此可以看出,农村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农村老年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提高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二是农村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多数村庄还不富裕。被调查村庄中,年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约占3%,胶南市李家石桥村年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年集体收入10-100万元的村庄约占5%;年收入5-10万元的约占20%;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庄约占72%,其中不少村庄没有集体收入,仅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年人均收入差别也较大,最高的胶南市李家石桥村达10560元,最低的村庄是市镇河头村仅3200元。这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了,出现了一批经济强村,但多数村庄还不富裕。
三是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但精神文化需求日渐旺盛。农村老年人的休闲方式多以看电视和扎堆聊天为主,订阅报刊杂志的很少,有养花养鸟等个人爱好的也不多,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但调查发现,一些富庶的村庄和有文化底蕴的村庄,近几年精神文化生活活跃起来,组建起锣鼓队、秧歌队、高跷队、舞狮队、庄户剧团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老年人参与其中并发挥着主导作用,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旺盛。
农村老年教育理念情况调研报告
全纳教育的提出,始于特殊教育领域。1994年6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提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认为“以全纳为导向的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营造融洽社区、建立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经超越了特殊教育的范畴,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不分年龄,人人共享”。全纳理念重视参与教育、群体教育、平等教育,对发展老年教育,尤其是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和积极的意义。
一、全纳理念是发展老年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老年教育是社会老龄化的产物,其根本目标是造福所有老年人,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而老年教育在本质上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的教育,具有全纳的特点。同时我国法律也赋予老年教育全纳的性质,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也包含了老年人有受老年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继续受教育”对老年人来说,主要是指老年教育。两部法律虽然规定的外延不同,但都涵盖了一层意思,即老年教育的对象是全体老年人,老年教育具有全纳性。可见,老年教育的全纳性既有理论根据,也有法律依据,全纳理念是发展老年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又是典型的老龄化国家之一,有老龄人口1.3亿,其中70%居住在农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现实中,农村老年人处于弱势,自身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仍旧存在;思想空虚,分辨是非能力差,不少人还信奉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生活方式单调,除了扎堆聊天、晒太阳、看电视之外,没有更好的休闲娱乐方式;缺乏养生保健知识,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用法,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不能正确行使政治和民主权利,在基层民主选举中把选举权做交易等等。这些不和谐音符,妨碍了农村老年人自身权益的实现,也构成农村社会的老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农村老年人自身发展滞后的状况,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时代进步相协调,根本途径还是要靠教育。因而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农村老年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对农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老年教育在这项工程中大有作为。老有所教,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老年人的影响和带动,促进人际和谐,管理民主,互帮互助;老有所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村老年人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摈弃陋习,促进科学种田,科学保健,科学生活;老有所乐,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带动整个乡村村风文明,文化活跃;老有所为,促进农村老年人发挥经验、威望等优势,在发展经济、调节纠纷、民主议事、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余热生辉,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综合起来看,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能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个体和群体的综合素质,推进社会文明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而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需要。
开放大学农村老年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不仅要在城市普及,更应向广大的农村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城乡覆盖面,使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在课程资源、办学模式、资金投入方面有着其他办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针对当今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分析开放大学在广大农村开展老年教育的可行性及优势,探究了开放大学实施农村老年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远程教育;老年教育;农村;开放大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老年教育上,从国家层面2016年出台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实践层面的各类老年教育的兴起,可以说我国的老年教育正在迈向一个新高度。但毋庸置疑的是针对农村的老年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2007年至2016年我国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以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老年大学、老龄化、老年人等为主要内容向四周扩散,并且这些关键词是排在前六位的高频关键词,体现了我国近十年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1]可以看出这些老年教育的热点问题并不包含“农村老年教育”;从社会实践层面看我国的老年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还没有做到城乡一体全覆盖,农村老年教育需求有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应有重视。我国是一个有着近8亿农村人口的国家,“2010年农村与城镇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1%与6.7%。如果假定2010年普查得到的农村向城镇迁移人口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的年龄结构分布不变,到2050年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46.4%,相当于城镇2.1倍,[2]这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农村的老年群体能否继续接受适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将对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谐的城镇化建设,以及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发展老年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优化布局、面向基层。