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1:49: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扶贫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贫困转型与精准扶贫探索
摘要:精准扶贫是提升扶贫工作绩效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关系的转变,农村贫困的内涵、生成逻辑变化明显,呈现贫困结构化、治理复杂化、生成消费性等特征,农村贫困正处于转型状态,这给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分类考核、监督管理、贫困治理等带来一定的挑战。新时期精准扶贫要切合农村实际,优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完善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构建起应对农村贫困转型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反贫困;贫困转型;精准扶贫;治理体系;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是对农村扶贫的发展与完善,是农村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创新措施,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村社会实际。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持续推进,精准扶贫作为重要举措,在扶贫体系中日益深化和完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困人口的结构及其致贫的成因都在发生变化,贫困的相对性、贫困的结构化及贫困生成的消费性等问题凸显,农村贫困正在发生转型。能否敏锐地把握住这种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内容,将会对国家扶贫工作的实践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可以说,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如何有效应对复杂的乡村社会和贫困转型问题,真正实现扶贫的“精准”、有效,让资源更加科学有效配置,是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将从精准扶贫的内涵出发,结合农村社会贫困转型实际,找出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探索科学有效的推进措施。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农村贫困转型的特征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
2014年初国家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开展精准扶贫的要求和任务,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向。精准扶贫开始作为一项战略全面推进,而精准扶贫的理念是借鉴广东省扶贫“双到”工作的经验[1]。就是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从区域扶贫到村到户,扶贫资金瞄准对象更加具体。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需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政策,这样就必须深入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和要义,从而对精准扶贫进行准确把握和理解。目前,对于精准扶贫的报道和宣传虽然较多,但是从学术层面进行的剖析和解读相对不足,尤其是结合乡村现实的研究还很不够,这使得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要更好地推进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必须结合国情和农村实际,对精准扶贫涵义和价值进行探讨。从学界已有研究看,王思铁认为:“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陆益龙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把农村地区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户作为明确的扶贫对象,并在2020年要让这一贫困人群实现脱贫。”[3]吴敏指出:“精准扶贫就是在严格依据相关标准的判别后,有效识别真正符合标准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帮助其脱离贫困的过程。”[4]董家丰则认为:“精准应是扶贫对象、扶贫措施与效果的精准。”[5]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以及配套措施的减贫、治贫方式[6]。上述研究从不同层面对精准扶贫内涵进行了剖析,明确了精准扶贫的概念、程序和目标,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本文认为,就内容而言,精准扶贫主要包括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和动态考核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规范扶贫程序和标准,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现状,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开展联动帮扶和分类管理,形成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并对扶贫做出精准考核的过程。就目标而言,精准扶贫就是实现扶贫资源最优化配置,确保扶贫项目到村、到户,实现扶贫的高效化、精细化,以真正解决扶贫项目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切实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从中国扶贫工作开展的实践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调整,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仍然巨大。到2014年中国仍然有7000万多的贫困人口,而且扶贫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在扶贫资源大量输入和扶贫工作不断精准化的同时,贫困的治理绩效没有同步提升,贫困人口对扶贫资源的依赖性过强,部分体现了对于扶持主体可行能力的否定[7],逐步导致扶贫对象出现“由于扶持带来的不努力改善自身生计水平的集体负向激励”[8],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的能力和意愿都不足,而且自利观念加重,有些贫困县经过多年的帮扶发展,已经脱贫致富,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项目,仍然不愿意摘下贫困县的“帽子”。有些贫困农户已经脱贫,也仍然享受各种扶贫“待遇”。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等现代性因素的进入,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分层快速变化,农村贫困领域转型特征明显,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是从统计数据中测算而来,还难以准确对照,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效果也都没有详细掌握,而且存在贫困农户脱贫后返贫的现象,这都给精准扶贫带来一定的挑战。
农村扶贫研究论文
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防止返贫发生
农村出现返贫现象,多数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例如,2003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不降反增的一年,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900万,比2002年增加80万。由于2003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4386万公顷,比上年上升15.4%,其中成灾面积3251.6万公顷,比上年上升19%,绝收面积854.6万公顷,比上年上升30.3%,造成当年全国农村有1540万人返贫,占当年2900万贫困人口的53.3%。所以自然灾害严重是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增加80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农村贫困地区抗灾能力较弱也是造成返贫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农村扶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扶持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抵御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返贫发生,巩固来之不易的农村扶贫成果。
二、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近20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我国政府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累计达到了1680多亿元,其中财政资金800多亿元(含以工代赈资金390多亿元),信贷扶贫资金880亿元。按照中央要求的配套比例(1996年以后为30%-50%),地方政府扶贫投入的力度也相应加大。这么多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贫困地区是否做到扶贫资金合理有效使用,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值得关注。
