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8:27: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场经济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场经济管理策略探究
农机投入仅2012年就投资7930万元更新农机具,投资21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46665平方米现代农机装备管理服务中心,实现大型农机统一停放、统一管理。现农机总动力6.8万千瓦,拥有大马力拖拉机54台,进口47台,GPS导航系统58套。畜牧业以绿色生态养殖为主,2012年,农场实现肉牛存栏6447头,生猪存栏2.9万头,羊存栏2.5万只,重点打造了万丰牧业和龙庆乳肉兼用牛养殖场两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林业凭借丰富的林业资源,建立林业经济复合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和加工产业,建成垦区最大的林下参种植基地,种植平欧杂交大榛子2450亩、特色种植9000亩、生态养殖6.5万只、食用菌20万袋。农场科学合理确定“三横五纵配两环、三区三场带三园”的城镇建设格局。2012年以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投资4500万元建设了职工医院、艺术中心和小学教学楼,投资1500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997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新建北环路3.02公里,投资500万元改造308省道两侧人行道4000米;投资340万元改造净水设施,投资660万元建设排水工程,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宜居精品城。
打造了“大美北兴体育之乡”文化品牌,这主要是依托了北兴深厚的体育运动传统,因为这里先后走出了袁大任、刘凤岩等国家乒乓球界的名人及国际马拉松运动健将黎叶梅,2013年农场职工子弟刘先慧也成功入选中国乒乓球二队,这些元素都为打造“体育之乡”文化品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群众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创建了“一街一品”大众文化,每年举办近30场广场演出,观看群众达4万多人次,与周边市县开展场县、场矿共建体育交流赛事30余场次,推动场县共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博园、兴龙潭公园、运动广场、体育馆、图书馆为群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休闲运动广场设施齐全,早晚热闹非凡,展示着快乐、健康、和谐的幸福生活场景。
一、农场在全国推进现代农业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垦区在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上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并起着示范带动作用,是全省顺利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关键因素。就北兴农场而言,地处七台河、勃利、宝清、宏伟、密山、桦南、双鸭山的交汇处,周边农村密集,仅2012年就出动机车160台套,完成“六代”(即“代耕、代育、代种、代灌、代收、代管”)作业45.5万亩,利用“博园”科技园区培训周边农民300余人发展棚式经济,向地方销售良种200余吨,建立区域数字天气雷达预警系统,为周边农民提供高科技气象服务。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主管农业副市长和勃利县主管农业副县长先后带队来北兴农场科技示范基地召开现场会,两次与会人数达300多人,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农场规模未来的发展发方向
“中国农业必须走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协作的集约化生产的发展道路”这是农业专家张炎夏所说的,而黑龙江垦区凭借丰富的土地资源,先进的基础设施,优秀的管理理念,专业的技术队伍,良好的政策、市场环境,在现代化大农业之路上,突显了农场强劲的发展态势,它必然会引领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但它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实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的战略升级,才不会辜负历史赋予垦区的光荣使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建议。一是坚持现代化方向。农场在建场时,农业发展的定位就是建设现代化农业,通过几十年三代垦荒人的艰苦奋斗,已经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早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国有农场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2013年国务院又确定了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决策部署,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走现代化之路才是农业的出路。二是要有专业性的管理人才,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坚强保障。有了专业性的人才队伍才会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才会有“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农业发展新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需要农村经济工作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加快了创建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镇建设,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铜城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管理体制,农业社会化服务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在总人口中占据着很大比例,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三农”工作的扎实推进。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要提高重视程度,转变工作方法,促使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经济水平进入新阶段之后,农民增收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农业经济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农村发展进入了平稳快速阶段。经济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将经济管理工作做到位[1]。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对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影响很大,关系着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共同富裕,基于此,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近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落后、专业性不足、管理秩序混乱等。此外,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收入来源渠道较窄、资产管理不规范、融资难度大、人才缺乏等现象。为了让经济管理跟上农村发展脚步,满足时展的要求,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这也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2提高铜城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策略
垦区村队经济建设问题和对策
摘要:以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为例,对推动新时代垦区村队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垦区村队经济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路径,为农垦村队以及广大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垦;村队经济;问题;对策
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将“产业兴旺”摆在20字方针的首位,充分表明国家对新时代农村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垦区村队经济建设的问题
1.1农业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由于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承包期限、流转市场服务机制缺乏等多种因素,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在农场时期国家对农垦企业的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技术服务体系配套不完善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直接影响了村队经济发展的能力。1.2村队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经济效益低。目前,多数村队经营的模式还是传统的单独家庭生产为主,虽然一些村队采取了“公司+农户”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模式,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培育村队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的经验,不能充分利用新时期社会各项资源和新媒介,还未实行农业增效、农工增收的目的。1.3村队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通过垦区统计部门数据分析,村队经济中农业产值占主要部分,二产、三产产值比重较小。垦区农产品虽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农产品加工业仍旧相对薄弱,同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开发十分有限,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1.4村队管理者和农工整体素质偏低,有待提升。由于农垦体制的特殊性,村队管理者大部分是农场时期的老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年龄结构偏大,管理能力薄弱,导致村队资源得不到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
2提升新时代村队经济建设的路径
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思考
摘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动新农村发展,提高资源、资产、资金利用效率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工作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对策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他是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体现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切实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村集体各项资源利用效率,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