在办好现有老年教育的基础上,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形成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优化城乡老年教育布局,促进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这就明确提出,老年教育不光要在城市普及,更应向广大的农村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它的城乡覆盖面,使更多的老年人受宜。只是受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老年教育还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大部分乡村老年教育还无从谈起,老年教育覆盖面小,教育渠道狭窄。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为了改变老年教育的城乡不公平,为了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力度,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力。当前,农村的老年教育首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教育渠道的拓展。高等教育机构、地方政府要以多种渠道办学,以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农村的老年教育发展。开放大学是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新型高等教育,它开展的远程教育在课程资源、办学模式、资金投入方面有着其他办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2016年1月,《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开放大学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广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这一指示明确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教育对象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特色和远程教育的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服务农村老年教育的新模式,这是开放大学面对的新课题。
二、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1.整个社会对农村老年教育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重视。一方面,从政府和施教一方来看,尽管我国在2016年已出台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但这不等于基层政府和办学单位也有同样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发展地方经济是当务之急,抓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老年教育可有可无。另一方面,从农村老年群体即受教一方来讲,生存和健康是第一位的诉求,大多数农村的老年人对接受老年教育缺少应有的认识,“农村老年群体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对于老年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意识不到老年教育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家庭幸福带来的益处”,[4]因此,缺少参与和接受老年教育的主动性和迫切性。2.经济条件限制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对老年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财政投入并不高,老年教育所需要的一些基础硬件条件还不具备,如场地、设施,还有人力资源等。社会力量受投入回报率的影响也并不积极。从农村老年群体自身来看,他们的经济状况同城市相比并不富裕。以学者闫怀品对北京远郊农村所做的老年教育调查来看,以北京远郊的延庆区为例,“经济状况一般占68.85%,较差占13.11%,二者合计达81.96%。”[5]这样的经济状况决定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同时也应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必须坚持公益性、低成本的原则,使广大农村的老年人能够得着老年教育。3.农村老年教育的受教育对象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受历史条件制约,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出生于建国前后,他们所受的教育大多并不系统和完整,还有一部分人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仍以北京远郊的延庆区为例,“文盲人数(413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4.2%;小学文化人数(8512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6.7%;初中文化人数(790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05%。”[6]这样的薄弱基础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但也正因如此,就更需要老年教育来弥补他们先天教育的不足,引领他们跟上时展的脚步,不使这部分人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包袱和累赘。4.专门针对农村老年教育的资源匮乏。我国最初创办老年教育的初衷是为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提供休闲、娱乐和继续学习的场所。老年大学主要是为老干部服务,办学主体多为政府。近些年老年教育在全国陆续开展,但也以城市为主,老年教育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不公。办在农村的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中心等几乎没有。一个村能有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已经很了不起了。“‘互联网+’时代的老年教育亟待转型,即以老年干部的‘精英教育’向全体老年群众普惠性的‘大众教育’转变,以城市居民为中心向农村、基层老年人转变,从而真正实现‘把大学办在社会中’。”[7]5.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没有形成。农村受其经济条件的限制,能承担并愿意承担老年教育的专业老师很少。投入农村基础教育的志愿者有很多,但投入老年教育的则很鲜见。政府也没有这方面的政策鼓励老年教育人才投身到农村的老年教育事业中去。已有的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地位,因此不够重视,应付思想严重,不能持续认真研究老年教育,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另外,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与当前农村老年教育的需求也不相匹配。
农村社区老年多样化教育探究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老人老年生活更加枯燥无味,因为他们既没有经济来源又没有专门针对他们的娱乐活动与措施,导致他们的经济与精神都十分匮乏。为了让老年朋友们安逸的享受晚年,就需要农村社区作出一些相应的政策,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本文提出了几条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农村社区老年教育多样化发展。
一、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实施的重要作用
(一)创建新型养老观念。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规定,将60周岁以上的公民定义为老年人,这个时期也是人生最后的时期,也是包含年龄段最多的一个时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老年人的心理想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很早以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针对老年人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口号。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们在老年阶段依然有较强的体力以及劳动能力,身体依然健康,并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社交,继续为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再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要保证老年人能够得到充分的照顾,老年人的生活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老年社区教育的实施可以很好的相应积极老龄化的要求,让老年人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老年人实现自立自强,让老年人积极的面对生活,改变老年人无趣的生活状态。(二)提升老年人在社区中的地位。在社区的活动中,一般老年人都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因为老年人很少能够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所以就导致老年人在社区中的权益受到侵害。为了实现老年人在社区中权益的维护,不仅仅要为其宣传相应的知识,还应该利用社区教育的作用,促进老年组织的成立。成立老年组织,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平台,让老年人的想法能够被展示出来,老年人也能够形成群体的力量,老年人的权益也能够得到体现。