又根据国家审计署消息,2004年国家审计署审计21个省(区、市)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扶贫资金,发现用于平衡预算4.28亿元,用于买车和弥补行政经费等1.5亿元;扶贫贴息贷款投向不合理,主要投向交通、工业、电力、通讯等基础性和竞争性行业,而扶持农户的小额贷款逐年减少。根据上文所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明显减慢,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扶贫资金却是逐年增加,也就是说,我国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农村低保和扶贫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的和意义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深入贯彻党十七届三中至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好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实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使低保对象享受低保政策、扶贫对象接受扶贫帮扶、交叉对象实现政策共同覆盖和同步管理,对加快建立区域开发与到户开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对象的确认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建卡扶贫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将具有开发能力的低保人口全部纳入低保扶贫对象,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原则。对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全覆盖。二是坚持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工作中既要做到科学规范、减少遗漏,又要便于实际操作。三是坚持部门联席、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部门主管与联席办公、镇负责、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扶贫开发与低保、社会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五是坚持客观公正、阳光作业的原则。做到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精准扶贫农村金融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调研江西金融精准扶贫的状况,了解到现阶段赣南苏区金融扶贫正处于“全面铺开,尚存阻碍,不断发展”阶段。通过建立以居民收入、信贷活力、财政实力为指标契合精准扶贫背景下金融资源效率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9个赣南苏区贫困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赣南苏区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影响金融扶贫效果的主要因素短期来看主要是居民收入,而从长期视角则是财政实力,信贷活力也有助于扶贫。最后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对金融扶贫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金融扶贫;财政实力;农村金融
1江西精准扶贫背景
江西在精准扶贫上的政策有: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引导银行加快乡村营业网点布设步伐,鼓励专业支农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信贷方面,创新推出切合实际的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就业金融扶贫;产业方面,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快扶贫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贫困农户小额农贷投放力度;保险方面,加强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对于小额贷款保险产品鼓励政府做到手续简单、无担保,鼓励探索更多养老保险新模式。近年来金融扶贫实施效果:开发性金融扶贫渐入佳境,政策支持得到加强。政府大力支持金融扶贫再贷款措施,其与金融精准扶贫部门合力充分发挥了再贷款的优势。政府的支持逐渐打消了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惧贷心理”。普惠供给得到加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的上升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金融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然而,现在仍现存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县金融需求参差不齐,风险分担体系还不够健全,保险机构未能充分增加对贫困农户贷款的信任等。
2基于面板数据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模型的建立
相对于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面板数据模型综合了更多的样本动态信息,有助于提升估计量的精度。从定性分析角度,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妥当,采用统计检验也认为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合适。其中,λi为个体之间的差异化效应,γt为时点差异化效应。γit表示贫困发生率,x2it表示居民收入,x3i(t-1)表示滞后一阶信贷比,x4i(t-1)表示滞后一阶财政实力。随后,利用收集处理后的数据得到模型:显著。
精准扶贫下农村扶贫对象的识别
[摘要]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在历史上取得的成就颇丰,曾为全球减贫工作贡献过半。然而在精准扶贫视阈下,农村坚持开发式的区域扶贫工作缺乏针对性,容易产生错保、漏保等扶贫对象识别失范与异化问题。从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入手,探讨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在此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与困境,并提出对我国识别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低保制度;精准识别
我国农村扶贫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步,总共经历了四大阶段,减贫成就巨大。农村扶贫与改革开放伴生,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体制改革推进扶贫,至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率从31%迅速降至15%。1985年后通过开发式扶贫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贫困人口仅占农村总人口的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力度和深度,尤其是2007年实施的低保覆盖农村制度,使得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可见我国分阶段的农村扶贫方式具有极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村脱贫工作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需要政府在贫困对象识别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将国家的扶贫资源下沉到最需要帮助的家庭与人口,根除“扶贫脱靶”问题。
1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
1.1厘清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是指在明确贫困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真正贫困的家庭和人口进行针对性、综合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提高扶贫效率,消除脱贫障碍,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精准与可持续脱贫的社会目标。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与动态管理,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由此可见,精准扶贫全过程都要精准,主体、机制、资源的“精准”才可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措施推动与创新我国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下农村文化扶贫路径分析
一、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
文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步。文化扶贫是指精神内涵、文化、思想观念上的“精准扶贫”。对贫困地区实行文化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文化扶贫可以改变贫困人口的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增强贫困人口对新事物的认知,帮助他们科学地看待事物的发展,抛弃传统思想观念带来的弊端,排除阻碍农村发展的文化因素。文化扶贫能够推进农民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抑制农村的不良习气和落后思想,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文化贫困的表现