1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科学使用,有效监管等问题。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主要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做好上述工作,能够确保村集体的各项资源、资产、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党政法规在广大基层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实施。1.1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关注民生的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追求。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依然面临着经济能力较差,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发展,就没有全社会全国的稳定和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社会,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社会。通过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经济经营管理,能够确保国家的党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推广应用,确保农村建设真正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农民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使得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使用更加合理,监督更加顺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国家关注民生的体现。1.2经营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切实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能够对村集体的各种经济行为,经营行为作出依法规范,并推动各项政策理论体系的彻底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以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并确保各项经济行为更加民主,更加法治,促进农村经济向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
2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对策分析
家庭农场建设工作汇报
2014年4月10日,省委主要领导到我乡视察家庭农场建设情况,对我乡家庭农场建设进行了充分肯定,指出来目前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就我乡家庭农场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如下:
一、家庭农场发展迅速,群众意愿高
截止2014年5月底,我乡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从2013年底的7家发展到现在的34家,群众对成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这一新型经营模式热情高,意愿强,对成立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民意愿强。
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我乡的土地流转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特别是新形势下,农民增收找到了新出路
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根据我县制定的三大产业布局,打造我乡蔬菜产业名乡,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目前,农民增收困难,外出务工岗位减少的情况下,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出路。
三、可有效应对“谁来种地”、“谁来养猪”这个重大问题,解决农村蔬菜问题
农场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如今,农场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从其发展看,农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会推动农场经济发展,而且还会提高农场的管理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阐述,提出了现阶段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也明确了如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旨在提高认识,为农场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保证。
关键词:农场;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现代化农场管理的核心,其开发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与决定着农场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也正因如此,进一步做好农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现今我国农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面临的问题入手进行简明的探讨,就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农场的经济发展做出有益参考。
一、农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场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足够重视。对目前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来说,我国部分农场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足够重视,即使人力资源已有较多年的发展经验,但农场领域仍发展缓慢,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现实实践过程中,不少农场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之前的人事部门发展而来,致使管理发展理念较为滞后,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管理观念及管理制度的转化能赶上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与重视。(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观念的滞后性导致农场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即使建立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模式仍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管理较为混乱。在目前的农场人力资源管理中极度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导致了解人力资源的功能不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专业性、使责任难以进行落实。现在农场人力资源部门缺乏对人力管理的职责、工作、效果的全面认识,尤其是负责人难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准确定位或确定其工作目标,无法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在管理过程中不能选择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效果。
二、做好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应解决对策
家庭农场经济发展论文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发展进展家庭农场过程中,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逐步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有待提高。家庭农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的新生事物,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迫切需要。还没有引起农民群众的足够认识。二是运作不平衡。已经组建起来的家庭农场,绝大部分能够按“章程”进行运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带动和牵动作用。而有的还没有运作起来,只是一个空架子。部分家庭农场在机制上也不够健全,影响了发展速度。三是支持力度不够。要使家庭农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金融、财政、税收、工商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级政府都应制定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在这些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和运作质量。四是行业保险尚未形成机制,经营风险的限制作用还一定程度存在。农业生产经营不仅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还涉及到市场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现实中很少有家庭农场自愿参加保险,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还尚未加入,难以形成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保障作用,家庭农场经济发展也存在保险未跟上的制约。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加大服务力度,出台相关发展扶持政策等方法,广泛宣传发达省份家庭农场的发展效益,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到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农场的参与意识,激发农民建设和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和价格定期等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为家庭农场的建设打好基础。
2、突出培育重点,不断优化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结构。地方政府要通过农业项目、涉农信贷、农机配套、农技支持等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重点加快扶持培育一批与现代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家庭农场,通过扶持家庭农场典型的发展,辐射带动当地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在土地流转上,鼓励成片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在生产扶持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在金融信贷上,建立担保基金,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融资困难;在农业保险上,扩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给予政策优惠等。