同时,平台的创建还能促进老年人之间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依靠老年群体的力量解决每个老年人面对的问题。还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友,创建老年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老年人对社区中事物的参与,提升老年人在社区中的地位,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活动中的话语权。(三)促进农村社区多样养老模式的形成。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对象是针对社区中的所有老年人,并且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社区中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养老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老年人在丰富的生活中享受晚年生活。对于社区的工作的人员,还可以让这些工作人员更多的了解老年人相关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老年人,正确的认识老年人群体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动员社区中的更多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改变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在传统的老年人养老中,一般都是儿子对老人进行养老,如果能够做到农村资源分配规则的改变,就可以做到形成儿子养老、女儿养老以及共同养老和老人自养等等形式。在社区中,可以成立相应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团队,为老人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帮助老年人实现优质生活的形成,还可以促进实现老年人之间的相互帮助。1.政府规划农村社区老年人的教育。如果想要全力开展对老年人的教育,就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目前老年人是农村的主要群体,但是由于他们经济与知识的限制,导致他们受到的教育十分稀薄。政府也需要重视老年化教育,增大对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投入,在降低了老年人养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农村社区在政府和老年群体之间就起到了衔接协调作用,在明确了教育规划后要协调各项老年组织活动,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晚年生活。要精心的选择场地来进行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中心的建立,老年教育中心建立的地方不仅场地空旷,还要保证与老人生活的地方相隔比较近,方便他们积极的参加老年教育中心的活动。建设老年教育中心不仅需要健全的规划,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老年教育中心机构软件与硬件设施齐全。保证老年教育中心平稳发展下去的前提是要有足够优秀的师资力量,老年教育中心的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爱心并且热情,尽可能如同亲人一般对待老人,寓教于乐,将对老人的教育服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农村老人的精神文明。2.结合农村社区实际情况,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与城市比较,农村生活质量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加速提升,但是在农村老人的思维意识中,还存在着许多知识盲点。比如缺乏健身养生意识、不懂得膳食营养均衡等等,这就需要农村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大力开展服务老人的社区活动,普及专业的科学知识教育,让老人们主动健身、膳食营养均衡并且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等等。在农村社区进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可能的邀请一些老年朋友进行带头参与,给其他老年人做榜样,吸引老人们积极加入。虽然可能与城市相比,有才艺的老人并没有那么多,但是对于社区来说要全力找到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让他们既成为受教育者也成为教育者。在特殊节日,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中心应该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让老人们唱唱歌、跳跳舞、或者自导自演一些小品节目等等。组织的文艺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加了老人业余生活的趣味性。3.提高农村社区的教育师资力量。对于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然很难进行下去,对于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一队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一方面可以维持活动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的寻找热衷于公益活动、热情奉献的一群人来壮大队伍。教师队伍还可以对农村老人们进行知识的教导,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整个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素养,也可以给农村老人们亲人般的关怀,给他们的心灵带去温暖。4.结合当地资源,提升老年教育。以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当前农村社区老年教育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发展的有规模。如果想要让老人们都能享受到老年教育的服务,就需要社区联合政府的力量,全面整改,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整合现有的自发组织的老年教育组织,由社区提供的专业教师队伍带领开展活动。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中心的根据地可以建立在废弃的工厂、学校等空旷的地方,结合志愿服务人员做好统一规划安排,听从农村社区的指挥,开展日后的老年教育中心活动。这些措施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人员不足以及财力紧张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结束语
对于农村社区的老年教育,应该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给予他们心里以及精神上的温暖和支持。对他们的教育内容要以科学膳食和文艺活动为主;教育的方式要以举办活动为主;教育要以老人们主动的方式为主。以人为本,给予老人们最大的耐心和关怀,与他们多交流沟通,为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奠定基础。
作者:朱昌平 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农村老年远程教育论文
深化认识,创新办学理念
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一定要从“没有农村老年教育是不完整的终身教育,没有农村老年人参与不可能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高度,把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牡丹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文明,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把“网络课堂”和农村老年人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期所盼联系起来,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老年人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许多基层党员干部说,有了“网络课堂”,农村老年人才能不被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抛下;才不会在“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被落下。既缓解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子女负担和社会压力。这件得民心的大事,再苦再累再难,我们也一定想方设法办实办好。
量化目标,突出建设重点