造成我国农村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人口素质整体较差,生活方式较原始,价值观念落后等。
(一)人口素质整体较差
文化贫困是造成人口素质整体较差的主要原因,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文化的缺乏致使农村人口无法从知识中得到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贫困地区的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并不高,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而忽略了知识层面的摄入,忽视了文化对于发展的作用。同时,交通的不便、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后等原因,也是造成农村人口素质整体较差的因素。
农村精准扶贫职教论文
摘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职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中起到扶“志、德、才、技”、扩大教育消费需求、提升人才质量、降低社会经济管理成本以及环境绿色发展的作用。国家需要转变扶贫思路,从制度、政策、内容、形式等方面强化教育精准扶贫理念、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力度,制定相应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协调机制,实施“三个共建”、严把经费使用与管理关,开发民办学校扶贫潜力,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力度,开创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思路;对策
现阶段,国家大力重视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和攻坚环节。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从长远来看,教育元素特别是职业教育元素并没有列入精准扶贫的重大项目之中,国家也没有出台与职业教育相关专项政策以及专门扶贫经费预算和支出项目。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具有长效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精准针对扶贫对象,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相关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脱贫致富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当前职业教育在增加贫困个人的经济性资本、符号性资本以及缄默性资本方面成效显著,但在精准聚焦、拔根除贫和长效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客观困难〔1〕。为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用,研究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思路以及路径尤为紧迫与重要。
一、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战略性作用
(一)职业教育可以对贫困地区做到扶志、扶德、扶才、扶技。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不仅使其掌握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知识与技能,还使其精神强大起来,立志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因此,在贫困地区加大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力度,能够从总体上提升贫困地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达到扶志、扶德、扶才与扶技的目的。(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利于扩大教育消费需求。在贫困地区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是发展当地的职业中专、职业大专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层次、有目标,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这样可以直接增加贫困地区人口的消费需求,引导当地农民把有限的消费投入到职业教育的正当消费中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农村的封建迷信、麻将赌博、婚丧娶嫁等不正确消费,可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而持续的消费动力,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助于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质量。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贫困极大影响着个体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美国科学研究会的最新成果研究表明,农村贫困环境成长中的孩子相比于城市里富裕家庭的孩子,在智商、情商上普遍落后,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翻倍,这也就意味着在贫困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智力支持和社会交际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通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人口智力水平,拓宽人力资源开发渠道,增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质量。(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助于降低社会经济管理成本。贫困有可能会加剧社会物质价值升值、精神价值贬值的不利现象。当今社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各行各业盲目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不知不觉地加快了投机行为。有关研究表明,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社会的焦虑感会普遍上升。教育过程本身是管理过程,通过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孩子们接受教育,就是接受管理,就无机会去做危害社会和自身的事情。所以在贫困环境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以保护弱势群体权利免受侵犯。同时随着社会保障费用投入的不断加大,缓解了贫困人口对生活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增强了人们劳动创造价值的自信心,无形中降低了社会经济管理费用和成本投入。(五)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传统生态扶贫发展进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严峻、建构生态扶贫体系面临社会阻力、生态扶贫的整体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等主要问题。绿色减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可以系统了解脱贫攻坚战中绿色减贫的内涵、定位及其价值,系统灌输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意义,利用职业教育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改变命运和环境,而不是靠过度的破坏环境来维持生存。
二、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
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
摘要:“精准扶贫”即我国的重点扶贫工作,其通过金融的力量,向贫困农村地区投入资金,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及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基于此,我们要加以重视金融扶贫的工作,本文就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予以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能推动我国金融扶贫农村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金融;农村;精准扶贫;困境;对策
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就是对农村当地采取合作帮扶、精准辨识、实时跟踪考核、分类管理、有关配套措施的治理以及减少贫困的方式来实施扶贫工作。在现阶段的金融扶贫工作中,不断涌现了各种问题,使得金融扶贫工作难以深入,不能获得更好的实际效果。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重视力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当下农村贫困户们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与实效性,帮助广大农村农民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致富。