3、完善培育机制,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活力。针对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自然风险偏多等制约和困难,我县不断加大涉农项目、农业技术、农业装备、金融服务等方面向家庭农场建设发展的倾斜,持续完善各类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增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活力,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
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西方国家的农业经济在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推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营主体必须寻求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模式,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至今,虽然国家政策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但探究新颖的经济管理模式仍然非常必要。由王培志主编的《农业经济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版)一书,探究了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为在原有管理模式上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做了必要准备。总览全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基本知识阐述详细,奠定管理模式创新基础
当前,在城市工商业发展空间相对不大的情况下,各级政府的注意力转向农业发展,期望能发挥农村特有的优势,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存在诸如农业企业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缺乏相关指导人才、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而,为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扫清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刻不容缓。而要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要对农业经济管理知识有所了解,构建能够进一步实施创新的知识系统,获取创新灵感。本书在普及农业再生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基础上,阐明农业经济宏观管理、微观管理、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关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农业经济管理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和其他产品供给、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等目标中发挥的作用。同时编者也强调要掌握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技术方法等多种农业经济管理方法,让相关管理者对农业经济管理形成具体而直观的了解,消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陌生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才有创新的可能。
二、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把握到位,激发管理意识创新
农业经济管理涉及产业结构布局、多种经济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经营决策等各个方面内容。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大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区域配置单一无法实现专业化生产,是当前农业产业布局面临的问题。本书通过具体探究农业布局问题,分析这些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找到诸如促进各产业协调分布、提升农业生产地域化和专业化程度、发展以粮食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应对市场的生产项目、强化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支撑等方法来解决问题,激发农业生产管理的创新意识。再者,编者认识到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少、土地质量不高、开发难度大、分布不均衡等现状;在气候资源方面,种植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未遵循气候规律、不重视对气候资源的维护和改善等现状;在水资源方面,开发过度、浪费严重、水污染治理不够、管理不完善的现状。作者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得出当前自然资源整体出现利用和开发不够,浪费和污染严重的结论,因此,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管理非常有必要,这些严峻的现实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最终促进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提供多种管理优化方式,启发多元管理模式
农业经济管理的挑战及应对对策
摘要:农业经济管理是指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易、消费等多项活动实施规划、统筹、管控等措施,与农业发展效益与成果息息相关。基于此,文章以农业经济管理为基础,从新时期新背景入手,论述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结合农业经济建设实践,总结农业经济管理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我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深化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但在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实践中,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均有较大发展空间,需改进。
一、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三农政策完善、资金投入加大背景下,农业经营管理表现出现代化、智能化特点,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地区的三农政策落实效果不理想,农业经济管理面临如下挑战。
(一)制度建设滞后
低碳经济下农场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对地球资源的索取上。自二十世纪以后,环境问题受到众多国家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造成地球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运动已成必然趋势。但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扩大企业经营收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农场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与目标
1.1意义。在低碳经济下,农场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并得到社会、消费者的认可,必然要做出关于低碳理念的相关措施。而过去阶段,我国大多数农场在经营生产中并没有贯彻落实低碳理念。由于农场领导对低碳理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和低碳理念存在一定出入,在农场决策中没有有效考虑环境因素。这就会导致农场难以开拓市场,难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而通过低碳财务管理,可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在农场产品成本过程中,以低碳理念视角来分析产品成本、利润以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制定最符合低碳经济需要的产品方案,从而提高农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1.2目标。低碳经济下,农场的最终价值的计量发生质的改变。过去阶段中,环境保护是作为农场生产经营的一种责任,但不具备强制性,同时也没有贯彻落实到农场产品生产及各环节经营过程中。这就导致环境保护责任只是通过外在视角来对农场财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而并没有内化入财务管理工作中,这一阶段,农场最终价值和传统实际价值对等。近些年来,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来强制要求农场披露有关碳的各类信息,如产品碳足迹、碳资产等。这种情况下,高碳生产的企业必然会丧志大量市场,或被有关部门限制生产经营。所以,低碳经济下,农场的最终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实际价值上,还应该加入农场的环境价值。当农场的积极贯彻低碳理念,积极运用低碳财务管理模式,并创造了一定的环境价值,那么该农场的最终价值会比传统实际价值高很多。而农场若是高碳生产,并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那么该农场的最终价值则需要用传统实际价值减去破坏的环境价值。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农场的最终价值则是农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传统实际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农场的环境价值,从而促进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并降低财务风险。
2、农场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然不适用于当今低碳经济下的农场发展需求,低碳、节能、环境保护都是当今社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旋律。而低碳标准的实行,对农场带来具大的影响。首先,农场为了实现低碳经营目标,必然会对传统经营、生产模式进行改革,而低碳经营生产会加大农场成产成本,使农场收益较低。其次,农场过去阶段某些高碳、高耗的产品会进行优化或直接停止生产,若这一部分产品是农场的主营产品的话,会造成农场巨大的损失。而农场若是不能适应这种变革,就会被市场淘汰。低碳经济下,农场财务工作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如何在低碳经济下使农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来自于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需要农场融入低碳理念,实行减排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三低产品”。而利益最大化则需要在低碳经营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农场资金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收益。所以,才不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的掌握低碳财务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保护环境为工作原则,提高眼界,以低碳长期投入和农场未来规划为向导,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方式方法。