我们经过考察论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2012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全面开通,全市859个村收视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有30%的老年人参加学习活动;第二步,到2016年,实现村级老年学校和收视点深度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有50%的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第三步,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前夕,抓薄弱,促平衡,实现“四率”(村级老年学校收视点覆盖率、区域均衡发展率、老年人收视率及满意率)全面提高,尽量让有学习愿望和能力的老年人都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为此,我们着力抓好四件事:一是着力抓好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继2008年全市投入1585万元建设、完善、升级四级网络平台,2010年又全面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建设了“红杉树”视频直播系统、远程寻呼系统和远程教育网站,为终端站点配齐了“五大件”(电脑、投影仪、打印机、摄像头和音响),实现了全市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备高标准全覆盖。通过对站点管理人员网上技能培训和考核,分档次兑现补贴,靠制度严格管理,确保网络平台安全、清朗、便捷、流畅。二是着力抓好课件研发推广体系建设。选课设课,要坚持引导老年人跟上时代、提高素质、参与社会的原则。既考虑个人情趣爱好满足精神需求,又要摸索“发家致富”过日子的生财之道。不管选什么课,都要有与本地主导特色产业和当家品种紧密相连的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多设“快餐”、“自助餐”、“家常饭”,少开“大餐”、“套餐”和“西餐”。为了适应教学需求,我们还开发了本土课件。市委组织部部长葛民亲自出面协调,共筹措资金20多万元,为我校先后购置非线编辑机一台,摄像机2台,光盘打印机一台,建成了非线编辑室,承担远程教育课件的采、编、制、传工作。三年来,共制作教学课件和专题片27部,还录制了两届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学员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农村网络春晚》,深受全市农村老百姓喜爱。第三,推广应用。除了绘制网络操作流程图发到收视点,还将制好的课件,按全年网络课堂教学计划适时上传“牡丹江先锋网”和“牡丹江老年大学网”,同时刻成光盘发给县(市)老年大学备用。林口县植场村初明华,患类风湿病20多年,胳膊疆直连饭菜都送不到嘴里。村里开了“网络课堂”播放健身舞“小电影”,她让老伴背着去,先是一边听一边看,慢慢跟着比划,渐渐地胳膊腿能伸直了,现在,一天去三趟学健身舞,生活已能完全自理了。穆棱市钟山村王玉财,62岁的他除了种地还养猪,开始没经验,在老年学校学习科学养猪方法后,他成了行家,现在生猪年存栏量200头,出栏500多头,毛收入达百万,成了远近出名的养猪专业户。三是着力抓好收视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收视点基本做到了“七有”:有年度授课和活动计划;有学习用的教室课桌椅和活动用的广场及音响;有学习活动参加人员名册;有信息收集反馈记录;有专(兼)职服务管理人员;有简约实用的制度;有校牌标识。四是着力抓好多元投入机制建设。经济实力较强的富裕村,由村集体按老年人数给学校拨款,多则人均千元少则百元;大多数村实行划拨机动地给学校经营或由学校转包,收益归学校;“老、少、边、贫”村,享受上级业务部门帮扶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有“以奖,以建,以物”以及进城出国创业务工赚大钱的子女资助学校孝敬长辈。我们及时总结了穆棱市“第一书记包村带校”、宁安市“敬老帮校”等经验,保证了农村老年学校办学经费成为“一池活水”。
强化责任,推进工作落实
市、县老年大学是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的责任主体。我们对全市农村老年远程教育发展、老年学校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协调反馈、示范带动”负全面直接具体责任。建立健全了“工作指导到片,服务到村,落实到校,普惠到人”逐级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挑选“三人”群体。即在村里有威信,敢负责,兴教办学的带头人,也称德人;有爱心,懂教学(技术),操控网络讲课的明白人,也称贤人;有专长,能张罗,组织活动的热心人,也称能人。“三人”群体办网络课堂,是我们最直接,最有效,最得力,最可靠的帮手。三是建立远程教育工作联系点。我们和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一起选定了29个农村老年远程教育工作联系点,实行“选派大学生村官,订阅《老年教育》‘套餐’,建立直通直联方式”等重点支持,逐步把这批联系点办成“先行先试,立标打样,幅射带动,信息反馈”老年远程教育工作的示范点。牡丹江市老年远程教育工作与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不会辜负领导希望,继续努力办好“没有围墙的老年学校”。争取尽快把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建成“课件研发与推广中心,实验区工作指导中心,科研和信息服务中心”。
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报告
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老年教育事业逐步扩大,逐步普及,尤其是近几年来,老年教育事业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荣昌县现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21所,在校注册学员2万余人,其中镇村老年学校就有216所,在校学员12000余人,合计有237所老年大学(学校),学员达3万余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新了老年人的知识,而且为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当前,我国农村老年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制约着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年教育的思考,浅析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老年教育是解决农村老龄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达,农村中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外出务工或经商,在家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据资料显示,荣昌县仁义镇人口56291人,60岁以上老龄人口8267人,占该镇人口比例的14.69%,而该镇老年大学(学校)学员有3516人,仅占到该镇农村老龄人口的42.5%。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农村已相当突出,而老年大学(学校)也只吸纳了部分老年人,其余的大部分老年人则没有接受到老年教育。农村老年人体力的缺乏、经济的困难、与外界联系的封闭、内心的孤独等心理、社会问题逐渐积累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事物、社会的认知往往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文化、科技、知识、法律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是匮乏。这往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连带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某村一68岁老汉,在自家田地里种植罂粟。当公安人员逮捕他时,他竟然不知道种植罂粟是犯罪行为。尽管他缺少法律意识,仍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被判刑3年。因儿女都在外打工,他老伴一人留在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又无人照顾,现已患病常年卧床不起。如果农村老年人懂法,有基本的法律常识,相信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农村老龄人口问题涉及到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已逐渐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当前业已存在并日益加剧的老龄问题,中央提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24字工作目标。老年教育涉及老年人的精神领域,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终身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切实开展老年教育是解决农村日益严重的老龄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首先,开展老年教育可以让农村老年人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排解孤独和空虚,接受各种新信息、新观念,学习有利于生产生活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发挥余热。老年人本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有了新知识、新文化的充实,将使他们继续创造财富,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其次,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知识,学唱歌,学跳舞等课目,再加以他们宝贵的社会和人生各方面的经验,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老少同乐。
在建设社区教学点工作会上的发言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我市建立完善老年大学三级教育网络,加大力度推进老年大学村、社区教学点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当湖街道、曹桥街道和乍浦镇汇报交流了去年全市老年大学镇、街道分校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开展分校建设和村、社区教学点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从交流情况来看,三个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建设和教学点的工作体现了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希望与会同志相互学习,加以借鉴。今天,嘉兴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老年大学副校长鲍忠良专程到会,刚才又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老年大学工作作了具体指导,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鲍局长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全市老年大学工作和下阶段老年大学建设,特别是扎实推进老年大学村、社区教学点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办好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的信心