一、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精准扶贫体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农村贫困户的帮扶体制还不够健全,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性队伍,当中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临时聚集而来的,团队整体服务意识有待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都还需加强。同时,金融扶持农村精准脱贫工作也没有建立起长效体制,许多都是短时间工作,并且极为重视表面形式工作,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这主要是因为扶贫工作人员的精准扶贫意识较差,使得扶贫工作整体效率偏低,并且统计设计不到位,导致扶贫工作缺乏针对性,工作人员实践能力较弱,从而致使农村贫困工作难以获得彻底有效的解决,无法满足广大贫困户的需求。(二)农村金融力量薄弱。现阶段,尽管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部分商业银行逐渐开启了农村金融市场,但是信用社的部分主要金融机构依然处于成长时期,都存在营业网点与资金投入少,并且商业环境较为恶劣以及发展速度较缓慢的一系列发展问题,最终致使我国很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很难享受如此丰富而全面、快速的服务。与工行、农行等主要银行比较,虽然农村的信用社、商行以及邮政银行等等机构在农村镇、村均设置了营业网点,但是能真正提供给农民的贷款却很有限,能够提供的贷款额度还受到存贷比和经营效益的限制和约束,这就造成了金融支持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很小,且效果不明显。以下是某地区的统计数据:我国自2000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就连续撤除了乡县营业网点,有95%以上的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都将网点设置在了县级或市级地区,可以为“三农”提供基层金融服务工作的就只有农商银行这一家。截至2016年,仍然有8个乡镇没有设置金融营业网点;同时,在部分没有设置金融服务网点的农村地区,最远的银行平均距离也有3.2km,最远的则超过20km。(三)银行金融产品单一,存贷比较低,且积极性不高。目前因为农村扶贫工作开展模式不集中,并且扶贫基金缺乏针对性,一般只能满足少数地区来带动少数农户脱贫,但是难以确保农村整体脱贫致富。并且,当前农村的贫困户许多是做畜牧养殖和粮油蔬菜等方面的工作,产业品种相对单一,时常会受到一些不稳定的市场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在致富之后又立即返贫的问题。金融支持与产品帮助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并且项目缺少相关制度支撑,没有仔细挑选产业扶贫项目,在投资之后很少有有效的后期帮助与指导,使得金融扶持农村脱贫工作不能长期有效,难以有效发挥金融扶贫的真正价值。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受到自然风险、年老体衰、因病致贫、因教致贫以及市场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同时,金融扶贫项目种类单一,对于需要救济的农村民众进行筛选的流程也较为复杂,这些都最终使得被选择的农户没有指向性与象征性,使得很多村民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失去了信心。(四)金融精准扶贫的信贷风险较高。现阶段,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信贷风险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首先,我国农业生产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农业生产周期也相对较长,并且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和气候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销量也易受供求关系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些多个方面不确定的因素都加剧了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发展风险;其次,一些农户的信贷知识较为薄弱,再加上当地本来就对诚信贷款知识的普及不够,因而导致部分农民于不同程度上易产生信贷失信与委贷逾期的现象;最后,农村地区面积较广阔,然而交通并不发达,农民的住所也没有集中分布,并且治安管理相对滞后,这种种原因都导致金融机构管理各农村区域营业网点风险更高,且难度更大。(五)政府监督与政策指导不完善。政府的监督和政策指导的不完善,不但制约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效力,同时还影响到了农村金融的正常运行。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支持“三农”发展成为了我国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在金融机构的支撑下,对农产品收购补贴、种粮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都起到了较高的扶贫功效。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由于缺乏统一且标准的政策引导,导致农村各地区出现了补贴不均衡、规范不统一以及实施方案没落实到位、发放程序也不规范等等问题。于政府监督层面,有关的监管制度本身存在一些漏洞,且同时基层的监管人数不充足、政府至农村的监管线相对较长,为能降低金融扶贫农村地区的监管风险,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却相应地提高了金融扶贫的准入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
二、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
国内农村扶贫政策历程以及考究
建国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政府在扶贫上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回顾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挑战,并为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一、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
始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此外,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讲话
同志们:
下面,我就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讲三点意见,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一、充分认识搞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两项重要制度,实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新时期深化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这项工作,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是落实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的基础工作。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来看,我县农村贫困人口有三种情况,一是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对象,二是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三是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对上述三种贫困人口的规模、特点、分布、需求等进行调查摸底,对他们进行科学认定、建档立卡,形成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数据库,有利于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动态管理。特别是在国家普惠政策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农村扶贫工作的着眼点转向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贫困识别问题就更加突出,只有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二)实现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44元,同比增长22%,但横向来看,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当前阶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核心。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扶助工作进入了开发扶贫和生活保障“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对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开发式扶持促进其脱贫致富,形成了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新格局。这两项制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才能全面覆盖农村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