一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座谈会精神,制定下发了平委办[2007]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老年大学三级教育网络体系”的目标任务。去年8月我们在新埭镇召开了全市老年大学分校建设推进会,之后10个镇、街道和教育系统先后建成老年大学分校。今年3月18日和5月12日,又分别召开市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会议以及各镇、街道和系统部门分校建设交流会,明确了“进一步拓展领域、延伸网络,积极探索开展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试点工作”的任务,会后,各镇、街道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运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教育活动资源,积极开展老年大学村、社区教学点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68个村、社区中,已有63个村、社区建立了教学点,建点率达到了37.5%。同时,市老年大学中心校在硬件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校的办班数、学员数和人次数都领先于嘉兴各县(市),今年学员数首次超过千人达到1016人,实现了办班数、学员数不断增加、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可以说,在各方的积极支持下,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市老年大学中心校为龙头,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为骨干,村、社区教学点为基础的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总结一年来分校和教学点试点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把握办学方向,切实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一年来,各分校和教学点始终把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牢牢把握办学的政治方向,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以开设时政课等形式,组织学员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老年人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浅议加强新形势下的乡镇老年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富民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老干部、老年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他们关注的不再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更多的是关心求知、找乐、和谐、愉快等精神心理方面的话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加强乡镇老年教育工作的新路子,研究满足乡镇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对策,成为摆在我们老干部工作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老年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成人教育形式,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价值。而乡镇老年教育工作又因为受到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成为制约老年教育工作、老干部工作整体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它的长足发展,首先必须提高整个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老年人拥有相对比较宽裕的闲暇时间,如何以有意义的活动来充实生活,不仅是老年人个人的事,而且涉及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第二,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有利于促进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为”。
远程教育在老年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
摘要:本文对发展和推广老年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当前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公益事业。现代远程教育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便捷、广泛的教育服务,已成为老年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在终身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分析了制约远程教育在老年大学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几条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远程教育;老年教育;推广;运用;初探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快捷、广泛的教育服务,实现了人类教育全方位开放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老年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我们要借力老年远程教育推动“文化养老”。来满足老年朋友的“求知,求乐,求健”的需求。
一、发展和推广基层老年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远程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可以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升老年教育工作水平,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1.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关注老年群体的生存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重视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的要求。可见,发展和推广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积极发展和推广老年远程教育。
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我省老龄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道德建设、舆论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切实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5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2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15万人。老龄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是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老龄工作意识,积极解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服务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为适应老龄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省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市(州)级统筹。从法制上规范和防范养老保障风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在3年内将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完善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标准,拓宽服务范围,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稳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年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龄老人长寿补助制度,逐步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的长寿补贴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